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我们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我们党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选择
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为社会主义国家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建国以来,我们党在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方面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并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标志着在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方面由偏重城市转向城乡并重,由城乡兼顾转向城乡统筹,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城乡关系的基本观点1.城乡分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城乡对立将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而消失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城市的产生过程,就是生产力发展而使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城乡差别、城乡对立,只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乡差别的消失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作为生产力发展结果的城乡分离,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列宁提出...&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城乡关系问题是城乡差别、城乡对立产生之后,人类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马克思恩格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人类社会由城乡混沌一体、城乡分离对立、城乡对立加剧、城乡对立消灭最终走向城乡差别消失、城乡融合的一般规律,论证了实现城乡融合的基本条件,并设想了达到城乡融合的具体途径,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源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及变革旧中国城乡尖锐对立面貌的现实需要,共同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必然性。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原理,具体分析旧中国城乡关系结构性特征的必然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其成果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积累的经验”、“创造的条件”和新中国建设发展的需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必然性...&
(本文共216页)
权威出处: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乡关系的论述并不系统、集中,它多散见于这两位伟人的众多著作之中,蕴藏在马克思主义宏伟的理论体系里。但这些并未掩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深远意义,其理论科学预见了城乡融合的可能性,并探析了城乡融合的实现方式,形成了系统的城乡关系理论。列宁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作了初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从毛泽东、邓小平再到江泽民、胡锦涛,我国历代领导人都致力于协调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和谐、社会统筹发展等。这一漫长的探索过程,既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当前,我国的城乡关系矛盾仍然较突出,特别是“三农”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统筹城...&
(本文共42页)
权威出处:
城乡关系即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城乡关系是否处理得当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城乡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城乡发展呈整体向前推进,但也出现了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城乡差距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障碍,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稳健发展的根本。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论述了城乡建设的一般规律,还预测了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对城乡关系做了科学的分析、界定。因此,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坚定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信心。本文旨在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入手,系统的梳理城乡关系理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
(本文共44页)
权威出处:
统筹城乡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破除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距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受自然环境、区位条件,以及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实质性转变,城乡差距仍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化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进入发达国家序列必须完成的任务。2003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城乡统筹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律和实现路径,以期为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提供借鉴与参考。1、论文的主要内容全文共分九章,除第一章导论外,在结构安排上可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文献综述、国内外实践和基本理论部分。后四...&
(本文共254页)
权威出处:
城乡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是贯穿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6 0多年历程的一条主线。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城乡对立理论,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城乡融合理论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其城乡关系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是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城乡关系的基本主张和理论贡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改革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发展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发展小城镇是个大战略、“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理论在不同时期指导着我国城乡关系不断向...&
(本文共58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下载积分:300
内容提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2|
上传日期: 08:01:5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官方公共微信马克思主义之人与自然的关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马克思主义之人与自然的关系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生态危机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困境,在危机面前,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指明了道路。为了使环境的变化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前进,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来修复由于旧文明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环境退化。以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为指导,改变"天人对立"的旧文明自然观,树立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以指导人类的行为,改变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出路之一。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A811;X2【正文快照】:
古往今来,出于对自身命运的关切,人类总是试图从最深刻的层次上和最彻底的意义上探究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价值,以求从根本上把握和解决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但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曾一度忘记了自己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忘记了自己也只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而以主宰、控制、征服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孔祥元;;[J];长沙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范廷义;[J];肇庆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谭大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杨竞业;[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段勇;涂效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税尚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周智健;徐刚;;[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王浩斌;王飞南;;[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邓宏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李银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白立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胡丰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炳林;;[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颜杰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李怀涛;;[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淑芹;;[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杨生平;;[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陈明凡;;[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乔旋;;[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赵春明;;[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吴群芳;;[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仰海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建军;[D];河北大学;2009年
金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孙永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郝文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徐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王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胡雪梅;[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赵一强;[D];苏州大学;2010年
丁胜;[D];苏州大学;2010年
任雪萍;[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三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丁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周荣;[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林冬妹;[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贾蓓;[D];河北大学;2009年
韩家勤;[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路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黄桂琴;[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孙春萌;[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孙德茹;[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钱穆;;[J];中国文化;199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林;[J];求实;2000年05期
杨建中,丁来玲;[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王焰;[J];中国环境管理;2002年S1期
本刊编辑部;[J];宏观经济管理;2003年07期
唐叶萍;[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王传武,宓学义;[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冯波;[J];琼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赵保海;[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张海燕,张丽红;[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J];中国设备工程;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启营;;[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王同勋;;[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陶秀璈;;[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窦爱兰;;[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陶秀璈;;[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窦爱兰;;[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刘瑞涵;李华;;[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路日亮;宋德勇;;[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马祥林;;[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于海量;;[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森;[N];文艺报;2006年
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曹凤中;[N];中国环境报;2001年
;[N];中国环境报;2005年
本报评论员;[N];中国文化报;2004年
;[N];发展导报;2000年
董高伟(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N];广西日报;2004年
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课题组;[N];湖南日报;2004年
省委宣传部课题组
刘科;[N];河南日报;2005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课题组;[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高德明;[N];四川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翠新;[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李想;[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陈文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蔡畅宇;[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若冰;[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宋玉晶;[D];吉林大学;2009年
王单;[D];河北大学;2010年
韩志顺;[D];山西大学;2009年
马卓;[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杨国安;[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陈松杰;[D];郑州大学;2006年
罗宝丽;[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王真;[D];山西大学;2007年
张伟;[D];山西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