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杨镇西庞村村最大名人是谁

当前位置:
偃师市庞村镇西庞村::小村庄走出“名牌路”
来源:河南日报
移动用户发送HNZB到,订阅河南手机报。早报+晚报,每天一角钱。
  本报记者&杨青
  顾龙公路是从偃师市顾县镇到洛阳龙门的一条省道,沿顾龙公路形成了一条工业走廊。这条工业走廊经过偃师市庞村镇的西庞村一段尤为繁荣。路的两旁是一个个建有漂亮厂房的企业,中国钢制家具的名牌――洛阳花都、花城、龙立就坐落在这里。
  2008年西庞村实现生产总值28亿元,上缴国家税金38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综合实力连续7年居偃师市第一位。西庞村的支柱产业是钢制家具,村里拥有民营企业80余家,从业人员1.5万多人,喷塑流水线60多条,数控设备10余套,1000多个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产品出口俄罗斯、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西庞村拥有1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河南省名牌产品、3个河南省免检产品、6个河南省著名商标,名牌及著名商标数量居全省各村首位。
  西庞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得益于有一个强有力的村领导班子。
  村党总支书记张聚芳为自己定下三条“戒律”,即“不贪、不占、不受贿”。当支书多年,张聚芳没报销过一分钱电话费,没吃过一次宴请,他以自己的勤俭、威信和品行赢得了全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张聚芳和村委会主任陈宏恩在工作中达成的共识是:大事共商量,责任俩人担;条子共签名,财务齐把关。
  多年来,西庞村将“两委”班子和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到干事创业的观念上来。村里建立了“村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等九项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监督职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有效保证了村级决策民主化和村级管理规范化。
  这几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西庞村党总支扎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他们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党员设岗分类管理活动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西庞村党总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投资300万元的移动信号塔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筹资35万元,顺利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投资20余万元,新建2个大型便民超市……
责任编辑:张培君西庞村的“陇海大院” 孩子,我们帮你撑起这个家
来源:映象网
  10岁的小小何在认真地学习
  映象网洛阳讯(记者徐孟国 马晓飞 通讯员张志军)三年前,10岁的小小何(化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爷爷去世,由于父亲重病,母亲智障,一家的担子落在了80岁的老奶奶身上,日子虽然艰难,但还能勉强过下去。日,小小何的奶奶因病离开了人世,2天后,父亲旧病复发住院,他们家的日子变得更加艰难。孩子要上学,要生活,淳朴的村民主动帮其联系学校、解决吃饭问题;一家人生活困难,没有经济来源,村民自发组织捐款;房子的裂纹触目惊心,村民帮其寻找临时住所,想要帮他们盖起新房子……问其原因,村民无不心疼地说,孩子的家庭过得太艰难,孩子太可怜,我们想让他上大学!想一起把他抚养长大。而这,正是发生在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西庞村第五村民组的真实而又感人的场景。
  10岁男孩学习成绩很好 就是身世太可怜
  小小何,今年10岁,上小学四年级,亲人相继离世后,留下了患有气管炎的重病父亲和智障母亲。小小年纪的他,比同龄人看起来更加镇静和沉默。
  小小何的家
  “小小何成绩很好,并不偏科。他平时也会和同学们一起玩,就是有些内向。自从他奶奶不在之后,他更加不爱说话了。老师们也在尝试着开导他,从心理上对他进行疏导。”小小何的班主任田玉红老师说,“学校能做的,就是对他免除学习上的各项费用,保障他能吃上热乎的食堂饭。从他上一年级开始,每个老师就对他进行年度接班式帮扶。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做下去,直到他完成初中、高中。”
  后来,我们得知,就是这个每月只有2000块钱工资的老师,今年开学,当即给小小何拿出了500元钱作为他的生活费。
  在小小何的家门口,我们碰到了小小何的父亲何铁创。何铁创患有气管炎,说起话来有些喘。原本他还能零零散散地出去打些零工,去年病情加重后,他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何铁创没有上过一天学,表达并不流利!但言语中,有一句始终表达得特别清晰,“孩子学习好,我很高兴。”
  小小何的家
  小小何家,有三间房,却没有一间是完好无损的。屋内,墙体的裂缝触目惊心,窗户上的玻璃残缺不全,整个空气都是凉飕飕的。放眼望去,整个房间内并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甚至连房顶也是漏的。而他们每天吃的是勉强能填饱肚子的白面条。
  为了孩子一家人的生活 村民自发组织捐款
  其实一开始,西庞村第五村民组的村民并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他们说这都是街坊邻居之间的小事,也是应该做的事,没有什么值得报道的。后来,在记者的多次沟通和坚持下,村民的话匣子才被慢慢打开。
  村民的倡议书
  “大家当时就想着,我们村整体过得都还可以。街坊邻居的,总不能让他家日子过得太艰难不是?今年过年孩子奶奶不在后,小小何一家是彻底垮了,孩子也没有人照顾了。我们总不能让这么好的苗子不能健康顺利长大不是?村民就左商量,右商量。最后一合计,先给他家组织捐款。这不,才过去十多天,我们38户就筹集了4910元,就这还有部分村民没有通知到呢!”谈到帮扶小小何的原因,西庞村村民马俊国说。
  采访中,映象网记者了解到,有一户村民原本捐了100元,后来户主说,孩子挺可怜,他们能帮就多帮点,第二天就又捐了100块。
  “看到他们比较困难,平时我们就会给他们送点儿吃的用的。小小何的妈妈有些智障,做饭总是不熟,孩子吃了对身体不好,也整天没劲儿。大家和组长一商量,就启动村里的道德基金,并和学校联系上,让孩子以后可以在学校食堂吃饭,他的伙食费以后我们出。”小小何的邻居说。
  解决眼前又想长远 孩子将有“结实房子”住了
  采访中,西庞村的村民告诉映象网记者,不管是帮扶还是捐款都不是一时的,他们决定把孩子抚养长大,让他上大学,直到走进社会,实现独立。
  “我们看过他家的房子,年久失修,窗户不顶事儿,房子也不顶事儿。那天组里正在讨论这事儿呢,然后封大姐就说要把自己家里的空地盖起房子,让小小何一家人先搬进去。这样起码夏天下雨的时候不难受!然后村里再想想其他办法,能不能把他家房子拆了重新给他们盖一下!”西庞村的村民们说。
  得知这一消息后,记者采访到了村民口中的大善人——封大姐。封大姐家里是做钢制家具生意的,平时手里有点儿存款,也会定期帮扶村里的一些贫困孩子。
  “你们还是不要采访我了,我也没有做啥!就是想着人得善良,谁家困难了,就帮助一下。街坊邻居有一家过得不好,咱也心里不好受,是吧?而且我们村整体的风气都是这。大家一块儿做,都挺好的。”封大姐说。
  记者手记:
  采访时,一直被村民们朴实的话感动着。“街坊邻居有一家人过不下去,我们心里也难受不是?”“总是感觉这些没有啥?总不能让孩子毁了!让他们这个家毁了!”考虑眼前,又想长远,西庞村第五村民组的村民们紧紧团结着,这种精神劲儿值得学习,更值得弘扬!但愿小小何能够健康快乐长大!当有一天,他忆起吃“百家饭”的日子时,也定会想起村民善良呵护下的生活,也会反哺和回报社会,把“善良”这件事继续做下去!
责编:徐孟国
进入3月份了,天气也渐渐回暖,厚厚的棉衣已经不能...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一个很好的养生季节,来和小编一...从钢家具基地到全国百强村:记西庞村支书张会群
&&来源:&&&&分享到:
  省委书记郭庚茂视察西庞村
  映象网洛阳讯(记者 徐孟国 马晓飞) 西庞村,洛阳市伊滨区的一个普通的村庄,如今是全国知名的钢制家具生产基地,2013年全村生产总值达40亿元,其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南省各行政村之首。11月1日,在第十四届全国“村长”论坛上,《2014中国名村影响力综合排名研究评价报告》出炉,西庞村排名第117位,也是洛阳市唯一入选的村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国百强村。
  从解放时的青黄不接、穷苦青涩到现在的河南富村、全国名村;从三十年前的零散分块、迷离混乱到现在的团结和谐、共同富裕……西庞村的发展轨迹和全国其他村庄似乎相同,却又有那么些不同。在这里,敬老爱幼成为村民的一种习惯;在这里,“我很幸福”的百姓大有人在。
  百姓家庭和睦,人人身心健康,日有所思所做,休有所去所乐,衣食无忧,邻里关系和谐,生活居住条件良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敬,难有所帮。这不仅是桃花源里的美好愿景,而且是发生在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西庞村的真实故事。然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源于他们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西庞村党支部书记张会群。
编辑:耿倩作者:赵屯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赵屯位&&&&置位于庞村镇中心学校北约800米产&&&&业特色产业钢制办公家具为主 洛阳市伊滨区赵屯村,位于庞村镇中心学校北约800米,因村里大部分人口姓赵而得名,村里现有六个生产队,人口约1200人。村中耕地范围南至掘山岭北至洛偃快速通道,西至西庞村东至掘山。
村里产业以伊滨区特色产业钢制办公家具为主,村里大部分劳动力从事于钢制办公家具行业。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庞村铁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