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马坝手卷烟丝怎么样怎么样展开

客服: 客服: 客服: 技术:
热线:400-101-0532|||||||||||||
“古代山水画手卷展”今辽博开展
订阅东北新闻报,移动发1到 联通发DBXWC至 电信发DBXWB至
十指连"新" "掌"握精彩--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辽宁省博物馆倾力打造原创山水画大展&卧游江山&&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展&今日正式开幕,展览将持续到10月30日。本次展览精心遴选了33幅山水画作品,其中一级品7件,首次展出的展品20余件,并且有一半以上展品是由溥仪当年带出皇宫最终辗转入藏辽博的。展览从山水画宗师董源开始,依次展现了马麟、王蒙、文徵明、董其昌、王翚等各个时期的山水画大师的作品,展品规格之高,内容之丰富是近年来绘画展览中比较少见的。此外,辽宁省博物馆馆长马宝杰向记者透露,今年辽博不会搬迁新馆。
&& 14-09-19 00:27
&& 14-09-10 02:51
&& 14-09-09 08:23
&& 14-09-02 08:09
东北新闻网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iPhone版
【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
【】【】【】【】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14-09-02 02:05
&& 14-09-02 02:05
&& 14-08-15 03:03
&& 14-08-12 08:12
本频道48小时排行
东北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辽)字第00255号
沈网警备案号
用户可信赖无线产品第A16版:财富周刊
书画手卷:拍卖纪录的缔造者遇上曲高和寡的尴尬
  《卖炭翁》
  《花鸟长卷》
  《千里丹霞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许悦&孙晶  实习生&谢雅裕  特邀嘉宾  李劲堃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石金柱  (书画鉴藏家、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会长)  区广安  (广东国画研究会第三代传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  手卷是中国绘画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名画中以手卷形式为大家熟知的作品有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等。  在收藏领域,手卷收藏可以说是书画收藏的最高境界之一。因为手卷向来都是历代名家的代表作,数量少、作品精。再加上手卷的题跋经常包含了诸多珍贵的历史与人文信息,这给手卷增加了很高的附加值,经常成为艺术品市场上拍卖纪录的缔造者。  目前中国最贵的艺术品,就是北宋黄庭坚的书法长卷《砥柱铭》,2010年的时候在北京保利拍出了4.368亿元。再早一点,1996年傅抱石的《丽人行》手卷,在中国嘉德秋拍上以1078万元落槌,首创当时中国现代书画的最高价格;此后2002年,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手卷在中国嘉德春拍中以2530万元又攀高峰,同样成为纪录的缔造者。羊城晚报记者查询手卷的公开拍卖成交纪录还发现,前十名均跻身“亿元俱乐部”。  但是,高端收藏领域上的风光并没有让手卷在当代美术界成为焦点。因为创作难度大,很多画家不愿意画、不敢画;因为展览形式所限,全国美展等重要展览很少见到手卷露面;因为价格高企,很多收藏家想买买不起。相比立轴等其他艺术形式,手卷的创作已经走入了式微的狭小胡同。  这种情况下,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倡导风雅,接续文脉,计划用三年时间不定期邀请国内国画名家,携手卷亲临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边展示边讲述创作历程。同时,邀请各方贤达参与互动,&从“名家珍罕手卷品鉴会”切入,计划一年后组建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手卷美术馆,举办大型手卷展览和学术研讨会,希望通过传媒的力量推动手卷这一瑰宝重新得到大家的重视。  1  手卷的魅力:  在有限的空间内描绘无限的空间  羊城晚报:手卷是中国绘画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最具东方韵味与文人情致,既属文人清玩,又具有宏大叙事的功能。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历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就都是典型的手卷。与其他绘画形式相比,手卷是如何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韵味的?  石金柱:中国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那份缓缓摊开的手卷,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文化。之所以说它最具东方韵味与文人情致,首先它与西方油画的展示形式很不一样。油画就像帮观众设定了一个取景框,张扬外露,观众是一种被动的欣赏;而手卷比较含蓄,边展边卷,边卷边展,看很多山水卷,都给人一种“咫尺之图、卧游天下”的感觉,这符合东方人的文化品位和欣赏习性,非常了不起。  另外,手卷短者不足二尺,长者可达数丈,前有引首,后有题跋。很多明清时期的手卷,“尾纸”都特别长,上面的题跋除了当时人题、后人题,还有皇帝再题,流传几百年后当代的大收藏家仍然可以题。或鉴或赏,或诗或文,或书其事,或赞其美,雅趣无穷。这不但跨越了历史,还给手卷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历史与人文信息,给手卷增加了很高的附加值。  李劲堃:手卷是唐宋年间中国绘画的重要形式,我觉得手卷当年的流行,跟当时出现的章回体小说有关。文学跟书画有很多相通之处,章回体小说为人们提供了连续关注一个事件的形式,而手卷一抽一卷,同样达到了“咫尺之图、卧游天下”的审美境界。这种形式是把书画变成一个连续的欣赏过程,符合人对一个事件穷究的欲望,给人无限的遐想。  区广安:从表现形式来看,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而西洋画是焦点透视,它们表现形式上的不同,就好比摄像机和相机的功能差别。中国画的“镜头”可以伸缩,可以边走边拍,观看手卷的时候,就有观看录像的感觉,当然它与录像不同的是,观众观看的时候还可以有自己的取舍;这是西洋画做不到的,它就咔嚓一下,选择最美的场景入框了。这是古人发明手卷的高明之处。  李劲堃:没错,手卷具备连续不断的功能,它在记载复杂事件的时候就有点像电影,通过各种分镜头把周遭的一切都聚拢在一起。  区广安:手卷的画面还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表现一年四季,也可以把几个月的行程所见都画在一起,不受地域的限制,容量很大。  另外,手卷的叙事性很强。比如中国画史上的名作《韩熙载夜宴图》,当时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对中书舍人韩熙载存有戒心,就派翰林院画待诏顾闳中去看韩熙载在家干什么。韩熙载韬光养晦,故意装作没有什么志向,喜欢玩乐。顾闳中去过韩熙载的家宴后,就把当天晚上的场景都画了出来。手卷以韩熙载为中心,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五段。各段独立成章,又能连成整体。第一段写韩熙载和宾客们宴饮,听教坊副使李家明的妹妹弹琵琶;第二段写王屋山舞“六么”,韩熙载亲自击鼓;第三段写客人散后,主人和诸女伎休息盥洗;第四段写韩熙载更衣乘凉,听诸女伎奏管乐;第五段写一部分亲近客人和诸女伎调笑。五个场景,四十多个人物音容笑貌无一不活脱绢上。  又比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汴京清明时节的城市面貌和当时汉族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这是当年北宋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状况的写照。画面中各行各业的人物多达800多人,船都有几十艘,画面的叙事、容纳能力特别强。  还有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2011年的时候我也临了一幅。现在学界人士认为富春山居图写的是初秋的景象,我经过临摹和研究后,认为它表现的是富春山的春夏秋冬。  2  手卷的尴尬:  不适宜现代展览  逐渐式微  羊城晚报:虽然手卷在表现形式、承载人文价值等方面有着诸多优点,但我们也发现,在当代的展览中很少看到书画手卷,这是为什么?  李劲堃:长卷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适宜展览,这是受其展示方式所限的。古人欣赏长卷有专门的“案”,一抽一卷,局部展开,要么是自己欣赏,要么是以画会友。而现代展览以悬挂作品的形式为主,这明显不适合长卷,即使有专门的展柜,大都也无法将长卷完全展示出来。  区广安:没错,现在广东以及周边地区的绝大部分展览馆,包括美术馆、博物馆等等,其展柜都是不能打通的,只有澳门的艺术展厅才能展得了手卷。  而且现在的展览讲究视觉冲击,作品一是要大,二是要有冲击力,这种西方舶来的展览形式,跟中国传统讲究“内敛”的书画艺术其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古人欣赏手卷有专门的翘头案,要是遇到《富春山居图》这样的好画,真的是要焚香沐浴,斋戒三日,才能展出来慢慢欣赏,那种心境和现代人很不同。  3  手卷的难度:  构图好是部电影,构图不好是堆散镜头  羊城晚报:现在的书画长卷,一是数量少,二是精品少,手卷创作难在哪里?  石金柱:一幅手卷上除了诗、书、画、印,还有文、史、记、艺、歌、赋,对创作者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书画家都是不轻易多画的,即使是古代的手卷,数量也很少,这其实就是受它的难度所限。  首先,手卷的构图受横画面限制,上下被框死了,只能左右伸展。一个个的画面,只能靠颜色等办法一点一点地串起来。如果画得好的话,一幅长卷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画得不好的话,就像一堆散镜头组合不到一块,它的艺术性和境界自然就没那么完美。  区广安:所以你看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不简单,手卷能融景、融诗、融人,声色、声情并茂,容量大,内涵丰富。画者很看重手卷的创作,不会轻易去画,要画得好也的确不容易。只要气不接、节奏不对,气韵就不生动。一幅手卷从头到尾都达到顶尖的艺术高度是很难的。以我自己的创作体验来说,画得好的手卷,几乎都是一气呵成的。  李劲堃:最近十年,我在手卷上也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因为我发现,手卷的创作丰富了我在构图、处理画面跌宕起伏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经过手卷繁复的构图形式,对画家绘画的感官训练非常有好处。虽说画得好的话,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都一样。但如果是同等境界的两幅作品,手卷的创作的确相对来说稍有难度。  以我的老师黎雄才先生一幅重要的作品《武汉防汛图》为例,这件作品在美术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1954年夏,武汉遭遇百年不遇的长江洪灾,数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当时,武汉中南美专的师生,无一例外投入到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之中去。我的老师亦不停奔波于极为泥泞和坎坷的堤岸上。参加抗洪抢险的同时,他用心观察、仔细写生,晚上在驻地对着画稿加工整理,深夜不眠。防洪抢险之后,历经一年多的苦心经营,在大量写生稿的基础上,创作出长达28米的《武汉防汛图》长卷。作品场面宏大,内容繁复,绵延数百里的抗洪、防汛、抢险的壮观景象在人们眼前一一铺陈开来。这幅手卷赢得了“抗洪史诗”的美誉,也体现了手卷强大的叙事能力以及创作难度。  4  手卷的价值:  拍卖纪录的缔造者却也曲高和寡  羊城晚报:在近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一些古代书画长卷创造了不少拍卖纪录。但在大范围的收藏圈子内,大部分的买家似乎没有收藏手卷的习惯。目前市场对手卷的接受程度到底有多高?  石金柱:不同时代的收藏习惯,跟当时人的心态有着很大的关系。现在很多书画大买家其实并不懂得书画,他们在拍卖场上举牌竞拍除了投资,还因为他们喜欢炫富、张扬。但手卷没法挂,不如挂幅油画一目了然。所以市场上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玩手卷的都是文化人,是真正的收藏家;而以投资为目的的买家,则买话题性的作品,要玩就玩大油画。  羊城晚报:你们看好中国市场上手卷的表现吗?  石金柱:手卷除了书画本身的价值外,还附加有诸多珍贵的历史与人文信息,所以很多重要的信息都是通过手卷记录下来的,增加了手卷的附加值,所以创造了很多艺术品拍卖纪录。  为什么创造拍卖纪录的经常是手卷?就因为手卷方便携带。早几年北京中贸圣佳公司十周年庆典拍卖会上,就有3幅手卷是1922年至1923年间被末代皇帝溥仪偷带出故宫,而后失散于民间的。包括北宋李公麟《丹霞访庞居士图》手卷、南宋马逵《久安长治图》手卷、明代周之冕《百花图》手卷。  但手卷也有一个缺点,就是门类比较窄,曲高和寡。这种历朝历代都是少数文人雅士把玩的高雅艺术,从来就是贵族的游戏。所以收藏手卷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收藏经验、文化品位,还要有财力,这对收藏者的要求比较高。  如果是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早几年创造纪录的那几个重要的手卷,短期内买家们也暂时不会再拿出来。  羊城晚报:现在的中国书画习惯以平方尺计价,手卷的尺寸长者可达数丈,这对它“走向市场”是好事还是坏事?会不会价格太高了限制了收藏的群体?  区广安:手卷的确比较难以计价,因为手卷太长,画家倾注的心血也更多。买家出的价格如果太低你肯定不愿意出手,价格定得太高又很少有人买得起,所以我觉得手卷的价值,不应该以平方尺来定价,而是应该根据手卷的艺术高度、精致程度、文献价值等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  李劲堃:手卷易于携带、易于收藏,随着大家认识的提高,我觉得收藏者会慢慢喜欢这种形式的。  延伸阅读  手卷  “手卷”通常又称“长卷”或“图卷”,是中国书画的一种表现样式,它由古代卷轴式书籍演化而来。古代书籍的“卷轴”形式虽然后来被淘汰,却在书画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最早一份书画手卷始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著录最早的画卷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依此推算,手卷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一千七百年以前。  手卷的特点是在较长的卷面上进行书写或描绘,以表达自己的感情。历代名画中以手卷形式为大家熟知的作品有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  在装裱上,手卷外有“包首”,前有“引首”,中有“画心”即作品,紧连其两边的是空白处,称为“隔水”(“前隔水”和“后隔水”),后有“拖尾”,“包首”之上贴有“题签”。当然,这是经典的装裱形式,当今画家主要在“画心”上着力,用长幅的形式抒写情怀。  打开手卷,自右至左,依次为“天头”(又称“玉池”)、“引首”、“画心”、“尾纸”(又称“拖尾”),以及连接各部分的“隔水”。一般画心高约尺许,长度却十分灵活,短者不足二尺,长者可达数丈,偶尔亦有“高头大卷”或“袖珍小卷”。  古代手卷多为画家倾情精心之作,不轻易示人,仅作自我赏玩,故为古代文人雅士所珍视。逢春和景明之日、金风送爽之时,画友雅聚,鸿儒光临,主人乃拭案、净手、焚香,取出珍藏与人共赏。此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一卷展开,尺幅乾坤,或览,或鉴,或品,谈笑风生,何等风雅。手卷拍卖成交价前十名均过亿元(数据来源:雅昌艺术网)&&&&&&&&&&&&&&&&拍品名称&&&&&&&&&&&&&&&&&&&&&&成交价&&&&&&&&拍卖日期&&&&&&&拍卖公司黄庭坚《砥柱铭》&&&&&&&&&&&&&&43680万RMB&&&&&&&&&北京保利王羲之草书《平安帖》&&&&&&&&&&30800万RMB&&&&&&&&&中国嘉德朱熹书法《游云谷诗》&&&&&&&&&&19040万RMB&&&&&&&&&海士德崔如琢2006年作《丹枫白雪》&&&&18400万HKD&&&&&&&&&保利香港吴彬《十八应真图卷》&&&&&&&&&&16912万RMB&&&&&&&&&北京保利佚名宋《汉宫秋图》&&&&&&&&&&&&16800万RMB&&&&&&&&&北京保利马和之《诗经山水人物书画》&&&&13440万RMB&&&&&&&&&未来四方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13440万RMB&&&&&&&&&中贸圣佳钱维城《雁荡图》&&&&&&&&&&&&&&12992万RMB&&&&&&&&&北京保利王翚《&唐人诗意图》&&&&&&&&&&&12650万RMB&&&&&&&&&中国嘉德  更多理财服务·羊晚招财猫  关注我,成为“羊晚招财猫”俱乐部会员!对于您在银行理财、保险、基金、收藏等方面的投资理财需求,我们聘请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私人理财顾问服务。此外,还有精彩的线下活动,有与理财顾问现场交流的机会,同时有意想不到的神秘大奖等着您!
许悦、孙晶、谢雅裕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书画手卷:拍卖纪录的缔造者遇上曲高和寡的尴尬》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业务联系电话:020-133588)山水画手卷展再现卧游情怀_中国书画_新浪收藏_新浪网
山水画手卷展再现卧游情怀
元 王蒙《太白山图》(局部)
  本报讯(记者江粤军 摄影报道)“卧游江山――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展”于9月20日至11月30日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该馆遴选藏品共计三十余件,其中不乏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元王蒙《太白山图》、明沈周《千人石夜游图》等手卷精品,以期引领观众透过古人的目光审视祖国的山川美景,感悟卧游的悠然自得与畅快淋漓。
  山水画最初是作为人物画的补景出现的,隋唐时逐渐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从《论语》中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开始,古人一直对山水寄予了深沉的情感,因此山水画成为中国画的大宗而延绵不绝,名家辈出,流派纷呈。
  中国画的欣赏方式与其装裱形式相关,分为手卷、立轴与册页等,其中手卷更适合表现连绵不绝的山水景物。随着手卷的徐徐展开,一幕幕景色接踵而至,使观者不仅有如身临其境,而且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感化。古人常常通过山水来参悟哲学思想,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悟自然也被称作“卧游”。南北朝时宗炳说道:“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游,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其后,“卧游山水”的思想伴随着山水画的发展延续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置身真山真水已成为当代大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卧游山水的情怀虽渐渐远去,但古人的精神却通过一件件古代山水画卷得以保存。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浅析手卷书法
& & 浅& 析手卷书法
手卷是以能握在手中顺序展开阅览得名。因幅度特点为“长”,故又称“长卷”。手卷是受中国古代图籍的书卷形式启迪而产生的一种样式,横向长幅,内容丰富,舒卷自如,不仅便于案头展阅和临摹,而且适于收藏把玩、延长书画的寿命。
手卷书法的格式
中国古代的一切图书,原本都是可以舒展的,如:竹简、木简,便于阅读。以后的书法、绘画作品的装卷,即是竹简、木简形制的演变。手卷是装潢中最复杂的一种形式,其中结构的排列顺序是:“天头”、“副隔水”、“正隔水”、“引首”、“正隔水”、“画心”、“正隔水”、“拖尾”。等多个部分组成的。为了使“天头”、“引首”、“拖尾”与画心等分开,其间需要有相隔的镶条即:“副隔水”、“正隔水”。中间有书写者的主体作品,其后是观赏者的题跋,连缀着的若干题跋,是对作品的进一步解释,也可视为书写者人格特征的具体写照。书法手卷的画心有三种格式常被人们采用,其一,通体式。自右至左,气息连通,行与行可齐平,也可以长短错落。通体式乃手卷书法的常态形式。其二,分段式。这种形式是手卷书法发展出来的一种变格,目的是,采取多种手段,丰富手卷的表现力。其三,组合式。这类形式受到时代审美观念的影响,以块面、颜色、大小,进行新的组接,以扩大视觉冲击力。手卷有大小,长度不一,长的可至八、九米,甚至几十米。从南宋开始,一般的手卷高度在三十厘米左右,现在手卷尺寸也基本如此。
二.手卷书法的创作
(1)、创作的准备:创作要有欲望,有了欲望才有动力、灵感、激情与希望。创作前要反复酝酿,构思立意。如果是参加展赛,那么首先要仔细阅读征稿细则,要围绕展赛的主题去立意。同时多参阅历代经典书画手卷,对手卷有个大体的概念。对于手卷书法的创作,一是作为对自己多年学书的一种检验;二是对手卷作品书法形式的尝试;更是把创作作为一次推动,一次探索,一次思考,以求在实践中进步,受益一定匪浅。
(2)、创作的内容:一件好的书法作品,书写的内容,一定要经典,好内容不仅耐读,而且耐品,更值得收藏把玩。内容选择很广,具体以字体而定,比如抄写佛经,以正书为宜,以显虔诚,行书尚可,用草书就不太妥当了。又如抒情画意类的文章用行草更惬意,更能性情地挥写。字体用真草隶篆都可以,内容上选择古典诗文、佛经、国学经典都可以,提倡自作诗文最佳。但要注意内容的相对完整,不宜“断章取义”成为“残卷”。要有条有理,草稿上墙,朝琢暮磨,反复推敲,不断调整,做到章法正确、内容切题、材质精细、字法精准、功夫到位、整体协调、经得起斟酌。
(3)、作品的内涵:一件作品要显示书法作品的意境,一种气象,一种格局,一种韵味。力求气息与形式二者兼得。书法的视觉(展示)意义不仅仅是笔墨韵味,最内在的是结合书写内容,通过笔墨手段来演绎文章内涵。一件书法作品是作者综合能力的体现,如内容的选定、字体的变化、大小的错落、色泽的搭配,印章的点缀等等。创作的每个环节,以深层挖掘传统,融入时代气息,展示个人风貌作为主导观念。重在表达什么,而不是怎么表达。要通过文字题材传递给观者某种思想,这样才符合展示模式的效应。字体的选择很重要,尽量扬长避短,如各种字体都善长,有精力的话可以一一尝试,这个乐趣很有意思,很好玩,各种字体的不同风格,版式各具特色,产生别致的视觉效果。正书类的创作也可打格和打分格线,颜色按照宣纸的颜色,一般选用红色(朱砂)、灰色和黑色。创作分段式和组合式手卷的话,卷首的书体和正文的书体区分开为好,写行草书的用篆书、隶书、楷书题写卷首;写楷书的用篆书、隶书;写隶书的用篆书、楷书、行书;写篆书的用楷书或简帛书为佳,注重字体的转换和搭配,丰富节奏的明快。艺术相通,平时我们要从姊妹艺术中吸收养分,可以不断丰富书法艺术。比如通过绘画的色彩运用,使笔墨多彩,章法善变,色泽和谐;通过以音乐养性,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皆可感知节奏与韵律、高昂与婉约……。
(4)、创作的工具与材料: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作作品对工具和材质的选择颇有讲究,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字体来确定所需的笔墨和纸张,这对作品效果的优劣起着决定性因素。书法择笔以尖、齐、圆、健为准。硬毫、软毫、兼毫三种不同性能的笔用途也各不相同。宋以前的书家大多用硬毫笔书写,到明清,书家写的字越来越大,笔也有硬毫笔转为羊毫笔。因为羊毫较长,宜于制成大笔写大字。大致上写行书、草书一般用硬毫笔比较爽利,便于挥洒,易于起倒得势:写楷书、隶书、篆书用软毫笔,易于滋润饱满。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既可以用硬毫笔来写楷书写篆书、隶书,也可以用羊毫笔来写行草。具体因人而宜。书法创作中的用墨(即墨法),历来为书家所重视。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然而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尝见有得笔法而不得墨者矣,未有得墨法而不由于用笔者也。”书者对自己所书字体以及全篇作品所表达情调的准确把握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墨法的灵活运用还依个人的爱好和习惯而定,如清人刘墉喜用浓墨,而王文治却善用淡墨,两人分别被誉为“浓墨宰相”、“淡墨探花”。墨法实际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可言,当然古人在论及创作中一些不同书体所需的墨法运用时,也多有阐述。如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专门列了“用墨”一节,其中就谈到:“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纸张的选择方面,应字体和风格,工稳的别用太生的纸,写意的别用过熟的纸,又比如土纸不适宜写精致的小楷,泥金纸不适宜写民间残纸类书法等等,在选择的纸色上也要讲究,如古文不宜写在鲜艳的色纸上。画心的纸张以整张为佳,不宜拼接。如果分段过多,有规律的一段一段书写,则与册页的概念混淆,这也是与册页书法的一个重要区别。
(5)、手卷的用印:用印非常重要,欣赏历代流传下来的手卷作品,上面的印章很多,这个是经过历代观赏者和收藏家收藏把玩后形成的,我们在手卷书法创作过程中不必刻意模仿,不然会弄巧成拙。手卷作品作为一款特色的书法作品,如果用印太少(相对于对联、中堂、条幅),感觉缺少了那么一点点手卷的味道,我们在创作作品中,在卷首和卷尾适当盖几方闲章点缀一下应该是可以的,这里也得讲究一些方法,首先在印的风格上,楷书、小篆、工稳秀逸类隶书宜盖工稳印,大篆、行草类宜盖写意印,行楷、小行书、碑楷宜盖小写意印;其次在印文的内容上也要协调,不能不伦不类,盖的印(闲章)内容要和正文融洽,不要在大草李白的将进酒作品上盖上“温文尔雅”,不要在精致典雅的小楷作品上盖上“大步流星”,印文跟正文牛头不对马嘴的,即使作品写得再好,也降低了作品的品味,以致画蛇添足,不如不盖。印泥的颜色也应按照内容和用纸的色泽来选用朱砂、朱磦或仿古色等。总而言之,完美的作品既是对观众负责,也得对自己负责。
三.手卷书法的意义
手卷书法以其独特的形式感和文化趣味,无论艺术价值还是文史价值,在历代书画款式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其创作形式也促使当代书法家对于书法创作的发展道路有了进一步拓展。在挖潜与探索手卷形式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学术价值,倡导文本构思、情感抒发、艺术表现三方面相辅相成,鼓励回归传统文人书法的自然书写状态,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气格,引导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努力创作出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优秀作品,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可见其意义不同一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坝手卷烟丝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