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推崇西周说西周共和行政是明确纪年的开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不可思议的回忆之弦,从每个战场和爱国志士的坟墓,伸展到这片辽阔土地上每一颗充满活力的心房和每一个家庭,只要我们本性中的善念再度、而且一定会加以拨动,它们终会重新奏出响亮的联邦协奏曲。”——林肯总统1861年就职演说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该法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材料三: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材料四: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在美国内战中林肯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感情纽带”指什么?(2分)(2)材料二的宪法条文坚持了什么原则?(2分)(3)材料三与材料一所强调的共同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强调这一原则的历史依据。(4分)(4)材料四的宪法规定与“一国两制”的方案是何关系?材料四与材料二有何相同点?(4分)-乐乐题库
&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点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习题详情
20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3.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不可思议的回忆之弦,从每个战场和爱国志士的坟墓,伸展到这片辽阔土地上每一颗充满活力的心房和每一个家庭,只要我们本性中的善念再度、而且一定会加以拨动,它们终会重新奏出响亮的联邦协奏曲。”——林肯总统1861年就职演说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该法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材料三: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材料四: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在美国内战中林肯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感情纽带”指&&&什么?(2分)(2)材料二的宪法条文坚持了什么原则?(2分)(3)材料三与材料一所强调的共同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强调这一原则的历史依据。(4分)(4)材料四的宪法规定与“一国两制”的方案是何关系?材料四与材料二有何相同点?(4分)目标:维护美国的统一。感情纽带:美利坚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南方一些州的人民也参加过独立战争,并献出生命,他们也是美利坚民族的一部分。 (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美国内战、一国两制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本题是一道跨越时空的材料分析题,以美国历史上的内战为切入点,兼顾新教材的内容,突出了新课程的前瞻性,然后分析邓小平“一国两制”对完成我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指导意义,既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又突出了对能力的要求,概括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主要考察你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相似的题目:
据新华社报道:“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包括空运、海运、邮政与食品安全4项协议,实现了两岸民众期盼已久的三通。”提出大陆与台湾“三通”问题的历史根据是
A.20世纪40年代的内战遗留问题
B.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
C.两岸人民的期盼
D.台独势力造成
2012年是“九二共识”20周年,下列与之相关的是①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②它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③其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意愿,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④它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伟大纲领①③④②③④①②③①②③④
《邓小平文选o第三卷》提到“主体地区是十亿人口,台湾是近两千万,香港是五十万……社会主义是在十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材料反映的政策最初是针对哪一问题提出的? &&&&香港、澳门的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台湾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不可思议的回忆之弦,从每个战场和爱国志士的坟墓,伸展到这片辽阔土地上每一颗充满活力的心房和每一个家庭,只要我们本性中的善念再度、而且一定会加以拨动,它们终会重新奏出响亮的联邦协奏曲。”——林肯总统1861年就职演说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该法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材料三: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材料四: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在美国内战中林肯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感情纽带”指什么?(2分)(2)材料二的宪法条文坚持了什么原则?(2分)(3)材料三与材料一所强调的共同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强调这一原则的历史依据。(4分)(4)材料四的宪法规定与“一国两制”的方案是何关系?材料四与材料二有何相同点?(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不可思议的回忆之弦,从每个战场和爱国志士的坟墓,伸展到这片辽阔土地上每一颗充满活力的心房和每一个家庭,只要我们本性中的善念再度、而且一定会加以拨动,它们终会重新奏出响亮的联邦协奏曲。”——林肯总统1861年就职演说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该法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材料三: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材料四: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在美国内战中林肯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感情纽带”指什么?(2分)(2)材料二的宪法条文坚持了什么原则?(2分)(3)材料三与材料一所强调的共同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强调这一原则的历史依据。(4分)(4)材料四的宪法规定与“一国两制”的方案是何关系?材料四与材料二有何相同点?(4分)”相似的习题。共和行政_历史故事_睡前故事网
当前位置: > 历史故事 >
&&发布时间:<font color="#FF年5月22日&&阅读:&
&&& 共和元年(前84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直到周厉王死后,还政于其子周宣王前后14年的这段时期,史称&共和行政&。按照中国传统纪年,自共和时期开始,中国的中原历史有了连续不断的纪年体系。
&&& 共伯和即卫国君主卫武公。时期,卫武公入朝任职[注 2]。《汉书&地理志&河内郡》孟康注释,&共伯,入为三公者也&[注 3],而从彝铭记载分析,共伯和应先任&师&职,后任&三公者&之职。《元年师兑簋》铭文有&师和父司左右走马&,专家认为此&师和父&便是共伯和。而后的《师晨鼎》、《师俞簋》、《谏簋》和《微史簋》所记载的&司马共&,当为升职司马后的共伯和。
&&& 根据彝铭分析升职时间应在周厉王三年至五年期间。《师(詈犬)[注 4]簋》铭文载,&惟元年正月初吉丁亥,伯和父&&&,所谓&惟王元年正月初吉丁亥&,无法与厉王纪年正月丁亥日对上初吉日期,而若以共和纪年元年壬午朔正月丁亥六日,则正恰初吉,一些学者据此判定簋铭&惟王元年&指&共和元年&
&&& 夏商周断代工程虽没有解决共和问题,但将其作为周厉王之后的独立纪年。2003年,西周青铜逨盘在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其铭文显示周厉王之后就是周宣王,共和时期不独立纪年,再度引发了共和的争论。
&&& 靠周公的帮助,将周朝变成了一个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到成王的儿子康王继位时,周王朝的兴盛已经达到了顶点。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成康之治&。
&&& 但自康王的儿子昭王开始,周王朝便日渐衰落了。到了周朝的第十位王周厉王时,由于王公贵族的奢侈享乐,对奴隶和普通百姓的剥削和劳役越来越重,终于弄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但是,周厉王还嫌收上来的赋税不够他挥霍。于是,他听信宠臣荣夷公的主意,在全国实行&专利法&。这专利法的意思就是,全国的山林河流水域都是周王的土地,因此平民百姓不光耕种土地要交税,就是上山打猎、砍伐森林、下河捕鱼等等,都要纳税,就连喝水、走路、采药等,也不能例外。
&&& 这专利法一出台,不但在乡下耕地的农民和奴隶不满,就连住在城里的普通平民也纷纷反对。在当时,人们称在乡下耕作的农民和奴隶为&野人&,称在国都城里居住的平民、包括做买卖的商贩和手工业者为&国人&。国人们首先议论纷纷。有人说,山林河流是上天创造的自然资源,连这些都要收税,还让人活不活?有的说,自古以来,哪朝哪代、哪个王像这样不顾百姓的死活、只顾自己享乐的?
&&& 大臣召公虎原本就对周厉王及其王室人员的奢靡生活十分不满。他仗着自己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召公的后代,也曾多次向厉王进谏劝说过。但厉王根本没把他的话当回事。现在,召公虎见厉王变本加厉,已经将国家弄得民怨沸腾,于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再去劝谏。他对厉王说:&荣夷公的专利法虽然为大王增加了财富,但却断了百姓的生机,使百姓对大王和朝廷心存怨恨。这可是对朝廷大大不利的呀!希望大王取消专利法,改变朝廷的奢靡之风。&
&&& 厉王听得气不打一处来,只碍于召公虎是老臣,不好治他的罪,便一拂袖子宣布退朝而去。
&&& 荣夷公有了厉王的支持,就变本加厉地推行专利法。他不但对拥有土地的奴隶主贵族和农民加重赋税,在城里也加紧盘剥,强行对那些制陶的、炼铜的手工业者征税,就连砍柴和做小买卖的,也不放过。凡是不肯纳税的,就派军队将他们抓进监狱,罚做苦工,甚至还有处以极刑的。于是,不管在城市或者乡村,到处可以听到对厉王苛政的不满。例如当时就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这意思是说,你这拼命剥削和掠夺我们粮食的大老鼠啊,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尽力供养着你,你却对我们一点也不肯照顾。我们只好离开你了,我们要去寻找那能给我们自由和幸福的乐土。乐土啊乐土,你究竟在何处?
&&& 很明显,这首诗将厉王和王室贵族们比作专门偷吃粮食的大老鼠,而且还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失望和离心倾向。像这样的歌谣还有很多,人们在乡下和都城里到处传唱。对厉王暴政的不满,已溢于言表。这些情况,当然也传到了厉王的耳朵里。厉王就问荣夷公该怎么办?荣夷公对厉王说:&臣有个朋友叫卫巫,他有办法堵住百姓的口,让他们不会再乱说。&
&&& 厉王就真的任命卫巫为大臣。这个卫巫便以替人算卜为名,带领许多暗探在镐京城里到处打探。凡是探到对厉王和专利法有不满情绪的人,就将他们抓起来关进监狱,有的还处以额头上刺字、割鼻、砍脚,甚至杀头的刑罚。这样一来,没有多久,京城里公开议论厉王不是的声音真的就沉寂下去了。人们在街上遇见了,往往只是给对方一个眼色,连说句话都不敢。
&&& 周厉王对荣夷公和卫巫十分满意,对他们大加赏赐,并且在朝堂上得意地问召公虎:&现在你还听得到百姓们的怨言吗?&
&&& 召公虎说:&我一向听说,要防止老百姓对朝政不满的议论,就像防止河水决堤一样,光靠堵,是堵不住的。堵到后来,一旦决口,危险会更大。&
&&& 厉王讨了个没趣。心中一气,他又命荣夷公进一步扩大专利范围,加紧对反对和不满的人进行镇压。就这样,被堵塞的河流终于决堤了。公元前841年的一天,京城里的国人&&许多中小奴隶主贵族、小商人、手工业者终于忍无可忍,纷纷拿起了自制的武器,聚集起来,潮水般涌向王宫,发动了暴动。周厉王想派王师镇压,可是晚了!造反者已经冲进了王宫。而王师中的士兵,本来对厉王也很不满,他们纷纷倒戈。厉王只好带着家眷,与荣夷公等一起逃出京城,来到彘(zh&)地(在今山西霍县)避难。
&&& 造反者攻下王宫后,得悉厉王的太子静躲在召公虎家中,就又围住了召公虎家。召公虎为了保住周王的血脉,将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静交了出去,被当场杀死,而真太子静被他保护了下来。
&&& 造反的国人在攻下王宫、杀死&太子&之后,因为没有明确的组织,就很快解散了。这时,周朝东边的诸侯卫武公带兵赶到了镐京。于是召公虎便出面代表周厉王的旧臣请卫武公暂时代行执政,自己和另一个大臣周公(周公旦的后代)等组成奴隶主贵族会议辅政。因为卫武公名和,他的封地在共(今河南辉县),因此又称共伯和。共伯和与贵族会议共同执政十四年,这段时间,历史上便称为&共和行政&。我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便从共和行政的第一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纪年。这也使我国的历史从此有了确切纪年。
&&& 公元前727年,周厉王在彘地病死。召公虎和共伯和等立太子静为王,就是周宣王。
此文章由有()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希望各位朋友能够喜欢,并支持我们,我们会做的更好!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始链接,谢谢合作!
推荐儿童故事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号您的位置:&>>&&>>&共和行政
&&&&周成王靠周公的帮助,将周朝变成了一个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到成王的儿子康王继位时,周王朝的兴盛已经达到了顶点.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成康之治”.&&&&但自康王的儿子昭王开始,周王朝便日渐衰落了.到了周朝的第十位王周厉王时,由于王公贵族的奢侈享乐,对奴隶和普通百姓的剥削和劳役越来越重,终于弄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但是,周厉王还嫌收上来的赋税不够他挥霍.于是,他听信宠臣荣夷公的主意,在全国实行“专利法”.这专利法的意思就是,全国的山林河流水域都是周王的土地,因此平民百姓不光耕种土地要交税,就是上山打猎、砍伐森林、下河捕鱼等等,都要纳税,就连喝水、走路、采药等,也不能例外.&&&&这专利法一出台,不但在乡下耕地的农民和奴隶不满,就连住在城里的普通平民也纷纷反对.在当时,人们称在乡下耕作的农民和奴隶为“野人”,称在国都城里居住的平民、包括做买卖的商贩和手工业者为“国人”.国人们首先议论纷纷.有人说,山林河流是上天创造的自然资源,连这些都要收税,还让人活不活?有的说,自古以来,哪朝哪代、哪个王像这样不顾百姓的死活、只顾自己享乐的?&&&&大臣召公虎原本就对周厉王及其王室人员的奢靡生活十分不满.他仗着自己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召公的后代,也曾多次向厉王进谏劝说过.但厉王根本没把他的话当回事.现在,召公虎见厉王变本加厉,已经将国家弄得民怨沸腾,于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再去劝谏.他对厉王说:“荣夷公的专利法虽然为大王增加了财富,但却断了百姓的生机,使百姓对大王和朝廷心存怨恨.这可是对朝廷大大不利的呀!希望大王取消专利法,改变朝廷的奢靡之风.”&&&&厉王听得气不打一处来,只碍于召公虎是老臣,不好治他的罪,便一拂袖子宣布退朝而去.&&&&荣夷公有了厉王的支持,就变本加厉地推行专利法.他不但对拥有土地的奴隶主贵族和农民加重赋税,在城里也加紧盘剥,强行对那些制陶的、炼铜的手工业者征税,就连砍柴和做小买卖的,也不放过.凡是不肯纳税的,就派军队将他们抓进监狱,罚做苦工,甚至还有处以极刑的.于是,不管在城市或者乡村,到处可以听到对厉王苛政的不满.例如当时就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这意思是说,你这拼命剥削和掠夺我们粮食的大老鼠啊,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尽力供养着你,你却对我们一点也不肯照顾.我们只好离开你了,我们要去寻找那能给我们自由和幸福的乐土.乐土啊乐土,你究竟在何处?&&&&很明显,这首诗将厉王和王室贵族们比作专门偷吃粮食的大老鼠,而且还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失望和离心倾向.像这样的歌谣还有很多,人们在乡下和都城里到处传唱.对厉王暴政的不满,已溢于言表.这些情况,当然也传到了厉王的耳朵里.厉王就问荣夷公该怎么办?荣夷公对厉王说:“臣有个朋友叫卫巫,他有办法堵住百姓的口,让他们不会再乱说.”&&&&厉王就真的任命卫巫为大臣.这个卫巫便以替人算卜为名,带领许多暗探在镐京城里到处打探.凡是探到对厉王和专利法有不满情绪的人,就将他们抓起来关进监狱,有的还处以额头上刺字、割鼻、砍脚,甚至杀头的刑罚.这样一来,没有多久,京城里公开议论厉王不是的声音真的就沉寂下去了.人们在街上遇见了,往往只是给对方一个眼色,连说句话都不敢.&&&&周厉王对荣夷公和卫巫十分满意,对他们大加赏赐,并且在朝堂上得意地问召公虎:“现在你还听得到百姓们的怨言吗?”&&&&召公虎说:“我一向听说,要防止老百姓对朝政不满的议论,就像防止河水决堤一样,光靠堵,是堵不住的.堵到后来,一旦决口,危险会更大.”&&&&厉王讨了个没趣.心中一气,他又命荣夷公进一步扩大专利范围,加紧对反对和不满的人进行镇压.就这样,被堵塞的河流终于决堤了.公元前841年的一天,京城里的国人――许多中小奴隶主贵族、小商人、手工业者终于忍无可忍,纷纷拿起了自制的武器,聚集起来,潮水般涌向王宫,发动了暴动.周厉王想派王师镇压,可是晚了!造反者已经冲进了王宫.而王师中的士兵,本来对厉王也很不满,他们纷纷倒戈.厉王只好带着家眷,与荣夷公等一起逃出京城,来到彘(zhì)地(在今山西霍县)避难.&&&&造反者攻下王宫后,得悉厉王的太子静躲在召公虎家中,就又围住了召公虎家.召公虎为了保住周王的血脉,将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静交了出去,被当场杀死,而真太子静被他保护了下来.&&&&造反的国人在攻下王宫、杀死“太子”之后,因为没有明确的组织,就很快解散了.这时,周朝东边的诸侯卫武公带兵赶到了镐京.于是召公虎便出面代表周厉王的旧臣请卫武公暂时代行执政,自己和另一个大臣周公(周公旦的后代)等组成奴隶主贵族会议辅政.因为卫武公名和,他的封地在共(今河南辉县),因此又称共伯和.共伯和与贵族会议共同执政十四年,这段时间,历史上便称为“共和行政”.我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便从共和行政的第一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纪年.这也使我国的历史从此有了确切纪年.&&&&公元前727年,周厉王在彘地病死.召公虎和共伯和等立太子静为王,就是周宣王.
最新故事关键词
联系我们:&&QQ:&&&#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西周共和行政新探_郭霞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西周共和行政新探_郭霞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0:57:41|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西周共和行政新探_郭霞.PDF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周共和行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