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纪行》我想问哪里能看到最新电影这本书?

  冬的气息已经宣告着它将占领我们的温暖世界,女王般的姿态令人臣服而不可抗拒。随之而来的雪国冰川将成为人类最亲密的伙伴,无"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2013年11期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冬的气息已经宣告着它将占领我们的温暖世界,女王般的姿态令人臣服而不可抗拒。随之而来的雪国冰川将成为人类最亲密的伙伴,无论怎样你都锁不住蠢蠢欲动的心,更关不住踏雪留痕的双腿。 中国论文网 /7/view-4426165.htm  在刚刚结束的2013 Red Bull Illume运动探险摄影大赛的Top 50获奖作品中,无疑是滑雪与攀冰主题作品最具震撼力。我们通过12张动人心魄的照片,提炼出一首精纯的冰与雪之歌。   摄影师: Claudio Casanova   运动员: Philipp Schicker   地点: 瑞士Oberiberg   相机: Canon EOS 5D Mark II   镜头: EF70-200mm f/2.8L IS USM   ISO: 125   光圈: 11.0   快门速度: 1/200   闪光灯: Profoto   “看到这个透明水晶球时,我的第一想法就是把单板动作映射到这个笨重的大玻璃珠子里去。事实上,要借用这个重达10公斤的水晶球拍出好片子并不那么容易,最大的困难就是怎么能够在直径只有30厘米的水晶球里完美捕捉到滑雪者的特写。我们在Oberiberg一个刚下过雪的足球场建造了一个锥形雪包—拍摄昏暗背景的最好位置。试拍几个动作之后找到了合适的风格,运动员们使尽浑身解数极尽完美。七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从一堆作品中挑选出最满意的一张:Philipp Schicker,23岁的单板滑雪者,照片中他正在做的动作叫Miller Flip。”   Claudio Casanova,日于艾因西德伦(Einsiedeln)出生,在一个滑雪度假区里长大。他从小就成为了冬天的宠儿,尤其喜欢双板和单板滑雪。在他做橱柜学徒期间开始接触摄影,后来发现将滑雪和摄影两者结合起来更令他充满激情和创作灵感。2009年,Claudio在一次瑞士的摄影比赛中获得第三名,此外,他的作品见诸欧洲各大滑雪杂志,并且在2011年登上了德国最大的单板杂志《Snowboarder MBM》的封面。   摄影师: Blotto Gray   运动员: Jeremy Jones   地点: 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   相机: Nikon D3S   镜头: 70-200mm f/2.8   ISO: 3200   光圈: 5.6   快门速度: 1/1250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2年1月的阿拉斯加安克雷奇,Jeremy发现了这个地方,就冒出了从二层走廊跳下来滑过墙面然后转向另一面落地的想法。考虑到要花不少时间修筑雪台,我们决定下次再来。第二个月回到这里时雪况非常好,我们有很多准备工作需要做,幸好天气全程配合。几个小时后准备就绪,Jeremy进行了几次速度测试,告诉我他已经准备好了,于是做了几种花样供我挑选。最终,我们的努力和计划如愿以偿。”   Blotto Gray对摄影的兴趣来自于他阅读的第一本滑板杂志,他意识到不仅是照片里的运动令人惊叹,也是照片本身。这在潜意识里培养了他要为伙伴们拍摄滑板照片的想法。直到多年以后居住在科罗拉多州的韦尔市(Vail ),才真正端起相机开始摄影。当时Gray和哥们合作开了家单板公司,没有钱支付广告片,只好自己学着拍照片、设计和建立网站。“那是完全出于必要的学习,尽管我们出过很多很多差错,但是我们学尽所能。”最终,Gray在1999年搬去了伯灵顿,为美国滑雪装备品牌Burton Snowboards工作担任团队经理,后来在2003年发展为首席摄影师。   摄影师: Dan Carr   运动员: Sammy Carlson   地点: 加拿大惠斯勒   相机: Canon EOS 1D Mark IV   镜头: EF70-300mm f/4-5.6L IS USM   ISO: 1000   光圈: 8.0   快门速度: 1/1250   “照片中的运动员Sammy Carlson刚刚获得了红牛X-Games雪坡赛的金奖,回到惠斯勒乡村拍摄纪录片。他想找一个有多个跳点、起伏不定的雪坡来展示他的花式雪坡技巧,背景要绝对的乡村自然景观。找到理想地点之后我们趁着天色修筑了几个雪台,但是太阳已经落入地平线以下,惟一的光亮来自四周雪山的反射。多亏雪技超群的Sammy的完美表现,一次就把三个起伏做得淋漓尽致。惟一的担心就是相机内存不够大,于是我把图片格式改成了JPEG,并尽可能不拍摄不必要的镜头。最后,我们总共拍了51张照片,足够完整呈现这次雪坡表演了!”   Dan Carr,出生于英国,第一次接触双板和单板是在加拿大惠斯勒的间隔年旅行中。毕业后他迫不及待回到惠斯勒待了一年,这次,他买了相机,发现对山的热爱已经蔓延到摄影上。当地杂志向他约片并且刊载出来,他意识到原先选择的人生道路已经有了新的选择。慢慢地,Dan开始专注于拍摄双板滑雪。除了创作令人惊叹的作品,他还用心普及这项运动和摄影技术,撰写文章发表在杂志和网站Shutter Muse上。   “这张照片拍摄于制作纪录片《Art of FLIGHT》(飞的艺术)的第二个行程中。我们已经在阿拉斯加待了一个月,行程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我真的很想在直升机上航拍Travis Rice 滑雪,这事儿很难协调,因为当天还有另一架直升机正在用Cineflex摄像机在空中拍摄。最后的协调结果是,当我们的直升机到达Travis将要经过的路线时,那架直升机就在我们周边拍摄,毫无冲突。于是等Travis准备就绪,我们就在他的路线上空30米处等待。太阳很快就要下山了,导演Curt Morgan给Travis发出指令让他马上滑进拍摄路线,在他进行第二个飞落时我抓住了这张照片。结果这个画面成了那次美好旅行的最后一张留影。”
  Scott Serfas是80年代末活跃于温哥华地区的单板分子,同时他会带着相机记录下朋友们的滑雪历程,他们的雪技在提升,Scott的摄影技术也在提高。“记得朋友们跟我说,如果我制作一个滑雪片子的幻灯片,他们一定会从我手里买走的。事情就这样开始了。我真的买了一些幻灯片,继续拍照。我很惊讶,人们开始买我的片子,一个业余爱好转成了我终生的事业。”20年之后,Scott全职摄影,游走于世界各地,拍摄单板滑雪、滑板、冲浪以及其他极限运动,他的作品也在世界各地开花。“我将一生致力于摄影,关注极限运动行业。”他和老友们一起创立了自己的雪板设计制作公司Endeavor Snowboards以及面具品牌Airhole。   摄影师: Scott Serfas   运动员: Travis Rice   地点: 美国阿拉斯加Tordrillo山脉   相机: Canon EOS 1D Mark IV   镜头: EF 100mm f/2.0 USM   ISO: 200   光圈: 10.0   快门速度: 1/1000   摄影师: Clark Fyans   运动员: John Jackson、Brad   Cosgrove、Mark Landvik   地点: 美国阿拉斯加Tordrillo山脉   相机: Nikon D90   镜头: 18-200 f/3.5-5.6   ISO: 400   光圈: 4.8   快门速度: 1/1250   “这张照片摄于2010年阿拉斯加Tordrillo 山脉,当时与我同行的可谓全明星阵容,包括单板运动员Travis Rice、Mark Landvik 以及Brain Farm Cinema公司的摄制团队,为拍摄《Art of FLIGHT》做准备。在经历了一个星期的坏天气后我们都变得很焦虑,并不知道这些山将在接下来的两周以难以置信的好天气欢迎我们,而且在第一天傍晚就呈现出十分特别的姿态。当直升机放下那几个男孩在山脊边缘的时候,余晖正好勾勒出他们以及雪山的身形,我从直升机上拍下了这张照片。”   Clark Fyans,出生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瓦萨琪山脚下,从小就滑雪和攀岩,并且在他上高中前就已经给自己定下职业规划:以直升机滑雪和登山向导为事业。   20年后,这份职业让他有机会去造访那些最壮美的景观:南极洲、阿拉斯加、智利、伊里安查亚、阿根廷……“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专注于极限运动题材的创作,与Brain Farm Cinema、Red Bull Media House等运动电影公司一起工作,首映式坐在第一排的感觉真是无与伦比!”   摄影师: Paul Bride   运动员: Jen Olson,Kyle Vassilopoulos   地点: 加拿大艾伯塔省落基山脉Ghost River   相机: Canon EOS 5D Mark II   镜头: EF100-400mm f/4.5-5.6L IS USM   ISO: 400   光圈: 7.1   快门速度: 1/125   “镜头后的每一天都很好,但是当我看见那些悬挂在垂直峭壁中央的冰条时,我期待着这一天会是我摄影生涯中非常特殊的一天。那是个温暖的早晨,我与攀冰者Jen和Kyle花了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当知道要在垂直峭壁爬30米才能接近冰体时,他们根本无法估计冰体条件是否适合攀爬。最后他们决定一试,Kyle伸出第一镐确定冰体可以攀爬,Jen才伸出第二镐。同时我已经爬上对面一个视角更好的高地,期待着条件够好他们可以继续往更高处攀爬。现在Jen在更高处的绳索固定点了,我也爬到了一个与他们平行的更高的崖边。高处不胜寒,寒风来凑热闹,冷了许多,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他俩红色的外套在光秃秃的冰体和深色的岩壁上很跳脱。这时Jen迈出一大步,将双镐扎进了更高处的冰体里面,通过相机的取景器看到Jen攀得越高,悬着的冰锥越如梦幻般不真实。”   Paul Bride,成长于多伦多市城郊的密西沙加(Mississauga),直到大学毕业那年,他的女朋友—现在的妻子—借给他一台傻瓜胶卷相机到亚洲旅行了六个月,才让他真正开始接触摄影。“仿佛有人为我打开了灯,让我开始关注摄影,让加拿大西部的那些大山成为我的归宿。”10年间,Paul的作品蔓延至六大洲,基于旅行和冒险的背景,他也为北美顶级的户外品牌拍摄广告片,目前是始祖鸟和乐摄宝(Lowepro)的赞助摄影师。“受到偏远地点的孤独感的启发,我借用相机去探索自然,实现一个目的:以干净的线条和自然光线把我脑海中的画面变成现实。”   摄影师: Christian Pondella   运动员: Tim Emmett   地点: 加拿大Wells Grey省立公园Helmcken瀑布   相机: Canon EOS 1D Mark IV   镜头: EF24-70mm f/2.8L USM   ISO: 800   光圈: 4.5   快门速度: 1/320   “高141米的Helmcken瀑布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Wells Grey省立公园,是加拿大第四高的瀑布。在天然形成的圆形凹地上方是瀑布飞溅的水花附着在岩壁上凝结而成的冰体,创造出世界攀冰高手的新天地。Will Gadd和Tim Emmett是最早发现和攀爬这个岩穴的人,多亏了冰体附着在岩壁上的特殊方式,他们能够在岩壁上安放塞子,可以通过安全可靠的装备攀上冰冻的大墙。这条攀冰路线要比传统路线高很多级别,相当前沿。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我站在那些垂直悬挂的冰锥下方,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我想要展现一种力量,当Tim攀过岩穴顶部、悬在冰丛中时冻结的那一瞬间所需要的力量,以及这个世界上超现实的独特部分。”
  Christian Pondella,运动探险摄影师,来自美国加州马莫斯湖。他摄影师身份的背后,是一个户外运动参与者,“我想以运动员的角度来拍摄照片,而不是观众的角度,我拍照的目的是给人们呈现一种更个性化的视觉,抓住观众的情感,让他们成为运动中的一份子。”现在,Christian是红牛美国的摄影师、《Powder》杂志的高级摄影师,并为Getty影像库供图。他的作品见诸世界各大户外运动类媒体和摄影、时尚类媒体,如Sports Illustrated 、ESPN、GQ、Playboy等。   摄影师: Juan Cruz Rabaglia   运动员: Leonardo Cuny Proverbio   地点: 阿根廷巴塔哥尼亚Perito Moreno冰川   相机: Canon EOS 5D Mark II   镜头: EF17-40mm f/4L USM   ISO: 100   光圈: 4.0   快门速度: 1.3   “就在巴塔哥尼亚Perito Moreno 冰川侧面,有一系列天然形成的冰石堤坝,归功于冰川融水形成的小溪流,源源不断地注入形成了小湖泊。当水压找到一个裂缝,便会慢慢在冰面开凿出凹槽。如此水滴石穿,冰川底部便被雕琢出一些大洞穴。当湖水完全流干之后,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就有可能一探这些朝生暮死、美轮美奂的冰槽作品。”   Juan Cruz Rabaglia,14岁那年父亲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Nikon FM2借给他,让他跟朋友一起前往巴塔哥尼亚南部。正是那一次旅行让Juan同时爱上了定义其人生的两样东西:巴塔哥尼亚和摄影。自2002年起,Juan和家人生活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旅游城市圣卡洛斯·德巴里洛切。“1998年以来我一直以自由职业摄影师的状态生活着,这里的树林、高山和湖泊给了我尽情发挥的创作场所,我喜欢单板和登山。”他属于大众型摄影师,那种随时可以从胶片切换到数码相机的多面手,“但我非常迷数码,因为具有无限可能性。”   摄影师: Lorenz Holder   运动员: Jordan Mendenhall   地点: 瑞典?rnsk?ldsvik   相机: Canon EOS 40D   镜头: Hartblei 50mm f/2.8   ISO: 160   光圈: 4.0   快门速度: 1/1000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用三脚架拍摄了90%的运动作品,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好几次手持拍摄都搞砸了构图。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我总是拍一样的照片,片子与片子之间只有很小的改变。用三脚架那么多次后我意识到其实可以通过Photoshop把片子合成一体,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新世界,压根儿不存在于真实生活中的世界,所有事物都是完全对称的,我正是喜欢这一点。在这张片子里,我镜像化了这座大楼的某个部分,使它变成一个巨大的建筑物,在它前面的雪地上玩单板的Jordan是片子里惟一不对称的元素。”   (图见下页)   摄影师: Lorenz Holder   运动员: Xaver Hoffmann   地点: 德国Raisting卫星发射台   相机: Canon EOS 5D Mark II   镜头: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   ISO: 1000   光圈: 3.5   快门速度: 4s   闪光灯: Elinchrom   “发现这个独特的场地是在夏天,后来我告诉单板发烧友Hoffmann在德国Raisting有这么一个地方,他跟我一样为之着迷。但我想要的大雪天条件恐怕难以实现,鉴于去年只下过一场雪,意味着我们很可能只有一次机会。机会来时,我用了两盏Elinchrom大闪光灯照亮了纷纷飘落的雪花,并创造了一个‘白墙’,那样我就能拍出Xaver跳起来的轮廓。另外,为了给这个碟状物打造一些光亮,我借用月光进行了四秒的曝光。”   Lorenz Holder,成长于慕尼黑巴伐利亚山脉之下,在成为职业摄影师之前他是一名半专业的单板滑手,直到2003年一次严重的受伤不得不放弃滑雪。“我发现自己迷上了摄影,一个场景、一个故事甚至一整天的描述都能在镜头下的一瞬间呈现出来,这种不可思议的魔法也是我开启摄影生涯的一个动力。”他试图在作品中展现给观众不同的视角,一些通常不被注意的事情。现在他成为了知名滑雪杂志《Pleasure Snowboard》的高级摄影师和雪具品牌Nitro Snowboards的特约摄影师。   摄影师: Rami Hanafi   运动员: Miikka Hast   地点: 挪威Tamokdalen   相机: Canon EOS 1Ds Mark III   镜头: EF70-200mm f/2.8L IS USM   ISO: 100   光圈: 6.3   快门速度: 1/1000   “从2007年之后,我们每个春天都会来Tamok拍片子,我们看到这个地方的潜力,但从未意识到它下雪的样子。2012年一切都不同了,我的人生从此改变。我们的行程头两天就迎来了大雪,后来的一个星期虽然有太阳但依然很冷。队伍的六个人都在期待着这片天地展现出它最好的一面,一次又一次地踩着单板冲下来,在这张照片里,Miikka在Lilla Russetinden山坡的下半段加速下滑,半道遇上一个巨大的崖壁,在他完美着陆之后却欲罢不能地径直俯冲下坡,双手举得高高地在空中挥舞,留下身后一条分明的雪痕,我几乎都能从直升机上看到Miikka那时脸上的笑容。”
  Rami Hanafi,出生于1979年芬兰,母亲是画家,在作画之余也会拍照。虽从小受到母亲的耳濡目染,Rami觉得拿画笔不如拿相机适合自己。出于对摄影的兴趣,他在大学学习了摄影新闻学专业。2006年他便获得了“芬兰年度青年摄影记者”的荣誉称号。他作品中包含的故事性叙述性风格受到许多户外运动类媒体青睐。“不论是记录性的还是创造性的作品,我总是在寻找真实的感受和绝不妥协的画面。单板滑雪让我得以过上环游世界的梦想生活,与世界上最好的单板滑雪者打交道。今天,我仍继续着旅程仅为享受单纯的乐趣。”   摄影师: Jussi Grznar   运动员: Anto Chamberland   地点: 加拿大蒙特利尔   相机: Canon EOS 5D Mark III   镜头: EF85mm f/1.8 USM   ISO: 100   光圈: 14.0   快门速度: 1/200   闪光灯: Elinchrom和 Paul C. Buff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3年1月份,和Anto、Jody、Matt、Mathieu四个一起在魁北克的年度旅行中。Anto当时正好在拍摄视频资料,四处寻觅有冲击力的事物,Mathieu在电视台工作,这次充当Anto的搭档,他知道一些可用于拍摄的很棒的地点,就是他带领我们来到这个老旧的废弃的建筑物前。经过一番查看,Anto决定从三楼的窗口跳出来。这个想法绝对有冲击力甚至有点吓人,Anto来来回回尝试了几次,只要他一起跳我们就拍下来。之后,我回到老楼里面去拍了一些环境细节和墙上的艺术作品。将这些元素一结合,画面感竟是如此强烈,这组照片成为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感谢我的小伙伴们!”   Jussi Grznar,三岁那年在斯洛伐克被他爹套上了双板推下了山坡,从那天起,Jussi喜欢上了双板,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冬季,直到17岁时得到了第一块单板。之后他转向了单板,夏天在高级酒店给土豪们停车,冬天请教练教他滑单板。大学毕业后搬到了纽约一家酒店实习,常偷偷拿着室友的相机在这个城市瞎拍。期间去看了TGR(Teton Gravity Research,美国一家极限运动电影公司)的双板和单板大作《High Life》首映式,这部电影如醍醐灌顶,两个星期之后他就卷铺盖搬去了加拿大惠斯勒。在惠斯勒的第一个冬季,他跟着小伙伴们去了趟墨西哥,并用他第一台相机Canon 350D记录了这次行程,在《Boardlife》杂志上发表了12页的报道,这就是开始。如今,他已成为《Snowboard Canada》杂志的高级摄影师,并前行在创作下一个伟大作品的路上。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打什么电话投诉。因为每次发行兑换纪念币他们都不告诉在哪个银行可以兑换。
的客服电话,比如建行95533农行95599,工行95588。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中国人民银行为北京奥运会发行了600万张纪念钞,8日下午有个别城市开始兑换,数量都不大。
北京在9日开始兑换,按人行北京营业管理部的统计,全市共有300个...
大家还关注价格(元)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软精装
开本:32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平装
冰雪纪行到页我想问下,疯狂阅读青春风《姜花深处无少年》这本书,网上哪里还有卖!_百度知道
我想问下,疯狂阅读青春风《姜花深处无少年》这本书,网上哪里还有卖!
baidu.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jpg" esrc="http://h.hiphotos://h.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d6796a5cbc0e7bec238f0be71f1efdca7bcb0a46d418://h.hiphotos.baidu&<a href="/zhidao/pic/item/790d3ca7bcb0a46d418./zhidao/wh%3D450%2C600/sign=d9a9644dbd389b5038aae856b005c9eb/790d3ca7bcb0a46d418
我有更好的答案
没有。找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姜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里能看到最新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