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侦察机外星人到底存不存在在?

美国侦察机再实施近距离侦察我国完全可以用无人机实施拦截 | 兵器科学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35488人加入此小组
RT,把退役的歼5歼6歼7什么的改装成无人机再加上假座舱和假飞行员,实施拦截,不听警告就直接实施撞击,然后把假飞行员弹射出来,对外就宣称美军撞击我国飞机但是我国飞行员被找回,只要一出事立刻开新闻发布会就能在外交上获得先机,而且在军事上还能有更好的恐吓作用。
+ 加入我的果篮
首先,有人改无人没那么容易。无人模块什么的挺重的。第二,撞上没那么容易。首先你要锁定对方位置并且预想可能的前进方向。然后加油起飞Blah blah blah。接着还要飞到人家旁边,然后撞上。撞上之前人家一看你这么一来,肯定会躲哇。第三,人家米国佬智商不比我们低,弄一两次人家可能也注意得到飞行员不是真的了。最后,弄上几次这个把戏就被识破了,失效。
引用 的话:首先,有人改无人没那么容易。无人模块什么的挺重的。 第二,撞上没那么容易。首先你要锁定对方位置并且预想可能的前进方向。然后加油起飞Blah blah blah。接着还要飞到人家旁边,然后撞上。撞上之前...第一,我国有把退役飞机改装成无人机的传统,第二,普通拦截也是一样,无人又不是不能远程操作,现在大部分的无人机都是远程操作的,同样可以转向。第三就是美国佬就是认出来又能怎么样,准备为侦察机的事在中国家门口和中国打仗?
远程操作有信号传输延时,对于自导武器锁定打击以及侦查来说基本没影响,但是对于直接撞击就有很大影响了。还不如搞几架特殊加固的撞击专用机,然后用垂直安定面或者翼尖去帮人家开膛呢……
引用 的话:第一,我国有把退役飞机改装成无人机的传统,第二,普通拦截也是一样,无人又不是不能远程操作,现在大部分的无人机都是远程操作的,同样可以转向。第三就是美国佬就是认出来又能怎么样,准备为侦察机的事在中国家门...第一,哪里来的传统第二,人家说的话你不听的吗,有人改无人这么容易的
引用 的话:第一,哪里来的传统 第二,人家说的话你不听的吗,有人改无人这么容易的随便上网一搜退役战斗机改装无人机就有好几个国家的,中国改的也不少,难道你就认为别人说的话不管对错都要听?
国内对老旧歼击机的改装倒是做的不少,大部分是去掉座舱和机枪填满炸药,把飞机当导弹使。你说的那一套技术难度不算太大,但是要比飞机改导弹难,主要是座舱得保留,还得放假人,剩下就没多少空间放遥控模块了。另外,这样做主要是意义不大,美国人也不蠢,是什么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而且实力够了,不用放假人也一样。
引用 的话:国内对老旧歼击机的改装倒是做的不少,大部分是去掉座舱和机枪填满炸药,把飞机当导弹使。你说的那一套技术难度不算太大,但是要比飞机改导弹难,主要是座舱得保留,还得放假人,剩下就没多少空间放遥控模块了。 另...其实我开始的想法就是不放假人,直接让无人机贴着侦察机飞,反正对于侦察机而言就算是无人也得装上一堆高级侦察设备,必然比算是个可操纵的导弹的无人机贵,美国长期这么折腾也玩不起。
引用 的话:其实我开始的想法就是不放假人,直接让无人机贴着侦察机飞,反正对于侦察机而言就算是无人也得装上一堆高级侦察设备,必然比算是个可操纵的导弹的无人机贵,美国长期这么折腾也玩不起。无人机可没那么大能耐贴着别人飞。尤其是在存在信号延迟的情况下,危险距离上的伴飞更是开玩笑……
引用 的话:无人机可没那么大能耐贴着别人飞。尤其是在存在信号延迟的情况下,危险距离上的伴飞更是开玩笑……于是就撞到一起了。
引用 的话:于是就撞到一起了。哪那么容易……人家看你靠近了,做机动动作避开,过了1、2秒以后你才看到对方在做机动动作,等你做出操作之后,又过了1、2秒无人机才收到你的操纵信号,你还怎么可能撞的到……
引用 的话:随便上网一搜退役战斗机改装无人机就有好几个国家的,中国改的也不少,难道你就认为别人说的话不管对错都要听?请你把“随便”拿出来看看
引用 的话:请你把“随便”拿出来看看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架有人驾驶飞机改装的无人机。1931年9月,英国费尔雷公司将一架“女王”有人驾驶双翼飞机改装成“费利王后”靶机,“费利王后”在密集的舰队防空火力中足足飞行了两个小时而未被击中。这次试验充分展示了此类改装无人机用作靶机的实用性。  此后,飞机进入喷气时代,为了既能够真实检验武器装备的实际作战性能,而又不使飞行员置身于高危的试验环境中,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就展开了将有人驾驶飞机改装为无人机的工作。在此期间,F-86“佩刀”、F-100“超级佩刀”、F-4“鬼怪”、米格-15“比斯”、米格-21“鱼窝”等一大批空战名机都在退役之后被相继改装成无人靶机用于试验和训练。  我国于上世纪60年代先是从国外引进靶机,之后也开始利用退役多年的废弃战斗机自行研制靶机。先后成功研制出了由米格-15“比斯”改装的靶五乙系列靶机和由歼七改装的超声速无人驾驶靶机,为我国武器装备发展和提高部队训练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改装无人机的主要用途就是靶机。因为战机改装后的靶机最接近一般军用飞机的形态,可以提供与真实目标非常接近的模拟效果,还能够通过改造机上设备进行诸如编队飞行之类的更为复杂的模拟。因此,试验和训练价值极高。而大批现成的退役飞机也较好地解决了这种实体型高速大型靶机的机体来源问题。  随着航空机载设备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改装无人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功能也逐渐向其他领域拓展和延伸。  一些改装无人机保留了原来的有人驾驶能力。如美军上世纪80年代曾将“鲁坦”Long-EZ轻型有人驾驶飞机改装为CM-44多用途飞机,既可有人驾驶,也可由地面遥控驾驶,设计功能主要是执行战场侦察、电子战和通信中继等任务。  一些民用飞机也被作为改装无人机的原型机。在1998年12月的“沙漠之狐”行动中,英国空军击毁了一座伊拉克机库,发现里面有12架已经被改装为无人机的捷克造L-29喷气式教练机,英军判断其可能主要用于实施自杀式无人攻击。
引用 的话:哪那么容易……人家看你靠近了,做机动动作避开,过了1、2秒以后你才看到对方在做机动动作,等你做出操作之后,又过了1、2秒无人机才收到你的操纵信号,你还怎么可能撞的到……可以让战斗机近距离遥控,或者预警机遥控
引用 的话:可以让战斗机近距离遥控,或者预警机遥控你知道不知道军用无人机的遥控设备有多大????
引用 的话:你知道不知道军用无人机的遥控设备有多大????美国不是刚刚搞了F18指挥X47的实验?
引用 的话:美国不是刚刚搞了F18指挥X47的实验?X47是自律式无人机,远程操控只是给出极度精简的几条目标指令,具体如何执行全部是由X47自行决定的。和你的老旧飞机改装无人机是一回事??光是一套自律飞控,都足够买你几个大队的机体了。吃饱了撑的?
引用 的话:X47是自律式无人机,远程操控只是给出极度精简的几条目标指令,具体如何执行全部是由X47自行决定的。和你的老旧飞机改装无人机是一回事?? 光是一套自律飞控,都足够买你几个大队的机体了。吃饱了撑的?第一点,你知道军用遥控系统多大?第二点就是老旧飞机改装靶机也肯定有起码的机动能力,就是1983年定型的长空1号C也有相当的机动能力,莫非几十年的技术进步都是不存在的?
引用 的话:第一点,你知道军用遥控系统多大?第二点就是老旧飞机改装靶机也肯定有起码的机动能力,就是1983年定型的长空1号C也有相当的机动能力,莫非几十年的技术进步都是不存在的?MQ-9地面控制站RQ-1地面控制站RQ-1/MQ-1/MQ-9通用地面控制方舱国产翼龙无人机地面控制站APID60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 你真觉得这些玩意能塞进战斗机舱?最关键的,你能分得清“自律无人机”与“遥控无人机”的区别吗?这与机动性有毛的关系???你连X47B与RQ系列的核心区别都分不清,还扯个P啊……
引用 的话:MQ-9地面控制站 RQ-1地面控制站 RQ-1/MQ-1/MQ-9通用地面控制方舱 国产翼龙无人机地面控制站 APID60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 你真觉得这些玩意能塞进战斗机舱? 最关键的,你能分...先把你的脏字去了没有坏处,再说我之前也写过可以预警机指挥,再说一点就是试图驱离的过程肯定不是由着他们飞了,就是靠着拦截飞机迫使对方飞到我们想要的航线上去,你还有什么准备喷的?
引用 的话:MQ-9地面控制站 RQ-1地面控制站 RQ-1/MQ-1/MQ-9通用地面控制方舱 国产翼龙无人机地面控制站 APID60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 你真觉得这些玩意能塞进战斗机舱? 最关键的,你能分...就是退一万步讲,你把美国用无人机袭击地球另一端的延时和我国拦截抵近侦察的延时进行直接类比真的合理?直接侦察距离中国海岸线200多公里就是在地面站里都能直接控制无人机不需要卫星中转
引用 的话:先把你的脏字去了没有坏处,再说我之前也写过可以预警机指挥,再说一点就是试图驱离的过程肯定不是由着他们飞了,就是靠着拦截飞机迫使对方飞到我们想要的航线上去,你还有什么准备喷的? 你一脑门子不管不顾的扎下去,还容不得别人说了?你知道你说的这些是什么性质的玩意么?基本上就相当于要把家里人骑了20年的自行车留下来改成摩托车然后去参加越野拉力赛。简而言之:吃饱了撑的。
引用 的话:就是退一万步讲,你把美国用无人机袭击地球另一端的延时和我国拦截抵近侦察的延时进行直接类比真的合理?直接侦察距离中国海岸线200多公里就是在地面站里都能直接控制无人机不需要卫星中转 你连为什么会产生延时都不明白!还是回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无人机远程控制的信号延时,是设备采集、传输、处理、执行过程中的设备延时累加而产生的,与距离有毛的关系?哪怕控制站与UAV之间只相隔1、2公里,照样存在延时!
引用 的话:哪那么容易……人家看你靠近了,做机动动作避开,过了1、2秒以后你才看到对方在做机动动作,等你做出操作之后,又过了1、2秒无人机才收到你的操纵信号,你还怎么可能撞的到……装一假人,假人内部填装导弹制导系统,不就是撞嘛,导弹控制系统干这个最在行了……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路虎揽胜极光:目前在售车型不存在故障批次问题|极光|路虎揽胜|中国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路虎揽胜极光:目前在售车型不存在故障批次问题
  路虎中国对于进口路虎揽胜极光九速变速器问题的声明&
  新浪财经讯 针对中央电视台 3.15 晚会报道的关于进口路虎揽胜极光九速变速器的问题,路虎中国及授权经销商非常重视。由此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便和困扰,我们深表歉意。&
  自收到部分客户的问题反馈后,路虎中国一直积极制定解决方案,并已于 2015 年 1 月 19 日起,对 2014 至 2015 年款的进口路虎揽胜极光(车辆识别码范围为 LV000001-LV996116)主动推出了最新的变速器软件升级措施,同时已就该解决方案在国家相关部门备案。此项升级措施正在持续推进中,我们将进一步协同经销商以最快的速度加速完成。&
  于 3 月份开始销售的 2015 款国产路虎揽胜极光,目前在售车型所装配的 9 速变速箱已是最新状态,不存在故障批次问题。&
  客户满意度一直是路虎中国的长期追求,我们将不懈向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感谢媒体及社会各界对路虎品牌的关注。有关事件的进展,我们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并与大家保持沟通。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您(@)目前可用积分:147813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转贴]世界上飞的最快的飞机:8音速极光战略侦察机
11684 次点击
14:05:55 发布在
迅速全球打击能力”一直是美国的军队、尤其是空军追求的目标,由于美军在这个理念中更加看中从本土出发执行海外军事打击行动的能力,美国设在海外的众多军事基地的重要性被削弱,实现这一军事策略所缺乏的是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的各式武器,美军现在把这些要求都寄托在了采用超音速冲压喷射技术研制的新型引擎上,GDE-1就是这种引擎的原型机。 图:关于美军飞机中传说最多的也最神秘的是“极光”战略侦察机(设计图),它采用的可能就是超音速冲压喷射技术制造的引擎 空军宇航局均看重 你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风洞:它位于纽约市郊区长岛的一个商业区,如果你打开风洞运行的开关,风洞中就会产生出相当于160倍标准大气压的压力,这样巨大的压力是借助于氢氧混合物的爆炸作用和一个兆瓦特级的发电机产生的巨大能量来实现的。两者结合起来,足以使风洞中的环境与一架飞机在距离地面32公里的高空中以每小时8530公里的速度飞行时所遇到的恶劣大气环境相比。在这样的状况下,仅仅依靠目前的技术,飞机是不太可能正常飞行的,因为强烈的大气流所积聚的巨大扭力和能量,足以把飞机的机体和机翼采用的镍合金扭曲甚至熔化。 在风洞的中央地带,是用巨大的螺丝钉固定起来的笨重而又稳固的铜制基座,上面安装着一项高科技工程的核心部件:一台 1.8米长、约91公斤重、采用超音速冲压喷射(Scramjet 技术制造的引擎。这是由美国宇航局和美国空军有关部门联合开发研制的燃烧式超音速喷气发动机的原型机,该原型机被称作GDE-1引擎。 军事和民用意义重大 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军方联合研制的这种喷气发动机,能够使飞机的飞行速度达到6~8倍音速,而其所使用的燃料仍将采用现在一部分飞机所使用的普通航空燃油,这一特点将使该型号引擎得以广泛应用,最终将促使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系列新一代的远程轰炸机、快速反应巡航导弹以及太空发射系统,特别是在太空发射系统上的应用,将使目前进行载人和载物发射时的高昂发射成本降低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追求比导弹更快的速度 美国宇航局和美国空军的研发目标是,到2008年,能够使用该型号引擎驱动小型无人驾驶飞机,并且使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每小时8530公里。 如果这种发动机研制成功,参与研究工作的那几所大学的教授们将会一举成名。他们所努力追求的极超音速至少要达到音速的5倍,而目前,拥有这种飞行速度潜力的飞行器仅限于导弹,它们所使用的发动机均为仅能使用一次的喷气发动机,而燃料则是专门制造的氢燃料或者是烃(碳氢化合物)燃料,这些发动机在导弹飞行结束后即被破坏,因此这些高性能的发动机不能更多地应用于其它用途。而超音速冲压喷射技术制造的引擎将会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将来有可能驾驶这种引擎驱动的飞行器的飞行员来说,那种感觉更像是骑在导弹上,而不是在开飞机。 所用技术不被看好 超音速冲压喷射发动机技术是在ramjet喷气发动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该种喷气发动机技术的原理和采用该技术制造的引擎的构造,是目前世界上所有发动机技术中最简明的。空气流从发动机的进气口进入机体内,在这个过程中,狭窄的进气管道使气流的速度降低,同时气流的温度的压力都迅速升高,然后气流进入燃烧室与喷射进燃烧室的燃料颗粒发生燃烧作用,燃烧后的气体迅速地从排气口冲出,这时气流流出的速度超过气流进入发动机时的速度,产生向前的推力。 新技术源自好奇心 自从1950年以来,ramjet喷气发动机技术就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驱动各种型号导弹的引擎上。这种技术刚开始应用的时候,进气流的速度可以被控制在音速以下,而当引擎的速度达到7~8倍音速(公里?N小时)的时候,气流的温度和压力就显著增加,发动机的性能也因此变得不稳定,因为发动机排气口外部附近的气体温度已经很高,它很难再向外排放热量。因此,机体必须进行加固、同时重量也随着增加,这样才能承受引擎内巨大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好奇心比较强的工程师研究和开发了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技术,采用该技术的引擎能够在进气流的速度不低于亚音速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性能。 第一台采用超音速冲压喷射技术的引擎,早在1961年就研制了出来,当时的研究者们也是出于好奇心才进行研究工作的,那时这样类型的发动机被称为“沙盒子”,即仅仅是为了满足工程师们的好奇心理,而没有一点实用价值。 不受重视情有可原 不过,超音速冲压喷射发动机技术在刚出现的时候没有受到重视,也情有可原,正如工程师们说话:“当时采用这种技术的引擎放在风洞中进行实验的时候,它根本不可能运转。起动以及保持引擎正常运转就像是在飓风中点燃一根火柴棒。”因为,速度超过音速的气流,轻而易举地就把燃油颗粒吹到发动机外面,后来研究人员采用液态氢燃料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氢的燃烧速度极快,而且所释放的能量是普通燃油的两倍。但是液态氢的密度低,这要求有更大燃料箱,而飞机的机体也就更长。在失败了的NASP计划中,最后研究成型的飞机竟然长达61米。使用液态氢还有一个问题,液态氢的沸点为-150℃,因此还必须保证燃料箱的低温,否则,液态氢不断汽化,会把燃料箱撑破。 两大难题得到解决 超音速冲压喷射发动机技术的研制,对参与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他们为了提高原型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已经苦苦奋斗了将近10年,做了无数次的实验,而实验的成功率则是让人沮丧的,不过在去年5月的实验中,他们的研究终于有了突破。 原型机开始产生正推力 在研究实验中的遇到的一个难题是,以前的大部分超音速冲压喷射装置不能产生向前的(正)推力:空气的阻力,即引擎进气时的对机体向后的推力,比引擎向后喷射气体时产生的向前的推动力要大。对该技术持怀疑论点的人说:“你们已经在这个技术上花费了40多年的时间,但到现在还没有让一个引擎产生向前的推力。”一个主要从事Ramjet发动机技术开发的公司说:“我们现在仅靠Ramjet就能够使飞行器的速度达到7~8倍音速,我们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去开发什么超音速冲压喷射装置。”而该技术的支持者则对此不屑一顾,认为他们的技术对高速运行的飞行器一定更加有效。一个使研究者们比较振奋的消息是,2001 年5月进行的实验中,GDE-1引擎原型机已经能够产生向前的推力。但由于保密原因,研究人员拒绝透露有关推力的数据。 日,研究人员对一台GDE-1引擎的原型机进行了首次实验,这台原型机是用铜制造的,只能够运转几秒钟,之后就会被内部的燃料产生的热量破坏掉。一台实际应用的GDE-1引擎还会安装特殊的冷却系统,这样它的飞行重量也会随之增加。 燃料可用普通航空燃油 一般实验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燃料依然是比较危险而又难以处理的氢燃料。因为,普通发动机吸入空气后,会把空气的速度降低至亚音速,而超音速冲压喷射发动机则要把吸入的空气的速度保持在超音速的状态。这样,保证燃料正常燃烧就成了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不过,这种新型引擎,在航空工程公司配备了各种各样先进设施的复杂风洞试验舱里进行测试时,使用的是JP-7燃料,这是一种更容易控制的煤油类喷气发动机燃料,这一点对其将来的发展意义也很重大。洛克希德公司制造的“黑鸟”高空侦察机使用的就是JP-7,它的时速高达3219公里?N小时。JP-7航空燃油与氢燃料相比,无论在运输上,还是在搬运过程中,都更加方便,同时由于再被喷射到燃烧室之前还要流经一个输油管,对引擎还起到了冷却的作用。研究人员目前的研究工作正一步一步地接近成功,在他们今年夏天所进行的几次实验中,就成功地在超音速环境中起动了原型发动机,并使其持续正常燃烧了相当长的时间。 类似计划最终失败 与GDE-1引擎项目有点关系的是“X-30国家太空飞机计划?Nationa? Aerospaceplane ?NASP ”?1986年1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顺利完成太空飞行任务后,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拨了几十亿美元,设立了这个旨在研究出能够替代火箭和太空飞船的新型飞机研制计划,该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要研究出一种能够在普通跑道上起飞、而能够以极超音速的速度飞行的飞机。当时匆忙加入该计划从事研究工作的卡斯特几瓦尼回忆说:“当时的计划太冒进,没有一点现实基础,那样的速度要求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X-30国家太空飞机计划”在研制过程中,对相应引擎所采用的技术,选择的就是超音速冲压喷射技术。那时这个研究计划还没有要制定出开发具体的飞行器的计划,它当时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使发动机的性能能够满足使飞行器的速度达到每小时2575公里的要求,而这一点对超音速冲压喷射发动机技术来说是可以实现的。 而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要借助于采用超音速冲压喷射发动机技术研制的新型引擎的高性能,使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达到15倍音速,当时的研究者们还考虑到使用小型火箭推进器把飞行器送入预定轨道中,以使计划更为可行。而要完成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制造出全新的耐高温混合材料。 最终,计划的研究人员虽然制造出了原型机,但机器的表现十分糟糕,同时由于预测数据的精度要求难以实现,且受当时使用的计算机的性能限制,这个计划于 1992年以失败宣布告终。后来该计划的原班人马都进入了超音速冲压喷射发动机研制项目组,并在燃料和冷却系统的研究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力合作目标各异 实验中的情形在研究人员看来“跟火箭点火时的情形差不多”。不过,这种引擎的研究者们所要避免的就是这种发射火箭般的情形,美国宇航局和美国空军需要的是吸气式飞行工具,它能够以火箭飞行时的速度在空中遨游,但不需要携带沉重的液态氧。 军方的要求是具有“迅速的全球打击能力”的飞行工具,它,可能是远程轰炸机、作战半径大大增长的战斗机、新型的巡航导弹,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由本土而不是海外的军事基地起飞对地球上的任何目标进行攻击。 而宇航局则试图通过此种发动机的成功研制,抛弃他们现在使用的笨重而性能又不稳定的火箭发射系统,这些发射系统耗费了大量的能量,而运载的大部分东西不是人和其他试验物资,而是它们自身的重量和所携带的液态燃料的重量,这些重量几乎占了总重的99%。美国宇航局先进运输计划的负责人斯笛夫?库克说:“火箭技术已经没有什么潜力可以挖掘。”如果你要在大气层中飞得更快和更高,发射器就应该相应地更轻和更有效率。 虽然媒体在谈到极超音速飞机的时候,习惯用2小时内从纽约飞到东京来比喻,但这个研究工程与美国的航空公司一点关系也没有,其主要的支持者是五角大楼和美国宇航局。 实验风洞专门制造 为达到实验所需条件,所做的工作难度相当大。由于对速度的要求前所未有,研究人员建造了专门的风洞。在直径为1.8 米的圆柱形实验舱里,要产生所需要的强大气流,需要耗费巨大的能量,而所使用的设施则是众多的容器、管道和阀门所组成的一个迷宫一样的世界,就是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环境下,试验室在短时间内使空气的流动达到了不可思议的速度。 巧妙设计制造逼真飞行环境 风洞的进气口,与卡车大小的一组钢制圆柱型储气罐连接在一起,罐中储存的是20吨重的压缩气体。储气罐中16立方厘米的空间里,空气的重量就有1088公斤。风洞的排气口与位于风洞后面的直径为14.6米的球型钢制真空罐连接在一起。实验进行时,先把真空罐内容纳的空气抽出,达到距离地面2.44万米的大气状态,在这个高度,大气接近于真空状态。 然后,圆柱型储气罐中储存的空气被输送到一个加热器中,加热器由氢氧混合燃料燃烧加热,可把流经的空气的温度加热到4000℃的高温,而空气在加热的过程中,由于混合燃料的不充分燃烧,部分氧气被释放到流经的空气中,空气流中氧气的含量得以增加,使得喷射冲压发动机的运转能够更加稳定。 被加热后的空气流经一个火箭形状的喷头,被其喷射到试验舱中,舱中的GDE-1引擎被这样的气流包围着,而引擎的进气管则把吸入的空气的速度降低并进行压缩,与此同时,加热过的燃油也被喷射到发动机的燃烧室中,发动机开始燃烧过程产生动力。 实验舱中的温度和压力测试表也同时开始工作,记录下实验过程中温度和压力值及其变化过程。安装在引擎上的拉力表则记录下引擎所产生的向前的推力的变化过程。储气罐中储存的空气可以使实验持续30秒甚至1分钟,这段时间已经足够用来起动引擎,并使引擎的燃烧持续一段时间,以使安装在内部的各种仪表记录下各种数据的变化,供研究人员分析。实验场地由研究火箭的科学家控制,由于所使用的氢氧混合燃料产生了极高的温度和巨大的气压,实验过程相当危险,而且氢氧混合物也是极容易爆炸的物质,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一点也马虎不得。 成功并非遥不可及 对于飞行员来说,如果有幸驾驶GDE类引擎驱动的飞机,那种感觉肯定非常奇妙,感觉更像是骑在导弹上,而不是在开飞机。 在NASP计划中,参与者为飞行物设计了非常小的侧窗,但是,侧窗上没有挡风玻璃----因为还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这种材料必须轻巧、透明,而且能经受 873℃~1310℃的高温。其设计比较特别的是,飞行器没有前窗,而且驾驶员座舱的位置离飞行器的前端也非常远,以致飞行员不可能通过前窗看到飞行器外的情景。这样设计是因为,5倍音速使得飞行员所看到的景物都是被拉伸变形后的景象。因此,飞行员将依赖电脑合成影像来飞行。 由于有了NASP计划的前车之鉴,没有人能保证设计出一架可实际运行的飞行器----不论是导弹、运载火箭还是极超音速轰炸机。虽然,GDE-1引擎的研究似乎也很慢,但是卡斯特几瓦尼称,这只是“一个合理的时间范围。投入更多的资金将会加速研究进度,但是即使是9个女人也不可能在一个月中生出个孩子来。”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自由飞行5]
[F22猛禽战机]
[联合帝国]
[今天天气好3]
[蚂蚁啃骨头9]
已获打赏(0)
还没有人打赏此帖,觉得帖文写的好,点击右边的按钮打赏。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46:31 &&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52:55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23:03 &&
太平洋美军司令基廷上月再次访华时,向中方重申了美军一贯的外交辞令,表示美国没有计划攻击或者围堵中国,也不想与中国一战。但是,中国军方关注到,日本、韩国、印度等国获得了「神盾」舰载防空系统,与美军驻亚太地区的神盾舰构成十七艘导弹战舰的机动防空能力,已在中国周边拉起一道防空网,不知算不算军事围堵。  基廷坦率地对中国将领说,“一旦美国被卷入对华战事,美国也不避战,我们已经完全准备好、训练好,随时可以上场,我军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不会输。”本月底将在夏威夷海域展开的「环太平洋二○○八」联合军演,有美、日、澳、韩、英、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参加。多年来,美军及盟军的临战训练水平,比中国高得多。
本版块主题总数:2789786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6311 / 昨日发帖:28441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凯迪海南&&├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重庆会馆&&├猫眼观渝&&├山城拍客&&├重庆教育&&├巴渝情缘&&├猫人游记&&├健康养生&&├重庆车友&&├两江房产&&├渝民新婚&&├麻辣吃货&&├渝财有道&&├时尚渝女&&├公益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贴]世界上飞的最快的飞机:8音速极光战略侦察机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到底存不存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