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将领陈洪亮

您现在位置:&&外媒看武平
82年前红四军从这入闽
文章来源:东南快报
发布时间:日
【字号: 】
82年前红四军从这入闽
记者昨日抵达武平东留乡,寻访当年红军留下的记忆
  □东南快报记者 郭亮 陈洪亮 林风 文/图
  武平,闽粤赣三省交汇之地,这里也是福建军衔最高、开国将领之一刘亚楼上将的故乡,本报追寻八闽红色文化第三站。
  昨日,一进入武平明显感觉气温低了好几摄氏度。据当地党史办介绍,在1929年最冷的时候,从井冈山下来的中央红军是冒着寒风踏着冰雪转战闽粤赣边界,而入闽第一站就是在武平,而不是过去大家熟知的长汀。
  这支队伍不太一样所以大家才记忆深刻
  按照武平当地一些党史研究人员的说法,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进入武平东留乡是在日,农历腊月廿六,一个家家打年糕准备过大年的日子,时间大约是下午4时许,快吃晚饭但又还没吃晚饭的时候。
  &我们这儿原来是个很繁华的地方,处于三省交界处,所以经常有扛着枪的部队从集市经过。&东留乡大明村村主任何友喜说,所以那个时候,对于过兵,街上的百姓并不是很慌乱,只是和往常一样,看到远处有扛着枪的人走来,就很有经验地立刻四散而逃,等着兵过完了再回来。
  只是在东留乡镇上,记者并没有找到当年那次红四军入境的目击者,&绝对没错,虽然当初来过很多不同的队伍,但这支队伍,让镇上的人印象太深刻了,后来老人们经常讲起。&何友喜说,根据老人们的回忆,那次除夕前的过兵,从当天下午开始,晚上住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就走了,部队还在镇上找到店铺买了些粮食,店铺没人就将钱留下,最后走的人,还在镇上的一些房子围墙上写了标语,&我家围墙上就写了&红军万岁!&几个字,只是前两天房屋改造的时候拆掉了而已。&
  &看到标语,大家才知道过的队伍叫红军,而且由于快过年了,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年货,但第二天大家回来,发现什么东西都没有丢,房子都没进,寒冷的冬夜,队伍基本上是在外面过的夜,这和以前过的队伍太不一样了,所以大家对这个队伍评价很好,念了几十年。&
  其实那段时间是红四军最困难的时期
  在武平县党史办的帮助下,记者了解到,在1929年的一二月份,其实是红四军最为困难的时期,但纪律却还是如此严明,非常不容易。
  日,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转移。
  当年1月下旬,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途经南雄,准备在乌迳某村宿营。而离宿营地约5里就有潜驻国民党军队,村民钟蛟蟠侦察到,当晚即向红四军领导报告,红四军所属部队迅速转移。半小时后,国民党军队占领了此村。
  日,在密林深处的江西省寻乌县圳下村,是红四军主力在吉潭战斗后转移休整的临时驻地。2月2日,天还未亮,敌军乘我军人困马乏之机,突然包围了驻地,各部队立即投入了战斗。陈毅同志当面被敌人抓住大衣,他甩掉衣服并用拳头打倒两个敌兵,才摆脱了危险。毛泽东和朱德也被敌人冲散,一度互相失去联系。而也正是这天,朱德夫人伍若兰见形势非常危急,为了军部和首长的安全,自己带领警卫排首先突围,把敌军引向自己,后不幸被俘。
  从井冈山下来的3600多名红军,经过这几次战斗,减员到只有2000人,后来陈毅回忆起那几天的惨烈,说这是红军&最有荣誉之战&。
  也就是在那两三天后,红四军第一次入闽进入武平县境内,并给东留的乡亲们留下了念叨了几十年的深刻回忆。
  几天后的事:红军歼灭大部分敌军
  日,农历大年初一,连日苦战无法摆脱追兵,一直在福建江西边界急行军的朱毛红军,在江西省瑞金县北部的大柏地设下埋伏,引诱一直尾随的敌军钻入&口袋&。虽然战术正确,地形也有利,但因为红军兵力单薄,缺少弹药,这次战斗打得十分艰苦。毛泽东也亲自提枪上阵,率领警卫排向敌军冲去。经过近一天一夜的激战,红军歼灭大部分敌军,俘虏团长、副团长以下八百余人。
  对于大柏地这一仗,毛泽东印象深刻,几年之后还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诗句,追忆当年这场事关红军存亡的战斗。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战前,为了让部队有足够体力打山地肉搏战,中共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亲自批准部队可以动用群众家的粮食,留下借条,保证日后偿还。群众回村见条将信将疑。
  一个多月后,红四军打下长汀,通过缴获和动员商会捐献以及打土豪等筹得不少款项。毛泽东还派了红四军负责军需的宋裕和携带500块大洋前往大柏地,赔偿群众在战斗中的损失。
上一篇:[ 07-22 ]
下一篇:[ 08-22 ]
武平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2 - 2014 www.
闽公网安备19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 闽ICP备号-1
投诉联系电话: 投稿及网民意见收集邮箱:文章中心&&龙岩新闻&&国内新闻&&外媒看武平&&他山之玉&&企业展台&&便民服务&&回归工程&&武平风光&&招商项目&&园区建设&&项目进展&&专题专栏
&&&&解难题 抓落实 促发展&&&&百日项目大会战&&&&纪念刘亚楼将军诞辰100周年&&&&武平精神专题&&&&打好五大战役 推进武平崛起&&&&陈盛仪书记赴台考察
&&&&&&宝岛之行&&&&&&精彩瞬间
&&&&县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学习贯彻胡总书记重要讲话
&&&&&&精彩图集&&&&&&学习贯彻&&&&&&相关报道
&&&&项目建设推进季专题&&&&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辉煌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闽粤赣边·武平”杂志
&&&&&&“闽粤赣边·武平”2007第1期&&&&&&“闽粤赣边·武平”2007第2期&&&&&&“闽粤赣边·武平”2008第1期&&&&&&“闽粤赣边·武平”2008第2期&&&&&&“闽粤赣边·武平”2009第1期&&&&&&“闽粤赣边·武平”2009第2期&&&&&&“闽粤赣边·武平”2009第3期&&&&&&“闽粤赣边·武平”2010第1期&&&&&&“闽粤赣边·武平”2011第1期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喜迎十八大&&&&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福建省民营企业&&&&学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
&&&&&&学习宣讲&&&&&&贯彻落实
&&&&党校学员论坛&&&&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武平县两会
&&&&&&武平县2011人大、政协两会
&&&&武平县荣获全国第三批文明县城&&&&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决定》精神
&&&&&&政策文件&&&&&&《决定》精神解读&&&&&&简 报&&&&&&乡镇、部门动态
&&&&不锈钢专栏&&&&市民服务中心&&&&学习贯彻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交通安全宣传专栏
&&&&&&常识讲坛
&&&&&&&&道路标识&&&&&&&&驾车技巧&&&&&&&&交通法规&&&&&&&&应急自救&&&&&&&&维权追债&&&&&&&&农村安保
&&&&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安全生产宣传专栏&&&&全力防御台风“苏力”
&&中国移动&&朝拜定光佛
没有相关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
82年前红四军从这入闽
发布时间:日 【字体: 】 【】 【】
82年前红四军从这入闽
记者昨日抵达武平东留乡,寻访当年红军留下的记忆
  □东南快报记者 郭亮 陈洪亮 林风 文/图
  武平,闽粤赣三省交汇之地,这里也是福建军衔最高、开国将领之一刘亚楼上将的故乡,本报追寻八闽红色文化第三站。
  昨日,一进入武平明显感觉气温低了好几摄氏度。据当地党史办介绍,在1929年最冷的时候,从井冈山下来的中央红军是冒着寒风踏着冰雪转战闽粤赣边界,而入闽第一站就是在武平,而不是过去大家熟知的长汀。
  这支队伍不太一样所以大家才记忆深刻
  按照武平当地一些党史研究人员的说法,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进入武平东留乡是在日,农历腊月廿六,一个家家打年糕准备过大年的日子,时间大约是下午4时许,快吃晚饭但又还没吃晚饭的时候。
  &我们这儿原来是个很繁华的地方,处于三省交界处,所以经常有扛着枪的部队从集市经过。&东留乡大明村村主任何友喜说,所以那个时候,对于过兵,街上的百姓并不是很慌乱,只是和往常一样,看到远处有扛着枪的人走来,就很有经验地立刻四散而逃,等着兵过完了再回来。
  只是在东留乡镇上,记者并没有找到当年那次红四军入境的目击者,&绝对没错,虽然当初来过很多不同的队伍,但这支队伍,让镇上的人印象太深刻了,后来老人们经常讲起。&何友喜说,根据老人们的回忆,那次除夕前的过兵,从当天下午开始,晚上住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就走了,部队还在镇上找到店铺买了些粮食,店铺没人就将钱留下,最后走的人,还在镇上的一些房子围墙上写了标语,&我家围墙上就写了&红军万岁!&几个字,只是前两天房屋改造的时候拆掉了而已。&
  &看到标语,大家才知道过的队伍叫红军,而且由于快过年了,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年货,但第二天大家回来,发现什么东西都没有丢,房子都没进,寒冷的冬夜,队伍基本上是在外面过的夜,这和以前过的队伍太不一样了,所以大家对这个队伍评价很好,念了几十年。&
  其实那段时间是红四军最困难的时期
  在武平县党史办的帮助下,记者了解到,在1929年的一二月份,其实是红四军最为困难的时期,但纪律却还是如此严明,非常不容易。
  日,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转移。
  当年1月下旬,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途经南雄,准备在乌迳某村宿营。而离宿营地约5里就有潜驻国民党军队,村民钟蛟蟠侦察到,当晚即向红四军领导报告,红四军所属部队迅速转移。半小时后,国民党军队占领了此村。
  日,在密林深处的江西省寻乌县圳下村,是红四军主力在吉潭战斗后转移休整的临时驻地。2月2日,天还未亮,敌军乘我军人困马乏之机,突然包围了驻地,各部队立即投入了战斗。陈毅同志当面被敌人抓住大衣,他甩掉衣服并用拳头打倒两个敌兵,才摆脱了危险。毛泽东和朱德也被敌人冲散,一度互相失去联系。而也正是这天,朱德夫人伍若兰见形势非常危急,为了军部和首长的安全,自己带领警卫排首先突围,把敌军引向自己,后不幸被俘。
  从井冈山下来的3600多名红军,经过这几次战斗,减员到只有2000人,后来陈毅回忆起那几天的惨烈,说这是红军&最有荣誉之战&。
  也就是在那两三天后,红四军第一次入闽进入武平县境内,并给东留的乡亲们留下了念叨了几十年的深刻回忆。
  几天后的事:红军歼灭大部分敌军
  日,农历大年初一,连日苦战无法摆脱追兵,一直在福建江西边界急行军的朱毛红军,在江西省瑞金县北部的大柏地设下埋伏,引诱一直尾随的敌军钻入&口袋&。虽然战术正确,地形也有利,但因为红军兵力单薄,缺少弹药,这次战斗打得十分艰苦。毛泽东也亲自提枪上阵,率领警卫排向敌军冲去。经过近一天一夜的激战,红军歼灭大部分敌军,俘虏团长、副团长以下八百余人。
  对于大柏地这一仗,毛泽东印象深刻,几年之后还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诗句,追忆当年这场事关红军存亡的战斗。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战前,为了让部队有足够体力打山地肉搏战,中共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亲自批准部队可以动用群众家的粮食,留下借条,保证日后偿还。群众回村见条将信将疑。
  一个多月后,红四军打下长汀,通过缴获和动员商会捐献以及打土豪等筹得不少款项。毛泽东还派了红四军负责军需的宋裕和携带500块大洋前往大柏地,赔偿群众在战斗中的损失。
作者: 来源:东南快报
上一篇: 下一篇:抗日名将——薛岳|课改交流 - 齐齐哈尔教研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抗日名将——薛岳
薛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同行称之为“老虎仔”可见其打仗之凶猛勇敢。薛岳为大会战中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到极点的主要还是,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杜聿明、张灵甫等都参与此战。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说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名将悍将实是众望所归。薛岳将军后随蒋介石退守台湾
通过阅读李老师的文章,让我了解到了抗日名将为了民族的自由而作出的贡献
赞一下!支持李老师的观点
使我了解到,抗日战争的残酷性,了解和平的不宜。深深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薛岳参加过内战,1946年5月,薛岳就担任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10月,仁旬,根据国民党国防部“南北会师,占领山东,打通津浦线”的方针,发动了进犯鲁南解放区之战役,企图打通临(城)徐(州)和台(儿庄)枣(庄)间的两条铁路支线,迅速占领枣庄煤矿,以维持军运和解决南京等地冬季燃料的供应。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又让我认识了一个新的人物
了解和平来之不易,后来人更加珍爱和平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0.104911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高级将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