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深化改革汇报材料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2013年全国中考题中国现代史整理中考,整理,全国,2013年,中国现代史,中考试题,年全国中考,年全国,年中考,现代史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3年全国中考题中国现代史整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013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精排)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3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精排)
上传于||文档简介
&&21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K12教育资源云
中考历史试题(七上第三、四单元).doc(5.77MB)
类别 : 试卷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16.(2013·大连)右图所示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直观地展示了
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
本质。这一政治体制是(D)
A.皇帝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中央集权制
3.(2013·聊城)秦朝“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
封”,于是(C)
A.建立皇帝制
B.确立丞相制
C.推行郡县制
D.强化监察制
1.(2013·鞍山)中国银行行徽(下图 1)的外观设计灵感原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下图
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
图 1中行行徽
图 2古钱币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6.(2013·十堰)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制定笔画规整的文字作为全
国推广的标准文字。这种文字是(B)
4.(2013·福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B)
2.(2013·福安)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
秦始皇时期设立了(B)
B.御史大夫
1.(2013·湛江)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
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D)
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2.(2013·牡丹江)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C)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统一度量
14.(2013·恩施)他(图 2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并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列史实与他有关的是(C)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独揽一切大权
②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④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⑤颁布“推恩令”
9.(2013·黄冈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
来。”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项历史功绩(B)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图2
C.修筑 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12.(2013·黄石)下列不属于右图历史人物历史功绩的是(D)
A.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
D.开通了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6.(2013·孝感) “秦朝以前,官吏和私人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朝,只有天子的印才能
叫玺,而且用玉制作,群臣不敢再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D)
A.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B.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2.(2013·宜昌)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政法”中
有一项重要举措是(D)[来源:学科网]
1.(2013·株洲)历史地图是中学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历
史事件变迁在空间上的反映。右图 1显示的是哪一朝代的疆域
2.(2013·苏州)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在行政体制上,
(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
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
四十余郡。”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D)
2.(2013·临沂)很多历史信息来源于我们对图表的研究与解读,图 2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秦统一货币
B.秦统一尺寸
C.秦统一文字[来源:学科网 ZXXK]
D.齐统一文字
1.(2013·德州)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
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
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D)
16.(2013·南通)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秦代修筑的万里长
3.(2013·盐城)被誉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充分反映了
A.古代人民的智慧
B.秦灭六国的惨烈
C.焚书坑儒的残暴
D.闭关锁国的愚昧
1.(2013·日照)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
秦”发生在(C)
A.公元前 356年
B.公元前 230年
C.公元前 221年
D.公元前 202年
5.(2013·重庆)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A)
2.(2013·海南)右图是学生设计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意图,这个朝代是(A)
“伐无道,诛暴秦”
2.(2013·龙东)公元前 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
义地点是(B)
6.(2013·鞍山)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第 12 课大一统的汉朝
21.(2013·扬州)被称为“汉家和亲第一公主”的刘细君生活的朝代是(A)
17.(2013·大连)2013年5月 5日,大连市儒学学会成立,显示出儒学在城市文化建设中
的重要地位。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曾被确立为专制王朝
的正统思想。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B)
3.(2013·鞍山)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3.(2013·佛山)右为“司隶校尉”印文,掌握此印长官的职责是(B)
A.主持管理长安太学
B.检举皇族不法行为
C.监督地方官员
D.监察郡国长官
3.(2013·广东)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
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D)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设立太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2013·南京)汉武帝采取的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B)
A.统一文字
B.统一铸造五铢钱
C.开通大运河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来源:学*科*
网 Z*X*X*K]
11. (2013·襄阳)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A)
A. 光武中兴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文景之治
8.(2013·荆门)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董仲舒语),人君无法
维持统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C)
A.焚书坑儒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大兴文字狱[来源:学_
43. (2013·珠海)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西汉时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
哪一项建议(D)
A.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行推恩令 加强集权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13·齐齐哈尔)3.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大
一统的皇帝是(B)
6.(2013·济济)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
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依(C)
① 依依 依依依依②
依依依依③
6.(2013·重庆)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统一度量衡
26.(2013·娄底)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儒家学说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材料一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儒家学说从创立到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秦始皇对待儒家学说采取
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来源:学&科&网]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
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
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材料二反映作者对儒家思想持何种态度?他拥护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3分)
(4)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怎
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2分)
答:(1)孔子,仁。
(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反对、否定或批判。民主与科学。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
23.(2013·重庆)阅读下列材料:
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
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
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
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
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 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汉武帝在位 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
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
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
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
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根据法案还确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同工
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应签订集体合同事宜……(罗斯福新政)为以后美
国和其它许多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府所效法。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2分)
答: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具备了统一的社会基础;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
实力,具有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2分)
答:使统一国家得到空前巩固,对汉文化主流形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使西汉进入全盛
时期(每点 1分,共 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 2分)
(3)材料三反映出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的结果。(2
答: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分)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1分)
(4)综上所述.秦始皇、汉武帝、罗斯福有何共同之处?(1分)
答:都对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同等给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第 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 (2013·辽阳)右图为春秋战车复原图。战车自商代
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
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
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战车的兴衰
直接反映了当时(B)
A.经济的发展B.战争的需要C.运输的需求 D.社会的安定
2.(2013·昆明)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 21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 2013年 6
月 6日在昆明启幕。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源远流长,从图一可以看出,我国与南亚地区
的交往开始于(B)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2.(2013·济宁)我国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和注重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汉唐时期的行政或军
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A)
33.(2013·泰州)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统辖开始于(C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置
2.(2013·菏泽)下图是某同学搜集的我国古代某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图片,这一时期
3.(2013·泰宁)在古罗马,丝绸的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金,古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
丝绸为荣。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下列事件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关的是(B)
A.玄奘西行
B.张骞出使西域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4.(2013·兰州) “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为它的开辟
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B)
2. (2013·日照) “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
“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B)
A.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
.(2013·乌鲁木 齐)某中学要举办一次“了解新疆,热爱新疆”的历史知识竞赛,李新同
学把搜集到的有关汉朝西域都护府的资料朝廷了分类。下列人物在东汉时担任过西域都护的
A.张骞和郑吉 B.陈睦和班超 C.郑吉和陈睦 D.张骞和班超
28.(2013·福安)某班拟举办一场主题为“寻梦丝绸之路”的专题展,展览分为三个展区,
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展区的布置。(12分)
(1)请你将图 5中的A和 F补充完整。(4分)
(2)你认为谁最有资格获得开通丝绸之路最大贡献奖?为什么?(4分)
(3)图6是他们搜集的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物图片,它们反映了丝绸之路怎样的作用?
请你举一例说明,历史上还有哪些史实或人物起到了丝绸之路类似的作用。(4分)
波斯鎏金银壶
“大长乐明光承福受右”锦片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8. (2013·随州)下图属于秦汉文化成就的是(A)
11.(2013·湛江)近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 H7N9禽流感的感染。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
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D)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15.(2013·恩施)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B)
3.(2013·无锡)时下禽流感横行,板蓝根游行,板蓝根源自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国
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一直被历代医学家所珍视,是重要的医学瑰宝。在医学界同样影响深远,
被誉为“医圣”的是(D)
A.李时珍 B.扁鹊 C.华佗
7.(2013·重庆)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右图,它反映
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A)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17.(2013·南通)下图是我国古代以竹为原料的造纸工艺流程示意
图。请判断,这种造纸法应该不早于(C)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9.(2013·重庆)右图所示是初三小李同学在历史复习课上作的笔记,其中“4.”后面空白
处应填写的历史人物是(C)
3.(2013·重庆)右图所示邮票纪念的是“究天人之际,通
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他的著作是( A )[来源:
学_科_网 Z_X_X_K]
A.《史记》
B.《水经注》
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
32.(2013·泰州)《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
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C)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013·济宁)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B)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③蔡伦改进造纸术④汉
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 18课三国鼎立
3.(2013·牡丹江)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B)
2.(2013·无锡)《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
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C)[来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2013·德州)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5.(2013·东营)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和军事谋略在下列哪场战役中得以施展(C)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第 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29.(2013·连云港)右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
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3.(2013·海南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
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
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C)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第 20 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13.(2013·泸州)以汉语为正音,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必须说汉语。作出这些规定
的帝王是(B)
A.秦始皇 B.北魏孝文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2.(2013·株洲)据《北史》记载:“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
黜官……”材料表明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贵族和官员(C)
A.采用汉姓
B.改穿汉族服装
C.学习汉语
D.与汉人通婚
2.(2013·湘潭)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D)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2013·宜昌)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
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C)
C.北魏孝文帝
3.(2013·白银)下列改革或变法中,通过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吴起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15.(2013·长沙)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
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族体和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
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下列改革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C)
小明:众爱卿,鲜卑语为北语
汉语乃为正道。今日始,朝廷
一律废北语,一从正音,违者
降爵罢官。
小华:陛下英明!臣等谨遵圣
A.商鞅变法
B.戊戌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8.(2013·重庆) “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
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改革措施
A.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 C.改穿汉服 D.使用汉语
2.(2013·重庆)学者晁福林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
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①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②将都城迁往咸阳③鲜卑贵族必
须说汉话④鼓励鲜卑人穿汉服,正确的是( D )
3.(2013·潍坊)观察右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
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4.(2013·聊城)右边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
A.推进大一统格局
B.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加快江南经济开发
D.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3.(2013·滨州)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
胡人汉服图
汉人胡食图
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3.(2013·娄底)下列哪项历史事件促进了民族融合(B)
A.丝绸之路开辟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马可·波罗来华 D.郑和下西洋
3.(201 3·龙东)北魏时期,把都城迁到洛阳的皇帝是 (A)
4.(2013·广东)下列现象出现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是(A)
①鲜卑贵族改用汉姓②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③君臣一律用鲜卑语讨论国事④鲜卑贵族与汉
族贵族通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2013·泰宁)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事件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分封制C.禅让制
D.商鞅变法
3.(2013·福安)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改姓为元;对 30岁以下仍讲胡语者
“降爵黜官”。孝文帝的这些措施(A)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有利于北魏统一全国
C.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
D.阻碍了汉族文化发展
2.(2013·盐城)和右边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
相关联的是( c)
A.商鞅变法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1世纪教育网
31.(2013·南京)(8分)阅读下列材料: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
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4分)[来源:学§科§网]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提及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的更替
示意图。“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
用?(2分)
(3)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
答:(1)措施: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
分析:改革使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2)示意图: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
(3)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相同作用: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28.(2013·淮安)(7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
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
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⑴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域物产传入中原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
务的机构名称。
材料二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
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
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
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
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
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
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题 28图 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          题 28表格 鲜卑姓改为汉姓[来
源:学科网 ZXXK]
⑵材料二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
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⑶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材料四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
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
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⑷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的主
要作用是什么?
答:⑴饮食丰富,物产丰富。 西域都护。
⑵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⑶蒙古族。行省制。
⑷加强了西藏和新疆的管辖,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 21 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4.(2013·临沂)图 3中的人物是我国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下
列关于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他介绍的农业生产经验全部来源于走访
B.他写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
C.他的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他在书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6.(2013·昆明)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
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B)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水经注》
第 22 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33.(2013·泰州)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被称为“圣人”。被后
人尊称为“书圣”的是(A )
A.王羲之 B.苏轼 C.关汉卿 D.曹雪芹
44. (2013·珠海)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魏晋时
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
第一行书”美誉的是(C)
图 3 贾思勰种植农作物
30.(2013·连云港)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下列搭配都正确的是(C)
A.蔡伦:造纸术/施耐庵:《西游记》
B.毕昇:指南针/李时珍:《天工开物》
C.王羲之:(兰亭序》/曹雪芹:《红楼梦》
D.顾恺之:《洛神赋图》/司马迁:《资治通鉴》                 
4.(2013·重庆)秦灭巴国后,为管辖原巴国之地,公元前 314年张仪设置了( B )
3.(2013·重庆)大夫张仪置巴郡,首府设在江州(今渝中区)。此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南朝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乌鲁木齐市第十八小学
丹赵路中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