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与荣誉同时给予用一个形容词变副词的规则

一个人把钱看得很重要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一个人把钱看得很重要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
一个人把钱看得很重要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扫描下载客户端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Wild Blood《狂野之血》评测:朋友,一起追寻荣耀吧!
这是一片依隐秘山谷而建,无法溯及年代的建筑群,就如融化到原始密林中的高棉王国一样,被参天古木包裹环绕,只有一丝一缕的天光透下来,明灭不定。部分塔基和立柱已经坍塌,斑驳的墙面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高耸入云的远古雕像交错在一起。置身于此大厅中,竟感不到半点残垣断壁的颓丧,反而更加烘托出此地的庄严与神圣。
八名全副盔甲的骑士,分列两端,空旷的四周静得出奇,时间似乎都凝固了,突然!一声号令,两方阵营的骑士或持剑斧,或擎弓箭,一拥而上,捉对厮杀,这热度仿佛要把空气点燃,把血沸腾——这不是什么《勇敢的心》或《斯巴达300勇士》的镜头,而是刚刚推出的动作游戏《狂野之血》多人战。
这部在业界和玩家之间已经“传说”了许久的作品,终于在九月的第一个神奇周四亮相,据说完全由国内工作室完成,在任玩堂提前了解游戏特色时,显然开发者对多人模式寄予了相当大的期许。确实,第一人称射击FPS类游戏在手机平板上已经不算稀奇,剑剑到肉,招招见血的冷兵器对决却很有卖点。游戏支持Gameloft Live!的网络对战,也支持本地Wifi建房间,玩家上限为8人。对战模式有两种,团队死亡赛或夺旗赛,基本不用太多解释。第一版只开放了国王村和古代议会厅两张地图,后面应该会逐渐丰富起来。由于在我们测试期间游戏还未正式发布,Gameloft Live!没有开放,由一台The New iPad架设本地服,相当流畅,优化的不错。
对信奉“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玩家来说,怎样虐杀AI都不如去拼倒一个真正的对手,也只有对战才能一次又一次投入到同一场战斗中乐此不疲。不管模式,最大的乐趣还是杀人,要让我说,小组的配合和合理的武器搭配应该是开发者最想让玩家体验的东西。相比于CS、CF一个高手被三四个菜鸟围攻依然面不改色,《狂野之血》中猛虎也难咬过群狼,不停的造成局部以多打少的局面才是制胜王道。
每人可以携带三种武器,分别是剑、斧和弓,每种武器上可以从火、冰、电三者选择附着两个魔法,比起大多数同类游戏都相当简单明了,武器都非常有个性,搭配合理甚至重要性不弱于个人的砍杀技巧。剑正统厚重,双斧快速令人眼花缭乱,弓箭是唯一能远程打击,但带来行动迟缓的副作用,一旦被近身麻烦也最大的武器。
在多人模式下,切换一次武器需要一定的冷却时间(单人模式不用),附着的魔法,火系可以持续给敌人带来伤害,冰系可以使敌人缓慢,而电系则可暂时麻痹敌人,技能与武器的配合,战友间密切的配合,才是克敌制胜之道。
比起大家熟悉的射击游戏,冷兵器格斗“更近”,更快,也更刺激,给人很强的新鲜感,但不能否认的是把控难度很高,从战斗的平衡性到画面视角,都是极大的挑战,如其名字和背景,《狂野之血》的勇气值得嘉许,尽管没能完美解决所有问题,比如贴身肉搏时视角转换灵敏度欠缺,一旦被围殴脱身困难,特别是弓手,不过,强有力的砍杀带来的快感,华丽大招的暴爽冲击,已经足以达成“给玩家一片自由厮杀的空间”这个首要目标,相信会让不少“狂人”乐此不疲。
相比起市面上诸多生拉硬扯所谓角色扮演大作,《狂野之血》这部纯动作向游戏却有着相当靠谱的剧情背景。游戏主角是即便中国玩家也相当熟悉的亚瑟王首席圆桌骑士——兰斯洛特,截取了整个亚瑟王时代中最为波谲云诡的一幕,由一段不伦之恋开始,糅合了王室、性、背叛、战争诸多戏剧性因素的奇幻故事。亚瑟王发现自己的王后与兰斯洛特竟然……说得好听点就是恋情,说得难听点就是奸情,其实“宫闱情人”在欧洲中世纪是很普遍的事情,绝大多数情况大家都心照不宣,但自己最宠信的兄弟给扣的“绿帽子”,骄傲的“万王之王”的亚瑟王还是无法面对,黑暗女巫莫甘娜趁虚而入,以奉令惩治为由打开地狱之门,释放了无数邪灵恶鬼,导致欧洲大陆生灵涂炭,一发而不可收拾。这战端虽非兰斯洛特亲手所启,但却因他而起,作为整个欧洲中古神话史上最强大的骑士,兰斯洛特必须亲手封印地狱之门,对付莫甘娜,甚至还要直面“情敌”亚瑟王的决斗!
熟悉Gameloft的玩家都知道,若不考虑体积因素,他家的游戏画面质量在同期同类产品中就算不是最出色的,也是最出色的之一,虽然曾有过“一套引擎用到黑”的诟病,但最近推出的几部招牌作品,《现代战争3》,N.O.V.A.3,确实已经将大多数厂商甩在身后,《狂野之血》破天荒采用了“虚幻3”引擎,让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一口气将单人模式第一周目(普通)从头过到尾,我却发现很难用简单的言语对画面或赞或弹,因为能想到的形容词,以前都用得差不多了。每一部“虚幻”引擎游戏推出,什么多边形,光影,粒子,抗锯齿这些名词就要用N遍,翻来覆去都是那些调调。作为大厂作品,我从来没有担心过《狂野之血》的画面会缺乏冲击力,尽管如此,第二幕电闪雷鸣的雨夜宫殿前,“镜头”上飞溅的水珠,以及第三幕如“潘朵拉星球”式的空中花园华丽美景,还是给人不小的震撼。
真正令我意外的是,与名字所体现出来的粗犷相反,这是一部有点“精致”的游戏,对细节的追求和把握比起那些盲目炫耀技术的产品更令人印象深刻。以画面而言,囿于体积和机能所限,手机/平板的3D游戏单幅场景不可能做得太大,画面元素也不能太复杂,所以挑战3D大作的厂商经常是两个下场:不是做得过于小气,可玩性不足,就是盲目堆砌,大而无当。《无尽之剑》式的“移步换景”算是讨了个巧,一度很多人猜想《狂野之血》就是“无尽切切”的克隆版,那就真是一部没有什么价值的山寨货了,还好它以实际表现打消了我们的担忧,这是一部100%如假包换的自由视角3D动作游戏,以关卡方式体现,每个关卡地图的幅面并不大,设计却非常巧妙,边缘的建筑、山脉等元素都显得非常“高”,使得整个场景非常有纵深感,视觉压迫力极强;路线设计也非常精巧,每个场景内有开阔地,有长巷道,有多道门相通,每关都分为若干段进程,每场战斗都被封印固定在一部分区域内,下一场战斗再换一片区域,场景轮流开放,玩家可能数次路过同一片区域但方向不同、视角不同、敌人也不同,两相结合,在脑海中造成比实际宏大得多的错觉,这表现力确实是功力浅薄者难以为之的。
游戏共七大场景,各具鲜明特色,从郁郁葱葱的乡村,到庄严森布的宫殿,皑皑白雪的万年冻原,不会让人有雷同的感觉。建筑在水上的倒影如波流淌,画面精美,截一张图大概都有3、4M,比绝大多数同类游戏大一倍,在这种情况下,稳定性相当不错,The new iPad为测试机,将多数进程关闭的情况下,单机版一周目打完,对战版打了若干场,未出现卡机、闪退现象,只是机身热了点儿,值得赞许。
动作游戏不能不说到操控,《狂野之血》采用了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左悬摇右固钮”的标准动作游戏体系,按钮够大布置合理,iPad较为舒服,iPhone可能会有些局促,任玩堂当然建议在条件允许前提下使用新款的iPad来进行游戏,才会有最佳体验。
如果说游戏有点让我意外的地方,就是采用了“极简主义”,一没设计繁复的武器装备系统,二没搞庞大的技能树,各项数值非常简单,武器就攻击力暴击(攻击)速度,盔甲就生命值体力(行动)速度,想要升级属性,直接花金币买,血瓶蓝瓶,花金币买,死后复活,花金币都OK。钱从哪儿来?打怪劈罐开宝箱,还不够就直接上人民币。有鉴于金钱的重要性,必然有对iap内购的担心,去年下半年Gameloft出了几款内购生硬的游戏,被玩家吐槽了好久。《狂野之血》价格是45元,在这个级别的作品中算是在心理价位内,内购自然是有的,个人判断内购是否“黑”的标准是:首先不存在只能用钱买而打不到或几率很低的东西;其次不花钱至少能打穿一遍剧情,又不至于被迫浪费太多时间去刷。在这方面,《狂野之血》设定简单,金币可打可刷也可购,除了两个套装外(已经搞定猎魔人装,尚未详细测试对武力攻防的影响,似乎主要加强的还是视觉效果)也没有过多的装备,经亲测不花钱不刻意刷的情况下打穿一周目普通难度能够达成,只是后两三关稍微艰苦了点儿。估计除了买套装,玩家最大花钱的需求是原地满血复活吧。
游戏标准砍杀流,但不是无脑爽,不时会穿插一些难度不大调剂气氛的谜题,比如砍(或射)使水晶变色与封印一致从而将其解开,有时还不止一块;打开远处巷道后密门的扳手,有时间限制,到期复原,后期地面的暗钉加上墙上的喷火雕像挺讨厌,但基本不会对游戏进程造成太大的阻滞。每关里还有若干黄金宝箱,包含比瓶瓶罐罐和普通宝箱多得多的金钱,上有锁,必须解开一道道类似“华容道”的谜题才可拿到,“困难”以上难度还有时间限制,不过最难的大概也就华容道初级水平,纯粹找乐子,大家尽可放心。
武器系统虽然极尽简约,在游戏中却赋予了相当多样的变化,不止是多人模式,单人过关也是一样,右上角可以快速切换,依据敌人的不同特点,战场的不同环境使用不同的武器,技能搭配,效果会有千差万别,不管是多人还是单人,都是重要的玩点。而开发者还意犹未尽,甚至在某些关卡中设计了弩炮,让玩家在劈砍的间隙中还能爽一把“抢滩登陆”,心思用到了尽。
考虑到平板的视角转换必然存在不够灵活的问题,《狂野之血》设计了辅助攻击系统,主角会自动向其最近的敌人发起攻击,冲起来后还能略微调整角度向敌人突刺,虽尚达不到完全智能化,准确度还可以,武器威力升级上去以后,用好了会有《鬼武者》式的连斩效果,极为华丽。不过,如前而言,毕竟不能完全解决视角问题,动作过于火爆时“摄像头”可能跟的不够快,也有时候视角会拉得过于近,单机情况下顶多是影响观感,多人模式下一旦被敌人逼到角落,不能快速调整好的话可能就要挨揍了,这未必能算缺点,但是游戏的主要难点,也是我认为有改进空间的地方,同样有改进空间的包括故事结局可以更加精彩,多人游戏模式和地图可以更加丰富,不过,听闻这部作品完全是由国内团队开发,各方面表现已经足够出彩,若一丝缺点都没有,那真是逆天了。
动笔写这篇评测前,我曾征询任玩堂另一位也在玩《狂野之血》的作者感觉,他大小游戏玩得也不少,最直接的感受是,也没觉得这部游戏有什么不得了,可一玩上总是停不下手来。
用一句话评说,《狂野之血》宏大中不失细致,狂野中不失精巧,虽为动作游戏新丁,却处处显露出大厂积淀的成熟风范,值得一试!
随时,随地
扫描二维码
下载任玩堂客户端
广州联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 Inc. All rights reserved.[金钱至上的社会]“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誉的诱惑,不时地以伪善_试卷分析-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金钱至上的社会]“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誉的诱惑,不时地以伪善[金钱至上的社会]“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誉的诱惑,不时地以伪善作者:www.niubb.net&&来源:&&时间: 20:02:48阅读:所属专栏:
“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誉的诱惑,不时地以伪善的手段对待伪善的环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与材料所述风格类似的作品是A.《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B.《大卫.科波菲尔》C.《老人与海》D.《百年孤独》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同时又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强烈的批判,体现了现实主义。而A属于浪漫主义文学,B属于现实主义风格,C属于现代主义文学风格,D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故选B。 考点:考点名称: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狄更斯、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现实主义文学: 在西欧,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一般说来,凡是在形象中能充分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可叫做现实主义作品。它除了在细节上要求真实外,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欧洲,现实主义的形成,一般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是历史的继承和现实的创新,成为现实主义成熟的标志。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是后人概括出来的。法国的普鲁东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中,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指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19世纪30~4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继浪漫主义之后,成为欧洲文学的主要潮流。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司汤达以小说《红与黑》为这种文艺思潮奠定了基础,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把批判现实主义推向高峰。欧美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能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善于选取典型的生活画面,重视人物形象的艺术概括,提供人物发展的历史,使人物的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但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对现实的批判,是以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他们不能正确地指出社会发展的前途。 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及其本质: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以表达自我情感和人的心理现象为主的现代主义文学呈现了跳跃性、荒诞性和表现手法的怪异性,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担忧。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得到巩固,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迅速扩展,资本主义国家未能很好地缓和与协调自身矛盾,日益积聚的社会矛盾变得日益尖锐和复杂。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事物与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社会的罪恶日益凸现,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于是出现了一批敢于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实的文学家。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现实主义文学:1、概念: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现实主义以具体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为特征。因此,它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2、它产生的主要原因:(1)工业革命发生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暴露出种种弊端。(2)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引起了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欧美各国社会矛盾日趋尖锐。(3)一批文学家积极关注社会问题,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3、它的主要特点:(1)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注意关键词:关注……,再现……,剖析……,揭露和批判……)(2)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4、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作者国家作品主要内容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以《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最著名。《欧也妮?葛朗台》通过葛朗台的发家史及其女儿欧也妮?葛朗台的爱情、婚姻悲剧,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以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巴黎社会为背景,以伏盖公寓(高里奥老头的寓所)和鲍赛昂夫人的客厅为舞台,描绘了贵族子弟拉斯蒂涅堕落的经历和高老头被女儿遗弃的悲剧。狄更斯英国《大卫?科波菲尔》自传体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大卫曲折艰辛的身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他的一生道路了解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狄更斯在小说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这里有一条交易法则:‘欺骗他人,因为他们要欺骗你。’这是真正的经商之道。”普希金俄国《叶甫盖尼?奥涅金》诗体长篇小说,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了那一时代俄国青年的苦闷、探求和觉醒,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别林斯基把它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列夫?托尔斯泰俄国《安娜?卡列尼娜》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高层首长卡列宁的妻子,一次舞会上邂逅了年轻的伯爵渥伦斯基。二人产生了真爱,不顾一切地私奔,从而展开了一场爱情悲剧。表面上是写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失足的事情,实际上展示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安徒生丹麦《卖火柴的小女孩》描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除夕夜被冻死的故事,批判了当时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揭示旧社会贫富悬殊的问题,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穷苦悲惨的生活。易卜生挪威《玩偶之家》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马克?土温美国《百万英镑》描写了一位美国穷小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伦敦的两位富翁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钞票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爱情。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巴尔扎克: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出生于法国图尔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年,他在法科学校学习法律,并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事务所当见习生。通过形形色色的案件,他洞察了社会的丑恶,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大学毕业后,从事文学创作。1829年,巴尔扎克第一次用真名发表的《舒昂党人》,揭开了长篇巨著《人间喜剧》的序幕。开始陆续发表《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等作品。狄更斯:狄更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1833年开始文学创作,一生创作了14部长篇和百余篇中、短篇小说以及大量杂文、特写、游记、剧本等,代表着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1850年完成的《大卫?科波菲尔》是代表作,这是作家最喜爱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狄更斯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始终坚持人道主义思想,对英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和流血;改良主义色彩浓厚;特别善于塑造“小人物”形象;善于用儿童的眼光观察社会,赋予平凡事物以奇异的色彩;幽默与感伤的情调交替出现,人物描写喜用夸张手法,情节富有戏剧性。 普希金:普希金(),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820年,写成长篇童话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首创性地把民间故事和民间语言引入诗歌,成为俄国文学中第一首积极浪漫主义诗歌。1824年,普希金因他诗歌的广泛流传而被沙皇政府派遣到南俄任职(实为流放)。1823年,开始创作《叶甫盖尼?奥涅金》。1828年,普希金在莫斯科的一次舞会上遇到了娜塔丽娅?冈察洛娃。次年,他向这位“莫斯科第一美人”求婚,遭到拒绝。1830年再次求婚,获得成功。1830年后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而且以别尔金的署名发表了五个短篇,为俄国短篇小说创造了典范,成为俄国现实主义散文小说的开端。1831年,普希金结婚后定居彼得堡,并重回外交部任职。此后,完成了《上尉的女儿》《杜勃罗夫斯基》《黑桃皇后》《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等作品。1836年,创办《现代人》杂志,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开辟了重要的理论阵地。1837年2月,诗人在决斗场中受伤,两天后去世。果戈理:果戈理(),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讽刺作家。出生于乌克兰波尔塔省农村。1828年中学毕业后,来到彼得堡,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831年,他结识普希金。1835年,果戈理出版了中篇小说集《密尔格拉得》,内含4篇小说,它标志着果戈理现实主义创作的进一步发展。此后他发表了许多作品。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小说作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戏剧作家,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之一。1835年底,他创作完成了5幕讽刺喜剧《钦差大臣》。这部作品于日在彼得堡首次上演,即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不久,旅居国外。1841年完成了长篇小说《死魂灵》。1848年春,他回到莫斯科定居。代表作《死魂灵》创作时间长达6年,以精湛的现实主义艺术技巧,广泛地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具有史诗般的规模。易卜生:易卜生是19世纪后期挪威杰出的剧作家和诗人。是欧洲戏剧史上继莎士比亚、莫里哀之后的第三个高峰,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1849年后,致力于文学创作。此后在奥斯陆的15年间,他除先后在卑尔根剧院和首都剧院担任编导外,还创作了不少具有革命激情的诗歌和10个剧本。1864年后,旅居国外,1年后回国。日,易卜生与世长辞,挪威国王为他举行了国葬。易卜生在长达50年的笔耕生涯中,除创作了20多个剧本外,还写了大量的诗歌。代表作有1879年发表的《玩偶之家》等。 马克?吐温:马克?吐温(),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用纯粹美国口语写作的作家,有人称他为“美国文学之父”。幼时家境贫寒,先后当过印刷厂学徒、报童、排字工人、矿工、水手和领港员。他的笔名马克?吐温就是水手的术语,意思是水深两寻,即水深12英尺,表示航船可以安全通过。1863年,马克?吐温来到弗吉尼亚市,被聘为《企业报》的记者,开始写幽默小品,并使用马克?吐温这个笔名。1865年任《晨报》记者。同年在纽约一家杂志发表《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作品生动诙谐、幽默风趣,风行一时,马克?吐温也因此全国闻名。代表作有《竞选州长》(1870)、《汤姆?索耶历险记》(1876)、《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等。 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日生于莫斯科以南200公里的贵族庄园雅斯纳斯?波良纳。1844年求学于喀山大学,三年后退学回家经营庄园。1852年从军高加索,同年发表处女作《童年》(与后来发表的《少年》《青年》合成自传体三部曲),开始文学活动。1856年发表《塞瓦斯托波尔故事》,开创了俄国文学描写战争的现实主义传统,为作者赢得了名声。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活动,是在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进行的,这正是俄国社会大变动时期。年,他完成了史诗性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年完成了第二部著名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年完成了集中体现他晚年的思想和艺术特征的长篇小说《复活》。考点名称:浪漫主义文学(雨果、雪莱、海涅)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由于作家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形成两大对立的派别: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寄理想于未来,有的作家则赞成空想社会主义。消极浪漫主义者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在教材中介绍的都是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浪漫主义的积极、消极之分,主要是根据作家和作品的政治态度和社会理想区分的,但作为同一文学思潮,又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如注重抒情,善于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执意塑造非凡的人物,等等。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早期,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冲击下,欧洲的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积极追寻新的理想抒发个人情感。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1、概念: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张扬。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2、它出现的主要原因:(1)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并出现了工业革命。(2)革命和战争频繁,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3)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引起了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4)人们对启蒙思想的“理想王国”幻灭,进而追求新的理想。3、它的主要特点:(1)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2)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3)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30年代发展到顶峰。4、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作者国家作品 主要内容雨果法国《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和黑暗。雪莱英国《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海涅德意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描写了当时德国的现实,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同时作者又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境间跳跃,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热望和追求。雪莱:雪莱(),英国诗人。生于贵族家庭,曾在牛津大学学习,因宣传无神论思想而被开除。政治上支持爱尔兰民族独立,赞扬法国大革命。他的诗音调优美,节奏明快,想象丰富。《西风颂》、《致云雀》等举世闻名。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的典型作品。剧中主人公普罗米修斯因反抗天神朱庇特对人类的专制残暴,被铁链锁在高加索岩石上,身受百般摧残,却绝不向暴君屈服,最后终于依靠大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雪莱通过这一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颂了坚贞不屈的反抗精神,表达了对未来美好世界的向往。 雨果:雨果(),法国作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等方面均有建树。1830年,雨果的剧本《爱尔那尼》的成功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1831年,雨果发表小说《巴黎圣母院》,揭露中世纪教会的黑暗和罪恶,同时宣扬仁慈与爱情创造奇迹的人道主义思想。年创作长篇小说《悲惨世界》,这是一部杰出的世界文学名著,它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描写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为维护有产者的利益、与人民为敌的本质。 雨果的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创作于1830年7月,1831年出版。主要故事情节是:在巴黎圣母院前欢度宗教节日之际,美丽纯洁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哈尔达带着一头会耍杂技的小羊正在进行精彩的表演。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对她起了邪念,指使敲钟人加西莫多绑架她,但国王护卫队队长法比斯救了她。从此,少女爱上了法比斯,把他当做理想的情人。克罗德忌恨在心,他在爱斯梅哈尔达与法比斯幽会时,刺伤了法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哈尔达,使她被判处死刑。行刑之日,加西莫多将她救出,把她安置在圣母院的顶楼。克罗德想得到她,遭到拒绝后,他将她交给了官兵,在圣母院顶楼看着她被绞死。加西莫多在愤怒中将克罗德推下顶楼,然后找到了爱斯梅哈尔达的尸体,死在她的身边。爱斯梅哈尔达是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是欧洲文学史中不朽的女性形象之一。她美丽善良正直,宁死不屈。加西莫多是作品中另外一位备受奴役与摧残的底层人物。他奇丑无比,驼背、跛足、独眼,后来又因巴黎圣母院巨大的钟声震破了耳膜,成了聋子,好像天底下所有的不幸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他淳朴率直、正义勇敢、知恩图报、爱憎分明。《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的典范。为了营造突兀离奇的艺术氛围,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采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色彩浓烈的社会图景。《悲惨世界》是雨果的另一部代表作。全书共分五部,讲述苦役犯冉?阿让非同寻常的人生历程。冉?阿让原是个修剪树枝的工人,由于偷了一块面包而服了19年苦役。刑满后他被米里哀主教感化,成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他化名马德兰,勤劳致富,并被推为市长。但由于他的苦役犯身份暴露,加之警官沙威作梗,再次被捕入狱。逃出来后,他从无赖德纳第处救出已故女工芳汀的孤女珂赛特,隐居巴黎,继续行善,但仍不断遭到沙威的追缉。1832年他参加共和起义战斗,在街垒战中释放了俘虏沙威,抢救了负伤战士马吕斯。后来,他成全了珂赛特和马吕斯的婚姻,这对青年夫妇却因误会而疏远了他。临终前,误会消除,他躺在青年夫妇怀里安然去世。《悲惨世界》是一部以史诗笔法写成的现实主义杰作。它从滑铁卢战役揭开序幕,着笔于波旁王朝时期和七月王朝初期的社会生活,战场、贫民窟、修道院、法庭、监狱、新兴的工业城市、巴黎大学生聚集的拉丁区、硝烟弥漫的街垒等,展示了一幅蔚然壮观的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历史画面。在所有的描写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艺术上的最大特色。 海涅:海涅出生于一个犹太商人之家,曾先后在波恩大学、柏林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学习,1825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831年以后定居巴黎。在大学期间,海涅就开始写诗。他早期诗作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激情,中晚期则贯穿着民主革命的理想,放射出现实主义的光辉。此外,还写了一系列关于政治、宗教、哲学、文学、绘画、音乐的评论。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海涅诗歌创作的桂冠,共分27章。写的是他从巴黎返回祖国探望病中的母亲时,沿途的所见所闻和主观感受。诗人用冬天的严寒、荒凉、昏暗来比喻德国的现实,对普鲁士反动政府的黑暗统治,教会的伪善,资产阶级市侩的自私贪婪、尔虞我诈给予无情的嘲讽和鞭挞,同时以坚定的信念预示着美好生活的到来。诗人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将历史事件、民间传说、童话、梦境融入到对现实的描绘之中,从而构成了长诗独特的艺术风格。比喻、夸张、象征、梦幻等手法的运用,增强了长诗的讽刺力度。 考点名称:20世纪的世界文学(萧伯纳、罗曼现代主义文学:所谓现代主义,实际上指思想和艺术方面与传统文艺迥然不同的许多思潮和流派的总称。20世纪20~30年代是现代主义流派的繁盛时期,当时主要有后期象征主义等。后来,又出现了荒诞派、美国的黑色幽默派和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等。 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及其本质: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以表达自我情感和人的心理现象为主的现代主义文学呈现了跳跃性、荒诞性和表现手法的怪异性,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担忧。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 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从产生和繁盛的时间来看在西方由来已久,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时期,文艺家就主张艺术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并取代现实主义成为文学的主流。从兴起的社会根源来看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开始大量暴露出来,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第二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物。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迷茫痛苦而找不到出路。从创作特点来看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因对现实秩序不满而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是一种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共同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19世纪以来欧美主要文学流派及成就: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文学时代。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是其主要的创作风格。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离奇、紧张的故事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绚烂多彩的场面和浓郁的抒情气氛而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作。 2、19世纪中后期是现实主义文学占主流的时代,它以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为主旨。巴尔扎克的系列小说《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俄国、北欧的丹麦、挪威都涌现了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直到20世纪早期,现实主义作家仍然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例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3、20世纪初期以后,以集中表现自我、故事背景模糊不清、手法比较怪诞、语言风格悖离传统为特征的现代主义文学兴起,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剧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现代主义文学概述:1、概念:所谓现代主义,实际上指思想和艺术方面与传统文艺迥然不同的许多思潮和流派的总称。20世纪20~30年代是现代主义流派的繁盛时期,当时主要有后期象征主义等。后来,又出现了荒诞派、美国的黑色幽默派和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等。2、产生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化文明程度提高; ②两次世界大战威胁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 ③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3、主要特征: ①强调集中表现自我;(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②手法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③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4、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作家家国籍代表作主要内容简介海明威美国《老人与海》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老人桑提阿果独自在海上打鱼。他钓到了一条大鱼,把鱼头和上半身绑在小船边上。但是他遇上了鲨鱼,老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昭示“做人不应该被任何困难所压服,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贝克特爱尔兰《等待戈多》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借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早期):作家国籍代表作主要内容简介萧伯纳英国《苹果车》抨击英国议会制的政治讽刺剧。罗曼?罗兰法国《约翰?克利斯朵夫》叙说了一个真诚的音乐家是如何反抗虚伪轻浮的社会,从而在与社会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升华自己、完善自己,它是主人公克利斯朵夫的历险记。它又是一部音乐的史诗,作者用他对音乐精神的深刻理解,描述了病态堕落的艺术与健康奋进的音乐之间的斗争,歌颂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音乐理念。 20世纪苏联社会主义文学:1、主要特征有哪些:①遵循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 ②接受共产党领导,负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③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创作方法,同时吸收其他艺术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 ④具有多样化的民族形式和统一的社会主义内容。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作家代表作主要内容简介高尔基。《母亲》作品通过弗拉索夫家两代人的不同命运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阐述了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在革命斗争中不断觉悟、成长的过程。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保尔?柯察金由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英雄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罗曼?罗兰:罗曼?罗兰(),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法国中部的古老小城克拉姆西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自幼喜爱音乐和文学。1886年,考取了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被送到法国设在罗马的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回国后,在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音乐史,并从事文学创作。罗曼?罗兰主要作品有戏剧、小说和名人传记。年,创作了《信仰的悲剧》,包括《圣路易》《艾尔特》和《理性的胜利》三个剧本。此后,又创作了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革命剧:《群狼》(1898年)、《丹东》(1899年)、《7月14日》(1902年)。20世纪的头十余年间,是罗曼?罗兰创作高潮时期,他相继写出《贝多芬传》(1903年)、《米开朗琪罗传》(1905年)、《托尔斯泰传》(1911年)等名人传记,还创作了他最优秀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年)。在这部长达十卷的小说里,作家塑造了一个个自我奋斗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他们对帝国主义时代德、法黑暗腐朽社会的反抗,以及他们个人奋斗道路必然失败的悲剧。作者因这部小说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20年代,罗曼?罗兰写了《甘地传》、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1939年,创作了著名悲剧《罗伯斯庇尔》。 《约翰?克里斯朵夫》: 《约翰?克里斯朵夫》共4集10卷,是罗曼?罗兰一生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品。作家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二三十年间的欧洲生活为背景,描写了生活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家克利斯朵夫一生奋斗的经历。克利斯朵夫出生于德国莱茵河一座小城的穷乐师家庭,他从小就既富有音乐天才又富有反抗精神。德国社会容不得他,他逃亡到法国巴黎。法国社会和文化界同样腐败,他横冲直撞地进行反抗,但到处碰壁。在一次“五一”示威游行中,他的好友奥里维被警察打伤致死,他出于自卫打死了一个警察。事后不得不逃往瑞士,在阿尔卑斯山区隐居多年,潜心进行音乐创作。晚年他成了誉满欧洲的音乐家,但内心十分平静,避世孤居罗马,专心致志于宗教音乐的创作,一心追求精神上的“清明高远的境界”。作品的最大成就在于塑造了克利斯朵夫的形象。这一形象概括了20世纪初西方整整一代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和精神面貌。它也开拓了有别于19世纪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新途径。 海明威:海明威(),美国作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出生于芝加哥一个医生家庭,1917年中学毕业后就当报社记者,上过意大利前线。1925年出版第一部重要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第二年出版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一举成名。他喜欢滑雪、斗牛、打猎,这些往往都是他作品的背景。20世纪40年代,曾来中国报道抗日战争。二战以后,移居古巴,创作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1952年普利策奖。《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桑提亚哥这个孤军奋战的形象是海明威20、30年代创造的“硬汉性格”的继续与发展。它的艺术概括程度更高,达到寓言和象征的高度。195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海明威以诺贝尔文学奖金,以表彰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他在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中指出:“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没有做成的事情。”古巴革命后,回到美国。1961年,因精神忧郁自杀。海明威的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逼真的记述、简约的文体、细致入微的心理剖析和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使他成为开创一代文风的巨匠。其他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准而鸣》《死在午后》《非洲的青山》《有的和没有的》等。特别是前两部作品描写两次世界大战,成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 萧伯纳和他的代表作《苹果车》:萧伯纳(),英国戏剧家。他的母亲靠唱歌和教授音乐谋生。在母亲的熏陶下,他也培养起对音乐的爱好,为一些报刊写音乐评论和剧评,并从事新闻工作。萧伯纳的世界观十分复杂,在他接触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也受到当时欧洲流行的叔本华、尼采等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但他对帝国主义的反动政策和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宗教、伦理等方面抱着批判的态度。1885年萧伯纳开始戏剧创作,到1949年为止,共完成剧本51部。《苹果车》是萧伯纳后期的重要作品。这是一出政治讽刺剧,以英国的议会制为攻击的对象,以内阁会议为主要情节。剧中的国王马格纳斯和首相卜罗塔斯相互较量,看谁是英国的真正统治者。国王表示要退位,并将作为平民竞选下院议员,如果他被选进国会,他将组织一个政党,他的刚接任的儿子罗伯特国王很可能会让他组阁。首相意识到即使自己目前取得权力,未来也将败在国王手下,于是他不得不宣布危机已经过去,一切照旧。剧中还有一个插曲:美国大使宣布美国将同大英帝国重新合并,企图吞并大英帝国。在这个剧本里,萧伯纳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指出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缺陷。马格纳斯的内阁声称他们是按人民的意志办事,其实他们并不负多少责任,负责任的倒是国王本人。国王行使的否决权,防止了极端民主化。在萧伯纳的戏剧作品中,社会问题剧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戏能启发观众去思考问题,他的戏能引人发笑,始终抓住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此外,他还能以丰富和引人入胜的语言,表现了独特的机智和幽默。欢迎您转载分享:推荐:相关试卷分析热点试卷分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