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外国典故图片的节日介绍(包括时间典故、活动、饮食等)

十个外国的节日介绍(包括时间典故、活动、饮食等)_百度知道
十个外国的节日介绍(包括时间典故、活动、饮食等)
新年(New Year's Day)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致庆祝的主要节日。美国人过新年,最热闹的是新年前天晚上。是夜,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忏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午夜12点,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著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平安》。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拥抱在一起,怀着惜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共同迎来新的一年。新年在美国并不是最热闹的节日,但仍有不少盛大的庆祝活动,加利福尼亚州的玫瑰花会是美国规模最大的新年盛典,届时用鲜花特别是玫瑰花扎成的彩车绵延数英里,车上摆满鲜花做的各种模型,不仅吸引加州的男女老少簇拥街头,而且还吸引着上百万电视观众。在费城,有举行化装游行的传统,参加游行的人们,有的装扮成小丑,有的装扮成妇女(按照古老的习俗,这个游行不允许女人参加),随着彩车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美国人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习惯,就是在新年许愿立志,他们称之为“新年决心”。这决心通常不是什么宏图大志,而是一些朴实而实际的打算,例如“我一定戒烟”、“我要好好对待邻居”等等。他们总是坦率地讲给大家听,以期得到监督和鼓励。据说美国的印第安人也有独特的新年习俗。每到除夕之夜,他们就举行富有特色的篝火晚会,一家人围在篝火旁边,载歌载舞。待至晨曦微露,他们就把破旧衣物付之一炬,作为除旧迎新的象征。林肯纪念日(Lincoln's Birthday)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南北战争的领导者,为废除奴隶制立下了不朽功勋。其诞辰日2月12日现为美国除南部外的26个州的法定纪念日。日,林肯诞生于肯塔基州一农民家庭。1834年,林肯被选入伊利诺斯州议会,1847年当选为国会众议员。他公开抨击蓄奴制。1860 年,林肯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这时南部7州组成南方邦联政府,企图分裂美国。林肯内阁遂决定用武力维护联邦统一。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1863年1 月,林肯宣布了《解放宣言》,使美国所有的奴隶从法律上获得了自由。1865年,历经4年苦战的美国内战终于结束,北方获得最后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彻底扫清了道路。日,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看戏时,被一个名叫约翰·布思的南方暴徒连击数枪,子弹射中头部,伤及大脑,翌日凌晨与世长辞。多少年过去了,林肯仍然在美国人民心中占有崇高的地位。每逢林肯诞辰日,人们便举行讲演,发表纪念文章,去林肯纪念堂的瞻仰者更是络绎不绝。圣瓦伦丁节(情人节St. Valentine's Day)2月14日,是西方传统的圣瓦伦丁节,又称“情人节”,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古罗马时代的牧神节,就是一个情侣们的节日。是日男女青年欢聚一堂,姑娘们把表达爱情的祝词放在签筒里,小伙子依次抽签,抽到哪位姑娘的祝词,那位姑娘就成为他的恋人。基督教兴起,教会对牧神节习俗不以为然。但由于这个节日受到青年人的偏爱,到公元7世纪,教会便把这个节日同基督教联系在一起,用基督教殉教者圣瓦伦丁主教的名字为这个节日重新命名,并把日期由原来的2月15日改为2月14日。传说,公元3世纪,罗马皇帝认为已婚男子不愿离家当兵,因此发布了一道禁止结婚的法令。圣瓦伦丁主教因违背皇帝旨意,秘密为青年人举行婚礼,而遭到监禁,于公元273年2月14日死于狱中。圣瓦伦丁节曾是英国人喜爱的节日,随着新大陆的开发,英国移民把这一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带到了北美,逐渐在美国生根开花。情人节年轻人是圣瓦伦丁节当之无愧的主角,他们要在这一节日里郑重其事地为恋人选择礼物、赠送鲜花,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痴情的姑娘可能会按照古老的传说,在圣瓦伦丁节前夜把月桂树叶放在枕头上,盼望在梦中同自己的心上人相会。在美国,圣瓦伦丁节已不仅仅是青年人的节日,亲人朋友之间都可以互送小礼品以表达感情增进友谊。不少商店专门出售这类礼品,如装饰成心形的巧克力糖、或者系着缎带的红玫瑰和郁金香花束。至于各式各样的情人卡,更是比比皆是。华盛顿诞辰日(Washington's Birthday)乔治·华盛顿作为美国的开国元勋和第一任总统而为美国人民永远纪念,其诞辰日是2月22日。美国总统节,官方名称为华盛顿生日(英文:Washington's Birthday),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的生日(日),每年二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总统节”。日,华盛顿诞生于弗吉尼亚州。早年曾在英国殖民军中服役。1756~63年英法七年战争中因作战有功升为上校。1775~81年独立战争期间,当选为大陆军总司令,率领殖民地人民浴血奋战,迫使英国于1783年正式承认美国独立。178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任期内为新生国家的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最高法院、国务院、财政部以及其他重要政府机构都是在华盛顿执政时设立的。1797年,华盛顿功成身退,为美国确立总统内阁制,废除世袭制起了决定性作用。日华盛顿病逝。美国总统华盛顿美国独立前,人们每年都要为英国国王庆祝诞辰。宣布独立后,美国人民转而庆祝华盛顿将军的生日。这一习惯始于1778年。当时华盛顿正率军坚守瓦利要塞,一支炮兵乐队在他生日之际为他演奏了小夜曲。现在华盛顿诞辰日已成为联邦各州的法定节日,届时各州都普遍举行隆重的公众仪式、盛大宴会等庆祝活动。美国人在这一天还喜欢吃樱桃馅饼,玩纸制小斧,这一习俗来源于华盛顿幼小时用斧砍坏樱桃树后向其父诚实认错的故事。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圣帕特里克节为3月17日,以纪念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这一节日5世纪末期起源于爱尔兰,美国从日开始庆祝。公元432年,圣帕特里克受教皇派遣前往爱尔兰劝说爱尔兰人皈依基督教。他从威克洛上岸后,当地愤怒的异教徒企图用石头将他砸死。但圣帕特里克临危不惧,当即摘下一棵三叶苜蓿,形象地阐明了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他雄辩的演说使爱尔兰人深受感动,接受了圣帕特里克主施的隆重洗礼。公元493年3 月17日,圣帕特里克逝世,爱尔兰人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圣帕特里克节。 圣帕特里克节1737年,一些爱尔兰绅士和商人们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聚会纪念圣帕特里克,并成立了爱尔兰慈善社团。1780年和1784年,费城和纽约先后成立了圣帕特里克友谊之子等团体,从此美国每年都庆祝这个节日。美国的圣帕特里克节这一天,人们通常要举行游行、教堂礼拜和聚餐等活动。美国的爱尔兰人喜欢佩带三叶苜蓿,用爱尔兰的国旗颜色——绿黄两色装饰房间,身穿绿色衣服,并向宾客赠送三叶苜蓿饰物等。愚人节(April Fools' Day)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即目前的公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大加嘲弄。在4月1日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从此人们每逢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习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愚人节,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环境,如把房间布置得像过新年一样,等客人到来时则祝他们“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不过愚人节最典型的活动还是大家相互开玩笑,捉弄对方,比如,小孩子会告诉父母说自己的书包破了个洞,或者脸上有个黑点,等大人俯身来看时,他们就一边喊着“四月傻瓜”,一边笑着跑开去。如今的愚人节在美国已主要是淘气的男孩子们的节日。 愚人节复活节(Easter、一般指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一个宗教节日。每年,春分过去,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就是复活节。日期年年不同,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复活节有不少传统习惯,最典型的要数复活节彩蛋。古人常把蛋视为多子多孙和复活的象征。后来基督教徒又赋予蛋新的涵义,认为它是耶稣墓的象征,未来的生命就是从其中挣脱而出世的。复活节时人们把鸡蛋染成红色,代表耶稣受难时流出的鲜血,同时也象征复活后的快乐。还有一种古老的习俗,是把煮熟的鸡蛋送给街头的孩子们做游戏,他们把蛋往前滚,谁的蛋最后破,谁就获得胜利,蛋全归他所有。兔子也是复活节的象征。因为兔子繁殖力很强,所以人们把它视为新生命的表现者。大人常绘声绘色地告诉孩子复活节彩蛋是兔子下的,并把彩蛋放在花园里,让孩子们玩找蛋游戏。现在每逢复活节,美国大小糖果店总要出售用巧克力制成的复活节小兔和彩蛋。这些彩蛋小的和鸡蛋差不多,大的竟有甜瓜那么大,孩子们自然喜欢,送给亲戚朋友,也不失为上佳礼品。植树节(Arbor Day)五月的第二个星期五)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美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例如,罗得岛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有的临时决定日期。每当这一天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便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植树节是由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大风一起,满天黄沙,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定立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由州长规定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母亲节(Mothers' Day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美国的母亲节始于1907年5月,要求定立母亲节这一倡议是费城安娜·贾维斯提出的。她曾亲自在教堂安排仪式,组织活动,要求前来参加者胸前佩带白色石竹花。这一活动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兴趣,翌年便有更多的教堂纷纷组织同样的活动。人们一致决定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1911年,庆祝母亲节的活动已经开展得非常广泛,不仅席卷美国各州,而且连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的一些国家也都开始庆祝这个节日。此后几年中,庆祝母亲节的热潮有增无已。1912年,美国专门成立了母亲节国际协会。1913年5月,美国众议院一致通过决议,号召总统及内阁、参众两院和联邦政府的所有官员一律在母亲节佩带白色石竹花。1914年,美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二为母亲节。紧接着,威尔逊总统昭告全国公民在自己的住宅上悬挂国旗以表达人们对美国全体母亲的热爱和尊敬。此后美国总统每年都要发表一篇内容相同的宣言。在胸前佩带石竹花,颜色是有讲究的。初时一律为白色,后来则变成那些母亲已经去世的人佩带白色石竹花,而母亲仍然健在的人则佩带红色石竹花。这一天,人们总要想方设法使母亲愉快地度过节日,感谢她们一年的辛勤劳动。最普通的方式是向母亲赠送母亲节卡片或礼物,还有些家庭则由丈夫孩子们把全部家务活包揽下来。阵亡将士纪念日(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阵亡将士纪念日是美国大多数州都要纪念的节日,时间原为5月30日,1971阵亡将士纪念日年以后,为保证联邦雇员都能享有这一休息日,许多州将它改在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美国南北战争中,无数将士在战火中阵亡。战争结束,南部许多家庭开始祭奠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他们不分南北双方,在春天向双方死者的墓地都奉献鲜花,北方人为此深受感动,将这一举动视为民族团结的象征。1868年,5月30日这一天被正式批准为向为保卫祖国而英勇牺牲的士兵们敬献鲜花的日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在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一天祭奠所有的战争死难者,后来在民间又逐渐发展为一般家庭祭奠逝去的亲人。今天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祭扫日,同我国的清明节十分相似。每逢阵亡将士纪念日,美国现役军人和老战士便排成长长的队伍前往墓地,鸣枪向阵亡将士致意,吹响军中熄灯号让死难将士安息。国旗日(Flag Day)国旗日是纪念美国大陆会议日通过了美国第一面正式国旗。目前,每逢这日,到处可见美国国旗迎风飘扬,全国各地都要举行纪念活动,以示对国旗的敬意。  美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国旗纪念活动是1876年庆祝建国100周年时进行的。19世纪90年代,不少公立学校倡议每年在6月14日举行国旗纪念活动,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响应。1893年费城首先承认6月14日为国旗纪念日,1897年纽约州也承认了这一节日,并要求这一天各大建筑物上必须悬挂国旗。进入20世纪后,美国国旗协会再次发起纪念活动,国会为响应他们的倡议,于1949年正式确认6月14日为美国国旗日。父亲节(Fathers' Day)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人们在庆祝母亲节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父亲的功绩。1909年就有人建议确定父亲节。据说第一个提出这种建议的是华盛顿的约翰·多德夫人。多德夫人的母亲早亡,其父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把他们全部培养成人。1909年,多德夫人感念父亲养育之恩,准备为他举行活动,同时想到所有的父亲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于是给当地一家教士协会写信,建议把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该协会将建议提交会员讨论,获得了通过。1910年6月,人们便在此庆祝了第一个父亲节,当时,凡是父亲已故的人都佩带一朵白玫瑰,父亲在世的人则佩带红玫瑰。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开始时父亲节的日期在各地有所不同。而且有的地方用蒲公英作为父亲节的标志,有的地方则用衬有一片绿叶的白丁香作为父亲节的标志。1916年父亲节得到了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的首肯,1924年美国第30任总统柯立芝建议将其定为全国性节日。1934年6月,美国国会统一规定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独立日独立日(美国国庆节)日期为7月4日,以纪念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独立宣言》由托马斯·杰佛逊起草,日由大陆会议主席约翰·汉寇克签字生效。《独立宣言》提出了一切人生而平等,具有追求幸福与自由的天赋权利,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历数了英国对北美13州进行殖民统治的罪行;最后庄严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脱离英国而独立。从此,通过《独立宣言》的这一天成为美国人民永远纪念的节日。早期独立日的庆祝活动主要是游行和演讲,后来又增加了户外活动、体育比赛等项目。燃放爆竹、烟花的活动曾一度十分流行,20世纪后为防止发生火灾等危险而取消。今天,独立日在美国是一个相当热闹的节日,每逢这一天,全美大大小小的教堂钟声齐鸣,首先敲响的是费城自由钟。各地居民自发地举行庆祝游行,各种彩车、小型乐队和欢乐的人群排成浩浩荡荡的队伍,景象十分壮观。劳动节(Labor Day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劳动节是美国全国性节日,为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放假一天,以示对劳工的尊重。 劳动节1882年,美国木工兄弟会主席彼得·麦奎尔首先提出设立一个劳动节。同年,美国劳动骑士团也通过同样的决定,并在纽约举行了庆祝游行。1884年,劳动骑士团进一步决定,每年劳动节都要举行游行等庆祝活动。1887年2月,俄勒冈州第一个通过立法确定劳动节为法定节日,紧接着卡罗来纳、新泽西、纽约、马萨诸塞各州也通过了同样的立法,均把劳动节的日期定为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1894年,美国国会正式宣布劳动节为全国性节日。圣诞节(Christmas)12月25日圣诞节是美国最大最热闹的节日。可以说从感恩节过后,美国人就开始为圣诞节大忙特忙起来。圣诞节的许多风俗都来源于《圣经》中的传说。根据耶稣诞生在夜里这种说法,圣诞节的庆祝活动从12月24日夜间开始,午夜时分达到高潮,这一夜就被称为圣诞夜。美国人通常通宵达旦地举行庆祝或。他们有的聚在酒馆、舞厅、俱乐部中尽情欢乐;有的全家共进丰盛的晚餐,然后围坐在壁炉旁享受天伦之乐;还有那些虔诚的信徒们则在灯火通明的教堂里,参加纪念耶稣诞生的午夜礼拜。圣诞节圣诞夜里最有趣的活动要数“报佳音”,象征天使在伯利恒郊外向牧羊人报告基督降生的喜讯。深夜来临,教堂里的唱诗班挨家挨户地来到教徒家门前齐声唱起圣诞颂歌。于是这家人便走出来加入合唱。唱罢,主人把大家邀入屋中,以茶点招待。说笑一番后,唱诗班再到别人家去唱,主人一家也往往随同前去,“报佳音”的队伍愈来愈大,他们一家家地唱,欢乐的气氛有增无减,常常持续到天明。圣诞节里最典型的装饰是圣诞树,人们会在小杉树或小松树上挂满礼物和彩灯,树顶再装一颗大星。这些装饰都是有象征意义的,树上的彩灯象征耶稣给世界带来光明,树顶的大星则代表耶稣降生后将三位东方贤士引到伯利恒的那颗星。除了圣诞树,冬青和榭寄生也是圣诞节里常见的点缀。美国人常常用冬青树枝编成花环挂在大门上,或是将几枝冬青摆放在餐桌上作为节日的装饰。还有一些家庭会在门框或天花板上悬挂一束榭寄生,按照传统习俗,圣诞节时,凡是女子站在榭寄生下面,任何人都可以去亲吻她。顽皮的男孩子常常故意把女孩子引到榭寄生下,理直气壮地吻她一下。圣诞节在美国如此受人重视,人们恐怕很难想象,他们的祖先曾经禁止过圣诞节。当年英国清教徒受尽英国国教的迫害,千里迢迢来到新大陆,他们对英国国教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以至发展到凡是国教所实行的,他们都加以反对,对圣诞节的庆祝也因此严加禁止。他们规定,凡移民中有人胆敢庆祝圣诞节者,必须罚款。这条禁令一直到19世纪德国及爱尔兰移民大量移入美国后才逐渐解除。今天圣诞节已成为美国人民最喜爱的节日之一,这段往事也成为一件历史趣闻了。美国80%以上是欧洲移民的后裔,华裔约100万。5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他人信仰犹太教和东正教。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节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0分)一句话中译英本书从南稻北麦、八大菜系、节日食俗及老字号的故事四个角度介绍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_百度作业帮
(10分)一句话中译英本书从南稻北麦、八大菜系、节日食俗及老字号的故事四个角度介绍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
(10分)一句话中译英本书从南稻北麦、八大菜系、节日食俗及老字号的故事四个角度介绍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
The book introduces the soul of Chinese food culture from four points:south rice & north wheat、eight big cuisines、festival & eating habit and also story of Old Firm.
This book introduces 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food culture from four aspects: Southern Rice and Northern Wheat, Eight Styles of Cooking, Customs of Festivals and Foods as well as the Stories of Old or Famous Shops.
The book BeiMac rice from the south, eight cuisine, festivals and食俗old point of view the story of four introduced the essence of Chinese food culture.
区区一句英文翻译,不在话下,不然怎没过八级???但是这句是在雅虎上翻译的。
The book BeiMac rice from the south, eight cuisine, festivals and old point of view the story of four introduced the essence of Chinese food cultur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见外国文学典故80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