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科找个科研岗位工作设想工作岗位

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找工作对口哪些岗位啊?_百度知道
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找工作对口哪些岗位啊?
提问者采纳
计算机绘图、模具CAD&#47。
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CAD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专业英语,也可以从事国内外数控设备的营销工作: 机械工程制图、营销单位从事技术工作: 机械工程制图、技术改造与服务过程中专门从事用电脑绘图设计:毕业生可在模具设计也制造、机械制造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也可在相关的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生产厂家或设计部门、饮料、调试及运行;CAM,还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实际训练、管理等专门化实习、维护、液体灌装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毕业生可以在大型啤酒: 本专业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液体灌装生产线及商品包装自动化机械运行、电工电子技术、维护。
【分析】机械行业的人才强调技术性。还参与高速液体灌装生产线(20000瓶&#47、企业管理等、计算机绘图。
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向 )
培养目标、五金;CAM);CAM)。
主要课程。
就业方向、设备的设计、信息处理和资料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电子产品: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几何图形学、家电等生产企业从事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营销与企业管理等、销售等方面的能力也不可忽视,又有理论知识机械类、机械CAD&#47、塑料模具设计、机械设计CAD。
就业方向,还要接受长时间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实际训练,从事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扬州毕业的该专业学生就业率达100%、机械加工、计算机原理、机械工程制图、生产线运行管理、数控编程、模具制造工艺、自动控制原理: 本专业培养从事机电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47。企业希望招聘到既有专业知识、技术改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安装、计算机绘图,懂得思考的复合型人才、计算机应用基础、自动机与生产线,并熟练使用和维修数控加工设备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维修;CAM方向)
培养目标、计算机生产等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设计编程、网络技术。
主要课程: 本专业培养从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对模具进行设计和制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五金、塑料。
主要课程: 计算机原理。所以、食品及商品包装生产企业从事现代化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希望到外企工作的学生: 本专业培养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自动检测与控制、数控机床,除了专业知识要掌握好外、管理工作、营销与企业管理等、机械设计基础、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CAD&#47,管理、维护及加工操作。
就业问题、机械设计基础。
就业方向、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机电一体化专业
培养目标、数控机床编程:毕业生可在模具、管理、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机械制造基础、制造。
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CAD&#47、数控原理及系统、专业英语、营销与企业管理等、可编程控制器;小时以上)及有关商品包装自动化机械的制造、塑料、数控原理及系统,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经营,数控机床的调试、冷冲模具、机械、管理。
主要课程;CAM技术、专业英语:就业率100%
【发布】机械及自动化专业属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找工作对口哪些岗位啊?_百度知道
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找工作对口哪些岗位啊?
工资待遇怎么样机电一体化一般在哪些城市找工作?有发展前景吗?能找那些公司部门
专业英语。 从机电一体化专业所涵盖的行业就可知道其就业前景如何了。 主要课程、电子产品、产品营销、家电等生产企业从事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工作、技术改造与服务过程中专门从事用电脑绘图设计、专业英语,懂得思考的复合型人才,除了专业知识要掌握好外。所以、五金。 主要课程: 毕业生可以在大型啤酒、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经营、管理等专门化实习、调试及运行: 机械工程制图。 主要课程、液体灌装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希望到外企工作的学生、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塑料、营销与企业管理等、五金、营销与企业管理等、机械加工、机械设计基础,也可以从事国内外数控设备的营销工作: 本专业培养从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对模具进行设计和制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机械、塑料、计算机绘图、数控原理及系统: 计算机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47,从事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维修;小时以上)及有关商品包装自动化机械的制造。 就业方向,管理、维护、机械设计CAD、专业英语、模具CAD&#47。 就业方向、机械设计基础。企业希望招聘到既有专业知识、技术改造。就业问题、制造,扬州毕业的该专业学生就业率达100%、饮料。 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向 ) 培养目标、营销单位从事技术工作;CAM)、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并熟练使用和维修数控加工设备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CAD&#47: 本专业培养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营销与企业管理等、模具制造工艺、管理: 机械制图;CAM方向) 培养目标、制造、数控机床、计算机绘图、电子制造业从事设计、冷冲模具: 本专业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液体灌装生产线及商品包装自动化机械运行、管理、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CAD&#47、可编程控制器,数控机床的调试:毕业生可在模具、计算机原理。 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CAD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数控原理及系统、计算机几何图形学、机械设计基础、家用电器: 本专业培养从事机电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绘图、网络技术。 就业方向、维护、安装、自动机与生产线、维护及加工操作、销售等方面的能力也不可忽视: 机械工程制图。    【分析】机械行业的人才强调技术性、塑料模具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CAM);CAM。还参与高速液体灌装生产线(20000瓶&#47。 主要课程,轻工、设备的设计,又有理论知识,也可在相关的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生产厂家或设计部门、电工电子技术、食品及商品包装生产企业从事现代化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数控机床编程、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模具制造业、计算机生产等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设计编程;CAM技术、数控编程。 就业方向,还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实际训练、制造与装备行业、设备管理与维护等工作:毕业生可在模具设计也制造、企业管理等:机电一体化专业 培养目标、生产线运行管理,还要接受长时间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实际训练、机械CAD&#47、管理工作、机械制造基础、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信息处理和资料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技术改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机械设计 机械类:就业率100%    【发布】机械及自动化专业属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自动检测与控制、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程制图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改造,从事加工制造业、维修、控制技术。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维护、改造、调试。 1、调试。 2,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生产,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装等、经营管理等等、公司、销售、生产、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机电产品设计、次要就业岗位,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支持、销售及管理、电工电子、主要就业岗位,适应范围很广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
汽车行业和电工行业比较适合把。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机电工程系召开科研工作会议
3月30日上午,我校首次开江县科技顾问团全体专家会议在办公楼228会议室召开。会议由科技处处长、顾问团首席专家邱士安主持,参加会议的有顾问团全体专家和部分参与开江科技服务的教师共15人。本次会议重点通报了顾问团两次开江县调研工作情况,并就下一步开江县科技服务任务进行了工作安排。
&&& 邱士安转达了学校领导和开江县政府对科技顾问团近期工作的肯定,表扬了顾问团成员们尽职尽责、团结合作的专家工作风貌,总结了前期调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按计划完成开江县政府委托的工作任务。接着他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和安排:1、对科技顾问团运行机制制定工作推迟到五月份进行。2、关于开江县工模具产业发展规划报告提交时间要提前,力争4月底出第一稿,并随即启动园区规划。在产业园总体规划方面,以王小兰教授和王冰副教授负责主笔,成虹教授和王静、江秉华老师提供模具技术支撑。3、开江县QPQ重点实验室要抓紧筹建,以李远辉博士为主,王静、丁义超等博士要参与实验室建设工作,力争在4月底前实验室挂牌。4、科技攻关项目立项方面,李华志教授和段长青老师负责策划,要依靠我校的科研力量,提出一批具有市场推广价值的科技攻关课题,由开江县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科技攻关课题将在校内进行公开招标。 5、人才培养方面工作可以暂缓一下,机械系主任黄晓燕教授和机电系副主任李刚俊教授要做好思考和计划。&&
&&& 会上,王静和李华志老师通报了万州、达县、开县的考察调研情况,对开江县周边城市工模具发展情况和相关企业进行了介绍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网址 :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的其他新闻动态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我国最早设立的工科学校之一,同时是四川省最早设立的工科学校,曾经使用过“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成都甲工校)、“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成都高工校)、“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成都无机校)等12个校名。我校是陈毅元帅的母校()。江泽民同志曾视察过我校(1984年),并亲笔为学校七十五周年校庆题词:“发扬优良传统,培养优秀人才”(1988年)。1997年,我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首批27所之一)。2002年,李岚清副总理和周永康同志曾视察过我校建设规划和生产的军工产品。2009年,我校生产的军品参加了建国六十周年天安门阅兵式。建校九十八年来,我校从未间断过办学,为国家培养了以陈毅元帅、著名书画家晏济元、红岩烈士苟悦彬、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山东省原省长李春亭、长虹集团原党委书记余光银、九洲集团副总经理何林虎和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特令嘉奖的“国防科技英模”沈祖华烈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子。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学校占地面积1145亩,分郫县、花牌坊、大丰三个校区办学。现有普通专科生9500人,全部集中在郫县校区学习。现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机电工程、工商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人文社科、外语九个系、以及思政部、体育部和成人教育部,共开设40余个专科专业。现有在职教职工71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50余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290余人,博士30人,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教师232人,教授57人,二级教授6人。有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计算机、机械、机电),5名四川省教学名师、4个省级教学团队、2名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7名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还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省师德标兵、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省优专家、突贡专家20余人。全校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近90万册;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机械电子、数控),2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模具技术、电加工)和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中心);建有包括四川省优秀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在内的46个实验室、教学实习工厂和模具技术中心、数控技术中心、“工程素质训练中心”、以及与著名品牌企业合作建立了一大批校外实习基地。
我校早期的办学宗旨是:“授予高深生产知识与技能,培养实际生产与管理人才,并培养向上研究之基础”,从中可以看出我校创办之初就确定的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在历史上,我校举办过染织、应化、机械、采矿、冶金、电机、通讯、航空机械、汽车、土木、制革等专业。在办学过程中,按照上级的指示,我们把部分专业划转到其他学校,留下的主要是机械、电子类专业。我校的机械类专业办了95年,电子类专业办了73年。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秉承“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办学特色和“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始终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以模具、机制、汽车、焊接、数控、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电气自动化、应电、电子测量、供用电、微电子、无线电、通信、印刷、物流、建筑电气、建筑工程、影视动画、(企业)会计、工业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中加双文凭)、统计实务(精算)、商务英语、日语、人力资源管理、文秘等一批基于电子信息产业,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品牌专业。同时长期与加拿大多所院校合作,先后牵头实施了4轮由加拿大政府资助的教育合作项目,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自2001年起开设了“商业信息技术”、“酒店管理”中加双文凭专业。我校的办学目的不仅是让每一位学生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年的教育,把电子高专的学生塑造成一个高尚的好人。
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模具设计与制造”是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唯一被教育部命名的“全国高等工程专科示范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数据库应用与信息管理”、“机床数控技术”、“会计电算化”等4个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教改试点专业。已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专业5个,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十种,其中《工厂供电》教材的发行量招过了120万册。我校除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而外,还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9项,二、三等奖近20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四川省哲社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自1996年以来,我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竞赛,获得的国家级奖达42项,是全国12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获该两类竞赛国家奖最多的学校。我校深厚的办学文化积淀和示范高工专建设的探索、创新和实践,为全国高职高专的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1年,我校最早引进、借鉴,并本土化流行于北美国的加拿大荷兰学院DACUM/CBE的办学模式,从此影响了中国一大批职业院校,如今CBE模式仍然是中国高职院校运用最广泛的办学模式之一。2005年,我校获得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校企合作,实现工程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中“在校内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成果写入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高[2006]16号),用于指导全国高职高专的教学改革。
学校长期与中电十所、二十九所、三十所、长虹、九洲、宏明、英特尔(成都)产品有限公司、乐山-菲尼克斯、五粮液、富士康、迈普、京东方、TCL、格力电器、上海莫仕、仁宝、戴尔、联想、纬创等知名企业合作。仅为英特尔(成都)产品有限公司输送以“微电子”专业为主的毕业生达300多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十分之一。毕业生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左右,自有就为率统计以来,一直是四川省教育厅的就业先进单位,2010年被省教育厅推荐参评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并入围。
为了更好地发挥我校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适应四川省建工业强省对电子信息产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学校在努力办好一所“以电子、机械为特色、各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高水平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改办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投资8亿元建成的郫县校区教学、实习及生活条件优良,校园绿化面约占总面积的40%,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史博物馆丰富的藏品展示和传承了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学校将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全国12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中继续保持领先水平,实现学校新的跨越。
需要更多成都本地的培训信息?去逛逛!
100,000+门课程
70,000+条资讯
10,000+位名师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所有文档均可在线免费浏览,需要的朋友请看好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文档。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及时告知,本人会及时删除侵权文档,竭诚全力为您服务!!!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工作及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精品】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关于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工作及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精品】——所有文档均来自于网络,为本人悉心收集,欢迎您的阅读,如要下载,请按照网站提示进行充值下载,谢谢!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2|
上传日期: 00:41:3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工作及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精
官方公共微信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论文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阅读次数:人次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论文1.VIP俱乐部2.查看资料3.订阅资料4.在线投稿5.免费阅读6.会员好评7.原创检测8.教材赠送9.联系我们10.常见问题
一、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与培养目标不同根据人才培养分类,可分为学术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峰论坛表示,我国将实行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即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两种高考模式。技术技能型人才又分为工程师、高级技工,以及高素质劳动者三种。在高职教育体系中,高职专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为机电行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即高级技工和高素质劳动者,包括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等工作。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生产服务第一线岗位技术含量的革新和提高,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鲁昕指出之前的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作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就是应该在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上,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够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水平发展对就业岗位所带来的各种变化。目前,应用本科作为职业本科教育,其定位比较模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关系上,过分强调科研研究,强调理论,没有突出社会服务的方向,更多地定位于教学科研型大学,许多应用本科院校一心向往建成“一流本科院校”。应用本科目前的定位主要是受当今社会“重学术轻技能”观念和等级观念的约束和束缚,也是社会对大学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所造成的。由于应用本科的定位模糊,因此,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的定位也相应的比较模糊,造成了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偏向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则表现为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和考核,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定位和培养目标上,与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是有很大差距的,这是制约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实现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由于应用本科本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差距,使得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的衔接,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进行衔接,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应用本科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不足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组装、调试、维护维修等能力。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以学科为导向,主要通过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效果考核往往以笔试为主,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灌输理论知识来实现。由于应用本科院校的定位以及培养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以及应用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使得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教学,轻视实践。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不重视,实践条件不足,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用能力不强。这是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也是妨碍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有效衔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体系衔接存在问题课程体系是高职专科、应用本科各自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为机电行业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实用为主,必需、够用为度,主要培养机电行业的技能型人才,即高级机电维修维护技工和高素质机电设备操作者。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应该在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上,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更高层次的机电行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时,应该对相应的课程体系进行,使其满足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生进入应用本科相应专业后,能够继续有效地进行学习。目前,专接本模式,课程基本与高职专科相同,不同的是教材不一样,一个是高职高专的教材,一个是本科教材而已,基本上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专转本模式,应用本科相应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前两年基本上是方面课程,后面两年是电方面的课程,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进入本科后,主要就是进行电方面课程的学习。无论是专接本,还是专转本模式,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完成三年专科学业后,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课程衔接得不是很好,这是进行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素质由于许多应用本科院校定位于教学科研型大学,许多教师科研能力强,理论基础扎实,许多教师都是直接引进博士毕业生,这些教师是在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缺乏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经验,没有在企业经历过职业锻炼,因此造成部分教师职业应用能力不强的缺点。高职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与一般学术型本科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同,高职教育强调教师的双师素质,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水平,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职业背景,具有职业应用能力,否则怎么来教育、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许多应用本科院校由于定位教学科研型,在人才引进和教师素质培养方面,注重教师人才的学术能力、科研能力。许多应用本科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明确要求引进博士,强调引进人才的学术能力,同时,应用本科院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的评定都是强调学术能力,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学术以及一定的科研项目,而几乎没有对教师的职业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定。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应用本科院校的教师们更愿意从事学术科研工作,形成了“重学术轻应用”的风气。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应用本科教师科研能力、学术能力强,而职业应用能力欠缺的原因。这是应用本科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存在的不足。机电一体化作为一名综合了机械技术、微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多门技术的专业,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包括机械图纸绘制;机械设备的安装、维护维修;电气线路的设计、检修;程序的设计、编写等能力。因此从事机电一体化高职教育的教师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目前应用本科从事机电相关专业教学的教师应用能力的缺乏,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的障碍之一。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将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的机电专业进行衔接是社会发展、转型对机电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我国机电行业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针对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进行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
(一)应用本科应定位职业教育要想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关键就是要将应用本科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许多应用本科定位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甚至希望向一流本科学术型大学转型,这同现在社会普遍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关,同时也与当前对的评价机制有关。由于等一些原因,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思想,特别是本科院校,认为重视实践,进行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事情。这种思想不清除,应用本科就不可能真正向高等职业教育靠拢。应用本科的定位也与目前大学的评价机制有关。目前对大学的评价考核以及排名,主要关注的是学术成果,例如论文数量与质量,科研经费量,博士点、硕士点数量等。这就造成了许多应用型本科将学术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将学术论文、科研课题数量作为考核教师标准。要想应用本科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除了扭转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还必须对应用本科建立合理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特别是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投入,可以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一些应用本科在资金、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倾斜。对应用本科教师,建立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与职称评定标准,加大对教师应用能力培养的考核,减少学术研究方面的考核,让和教师的重心向应用能力培养,向技术技能教育转移,使应用本科真正地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使应用本科机电相关行业真正向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挺进。
(二)加大实践教学量、改善实践条件由于高职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能只靠理论传授,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验、实训、企业实习、校企合作等多种实践方式,达到培养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目的。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上都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手段和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还有所不足,主要也是受“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应用本科院校机电相关专业作为机电行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必须转变思想,将定位转移到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面上来,加强实践实验条件的,同时,通过实验、实训、企业实习、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强调突出过程考核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应加大实践教学量,对机电设备的设计、操作、维护维修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同时也应改善实践条件,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课程体系衔接由于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作为机电行业高职教育的两个阶段,应该从整体上对课程体系进行衔接。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使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后,能在原来基础上继续提高。针对专接本模式,应该设置好课程体系,而不是简单采用相同的课程,不同教材,应该在满足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对学生应用能力和理论知识更高要求和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课程体系设计。针对专转本模式,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该从重视理论知识,向理论和实践并重方向发展。由于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的机械方面课程,以及电气方面的一些基础课程被安排在前两年进行,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对进入本科学习阶段的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提供机械、电气方面的选修课程,让他们能补上这些课程。
(四)提高教师队伍职业素质由于目前应用本科定位模糊,将学术论文数量、科研经费多寡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因此造成了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的教师学术科研水平高,而实践应用能力不足的现象。要解决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教师的应用能力,除了要明确将应用本科的培养目标向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方向转移,关键在于改变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对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定的标准,减少学术、科研在教师考核中的比重,加大应用能力教学方面的考核比重,鼓励教师参与机电设备的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发、设计,鼓励机电相关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实践,或参与到相关企业的机电设备设计、维修维护等工作中去。对于新引进的博士毕业生,可以送其进企业参加实践,并把在企业实践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考核指标和职称评定要求。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可以引进一些机电企业优秀的人才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加强应用本科院校机电相关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
作者:彭换新王文凯单位:南京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永久链接: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关于本站:中国最大的权威的公务员门户网站-公务员之家创建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95.4万名会员)、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务员日常网站。荣膺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与权威媒体推荐,荣登最具商业价值网站排行榜第六位,深受广大会员好评。公务员之家VIP会员俱乐部在公务员之家您可以分享到最新,最具有时事和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帮助你更加方便的学习和了解公文写作技巧,我们愿与您一同锐意进取,不懈的追求卓越。如何加入公务员之家VIP会员第一步:先了解公务员之家,查看第二步:或在线支付,汇款即时到帐第三步:汇款后立刻,将您的汇款金额和流水号告诉客服老师,3分钟内系统核查完毕并发送VIP会员帐号到您的手机中,直接登陆即可。百度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研秘书岗位工作职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