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春秋篇电视剧分两个时期,是春秋和什么?

网站刚进行改版,内容在一天天完善。希望您的支持!
旧版网站栏目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1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1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的起迄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熟悉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1&&& 教学目标&&&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的起迄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熟悉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熟悉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齐国、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熟悉到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齐桓公称霸: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其称霸的背景、手段和活动教材中介绍的比较具体,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其称霸过程的分析,了解到诸侯争霸的实质熟悉到齐桓公称霸的根本原因是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熟悉历史知识的能力。诸侯称霸的历史作用:这是本课的落脚点,学好它对于后面历史学习作了铺垫。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作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从战争的性质看,"春秋无义战",其实质是奴隶主贵族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丁深重的灾难.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争霸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丁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它客观上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些问题相对比较抽象,理论难度又比较大,而且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析争霸战争的实质和结果,要明白这个问题比较困难。 &&& 教学方法: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地位分析:&&&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本课是这段大变革时期在政治上的表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地位十分重要。学好本课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的变迁,可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为以后要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假如学生不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本课,对于以后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学习不利。 &&& 教法建议:&&& 关于"春秋五霸"。教师应指导学生回忆上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提出夏、商、西周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并引导学生回答出三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先后是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荣时期,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771年。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那么为什么要把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呢?从而导入新课。 &&& 关于"齐桓公称霸"。建议教师首先从诸侯争霸的背景讲起,出示有关西、东周的直接管辖的土地、人口、兵力、财力、物力等对比图。使学生通过对比明白,此时周王室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已经严重削弱,因而周王室与诸侯的关系发生了完全相反的变化。就是说,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这成为诸侯争霸的背景原因。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霸主诸侯首领。这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在这种情况下,诸侯纷起,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历史上称?春秋五霸"。在讲到齐桓公称霸的条件和活动时,建议教师提问学生:假如你是一个诸侯国的国王,为了成为霸主,你会如何做呢?然后在学生答案中,找到相关内容,再让学生先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使学生明白齐桓公能够首先称霸,雄厚的实力、有利的条件,提供了可能性;任用人才和进行改革是根本原因。葵丘会盟是称霸的标志。&&& 关于"诸侯争霸的历史作用" 因为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初一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建议教师以战争的后果为基点,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总结的方式。在讲授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由历史现象到历史实质的提炼过程。&&&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 教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复习提问在前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个朝代?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在学生能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一、东周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 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春秋五霸&&& 1、诸侯争霸的实质&&& 教师首先出示有关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名称&&&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西周&&&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 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天子是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东周&&& 东周初年王室直接近辖的土地有方约600里的土地,往后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 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分析,对东周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东周初年,王室力量削弱,天子和诸侯的地位变化的理解。在学生看对照表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什么?估计学生能够说出表面原因,但是对深层次的原因概括不清,教师应进一步指出: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正是在周王室的日益衰微的背景下,诸侯争霸的热闹场面一场接一场地出现了。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权威,却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所朝思暮想的。于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贡赋,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诸侯首领―霸主。这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 2、春秋五霸&&& 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出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各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指出“春秋五霸”的另一种说法。)同时让学生在春秋列国形势土上画出“五霸”(实际应该为7个国家)的相应位置。&&& 3、齐桓公称霸&&&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 ⑴齐在山东,得渔盐之利,富庶,为东方大国。&&& ⑵齐桓公善于用人,任管仲为相。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齐国实现国富兵强。&&& ⑶齐桓公依仗实力,有管仲谋略“尊王攘夷”,发展齐国势力。(东周初年,王室衰微,但天子以“天下共主”的名义,仍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强大的诸侯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 4、晋楚争霸&&& 在阅读教材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晋楚争霸的关键之战是什么?晋文公称霸同齐桓公称霸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估计学生可以回答出城濮之战。教师先作介绍:晋国出动的兵力约2万人,楚国出动的兵力约4万人,结果却是晋胜楚败。所以,城濮之战在我国历史上是一次以少胜多的闻名战例 (解释退避三舍这一成语的来源。)“齐桓公晋文公称霸有什么相同之处”关键要让学生明白齐、晋之所以可以成为霸主,其根本原因是两个国家的君主都进行了改革,使国家得以强壮。(吴越争霸: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自己以讲故事的方式学习)&&& 5、争霸战争的作用&&& 教师提问:这么多争霸战争,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什么影响?估计学生可能会回答出战争的破坏性,但对于战争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恐怕回答的不会很到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春秋开始的时候诸侯国林立,由于争霸战争到春秋末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大国,这能说明些什么问题?(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发言。&&& 二、战国七雄&&& 教师首先出示《战国形势土》边指图边向学生介绍战国七雄,建议教师按方位向学生介绍七个国家即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在中间。教师再提问:请同学对照《春秋列国形势图》后指出,在七雄中哪些国家是春秋时就存在的,而哪些国家是战国时新出现的?在学生正确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次指出:其实除了新出现韩赵魏之外,此时的齐国也与春秋时期的齐国有所不同了,教师讲解“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事件。&&&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握,但是一定要强调长平之战的作用,即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军的进攻了。&&& 板书设计
如果您喜欢本站请推荐给您身边的朋友 中国儿童教育网 地址:first.net
中国儿童教育网为家长们提供优秀全面的一站式教儿育儿服务,为幼儿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参考资源!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下载完整版《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Word试卷
相关资源搜索
最新同类资源
| 技术支持:QQ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分别有五个诸侯国称霸,他们称霸的顺序是什么?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分别有五个诸侯国称霸,他们称霸的顺序是什么?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分别有五个诸侯国称霸,他们称霸的顺序是什么?
一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但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这三个毫无争议其实晋襄公、晋悼公也是霸主,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只是称霸一时不长久晋襄公打败了秦穆公而称霸,晋悼公打败了楚共王而称霸总的来说晋国称霸时间最长,是春秋第一强国 晋国在韩原之战被秦国大败(公元前645年)——一次大失败晋国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国(公元前 632年) 晋国在崤之战大败秦国(公元前 627年) 晋国在邲之战被楚国打败(公元前 597) ——一次大失败晋国在鞍之战打败齐国(公元前589年) 晋国在鄢陵之战打败楚国(公元前575年)晋国在平阴之战打败齐国(公元前555年)晋国和其他大国的大战,大失败只败过2次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朝代歌讲的都是什么事?
没有讲什么事,就是把朝代列出,方便人们记忆而已。如果解决了你的问题,请点好评,谢谢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这是朝代歌,帮助记忆朝代的
大家还关注七年级历史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七年级历史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2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周列国春秋篇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