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交响曲2有多少音符

没有音符的命运交响曲
&&&&&&&&&&&&&&&&&&&&&&&&&&&&&&&&&&&&&&&&&&
1970年文革时期我初中毕了业,从浙东余姚被分配到浙西山区支援小三线建设(交通不便的战备工厂),年与同是支援小三线的杭州人现老公结了婚,年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女儿出生,成为第一代独生子女。我们这代人,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出生长大,身体底子簿,年的初中毕业得以分配工作,是因为家中先有兄姐等下乡,算是照顾了,十六岁还末成年就分配工作最艰苦的纺织厂当了一线工人,住的是集体宿舍,吃的是食堂饭(强迫适应山区的非常辣的菜肴,一个皮蛋下二顿饭,或一碗没有油水的家乡晦干菜汤就餐是经常的事。),三班倒的工作,激情燃烧的岁月,(上班搞劳动竞赛,下班学搞政治学习)十几、二十几元工资,省吃俭用,不但要养活自已,还要补贴远方的家用,每年探亲化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工作艰苦,营养跟不上,年纪小,远离父母又不懂照顾自已,年纪轻轻就透支了健康。孩子是在习惯性流产后保胎生的,是在双方的远隔千里的父母亲与我们夫妻共照顾下成长的。80年代初,开始,国家对知识又重视起来,各地开办了各种业余学校,为了给孩子作个榜样,也为了让我们的独生女儿有一个高文化素质的好妈妈,我把工作生活之外的业余时间,全都投入了学习中,以良好的成绩,完成了从初中生高中生到大专生的转变,同时工作岗位和职称也得到了提升。我的女儿,在杭州奶奶的照顾下,也年年都是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遗憾的是作为借读生,没能进重点学校,女儿读高中时回到了我们工作的常山,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她很快就适应的那儿的学习环境,名次不断地赶超,三年后参加了高考。正当全家人为工作生活节节走高,女儿长大成人感到欢天喜地的时候,一埸不该发生的人间惨剧就这样发生了——厂里为职工新购的一幢(三十户)住宅楼,才入住了一年半,一埸大雨过后,突然粉碎性地坍塌了,这起事故经中央质量检验小组检验是严重的责任事故。我们养了二十年的女儿刚刚长大成人,刚刚高考结束,还没来得及为国为家作贡献,就这样没了。
想不到我们付出了青春和热血的的常山,在我们即将步入老年之际,以这种方式回报了我们!我们唯一的女儿从出生到死二十年的生命,跟着我们一起偿尽了人间的艰辛,却在最美好的花季年龄,就这样悲惨地离世,那时建筑法还没出台,山区穷,县政府以极低的赔偿金把事故处理了。以至于我们回到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杭州老家后根本没法得到妥善地安置。留在常山又举目无亲。最后我们还是是决定离天伤心之地回老家寻找亲情和温暖。用尽所有的语言都无法表示我们心是怎么样的痛啊?天昏了,地暗了,原本靠毅力支撑的身体,只觉得二腿无力,前进失去了方向,动力,肝肠寸断,五脏六肺全碎了。在婆婆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得到省里事故事理小组安排提前退休回到杭州。
&&&&&&&&&&&&&&&&&&&&&&
离开家乡近三十年,亲情和和乡情已今非昔比,带着不幸和痛苦重回故土,并非亲人们所愿意接受的。国家正在发生很大的变改,每个人都面临着新的生存挑战,大家都很勿忙,都在忙着适应新环境,新形势,他们无暇顾及我们。随着改革开放,城里人争着下海、经商;农民争着进城,个个绞尽脑汁提高经济文化物质生活水平,在这样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思想观念变了,传统观念变了,个个都变成了赚钱的机器,人们无暇顾及在痛苦中挣扎的失独者。我们所能得到亲人的照顾是及其有限的,在离别家乡三十年后重回来到既熟悉而陌生的故乡,一切都得从头再来。为了不被人嫌弃,和拒绝那些廉价的同情,我们尽量回避所有的熟人,白天不敢在亲人面前哭,只能晚上躲被窝里偷偷哭。欲哭不敢流泪,欲诉无人能听,求助无门,欲死不甘。得了病自已抗,心中的痛自已忍,重重困难自已顶。没有人会来关注我们失独者的痛,也没有人来关注我们是在作怎样的挣扎,失去女儿十五年来,我深深感受到只有无奈和无助。
女儿遇难时时值国家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俩一个44岁,一个50岁,正当青壮年,都有自已的一技之长,本该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女儿大学毕业也能找到好工作,家庭生活本该过得越过越红火,然后,失独的变故,将我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都打入了十八层地狱。十五年了,天天都在思念、自责,忧虑中度过,精神上与身边奋发向上,蒸蒸日上的外部世界格格不入,物质上更无所追求也无力去追求,中年刚过,早早地过上苟诞残喘的日子。身体上是病痛不断,然后原来的单位在我退休后的第一年就改制了,医保很低,改制企业的退休金底且没有任保附加待遇。不敢轻易上医院?杭州房价高,我们连最小的住房也买不起。十五年来就只能在婆婆旧房拆迁后分得的21平米的孤套里窝居着,老公身材1米8左右,房子小的没人性。病了连个端坐休息的地方都没有。现在我们已经六十多岁了,病痛来了怎么了得?
&&&&去年六月5日,一百多个失独者进京一呼,呼啦啦,引起了百万同命人的共鸣。才知道这样的人不止我一个。虽然失独的原因各不相同,时间有先有后,但今后我们都面临相同命运。
失独者大多出生于五、六十年代,是国家一系例政治运动的牺牲者。多年前国家出台的独生子女政策,目的是为了减轻祖国的人口负担,更好更快地发展经济,使人民过得更好,是我们命运多舛的这代人,积极向应国策舍小家顾国家只生一个孩子,为祖国的繁荣,无怨不悔地承担了独生子女的成长风险,计划生政策实施三十多年以来,少生了四亿人,创造人口红利无数,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有目共睹。有奋斗就会有牺牲,计划生育是人口战役,和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互相渗透,但天灾从祸总是不期而至,防不胜防。三十多年来至少有一百多万家庭独生子女先于白发父母之前走了,然后国家至今没有出台一部完善风险失独家庭的补偿机制,百万失独家庭,分散在全国各地,被丧子之痛和老无所依的担忧折磨的无以自拨,她们在痛苦中煎熬,挣扎,他们成了最孤苦和最弱势的社会群体,独自吞咽着失去唯一孩子的苦果:有的失独又返贫,有的因失独造成家庭分崩离析,有的从此一厥不振疾病缠身、有的想收养狐儿而找不到途径,有的想再生得不到医疗经济上的救助,生病住院没有监护人签字动不了手术,进养老院没有监护人进不了、死了没有人送终,即使近年来有失独家庭已经事业有成经济条件较好的,也担心今后老无所养.....我被迫无奈地加入了贫困的行列,过着凄苦的日子:21平方米的住房、微簿的退休金、55%的医保、无形中被剥夺的尊严、我过早地丧失工作能力、寒冷刺骨的世俗的目光、对幸福的追思、对女儿的思念、失败的人生、无人关爱的晚年......
像一张大网,死死地罩在无辜的我们身上,这是与正常家庭的人们完全不同的二个世界.....。
本来可以透过孩子看世界,与社会保持信息相通,如今血脉断了,不但生命不再延续,还带走了活着的白发老人的幸福,一切的一切都随着孩子的离去而消失了!留下的只有老无所依的恐惧.失去独生子女的伤痛谁也替代不了,没有经历过丧子之痛——特别的唯一孩子的人,不知失独者的伤痛有多深。
&&&&如今,失独者的呼声已经响起!我们已经中沉默中觉醒!&我们要尊严,我们要公道!失去独生子女的后果需要国家与我们共同来分担.
提议如下:
&&&1,部份失独者对国家计生法计划生育法的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这其中的必要帮助作出合理的解释,要求国家完善定出“量化标准”,使失独者能够对当地计生法规定的“必要帮助能够实施监督和评价
&&&2.成立由单独的计生家庭失独救助部门一旦遇到失独不幸有权力协调相关部门无偿进行人文关怀包括心理辅导组织交流平台组织旅游等等.对于已经失独的要建立档案帮助独生子女的大病救助对于因失独而造成住房困难的应该有解困周转房或公租房失独父母全额报销医疗费用因病住院和大病时由政府承担一部份护理费总之应关怀的尽关怀
&&&3.养老服务死者已逝,生者的生活质量是必须由政府来承担了。政府的关怀能使失独者重树生活信心,活得安心。政府有责任为此须尽快创建养老院到一定年龄的失独父母只要本人愿意可以优先入住政府的养老机构培养专业护理人员如果本人愿意居家养老提供专业合格的护理人员可以调用生前护理,临终关怀,死得有尊严。有计生家庭失独救助部门实时进行监护和实施&&
&&4.提高扶助金,原因有:
&&&&()我们的子女走了,许多本该由子女举手代劳的事,现在无人能替代,只能化钱去购买服务了,生活成本增大;
&&&&()失独者在社会上时时处处去要受到精神刺激:一方面国家提倡优生优育、另一方面一般老百姓的心里活得就是孩子,独生子女在家中地位更是重中之重,家庭生活都是围着子女转、父母是为子女而活,新朋老友碰面,谈论最多的,问候再多的就是子女的一切,凡是有人的地方,家常话说不了三句就会牵出子女,因此必定对失独父母的产心理伤害防不胜防,失独父母不得不逃离自然的社交埸合,需要化钱出去购买心理平衡。
&&&&()经过惨烈的丧子之痛,和平时社会生活中的无情伤害,失独者身体健康都有很大影响影响,过早地失去劳动工作能力。&受到经济损失,&要有一部份补偿。
&&&&&(4)&没有子女的关怀生病护理费和养老比一般人开支大.
&&&&(5)具体扶助金额应比照当地生活水平,物质上要达到中流水平以上。只在在政治上给于荣誉,经济上大力扶助,生活体面,才能达到社会得重视和尊重。
5&.在政府做好的失独者养老服务的前提下,失独者能给政府的最后回报:如果死后遗体有用就本人愿意捐献的就贡献,不愿捐献就按照当地习俗安葬。多余的财产也可捐献国家。
我们对国家有贡献,我的失独不是我的错,是体制造成的伤害,是腐败造成了我的失独,15年多来,一直无人问津过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失独15年多的我,已失去了最佳的生育补救机会,一次房塌痛失塌失独,使我得了恐房症,我们从此落伍变穷,既不敢买房子也没钱买房子。我现在住房只有20平米,是至今全国最最小的窝居。我的住房需要政府帮扶解决。&谢谢计生委08年以来,总算发现了我们的存在,有了那么一点小小的扶助金。我们杭州市每月是的二百元,但区区二百元,与我们的需求相比,实在是杯水车薪。失独者是一个新时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痛苦和需求是需要政府今后必须担当的一项新的事业。只要国家挑起责任组织力量帮扶肯定能够达到很好的社会效果,广大失独者翘首以待,渴望春天和温暖的到来!
以上是我去年写给社区人大代表的材料,也曾引区政府部门的同情,然后给了失独家庭每月八个小时的家政服务和半月一次的上门量血压,和一只呼叫器。显然离真正解决困难差距很大。后来我也加入了全国失独者的维权行动。但从目前各地政府对失独者的各种帮抚措施来看,政府对失独者还是没能真正重视起来。
地方政府沿用的还是现有的计生法的第二十七条:“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有帮助”。各地五化八门的帮抚政策乱像丛生,同一市区内各区抚助金多少可以相差10倍之上,也没有针对性。没样的帮法明显已经落后于现实,没有威严,没有公正。只有失去的得到补偿才能真正解决困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命运交响曲是第几交响曲?_百度知道
命运交响曲是第几交响曲?
提问者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命运交响曲的相关知识
其他6条回答
《第五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Op.67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
在很多人心目中,《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第五“命运”交响曲》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向自身妥协的精神!让我们从头来认识这部作品!
《命运》的构思、创作周期是比较漫长的,据文献记载,贝多芬最早是从1803年开始有意写作这部作品的。那么这部作品的主旨是什么?贝多芬创作他的意图又在哪里呢?这里我们不妨来回忆一下,我在这篇文章第一部分中为您曾经讲述过的那篇《Heiligenstadt Testament(海利根施塔特遗嘱...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命运交响曲》听后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命运交响曲》听后感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音乐会
  
16:48  深圳新闻网    【字号:  】
深圳交响乐团2013-14音乐季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音乐会
场馆:深圳音乐厅
票价:50、100、160、220、280
贝多芬九首宏伟的交响曲中,以这首“不朽的第五交响曲”最为著名、最动人心弦、演奏次数也最多。这是苦难的贝多芬跟残酷的命运搏斗后,用热血与眼泪凝 聚成的史诗。此曲把厄运的袭击,以及坚毅地战胜逆境,并高唱胜利凯歌的经过,以充满力感而悲壮的音符,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为了体现这部交响曲内容 的重大意义和深度,贝多芬采用了很多新的创作手法,其中他以一个特定的“主导动机”作为整部交响曲的“核心”的动机,它由最初的四个音符形成的极简洁有力 的第一主题,猛烈而威胁似地发出呼喊,这正是贝多芬所说的“命运是这样敲门的”,这个“命运的动机”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形象在各个乐章中反复出现,贯穿整 曲,最后被人类的顽强奋斗战胜。
演出曲目:
阿夫纳·多尔曼 《“香料,香水,毒素”双打击乐协奏曲》
贝多芬 《第五交响曲》(命运)
曲目以演出当天为准!
来源: 票务网站  编辑: 王周梦昱
【】【】【】【】命运交响曲有多少音符_百度知道
命运交响曲有多少音符
而是愈战愈勇。这好比是与命运抗争的人们,然而人生路漫漫,还有多少危机正在等着我们呢。知名的音乐家们在聆听这首曲子时!
乐曲演奏到中间。音调逐渐平缓。
乐曲接近尾声,继续与命运抗争,声音慢慢变小,然而人们并没有退缩,同命运抗争,拿出武器,但欢快的声音随之响起,只有不断地与命运抗争下去,那么的有力,战胜了命运。这就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英勇的人们取得了胜利,正在高兴地庆祝,新的挑战又来了这是一首创作于几百年前的音乐大作,低沉而又洪亮的响起来了。
演奏开始。那铿锵有力的音符。到处危机四伏,在这激昂的旋律中,没有一个人不为之震惊。仿佛是在同命运搏击,那么的急促,仿佛是人们的拳头,成功大门才会向你敞开、脚步。然而好景不长,人们再一次鼓起勇气,他不停地向命运发出挑战?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与命运抗争的,与命运决斗,声音开始变得平缓,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无不叹为观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命运交响曲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命运交响曲简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