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道教这话题有一个为世民解决事的道姑头吗

帖子主题:和尚娶妻的话题和中华道教的问题
共&1605&个阅读者&
军号:1506731 头衔:抽烟的男人 工分:449142
/ 排名:10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和尚娶妻的话题和中华道教的问题
文章提交者:dengjinshou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68-0-1.html
从“和尚娶妻”的话题谈起。话题源自朱叶青先生的博文和尚娶妻。罗祥看过以后,有感而发,评论了几句。熟悉的网友看到后发来信息与罗祥讨论,于是罗祥写了无知者无畏——评朱叶青先生的和尚娶妻一文,作为回复。因为忙,博文一挥而就,除了就朱叶青先生对宗教问题所作的不太合适的调侃提出批评意见之外,其它话题没有展开。这几天五一小长假休息,终于有时间可以详细谈谈罗祥的意见。俗话说得好:假作真时真亦假,真做假时假亦真。和尚能否娶妻,本来简简单单,不是问题。之所以现在成为话题,是因为当下确实有不少和尚,甚至是出身名家的和尚,比如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弟子,娶妻生子,饮酒吃肉,甚至公然出入娱乐场所,据说还得到了释永信方丈的庇护。于是引来看客侧目,使得和尚能否娶妻这个原本简单的问题成为话题。确切地说,和尚娶妻的问题应该一分为三:“可不可”、“能不能”和“要不要”。所谓“可不可”是法律界定的问题。凡公民便有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的权利。和尚虽是出家人,但没有被法律剥夺作为公民的权利。至少目前在法律方面,和尚没有不可娶妻、否则追究责任的规定。和尚娶妻,饮酒吃肉,至少没有罪加一等、打入大牢的风险。所以,从法律的角度讲,不愿意放弃享受世俗生活的乐趣的和尚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娶妻生子、饮酒吃肉,不必偷偷摸摸,这是毫无疑问的。所谓“能不能”是教规限制的问题。佛教的教规是否允许和尚娶妻?当然不允许。佛教讲“四谛”,就是:苦、集、灭、道。简言之, “苦谛”是说,现世是痛苦的,人生充满着苦;人生的苦恼起源于人本能的欲望(色、声、香、味、触五欲),这就是“集谛”;怎么解决则是“灭谛”的任务,即所谓“五欲”是可以完全消除的,如此才能得到“解脱”而成佛;而这条可以使人实现解脱的途径就是“道谛”。因此,按照佛教的教规,和尚当然不能娶妻。第三个“要不要”的问题则取决于和尚自己的操守。客观地说,真正能够自觉地恪守信仰、遵行教规的和尚,目前尚有多少罗祥不敢断言,但越来越少却是不争的事实。有朋友反驳:有的和尚出家前已经有了妻子,或者出家后偷偷娶了妻子,那该怎么说?有的和尚,所谓半路出家,当和尚之前已经有了妻子,虽然法律没有规定你出家时必须办理离婚手续,但佛教教规要求你既然出家当和尚,就必须脱俗,否则何言出家?出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剃度”,即所谓“落发为僧”,因为在佛教徒看来,头发象征着尘世间的烦恼和牵挂,非剃除则不能一心一意地修行。至于有的和尚虽然剃了头发,烫了戒疤,但仍然丢不下原来的妻子,或是见了美女,再动凡心,于是重新娶妻,严重的甚至出外嫖娼,那实际上形同还俗,虽然还被称作和尚,却早已不是真和尚了。如此情况下,即便修行再长时间,也无法终证大道。还有朋友拿出济公“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的例子作为反驳。罗祥为此特地向修佛的朋友求证。朋友的回答是,这句话确实是道济禅师(即济公)说的,不过引用者往往略过了下半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不提,所以有断章取义、胡乱使用之嫌。另外,这首诗出自下述典故:明末的乱世年间,某寺庙的一位住持慈悲为怀,收容难民,恳求坏人不要伤害百姓,无论什么条件,只要做得到,住持都愿意承担。那个坏人为了让住持知难而退,便拿来一些酒肉对住持说:“和尚,我的条件很简单,只要你吃了这些洒肉,我就放过这些难民。”在一片哗然之声中,住持拿起酒杯说:“我以酒代茶,请。”说完一饮而尽,接着拿起那块肉说:“我以肉为菜。请。”又是一吃而尽。住持面不改色,坏人只好放过难民。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位住持为救难民而舍弃道程,为救他人而开斋破戒,不惧落入恶道受苦,可称参透了佛学真谛。罗祥试问:今日之和尚,能有如此修为者,实有几人?罗祥虽为道教徒,却对这位佛教住持的智慧和操守赞叹不已!罗祥虽然修道,但并无狭隘的门户之见。罗祥周围的朋友,其中有非常虔诚的佛教徒。虽然信仰不同,但没有妨碍我们成为好朋友。比如著名的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张华先生,就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居士,逢斋期必吃素,并花费大量时间诵经,义务将念经功德回向周围的朋友,多年来从不间断。有一次,罗祥和张华先生、邓伟志先生闲聊,邓伟志先生提及赵朴老(前佛协会长赵朴初先生)的一件轶事,让罗祥印象深刻:某日,赵朴老在别人家用餐,一时疏忽,不小心误食了肉汤,结果吐了。赵朴老降生于1907年,自二十年代开始,至2000年去世,食素七十多年。张华先生,还有赵朴老,都是居士,不是和尚,尚能坚持吃素。因此那些所谓允许和尚吃肉、饮酒、嫁娶的议论可以休矣。何况,中国佛协对汉传佛教的僧人有明文规定,必须做到“僧装、素食、独身”,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近年来和尚娶妻生子、饮酒吃肉的现象增多,与源于的本愿法门在中国大行其道不无关系,和尚渐渐成为一种职业,与信仰无关。于是本来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和尚娶妻,成了话题。罗祥从“和尚娶妻”的话题说起,目的却是谈谈在下对道教的看法。中华道教现有正一与全真两大门派。道教正一派的祖天师是张道陵,嫡传至今为65代天师、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的张金涛主持,为“大”字辈。“大”字辈往上为“顶”字辈,如天师府的邱裕松老道长,目前国内硕果仅存的“顶”字辈有十几位。“大”字辈往下则为“罗”字辈,在下恭列其中,国内“罗”字辈弟子约有千人(注1)。道教全真派于金代初年由王重阳前辈创立,因丘处机道长而鼎盛一时。道教全真派的教规近似佛教,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道观,不得娶妻生子,不得喝酒吃肉,这一点和道教正一派有很不相同。正一派道士可以居家,可以娶妻生子,非重大神仙节日期间,可以喝酒吃肉,与一般普通人的生活习惯相同。在下担任黄大仙宫主持的时候,考虑到白天有诵经、有法事,于是规定庙里(注2)中午吃素,晚上开荤,遇重大神仙节日则全天吃素至活动结束。在下也和下边的“三”字辈弟子同样严格遵守。但是,庙里常有客人来访,或是政府官员,或是道中同门,于是便会碰到一些问题。罗祥接待过的某些当地政府官员,比如兰溪市旅游局的赵景琦局长,虽然分管旅游,但对神仙比较敬畏,也比较理解在下的为难之处,从不勉强;而另有一些政府官员,比如兰溪市民宗局的杨炳岁局长,虽然分管宗教,但每次来庙,都要去隔壁饭店又吃又喝,不弄得摇摇晃晃、坐行不稳,不能尽兴。往往他在那里喝上三个小时,罗祥只能硬了头皮奉陪,于是只好寻找各种借口躲避。这也是吴红梅动用流氓黑势力把罗祥赶出黄大仙宫时,杨炳岁不经任何法律程序便扣住在下的法人证书、给予吴红梅积极配合的原因(有关情况,《道事、俗事、天下事:黄大仙宫的真相》一文中已有详细记录,在下不赘述)。至于某些道中同门,更让在下摇头。有些同道来访,在下让人把庙里条件最好的房间腾出来,打扫干净后供他们居住,他们却还要嫌庙里的吃住简陋,千方百计找各种借口,一定要住到宾馆里去。有一次某道协会长陪同领导来庙检查工作,中午便到饭店里去享受好酒好菜,大鱼大肉。须知,他还是全真弟子,据称修行多年。罗祥不知这位仁兄多年之后,如有机会白玉飞升,仙遇丘处机道长,当如何预先抹净嘴上的油腻?说实话,罗祥认识的同道中人,配得上“修道之人”这四个字的,实在不多。有一位姓史的道长,经某人介绍来到庙里挂单,声称自己专攻预测。吴红梅一听,马上兴趣来了,让他给自己算上一卦,结论是将有桃花运降临;第二天,庙里的毛会计找到他,也让他算上一卦,结论还是将有桃花运降临;第三天,庙里另一个姓朱的工作人员又悄悄找他预测,结论同样是将有桃花运降临。三个女人将信将疑,私下交流心得以后方才明白桃花运不曾自己独享,而是三人均沾。消息传开,在下大笑:庙里总共四个女的,三个给他测出桃花运,剩下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娘,千万不能让他测了,否则一不小心再测出将有桃花运降临,则大娘晚节不保,岂不乱套?这样的骗子当然要轰出庙去,结果他摇身一变跑到石门槛上的佛教庙里再去蒙人。在下听了啼笑皆非。所谓太极八卦,阴阳五行,是非常深奥的道学,与佛教思想八竿子打不到一起。正是这位史道长,出身全真,家有妻子,更在外边沾花惹草,招摇撞骗。所以,娶妻生子,吃肉喝酒,甚至出入青楼,卖淫嫖娼,不光是佛教里的和尚有,道教里的全真道士也海了去。在下写此篇博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讨论“和尚娶妻”的问题,更不是为了道教隐私、揭露全真道士违反教规的问题,而是为了引出一个非常沉重的问题:中华道教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作为唯一的本土宗教,何以最近这几百年间,以一种加速度在飞快陨落?离开黄大仙宫后的大半年里,罗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罗祥的结论是: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华道教必亡!问题出在哪里?罗祥认为,首先是道士自身出了很大的问题。上,道教人才济济,比如晋时的葛洪,时的陆修静,的孙思邈,的陈抟,以及近现代的陈撄宁,举不胜举。现在呢?顶字辈如邱道长等已年过七旬,垂垂老矣,虽然饱读经书,道术精深,但后继乏人,某些道法已濒临绝传之境地;大字辈中有宏大志向与忧患意识者寥寥无几,更多是倚老卖老,坐享其成,为江湖地位与蝇头寸利而勾心斗角,无向道之心和弘道之愿;罗字辈本应成为道教的中坚力量,但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虽也有苦背经书,研习道术者,却更多人是以之为谋财的工具,平时津津乐道于如何收取各种小费,不学无术却招摇撞骗者大有人在,好吃懒做又狂赌烂嫖者不乏其人;往下之三字辈则更为不堪,绝大部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更有少数人好逸恶劳,为非作歹。对他们而言,道士身份,已逐渐沦为一种职业,所谓修道,不过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已。如此之一代不如一代,还有何弘道之希望可言?其次,罗祥认为,道教宫观的现状亟需尽快改变,非此不能扭转日益没落的颓势。目前的道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种是政府庙,当地政府以发展经济为幌子,以某位本土神仙为噱头,以当地某座宫观为载体,以某些似官似民的俗人为抓手,大行敛财之道。黄大仙宫是典型的例子。自1995年始,黄大仙宫被张某某以黄大仙旅游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身份长期把持,之后,吴红梅又以黄大仙旅游开发公司经理的身份李代桃僵,于十几年间将一千多万的信众捐献和几百万的银行贷款挥霍殆尽。钱到哪里去了?当地政府的某些费用有了来处,某些官员的个人开销有了去处,张某某、吴红梅之流便得了用处,受到保护。于是,张某某、吴红梅等人与当地政府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可以放开手脚,毫无顾忌地大行贪污之道。至于道士,则沦为工具,或如文中所提之史道长,在助纣为虐的同时分取自己的一杯羹;或如在下,放不下自己的信仰和操守,坚持要将黄大仙宫的黑账公布,于是被逼离庙。第二种是家庙。某些道观确实是道友当家,确切说是某些有政治地位的道友当家。因为当家人的特殊身份,因为某些特殊的历史原因,当地政府也对之无可奈何,无法插手。于是,这些道观的当家人,摇身一变而成为道教富豪,宫观成为其敛取财富的载体,道友成为其牟取暴利的工具。罗祥身在圈中,有诸多不便,无法指名道姓,只能含糊地举个例子。前年,某道观的年收入高达两千多万,下属道友,每人一套房子,每天开轿车上下班,收入超过公务员!道友要进这座宫观,比高考还难。高考只要成绩过硬,便可入门;道友即便背得再多的经文、做得再好的法事,如不打点,如无关系,休想捧起那只饭碗。第三种是老板庙。某些企业想发不义之财,便通过某些关系,找到当地政府,答应每年上交多少费用,换取对宫观的承包权。比如黄大仙宫,2007年本来已经谈妥,以每年20万的费用,承包给上海某旅行社(详见《我为什么要写黄大仙宫的真相?》一文)。罗祥走访过的宫观之中,上述情况不少。企业老板派一个亲信在庙里监督收入,兼而督促庙里的道友巧立名目,引诱香客多多花钱,自己每月到庙里一次,对上月贡献突出的道友论功行赏,对下月的庙里创收下达指标。目前的道教宫观,90%以上都属于上述三种类型。罗祥做黄大仙宫主持的时候,曾经天真地以为可以在上述三种类型之外,建成一个真正干净的宫观。可惜事与愿违。罗祥只能不客气地再说一句:现在天下的道观,真正干净的有几个?道观不干净,道友只能沦为工具。庙里的收入,由当地政府及其爪牙各取所需,而无心修道的道友也在里边分了一杯羹。道教如此,佛教亦如此。网友抨击少林寺的释永信主持不禅不武、无德无才、妄语百出、欺师灭祖。是话三分理,但未击中要害。要害在哪里?要害在敛财。少林寺为什么不肯上市?因为上市就要接受监督,就要将一切收入暴露在阳光与空气中。少林寺没有上市,道理上说当然也有监督,但这种监督与上市后的市场监督完全无法同日而语。黄大仙宫也有监督。兰溪市审计局先后对张某某、吴红梅做过两次审计,有用么?兰溪市审计局敢不敢将审计结果放到兰溪市政府官网上公开?敢不敢把黄大仙宫的财务报表和开支清单放在兰溪市政府官网上公开?道观成了某些地方政府的钱袋,成了某些人中饱私囊的温床,道教的名声一落千丈,一年不如一年。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道教必亡!问题找出来,解决问题的答案便不远。罗祥有三条意见:1、有关方面应该立法,禁止某些当地政府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借口插手宫观事务和宫观经济,从根本上杜绝道教腐败的滋生。道教宫观,必须由道士实现自我管理。道士的素质虽然有待提高,但至少比张某某、吴红梅他们多一点对神仙的敬畏之心。2、各级道协应该真正成为道教人士实现自我管理的机构,而非摆设;各级民宗局应该真正成为道教人士说话的地方,为道教保驾。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作为道教祖庭,必须承担起中兴中华道教的历史责任。3、各宫观必须定期将当月的详细收入和各类支出上墙或上网,接受信众的监督,让社会知道,场所收到了多少钱,用于何处,是否合理。如此才能彻底杜绝贪污和腐败。写这篇博文,罗祥承受着极大的内心煎熬,准备着为此面对各种无端的攻击和辱骂。但是,在下说过:面对信众的虔诚被践踏,目睹香客的捐献被攫取,既然我无力击退他们,那我必须说出真相。如果神仙责备我打扰了上天的清净,我愿被罚苦工;如果吴红梅之流怨恨我击碎了他们的清梦,我愿迎接报复。罗祥默念一声:无量天尊!
延伸阅读:
欢迎兴趣相同的朋友加入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和尚娶妻的话题和中华道教的问题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1724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我本来打算在今年年底前想投入全真门下,出家修行,可是,现在,真的是无所适从了!!我呼吁,年轻一代的道长们!大家都站起来吧!!打倒这种道教里的不正之风!还道观以清静!还修道之人以清心寡欲!!众人的力量是强大的!!只把希望寄于政府,是无济于事的!!道教日渐衰败,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道教哪一天覆灭,是民族的悲哀!我们就是千古罪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1724 工分: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真的很疯狂!!看的惊心动魄-------博主用很激烈的文笔,触动读者内心最深处的良知。物欲横流的社会,人气蒸腾的闹市,把原本应清静修为的地方也糟蹋的乌烟瘴气。唉!!后世道教弟子,多辜负了张道陵和邱处机道长的苦心。悲哀!!政府现在也是过多干预宗教事务,很多政府官员本来就是贪得无厌的畜牲,为了赚钱,没有他们不敢干的事情,现在可好,利用善信们捐的功德钱,大肆挥霍。唉!真是可悲!还有正如博主所说,一些企业想发不义之财,便通过某些关系,找到当地政府,答应每年上交多少费用,换来对宫观的承包权。以武当山为例吧!那里只有部分宫殿楼阁属于道教的,很多地方,比如南岩宫,遇真宫,玉虚宫就都属于国家的,那些地方也被承包出去了,在那里,不光可以算命,还可以穿上道士服坐在殿堂里,以各种形式问游客要钱。比如他会热情的叫你,让你给武当仙山留个名儿,你不知内情,稀里糊图就在一张皱巴巴的纸上签个名,当他把名单递给你,你才发现,那是一张捐款名单,你就不好意思只签个名字,签完字还要给人家捐钱,等等赚钱的招数。还有在武当山满山遍野的算命的,据说都是国家旅游局某些人的亲戚,那些地方都是你要有关系,每年再向国家旅游局象征性的交些钱,就可以在景点里面算命了。据说在武当山一直以来有个规律,如果有些算命摊换主人了,以及南岩宫里面的假道士也就跟着换一批,那就表示当地旅游局的主要领导换人了。以上还没什么,早些年,玉虚宫的承包者,把玉虚宫来了个改头换面,搞成了个娱乐城,里面可以结婚,吃饭,住宿,开会,俨然一个大酒店的样子,到了晚上,好多穿着非常曝露,打扮的像道姑样的美眉就会唱歌、跳舞还按摩,玉虚宫附近的土地还违规建造了各种别墅出卖。把个玉虚宫搞的乌烟瘴气,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向上多次反映,没人管,直到会长联系了其它省市区的道协的会长们,联名向上反映,国家才出面制止,但是玉虚宫的大量文物就在那次事件中莫名消失了,文化局和玉虚宫连文物物品备案清单都找没找到,至今都调查不清楚,就不了了之了,真的很恐怖!!政府的触手不知道还有哪些地方没伸进去过!!如博主所说,道教再这样下去,真的是要完蛋了!!难道任法融会长就不知道这些吗??他真的有责任重振道教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5489 工分:6504
左箭头-小图标
寺院和政府合作疯狂敛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47676
左箭头-小图标
现在世风日下,道貌岸然、滥竽充数也就在所难免,只可惜了中华千年文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5条记录]&分页:
&对和尚娶妻的话题和中华道教的问题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法国道姑景秀:我好像就是出家的命
腾讯道学李知白
[导读]从医学博士到全真道士,对于出家这件事,景秀一开始其实是拒绝的。腾讯道学 李知白 发自香港Karine Martin出生于法国中部小城蒙吕松(Montlucon),这里有充足的光照和许多十五六世纪的建筑。与周围其他人一样,Karine出生时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Karine是个勤奋的姑娘,她考上了巴黎大学读医学,一口气读到博士,主要研究人的脑部对药物的反应。博士毕业后她去了伦敦,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Karine在伦敦工作了五年,有一个同样是医生的男朋友,他们感情非常融洽,26岁的Karine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直到有一天,Karine对家人和男朋友说:“我要到中国去,出家当道士。”一个法国“美女学霸”,从事受人尊敬的职业,拥有美满的家庭,她看上去是离“道”最远的人,是什么让她义无反顾地投身道教?2015年4月,景秀在香港蓬瀛仙馆接受腾讯道学采访缘分始于199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Karine跟同事去参加一个打坐班,第一次接触了《道德经》,她从内心体验到了一种从未到达过的境界,难以忘怀。Karine有亲戚在英国道教协会,于是Karine便跟他们一起打坐。经朋友介绍,她认识了会讲英语的中国道长黄世真。2001年,Karine利用假期的时间来到中国,随黄世真道长去陕南安康的一个道观。看着那些矗立了几百年的建筑,静听溪水鸟鸣,景秀莫名地哭了起来。她说,不是因为难受,也不是因为想起了伤心事,就是想流眼泪,是一种对博大精深文化的感动和向往。2002年,Karine便拜黄道长为师,成为了一名道家弟子,道号“景秀”,成为法国第一位女道士。放弃医学:“我好像就是出家的命”从医学博士到全真道士,看世界的工具从显微镜变成了太极眼,带来的必然是颠覆性的变化。景秀说,她第一个真正的信仰不是天主教,而是科学。“我小时候没有真的信仰,圣诞节的时候我就跟着家人去教堂,就是一种习惯,像中国人到庙里去烧香一样。科学,是我第一个选择的信仰,第二个选择是道教。”接触道教之后,景秀开始质疑之前自己学习的东西。道教让她的心灵体悟到许多以前经历过但无法形容,也无法用科学语言来解释的感受,这对在医学道路上一路读到博士的景秀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冲击。大概纠结了一年多,景秀终于决定,完全放弃之前的医学事业,全心修道。对于出家这件事,景秀一开始其实是拒绝的。刚到中国时的景秀在西安街头(资料图 图源网络)腾讯道学:对于中国人来说,出家修道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何况你是一个法国人,还有距离上的问题,刚开始接触道文化的时候,你似乎并没有想出家。景秀:是的,我2002年就入道了,但是我以为自己可以在英国一边工作,一边修道,我还没有在中国常住下来的打算,当时觉得在家修行也是可以的。那个时候我在英国道教协会学习,英国道教协会的人都是在中国先拜师父,然后回到英国一边工作一边修行。我想我可以这样。其实大家都很想出家,但是没办法,没有道观。腾讯道学:好像你当时还有男朋友,你觉得还是可以跟他在一起,同时也修行?景秀:是的,当时他还跟我来了中国。但是后来我觉得不可以了,心里面有一个追求,就是要出家。然后开始有这种念头,心里有一个声音:要出家,要出家,要出家。腾讯道学:非常强烈?景秀:非常强烈。我不想听见这个声音。我那个时候害怕,我不要出家。你有没有发现你心里会有两个声音?一个天使,一个是魔鬼。一个是你的脑子想的,一个是你的心里想的。我的心就有这个念头:要出家;我的脑子在想:你疯了,你要出家,你的家庭、你的父母,你的工作你也喜欢,再说你有男朋友,而且英国道教协会的人都是在家修行,你不能什么都放下嘛。但是,我的心已经决定要出家了,所以还是有一年的过程来让心和脑子合在一起,然后就到中国去出家了。真的是一种念头,你说不出来的这种念头,你知道道教说的缘分嘛,你知道有一些人他们的命是出家,有些人他们的命不一定是出家。腾讯道学:你觉得你的命就是出家?景秀:好像是的,因为真的这个念头特别强烈,所以就毅然决然地来了?腾讯道学:那来了之后有后悔过吗?景秀:没有。腾讯道学:从来都没有?景秀:从来都没有。腾讯道学:就是一开始不习惯的时候也没有?景秀:也没有,很痛苦,很难过,很难习惯,但是没有后悔。腾讯道学:那你就是出家的命。景秀:那就是,好像是吧。云游神州:“我拜了四个师父”在青华宫闭关修行三年后,景秀开始外出云游,她到过陕西紫阳、湖北武汉,最远到过云南。腾讯道学:你之前在青华宫修行了三年,然后决定要去云游,云游了几年之后决定要读博士。每个人要转换一种生活状态的时候,肯定是因为生活上、思想上发生了某些变化,才会做这个决定。景秀:是的。之前一直住在青华宫是因为我对中国不熟悉,中文也不好,这个国家太大,我哪里都不敢去。来到一个新的国家,适应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总要有个过程。感觉舒服了、习惯了,就开始对外面有好奇。那时我在青华宫已经住了三年,中文也OK,明白了道教这些人和庙里的规矩,我就开始好奇了,反正想到外面去看看,然后有这个机会就开始到外面去学习。腾讯道学:除了好奇之外,有修行上的考虑吗?你觉得出去云游更有利于修行?景秀:如果你想修行,不管做什么都可以。你在你房间一辈子,你也可以修行嘛,像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的:“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当然在外面也可以修行。所以说出去就是因为好奇,想看看中国。我觉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阶段,你要好好玩,你自己才知道你这个阶段是结束了没有,所以那个时候我感觉到了,哦,我在一个地方这个阶段是结束了,要到外面去跑,这是心里面的一种感觉。腾讯道学:你都去过哪里?景秀:我先是在陕西境内,去了一趟终南山,然后到紫阳、安康,去跟我师爷修行,后来我拜了我师爷的兄弟为师。景秀掏出一部小小的诺基亚手机,她说自己的汉字写得不好看,坚持用手机把师父的名字打字给记者看。“他叫冯兴钊,70多岁,爱打坐,也在紫阳,现在这种老修行很少有的。”景秀觉得智能手机特别分散精力,闲着没事就看,用普通手机就比较清静,有助于修行。在陕西地方云游两年之后,2008年,景秀来到武汉的大道观,参加任宗权道长主持的高功培训班。“高功我做不来,只能念经,我汉语还是有问题,而且我很多年没有练过,要复习才可以。”景秀笑言。腾讯道学:那您是怎么选择云游的地点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景秀:对,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有缘就去嘛,看什么地方有缘。那么简单。后来我还云游到了云南的巍宝山,拜刘圆通道长为师,学养生。后来我还去过华山,拜见过曹祥贞道长,跟她学女丹,但是我跟着她的时间太短了,很可惜,但我还是觉得她是我师父。腾讯道学:你现在已经拜了多少个师父了?道教徒可以拜很多人为师是吗?景秀:对,道教徒可以拜多人为师。第一个师父是度你的师父,我的度师就是黄世真;后来还有传法的师父,任宗权,他教我做法事,然后是曹祥贞,应该是2008年吧,然后是刘圆通,到底是哪一年,我忘记了。 腾讯道学:为什么会对这些事情记得不是很清楚?景秀:因为对我来说,这些事情都是“世间”的概念,不会有意去记,真是记不住。(笑)道士读博士:科学与信仰的冲突2009年,景秀在大陆的签证到期,在道观里修行的景秀自然拿不到工作签证,这时,有人介绍景秀去读香港中文大学的宗教学博士,景秀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她的导师是著名道教学者&#8212;&#8212;黎志添教授。当信仰的虔诚遭遇科学的批判,当有神论者学习无神论的研究方法,景秀会如何抉择?腾讯道学:你02年起便是一个全真道士了,现在又是港中文的博士,你的出家师父和学术导师,会不会对于一个问题有不一样的看法?身份的不同会不会在你的思维里造成某种冲突或者困惑呢?景秀:不一样是肯定的。比如道教的建立时间,导师会跟你讲,道教的历史是从张道陵成立道教的时候开始,到现在是接近两千年的历史。但是你看经文里说,太上老君很早很早就开始化身了,化身八十一回,是四千多年以前的事儿了。你说谁对?刚开始思想里是有一点冲突,有一点不舒服。后来我发现是因为他们用不同的工具来学习道文化:修道者无条件地相信经书上祖师爷说的话,学者则更多地是用历史资料来看道教。腾讯道学:这个可能就是对道教史的一个认识。但是毕竟像道教的经典它有一些信仰层面上的,就比方说您是信仰这个的。但是像学者,他有的时候会持一种那种批判的态度。在这个问题上,会有感到不舒服或者是有的时候难以理解?景秀:我会尊重他们,两者都不会全信,对不同的问题,我会根据我自己的感觉来选择。比如说《度人经》,经文当中写了,它是元始天尊传播的,但有的学者会研究《度人经》的来源,花很多篇幅来讲,其实这个经文是由于某些社会原因而写成的,没有按照道教的观念来介绍。所以那个时候我有一点难以接受。腾讯道学:那怎么办?景秀:后来我不去考虑这些历史方面的问题,我考虑它的内容对我的生活是不是有用。对我来说,这个经文的来源是什么,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不是我不相信它是从元始天尊传下来的,元始天尊讲《度人经》讲的时候我没在,那个学者也没在,他也不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讨论很久。最重要的是读《度人经》对我自己的修行有没有帮助,它告诉我怎样解除痛苦,怎样做好人。我们每天有12个小时在活动,其实这个时间是很短的,你可以用12个小时考虑《度人经》是从哪里来的,对我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变化,有没有什么用?也没有。我是很现实的一个人,我不要浪费时间,所以我也要考虑的问题是对我来说是有用的,所以我觉得更深地理解《度人经》的内涵是最重要的。腾讯道学:您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忽略它们之间的冲突?因为学者和修行者之间的主要冲突就在于对于某些历史问题的认识上。景秀:我觉得对一个修行人来说,你喜欢打坐就打坐,其实这个历史的问题没必要去考虑,考虑了就是浪费时间。这些经文都会跟你说,庄子也跟你讲,你要专心地修道,不要浪费时间去考虑别的。不是我反对学术,就是我觉得对我来说没有用。腾讯道学:那如果说忽略这些历史的问题的话,那你觉得,学术的意义在哪儿呢?你现在在读博士,那你觉得这样有意义吗?景秀:道教学术是很广的,你必须选择一部分来研究,我觉得研究经典的内涵,以及哲学方面的思想很有用,所以我注重经文的解读。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很艰难,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考虑应该怎么去读这个博士,刚开始我都糊涂了。我的导师对我特别好,他给我一个很大的空间来选择。“你在关注修行,否则你不会开始这样考虑。你看一个学者,他把道教当成一个学问去对待,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考虑修行和学术方面怎么平衡这个问题。”景秀说自己第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未完待续)本文系腾讯道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道学”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道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道学”,获取更多道学资讯。
[责任编辑:meganli]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太宗李世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