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2s自带空战蓝光手游大师 里面有一架f16 还有一架咆哮者一架运输机 名字好像叫什么fly 有大神知

机长:14.48米机高:4.42米翼展:8.60米机翼面积:21.00平方米使用空重:6486千克机内燃油:195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9525千克:12247千克正常外挂载荷:907千克(对空) 3901千克(对地)最大平飞速度:1296千米/小时最大限制速度:M1.8最大爬升率:254米/秒(海平面)实用升限:16460米限制过载:6.5GIDF战斗机采用翼身融合体设计主翼根前缘的大边条一直前伸至座舱两侧,可有效的改善其起降性动及大迎角飞行性能。还可以显著提升机体的结构强度。IDF并未追赶八十年代鸭翼布局的潮流,却采用了相对保守的边条翼布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采用边条翼结构,翼身融合程度高,可有效增加机体内部的载油量;2)采用边条翼结构,有利于隐身性能的提高;3)采用边条翼结构,可以避免产生主翼涡流,不至降低主翼效率(自研的LAVI就存在这一问题);4)技术上难度小,可以捡美国人成熟技术的便宜。由此可见,IDF采用边条翼结构而放弃近距耦合鸭翼布局是一种较为明智的选择,看似保守的技术为IDF带来的是实用与有效。其实我们细心地观察一下美研,以F-16到F-22再到JSF,没有一种采用鸭式布局,就已经很能够说明问题了。IDF采用了平直的大展玄比(针对战斗机而言,其展弦比达3.8以上),变弯度设计的梯形中单翼结构,主翼前后缘装有全翼展襟翼或襟副翼。平直的主翼及大展玄比设计使得IDF在中、低空、亚音速的飞行状态中诱导阻力小,轻便,灵活、安全性高还可以降低耗油率,从而赋予了IDF较高的机动性能。IDF的尾翼采用带下反角的全动水平安全定面和切角的大后掠角垂直安定面,这种结构不但可以减轻结构重量,还可以减少振动,提高结构寿命。IDF的两台涡扇发动机并列安装于机身内部的后侧,椭圆形的进气口紧贴在两侧翼根下方的肋部。从F-16采用腹部进气起,这一新颖的结构马上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并迅速取代了两侧进气的结构。腹部进气虽然具有大迎角进气效率高的优点,但也存在着挤占机腹空间,前起落架位置不易安排等先天缺陷。IDF的肋部进气形式实际上是对两侧进气及腹部进气的折中方案,很好地回避了这两种进气形式的缺点,实现了优化组合。采用肋部进气方案的成功案例还有美国的F-18和的Rafale(阵风)。IDF的水泡式座舱盖视野良好,在上为向上向后开启,正式生产为向侧开启。起落架为前三点式,均为单轮结构,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机身内,主起落架向被收入进气道侧面。IDF战斗机在高速公路跑道上起降结构特点IDF战斗机采用翼身融合体设计主翼根前缘的大边条一直前伸至座舱两侧,可有效的改善其起降性动及大迎角飞行性能。还可以显著提升机体的结构强度。IDF并未追赶八十年代鸭翼布局的潮流,却采用了相对保守的边条翼布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采用边条翼结构,翼身融合程度高,可有效增加机体内部的载油量;2)采用边条翼结构,有利于隐身性能的提高;3)采用边条翼结构,可以避免产生主翼涡流,不至降低主翼效率(以色列自研的LAVI就存在这一问题);4)技术上难度小,可以捡美国人成熟技术的便宜。由此可见,IDF采用边条翼结构而放弃近距耦合鸭翼布局是一种较为明智的选择,看似保守的技术为IDF带来的是实用与有效。其实我们细心地观察一下美研战机,以F-16到F-22再到JSF,没有一种采用鸭式布局,就已经很能够说明问题了。IDF采用了平直的大展玄比(针对战斗机而言,其展弦比达3.8以上),变弯度设计的梯形中单翼结构,主翼前后缘装有全翼展襟翼或襟副翼。平直的主翼及大展玄比设计使得IDF在中、低空、亚音速的飞行状态中诱导阻力小,轻便,灵活、安全性高还可以降低耗油率,从而赋予了IDF较高的机动性能。IDF的尾翼采用带下反角的全动水平安全定面和切角的大后掠角垂直安定面,这种结构不但可以减轻结构重量,还可以减少振动,提高结构寿命。IDF的两台涡扇发动机并列安装于机身内部的后侧,椭圆形的进气口紧贴在两侧翼根下方的肋部。从F-16采用腹部进气起,这一新颖的结构马上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并迅速取代了两侧进气的结构。腹部进气虽然具有大迎角进气效率高的优点,但也存在着挤占机腹空间,前起落架位置不易安排等先天缺陷。IDF的肋部进气形式实际上是对两侧进气及腹部进气的折中方案,很好地回避了这两种进气形式的缺点,实现了优化组合。采用肋部进气方案的成功案例还有美国的F-18和法国的Rafale(阵风)。IDF的水泡式座舱盖视野良好,在原型机上为向上向后开启,正式生产型号为向侧开启。起落架为前三点式,均为单轮结构,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机身内,主起落架向被收入进气道侧面。动力系统在发动机“云汉计划”方面,IDF计划选择了与美国盖瑞公司合作研制TFE-1042-70发动机的计划。台方曾经非常渴望能得到当时极度先进的美国F-404涡轮风扇发动机,但是因为8·17公报的关系,美国极力压制对台军售技术水平,F-404的梦想也就泡汤。另外在初期的“鹰扬”计划中,曾计划仿制以色列“幼狮”战斗机及其J-79发动机。J-79是美国F-4战斗机的发动机,在当时性能已经比较落后,推重比仅1:4.5。因此美政府一批准盖瑞公司与台方合作,台方即放弃了原计划,转向了推重比达1:6.95的TFE-1042发动机。TFE-1042-70型发动机的前身是由美国爱理得西格诺公司的加雷特分公司与瑞典沃尔沃公司为争夺JAS39的动力装置在民用TFE731发动机的基础上发展的TFE1042型军用发动机。后来JAS39选择了RM12型涡扇发动机,使得TFE1042险些胎死腹中。1982年,加雷特公司与台湾航空工业发展公司共同组建了国际涡轮发动机公司,并以TFE1042为原本,开发了TFE-1042-70发动机。TFE1042-70的涵道比由TFE降至0.45以适应战斗机的需要,并采用了模块式设计,先进的数字控制系统,使得该发动机的操作十分灵敏。由慢车到加力推动力只需要5秒钟,而由慢车到最大推力只需4秒。并且检测、维护方便,可靠性高。TFE-1042-70发动机的性能诸元如下:直径0.605米 长度3.404米 涵道比0.45 推重比6.95 单台推力42.95千牛(约合4383千克)。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TFE1042-70的推力较小,与同代先进战斗机的动力装置相比差距较大。这一差距必将直接影响到IDF的机动性能。在其加工推力的工作状态下,IDF空战推重比只有0.919(空战起飞重量9534公斤),而在最大起飞重量状态下的推重比只有0.73。如果实际情况确实如此那IDF真可谓徒有其表了,广大军迷认为这正是IDF的最大垢病。其实,IDF在正式装备台军后对TFE1042-70进行了重大改进(改型编号是TFE1088-12),改进的结果是使TFE1088-12的加力推力提高到了54千牛(约5512公斤),提升幅度高达26%,如此一来,IDF的推重比得到了显著提高,空战推重比为1.16,最大起飞重量状态下的推重比为0.92,已经达到第三代战斗机中的较高水平。最后研制成功的IDF战斗机满载燃油、无外挂时净重72千克,这样两台TFE-1042-70能使IDF整机推重比上到0.925。因为IDF主要用于对空防御作战,一般只携带重量不大的空对空导弹,总的来说,推重比还是够的。对比大陆方面的主力机型,例如歼-7、歼-8,IDF在动力方面还是不落下风的。“云汉计划”至此基本完成。TFE-1042发动机武器系统“天雷计划”产生了IDF的机载雷达“金龙-53”(GD-53)型。实际上该雷达是美国APG-67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改进型。GD-53机载雷达发现空中目标的距离约75千米(目标的RSC为5平方米),捕捉概率为80%,并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GD-53雷达在采用边扫描,边跟踪的工作模式时,搜索角度为40度左右,这样小的搜索角度对于发现目标不利,也几乎谈不上空?空导弹的大离轴发射,但是GD-53的对地作战能力很强,对水面目标的发现距离可达148千米,跟踪距离为74千米。GD-53机载雷达的15种工作模式分别为:1)下视搜索、同时测距;2)上视搜索、同时测距;3)速度搜索;4)边扫描边跟踪;5)空中格斗;6)单目标跟踪;7)状况观察;8)自适应搜索;9)真实波束地形测绘;10)多普勒波束锐化;11)空对地测绘;12)面动目标指示;13)面动目标跟踪;14)海面目标搜索;15)冻结。对空最大搜索距离为148千米,对地最大搜索距离为67千米,对5平方米目标的搜索距离40到50千米。GD-53雷达由天线、发射机、信号处理机和计算机四个可更换模块组成,其总体作战效能与俄罗斯费佐伦公司研制的ZHUK-8-2脉冲多普勒雷达相当(我国已引进该技术并应用于J-8IIM上),但是可靠性比后者高出许多,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235小时,峰值功率3.6千瓦。上述指标远远优于解放军早期的歼-8II所采用的雷达,即使与目前解放军最先进的战斗机雷达相比,至少是不分高下。IDF的航空电子系统包括多功能平视显示器,两台多功能显示器,H423型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雷达警告接收机,以及电子对抗装置。飞机控制系统采用美国爱理德-西格诺公司本迪克斯分公司的三余度数字式电传线控系统,采用模块设计,由三台计算机控制,尺寸小,全重仅20多公斤,维修方便。操纵系统为类似F-16的双杆式,座舱右侧为操纵杆,左侧为推力杆,飞行座椅向后倾30度,以提高飞行员抗过载能力。“天剑计划”为IDF提供了天剑-1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和天剑-2中距空空导弹(上图及下图)。前者相当于AIM-9L/M“响尾蛇”导弹,具有全向攻击能力;后者相当于AIM-120,主动雷达制导,射程为70千米,采用了摩托罗拉的主动雷达制导头(该头于AIM-120制导头竞争中落败)。由于具有主动雷达制导能力,是国军目前最具有优势的空战武器。天剑II型采用冷发射方式,飞行初阶段惯型制导,距目标18千米时,弹上主动雷达开机。对直线航迹战斗机目标迎头射程为50千米,对大型目标达60千米。在这里有必要对中距导弹的制导、控制方式进行一点简短的说明,中距导弹的飞行初段共有三种制导方式,即惯性指令,惯性以及追踪干扰源。前一种方式要求载机对目标进行必要的照射,以修正导弹的航向,直至导弹雷达开机,此种方式虽不要求载机对目标进行持续照射,但采用该方式制导的导弹显然不具备“发射后又不管的”的能力,而且载机实施多目标同时攻击的能力也必将大打折扣。而采用后两种制导方式的导弹在其有效发射距离内却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这一点正是天剑II型的突出优势。尽管如此,天剑II仍存在造价高(每枚100万美元以上)、性能有限(与AIM120、MICA相比)的缺点,所以产量极低,只生产了区区40枚,用以装备IDF机群。另外IDF上还装有一门M61A1 20mm“火神”加特林炮,安装在左边条根部,备弹400发。共有8个外挂点,两个翼尖挂架能挂天剑-1,两个机身腹部串列挂架可挂2枚天剑-2,或一枚“雄风”反舰导弹或一个1250升副油箱。左右机翼各有两个翼下挂架,外侧可挂空空导弹或反舰导弹,内侧可挂副油箱。可挂载的其它武器有航空炸弹、LAU-3A 70mm“九头蛇”火箭弹19联装发射器、CBU-20子母弹、激光制导炸弹、AGM-65“小牛”空对地导弹。IDF的气动和机身设计较为先进,总体布局为翼身融合加三角翼、单垂尾双平尾布局。在最初的设想中,IDF采用类似F/A-18的双垂尾布局,后因美国限制改为单垂尾,机动性随之有一定下降。机体采用全金属半硬壳结构,仅采用少量复合材料。最大过载9G。机翼边条和F/A-18相似,主翼为中单翼,尾翼带下反角,全动式平尾。机头有下倾,气泡形座舱,视野良好。进气口呈椭圆形,位于翼根边条下方,大迎角工作条件好。右图为李登辉视察IDF战斗机。各子系统研制成功后,89年5月28日IDF首飞。随后一架IDF原型机试飞失事坠海,试飞员伍克振上校死亡。94年IDF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最初生产量定为250架,计划月产3至5架,持续生产五年。但后来台方获得了更先进的F-16A/B和幻影2000-5,IDF的定单随之减为130架,已全部生产完毕。目前IDF配备于台中清泉岗的第3联队和台南的第1联队。作为台湾第一种“独立”研制的战斗机,IDF对台军方和科研机构固然有其特殊意义。IDF诞生在美国的支援和限制的矛盾统一之中,性能上有突破也有妥协。相对于其既定对手歼-7、歼-8而言,IDF在雷达火控、中距空空导弹、电子设备方面占有较大优势,在中低空机动性能方面能打个平手。但随着解放军战斗机性能的提高,尤其是苏-27SK和苏-30的引进,IDF就远远不堪重任了。当然台方一早就不打算让IDF独撑大局,F-16和幻影2000-5才是台空军的核心力量。总的来看,IDF作为台方一种防御性的战斗机,还是够用的。IDF座舱机腹半埋式挂点IDF三视图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不过台湾空军把IDF作为攻击机使用,问题也不是很大。。。。。
IDF确实是3代机,至少几个标志都达到了,线传操作,中央任务计算机,涡扇发动机,多模式雷达。可是性能啊!就像都是欧洲3号排放标准奥迪和奥拓能一样么。同时跑车的吉利美人豹和布拉迪威龙也明显不是一个档次的啊。IDF只能叫做代工,图纸都是别人提供的,你照图生产。而歼10是有国外技术,至于改动多大你看看以色列幼狮的外形你就知道 粗一看很像 细一看没有一处像。只是继承了设计理念,飞机这东西外形动一点空气动力性能就大变,别说基本换了个壳,所以基本是从新设计。翔升计划-----------------------------------------------------------------STUPID
我看你的大脑就和食草的动物一样,缺乏蛋白质,中央电视台也饺子是大陆, 中央电视台也是台湾的是不,科技文盲,话说回来了,我就是台湾的那也是中国人,中国人造的飞机不给客观评价,真实评价,感情用事,你就是个法西斯,纳粹狗
飞过中间线不说,还挑逗我们。(我是说老在门口晃悠哈)结果大陆一架J8起飞(不是给老8做广告哈,当时没有什么好东西了,这个算最好的了),和这架飞来的IDF玩起了机动出乎意料的是,作为3代机的IDF在机动上面根本没有好过J8,最后J8倒着从IDF上面飞过,据说我们的驾驶员冲着台湾驾驶员还做了个手势这个故事真假不知道但是IDF是只有3代名,而无3代实的我们需要分开看两种飞机日本的F2和台湾的IDFF2在刚刚研制完成的时候根本就是废材,它连100公里的目标都探测不道,但是现在F2肯定具有了3代机的战斗力,因为日本真的基本上把F2能换的都换了IDF在刚刚研制好的时候,不好意思哈,也是废材,但是具体废到什么地步,就是你把一台旧了的F16BLOCK16,换上民用发动机,换上客机雷达,换上J7的飞控,然后的效果。IDF应该说气动是不错的,但是这些拼凑在一起,你把他叫优秀3代机?你是在用俄罗斯的评级标准么?我顺便顶楼上本来还算赞同这种翼下进气的格局本来就是3代机的优秀格局的但是看LZ如此评价。。。
本文内容于
13:50:27 被铁血南国编辑
我不知道J-10 9g是不是挂弹的。但是我在上面列举的EF-2000,阵风等等限制过载都是9g,而这一值至少是在对空作战的载荷下得到的,美国F-15的对空作战载荷是三分之二机内燃油、4枚中程空对空、2枚格斗弹,飞9g机动没什么问题,而且9g过载的机动对于三代机没有什么难度,而二代机却很难做到莫非你们的IDF真的是2代机?。F-22才能带弹做9g机动?你也太看不起你家主子了,人家追求的已经是过失速机动了。如果像你所说写入飞控的是6.5g超过就纠正,但是过载超过6.5g的战术动作有的是,那些战术动作你都放弃么?你知道过载相差2.5g盘旋半径会相差多少么?还格斗个p。就算你6.5g以上的战术动作都放弃的事情是真的。我想主要有4个原因a:飞机结构承担不了,超过飞机就有解体危险。b:飞机气动布局有问题超过9g的机动会造成飞机失控。c:总设计师和写飞控程序的脑子有问题,机体能达到标准还限制过载到这么低的一个值那不就是自断手足是什么.d:台湾缺少能承受高过载的战机飞行员,以台湾军队的质量来看真有可能是这样(还可能飞行服不够,这可是你说的)。2 这点我就孤陋寡闻了我一直以为IDF是 “I Don't Fly”貌似我大学老师也是这么说的。用这种逻辑看来日本自卫队的目的是也是防卫的,恩很好很强大。“防御型战机,自然要多功能为主,即能打中距弹,也能玩玩格斗,没事的时候投投弹也能做。” 这些貌似新一代教练机都能做。我们看到结果是超视距空战甚至不如j-8更别说j-10su27 30系列了为啥?不提那个阉割了的雷达,也不提数据链是否能整合到E-2t的平台里。光天剑2那破弹就不行。再说格斗作战中我不认为6.5g限制过载的飞机能压过歼-7,所以只能欺负老8。对地攻击?07年才在验证机上加装了地形回避系统,到而且目前为止有且仅有一架。都不说其系统是否好用,对地火力配置是否丰富,一架飞机顶个p,偷袭中南海么?貌似航程不够啊。还是那句话多用途不假,有哪个好用了?说句不好听的对地的打击效能还不如f-5e好。玩具而已。3恩我承认2个垂尾是我的错误,被你的狗屁文章气晕了。但是原文如下:“幻影2000倒是不高还不到17000,可是拥有2.2马赫的速度啊。再看看EF-2000和阵风和su-27哪个不是过了2.0马赫 升限都到18000。别和我说f-22,如果你IDF能有那么小的反射截面我也认了,你看看你那两个大垂尾”我想说的是你那么大的垂尾没有隐身效果,做不到先敌攻击自己又没有高空高速优势,你凭什么和别人玩超视距空战。要是超视距空战对飞机机动性没要求,我们会看到是一架预警机带着一家运输机或者轰炸机玩命扔空空弹,这样效率多高。可是现代空战是这样的么?不是!所有超视距空战对发射平台有很大的要求的。不是是架飞机都能玩的。j-10垂尾是比你大,可惜升限比你高,速度比你快。4你也知道天剑2的老爹是与AIM-120竞争失败的产物。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 是从1981年开始发展的,85年左右做出了实验弹,霉菌91年开始正式列装。我们就算是85年摩托罗拉公司才淘汰出局,并且与aim120技术差距不是太大那么。也是20多年前的技术了,到如今能干啥?根据美国对台军售的微弱技术优势原则,即装备技术含量要略高于大陆同类型装备。卖给台湾的是AIM-120C7,也就是美国国内列装的最先进的中程空对空导弹F-22也才用的这个,更先进的AIM-120D还在实验中。我们的PL12大概什么水平也就不用多猜测了吧。至少远高于AIM-120A的水平。而且貌似由于材料和推进剂问题天剑2相对老爹发胖了。
人家说中国是仿制王国,依我看不是,台湾的仿制水平绝对是中国的好几倍,尤其是高科技的改良,日本很怕技术流入台湾,因为只要台湾开始生产,产品的价格就会一落千丈。
"(苏-30MKI)飞机累计飞行时间不到120小时就必须回厂大修,刚刚换上的发动机叶片很快就发生破损""让飞行员驾驶着发动机叶片上有裂痕的飞机执行训练和战斗任务简直是拿他们的生命在开一个'血淋淋'的玩笑!""俄国人曾声称AL-31FP上使用的这种喷管的寿命在250小时,并将最终延长到500小时。而实际上这一相当复杂的技术并未达到可大量使用状态,一般在使用20多个小时后将必须更换,而且极易出故障"最后终于导致印度所有的苏-30MKI飞机因为质量原因而停飞,"到本文截稿为止,印度空军所有的苏-30MKI飞机依然没有恢复飞行的消息"楼主,他这样说的意思是先进的不一定是合适的,阿三用俄罗斯自己都没有用的可变换喷管AL-31,结果故障率太高使得SU-30mki的出勤率非常低,而我国的SU_MKK/MKK2使用的al-31性能稳定,故障率很低,以此来说明为何F-10采用AL31改进而来的AL-31F而不用带可变喷管的AL-31I,而楼主竞然认为这样说明AL-31F的故障率高.......实在无语了,楼主,你的小学教师没教你:书读三遍,其理自明么?还是你为了抹黑F-10而故意视而不见,指鹿为马?
IDF只能叫做代工,图纸都是别人提供的,你照图生产。而歼10是有国外技术,至于改动多大你看看以色列幼狮的外形你就知道 粗一看很像 细一看没有一处像。只是继承了设计理念,飞机这东西外形动一点空气动力性能就大变,别说基本换了个壳,所以基本是从新设计。翔升计划主要在于航电系统升级,预计升级项目包括换装BAE公司提供的32位元飞控电脑,升级三个全彩多功能显示器之玻璃化座舱等航电项目。次要项目为机体结构加强以装置两个容量约771升的机背适型油箱(CFT),另机尾引擎段垫高,取消机腹中线半埋式挂架,武器载量增加(天剑二型中程空对空导弹挂弹量从二枚增加为四枚并能携带天剑二A型反辐射导弹),航电系统也配合改良,包括任务电脑升级、改良电子反反制装置、电战系统、先进敌我识别系统,及地貌追随模式与雷达系统的改良、并加强短场起降能力...等改良。第一架翔升机已于日进行首飞。翔升案技术发展阶段预计生产两架技术验证机,厂方编号分别为单座的10005与双座的10006。其中10005机体结构仍为旧有构型,仅对航电系统进行升级验证;而2007年出厂之10006号机则为完整构型,将包含所有机体与航电改良项目。由于翔升计划并没有实现为IDF换新的大推力发动机,“雄鹰”战机起飞时的燃油和弹药的总载荷不可能增加,那么保型油箱增加的燃油只能挤掉它本身就不大的载弹量,这对于强调对地攻击能力的“雄鹰”来说是致命的缺陷。上面是引用香港那边的报道。很遗憾我没看到发动机升级在哪里,也没看到金龙雷达能引导AIM-120的消息。美国人卖给台湾的AIM-120是给F-16用的,不是给IDF。我的看法是,IDF的这次改进的目的使台湾拥有自主的对地打击能力,毕竟F-16火控计算机的程序是美国人写的,美国人不给他开放接口他就没能力把天剑啊 雄风啊 什么的整合到F-16上。天剑和雄风还好,剑二A反辐射导弹与“万箭弹”这两种对地打击能力已经超过美国对台军售的政治底线。超过这个底线会极大引起国内的不满,所造成的影响对美国的利益是不利的。台湾这一手很像当年国内搞核潜艇,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来慢慢提升质量。翔升计划公布的同期还有另外一则消息 台海网10月17日(2006年的)讯
台湾自制的IDF经国号战机正在进行重大性能改良计划,极机密的“翔升计划”将在2009年量产。据了解,翔升号耗费新台币70亿元,却因为美国重新考虑出售F16CD型战机而面临停摆,也就是说,已投资的70亿元可能几乎泡汤。也就是说翔升计划对IDF的性能提升远没有达到F-16C/D的水平。否则台湾当局也不是傻子放弃一个自己可以控制的差不多的项目而把命脉放在别人手里。“特别装备的AIM-120后,你就知道战斗力的提升有多大了,J-8,J-10是绝对逃脱不掉AIM-120导弹的,这个是不争议的事实,80公里外发射后无论如何的机动摆脱,电子干扰,高速度脱离都是没有用的,”我很想知道这个事实是怎么来的,至于AIM-120 不过一个主动弹而已,别把它神话成飞剑万里杀人无形,真要那么牛美国人早开始征服世界了。弹头雷达直径就这么大,作用距离远远达不到80公里,撑死了20公里。初期还是要靠惯性或者飞机引导的。雷达功率越小就越容易被干扰,所以美国人准备给120上复合制导导引头。AIM-120从列装到现在 标准型号有3大种AIM-120A/B/C。目前美国空军装备的都是C型,D型说是只做了测验弹,其中F-22用的是最新型号的C7型,在导引头和推进剂上有很大的进步,更加抗干扰而且在不影响最大射程的情况下空出了15毫米的空间,C7在气动布局上的调整只是为了适应F-22的内置弹仓。中国新装备的PL-12空空导弹和R-77,AIM-120均属于同一代产品。性能上应该略低于AIM-120C5的水准但是差别不可能太大。技术上有一定差距,毕竟同射程的情况下我们要重20%左右。美国的基础科学确实强大,结构材料和高能推进剂方面都比我们要好。而且你那个80公里是有效射程而已,不是不可逃脱区域,只是一个动力飞行距离。因为不同类型的目标的不可逃脱区域是不同的,所以才统一弄了个有效射程好进行同类比较。再次强调AIM-120是 飞弹不是飞剑
三、IDF是单垂尾,你那只眼睛看到IDF有两个垂尾了?如果IDF的垂尾算大的话,那J10的那个标志性大垂尾就更不用提了......四、目前IDF用的是天剑2型中距弹,知道天剑2的来历么?就是摩托罗拉与雷神竞争失败后的东西,雷神竞争胜出的东西就是AIM120.先说这么多
至少大多数大陆军迷没人相信J-8 2 是三代机。心态很重要,看看台湾的军事势力就知道,那个差距啊~~~~-----------------------------------------------------我是大陆的,但是我就是认为IDF是中国人的飞机,是真正的地三代中国造飞机,J-10不也是模仿外国的飞机,使用俄国发动机刚刚投入现役没几年吗?你用的着这么挤兑 台湾中国人的科研成果么?经管他们是用来对付大陆的武器,但我绝对不否认IDF特别是2007后的改进型号的先进性能,尤其是发动机的更换,电子设备的全套升级,和武器系统的配置,特别装备的AIM-120后,你就知道战斗力的提升有多大了,J-8,J-10是绝对逃脱不掉AIM-120导弹的,这个是不争议的事实,80公里外发射后无论如何的机动摆脱,电子干扰,高速度脱离都是没有用的,
至少大多数大陆军迷没人相信J-8 2 是三代机。心态很重要,看看台湾的军事势力就知道,那个差距啊~~~~-----------------------------------------------------我是大陆的,但是我就是认为IDF是中国人的飞机,是真正的地三代中国造飞机,J-10不也是模仿外国的飞机,使用俄国发动机刚刚投入现役没几年吗?你用的着这么挤兑 台湾中国人的科研成果么?经管他们是用来对付大陆的武器,但我绝对不否认IDF特别是2007后的改进型号的先进性能,尤其是发动机的更换,电子设备的全套升级,和武器系统的配置,特别装备的AIM-120后,你就知道战斗力的提升有多大了,J-8,J-10是绝对逃脱不掉AIM-120导弹的,这个是不争议的事实,80公里外发射后无论如何的机动摆脱,电子干扰,高速度脱离都是没有用的,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IDF强调的是亚音速机动能力,要更高的过载能力干什么用?16000米的升限,三代机普遍是这个高度,F16不过16000,你还想多高?
LZ你发这样的帖子就是来找骂的啊!
翼展:8.60米机翼面积:21.00平方米使用空重:6486千克机内燃油:195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952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2247千克正常外挂载荷:907千克(对空) 3901千克(对地)最大平飞速度:1296千米/小时最大限制速度:M1.8最大爬升率:254米/秒(海平面)实用升限:16460米限制过载:6.5G我的天我看到了什么 idf是空优战机么?该死的过载只有6.5g 你想让飞机空中解体么?我没听说过知名3代空优战机有过载小于8的
--------------------------------------------------------------------------------1982年汉翔公司与美国Allied Signal公司(联合电信)合资成立ITEC(International Turbo Engine Company)公司,依美军规范设计标准开发TFE-1042-70。TFE-1042最初由盖瑞特(Garrett)与瑞典Volvo飞机发动机公司(提供后燃器技术)合作,日签约,角逐SAAB-2105(即JAS-39)的发动机竟标。后因瑞典认为双发战机成本高而偏爱单发而败给F-404故Volvo退出该计划,而由台湾航发中心接手,以两具TFE-1042做为IDF的动力。 TFE-1042前身为AT-3攻击教练机所使用的TFE-731发动机,但TFE-731对于SAAB39与IDF而言推力仍明显不足,于是便出现了改良后的TFE-1042。TFE-1042发动机原有三型,军用推力分别是TFE-,857 kg)、TFE-,194 kg)及TFE-,750 kg)。TFE-1042-7即为发展的重心,保留了TFE-731的核心,即双轴构型,并使用相同的4级轴流低压压缩器,1级高压压缩器、环型燃烧室,1级高压蜗轮,3级低压蜗轮,风扇和TFE-731一样用行星齿轮来减速驱动。压缩比增为20:1,旁通比由1:1降到0.84:1,1级风扇改为2级,风扇减速齿轮箱也有变动,进气温度由860℃升为1010℃。变为高速战斗机使用标准的发动机。航发中心接手后,型号改为TFE-1042-70,整体也有不小变化,风扇增为3级,低压蜗轮改为1级,压缩比为22.5:1,体积变大,重量由560 kg增为617 kg,旁通比降到0.3:1,蜗轮进气温度增到1,343℃,进气量增加12%,最终最大标准推力增到6,063 lb.(2,750 kg),加力推力则增到9,500 lb.(4,313 kg),自身推力比重为6.99(早先是加力推力4100公斤推重比6.9用于IDF原型机)。经IDF战机实际飞行论证,其全模块化设计、全数位化电子控制(DEEC,Diaital Electronical Engine Control) ,以及热段与冷段零件拆检间隔为2,000及4,000小时等特性,完全符合新一代先进轻型战机推进系统需求。TFE-1047-70可分成8段,无论是维修、更换,都是一段段的截取,比较省时方便,美军给予F-125正式编号,总生产数量325具。TFE-1042-70为IDF推力来源,现役的IDF采用的类型为两具TFE-1042-70蜗扇发动机。使用TFE-1042-70的IDF标准推力为12,128 lb.(5,500 kg),最大推力为19,000 lb.(8,626 kg),提供IDF达1.01的推重比,这使IDF能进行行垂直爬升,这是现代战机的必备条件。而IDF的发动机具有动力辅助单元(APU,Assist Power Unit),使得IDF不须经由气源车而能自行启动;此外IDF的发动机配置有紧急动力系統(IPS,Imminent Power System),万一发动机熄火可自行启动,增加战场上的存活率;发动机由全数字发动机系统控制,可增加发动机的反应速度並增加燃油使用效率。另外,1996年捷克台湾所合作生产的L-139及L-159信天翁攻击教练机,所使用的两具F-124-GE-101的发动机即为TFE-1042的一种衍生型(无加力后燃器),推力约6,300 lb.(2,860 kg)。TFE-1042-70蜗扇发动机性能数据尺寸重量;617 kg壳半径;10.7 cm总截面面积;2349.8 cm2进气道面积;1988.5 cm2扇叶面半径;27.4 cm美军编号;F-125內部设计核心段;双轴设计导风扇;3級压缩比;22.5:1旁通比;0.3:1燃烧室;环型燃烧室低压蜗轮;1級高压蜗轮;1級控制系统;数值化电子发动机控制系统(DEEC,Diaital Electroical Engine Control)低压压缩器;4级轴流式高压压缩器;1级离心式自身推重比;6.99蜗轮进气温度;1,343℃风扇减速齿轮箱;星型齿轮性能标准推力;6,727 lb. = 3,051 kg最大推力;9,500 lb. = 4,313 kg(使用后燃器)热段零件拆检间隔时间;2,000 hr冷段零件拆检间隔时间;4,000 hrF125根本就不是民用发动机,而是标准的军用发动机,也是反应速度最快的发动机之一,5秒钟就能从经济推力达到最大加力推力,发动机推重比也跨入了现代先进战斗机发动机门槛,单台推力不算大但2台的总推力已超过了F404对于轻型飞机是足够了,而且还有近40%的推力提升空间。大量试验表明F125的安全型与可靠型也是非常出色。事实上IDF在低空训练时多次发生吸鸟事件都没有影响F125正常工作。
TFE5X比较差,加力推力只有5550KG,但IDF用了两台再算算IDF与J10各自的空重就行了如果说IDF的推力不够,那么J10也够呛的
IDF最新改进型翔升的推重比已经过1,J10的推重比至今还是个迷,不知J10迷们有什么好骄傲的?用YY战胜IDF么?如果说F16是最差的三代机,那米格29连二代半都算不上,J10嘛,更不好说,哈哈
首先,该机的设计指标并不非常先进(即使在80年代),尽管比二代机性能有很大突破,但没有达到当时真正三代机的高度,她是以F16为设计目标但没有完全达到,而F16仅是三代机中的低端.其次,该机的实际重量已经超过了原设计指标。发动机推力又低于设计指标,所以其速度与机动性都达不到原设计要求,机动能力和攻击能力,其防空、夺取制空权、对地面攻击、反舰作战能力都有限.如果把她作为三代机的话,对"三代战斗机"这个概念是一种贬低!算她二代半飞机,是比较客观的.至于说到歼10......嘿嘿,你根本不知道歼10能干什么,你也不需要知道歼10能干什么!你只要知道歼10确实是真正的三代战斗机就行了!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中国空军》上对李中华的访谈中,李中华提到:“我们刚刚完成了两项重要装备的试飞,一项是衍射平显,另一项是光电雷达”。不过由于文中仅有这两句,没有说明是原理样机试飞还是定型试飞。衍射平显的原理样机前几年就出现,现在应该有具体型号了;至于光电雷达,展览上已经出现过具体型号,因此很大可能是定型试飞。想像一下装备这两样宝贝的10号吧,呵呵。一篇旧闻:衍射平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广角全息平显。与折射平显相比,它的视场更大(有利于武器瞄准和夜间飞行),外景透视率、字符反射率更高。80年代,波音727、JAS39、“狮”等已最早开始试用。与准轴衍射平显相比,单全息光学元件离轴衍射平显更易被飞行员接受。由于是采用单全息显示屏,离轴衍射平显支架结构也小巧,对视线遮挡较小。衍射平显的一般核心部件是中间夹有全息光学元件的曲面全息显示屏,由于采用单全息光学元件,阴极射线管产生的图像入射到全息显示屏与其反射光的夹角较大,属于衍射光学系统,因此像差较大,需要通过衍射光栅和复杂的中继透镜加以修正。------------------------------------------------------------------------------------------------------提供些资料吧,希望大家一条一条从技术上讨论,少一些谩骂,素质,注意素质.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如果承认了吧,怎么看怎么不舒服......低空完胜J-8高空不如J-8总的来说比J8先进
点击加载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千骨手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