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建筑舞蹈的坐部伎与立部伎的区别在哪

唐代创作的舞蹈《坐部伎》、《立部伎》
&您现在的位置:&&&&&&&&&&&&&&&&&[专题]&&&&正文
唐代创作的舞蹈《坐部伎》、《立部伎》
&&&热&&&&&
唐代创作的舞蹈《坐部伎》、《立部伎》
作者:佚名&&&&转贴自:网络搜索&&&&点击数:546&&&&更新时间:
 从唐开国以来,宫廷燕乐用《九、十部伎》,后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渐有了自己的创作,名之为《坐部伎》和《立部伎》。《坐、立部伎》的产生,对唐舞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坐部伎》和《立部伎》是根据演出的需要和演奏者“音声人”的业务水平来划分的,堂上坐奏为《坐部伎》,堂下立奏为《立部伎》。立部贱,坐部贵,等级分明,最低的是雅乐演奏人员。《立部伎》动辄上百人,而坐部伎则三数人最多十二人。此后杂技进入《立部伎》中,那已是代宗和德宗(763~804年)中的事了,白居易在一首诗中有这样的描述:“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巨索,掉长竿……”这里所列的全为杂技节目。
  《坐部伎》共六部:《燕乐》(《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坐、立部伎代表性的节目首推大气磅礴、名振中外的《破阵乐》。
  唐太宗李世民(627~649年),在山西为秦王时,民间已有歌颂李世民打败刘武周的《秦王破阵乐》诗歌,李世民曾说:“朕昔在藩邸,屡有征伐,世间遂有此歌。”贞观七年(633年),李世民绘制舞图,太常丞吕才加工编制。而舞蹈形式是摆出各种阵式(队形)的变化:“左圆右方,先偏后伍,”(前面有战车,后面有队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护,以像战阵之形。鱼丽阵像鱼儿咬尾的纵队,而鹅鹳则为横队。舞蹈由三段组成,每段有四个变化,共计十二个阵式。我国古代一贯讲究阵法,贯串着战术思想,诸葛武侯在四川奉节城与白帝城之间沙洲碛坝以八阵图推演兵法,因有当地谚语:“巫山峡锁全川水,白帝城排八阵图。”并有人日(正月初七)踏碛纪念诸葛的遗风。李世民的《破阵乐》也表现出他的战术思想,前出四表,后缀八幡,左右折旋,趋走金鼓,各有其节,正是四头八尾的“八阵图”,是根据兵法而来的,和诸葛武侯一脉相承。李百药、虞世南、褚亮、魏征等所制歌词:“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该舞由120人披甲执戟、战斗击刺而舞,充满战斗气氛,再现了李世民百战百胜的气势。敦煌217窟北壁“未生怨”壁画,一般称为“演习图”,十人分两组,一方五人执矛,另一方五人执盾,正在激烈搏斗,从中可以想见《破阵乐》的风貌。《破阵乐》曾传到日本,名《秦王破阵乐》或《皇帝破阵乐》。日本正仓院藏有《破阵乐》道具,名“破阵乐太刀”;为唐代赠品,可见唐代演出《破阵乐》时用刀。[1]
文章搜索:可乐露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料、下载、图片来自网络搜索转载,本站仅提供舞蹈资源搜索服务,其他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5篇热点文章
&最新5篇推荐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舞蹈者之家所有网络 Copyright ©;;
全球舞蹈咨讯网络〈br〉精心打造舞蹈者网上梦想家园.中国舞蹈论坛.中国舞蹈在线&&&&&&&&页面执行时间:578.13毫秒&&&&[闽ICP备号] 建议使用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800*600、小字体显示模式浏览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国精讲试题题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4|
上传日期: 01:56:3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国精讲试题题.DOC
官方公共微信您的位置: &
论唐代坐、立部伎的特征
摘 要:隋唐以来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得到进一步的融合,唐代音乐家和各民族音乐家共同协作,创作了繁盛的音乐和舞蹈。作为宫廷舞蹈的坐部伎和立部伎在各民族融合的环境下,吸收了一定的异域文化,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本文试图通过文献的记载来探讨二部伎所呈现出来的特征。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当前位置:>>>>>>>>>>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包括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敦煌莫高窟艺术等。
通过对颜真卿书法成就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书法艺术在唐朝进入了黄金时代。通过对阎立本、吴道子绘画成就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他们各自的创作特点。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它在壁画和彩塑方面的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诱发学生对书法、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是隋唐文化的第二课,着重介绍隋唐时期的艺术成就。
“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是本课的重点子目。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敦煌壁画不仅仅是艺术品,同时又是历史的画卷,它以绚丽多彩的画面描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各个朝代多方面的社会面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墙壁上的图书馆”。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大部分学生缺乏书画艺术修养,历史教师对这一部分的研究也不是很专业,这些都给本课的学习带来了难度。
二、教法建议
1.有条件的地方,建议教师在上本课时,采取计算机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方法,制作教学软件。如不具备条件,则应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能说明问题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分析。
2.用事先制作好的表格,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即隋唐时期的建筑、印刷术、诗歌等成就,引出本课将带着学生走进隋唐时期的艺术殿堂。
3.讲书法艺术之前,先引导学生回忆“书法在何时成为一门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都有谁”。
4.讲唐朝书法艺术时,先出示一段材料,让学生对唐代书法艺术有一个总体印象:
有唐一代书法,真草篆隶行,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群星熠熠,组成了中国书法上空前绝后,最为辉煌的图卷。
──《书法艺术》
5.接着,先展示一些颜真卿的墨迹,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一边欣赏,一边思考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思考,在此也可以出示一些材料:
“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宋《续书断》
“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
──范文澜《中国通史》
6.介绍柳公权的书法艺术时,教师可以先请一个学生讲一讲“笔谏”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事说明了什么”,最后教师指出,柳公权是位风骨独具的君子,在封建社会里敢于冒杀头之罪,向皇上笔谏。柳的这种为人成就了他书法上一种铁骨铮铮的独特风格。此时,教师再带着学生一起欣赏他的作品,并概括出他的书法特点。
7.介绍隋唐时期的绘画成就时,建议教师先带着学生一起欣赏一组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如《游春图》《历代帝王像》《步辇图》《送子天王图》,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对隋唐的绘画成就有一个了解,然后再带着学生一起简单分析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特点。
8.讲艺术宝库莫高窟时,先播放一段反映敦煌莫高窟的录像,使学生有如置身于艺术“画廊”之中,然后引导学生在观察、联想的基础上谈谈他们的观感。这之后,再选放一些精美的敦煌壁画,让学生思考“这些壁画从哪些方面反映了隋唐时期的社会风貌”(此处应让更多的学生发表意见,只要合理,教师都应鼓励学生参与,不用有统一的答案)。
9.如果有时间,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关于敦煌艺术的发现与遭劫、敦煌学的建立等课外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
10.讲“盛大欢腾的乐舞”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插图,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特点。
11.学习完本课,让学生讨论“我国的封建文化艺术为什么会在隋唐时期如此辉煌”,然后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
三、学法指导
1.为了对本课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学完后,可以让学生用任意一种方法,归纳隋唐时期的艺术成就。
2.结合课后“活动与探究”的内容,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字帖、图片,或亲自动手临摹一幅唐代书法或绘画作品,课上展示给大家看。
四、问题与探究
【动脑筋】
1.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结构严谨,法度精密。据说,宋朝人将他们二人的楷书用作印刷字体,称之为“宋体字”。我们课本中,就有大量宋体字,请看它们与颜柳的书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都是方块字,且结构严谨,平稳端庄,大小均衡等。
2.结合课外了解的知识,猜猜当时表演《霓裳羽衣舞》最好的是谁?
【练一练】
【活动与探究】
1.搜集有关图片和文字材料,写一篇敦煌莫高窟畅想旅游短文,如《宝库探秘》。
无论写什么题目,建议都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
2.有兴趣的同学,可尝试临摹一幅唐代的书法或绘画作品。
对于没有书法、绘画基础的同学,也可尝试临摹几个字或一个人物。
自由发挥。
(东城区教研科研中心 孙永节)
隋朝书法融合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
隋代书法家主要有智永,他是王羲之的七代孙。他的书法继承家学,又有个人和时代特点。由隋入唐的书法家有欧阳询和虞世南。欧阳询,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工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并称为唐初三大书法家。他初学王羲之书,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面目,人称“欧体”。他的书法,以楷书最佳。他的用笔,方圆兼备而劲险峭拔。由于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构都有十分严格的程式,最便于初学,欧体楷书至今仍是人们学习的楷模。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等。虞世南经智永传授笔法。他的字笔圆而体方,外柔而内刚,锋芒内敛而气宇轩昂。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官至殿中侍御史。安禄山叛乱后,曾联络堂兄杲卿起兵抵抗,附近17郡响应,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后入京,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他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学张旭,善于推陈出新。他的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开创了新风格,对后世影响极大,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范文澜《中国通史》中说:“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颜真卿是一位多产的书法家。据说书迹有18种之多。留存至今的仍然不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感应碑》是他的代表作。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人。官至太子少师。他善书法,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侍书禁中。穆宗时,有过“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笔谏佳话。据《旧唐书?柳公权传》载:“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笔者,人不以为孝。外夷(指少数民族)入贡,皆别署货贝(准备专款),曰此购柳书。”唐文宗称他的字是“钟(繇)王(羲之)复生,无以加焉”。他学颜字,但能创新意,世称“颜筋柳骨”,指出了他们书法的不同特点。柳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笔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又吸取名家之长,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柳体”。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等。
隋朝画家展子虔(550―604),历北齐、北周,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他擅画人马、山水、台阁。相传他画人物描法细致,画马立者有走动之势,卧者呈起跃之状,写山川远近有咫尺千里之气概。曾在洛阳、长安、江都等地寺院绘佛教壁画。代表作《游春图》,描写贵族游春的情景,是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也有人认为它不是真迹,而是后人的复制品)。它动人地描绘了明媚春光下,游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神态。画中人与山的比例适当,远近关系处理合适(两晋南北朝时的山水画往往“人大于山”,表现手法上还不成熟)。这说明隋朝的山水画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阎立本(?―673),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父兄都擅工艺、建筑和绘画,驰名隋唐间。阎立本继承家学,曾任将作大臣、工部尚书,累官至中书令。他工书法,擅画人物、车马、台阁,尤其精于肖像,善于刻画性格。如《历代帝王图》,共画了13个皇帝及一些侍从。其中,威胁汉献帝禅让的魏文帝曹丕,是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为恢复汉祚而劳碌一生的蜀主刘备,带有愁苦的模样;割据江东,自立为王的吴主孙权,表现出桀骜不驯的神情。画家根据三人的经历,画出他们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使观者如见其人(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历代帝王图》今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阎立本所画《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接见吐番赞普松赞干布派来向文成公主求婚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真实地反映了汉藏两族友好亲密的关系,是一幅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画卷。今存有宋代摹本。存世作品还有《萧翼赚兰亭图》(现存台湾)。
吴道子(685―758?),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时孤贫,年未二十,已有成就。唐玄宗闻其名,任以内教博士,改名道玄,为宫廷作画。他擅画宗教人物画,在长安、洛阳二地的寺观三百余间画的壁画,所画情状各不相同。吴道子的画,注重线条的变化,笔法简练,风格奔放。他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条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举之势,人称“吴带当风”。用焦墨勾线,略加淡彩设色,巧妙地把晕染法融入传统的墨法之中,又称“吴装”。他的画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存《送子天王图》,是宋人的摹本。
石窟与文化艺术
石窟寺原指在大山间开凿出来的寺庙和僧舍,是宗教徒顶礼膜拜的神圣殿堂。随着宗教的广泛传播,石窟寺逐渐成为宗教文化传播的一个载体而发展成为融合建筑、雕塑、壁画、装饰等艺术的综合体。我国石窟在世界佛教文化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精湛传神的技巧呈现出汉魏以来佛教艺术发展清晰完整的脉络。印度的佛教和佛教艺术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越过帕米尔高原,沿着天山南麓进入玉门关而到达敦煌。随后,佛教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和中国的文化,崇佛的盛况也从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石窟艺术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石窟艺术主要有彩塑、雕刻、壁画、装饰等。敦煌莫高窟由于集中了大量的石窟艺术珍品而被誉为“艺术宝库”。它丰富的唐代遗存,也为人们展示了一部唐代石窟艺术的编年史。敦煌的隋代佛像体现了北朝雕塑向唐代过渡的特色,而唐代佛塑则摆脱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具有汉民族的特色,造像温和、慈祥、庄严、丰满。敦煌壁画构图严密,色彩富丽,形象生动,反映了大唐帝国的繁荣强盛和勃勃生机。
莫高窟开凿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南北长约一千六百米。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在唐朝时大大扩展,武则天时已修建到一千多佛龛,所以又称“千佛洞”。因为唐朝时此处地名“莫高里”,因此又称“莫高窟”。莫高窟至今保留的洞窟(指有雕塑和壁画的)是在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陆续开凿的,有塑像、壁画的共有492窟。其中包括历代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两千四百多尊。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飞天是正在飞翔的神,梵语称之为提婆。由于提婆有天的意思,所以汉译为飞天。一些佛教作品描写飞天往往出现在乐鼓齐鸣、天花乱坠的佛说法的庄严时刻。据说她们居住在风光明媚的天宫十座山中,不食酒肉,专采百花香露,散天雨花,放百花香。敦煌莫高窟在现存的492个洞窟中,二百七十多个洞窟绘有飞天,总计四千五百余身。其中有的飞天身长2.5米,也有的不到5厘米。这些飞天图像不受任何约束,姿态千变万化,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的丰富想像力。
坐部伎和立部伎
唐玄宗时,宫廷乐舞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两大类。坐部伎奏于堂上,立部伎奏于堂下。坐部贵,立部贱。坐部伎不可教者退为立部伎,再不成,退为雅乐。坐部伎有《长寿乐》(祝武则天长寿)等六部乐舞,立部伎有《破阵乐》等八部乐舞。每个乐舞的舞者,坐部伎为180人至80人不等,立部伎为12人、8人、4人、3人不等。
《秦王破阵乐》和《秦王破阵舞》
《秦王破阵乐》即《秦王破阵舞》,又名《七德舞》,是唐代最著名的宫廷乐舞之一,为歌颂唐太宗李世民而作。李世民为秦王时,征伐四方,这种乐舞即已流传军中。李世民即帝位后,由吕才协音律,魏征等作歌辞,他自己亲制《破阵舞图》。贞观七年(633年),命吕才依图教乐工120人披甲执戟而舞。舞队摆出各种阵势,“发扬蹈厉,声韵慷慨”(《旧唐书?音乐志》),伴奏音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舞蹈不仅具有浓厚的战阵气息,还有一种威慑力,令观者“凛然震竦”。这部武舞,既是颂功,又是示威,不愧为成功之作。
《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唐代著名宫廷乐舞。相传最早由西凉节度使所献,后经唐玄宗润色并制作歌词,改用此名。《霓裳羽衣曲》描写唐玄宗响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其舞、其乐、其服饰都着力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诗,对此曲的结构和舞姿作了细致的描绘:全曲分散序、中序、曲破三部分。散序为器乐演奏,不舞不歌;中序始有拍,且歌且舞;曲破为全曲高潮,繁音急节,声调铿锵,结束时转慢,舞而不歌。白居易称赞此舞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霓裳羽衣”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宫廷乐舞。流传达数百年之久,为我国古代音乐舞蹈史上影响较大的一部作品。
健舞和软舞
唐代广为流传的表演性舞蹈,分为健舞和软舞两大类。大多来自民间,后用于宴享。健舞有《剑器》《柘枝》《胡旋舞》《胡腾舞》等,舞姿矫健刚劲;软舞有《兰陵王》《春莺啭》等,舞姿优美柔婉。
唐代著名舞蹈艺人,善舞《剑器》。唐代诗人杜甫曾在开元五年(公元717年)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器,后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写《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回忆当时情况:“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又说:“耀如羿射九日落,骄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诗句把《剑器舞》雄健奔放的气势,高难度的技巧,快节奏的连续舞动,突然静止,沉毅稳健的造型“亮相”,以及鼓声如雷鸣,剑光似闪电的演出场景,都推到了读者的眼前。公孙大娘舞剑时身着戎装。
隋唐文化的特点
隋唐文化,长期以来为中外学界所瞩目,近年来更有诸多学者在隋唐文化的各方面进行专门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有的学者将隋唐文化概括为三大特点:一是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二是能够兼容并蓄,具有开放性;三是总结过去,开拓未来,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另有学者则总结为四大特点:一、反映了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历史背景;二、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的内容;三、带有佛教文化的色彩;四、体现了社会的开放风气。学者们一致认为,我国隋唐文化是封建时代文化的高峰时期,有的学者指出:纵观中国古代历朝的历史,唐朝既是封建经济发展繁荣时期,也是古代文化的辉煌灿烂时期。也有的学者说:唐朝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学艺术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屹立在7世纪初期至10世纪中期世界民族文化和文学艺术之林是毫无愧色的。还有的学者认为:唐文化以其博大的内容,恢宏的气势,雍容华贵的风度,昂扬向上的、坚定执着的进取精神,生动自然、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格,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艳丽明快的色彩而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有的外国学者也认为唐诗熔儒道佛于一炉,故能称其富;汇南北文学于一统,故能称其盛。
莫高窟唐代塑像
这是敦煌石窟里最优美的唐代塑像之一。1924年,为美国人华尔纳窃走。华尔纳用一种化学胶布贴在选好的壁画上,用力摩擦,壁画就印到胶布上。他这样卷去了四个洞窟里的26方唐代壁画。又用铲子从壁上铲下几块,还搬走了一尊最美的唐代塑像,就是课本上的这尊。这尊塑像现藏美国哈佛大学的福格艺术博物馆里。这尊塑像,高120厘米,是半跪式的菩萨塑像。菩萨单腿跪地,双手合十,神态安详。整个塑像在一个莲花座上。
欧阳询《九成宫碑》
九成宫遗址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原为隋代营造的仁寿宫,唐朝扩建后更名为九成宫。唐太宗每年来此避暑,唐高宗也常来此居住。宫宇早已塌毁,现存碑刻记载了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涌泉的事。此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手书。故为历代学书者的楷模。此碑文共20行,每行49字,是欧阳询于公元632年(唐贞观六年)六月书写的,也叫《九成宫醴泉铭》。欧书结体极其精严,意态饱满,《九成宫碑》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碑石现今尚存,但因捶拓过多,磨损很大,已非原貌。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此碑为唐朝刻石,唐建中元年(780年)立,它全称叫《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是颜真卿撰文并书写。其碑阴、碑阳刻写铭文各24行,每行47个字。碑额阴文篆书“颜氏家庙之碑”六个字为唐李阳冰书写。颜真卿汲取诸家所长,他的楷书方严正大,字体敦厚刚劲,在中国书法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柳公权《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又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碑高386厘米,宽120厘米。这是柳公权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书写的碑文,由裴休撰文。碑文记述了大达法师在唐德宗、顺宗等时期受到的种种恩遇,对研究唐代寺院地位及佛教发展提供了有用资料。碑文28行,每行54字。立于长安安乐坊安国寺内。柳公权写碑文时64岁,虽然已近古稀之年,但字体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后人称其为“柳书中之最露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乏”。《玄秘塔碑》后断裂为两截,宋元之际移入西安碑林。人们学习大楷,都以此碑和欧阳询的《九成宫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为入门楷模。
展子虔的《游春图》
《游春图》纵43厘米,宽80.5厘米。画面内容反映了阳光和煦的春天,贵族人士到堤岸策马游赏这青山绿林,花团锦簇,湖光山色的景象。图中河面水波浩淼,一只小船载着男女游人荡漾其间,他们也同样被四周的景色所陶醉,留连忘返。两岸山峦重叠,山间有一处寺院,两座村舍。瀑布前有一座小桥,整个画面重叠的山冈,平远的河水,构成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反映当时认识与观察自然景象的能力获得了提高,技巧得到了发展,人与山有了适当的比例,脱离了“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稚拙阶段。古人评说展子虔的《游春图》“开青绿山水之源”“可为唐画之祖”,是很有道理的。此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送子天王图》(部分)
这幅图又叫《释迦降生图》,描绘的是释迦降生后,他的父亲净饭王和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天神的情景。作者是唐代的吴道子。画的前段描绘的是骑兽奔驰的送子之神,雍容端坐的天王及随臣侍女,他们怀着各自的心情,环绕着这个故事情节,表露出各不相同的性格和表情动作。画面后段即教材所取的画面,表现了净饭王小心翼翼地怀抱着初生的释迦,怀着崇敬的心情,缓步而持重地行走着。紧跟在净饭王身后的王后摩耶夫人端庄美丽,王后身旁有一侍者。净饭王及摩耶夫人均为中国帝后装束,侍者衣着、脸形和唐代武士俑的风格完全一致。此图现藏日本大坂博物馆。多数专家认为它并不是吴道子真迹,而是吴派高手的摹本。
坐部伎和立部伎
立部伎和坐部伎插图是根据陕西三原出土的唐代李寿墓壁画绘制的。立部伎由12名女伎分3排组成,她们头梳低螺髻,身穿窄袖上衣、长裙,戴披巾,站立演奏。她们所持的乐器是笙、排箫、竖笛、铜钹、横笛、筚篥、琴、筝、曲劲琵琶、竖箜篌等。坐部伎是为舞伎伴奏的,也由12名女伎分3排组成。女伎服饰与上略同,跪坐演奏。所持乐器是竖箜篌、琵琶、筝、笙、横笛、排箫、筚篥、铜钹、答腊鼓、腰鼓、贝。
软舞和健舞
图左为软舞舞姿,是一件唐墓出土的舞俑。舞俑上穿大袖衫襦,下身彩花长裙,是一个女子独舞的形象。舞俑以舞袖为主,舞姿轻盈飘逸。图右为健舞形象,选自敦煌壁画第215窟,这是一幅旋转起舞的形象,舞者的发带、配饰卷扬飘绕,双脚站在一块小圆毯上翩翩起舞。这是健舞中的《胡旋》舞。
【上一篇】
【下一篇】给爵士舞者们分析爵士舞考级的技巧,爵士舞考级对舞者有什么自身的要
国标舞者需知:拉丁舞考级详细内容,国标舞的学友们,如果您是为了提
中国古典民族舞的舞蹈考级解析
近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巴当舞》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
深圳5月底掀起踢踏舞风潮,Tap dance踢踏舞属于现代风格的一种舞蹈,
澳门艺术节歌舞剧《MOP》,澳门艺术节精心挑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演
版权所有:深圳舞蹈网
客服中心:电话 0 QQ:
值班电话:
粤ICP备号-1
微信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代舞蹈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