道教悬挂钟板独立悬挂是什么意思思

[转载]道教一百問
、什么是道?
答:“道”是道教的最高教理,一切道经无不宣称以“道”为根本信仰,“道”的概念由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提出。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万物而生的宇宙本体。《道德经》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在第一章中又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认为大道无形,不可以言说。庄子继承并发挥了老子的思想,主张“道”是虚玄妙通的宇宙万物的根本。道教创立形成过程,奉老子为教主,尊称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将“道”加以改造,成为道教信仰的核心。东汉时期的道经《太平经》中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又《老子想尔注》中说:“一者道也”,“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以后的《混元皇帝圣纪》、《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等道经基本都是遵循这一说法,认为“大道玄寂”,无所不在,无时不存,为“虚无之系,造化之根”,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与主宰者,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等无不由“大道”所派生衍化。同时,道教盛行的神仙信仰认为,“至真之道,变通无碍,化生万法,永恒不灭”,修道者若能体悟此理,就能看破一切幻化假象,超凡入圣,得道成仙。这一具有思辩特征的道教思想,曾对以后的宋明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总而言之,“道”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道教的一切教义无不发源于此。
、什么是道教?道教和道家是一回事吗?
答: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由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立。它以“道”为最高信仰,故名道教。道教的创立,是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了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之说衍化形成的。道教至东汉形成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道教经过两晋南北朝的发展,唐宋元明的昌盛,对华夏民族心理的构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化体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包含了哲学、养生、武术、中医、历法、化学、兵法、科技等诸多内容,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道家学派则是道教的前身,产生于春秋战国末年,以老庄学派为代表,是中国古代哲学重要流派之一。道家思想与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我国道教的主要思想来源,也是道教修为思想的理论基础。道教徒尊老子为教主,奉道家著作《老子》、《庄子》等为经典,用道家哲学来论证自己的神仙学说,建立了庞大的道教思想体系。道教用道家思想来立教行事,道家思想则靠道教来传播发扬。所以从这一点来说,道教与道家是不可分割的一体。
、介绍一下老子和他的《道德经》?
答: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他曾作过周朝官吏,看到王室日益衰败,遂离周隐去。传说老子西游至函谷关,遇见关令伊喜,请为著书立说,老子遂注五千言。因其书“言道德之意”,故后世称之为《道德经》,或称《老子》。书分上下两卷,八十一章。为韵文哲理诗体。上卷三十七言“道”,下卷四十四章言“德”。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的定义,并且指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来源于一个神秘玄妙的母体——“道”。老子所说的“道”,具有自然无为,无形无名,既看不见摸不着,又有不可言说的特性;它是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混沌不分的原始形态,又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最高自然法则。大道无形无名,却孕含着一切有形事物生成发展的玄机。与道相对的另一个概念是“德”。德的意思是得道,即认识和体验道,按照道的自然法则修身治国。在老子的思想中还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他看到美丑、善恶、祸福、有无、难易、高下等对立现象的相互依存关系,并且认识到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物极必反,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道理。即事物的变化运动,循环往复,最终仍然复归于静止不变的“道”。所以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总之,《道德经》五千言,以“ 无
言 ”代“ 有 言 ”,以“ 无 辩 ”代“ 雄 辩
”,作超心理和超经验的体验。其在天人、物我、世间与宇宙等若干关系上,作了深奥而有突破性的论断,这种奥秘的发现以及超越人我的悟知,可谓超绝古今。即世而超世,不为时空所隔,唯以老子启先。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传统精神文明中,老子和他《道德经》是炎黄子孙最为精华和宝贵的文化财富.
、十方丛林与子孙庙有何差异?
道教宫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十方丛林,另一种是子孙庙。
十方丛林又称“十方常住”,有传戒之权利,但不能私收弟子。十方丛林可以接纳来自全国各地的道教徒,不分全真道士还是正一道士,凡是挂单合格者,都能居留。十方丛林的财产属于公有,所以全国的道教徒都可以来此学习道教规范威仪。十方丛林机构齐全,管理严格,通常设有方丈、监院。监院以下有三都、五主、十八头,还有客、寮、库、帐、经、典、堂、号等执事。十方丛林悬挂钟板,每天以钟板为号,道士的日常生活很有秩序。
子孙庙代代相传,允许收徒弟,无论道观规模多大,只能称子孙小庙。子孙庙的财产只能本庙法徒、法孙继承,外来道士不能分享。子孙庙亦有管理制度,当家道士称“住持”,是本庙选举而出。通常都是从辈分最高、资格最老的道士里产生候选人,或有上一代当家指定接班人。子孙庙很重辈分,按师爷、师伯、师父、师叔、师兄、师弟等顺序排列。子孙庙道士如外出到丛林挂单,都必须自报本庙家师、师爷等三代宗亲法名,否则会被视为来路不明的“野道士”,被拒之门,不接受其挂单。
、什么是道教居士?如何成为一个道教居士?
答:中 国 古 代 便有 居 士 的
称 呼 。 居 士 之 号 起 於 商 周 之 际 ,最 开 始 来 源 于佛 教。
佛 教 开 始 时 是 实 行 出 家 制 度 的 , 後来 的在发 展 中 出 现
了 皈 依 佛 法 但 不 出 家 的 人 士 , 称 为 居 士 。 比 如 著 名
的 印 度 佛 教 理 论 家 维 摩 诘, 就 是 居 士 。 佛 教 传 入 中 国
後 , 也 渐 渐 出 现 了 中 国 本 身土的 居 士 , 特 别 是 禅 宗 、
净 土 宗 的 传 播, 吸 引 了 大 量 的 知 识 分 子 和 其 他 受 到 俗
务 绊 身 的 人 士来 信 仰& , 大 大 增 加 了 佛 教
居 士 的 数 量 。 道 教 全 真 派 起于 金 代 ,王 重 阳 创 教 时 抛
弃 家 庭 , 他 收 的 徒 弟 如 马 钰 等 七 子 也 都 出 家 。 因 此
全 真 派 一 开 始 便 实行 出 家 制 度 。 後 来 在 全 真 教 中 也 出
现 了 皈 依 而 不 出 家 的 人 士 , 称 为 居 士 。 正 一 派 因 为
只 要 受箓 , 便 是 正 式 弟 子 , 出 家 与 否 不 作 硬 性 规 定 ,
也 就 不 需 要 特 别 指 明 在 家 出 家 的 分 别 。 现 在 一般 将 在
家 的 道 教 徒 泛 称 为 居 士 。
拜 师 是 道 教 信徒 归 依 道 教
中常 见 的 方 式 , 师 徒 授 受 是 道 门 常 见 的 一 项 基 本 制 度
。 一 般 来 说 ,只有 经 过 拜 师 仪 式才 算 成 为 正 式 的 道 教
居 士。 它 所 确 定 的 是 入 道 者 与 直 接 授 予 他 道 法 的 道 士
之 间 的 关 系 。 修 道 者都 要 投 拜 名 师 , 以 为 学 道 进 业 的
前 提 。 凡 道 法 的 授 受 , 都 是 由 师 传 弟 子 。 历 史 上 有
“法 不 传 六耳 ”之 说 , 足 见 拜 师 对 於 道 法 传 承 的 重 大
意 义 。 投 名 师 不 仅 确 定 本 人 与 师 傅 的 关 系 , 而 且 事
实上 是 入 道 的 开 始 , 所 以十 分 重
、入观朝真应注意哪些?
答:善男信女到道观烧香朝真,一定要谨慎从事,要念念存诚,出言吐语纯洁静雅,不可戏耍,言行不可有轻祖之意。进入殿堂莫要大声喧哗,若有人正在叩祖师时,不要站在叩拜者的前面。进入殿堂朝真拜祖,戴帽者应摘下帽子,拄拐杖者,在朝拜时,应放下手中的拐杖。随带的提包不要放在神桌上面。殿堂任何物品不要随意乱摸乱动,更不要一时好奇,敲打钟、鼓、磬、鱼、鼓等法器。各种法器不仅各有打法,且法器为敬圣持神之纶音,不可随意敲打,否则神责而召灾难,进入宫观参拜道祖,为的是消灾祁祥,但愿善信得福,千万莫要小失而或遗咎。
、如何敬香?
答:信徒入宫观于殿堂内朝拜时,先在香炉中虔敬上三柱香。不上断香,不上没燃着的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上下摆灭,不可用秽气吹灭。三柱香点燃后,来到垫前双手举香与额相平,躬身一礼再到香炉前左手上香,香与香之间距离不可过寸。上香次序为先中,后左,然后在右上香,上香后复回跪垫礼叩。
、如何给神献供品?
答:道教平时供香、茶、灯、花、水、果,供有一堂供、三堂供、五堂供、七堂供,最为丰盛的为九堂供。五碗、或盘、或碟为一堂。供品一般有茶(茶叶、茶水)、面制品、米制品、供菜(青菜、干菜),具体供法是:把摆好的供品,双手端到供桌前,双手高举供品与额相齐,躬身一礼,然后放在供桌上。供品排列顺序从内到外,茶、果、饭(米制品)、菜(青菜、干菜)、馒头(面制品)。还可以献水献花以表诚心。
有些道观的护法殿、土地殿有上荤口供品的,比如三牲、五牲、烟、酒、肉等供品,这跟地方风俗而定。一般道观的正殿只上素口供品。
、如何做功德?
答:古曰:“以遗书为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以积财与子孙,子孙未必能富,莫如积阴德于冥冥中……”。
何为积阴德?帮助修行者成真,修建庙宇、塑神金身、舍药、铺桥修路、替人解难、能方便与人时且方便于人……
有德不记德,做了善事不求回报,就是做功德、积阴德。
、办道场有什么规定?
答:道场是道教宫观中的高功法师、经师为善男信女祈祷消灾,超度亡灵而设的坛,祭奠神灵的宗教活动。道场分祁祥、度亡两大类。
一、祁祥道场
祁祥道场是在白天为阳间人所做的祁福延寿、消灾解厄、事业发达、和睦平安、求子祝寿的道场。大则禳解灾疫,祁晴祷雨,祁国泰民安,小则为民安宅镇土,消灾解厄,祝福祝寿。
二、度亡道场
度亡道场是在夜晚为亡魂所做的道场。道教认为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居阳下阴上为半阴半阳。元阳日日损失,阳尽纯阴人则亡,人死后魂升魄降为鬼。若有所滞则被锁进酆都地狱,魄化为骷髅,抛于荒郊野外,沦滞于昏暗之中。于是生人为逝去的亲人举行超度道场,设醮供斋,使其脱离酆都地狱之苦,同时也寄托着阳眷的悼念和哀思。
祁祥和度亡道场有集体和个人之分。
集体道场是有原定日期,有众多信徒参加所做的道场。
个人的道场是应斋主的要求,日期子定,单独为个别斋主所做的道场。
、上殿诵经有什么规定?
答:丛林宫观一般每日早、午、晚三次上殿诵经,也有早、晚两次的。这种诵经叫做早晚功课、日诵功课或玄门功课。一般以钟鼓为号。
全真道早坛功课程序是先起澄清韵、吊挂、提纲、中起请等韵。后接着念有净心、净口、净身、安土、安天地和祝香等神咒,然后诵《常清净经》、《消灾护命经》、《禳灾度厄经》和《玉皇心印妙经》及三清、四御、南极、南五祖和北七真、雷祖等宝诰。拜诰是遇到哪一位祖师或圣人圣诞,就礼拜他的宝诰。平时主要是礼拜玉帝和雷祖两个宝诰。
晚课首起步虚韵、吊挂、提纲、和中启请等韵,接念《救苦拔罪妙经》、《升天得道经》、《解冤拔罪经》及斗姥、三官、玄天、吕祖、邱祖、萨祖、灵官和救苦等真诰。平时也是拜两个诰,即斗姥和救苦宝诰。
早坛经是延生保安,以《清净经》为主。晚坛经主要是超阴度亡。道教逢“戊日”不焚香诵经,不鸣钟鼓,不申表文,不作吉祥事,名曰“鬼哭日”
、过斋堂有什么规定?
答:全真派丛林规定,丛林道众每日除三次上殿诵经外,还要每日早、午两次过斋堂,献斋,念供。在献供用斋前,听取厨房板头三梆为令,道众即时顶冠束带,衣帽齐正,齐集斋堂院前,排班站队,班分左右两行,对面站候,经师执磬带班。这时管斋堂的堂头,从厨房请斋供、香炷,进入斋堂献香供,出食后堂头敲三声磬,饭头接磬,开梆打点,然后经师鸣磬,道众进入斋堂,分左右两行,按班就序,拱手站立,由经师起诵“供养咒”,全堂道众随声同念,供养念讫,经师化食(化食用咒名叫化孤食,丛林每到初一、十五日,经师道众到孤魂坛前,超拔孤魂,名叫赦孤),道众稍进几口斋饭及止,大众接念“结斋咒”讫,堂头撤供走出斋堂后,经师喊声“大众请斋”,大众便落座正式进餐。科仪规定,在进餐用斋时,务须严肃镇静,不得交谈喧哗吵闹,不得声振碗筷,斋堂进餐有行堂者二人,各持其桶,专供菜饭,如需要菜饭多少,均以执筷划圈为令,甚忌言语。大众用斋毕,各自朝上拱礼而退。
、怎样行道教礼节?
答:道教礼叩姿势有二:
道教礼叩所谓“八十一化”即:足踏八卦,怀中抱一,手按十字。行礼时,双手上不过眉,下不过膝。其具体拜法:端身正立,二目垂帘,平心静气,二足离跪垫约五寸,二足跟距离约二寸,足间相距约八寸,形成外八字字状。双手于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掐右手无名指指节,右手大拇指掐右手中指,左手其余四指抱右手,躬身一礼,行礼时手于鼻相平不可高于鼻。然后掌心向内,掌背向外画弧,内滑落于胸口上,右手画弧线向下右左环绕,同时躬身。右手心向下按在垫上,左手离开胸口弧线向左、右方向环绕,按在右手背上于右手重叠形成十字,双膝同时跪在垫上,左右手小臂同时着垫上,二肘间与二个膝盖同时在一条直线上,头叩在双手背上,头叩下身如伏蟾一样。抬头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紧接收回,双手复握如前,起身站定,此为一礼一叩。动作自始至终要慢、圆、连,无有间断停留。
如此三礼三叩毕,足向后退半步复一礼,原地转向值殿道长,躬身一礼,此时三拜三叩完毕。
三礼九叩是道教隆重大礼。逢初一、十五,祖师圣诞等道教节日,住观道众做祈祷、祝寿接驾道场时,方丈、监院拈香行此三礼三叩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三礼三叩是一礼一叩。三礼九叩是一礼三叩,即跪下后磕三个头(磕头时轻点三下,不可大起大落)。如此伏拜三次即三礼九叩。三礼九叩后向后退半步,复一礼,原地转向值殿道长躬身一礼,此时三礼九叩完毕。
、道教主要节日及道场有哪些?
答:道教节日和道场与道教的神真信仰和宗教生活密切相关,在不同的节日,一般要举办相应的斋醮法事,不但道士集会,而且影响到民俗活动,有大量的朝观香客,风俗相沿,形成中国人的传统庙会。
为了方便道教信徒查询,今把道教主要节日和道场排列如下:
玉皇大帝圣诞&&&&&&
正月初九&&&
天诞&&&&&&&
&祈祥道场&
邱祖圣诞&&&&&&&&&
正月十九&&&&&&&&&&&&&&&&
太清道德天尊圣诞&&
&三清节(道诞)&&
慈航真人&&&&&&&
二月十九&&&&&
&&&&&祈祥道场&
西王母圣诞&&&&
&三月初三&&&&&
保生大帝圣诞&&&&
&三月十一&&&
保生庙会&&&&
清明日&&&&&&&&&&&
清明节&&&&&
上清灵宝天尊圣诞&&
夏至日&&&&
三清节&&&&&&&&
雷声普化天尊圣诞&&
&六月廿四&&&
&&祈祥道场&
中元节&&&&&&&&&
七月十五&&&
白天祈祥道场&&
晚上度亡道场
九黄会&&&&&&&
九月初九&&&&&
民岁腊&&&&&&&&
&&&&度亡道场
下元节&&&&&&&&
十月十五&&&&&
玉清元始天尊圣诞&&
&三清节&&&&&&&&
太乙救苦天尊圣诞&&
&十一月十一&&&&&&&
以上日期均为农历。
、入庙进香对人有什么好处?
答:入庙进香是人们因为信仰促使所作出的行为,可把这个问题剖析后,可发现祖师爷在经典中说:“天之清净可蕴万物,地之清净八方安宁,所以人如能自清自静,处极度忘我状态这么几分钟,从医理角度讲,可达气血平和,而气血平和病兆就冲开了,气血顺畅百病就不生。
、怎样给神像开光?
答:神像开光是法师通过各种法物点睛(也称点眼),使神灵临降伏之神像之上,使其具有通神启灵的金身。开光,有庙观神像开光及家庭神像开光。庙观神像开光,首先择吉日雕塑神像,次之择吉日入神(同称上脏)将神身内外齐备后,再择吉日开光、点睛、走火、安座、奉拜等。
家庭神像开光,一般都是从工艺品商店,请回雕塑的工艺品神像,然后送到庙观开光。家庭神像开光最好是在祖师圣诞之日,到庙观开光,借此良辰吉日,开光最为佳。
除了神像或有灵性诸物之物,一些吉祥物,可以放置神座前,获得祖师赐予福贵祥和之灵气,以保佑自己多福多贵,事随君愿。
、为什么大型法会开光时天空会出现瑞相?
答:人们经常会听到某某寺院开光、某某法会举行时,周围环境出现瑞相的事情。比如《东北新闻网》就刊登过在日(农历六月廿二日)千山弥勒大佛开光时,天空出现如弥勒佛一样的祥云,当时成千上万的群众目睹了这一奇景。在一些佛道的开光庆典时,天空出现的异常现象,不是千山大佛开光时仅有的一例。五台山观音铜像开光时,万里无云的晴空上也曾飘来过类似的“祥云”。
这种神秘现象应该怎么解释?
其实用道家的“天人相感”理论来看这种现象,就不足为怪了。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天地自然的变化,常常会影射我们自身的小宇宙上。我们知道,每当一个地方要出现地震或火山爆发时,当地的动物如蚂蚁、青蛙、龟、蛇等都会出现集体迁移的事情。同样的道理,我们自身的小宇宙也一样可感应天地自然这个大宇宙。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的脑电波是由一系列磁、波、场、电所组成,并且有一定的频率。在佛道的大型开光法会上,人们因为虔诚信仰的缘故,都希望有祥瑞的征兆出现,在这种集体念力的共感下,与天地大宇宙发生频率共振,就促使天空出现了人们所希望看到的种种瑞相。此种瑞相又可称为群体波,如某神像九点钟开光,在八点五十五分时有人看表,会让很多人以为时间以到,就产生连锁反应,这时天空相应的会出现异常现象,因群体的思维是肉眼看不到的,但通过空气以及阳光的映射,就会出现一系列影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感应”现象。
、求签是怎么回事?
答:求签是民间的一项习俗,民众经常到神庙中祷告神明,抽取灵签来占验吉凶。道教的宫观,尤其是关帝庙、天后宫、城隍庙、东岳庙、财神庙等都是民众常去求签的地方。通常神庙中将竹木片所做的签条装在签筒中,置于神坛上。求签的做法,一般是先焚香祝告请求某神,然后双手捧着签筒不停的摇晃,检取跳出落地或抽取出众签之上的那枝签,然后依照上面所记的序号或签名查得相应的纸制签条,验看上面的签诗及吉凶。如果不理解其中的意义,可以请僧道或庙祝代为解释。解签过程要灵活,依据不同的事情其解释也不同,要以时代和求签者的现状才能正确解好签文的寓意。
签的种类极多,有观音灵签
、关帝灵签、天后灵签、城隍灵签、土地灵签、华佗灵签、吕祖灵签、东岳帝君灵签等等,签辞被视为神示,求签者往往根据签辞里面的指示来决定自己的以后行动。
、这世界上真有鬼神存在吗?
答:这个问题在很早以前祖师写的《玉皇经》就提到:“神能入石,神能飞行,入水不溺,入火不焚”。那么鬼神究竟是什么呢?现代科学提出:宇宙万物是由正、反两个物质组成。所谓的“正物质”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并且可以用仪器探测出来的世界物象,“反物质”则是由区别物象世界而不被感知的阴性物质所组成。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教授丁肇中在2001年的北京科普报告《反物质组成的宇宙在何地?》指出了宇宙的阴性世界的存在,即“反物质”的存在。
现在西方的很多国家都在进行关于“灵魂学”的研究,并且从磁波、生物场、心理学等科学的角度指出人除了肉体以外,还有另一套属于“灵魂层面”的生命系统支配的人的生命。现在关于西藏转世活佛以及“再生人”的报道也层出不穷,这一切都显示这世界确实有鬼神存在。而所谓的鬼神就是由磁、波、场、电所组成的存在于阴性世界的生命。
二十、什么是许愿和还愿?
答:许愿是求神保佑自己,使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
还愿是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对神许下的的诺言得以兑现。许愿、还愿不需择吉日,随时随地都可以许愿、还愿。许愿之前最好能沐浴其身,斋戒净口。在神前伏拜虔诚祈祷,默许所求心愿,祈求神灵保佑实现其心愿。许愿可大可小,不拘形式,有许做多少善事、有许诵经、做道场、献神供品、重塑金身、助印流通善书、捐资修庙等。
求神保佑实现心愿后,求神保佑之时许下的什么诺言必须兑现,最好是心愿实现后即可还愿,千万莫要欺心欺神,许愿而不还愿。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道教宫观庙宇的属性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关注静心苑: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我的帐号:kls-jingxin我的简介:传递正能量,传播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精华,成人达己,利济众生投稿微信:zxj0918道教宫观庙宇有两种不同属性区别:一种是子孙庙,一种是十方常住。子孙庙收徒弟代代世袭相传。,不论该庙规模多么大,只能称小庙而不能称常住,更不得悬挂钟板,日常作务以钟板为号令,就得改成半十方性,就得留单接众安排十方道友以相应的职务。悬挂钟板的子孙庙是升了格的庙宇,称为子孙常住。十方常住也称十方丛林,有传戒特权而不得私收徒弟。这种宫观性质是属于全国道教徒公有的,地不分东西南北,派不分正一全真,凡是满发大领的道教徒人人有享受挂单居住的权利,同时人人都有保护的义务。十方丛林皆备有全国三山五岳各宗各派的“字派”,凡常住挂单道友,号房、客堂可按簿查对法派留单转执事。凡是十方常住,在常住附近都设有方便小庙或房舍,如北京白云观的外茶房,山东济宁州常清观的青霞洞,河南南阳玄妙观的庄房,陕西八仙庵的油房,搂观台的巡田庵,湖北武昌长春观的安家湾庄房等等,这些地方是为了有些道友经典生疏,回常住挂单背经不熟顺,暂时有个熟习经典的吃住所在。临时暂住,在道教的术语中叫做“借单”。这些地方的设置也是给乡间或外县道友来省城办事一个吃住方便地方。
解放前国内的子孙常住如:干山无量观、山东云蒙山白云岩、河南中岳庙、陕西龙门洞、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武当山紫霄宫、杭州玉皇山福星观、天台山桐柏宫等等。
解放前国内的十方常住如:沈阳太清宫、山东长清观、北京白云观、河南玄妙观、陕西八仙宫、楼台观、张良庙、四川二仙庵、湖北长春观、江苏常州玄妙观上海白云观、宁波佑圣观等等。解放前道友们有一种普遍看法:哪省的十方常住兴旺、规范严,哪省的道风就较好。道友中的这种认识,说明十方常住规范对道友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宗教恢复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道教宫观则演变为五种庙宇,即“十方丛林”、“子孙庙”、“家庙”、“老板庙”、和“承包庙”。点击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产看更多往期文章:关注后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查看历史消息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关注排行榜
友情链接:道教的钟鼓文化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道教宫观庙宇的属性&|&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  道教宫观庙宇有两种不同属性区别:一种是子孙庙,一种是十方常住。子孙庙收徒弟代代世袭相传。,不论该庙规模多么大,只能称小庙而不能称常住,更不得悬挂钟板,日常作务以钟板为号令,就得改成半十方性,就得留单接众安排十方道友以相应的职务。悬挂钟板的子孙庙是升了格的庙宇,称为子孙常住。十方常住也称十方丛林,有传戒特权而不得私收徒弟。这种宫观性质是属于全国道教徒公有的,地不分东西南北,派不分正一全真,凡是满发大领的道教徒人人有享受挂单居住的权利,同时人人都有保护的义务。十方丛林皆备有全国三山五岳各宗各派的“字派”,凡常住挂单道友,号房、客堂可按簿查对法派留单转执事。
  凡是十方常住,在常住附近都设有方便小庙或房舍,如北京白云观的外茶房,山东济宁州常清观的青霞洞,河南南阳玄妙观的庄房,陕西八仙庵的油房,搂观台的巡田庵,湖北武昌长春观的安家湾庄房等等,这些地方是为了有些道友经典生疏,回常住挂单背经不熟顺,暂时有个熟习经典的吃住所在。临时暂住,在道教的术语中叫做“借单”。这些地方的设置也是给乡间或外县道友来省城办事一个吃住方便地方。&&
  解放前国内的子孙常住如:干山无量观、山东云蒙山白云岩、河南中岳庙、陕西龙门洞、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武当山紫霄宫、杭州玉皇山福星观、天台山桐柏宫等等。&&
  解放前国内的十方常住如:沈阳太清宫、山东长清观、北京白云观、河南玄妙观、陕西八仙宫、楼台观、张良庙、四川二仙庵、湖北长春观、江苏常州玄妙观上海白云观、宁波佑圣观等等。
  解放前道友们有一种普遍看法:哪省的十方常住兴旺、规范严,哪省的道风就较好。道友中的这种认识,说明十方常住规范对道友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宗教恢复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道教宫观则演变为五种庙宇,即“十方丛林”、“子孙庙”、“家庙”、“老板庙”、和“承包庙”。(编辑:俞虹)[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热点民族宗教知识
推荐民族宗教知识
最新民族宗教知识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的悬挂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