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刘映南一贵人,寓金陵,卜坟葬父,占此后,屡择不中.

关帝灵签(31签---45签)
关帝灵签(31签---45签)
三一签:丁甲→苏卿负信▼中吉▼ (一本作“狄仁杰白云望亲”)
& 秋冬作事只寻常,春到门庭渐吉昌。千里信音符远望,萱堂快乐未渠央。
& 【圣意】讼渐理,病渐康。财始达,名始彰。行人近,婚姻良。家道吉,福禄昌。
  【东坡解】凡百谋望,秋冬平平。春来运至,次第光亨。远行有信,所作皆成。家道清吉,可保安宁。(“百”一本作“事”)
  【碧仙注】凡事营求名以成,春来次第自通亨。门庭吉利皆平善,财物相应渐渐生。(“名以”一本作“久必”。“生”一本作“成”)
  【解曰】此签秋冬平平,逢春求财谋事,只宜渐进,不可急切。行人至,讼必理,病渐安,婚久成。凡谋事,缓則安康也。
  【释义】凡百谋望,秋终寻常,至春方可。求名者,秋闱未遂,春闱及第。“千里信音”,宜远不宜近,宜缓不宜急也,若躁进有害。“萱堂”,母氏也。“快乐”,无恙也。大抵此签言家眷有庆余,须看时令,合則吉,乖便非。
&   【占验】
&   ■一生占秋闱,不中,应“秋冬只寻常”也。若占春闱,则有可望。
  ■又晋江郑姓,弟戍杭城陷,众皆謂死,其母患之,占此。不数日同往者有人逃归,始知尚在。越年季春,乃以计脫,方回家。全诗俱验。
&   【故事】苏卿负信
  汉·苏武,字子卿,使匈奴,被留十九年。有一番女奉侍甚殷,子卿纳之,与生三子,归时约其再往。迨到中国后,不克践约。二子奉母命,来请苏卿,置而不顾,番女责其有节而无信焉。世谓娶猩猩之女,非也。
三二签:丁乙→周公解梦▼下下▼ (一本作“卢杞阴司口舌”)
& 劳心汨汨竟何归,疾病兼多是与非。事到头来浑似梦,何如休要用心机。
&   【圣意】讼终凶,名未通。病者险,财亦空。婚未合,是非丛。行人阻,事无终。
  【东坡解】事谋不成,徒自劳心。口舌立至,祸患来侵。不如退步,暫隐山林。处其所在,可遇知音。
  【碧仙注】谋望事多嗟,徒劳心力赊。若求婚与利,口舌见交加。(“嗟”一本作“差”)
  【解曰】此签问病不利,讼不好,谋事皆不如意,主口舌之忧。事虽有成,后必有败,空劳心力。只宜安分,不可妄为。
  【释义】谋为动作,是是非非,何有归一,徒弊精神,无益于己。且事以谋而成,以谋而败,到底不吉,如春梦一番,有名无实也。占者作事,可已則已;如不可已,则当循理而行。使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正六月,防有疾,老者难保。
  【占验】
  ■凡事占之,多不吉利,因诗句无一字可人意。惟有天启甲子科山东应试,三人同占得此签,意谓俱不中矣。后俱登科,解元名丁乙,乃悟此签首数是“丁乙”,三人者合当中“丁乙”榜举人也。
  ■又同治乙丑,补行甲子乡试,福建主考官丁绍周。当未点差之先,晋江黃生,乳名头,问科名,占此,不解。迨中式后,始悟亦“丁乙”、“到头”四字之验。
&   【故事】周公解梦(原本缺)
  周公,名旦,文王之四子也。辅武王伐纣,武王崩,周公辅成王,封于曲阜曰魯。周公解梦不见经传,坊间流传《周公解梦吉凶书》,內容以睡梦中事物卜梦者吉凶。《礼記·周礼·春官》:“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懼梦。”
三三签:丁丙→庄子慕道▼中平▼ (一本作“▼中吉▼”)
& 不分南北与西东,眼底昏昏耳似聋。熟读黄庭经一卷,不论贵贱与穷通。
&   【圣意】讼莫争,病难癒。名与利,莫贪取。问行人,信尚阻。能修善,有神助。
  【东坡解】吉凶祸福,报应分明。若人祈祷,如谷应声。无分贵贱,宜养精神。定则能应,福自駢臻。(“人祈祷”一本作“知祈禳”)
&   【碧仙注】是非莫管,一任纷纭。见如不见,闻如不闻。
  【解曰】此签不宜妄想,只宜守旧,自有成就。不意反成得意,无望反成有望,宜谨守所为,不可自专。讼莫兴,病宜禳,利莫贪,行人阻。若修善,自有神助也。【释义】不宜妄动,佯為聋瞽,是非莫管。“黄庭经”,道书也。士人占之,但当明其道,不计其功。贵贱穷通,付之天数,则天必祐之矣。
&   【占验】
&   ■一生会试,将揭榜,占此,竟不第。
  ■又一人问终身,占此。后中年失明,妻子俱丧,寄居道院,至老安康,眼目反明。此熟读《黃庭(经)》之应也。
  ■又光绪乙酉科,晋江一文会十余人于乡闱前同占此签。榜发,惟王生取,虽第四名经魁,始悟“黃庭经一卷”五字之验如此。
  ■又一朱生,将应院试,亦占此,入场竟坐东号舍。有为解曰:“逐句之未,暗藏东廊卷通四字。”後果入泮。按“聋”与“廊”字异而土音相同,善解者自不拘执也。
&   【故事】庄子慕道
  庄子名周,蒙人,為周·漆園使,其学无所不闚。楚威王闻其贤,遣使厚币迎之。周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牺牛乎?我宁游戏以浹吾志焉。”慕清静无为之道,师事老子,著《南华经》等书十余万言。
三四签:丁丁→萧何追韩信▼中平▼ (一本作“▼中吉▼”)
& 春夏才过秋又冬,纷纷谋虑搅心胸。
贵人垂手来相援,休把私心情意浓。(“援”一本作“接”)
  【圣意】讼有忧,病未瘳。财禄散,忌远谋。行人动,婚莫求。防口舌,免闷愁。(“讼有忧,病未瘳。财禄散”一本作“讼解忧,病渐瘳。财禄有”)
  【东坡解】一岁营谋,未有发达。必得贵人,垂手提挈。渐渐亨通,可免激聒。莫信私人,巧语斗谋。(“援”一本作“方”。“谋”一本作“谍”)
  【碧仙注】讼则忧兮病不瘳,财物耗散莫相谋。行人动作婚难就,口舌须防免唧啾。(前两句一本作“讼解忧兮病渐瘳,财物凋零莫妄求”)
  【解曰】此签空虛,指望无成,徒劳自己心力。谋事不就,所为虛费功夫,营求未有发达。若得贵人提携,渐渐亨通。莫信私言巧语,方免聒聒也。
  【释义】一年之內,谋为纷纷,徒然劳苦。若得贵人提挈,只宜迸去私虑,将心靠他,始得亨通。若惑于妇人之言,或因他事之累,则彼此之间,互相猜忌,事便无益。占者得之,防口舌,名利休问。
  【占验】一人出外抽丰,其父在家占此。其子客居数年,竟空手而回,所得尽付花柳之费矣。
&   【故事】萧何追韩信
汉·萧何,沛人;韩信,淮阴人。时汉王烧绝栈道,部下将士逃亡甚多。其时信归汉,逃去,何知之,连夜追信回,翌日王知,怒曰:“将士逃亡过半,不闻丞相有所追,独追信,何也?”何曰:“大王如无意东伐,固罢;若与楚争天下,非信莫当其任。”乃拜信为大将。
三五签:丁戊→王昭君和番▼下下▼
& 一山如画对清江,门里团圆事事双。谁料半途分折去,空帏无语对银缸。
&   【圣意】讼终凶,宜谨防。病者险,主重丧喪。行人阻,财有伤。婚不合,谨行藏。
  【东坡解】坟宅虽吉,命运未通。家门招祸,好事成空。夫妻离散,骨肉西东。凡事不遂,有始无终。
  【碧仙注】始终未必不贪图,到底须知力枉劳。设得十分奇巧计,却防中路被风涛。(“始终未必不贪图”一本作“漫夸根蒂自坚牢”。“防”一本作“妨”)
  【解曰】此签坟宅虽吉,命运未通,谋望到底成空。先吉後凶,有始无终,须防有死亡之患。讼必凶,病主险,求財必无,行人有阻也。
  【释义】“一山对清江”,言风水虽合吉,但命运未通故也。“门里团圆”之事,“半途分折”,骨肉离散,名成而败,利得而失。若人有见机之智,不待时之过中势之极盛,先为趋避之计,则晚节末路可保无虞。占家宅,亲病必危;问行人,有阻。凡事欠顺。
&   【占验】
&   ■一人妻病,占此遂亡。应“半途”云云。
  ■一堪輿托人荐于富室,彼已有先至者,应“门里”云云。两人各为异论,与主家不合,皆不用而返,应“半途”、“空帏”云云。
&   ■又一妇人,产后未满月,母子得病,占此,不数日俱亡。应“事事双”并后两句也。
  ■又一家兄弟两人,将应試,同占此,后俱游庠。盖“谁料半”得“隹”字,“途”折去仅存“辶”,二者合成“进”字,故宜其入学也。
&   【故事】
&   ■王昭君和番(一)
  昭君姓王,名嬙,字告月,绛州人,汉元帝宮女。得罪画工,为点崩夫痣,致不见幸。昭君以才貌双全,自伤不见知,会匈奴求婚,乃自上书请行。临去,步入掖庭,顾影徘徊,君臣相顾失色。然不能失信于单于,故遣其和番,而斩画工毛延寿等二百余人。
&   ■王昭君和番(二)
  汉君欲立正宮,访得江南王知府有女十八曰昭君。毛延寿索赂曰:“荐为正宮者金银百万两。”其父家贫,只送百金。毛怒,即起身带其女不辞而別。堂上破女面,回奏曰:“小臣頗识相面,王女虽美,但左有一痣,必主凶亡。”昭君遂入冷宮。后八月中秋帝游,忽闻叹声,召出昭君曰:“毛延寿索赂不遂,命官引至半路,欲姦奴身。因不从,被其点破面皮。”帝即择日立昭君为正宮。毛延寿逃至番王处,把昭君玉照献番王,番王兴兵伐汉取昭君。毛領兵而來,汉败。番王曰:“交出昭君退兵,否則寸草不留。”昭君自抱琵琶,上马出宮。兵退至界口,昭君投水自杀,番王又投水自杀。王弟剝毛延寿皮,即登帝位。昭君传梦汉王:“可立我妹為正宮。”封其父为左丞相。
三六签:丁己~罗隐求官▼上吉▼ (一本作“谢安石东山高臥”)
功名富贵自能为,偶著仙鞭莫问伊。 万里鹏程君有分,吴山顶上好钻龟。
&   【圣意】名与利,在晚成。讼得理,病渐亨。问远信,阻行程。婚可合,孕将生。
  【东坡解】富贵分定,迟速有时。藏器以待,切莫怨迟。掀天事业,时至即为。若到天边,便可决疑。
&   【碧仙注】荣华有分,未得其时。他人早达,切莫恨迟。
  【解曰】此签不可躁进,欲速则不达。富贵迟速有时,若在家则困苦,出外則震亨,不宜守旧。讼得理,名利晚成,行人阻,婚必成,病渐安,先凶后吉也。
  【释义】穷通得丧,出于偶然,各有其时。凡事成之,必在于后。“鹏程”,名利之程。“吴山”,即吴越之山。高宗即位,播迁至越,功名之会,南至于此以应选,占者亦当进图功名。“好钻龟”者,谓占其用否之兆。“自能为”者,要在人当修为以待时,不可委于时之未至而嗟叹也。求财南方有,北方不稳。
&   【占验】
  ■一淅中人,父子因兵失散,占此。因上吴山卜卦,至庙门,见有父寻子招貼,遂访见其父,验如此。
&   ■又龚广文,将应院试,占此。时学政吴伯新尚书也,果入泮。
&   【故事】罗隐求官
  唐·罗隐,字昭谏,钱塘人,工诗,称为罗江东(参见《泉州人名录·罗隐》)。吴越钱鏐辟为节度判官副使。尝说鏐:“讨朱溫,纵无功,犹可保杭越。奈何交臂事贼,图谋显达为终,古之羞乎?”著作甚多。
三七签:丁庚~邵尧夫祝香▼中平▼ (一本作“周孝侯射虎斩蛟▼中吉▼”)
& 焚香来告复何辞,善恶平分汝自知。屏却昧公心里事,出门无碍是通时。
&   【圣意】讼和吉,病祷安。求财少,问名难。婚可合,行人遣。宜向善,保团栾。
(“求财少,问名难”一本作“名雋望,财頗难”。“团栾”一本作“团圆”)
  【东坡解】作善降祥,作恶降殃。何必祷神,当自揣量。公心莫昧,勉为善良。前程远大,可保安康。
  【碧仙注】尔欲陷人而自陷,欺心暗里鬼神知。若能改善求天福,转祸为祥事事宜。(“尔欲陷人而自陷”一本作“计欲陷人终自陷”)
  【解曰】此签显然说,主人家人有害人之心,而又受人之害,若能悔过则吉。讼宜和,病祈福,求财少,名利难,婚可合。只要心正,无事不吉也。
  【释义】人之为善为恶,人虽不知,己所独知。若使欺其不知,而欲害之,不惟不能害人,抑反为人防害,不可不戒。占者当公平正大,不可暗昧欺人,则凡事亨通,而无阻滯。大抵此签戒人为恶,勉人为善也。
&   【占验】
&   ■一人公门不利,占此,乃弃去为商,大获厚利。应在三四句。
&   ■又晋江郑生,将赴院试,占此后,果入泮。末句验甚。
&   【故事】邵尧夫祝香
  宋·邵雍,字尧夫。年三十从父徒居河南,于书无所不读,精易理天文術数。居慎,凡所祝香,皆为国为亲之事,未尝私祷及己也。初除试将作监主簿不起,继除穎州团练推官不就。卒赠秘书省著作郎,元祐间谥康节。
三八签:丁辛~孟姜女思夫▼下下▼ (一本作“关盻燕子楼”)
蛩吟唧唧守孤帏,千里悬悬望信归。 等得荣华公子到,秋冬括括雨靡靡。
  【圣意】莫问财,休斗讼。行未回,病亦重。婚无成,多怪梦。且祷神,勿妄动。(“行未回,病亦重”一本作“远未回,病且重”。“秋冬括括”或作“秋风括地”)
  【东坡解】作事无聊,空自惆怅。纵得好音,依然悽怆。谋望不遂,心神徒丧。家道未安,祷神阴相。
&   【碧仙注】不宜问事不宜行,九日常忧十日惊。一段荣华如一梦,翻来覆去总无情。
  【解曰】此签主有死亡之忧、哭泣之哀。讼休问,病有险,财莫求,婚难成,行人不至。谋事凶多吉少,秋冬占之大不吉。纵有虛喜,终是大忧。
  【释义】计出无聊,独守孤帏,又闻秋声唧唧,能不惆怅耶?“千里悬悬”者,目下谋为不遂。“荣华公子到”者,亦是虛名而无实事。“雨靡靡”者,言是非丧服之累,喜末完,忧缠之。占者大抵不吉,秋冬尤宜谨之。
&   【占验】占功名必得,但恐忧继之,然所应又有不同。
&   ■有一生占此,入学抵家,遭妻之丧。
&   ■又一生占此,中式,旋时则值淫雨连绵。
&   【故事】孟姜女思夫
&   孟姜女,秦始皇时人。夫范杞郎,派作長城,久役不归,故思之。
三九签:丁壬~陶渊明赏菊▼下下▼ (一本作“▼中下▼”)
& 北山门下好安居,若问终时慎厥初。
堪笑包藏许多事,鳞鸿虽便莫修书。(“下”一本作“外”)
  【圣意】病择医,讼宜解。求财无,图名旡。婚宜审,行须待。谨修为,过必改。(一本作“病择医,讼宜解。谨修为,过必改。财杳茫,名迟疑。婚宜慎,行须时”)
  【东坡解】静处安身,不堪比匪。欲保终吉,作事谨始。无感人言,切防害己。勿轻传信,暗中有鬼。(“不堪比匪”一本作“是非莫理”。“感”一本作“惑”。“信”一本作“书”)
  【碧仙注】好把工夫作吉鎡,有时暗地结姻缘。对面好谈心曲事,莫将隐奧与人传。(“好把工夫作吉鎡”一本作“仁里安居善自全”。“面”一本作“我”)
  【解曰】此签只宜守旧,不可妄想。谋望迟迟,且待时至。还须退步,方得安宁。病择医,讼宜解,求财无,婚宜审,行人阻。谨慎修为,庶几得以长保。
  【释义】戒人安身静处,慎择交游,防闲诈伪。言他人包藏祸心,久欲中我,我则付之一笑。但当作事谋始,谨慎修为,勿囂囂口舌,以招祸非。“莫修书”,言欺诈之不可为也。处讼宜和,求财以信。有病者不保守,则死亡必至。
  【占验】江右一贵人,寓金陵,卜坟葬父,占此后,屡择不中。因出麒麟阁观地,偶见门外一山,遂问乡人山名,对曰北山,即得佳地。乃悟首句之验。
&   【故事】陶渊明赏菊
  晋·陶渊明,字元亮,在宋名潜,世号靖节先生。少好高尚,博学善文,宅边有五柳,自号五柳先生。后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当冠带见之。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即解印去,赋《归去来辞》以见志。性爱菊花,每清晨赏之。
四十签:丁癸~汉光武陷昆阳▼上吉▼
新来换得好规模,何用随他步与趋。 只听耳边消息到,崎岖历尽见亨衢。
&   【圣意】名终成,讼得胜。孕生男,保无病。行人回,婚宜定。事须迟,有余庆。
  【东坡解】谋望更改,修为儘好。何必依人,自可达到。须历艰难,必获好报。平步青霄,荣捧恩诏。
  【碧仙注】好把工夫改换般,门庭增喜转眉攒。文书到手皆成就,宜讼宜婚病亦安。(第一句一本作“改换规模又一般”。“攒”一本作“颜”)
  【解曰】此签谋望,更变儘好。莫听人言,闲是闲非。何必依人,自可远到。名后成,讼得胜,孕生子,保无病,行人回,婚宜定。凡事宜迟,必有余庆也。
  【释义】百事规模,多主更变,名利迟迟。若能历涉艰难,必获荐拔,平步青霄,荣捧恩诏,以处顺境。占者只宜守己,不可随人是非,以招祸患。始孕生女,次孕生男。自用则吉,用人则凶。
  【占验】吴下一富生,随友南京援例,占此。后因循花柳,金用过半,而事不成。后过耿姓年諠,稍为青口,竟以儒士得中乡试。应在后三句。
&   【故事】汉光武陷昆阳
汉·光武帝刘秀尚末王,兵至昆阳。(王)莽命王邑、王寻将兵百余万,并驱虎豹犀象以助軍威。光武兵仅数万,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破其前军,诸将继进,莽兵大潰。会大风雨,虎豹股慄被殺,寻、邑遁去,尽获其军实辎重。东汉之兴,赖此战也。
四一签:戊甲~刘文龙求官▼中吉▼ (一本作“李固柳汁染衣▼上吉▼”)
自南自北自东西,欲到天涯谁作梯? 遇鼠逢牛三弄笛,好将名姓榜头题。
&   【圣意】讼无定,终有遇。病多忧,择医愈。信即到,婚终好。凡所谋,慎勿躁。
&  【东坡解】若求名利,先难后有。白日青云,必在子丑。声誉显赫,题名榜首。百事亨通,显然有后。(“有”一本作“在”)
  【碧仙注】历涉艰难,求谋未遂。富贵荣华,显达在后。(“显达在后”一本作“晚景顺利”)
  【解曰】此签妄意事务,皆无定准,须缓求之,方有成就。讼必反复,婚有三变之说,遇子丑日或姓萧之人方可。功名初年难望,病多变,信能到,婚姻好,名利得。必待子丑年月,方得显达也。
  【释义】人生志在四方,“欲到天涯”,不得人指引,靠人无力,前程有阻。“遇鼠逢牛三弄笛”者,谓子丑年月日自有贵人拔擢,声誉洋溢,名登金榜矣。问婚姻,得葛姓之力。占病有死之兆。凡事守之,必遇子丑二字方遂。此签大抵始难终易。
&   【占验】
  ■一生甲子科,占此,乡会连捷,是应“遇鼠逢牛”四字。盖占科名,凡遇子丑年必捷也。
  ■惟泉州一生科试,占此。場內经题“自西自东”两句,放榜时刚值子月丑日,竟列在三等首名。全诗之验如此。
&   【故事】刘文龙求官
  野史:刘文龙,汉时人,学问极渊博。因求官而同王昭君出塞和番,与妻分別十八年,回时家中老幼俱不相识。
四二签:戊乙~董永卖身▼中吉▼ (一本作“班定远投笔从军”)
& 我曾许汝事和谐,谁料修为汝自乖。
但改新图莫依旧,营谋应得称心怀。(“汝”一本作“果”)
  【圣意】病更医,讼改图。名与利,换规模。婚別议,行人迟。谨修为,神力持。(最后两句一本作“神力助,谨修为”)
  【东坡解】神许和合,自乖所为。急须更变,方得其宜。心行正直,无好自欺。若能悔过,天必相之。
  【碧仙注】只好从新莫依旧,自然百事称心神。莫愁中路无成就,当遇舟航涉利津。(一本作“改旧从新別有因,莫乖行止拂天神。管教中路多成就,稳趁舟航涉利津”)
  【解曰】此签宜更改,问婚当有再合之意。讼宜和,利吉,孕生男。求利改图方好,病更医,功名未遂。凡事更改方称意。
  【释义】凡事只当迁改,不可蹈袭故常。积弊至虫,名利未遂,若因改图,庶几提携。有人向之,自乖者今得宁矣。
&   【占验】
&   ■一生久困科场不利,占此遂改武学,后奉旨文料,中武生。
&   ■一人此生竟联捷,成文进士。应改图而遇,仍获所求也。
&   【故事】董永卖身
  ■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流寓孝感。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日后无钱还,当以身作奴。葬毕,道遇一妇人,求为永妻。永与俱诣钱主,令织缣三百疋以偿。一月而毕,辞永去。乃曰:“我天上织女,缘君至孝,玉帝令我助君偿债。”言讫,凌空而去。
  ■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流寓孝感。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日后无钱还,当以身作奴。葬毕,其主要董永日取柴一担、汲水四担、锄田六七亩,辛苦难当。一日上山砍柴倦睡,皇天见其孝行,即差仙女下凡为婚。董永醒来见女,恐是妖精。女曰:“吾无父母又无依,欲结为夫妇。”董永见其淒凉,带女回归。主人责董永拐带妇人祸及其主,后暂留该女,遍访四方家庭並无失妇人,才允成亲。董妇百日织得锦五十丈,剪一半往市卖出得银,赎脫董永身。后将锦进,敕封进宝状元。仙姬(回天),曰:“天赐儿子,三岁送还。”。后其子十六岁中状元,衣锦还乡。
四三签:戊丙~玄德公黄鹤楼赴宴▼中吉▼ (一本作“陈平亡归汉”)
& 一纸官书火急催,扁舟速下浪如雷。
虽然目下多惊险,保汝平安去复回。(“回”或作“来”)
  【圣意】功名遂,子嗣欢。讼病险,终必安。失物在,行人还。婚宜远,利不难。(“子嗣欢”一本作“好求官”)
  【东坡解】官书火急,激聒之兆。目下虽惊,终无纷扰。有神阴扶,收功谈笑。来往平安,吉星高照。(“高”一本作“拱”)
&   【碧仙注】先惊未是惊,后喜方为喜。若问谋事多,连绵无定止。
  【解曰】此签先凶后吉者,谋望终有好处。病者虛险,自然解散。大事成,求官遂,问讼好,婚姻不难,失物还,行人至。凡事大吉。
  【释义】“火急催”者,王有激聒。是非占者,目下惊恐,到后无事。新病易瘳,久病难保。凶事化吉,大事变小。求名利者,有疾病是非之累,方应其占,而得选举,否则难遂。
&   【占验】
  ■一生会试,值以人命搆讼所阻。占得此后,司宪见而奇之,许令应试,遂中春榜。全诗皆应。
  ■此占,凡问病无有不瘳者。惟(清)道光间,一人患中风症,占此后虽平安,但病根终不能除耳。是“去复回”句之应也。
&   【故事】玄德公黄鹤楼赴宴
  汉·刘备,字玄德。献帝时,群雄割据,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玄德未得四川,借荊州托足。周瑜计请赴宴,设伏挟讨。幸孔明授赵云密计,得免于难。此系俗传。考史:赤壁合兵拒操时,瑜计请玄德,设伏欲害之。因见关公在场,不敢动手。
四四签:戊丁~王莽篡汉▼中平▼ (一本作“留侯博浪椎▼中吉▼”)
& 汝是人中最吉人,误为误作损精神。
坚牢一念酬香愿,富贵荣华萃汝身。(“萃”或作“在”)
&   【圣意】事多错,讼莫作。病祷神,且勿药。婚莫求,行未还。能自悔,利名全。
&  【东坡解】心行平等,反误为非。急宜改过,切莫自欺。尽诚作福,神必佑之。荣华富贵,付汝非迟。
  【碧仙注】万事皆从忙里错,但将心地细思量。若能谨守无他望,可保终身大吉昌。(“无他望”一本作“祈神佑”)
  【解曰】此签防有橫逆事,若能改过则吉,凡事且也不宜躁进。讼莫作,利未有,婚莫求,病祷神,行人未归。悔过名利双全也。
  【释义】“吉人”,善人也。言人虽善,作事狂谬,所輔非人,作为皆误。但能坚心向善,谨而行之,则富贵可得,终身荣华矣。占者不宜欺妄轻躁,先自知戒,可免其悔。求财无利,求名未亨。
&   【占验】
  ■一生本富人子,性傲,不敬其父,屡中副榜。占得此签,改悔行孝,父子俱安,享寿以终。倘不能改,岂惟不中,祸将不免矣。全诗之意显然:能改过胜酬香愿矣。
  ■又(清)咸丰间,(泉州)郡西华仕舖(辖奇仕境、华仕境,参见《泉州舖境》)端午节,土著循俗例迎木刻龙头,与东佛舖民口角。邑尊闻知,饬差严拿该舖。惟奇仕宫香火甚盛,老尼有钱怕累,因到庙占此。迨事情完局,富贵之家分文不肯看破,衙行赔礼等费悉萃老尼之身。第四句之验如此。
&   【故事】王莽篡汉
  王莽,字巨君,汉·孝元皇后之侄也,以国戚一门贵显。莽继叔父遗烈,当成、哀、平帝享国不永,统嗣三绝,位居宰相,封新息侯。假行仁义,自比伊、周。弒平帝,立孺子婴,窃周公之法,摄位改元,竟移汉祚,国号曰新。后被汉兵所杀,传京师百姓争食其肉。
四五签:戊戊~高祖遇丁公▼中平▼ (一本作“夏侯婴滕公君室▼中吉▼”)
& 好将心地力耕耘,彼此山头总是坟。阴地不如心地好,修为到底却输君。
&   【圣意】心地好,地亦美。病即安,讼得理。财勿求,且守己。行人至,终有喜。
  【东坡解】好修心地,莫用他求。但依本分,可获天庥。勿与人竞,福力自优。子孙之庆,皆善之由。
  【碧仙注】人己初来用意同,好将心地问天公。若还亏却分毫理,万事教君吉又凶。(“初来”一本作“营谋”)
  【解曰】此签不可妄求,但依本分,方得天之庥庇。问地利,不宜迁改。行人必至,病则安,求财无,且宜守旧。讼必凶,宜和息。凡事只宜修积善心,庶免灾祸也。
  【释义】人之名势凌逼,我固不能胜彼,然不可处之太骤。惟务修为,天必佑之。而使输于我,所谓“却输君”也。占者货财生殖,但当守旧,不可妄为。功名在后,方得荣华。风水不宜更改,虽好无益,终“不如心地好”也。凡事不可争长竞短,但修为以待之。
&   【占验】
  ■一生原籍江右,在南京应考,府、县俱取。人知而攻之,不得进院。占此,遂往原籍,竟首取。系二句、三句之验。
  ■(清)道光戊戍(1838年),先严秋岚公,将应院试,占此时,杜给谏胞弟亦在庙求此签。榜发,先严与杜之弟皆入邑庠。应“彼此”、“总是”四字也。后先严中式,而杜以庠生终,并尾句亦应。——王钱(“竹”字头)谨识。
&   ■高祖遇丁公
  丁公为楚·项籍将,逐窘汉高祖于彭城西。兵短接,高祖急顾曰:“两贤岂相厄哉!”丁公乃还。及高祖即位,来谒。帝曰:“丁公为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遂斩之。曰:“使后为人臣无傚丁公也。”
&   ■丁公告高祖
  《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载:阎王殿上,丁公诉曰:“某在战场围汉皇,皇许平分天下,故放。皇称帝后,反遭杀害。”汉皇以丁公背项羽故诛之。丁公辩曰:“纪信替皇死,却不封赠;项伯不忠,反赐封侯;雍齿为项将,后封什方侯。”汉皇无言以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右刘映南贾于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