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2011年国内外2011年中国发生的大事令人瞩目的事情及感受

[转载]清华大学2011年特等奖学金获得者简介
清华大学2011年特等奖学金获得者简介
平静如水,淡雅如风
——记2011年度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汪洋
研通社记者& 蒲云波
刘媛 鄢镕易
  汪洋,2002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2006年硕士免试入学,2008年免试入陈国强教授实验室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生物医学工程和干细胞研究的热点领域再生医学;课题方向为生物基材料PHA对其表面生长的干细胞细胞行为的影响及其组织工程应用研究。已发表SCI论文9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5篇,均被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领域的国际最顶级杂志Biomaterials收录,并被多次引用。曾获清华大学蒋南翔奖学金、清华大学十佳优秀研究生、清华大学“一二&九辅导员奖”、北京市三好学生、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研究奖等荣誉。&
  素净,这是见到汪洋的第一印象。
  父母对她的学习很重视,但不是那种无孔不入一般的耳提面命。在自由的成长环境里,汪洋未曾感到学业上有很大压力。高考后的第一个秋天,汪洋以安徽省第十名的优异成绩远离家乡负箕京城,来到清华这个对她日后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地方。面对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迁,汪洋很快就克服了“从高中到大学、从南方到北方”的挑战。凡事自主安排的童年,培育了汪洋很强的自理能力。
  清华园是汪洋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自2002年步入清华以来,这是汪洋在这个院子里生活的第10个年头了。汪洋是幸运的,她的10年青春与清华园息息相关;汪洋是执着的,她的10年青春献给了热爱的学术事业。在这个女生比例明显低于外面的园子里,她并没有孤独,取而代之的是充实和快乐。在这里,她明白了科学的奥秘,发现了自己的兴趣,也找寻到了一生的挚爱,结识了永远的朋友。从六教到系馆,从东大操场到荷塘月色,从义务支教团队到无偿献血队伍,从新生军训方阵到一二九合唱现场,从学生节的舞蹈演出到研团总支的星光答辩,从新西兰的生物材料年会到香港的奥运志愿者训练营,这里有学习中凝神思考的她,这里也有实验中全神贯注的她;这里有身穿婚纱成为新娘的她,这里也有奉献爱心又红又专的她。她最美丽的10年留在了清华,清华的10年也让她最最美丽。
  清华的学习压力很大。课堂上老师一般都是聚焦于一个专题作深入的展开分析,基础知识的储备只能靠课后猛补。“上课听不懂是最正常的感受”,她说。正是得益于清华10年的“苛刻”,汪洋已经羽翼丰满,随时准备振翅高飞。就像在森林里练就了飞翔本领的小鸟,即将离开时总会有深深的依恋。此刻,汪洋彷徨于是留在生活了10年的林子,还是远飞他乡,另觅一处翱翔的天地。她欣喜,欣喜于清华越来越好的科研环境。她忧愁,忧愁于清华会不会囿于制度的刚性刻板而无法向她发出慷慨的挽留。
  离家-实验室-食堂-实验室-回家,“忙碌”是贯穿汪洋生活的主要基调。属于女生消遣专利的逛街,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奢侈,汪洋好久都没有享受到“踏踏实实睡一觉”的滋味了。晚饭后与孩子的嬉戏,是汪洋一天中最温馨、最惬意的时刻。
  确定研究主题,完善实验方案,需要大量检索文献。不过,最具挑战性的还是实验阶段。等待最终出炉的实验结果,是漫长的过程。如果中途发现实验方案本身有问题,那么前期一切努力将付诸东流。“行百里者半九十”,而对汪洋来说,总共100步的实验方案是正确的,假如第99步发现错误,意味着很可能只得从头再来。从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期间的每一步都要求严谨设计和认真检测。实验周期比较长,需要有足够的韧性。所有已经做出的努力,是否用在刀刃上,只能留待实验最后一步时的最终结果才能验证。没有耐心、平常心,没有超然的淡定,实验过程将会是极其漫长的黑夜。
  做实验就像学烧菜,食谱上的方法掌握得再精细,没有实战经验,是做不出期望的味道的。而实战经验是要靠反复的尝试,提高由尝试到成功的关键便是规划和效率。“凡事预则立”是她从小就笃信的真理,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是她宝贵的品质。“珍惜在实验室的每一分每一秒,在实验室就不要想其他的事情”,她总是如是的告诫自己。
  研究过程中要注重交流,这样容易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如果只是一个人埋头单干,很可能因为既定成见影响到方案本身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与导师定期交流,有助于开阔思路,找对方向,与同学保持经常沟通,有助于缓解压力,排遣孤独。在导师眼中,她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得意门生,在同学眼中,她是主意和办法总是很多的“大师姐”。
  回想起第一篇文章的完成过程,汪洋说其艰辛历历在目:半年时间一共用了70多个样品。为做植入手术四处寻找骨科大夫,后来大夫没时间只好自己主刀;为做切片染色检测四处打探适合的机构,最后找到了北大医学部,其后半个多月在北大医学部和清华实验室之间来回奔波。期间经受杀生、晕血等心理煎熬,克服麻醉、备皮、切开、钻孔、填入和缝合等手术难题。一场实验下来,是时间、精力的极大投入,是对试图清闲和娱乐的无情挤压。也正是第一篇的成功,让她更有信心的把自己的工作延续深入下去,在拒稿率达89%,影响因子为(IF2010:
7.882)的顶级期刊Biomaterials上连续发表了5篇论文。
  汪洋的生活是平静的,甚至是一帆风顺的。在安逸面前,她没有懈怠,精神始终昂扬进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没有困惑太久,选择向来干脆利落。遇到困难,不焦躁不畏惧,遇到惊喜,不骄傲不自大。
  在明媚的阳光里,汪洋的笑容格外灿烂。采访结束后,汪洋跨上自行车,一分钟后消失在转角的路口。匆匆赶往实验室,她得投入到又一个紧张的实验中。
绿色青春 一路前行
——记2011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张潇源
研通社记者& 胡标 鄢镕易
图为张潇源近照。
  张潇源,2007年入学,环境学院博士生。课程成绩年级第二,专业课平均分94,学年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国家公派留学。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论文6篇,总影响因子近30,他引30余次,2010年初受邀为SCI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的审稿人。先后担任环研二党支书、环境学院新生助理、班级助理、研团总支书记、党委研工组副组长等职务。同时他还擅长舞蹈、摄影、绘画,是校艺术团国际标准舞队一队队员。曾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青年博士生杰出环保人才奖、百人会英才奖、清华大学蒋南翔奖学金、校优秀辅导员标兵、优秀研究生共产党员标兵、优秀研究生党支部书记、DCDI全美国标舞比赛新人组伦巴、恰恰冠军等。
  在2011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中,有这样一位博士研究生:他潜心科研,勤奋耕耘在学术的沃土上;他,又红又专,全心全意投入到为同学们服务中去;他热爱舞蹈,优美的舞姿跃动出他对生活热情澎湃;他,热爱摄影,灵动的画面记录了他对生活的点滴感动……
  他,就是张潇源。
&学苦心益静
露寒花更妍
  &张潇源在4年时间中取得了多项出色的研究成果。当问及他是否也遇到过困难和问题时,张潇源与我们分享了他的两个小故事。当他跟黄霞老师做本科毕设时,碰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两个月的时间,一直面对失败,但他并没有就这样轻易放弃。在这段时间中,他每天不断的去寻找原因,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实验室工作,将排除的原因列在一张Excel表上,当两页表格被密密麻麻的小字排满时,他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而在宾州州立大学公派留学期间,他更是抓紧每一分,每一秒,365天要工作360天。在圣诞节寒假,没有公交,他所在实验室的同学纷纷在外庆祝节日,他却选择了顶着寒风走路到实验室,一个人维护了自己的30个反应器之外,还帮其他同学维护了20多个反应器的正常运行。
  &科学研究缺少不了持之以恒的努力,但如果方向不对,却会出现越努力越尴尬的局面。回顾自己的研究过程,张潇源总结出科研顺利进行的4个关键要素:首先,要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只有你对研究的内容有兴趣,你才有干劲去克服一道道难关;其次,研究方向要有良好的探索空间,这是保障你能够取得学术成果的前提;再者,工科的研究内容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最后,最好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整个课题组的基础联系起来,有所传承,有所创新,事半功倍。更为重要的是做学术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和导师、领域内专家、同学多交流。基于此,张潇源选择了微生物燃料电池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它可以在净化污水的同时回收蕴含在污染物中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从而开发出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读博期间,张潇源公派到宾州州立大学学习一年,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最前沿的科学家们探讨问题。充实忙碌的学术研究让他获得了国内外的认可,受邀担任SCI期刊的审稿人,成为2010年清华-帝国理工学术与职业发展博士生暑期学校分组组长,担任央视专题采访美国工程院院士Bruce
Rittmann的解说员和翻译……
&  在特等奖学金答辩会上,张潇源总是用“我们”来阐述科研上骄人的成绩,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成就离不开自己的团队:“团队合作是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很感激我的老师和课题组的同学。”他这样解释道,“我的导师黄霞教授总是很尊重我的选择,给我很多指导,课题组的同学们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所以我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他认为自己是在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没有这个栽培他的土壤,也不会有他现在的成绩。看着张潇源感恩的目光,我们知道,面对自己的累累硕果,张潇源谦虚却笃定。
&在工作中磨练
在集体中成长
  清华的传统是又红又专,这一点在张潇源身上体现的极为明显。比起傲人的科研成绩,张潇源的学生工作亦毫不逊色。博士入学初,就担任了环研二党支部书记,此后,双肩挑起学术任务和社会工作,一路前行。他曾带领自己的集体获得北京市先进班集体、清华大学先进集体、年度工作突出党支部、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团总支、组织工作特色奖、十佳研究生志愿者支队、研究生暑期就业实践优秀组织院系、优秀院系基地建设奖等多项荣誉。
&  当自己的努力给同学们解决了实际问题或给他们带来帮助时,张潇源会由衷的感到开心,这也是他坚定不移的做学生工作的原因。在担任环境学院新生助理期间,他负责新生宿舍调配工作。在分配宿舍之前,他主动了解本校直推同学的情况,他发现有一位女生患过重病,不适合住在高层,最好是能够住一楼。而这一年级的女生房源却都在四层以上,于是他积极联系宿管科和院系老师,经过多次协调终于将分配到的一处房源与文人学院的一楼的房源对换。在帮这名同学换了寝室后,安排了一个同班直推的同学作为室友,可以照顾她。这件事燃起了他为同学们服务的热情,成为他想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的动力。
  &做学生工作的根本原则是为同学们服务,因此必须了解同学们的需要,这样工作才会更有意义,更有实效。张潇源在担任环研二党支书时,工作的理念是“让组织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任务”。所以他主持的组织生活都很有特色,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高度评价,例如邀请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环境报记者畅谈环保等。在担任环境学院研团总支书记时,他将工作重点放在构建“全程化、精细化”的就业实践工作体系上。在担任环境学院党委研工组副组长时,他将基层集体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通过两个平台(团支部合作中心、宣传中心)和两项制度(月报告制度和联络人制度)完善院系党委、研工组、基层集体沟通反馈机制,涌现出三个校先进集体和一个北京市先进集体。
多一份坚持 多一些思考
  在科研与学生工作之余,张潇源对舞蹈也情有独钟。
  “舞蹈,是一种生活,一种心态,一种愉悦身心的锻炼方式。”张潇源这样解释自己对舞蹈的热爱。他告诉我们,本科的时候他就很喜欢跳舞,包括交谊舞、街舞等等。博士入学后,他加入了清华大学艺术团国际标准舞队,现在是一队队员,参加过5场全美国标舞比赛,曾获新人组伦巴、恰恰冠军,华尔兹、快步、狐步舞亚军以及探戈季军等。同时他还希望把舞蹈的快乐与更多的同学分享,因此他多次志愿交谊舞教练,已培训了五百余人。张潇源在摄影和绘画方面也小有成就,他希望用镜头和画笔来记录美好生活和点滴感动。校庆期间,张潇源用镜头记录了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叶铭泉副校长及代表团来京共庆百年华诞的整个过程。“潇洒舞出精彩,快乐来自多源”,张潇源希望自己能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收获快乐,舞出精彩。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一路走来,张潇源也并非一帆风顺,鲜花和掌声的背后也有困难与坎坷。对此,他觉得,经受得住考验的人才能够在各项工作中干下去并干出成绩来:“当我失败时,我也会沮丧,但我会选择多一份坚持,多一些思考。”
“特奖姐妹花”之一:我有一个国防梦
——记2011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得主马冬昕
学通社记者 党文洁
图为马东昕近照。
图为马东昕、马东晗姐妹穿上国旗仪仗队队服的合影。
马冬昕,化学系基科89班本科生,于2011年获得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三年学分绩和素质测评均为本班第一,现任清华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分管生活权益工作,不仅是化学系乒乓球队、排球队、田径队的队员,也是学生国旗仪仗队的带兵分队长。大一时即成功入选清华大学“‘饮水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
接受记者采访的那天天气很冷,马冬昕裹着白色羽绒服到独峰咖啡,大眼睛里闪烁着灵气。生活中的冬昕就是一个沉稳又可爱的女生,还是同学口中亲切的“马姐”。
效率才是王道
3年前,和双胞胎姐姐马冬晗一起保送进清华园的马冬昕与大多数新生一样,对即将展开的大学生活十分迷茫紧张。当时马冬昕的辅导员,也是2007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得主的赵云龙给了她很多帮助,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她给自己制定了目标明确的学期计划,很快步入了大学学习生活的正轨。她和姐姐相约坚持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学习,晚上自习到十点半教室关门,才收回宿舍休息。甚至有时候熄灯以后,为了不影响宿舍同学休息,还搬着凳子到走廊里去,或者倚在走廊扶手处看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马冬昕也经历了自己的低谷期。大二下竞选系学生会主席牵扯了过多的精力,导致成绩下滑,最后也没有成功当选。大三上学期,专业课扑面而来,马冬昕起初很难适应,而此时过多的社工活动也让她感到压力很大。这两个学期的经历和感受给了她很多思考:“要学会放弃,更要学会提高效率”。
经过不断的反思和调整,大三下学期已是校学生会副主席的马冬昕,抓紧一切时间用来学习和工作。百年校庆期间她同时组织校庆嘉年华活动、参加国旗仪仗队的特训还要参与其他的志愿者活动和新闻访谈工作。即使是这样,她也很少熬夜,主要是白天抓紧了时间完成任务,社会工作中常会利用会议与会议之间的间隙来复习。。“用零碎的时间来思考构建整体的大事物所需的部件,这样用整块的时间真正动手构建时就可以顺利的一气呵成了。”就这样,马冬昕保持了三年的学业成绩第一,同时也在社会工作中兼任多职,两不耽误。
全方位挑战自我
担任不同的社工职务也给马冬昕带来了很多锻炼。马冬昕曾担任支队长带领系里的同学赴延安谢子长希望小学支教,这只支队获得了化学系暑期实践金奖、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金奖支队的荣誉。
“小时候觉得支教离自己特别遥远特别美好,于是大一暑假有机会就去支教了。放假之后就着手准备,当时很忙,表姐来北京看我,我只是匆匆跟她见了两面,挺遗憾的,但支教是你的责任,你就得全身心去做好它。”马冬昕笑着说,当时由于仪仗队也还在训练,所有每天总是穿着一身迷彩骑自行车飞奔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作为一个理科生,马冬昕高中时便和双胞胎姐姐马冬晗合作出版习作集《又是一年春风》。“我什么都看,尤其喜欢看科学家传记获取灵感,
也看报告文学。”冬昕高中时期虽然主要是集训化学竞赛,但是很喜欢文学性强的书。来到大学之后,她依然坚持读书、写作,多次参加征文、原创诗歌朗诵等活动。
除此之外,马冬昕还曾多次参加院系学生节表演、演讲比赛,担任主持人等。看起来温柔文静的她,骨子里却充满了热爱体育的运动基因。作为清华大学学生马拉松爱好者协会的一员,马冬昕大一时就参加了北京马拉松10公里比赛。“作为新生抽签选上了参加马拉松比赛特别兴奋,但是跑到三四公里的时候就感到‘万念俱灰’,好在坚持了下来,最后也觉得还好——每个人都有坚持到底的潜力。”
另一个挑战来自于乒乓球,马冬昕是清华大学体育代表队乒乓球队的一员,回忆起刚进校队的时候,她笑称当时特别丢脸,自己的变速跑和双摇都做得很差。但是经过一周八九个小时高强度的认真训练和自己课外的主动加练,挑战最终也不算是挑战了。
我有一个国防梦
进入大四,面临推研还是出国的选择,马冬昕坚定地选择了留在清华,继续攻读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并师从邱勇教授。“我从小像男生一样喜欢部队喜欢军人,博士期间希望做和国防相关的课题,充分的打基础,将来做国防科技,能为国家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另外我们的课题组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我觉得清华也能培养出一流的研究生,没有太大必要去国外。”
她曾经因为兴趣想转到航院读研究生做空间站课题的研究,但考虑到转行不能发挥已有的化学基础,就没有再继续下去。马冬昕甚至想过去基层部队,父母也很支持她,但仍然是考虑到要发挥自己的强项,她决定还是应该以科研的形式为军队服务。她曾在素质测评答辩中坚定地表示:“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投身国防科技事业,为科技强军添砖加瓦!
往事可追多感悟
大学即将结束,几年来的回忆满满的,谈到对大学的几点感悟,马冬昕认真地说:“首先学习是大学的第一要务,来大学增长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其次人要学会取舍,能在每一次选择的时候头脑清醒地做出正确选择是走得顺利的保障。清华一直推崇的‘又红又专’的理念对我来说很重要;培养人的集体观念也是很重要的的,一起努力过奋斗过的兄弟姐妹们才是最团结的。”马冬昕大学最深刻的记忆很多都来自于国旗仪仗队,“虽然训练确实特别痛苦,但是跟队友们感情都特别好,大家都很认可这个组织,觉得自己肩上的使命是最光荣的。”
马冬昕的同班同学小王说:“马姐是个对人特别好的女生,特可爱,是著名的‘问题少女’——经常向老师问问题的勤奋学生。我们都特别喜欢她,可能跟她不熟的人不容易理解她的‘又红又专’,但是我们这群跟她每天在一起的都知道,她的这种‘又红又专’是完全发自内心、特别质朴的。”
如今,已是学姐的马冬昕经常在清华本科生招生咨询论坛上“灌水”,为高中生们推荐好书目,也经常回答对清华感兴趣的高中生们的各种问题。她希望在自身的不断努力和与学弟学妹的交流中,能让大家都受益。
“特奖姐妹花”之二:从迷茫到恬淡
——记2011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得主马冬晗
学通社记者 党文洁
图为马东晗近照。
图为马东昕马东晗姐妹穿上国旗仪仗队队服的合影。
  马冬晗,精仪系81班本科生,于2011年获得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三年学分绩班级第一,连续两年素质测评第一。现任精仪系团委副书记,曾是精仪系学生会近些年来第一位女主席。获得多个奖学金和优秀个人,并历任精仪系乒乓球队、排球队、羽毛球队队长的马冬晗,如此多的光环背后,究竟隐现着怎样的付出和努力呢?
从茫然到把握节奏
  3年前和双胞胎妹妹一起保送到园子里的马冬晗,对自己的评价是“适应能力差”。大一学习机械制图课程,她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我就是那种空间想象能力特差的人,给我一个立体的一面让我想象它的其他几面,我就想象不出来了。”当时马冬晗压力特别大,总感觉自己这门课的考试会挂掉。
  同时困扰她的还有微积分课程,也是一开始就学得很懵,常常望着一黑板的板书不知所云。“那时就只好赶紧把笔记都一字不落抄下来,即使听不懂上课也要紧跟着老师,但是总是感觉自己被老师的进度超越,而非自己超越老师的进度,这样的感觉特别不好。”
  “全年级都知道我是最努力的,但我的成绩却不好,于是就会觉得自己很笨。”作为精仪系少有的保送生,马冬晗当时花了一个寒假进行反思,告诉自己不要自恃保送生的身份而看轻大学的学习,要把心态放平和一些,循序渐进。
  马冬晗描述大一下学期的生活为“特别拼命”,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有时上课会犯困,她就总坐在第一排,督促自己紧跟老师不放松。马冬晗还给自己量身打造了密密麻麻的周计划表,每项事情都有规定完成的时间,还会写上完成它的心得和感受、一天的精神状态、听到了什么有益的话等等。这样一天天坚持下来,到了大二时,马冬晗就渐渐跟上了老师的节奏,真正把进度把握在自己手中了。
社工最快乐
  马冬晗是精仪系近些年来第一位女学生会主席,这让她承受了很多压力,也带给了她最难忘的回忆。喜爱打乒乓球的她发现精仪系有很多和她一样热爱这项运动的同学,但是大家并没有组成一个队伍。作为学生会主席,她招募人才并组建了精仪系乒乓球队,至今还在用心的呵护培养它。“体育可以锻炼身体,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的团队精神可以感染每一个人,学生会主席的责任就是凝聚力量。”马冬晗如是说。
  学生会主席的工作,也带给了她更加深入的思考。在组织“一二·九”大合唱的时候,马冬晗和同学们都觉得已经排练得很好了,并且在场上发挥得也很好了,但是最后结果并不理想。比赛结束后,大家在合唱教练的指挥下一起在紫荆8号楼下合唱了系歌,很多人都哭了。这次经历给了马冬晗很大的感触,
“刚上任时总希望做出些可以证明自己能力的事情,操之过急,其实是自己对系学生会不够自信。我后来就改变了工作思路,我认为学生会最重要的不是拿奖,而是让同学们增强内聚力。”
  马冬晗每年都担任班委的工作,但是心态却各不相同。大一做宣传委员,是当时唯一一份社工,就是希望在做班委过程中得到锻炼,因此那段时间做得很开心,也得到了锻炼,为后来去学生会任职打下了基础。大二当学习委员是希望抓班上的学风,更是希望整顿自己的学风,督促自己严谨学风勤奋踏实。大三做党支部组织委员是响应党支部的需要。而说到大四,马冬晗表示,现在处于“班级自治”的状态,保证大家都很高兴就好啦。
  现在的马冬晗还兼任一字班新生导引工作,和班主任一起和10个新生结成对子,平时除了交流学习经验,大家也一起搞活动、做体育运动。“我很喜欢和他们交流,我记得我来到大学,第一次见到辅导员就喜欢上了这种感觉。辅导员太可爱了,我希望研一的时候也当辅导员!”
实践出真知
  大二暑假,马冬晗担任精仪系“春蕾”实践海南支队队长,带领队员赴海南三亚海棠湾椰林小学进行支教,利用系友赞助的资金为当地女童带去了价值两千余元的书籍、器材,完成了英语、文学、艺术、科技等支教内容,还为当地女童建立了“春蕾”图书室。
  谈起建立图书室的初衷,马冬晗说:“去了那里发现他们那里有图书馆,但是书籍不多,孩子们也不愿意去看书,书籍是知识之源泉,我希望给他们播撒知识,但是支教时间有限,留下图书馆起码可以给他们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马冬晗还在大三暑假赴内蒙古一机生产实习,针对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自主研究课题《保护型钢丝螺套的力学分析和改进设计》,给出了可行的操作与结构的改进方案。
  “实践是大学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清华对这方面重视的很好,大学生要走出去,才看得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课外的诸多实践活动给了马冬昕别样的体验,也更明白了前方的路。
永远的国旗仪仗队
  马冬晗的“特奖”申请表上列了满满3页的各种经历、奖项,然而谈起大学3年来最投入最难忘的事情,她第一个说到的就是百年校庆时马约翰杯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的升旗仪式,他们经过了无数次的刻苦演练,最终做到了一秒不差。
  从2009年至今在,马冬晗一直是国旗仪仗队的队员,曾经是宣传副队长,现在是带兵分队长。国旗仪仗队这个集体给了马冬晗温暖充实的回忆。本学期初,国旗仪仗队招新完毕,她负责带领8个新队员训练,中途有4人退出。“这是正常的,孩子们需要时间去体验,去考虑他是不是真正愿意为了这个责任接受严格刻苦的训练。”
  而最后剩下的4个新队员,带给了马冬晗很多美好的回忆。马冬晗回忆说,有一个周一的早晨,一个平时训练很努力的小姑娘因为起床晚了所以迟到了,当时马冬晗严肃批评了她,结果小姑娘第2天提前一刻钟到了训练场地,马冬晗到达时看见她正倚在柱子上不自主地打瞌睡,心里觉得特别心疼又特别感动。
  高三和双胞胎妹妹一起保送之后,马冬晗对大学生活有过很多期待,她看了很多描写清华的书籍,一直喜欢严谨和理性的她看到清华的学风校风很是欢喜。“我本来也以为来到大学会相对自由,没有竞争,但是来了之后发现自己的想法很幼稚。清华的生活很充实,让自己可以不断地在追求,潜力不断地被挖掘出来,虽然每天也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是这样觉得很值得。”
  马冬晗大一时和很多新生一样参加了很多活动,为园子里的生活而新奇,为大学里展开的宽广天地而兴奋。大二之后,她意识到没有深刻意义的活动仍然是无益的,于是就渐渐减少了参加活动的数量,而选择去多听讲座,同样受益匪浅。对于未来,马冬晗表示她不想辜负导师的期望,希望在研究生期间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今后留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做科研。
  “就像大学三年来一直在与机械制图做斗争一样,我相信我可以坚持下去,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说到这里,马冬晗露出了依然温和恬淡的微笑。
插上理想之翅翱翔
——记2011年度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李辰
研通社记者 陈陆淼
  李辰,男,清华大学电机系硕士二年级生。1988年3月生于甘肃省兰州市。2006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2010年保送本系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硕士,师从何金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与电子系统电磁暂态分析。现已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1篇、第二作者SCI源刊论文1篇,另有1篇第一作者SCI源刊论文已被接收。
  和李辰见面是在清华大学机电系高电压实验楼里,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的他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做科研的青年,内敛而睿智。
“我喜欢科研,那就脚踏实地地走下去!”
  从本科开始,李辰就从各种学习和尝试中认清了自己。他在本科参加了电子设计比赛,在比赛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而在课程学习中老师的一些小项目作业也让他发现了自己对研究的热情,所以他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做科研!当然这些前期的小小训练也逐渐提高了他做科研的综合能力。
  他表示自己的能力、智力也许并不是最好的,但自己比较勤恳,对于每一件事都是踏踏实实地对待,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尤其现在是在做自己有热情的工作。他爱着这一行,所以他快乐地做着这一行。李辰表示自己在对新事物总充满着好奇,喜欢探索事物的乐趣。他也表示他很喜欢实验室的生活,所以平时他总是在实验室,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实验,他都喜欢存在于这里的感觉。
  李辰在研究生一年级的课程学习中,通过刻苦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研一总成绩为电机系高压所硕士第一名,以及全年级硕士第二名。在科研方面,他主要参与了IEC标准专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科研研究课题等多项横/纵向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完成了浪涌保护器对家用电器有效保护距离的研究课题,提出测量家用电器工作状态下阻抗的方法,并用于分析浪涌保护器对电器的有效保护距离问题。该研究对IEC标准的专题研究具有重要帮助。
  如今他也希望自己可以出国感受下国外的科研氛围,同时也是见识下国外的学术界,让他在对科研的认识上有更成熟的思考和见解,以便日后更好地进行更深入更具挑战性的科研工作。
“总是想知道原因,总是要问为什么”
  当被问到对科研的态度时,他笑着说,自己比较喜欢找原因。对于一些客观现象,对于一些结论,他总是保持着怀疑的态度,所以总是想尽办法地去找出这些原因。
  在课题研究中,他也以这样的态度去进行。有一次他搭建SPD实验测试不同结果,每天晚上都在实验室进行实验,但实验的重复性总是特别差,他当时就一直想知道原因。但是分析了很多硬件和软件的原因,都没有找到根本所在。这时候他没有放弃,一直在找论文,找老师讨论,偶然间一本书中的一个知识点突然让他想到实验台搭建中的接触问题,改善实验台之后发现问题果然解决了。根据这个事他也了解了任何知识都有可能是相通的,只要你一直思考一个问题,那对于其他任何的事有可能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源泉。
  又有一次他算一个波形,得出的结果是非常有规律,于是他又开始思考是什么导致它这么有规律呢。当时大家都认为有这样的实验结果应该可以直接下结论了,不用在想其他的。但李辰没有这么想,他觉得任何现象都是有原因的,于是他开始从头检查计算的过程,最后发现原来在参数设置时有几个数据不太合适,于是他重新计算,最终得到了让他自己满意,也能有根据的结论。很多事情有了问题的根源,才会有最终令人信服的结论,也能让自己心安理得。
“感谢这里的人,感谢这里的环境”
  “我其实没有做什么,只是做好自己而已。”李辰很谦虚地表示了自己所获得的成绩,认为做得还不够。从课题角度出发,他表示很感谢导师何金良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从课题的确定,到论文的阅读以及后期的实验等,遇到问题都和老师师兄讨论,何老师很关心实验室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经常会到实验室和学生交流各种思想。
  在硕士第一年初,他也是在和何老师讨论和交流之下,定下了深度限制交流1000
kV特高压系统过电压研究的研究课题。如今一年半过去,现已完成考虑变电站结构的操作暂态精确计算方法研究,并对实际系统中的操作暂态进行分析。研究了高性能避雷器限制操作过电压的方法,实现了特高压系统操作过电压的深度限制。目前正在进行降低避雷器额定电压的研究,以及操作过电压波形特点的统计分析,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该研究对于提高我国1000
kV交流特高压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设备的造价及制造难度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的文化也帮助了我很多,工作时相互帮助和探讨,生活中一起运动和交流”李辰说自己总是和实验室的同学沟通交流,在课题中遇到了困难,在学习中碰到了瓶颈,他都找人谈谈,很多问题都在言语碰撞中豁然开朗。
“有了方向,剩下的就是坚定地行动”
  “对于硕士,时间上的把握很重要,要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课题进展。”李辰在提到他过去的一年半硕士生涯,他表示最重要的是没有浪费时间。在硕士一开始他就科学地分配了两年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他切实地实施下去,所以现在才能顺利地完成课题研究。
  对于硕士生,时间是很紧张的。第一年不仅要上课学习,同时一定要抽出时间来看论文,让自己早日进入课题,早日了解自己的方向。对于文献的阅读李辰也提到要找好适合自己的方法,他自己就习惯看完论文进行分类总结反思,并做成简报形式,方便日后翻阅查看。
  等到对课题有了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他提到剩下的就是要落实到自己的分析和思考中看,比如做仿真,比如做实验,最终总结整理出自己的论文。他说以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工作能很好地进展课题,但一定要有恒心有决心。
“因为喜欢,所以值得”&
——记2011年本科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周滢垭
学通社记者
  周滢垭,热能工程系2008级本科生。2011年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得主。曾获“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清华大学热能之星优秀学生标兵”等称号。作品《新型无叶透平及其应用设计》获清华大学第29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曾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本科访问学者项目。
  初见周滢垭,平和的她是一个如阳光般澄澈的邻家女孩,说话时永远带着一抹甜甜的微笑,即便是在清冷的冬日,也给周围人带来了一丝浓浓的暖意。在一种舒缓而柔和的气氛中,周滢垭开始讲起自己的经历。
周家有女初长成
  在周滢垭看来,成长路上,最初的“导师”是自己的奶奶:“虽然奶奶只上过小学,但老一辈人的生活经验使得她很会把生活中很普通的东西一物多用。”
  周滢垭记得,小时候的一次劳技课作业是要做一个蜡烛,但是用课程提供的硬卡纸做成的倒蜡模具既容易散开又会与蜡黏在一起难以分离。奶奶给着急的小滢垭支了一招——把针筒上的针眼部分切掉当作模具,在蜡倒进去凝固之后就可以把它顺利的推出来。从那以后,周滢垭遇到困难时总会向奶奶“取取经”。在她获得清华大学“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的无叶透平实验装置中,最初的简陋版本中就有奶奶的鼎力支持。
  生活中的种种不便,总会激发周滢垭的改进和创造发明的热情。在进入大学之前,她就已经累计申请了39项专利。有一次,她看到高楼外墙玻璃的清洗工悬在高空作业非常危险,便设计了“喷水集污式擦窗器”,这项创意使得工人们在室内就能够方便地进行外墙清洗。
喜欢了就去做
  大二上学期,周滢垭接触到了无叶透平的概念,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经过一番查找,周滢垭了解到无叶透平确有其物,它是一个一百年前的美国专利,由于当时的制造技术和应用背景的限制,没能得到开发实现。但以今天的观点来看,一旦它得到普遍应用,就有望实现大量低品位热能的回收。此前,从国内公开文献上看,没有任何人研究过,在国外的研究也刚刚起步。
  作为一个大二学生,想要进入这个尚属国际前沿的领域,周滢垭深感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当时那方面我有很多不懂。于是给自己打气说,不会没关系,我可以学。”于是,凭着惊人的毅力和刻苦的钻研,她自学了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等相关知识,积极请教清华相关学科的教授,有时甚至还会大胆地打电话向国外研究专家征询。
  而后,在导师蔡宁生教授的鼓励和指导下,周滢垭从国外搜集并且消化了无叶透平的原理,创新性地提出把无叶透平与盘式发电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透平发电一体化”新概念,使得低成本、小体积的废热废气发电成为可能,并设计制作了实物模型,申请了两项专利,获得了2011年清华大学第二十九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特等奖。
  “当时只是觉得喜欢了就去做。从来没把拿奖作为目标,只是做这些东西很快乐,很有兴趣。很多事当时觉得挺棘手的。但是睡一觉,第二天就都忘了,每一天都是开开心心的。”她笑着回忆,“虽然很辛苦,但是因为喜欢,所以值得。”
  两年来,周滢垭为了完成这个项目,花了无数的心血。她经常废寝忘食地研究图纸,有时要成天灰头土脸地待在机械加工厂,半夜一个人搬着40升的气瓶做实验。
  老师们也给予了她很大的支持和激励。当周滢垭将最开始做出来的简陋小装置拿到蔡宁生教授面前时,蔡老师并没有嗤之以鼻,而是一直鼓励和支持她她放开手脚继续开发完善,把想法上升到研究的层次。当时指导周滢垭做无叶透平项目的还有一位年轻的教师史翊翔,他的敬业精神让周滢垭非常敬佩:“史老师工作非常认真。去年冬天刚刚做了爸爸,宝宝出生不到一个星期他就回到学校继续工作,从早到晚都会在实验室,有时晚上回去匆匆扒两口饭又过来。”
小有名气的“跳水女皇”
  除了学业、科研和社会工作,周滢垭的文娱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练跆拳道、吹长笛、跳国标舞、弹钢琴,周滢垭样样不落,是文体活动中的“多面手”。更令人惊讶的是,看似文静的周滢垭在校内跳水爱好者中,是小有名气的“跳水女皇”。
  “当时报名体育课学跳水,就是为了克服自己的畏惧心理。”在跳水课中,周滢垭不仅变得更加勇敢,并且还在校内跳水爱好者的比赛中拿过多个冠军。
在关爱他人中成长
  每周,周滢垭都会打电话回家,问候爸爸、妈妈和奶奶。家人之间的爱和相互关心让周滢垭感到温馨快乐,也影响着她去帮助和关心更多的人。周滢垭不仅自己成绩在年级里一直是名列前茅,而且也带动班级——热动83,集体向前。从大二起,她便承担了班上所有课程的作业收发以及实验安排工作,是同学眼中的“万能课代表”。
  尽管学习与科研很忙,但是在志愿服务中,依然可以看到周滢垭活跃的身影。除了加入了学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性质的“星火班”,她还加入了侧重志愿公益的“薪火班”,同时,她还是北京市海淀区义工联合会的一员,会定期地去敬老院探望老人。
  “我去敬老院陪的老奶奶是一个有点抑郁的老人。其实她需要的就是有个听她说话的人。我能做的很少,就是认真地听她倾诉,陪她拉拉家常什么的。有时还会为她擦擦护手霜。”
  周滢垭很享受志愿服务的过程:“这些事情就是想去做而已,不带什么目的,很纯粹。”
  获得特等奖学金,对于周滢垭而言,只是科研路上的一处风景。周滢垭最喜欢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满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她希望在今后的科研征途中,为社会贡献更多有用的发明和成果。
做一个快乐的“掘金者”
——记2011年度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黄佳琦
研通社记者 付清芬
图为黄佳琦近照。
  在直博的4年学习过程中,黄佳琦师从魏飞教授,围绕碳纳米管阵列的可控制宏量制备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研究工作的相关结果相继在Carbon,
Nanotechnology, Nano Research,
Nanoscale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8篇论文,相关图片在Nanoscale上作为封面发表,相关工作在Carbon2011,CarboCat
IV,Chinanano2011等会议上作口头报告。
科研如掘金之路 师长为带路之人
  对大多数人来说“纳米”太过于遥远,而对于8年前刚刚踏入清华园的黄佳琦来说也是如此。从本科时初次接触这个神奇的领域,到博士期间围绕“碳纳米管”这种神奇的一维纳米材料展开课题研究,如今的黄佳琦已经在“纳米”这一领域取得了骄人的科研成绩——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书稿1章,专利1项,国际国内会议十余篇;最令人赞叹的是,他参与的研究使每克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成本从上千美元降至不到一美元,直接推动着碳纳米管的应用从“梦想”走向“现实。”
  还是在博士生阶段就在科研道路上攻城略池,黄佳琦将自己取得的初步成绩归功于导师魏飞教授和所在的实验室团队——化学工程系反应工程实验室的所有的师生们。
  黄佳琦说:“我的导师魏飞教授是个非常勤奋的人,他对科研十分执着和热情。和魏老师科研方面的讨论经常会进行到深夜,有一次甚至凌晨两点老师还在实验室和我们一起进行一项工业试验,他在研究过程中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另外,我们的实验室整体的科研气氛很浓厚,大家平时都‘泡’在实验室,经常讨论和交流,这些让我受益很多,特别是许多优秀的师兄师姐给予了我许多帮助,让我从一个新手迅速地成长起来,对这些我一直心存感激。”
  在采访中,黄佳琦还提到实验室流传的一个贴切的比喻:科研的过程就像是掘金,导师像一个带路人,指一个大概的方向,告诉学生在哪一片土地里可能会有金子,而学生要有志向、耐心与专业精神,靠自己找到科研的宝藏。
  在刚刚踏上科研之路时,导师和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是黄佳琦的向导。他还记得做本科毕业设计的时候,在导师的建议下,他的选题就是师兄的研究项目其中的一个方向,在师兄的帮助和指导下,他顺利的完成了曲面结构上碳纳米管阵列制备的相关研究任务。等到上博士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了一些学术上的积累,就渐渐开始开展独立的研究方向。
  对此,黄佳琦说:“这也是找到研究点的两种途径,一种是导师会帮你指定一个研究方向,当然这和导师的眼光很有关系,但通常结合自己的努力,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第二种是靠自己的探索,平时关注期刊论文,注意新的研究动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知识储备,就能够比较敏锐地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和机会,然后独立开展一个研究。”
怀抱梦想所以享受 肩负使命故而执着
  在黄佳琦看来,科研不仅是“任务”,更是一种“享受”。“这是我喜欢的事儿,我一直比较喜欢新的事物,去琢磨探索。”对于文章的写作和发表,他也认为这更多是一种总结和提高而非负担,“发表文章是科学研究的一种表达方式,最初可能仅仅是一个实验的想法,文章的提纲经常就是实验的计划。通常一篇文章都会修改十多遍,也会一边不断完善实验设计。所以写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实验升华、立意提高的过程。”
  除了第一作者发表的8篇论文,黄佳琦与其他人合作发表了多篇SCI论文。当问到学术研究是更要求个人的能力还是需要一个团队的努力的时候,他说,“这要看具体的研究内容,有时候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一些独立的小方向上的研究;但是作为一个工科实验室,更多的情况下就需要团队的力量共同实现实现‘中国创造’,我们大家经常在相互的协作和讨论中完成许多工作,特别是涉及到怎样将前沿技术应用于工程的课题。”
  黄佳琦还在学校基金的支持下参与一系列国际学术交流。在2011年在柏林召开的国际能源化学会议上,他所做的《掺氮阵列碳纳米管的批量制备技术》报告获得了“最佳墙报奖”。
  科研道路上没有坦途,实验上遇到的困难对黄佳琦已是家常便饭,但是他从不气馁,深信只有千凿万斧才能最终发现宝藏。“research”这个单词,分解开来,就是“re”+“search”,科研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失败,反复尝试的过程。”
  朋友们评价黄佳琦,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向来很“淡定”,认准了一个方向,即便过程很困难,很枯燥,他都能坚持做下去。对此他说:“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但并不是说闭关自守,钻研的同时也要不断听取意见,及时做出修正和改进。多次实验失败的确会令人沮丧,但是有周围人的帮助和支持,就坚持下去了。”
  丰硕的研究成果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他用6个字概括他的科研心得,“多投入,勤总结”。黄佳琦每周工作时间在70个小时以上:“实验室和办公室离得很近,通常在办公室查资料、看文献,如果累了就下去做会儿实验。”他还认为,投入时间和精力,除了“做实验、读文献”,“勤总结”也是很必要的:“就像掘金的过程中,虽然还没有看到金子,但也要留意那些看似普通的发现,这些积累总结会提供线索,帮助你更快地找到金子;有时候还会有意外的科研收获,就看你有没有把握机会的眼光了。”
  黄佳琦对科研的高度热情除了来自兴趣,对科学研究的使命感更是多年来促使他进步的不竭动力。
  碳纳米管在1991年被发现至今,它的优异性能让人惊叹,但是真正得到实际应用还很不够。主要原因之一是其结构控制的复杂性所带来的制备的效率低,成本高及相应的应用研发不足。实验室的一部分研究就是应用化学工程的概念解决它批量生产的问题,将价格从上千美元降低到几十美分每克,但这仅仅是大批量应用的前提,还需要有质量稳定的碳纳米管后,经过无数科研和工程人员的持续不懈的努力,最终走向实用。黄佳琦认为,自己能够参与这件伟大的工程其中并有所贡献,实在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
“在清华读书,是件幸福的事儿”
  本科毕业后,黄佳琦没有选择出国,而是继续在清华读书。他没有迷信国外的科研条件,相反,在经过交流学习的比较之后,他认为,与国外同类的一流的实验室相比,自己现在所在的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毫不逊色。
  从2003年到2011年,黄佳琦已经在清华校园里度过了整整8年,谈到对清华的印象和感受,他说了两个词——严谨、勤奋。他说:“清华的氛围,让我受益很多。大家都很刻苦努力,早出晚归,甚至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一整天泡在实验室或者图书馆都是很普遍的事。”
  他还认为,清华的资源很丰富,不管是学术资源,还是文艺、体育等其他资源,只要同学们想参与进去,大学生活就可以很多姿多彩。同时,清华丰富的学术讲座更是一项重要的资源。他还经常去听其他学科方向的讲座,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也会给我他一些新的启示。
勤于思考 志在科研
——记2011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焦剑涛
学通社记者& 赵慧娟
图为焦剑涛近照。
  连续3年成绩优异,作为第一作者与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诸位教授合作向信息论界最高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IEEE信息论汇刊)提交论文,“清华大学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星火计划”第4期成员,第7届“情系母校”校级一等奖支队支队长,校级暑期实践银奖支队支队长,系羽毛球队主力队员。
  这就是2011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之一——电子系大四学生焦剑涛。
不刻意追求成绩名次的优等生
  焦剑涛连续3年成绩名列前茅,却并未刻意追求分数和名次。他对学习和成绩之间的关系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认为,诚然“学分绩是比较重要的,因为一个比较高的分数能反映出来你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但学分绩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学识和应用能力。“首先,课程中的大量深入内容并不在考试范围之内,其次,高分段里成绩的差异主要缘于习题训练的多少,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刷题’上未免有些事倍功半,倒不如抓住几个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认真钻研,这样不但能保证成绩,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焦剑涛说。
  在学习的过程中,焦剑涛倡导同学之间的沟通,经常组织班内的学习沙龙,让班级同学依次做“小老师”,以讲课的方式总结知识,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的“沙龙”让焦剑涛和其他参与的同学都受益匪浅。有时候,就是在与同学讨论中,他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有了新的思路。
  “考试前的学术沙龙是大家快速掌握知识,重温做题技巧,探索新问题的好平台,”他说,“交流总是能帮他解决学习和研究中的疑难问题。”
  虽然学习刻苦,但是焦剑涛认为学习的技巧性也十分重要,“傻学”是不会出成果的。他常常会花很多时间思考学习方法和技巧,这使他能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社会工作中收获友谊
  在清华度过的3年里,焦剑涛参加了多个社会工作,有一阵子甚至“身兼数职”,“虽然有时会很累,但是我觉得这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他说。
  大一上学期,焦剑涛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专心于课程学习和班级学术氛围建设。寒假里,作为支队长组织返乡志愿活动“情系母校”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了社会工作的趣味,激发他对社会工作的热情,并培养他组织领导能力。大一下学期,焦剑涛加入了校学生会、校科协与系学生会、系学生科协。在这段忙碌的日子里,他参与组织和策划了“清锋明辩”辩论赛、挑战杯科展、电子工程系队式程序设计大赛、系主任接待日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全面地锻炼了他的能力,也让他收获了真挚的友谊。
  焦剑涛坦言,在入学之初,他和多数新生一样有过困惑和迷失。对于大学发展规划,毕业后的出路选择等问题没有头绪。幸运的是,他在社工岗位上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学长学姐。他们不但社工经验丰富,学术研究也十分突出。焦剑涛经常向他们虚心请教,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非常感谢学长学姐的热情指导和帮助,没有他们的点拨,我可能至今都没法探索到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更别谈开展研究了”,焦剑涛说。
  在焦剑涛看来,无论是课程学习、实验室选择、实习申请还是社工锻炼,都可以向身边的学长学姐寻求意见。
博士生课程中的本科生
  焦剑涛在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度过了高中时光,在高效完成了课业之余,出于对数学和物理学理论浓厚的兴趣,他还自学了许多大学教材。那段时间的学习不仅仅是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也培养了他浓厚的科研兴趣。他未来打算从事的研究方向,也与中学时代所做的事情密切相关。
  进入清华后,高标准,严要求的课程让焦剑涛感到一定的压力,但同时也激发了他更大的学习热情。他以课程要求为主线,开展大量的扩展阅读,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门功课。同时,他还不断地探索自己的科研道路。
  大二暑假,焦剑涛在电子工程系张林副教授的指导下,作为主要模块负责人参与设计的示范系统“NOMAD”在无线传感器网络顶级年会ACM
SenSys 2010上获得最佳展示奖,这成为了他科研之路的开始。
  大三上学期,焦剑涛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交换学习。在交换中他选修了两门博士生课程,均取得“A”的成绩,其中“统计信号处理”课程位列全班第一。作为这门课程中唯一的本科生,焦剑涛平均每天花7个小时潜心调研课程相关科研领域。他执着的精神打动了该课的授课教授Robert
Nowak。在返回清华以后,焦剑涛与Robert
Nowak教授保持密切合作,最终以第一作者将科研成果提交到信息论界最高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IEEE信息论汇刊)。
  大三暑假,作为学校“星火计划”项目的优秀学员,焦剑涛获得了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暑期实习的机会。在电子工程系张林副教授,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Tsachy
Weissman的指导下,他高效地完成了导师布置的课题,并作为第一作者再次向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提交文章。实习结束后,Tsachy
Weissman在实习鉴定中这样评价焦剑涛:“他的工作模式,进展速度,贡献程度,均超出了甚至于我对最优秀的本科生的预期……我感谢这个项目让我结识这样一位如此杰出的年轻科研工作者。
  回首已经过去的大学时光,焦剑涛说道:“在清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培养了我踏实的工作态度,课程中的严格要求帮助我打下了科研的知识基础,开放包容的交换经历使我能够以多种视角看待日常的学习。我真心感谢清华,并希望将来自己能够在自己心仪的科研领域有所建树。”
限制带来自由 科研收获快乐
——访2011年度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万蔡华
研通社记者& 刘媛 丁宁
图为万蔡华近照。
  万蔡华,材料系2007级直博生,师从章晓中教授。湖南省浏阳市人,2003年考入浙江大学。2007年以优秀毕业生身份毕业于浙江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2007年至今,于清华大学材料系攻读博士学位。万蔡华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的磁电阻特性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共发表SCI论文5篇。他研究的磁电阻材料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读出磁头、机械运动监测、指南针和陀螺仪等磁传感领域。2009年,荷兰和日本科学家也相继报道了低温和室温下非磁性材料硅中巨大的正磁电阻现象。而万蔡华所在课题组同时间也观测到了类似的现象。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两年时间的坚持和攻关,他们终于将前人实现的硅基磁电阻性能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不仅将磁场灵敏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还将器件功耗降低了1.5个数量级,使该硅基磁电阻器件接近商业应用的水平。而且因为该器件是硅基器件,它与传统IC器件的集成,会给传统的电子工业带来新的变化和机会。因此,相关成果9月15日发表在英国顶尖期刊NATURE上(Nature,
477, 304-307, 2011)。
专心致志 乐在其中
  万蔡华的科研成果无疑令人瞩目的。但每每提到这里,他却十分淡然地说:“我只是专注在做一件事情,并且努力去把它做好,而成果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
  万蔡华在来到清华大学之前就对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有了一定想法,“本科的时候就已经对这个方向有了很大的兴趣。找章老师也是因为跟他的研究方向比较契合”。而清华优秀的实验条件以及流水不腐的思想更是他神往的学术殿堂。
  提到在清华这几年的成长经历,万蔡华特别感谢他的导师章晓中教授。他认为,章老师在科研方面特别注重细节,这点对他影响很深。他说:“刚刚跟随章老师学习的时候,我还有些许的不适应,因为那个时候我做事情比较粗,不够细致。而章老师在格式和表达方式上都会对我严格的要求,但是渐渐地,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种从注重细节的习惯对于我的科研上有巨大的帮助。”
  每周不管再忙,章老师都会抽出半天的时间面对面地了解同学们的科研进展和个人成长,这种“跟随式”的带学生的方式让每一位同学都很感动。
  “踏实、细致,这是导师传递给我们的精神,而我也一直在努力这样做。”万蔡华说。
  对于如何才能找到研究方向,万蔡华认为科研的兴趣和方向都是做出来的。他分析,在科研上一时找不到方向很正常,这其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实验和探索做得少,越是做得少,越是会没有想法,但是,即使是失败的东西,也能从中得到很多经验;二是文献读的少了。多读文献才能了解这个领域的研究方向,而灵感的火花往往就在积累中迸发。
  对于万蔡华来说,做科研是一件发自内心的快乐的事情:“如果要说写文章中有些许的艰辛的话,那也只是一种对于体力上的考验。我的心里很享受这一过程。最难忘的事情是上一篇Nature发表的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在导师的指导下一起讨论文章的结构大纲,每一次的讨论都能在导师的启发下使我受益匪浅。做科研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取得突破的那个瞬间,仿佛是在黑暗中摸索的时候看到一点点光亮,在寒冷中等待的时候感受到一丝丝温暖。”
清青年华 感恩铭心
  在清华学习和生活已经接近5年的时间,谈到在清华的这段时光,万蔡华告诉我们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学校以及老师同学们许许多多的帮助和关心,在这里,他得到了实现自己学术理想的广阔的平台,严谨的学术氛围也使得他快速的成长起来。
“清华给予了我很多。”万蔡华说,“最初来到清华,对这里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严谨和踏实的作风,而现在,我更大的感受是这里的气氛就像家一样。学校提供了为同学们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各种便利,同学们也很有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更加幸运的是,我遇到的我的导师以及许许多多的老师们,他们不仅对我的学术同时也对于我的成长给予了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帮助。”
“如果以后有能力,我一定要给学校捐一些更加先进的实验设备”,万蔡华朴实地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每一个清华人都应该铭记我们的学校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在未来多为母校做出自己的贡献。”
  “限制带来自由,集中精力专注做一件事情,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做好一件事情,足矣。”在采访的最后万蔡华如是说。其实这样看似“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经历,实际上是万蔡华长期以来专注踏实的结果。
我所写皆为真实
——访2011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陈之琰
学通社记者 朴美玲 宋洋
图为陈之琰近照。
  陈之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本科生,学习期间参加了近十次的社会实践。2010年获国家奖学金(综合一等奖学金)和“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获清华大学第29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两篇署名文章。
“好在一直怀着一颗平常心”
  作为外国语学校的保送生,陈之琰很感谢清华没有限制她的专业,让她得以接触到真正感兴趣的知识。初入清华,陈之琰并没有想过会当“大牛”,更没想过会拿特等奖学金。身边的同学都带着高考状元、金牌等光环,但她并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她想只要好好生活和学习,不要挂科、不要留下遗憾就好。
  几年来来陈之琰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她说:“困难有大有小,有些困难已经解决,有些困难还在克服,但好在一直怀着一颗平常心。”
  大一时,她在一门课上花了很多的时间,但结果并不理想。于是她开始分析存在的问题,发现自己在大一一年的学习还停留在高中比较应试的层面,看的书不多,用的多是些“死方法”。总结了经验后,陈之琰更注重阅读和积累,也开始有时间去选择一些自己更感兴趣的课程。
“书看得越多,说得越少”
  书本无疑是陈之琰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导航者。虽然过程有时辛苦煎熬,但最终却能收获良多。陈之琰回忆起有门专业课的老师推荐过一本很难读的书,刚开始她和其他的同学一样,看了两章就读不下去了。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她发现书本里有很多丰富的知识点,老师不会在课上讲。同时,觉得对于专业领域的经典著作,单从老师那里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之后她每天上午7点到一教看一个小时,最终花了4个星期把这本书读完,并在书上留下思考和批注。当时整个选课的同学中,也只有陈之琰一人坚持完整地读完了这本书。
  大三的时候课程和社工都不多,这给了陈之琰很多的时间看书。差不多每天的阅读时间都能达到6-7小时。她说:“看得越多,说得越少。因为很多的事情不单纯能用一两个概念就说清楚,不少事情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还要进行思考和消化,把抽象化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理解。”
“让自己成为时间的主人”
  陈之琰在时间利用方面颇有心得,她提到:“要过有规律的生活,让自己成为时间的主人。是你在主宰生活,而不是繁多的事务在主宰你。”一直以来,陈之琰都保持着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坚持7点之前起床,12点之前睡觉。她认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会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在清醒的时间里不应该被事情拖着走,而是保持自己的节奏。
  陈之琰将大块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而将社工等方面的琐事放在中午或睡觉前的小块时间里处理。在处理琐碎的事物时,她习惯将各种事情分为4大类:重要且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紧急但不重要的、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她会尽快亲自做好,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则会制定计划,并按计划完成。至于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在陈之琰的生活中很少出现,因为她会尽力把事情在重要但不紧急的阶段做好。
“快乐需要有人分享”
  陈之琰大学三年广泛参加社会工作和学生活动,,她认为,人不能只为自己而生。把自己融在一个集体中,快乐能有人一起分享,悲伤能有人一起承担。校园里的社会工作,更多的是一份对清华的爱,一份最原初的热情,和一份对岗位倾心的投入。
  陈之琰至今难忘在一次实践中,听到的一个共和国老将军的故事。老将军屡立军功,但新中国成立后,他患上了癌症,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完成工作,他离开了军区回到农村,做一个普通的农民。在农村,他出钱出力建起3座书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里长渠道,但自己却为了孩子的蚊帐到处借布票,妻子连续几年都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还有一次,陈之琰和同学到贵州一个最普通的村寨里实践。他们带着猪肉、油、大米到一家农户中,送去春节慰问品。“我看到他们家里什么也没有,甚至连青壮年的劳力也没有,只有一对老夫妇和他们的孙子。虽然家里穷,但满屋子都是孩子的奖状。老婆婆拉着我的手说什么也不肯放,她知道我们来自清华,她想我们把她的孩子带出去,过更好的日子。”
  社会实践让陈之琰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深刻的思考,认识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她表示:“穷困到极致的生活,或者真实的正义和温暖,都发生在我实践的路上。走到最基层的地方,能让我这个来自大城市的孩子看到真实而立体的世界。真的和他们站在一起,才不会轻易地发表粗浅的观点,也不会认为自己真的能改变什么世界,如果真的能为他们说真话,我想,就不枉此生。”
“在清华,我找到了自己未来能为之奋斗的方向”
  陈之琰在大三参加了《人民日报》组织的活动“追寻”,是活动成员中唯一的本科生。这次活动她走到了江西和福建,期间发表在人民网上的博客文章点击量超过8000次,并在活动结束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两篇署名文章。这次“追寻”让她真正体会到文字的力量,也确定了自己在做的事是有意义的。陈之琰这样解释自己为什么选择新闻传播专业:“记者,记录者也。让我有机会去记录更多人的故事,也将故事告诉更多的人;另外也让我用一个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能发现其中的问题,也思考如何去建设。”
  回首再看大学四年间获得的成长,陈之琰表示:“在清华,我找到了自己未来能为之奋斗的方向,我成为了比以前更为靠谱,也更有社会关怀的一个人。未来我要成为一个为人民说真话的记者,我所写皆为真实,我能为昔日所写负责。”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年发生的大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