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死飞花鼓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欢迎来到作文网!
& 李煜简介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天祚三年七月初七,李煜出生在金陵。南唐元宗李Z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一、人物生平
  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文及音律均有一定造诣,其中词的成就最高。在被宋朝俘虏后,囚禁在玄武湖中的樱洲,在那里写下了千古绝句《虞美人》。李煜词的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
  李煜题跋像
  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前期&。代表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乌夜啼》《望江南》《子夜歌》《破阵子》等,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凉,充满忧伤气质,主要抒发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故有词云:后主虽拙于治国,然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他还极力推广了澄心堂纸,与大周后一同修补了《霓裳羽衣曲》。
  早期经历
  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后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史载其&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Z的第六子。由于李Z的次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太子时,其为事实上的次子。李弘冀&为人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惧怕李弘冀猜忌,不敢参与政事。在此期间,他曾给自己取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表明自己无意争位,自己的志趣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
  公元959年,李弘冀杀死其叔父李景遂(李Z即位初曾表示要位终及弟),七分病情三分&罪&,在景遂死后不到3个月即不满三十岁暴卒。李弘冀死后,李Z欲立李煜为太子,钟谟说:&从嘉德轻志懦,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从善果敢凝重,宜为嗣。&李Z怒,找了个借口把钟谟贬为国子司业,流放到饶州,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令其住在东宫。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Z迁都南昌,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Z死,25岁时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开宝四年(971年)11月,李煜派遣其弟郑王李从善(此时封郑王)。去北宋进贡。于是始去唐号,改印文为&江南国主印&,赐诏乞呼名,从之。
  973年,宋太祖令李煜去开封,他托病不去,宋太祖遂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此时的李煜仍对宋王朝抱有幻想,希望通过纳贡保全自己父兄的基业,一面派兵消极抵抗,一面向宋太祖求和。然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宋太祖与吴越王南北夹攻,兵至金陵。
  公元975年十二月,宋军攻至金陵城下,李煜此时才恍然大悟,然大势已去。宋军执行宋太祖&使自归顺,不须急击&的方针,包围金陵至十一月二十七日,才向金陵发起总攻,一举占领金陵。宋军破城,守将呙彦、马诚信、马承俊等在巷战中战死。李煜念完最后一首唐诗后,奉表投降,5000名南唐残兵放弃武器停止巷战南唐灭亡。
  公元976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宋太宗闻之大怒。据宋代王的《默记》记载,李煜最后因写《虞美人》而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牵机药一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
  在位总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死后,葬洛阳北邙山。
  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王国维B人间词话)&性宽恕,威令不素着&(文莹B湘山野录),好生戒杀,死后,江南人闻之,&皆巷哭为斋&。他的继后小周后也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去。
  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功过事非,已成历史之轨迹。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Z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话到沧桑语始工&(清沈雄《古今词话》)。
  被俘后,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史书上说赵光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元人冯海粟就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小周后乃大周后娥皇的妹妹,后被封为郑国夫人,并被规定定期进宫参拜。小周后是个绝色美女,宋太宗赵炅垂涎其美丽。)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李煜以帝王之尊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受尽屈辱,尝尽辛酸,最后被宋太宗用药毒害而死。这首词可以看作是他临终前绝命词,据说这首词中抒写自己的悲恨和怀念故国,因而成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一。词中吟咏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自己的悲剧命运和人生的愁恨,追怀往事,怀念故国,表达了亡国之痛。[2]
  公元978年8月13日(农历七夕),当李煜在其42岁生日那天与后妃们聚会,写出脍炙人口的《虞美人》时,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赐毒酒毒死李煜,又虚情假意封李煜为吴王,以王礼厚葬于洛阳邙山。并请原南唐旧臣为李煜写了墓志铭,自己也特诏辍朝三日,以示哀悼。
  二、墓葬最新发现
  日,记者从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官方微博上看到,孟津县文物局在阳镇后李村走访时,发现一些残缺的唐宋时期石翁仲、石羊、望柱等墓前石刻,附近发现疑似南唐后主李煜的墓葬。
  孟津县文物局在洛阳文物局网站发布消息称,孟津县文物局在朝阳镇后李村走访时,发现了一些残缺的唐宋时期石翁仲、石羊、望柱等墓前石刻。据群众反映,这些石刻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平整土地时发现的,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李煜墓志曾在该地被盗掘出土,据此推断这些石刻应是南唐后主李煜墓前的遗物。
  史料记载,李煜&葬北邙山&,因此李煜墓在孟津后李村的可信程度较高。为进一步摸清李煜墓的埋葬位置,孟津县文物局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对疑似李煜墓及其周边地块进行考古勘探,意在厘清墓葬的形制、时代和墓园的规模、布局等基本资料,为确认李煜的葬地寻找证据。
  三、人物年表
  后晋天福二年
  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
  农历七月初七,李煜生
  后周显德元年
  南唐保大十二年(公元954年)
  娶娥皇
  后周显德五年
  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
  长子仲寓生
  后周显德六年
  (公元959年)
  九月太子弘冀卒,李煜自郑王徙封吴王
  北宋建隆二年
  (公元961年)
  二月,立为太子。
  七月,继位于金陵。
  七月,尊母钟氏为圣尊后,立娥皇为皇后。
  七月,遣使如宋表陈袭位。次子仲宣生于此年
  北宋建隆三年
  (公元962年)
  三月,遣使赴宋朝贡。
  六月,遣使赴宋朝贡。
  十一月,遣使赴宋朝贡。
  北宋乾德元年
  (公元963年)
  三月,宋平荆南,遣使犒师。
  十一月,宋改元。
  北宋乾德二年
  (公元964年)
  三月,始行铁钱。
  十一,次子仲宣卒。
  十一月,皇后娥皇卒,亲撰&昭慧周后诔&
  北宋乾德三年
  (公元965年)
  正月,葬昭慧后于懿陵。
  四月,宋灭蜀。贡银绢万计。
  九月,母圣尊后钟氏卒。
  北宋乾德四年
  (公元966年)
  奉赵匡胤命,约南汉俱宋事,未成。宋始决议伐南汉。
  北宋开宝元年
  (公元968年)
  南唐大饥。
  六月,遣弟从谦赴宋朝贡。
  十一月,娶小周后并立为皇后。
  北宋开宝二年
  (公元969年)
  校猎青龙山,录囚大理寺,诸郡普渡僧尼
  北宋开宝四年
  (公元971年)
  遣弟从谦入宋,贡珍宝数倍于前。
  十月,遣弟从善入宋朝贡。
  十月,上表请去南唐国号,印文改为江南国,自称江南国主。
  北宋开宝五年
  (公元972年)
  正月,贬损仪制,改诏为教,衣紫袍见宋。
  闰二月,宋留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于汴梁建礼贤馆,待李煜降。
  北宋开宝六年
  (公元973年)
  上表愿受宋爵命,宋不许。杀名将林仁肇。
  北宋开宝七年
  (公元974年)
  上表宋,求从善归国,宋不许。遣使诏李煜入朝,不行,遂伐南唐。
  北宋开宝八年
  (公元975年)
  六月,宋军与吴越兵围金陵。赵匡胤谕降。
  十一月二十七日,城破。
  十一月二十七日,李煜率子弟及官属4人出降。
  十一月二十七日,北上汴梁,南唐亡。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公元976年)
  正月,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十一月,进封陇西公。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公元978年)
  七月七日,被赵光义毒杀。追封吴王。
  十月,以王礼葬于北邙山。小周后亦卒于此年,于李煜同葬。
  南唐各主
  前主,李知诰,登基后改名李c。
  中主,李景通,即位后改名李Z。
  后主,李从嘉,即位后改名李煜。
  四、家庭成员
  父亲:南唐中主李Z
  母亲:光穆皇后钟氏(钟皇后)
  大哥李弘冀
  二哥李弘茂
  七弟李从善
  八弟李从镒
  九弟李从谦
  尊圣后昭惠国后周娥皇(史称大周后)
  继国后周娥皇之妹(史籍未载其名,电视剧中为周嘉敏),李煜投降后宋太祖封其为郑国夫人,史称小周后
  妃子江氏
  保仪黄氏
  嫔御流珠
  宫人乔氏
  宫人庆奴
  宫人薛九
  宫人秋水
  宫人宜爱
  宫人意可
  宫人小花蕊
  舞伎娘
  长子太子清源郡公李仲寓
  次子岐怀献王李仲宣
  五、个人作品
  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阐述了一代后主的兴衰荣辱,他一心潜没于诗词文学的深海,却不喜关心朝政和国家大事,对于身为一个皇家的他,他从无鹤立群雄当皇帝的心思。然而,历史总喜欢开这样那样的玩笑:在南唐王朝皇帝的继承人中,当时的中主李Z在烈祖李c灵位前发过誓言&兄终弟及&,即把皇位传给其弟景遂,但因为李煜的哥哥弘冀即李Z的长子当时立下了战功,就立弘冀为太子了,&兄终弟及&的事就多年未提。但是李煜的哥哥弘冀与其父李Z的性格是有天壤之别的,弘冀为人果断刚毅,权力欲极强,所以总会让正在当皇帝的李Z不满意,李Z便又想起兄终弟及的事情。李弘翼担心父亲遵照誓言将皇位传给叔父,便秘密的将自己的叔父景遂杀害了,尽管如此李弘冀还是没能当上皇帝。为什么呢?因为历史毕竟是历史。一门心思想做皇帝的他居然在叔父死了之后没几月也跟着去了。
  李煜虞美人
  那么我们的主人公李煜就顺应大局接下了这个南唐的烂摊子做起了皇帝。李煜当了皇帝之后,便给北方的宋朝写了一封《即位上宋太祖表》。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李煜接下来的的确是一个烂摊子,这个同时也表达了他无意做皇帝。这一点在以后的皇帝生涯中也能够体现,因为李煜的优柔寡断,使得他犯下了许多政治错误&&该杀的不杀,不该杀的杀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点。不仅当皇帝的路没有能够走好,而且走得相当糟糕,尽管如此,但他在诗词史中的地位是非凡的。在亡国之后,他在汴京大书特书自己的亡国伤感之情,毫不畏惧。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豪迈思国之感,开创了词亦可抒情的先河。一首《虞美人》葬送了一代伟大的词人,但与此同时也造就了这位悲剧词人的千古流传。
  李煜的词的风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
  根据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相见欢》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柳永等所谓的&婉约&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如《虞美人》,《浪淘沙令》&&
  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后世尊称他为&词帝&。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Z、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其主要成就表现在:
  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抱负,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等名句,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当然,还有&i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菩萨蛮》)这样偷情诗,也是十分有名的。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如《玉楼春》的&豪宕&,《乌夜啼》的&濡染大笔&,《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见谭献《复堂词话》)《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周济《介存斋论词杂着》),兼有刚柔之美,确是不同于一般婉约之作,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纳兰性德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饶烟水迷离之致。&(《渌水亭杂说》)宋词作为词艺术高峰,纳兰性德将宋词整体置于李煜词之下,明显失之武断,亦缺乏客观依据,显然是过誉的。但是李煜词成就之大,却又是得到后人认可的,但不宜过分拔高。
  李煜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四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他的旧臣说他有《文集》30卷及&杂说&百篇。《郡斋读书志》载《李煜集》10卷,《宋史&艺文志》也载《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直斋书录解题》中载《南唐二主词》1卷,现能见到的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墨华斋本,录李煜词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为二首。后清代邵长光又录得1首,近代王国维为《南唐二主词》补遗,增加了9首,不过其中有问题的似不少。据近代多数学者的意见,能确定为李煜词的不过32首。其词集注本有清刘继增的《南唐二主词笺》、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词汇笺》、王仲闻的《南唐二主词校订》等。詹安泰的《李Z李煜词》,注释颇详。事迹见《新五代史》、《宋史》及马令、陆游二家《南唐书》,今人夏承焘《南唐二主年谱》。[4]
  主要作品
  李煜词选
  《谢新恩》《九月十日偶书》《玉楼春》《秋莺》《病起题山舍壁》《更漏子》《更漏子》《长相思》《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挽辞》《悼诗》《感怀》《梅花》《书灵筵手巾》《书琵琶背》《病中感怀》《病中书事》《赐宫人庆奴》《题金楼子后》《虞美人》《浪淘沙》《浪淘沙》《乌夜啼》《相见欢》《一斛珠》《浣溪沙》《菩萨蛮》《临江仙》《破阵子》《子夜歌》《望江南》《三台令》《采桑子》《柳枝》《谢新恩》《清平乐》《阮郎归》《采桑子》《捣练子令》《捣练子》《渔父》《蝶恋花》《子夜歌》《菩萨蛮》《喜迁莺》《应天长》
  详细内容列举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谢新恩》
  樱花落尽阶前月,
  象床愁倚薰笼。
  微刻《相见欢》
  远似去年今日,
  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
  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
  纱窗醉梦中。
  《九月十日偶书》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v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长相思》
  云一(涡),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书灵筵手巾》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书琵琶背》
  曜约缛缦鳎咽な铺小L煜懔舴镂玻嗯谔床邸
  《题金楼子后》
  牙签万轴里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静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一桁&句:一说&一任&;&金剑&:一说&金锁&,也有作&金敛&)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一作&挥&)泪对宫娥。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
  《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
  几树惊秋。昼雨新愁。
  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皴,
  回首边头,欲寄鳞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柳枝》
  风情渐老见春羞,
  到处芳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
  强垂烟穗拂人头。
  《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边欹。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应天长》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
  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
  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句】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落花》)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以下《律髓注》)
  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
  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以下《翰府名谈》)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野客丛谈》)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录碎事》)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以下《孔帖》)
  凝珠满露枝。
  游r日已西,肃穆寒初至。
  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
  忌觞无算酌。
  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部分诗词鉴赏
  《相见欢》又名《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有人说,在我国历史上,如果少了像李煜这样一个皇帝人们不会太
  相见欢
  在意,但是,如果少了像李煜这样一位词人恐怕就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遗憾了。此话看来,很是在理。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词作远过于他在位期间的作为,尤其是亡国以后的词作相当沉痛、深切和凄恻动人,如果撇开思想内容,仅就艺术技巧来说,大部分词作已经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小令。这首《相见欢》又名《乌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力作。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首句&无言独上西楼&看似平淡,意蕴却极为丰富。&无言&并非真的无言,从一个&独&字便可看出,是无人共言。登&西楼&,词人可以东望故国。仅六字,一下子简练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态。接着&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用月光笼罩下的梧桐突出环境的寂寞清冷,用&深&字用得极准确,极通俗,真可谓境界全出。上片十八字共写了四项内容,即人物、地点、时间、季节,虽然只是疏笔勾勒,但却是一副非常美丽的图画,而且背景极为广阔,读之使人如身临其境,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下片具体写离愁,是词的旨意所在,也是这首词写的最深刻的地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像波涛汹涌,把全篇推向高潮。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它能感觉到,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确实非常困难。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以至成为千古名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用了一个比喻,写离愁的另外一个境界,即人对它的具体感受。这种感受是不可名状的,不知是什么滋味,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类滋味来概括,也不能用任何一种具体东西的滋味来比拟,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只能称之为&别是一般滋味&,亦即稼轩词所谓&欲说还休&,可见词人体验之深,愁情之苦。《相见欢》广为流传。全词区区三十六个字,同一首七绝差不多,但在这简短的篇幅中,词人却把离愁的愁人、缠人写得无比深刻,凄凉、寂寞、孤独的心情袒露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读者为之泪下: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望江南二首》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这两首词,是后主入宋以后,追恋故国之作。李煜词笔,挥洒自如,以寥寥五句,写人间大悲剧,以昔日之荣盛反托今日之凄凉。凭着他的高度艺术技巧,把重温旧梦的一腔悲恨,表露得隐而实显,浅而深致。陡然&多少恨&领起全篇,令人惊悚。原来悲恨之源来自昨夜一梦,昔日繁华鼎盛在梦中重现,使梦醒后的李煜格外痛苦,乃至恨声不绝。当年游乐御苑,凤舆銮驾,香车宝马,随从列队,宫女如云,&车如流水马如龙&一句,袭用成语,浑然天成。李煜后,宋人多效此种技巧。《望江南》第二首&多少泪,断脸复横颐&。这泪流得纵横满面,难止难歇。后主入宋后,曾给金陵旧宫人带信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用这首词印证,可见真实。李煜这首小词,从流泪始,到断肠终,表达了他当俘虏后极端悲哀、痛恨的心情。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最后的一首感怀故国的名作,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诘问的口吻,悲愤的情怀,激宕的格调,放笔悲号,写尽亡国君主的哀愁。上阕曲调高亢悲慨,唯有作家经历过大灾难,炼就大手笔,才能究诘人生,写有如此深度和力度的词作,大有负荷全人类之悲哀的气概。下阕则用了曲笔,&朱颜&暗描江山易改
  李煜词选
  ,&改&字点出全词题旨:是悲恨的根源。最后,词人把难以说明的去国之思、失国之悲、亡国之恨全部纳入一个&愁&字中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真乃千古绝唱。王国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可谓以血书者也。&
  宋黄升《花庵词选》称:&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是也。
  《渔父》(其一):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不求威仪天下,万古不朽;但求独善其身,性情而为!正如李煜所说,他崇尚的不是武力与征战,而是一种春风暖雨,落絮飞雁的诗意生活。
  《渔父》(其二):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常自诩&隐士&,这两首渔父正好反映了他渴望和沉醉在&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的隐士生活中以及&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的那种畅快!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昭惠周后诔】
  天长地久,嗟嗟蒸民。嗜欲既胜,悲欢纠纷。缘情攸宅,触事来津。赀盈世逸,乐俺钜蟆3廖诔淹茫牡虼骸D昝帜羁酰霉释隆c诰巴前叮涝拇ū肌M馕锝桓校躺宋羧恕9蠲胃咛疲渎迤郑骨叫椋嗝踔展拧?鑫倚拇荩税в械亍2圆院喂迹哂柝常
  窈窕难追,不禄于世。玉泣珠融,殒然破碎。柔仪俊德,孤映鲜双,纤挺秀,婉娈开扬。艳不至冶,慧或无伤。盘绅奚戒,慎肃惟常。环佩爰节,造次有章。会颦发笑,擢秀腾芳。鬓云留鉴,眼彩飞光。情漾春媚,爱语风香。瑰姿禀异,金冶昭祥。婉容无犯,均教多方。茫茫独逝。舍我何乡?
  昔我新婚,燕尔情好。媒无劳辞,筮无违报。归妹邀终,咸爻协兆。俯仰同心,绸缪是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也如何,不终往告?呜呼哀哉,志心既违,孝爱克全。殷勤柔握,力折危言。遗情盼盼,哀泪涟涟。何为忍心,览此哀编。
  绝艳易凋,连城易脆。实曰能容,壮心是醉。信美堪餐,朝饥是慰。如何一旦,同心旷世?呜呼哀哉!丰才富艺,女也克肖。采戏传能,奕棋逞妙。媚动占相,歌萦柔调。兹鼗爰质,奇器传华。翠虬一举,红袖飞花。情驰天际,思栖云涯。发扬掩抑,纤紧洪奢。穷幽极致,莫得微瑕。审音者仰止,达乐者兴嗟。曲演来迟,破传邀舞,利拨迅手,吟商呈羽。制革常调,法移往度。翦遏繁态,蔼成新矩。霓裳旧曲,韬音沦世,失味齐音,犹伤孔氏。故国遗声,忍乎湮坠。我稽其美,尔扬其秘。程度馀律,重新雅制。非子而谁,诚吾有类。今也则亡,永从遐逝。呜呼哀哉!该兹硕美,郁此芳风,事传遐T,人难与同。
  寒暑斯疚,吾宁御诸?呜呼哀哉!万物无心,风烟若故。惟日惟月,以阴以雨。事则依然,人乎何所?悄悄房栊,孰堪其处?呜呼哀哉!佳名镇在,望月伤娥。双眸永隔,见镜无波。皇皇望绝,心如之何?暮树苍苍,哀摧无际。历历前欢,多多遗致。丝竹声悄,绮罗香杳。想淡乎忉怛,恍越乎悴憔。呜呼哀哉!岁云暮兮,无相见期。情瞀乱兮,谁将因依!维昔之时兮亦如此,维今之心兮不如斯。呜呼哀哉!神之不仁兮,敛怨为德;既取我子兮,又毁我室。镜重轮兮何年,兰袭香兮何日?呜呼哀哉!天漫漫兮愁云耍贞雨淤獬钛唐稹6朊技拍獗占殉牵薇饩雇蕉N睾舭г眨∪赵掠惺辟猓贻榧刃恚趔掌嘌寿馄斐J蔷佟A[一驾兮无来辕,金屋千秋兮永无主。呜呼哀哉!木交枸兮风索索,鸟相鸣兮飞翼翼。吊孤影兮孰我哀,私自怜兮痛无极。呜呼哀哉!夜寤皆感兮,何响不哀?穷求弗获兮,此心隳摧。号无声兮何续,神永逝兮长乖。呜呼哀哉!杳杳香魂,茫茫天步,擦血抚榇,邀子何所?苟云路之可穷,冀传情于方士!呜呼哀哉!
  【即位上宋太祖表】
  臣本于诸子,实愧非才。自出胶庠,心疏利禄。被父兄之荫育,乐日月以优游。思追巢许之馀尘,远慕夷齐之高义。既倾恳悃,上告先君,因非虚词,人多知者。徒以伯仲继没,次第推迁。先世谓臣克习义方,既长且嫡,俾司国事,遽易年华。及乎暂赴豫章,留居建业,正储副之位,分监抚之权。惧弗克堪,常深自励。不谓奄丁艰罚,遂玷缵承。因顾肯堂,不敢灭性。
  然念先世君临江表,垂二十年,中间务在倦勤,将思释负。臣亡兄文献太子从冀,将从内禅,已决宿心。而世宗敦劝既深,议言因息。及陛下显膺帝,弥笃睿情,方誓子孙,仰酬临照,则臣向于脱屣,亦匪邀名。既员宗p,敢忘负荷。惟坚臣节,上奉天朝。若曰稍易初心,辄萌异志,岂独不遵于祖祢,实当受谴于神明。方主一国之生灵,遐赖九天之覆焘。况陛下怀柔义广,煦妪仁深,必假清光,更逾曩日。远凭帝力,下抚旧邦,克获宴安,得从康泰。
  然所虑者,吴越国邻于敝土,近似深雠,犹恐辄向封疆,或生纷扰。臣即自严部曲,终不先有侵渔,免结衅嫌,挠干旒H月乔伤寥缁芍啵龀赏惰讨伞G挂於耍毙泄畹馈T富丶颍月凼欠恰J乖冻迹冒参?摇
  李煜不仅擅长做诗,在书画艺术方面也颇有造诣,但其画作没有传世于后。以下是
  李煜手迹《相见欢》
  后人对李煜书画艺术的评价:
  对其书法[9],陶谷在《清异录》中曾云:&后主善书,作颤笔颓矗倬⑷绾伤瘢街&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
  对其画,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
  关于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唐玄宗作曲,安史之乱后失传。在南唐时期,李煜和大周后将其大部分补齐,但是金陵城破时,被李煜下令烧毁了。到了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断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详见词条&霓裳羽衣曲&。
  六、人物评价
  李煜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君,在文学上却是一个文学家,诗人。其主要成就在诗词上,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如《长相思》,《浣溪沙》等。被俘后,比前期有很大突破,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阵子》,《浪淘沙》等。
  南唐杂咏
  南唐杂咏郭磨
  我思昧昧最神伤,
  予季归来更断肠。
  作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
  王国维评价
  王国维认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而且还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此最后一句乃是针对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着》中所道:&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王氏认为此评乃扬温、韦,抑后主。而学术界亦有观点认为,周济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词句的工整对仗等修饰方面不如温庭筠、韦庄,然而在词作的生动和流畅度方面,则前者显然更为生机勃发,浑然天成,&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胡应麟《诗薮&杂篇》:
  后主目重瞳子,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盖温韦虽藻丽,而气颇伤促,意不胜辞。至此君方为当行作家,清便宛转,词家王、孟。
  王世贞《m州山人词评》:
  花间犹伤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
  沈谦(徐《词苑丛谈》引语):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沈谦(沈雄《古今词话&词话》卷上引语):
  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南面王。觉张郎中、宋尚书,直衙官耳。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
  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余怀《玉琴斋词&序》:
  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周之琦《词评》:
  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及。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着》:
  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
  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后主词思路凄惋,词场本色,不及飞卿之厚,自胜牛松卿辈。(卷一)
  余尝谓后主之视飞卿,合而离者也;端己之视飞卿,离而合者也。(卷一)
  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情不胜而为词,虽雅不韵,何足感人。(卷七)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词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诣微造极,得未曾有。宋初诸家,靡不祖述二主,宪章正中,譬之欧唐褚薛之书,皆出逸少。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词至李后主尔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尔为士大夫之词。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之作及永叔、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柏杨《浊世人间》:
  南唐皇帝李煜先生词学的造诣,空前绝后,用在填词上的精力,远超过用在治国上。
  陈志岁《李后主》诗:
  只被秋波决倒山,较看春水失涛澜。
  宋军徙取胭脂盒,即刻金陵龙不蟠.
  王鹏运《半塘老人遣稿》:
  莲峰居士(后主别号)词,超逸绝伦,虚灵在骨。芝兰空谷,未足比其芳华;笙鹤瑶天,讵能方兹清怨?后起之秀,格调气韵之间,或月日至,得十一于千首。若小晏、若徽庙,其殆庶几。断代南流,嗣音阒然,盖间气所钟,以谓词中之大成者,当之无愧色矣。
  七、轶事典故
  注:以下内容为野史传说,仅供参考。
  藏书故实
  精于鉴赏,极富藏书。宫中购置图书、画帖数万卷,法帖如钟、王真迹。公、私藏皆印有&内殿图书&、&建业文房之宝&、&集贤殿书院&等。或为其签名、题字,或为诗歌杂言。宋军攻陷金陵,城将陷,他对保仪黄氏曰:此皆吾宝,城若不守,尔等可焚之。城陷,黄氏皆将藏书画焚烧。所作文词,多含伤感离愁之情,富于感染力,艺术成就颇高。后人把他和李Z的作品合编为《南唐二主词》。
  大周后
  李煜(南唐后主)与他的红颜知己周后在后人脑海里留着一个鲜明印象,就是他留给了我们不少香艳、柔情、悲哀的词。他的词,确实给他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伟大,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除了作为曾经的国君,还被誉为&词中之帝&。但是我们要知道他的成功&&文学的成功,是不能忘记一个被他迷恋着的女人&&周后。
  周后,名娥皇,生于公元936年,比后主大一岁。她在文史记载中,确是个多情而贤慧的女人,因为古代帝王们,多是后宫佳丽三千人,很少能将全部灵魂寄托在一个后妃身上的,更很少不变迁其爱情,而表现于文学的,周后之能得到一个多情帝王的专宠,且使将爱情流露于文学,当然她是一个资质佳惠,美艳多才的女子了。据陆游《南唐书》载:她精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后主父亲)赏其艺,赐以焦桐琵琶。后主作念家山,后亦作邀醉舞。二人曾重订霓裳羽衣曲,此曲在唐之盛传,最为大曲,后主独得其谱,乃与后变易讹谬,颇去洼,繁手新昔,清越可听。她常弹奏后主的词调,极得后主赞美,这就是后主作词的原动力了。
  李煜的初作《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把迷恋周后的情感,深宫香艳的情形,全部写托出来。请读他的《一斛珠》: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穑宕残逼窘课弈牵媒篮烊仔ο蛱蠢赏佟U庵窒愎朐鲜拢崆椋娉嗦懵愕匦戳顺隼础&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多烂漫,多么娇柔的儿女姿态,以现代眼光看,固然不足为奇,但是,在千年以前的封建社会里,那就够奇特的了。周后的多情,感动了后主的词笔,后主的词笔,介绍了多情的周后给千古瞻仰,文学是环境的产物,是情感的交流,在这里完全得到印证了。
  人生总没有不散之筵席,不幸的事总要有一天降临到最欢乐的人们身边的。当后主28岁那年,周后生病了。后主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如侍父母之痴。然而,周后终被秋风吹去了,其时,后主哀苦骨立,杖而后起,亦如其丧考妣,且将投井以殉,赖救之获免。又亲撰诔文,作《昭惠周后诔》,对两人曾经的恩爱生活做了具体生动的描写,读罢为之动容。对后主来说,真是天大的不幸,后来将她葬于懿陵,谥号昭惠,周后的死,令后主悲痛不已,他的词风也是在这时有了转变。从香艳旖旎,到感伤悲切,一切皆因情起。是周后开启了后主的灵思,让他无意做了&词中之帝&,虽为亡国之君,却被后世摧崇到诸多帝王之上。
  请看下面这首《挽辞》: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这首诗表达了后主对周后深挚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后主自失了他的爱妻,这种痛苦,这种刺激,已深种在他底心灵深处,把他从温柔沉醉的大国,拖到悲哀凄惨的境域里来,于是他的词也从&烂嚼红茸&而转变为&为谁和泪倚栏杆&、&秋风多&&夜长人奈何&的凄惨调子,以后家破国亡,更给他许多词的材料。
  周后生前能使后主做香艳的词,死后又影响后主做感伤悲切的词,这种功绩,是后人应该感谢她的。自古文人与美人,是结着不解缘的;几多伟大文艺作品,都是以香草美人为题材,为背景的。《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和&金陵十二副钗&都是绝代佳人。周后去世,李煜又娶了周后之妹小周后为皇后。的确,美人的魔力,足以感应文人的心灵,而使之写出血和泪的文学来。后主不会做皇帝,而无意中做了词中之帝,被后世推崇在一切帝王们之上,谁说这不是周后的力量呢?娘李煜的宫嫔。据传为女子缠足的第一个人。陶宗仪《辍耕录&缠足》引《道山新闻》:&李后主宫嫔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令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佛教信仰
  从幼年时代起,他就生活在一个信奉佛教的帝王之家,深受佛教思想的熏陶和浸润,佛教对其人生思想和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南唐后主李煜的信佛佞佛,首先从他的名号中即可得到鲜明的体认。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有钟隐、钟山隐士、钟峰隐者、钟峰隐居、钟峰白莲居士、莲峰居士等号。这些名号既见于史书的记载之中,也留存于后主的丹青题笔之上。
  李煜出生于一个酷好浮屠的帝王之家。南唐烈祖李c、中主李Z皆崇奉佛教,这对李煜的佛教信仰也就产生了深远而强烈的影响。
  李煜的信佛佞佛,既贯穿他的整个生命历程,也就有着种种突出的表现。
  为了提倡佛教,后主于在位期间大力崇修佛寺,广度僧侣。据宋无名氏《江南余载》卷下记载:&后主笃信佛法,于宫中建永慕宫,又于苑中建静德僧寺,钟山亦建精舍,御笔题为报慈道场。日供千僧,所费皆二宫玩用。&又据《十国春秋》卷17《南唐后主本纪》记载:&是岁(开宝二年,公元969年),普度诸郡僧。&&开宝三年(970),春,命境内崇修佛寺,改宝公院为开善道场。&可见后主即使是在南唐风雨飘摇、国库空虚之际,仍不遗余力地从事扶持佛教的事业。
  李煜之死
  牵机毒,也称牵机药,是我国古代帝王要将臣子和妃子赐死时所用的毒药。牵机毒与钩吻、鹤顶红三毒并列,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三种毒药。这种毒药实际上就是中药马钱子。马钱子,别名番木鳖,主要成分为是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其种子性寒、味苦,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功效,在中医里中被用于治疗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打损伤、痈疽肿痛。由于马钱子对中枢神经系统亲和力强、解力困难,过量服用可出现颈项僵硬,瞳孔放大,呼吸急促与困难等症状,甚至抽搐,如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系统麻痹而死亡。相传牵机毒的出名之处,是源于它毒死了南唐李后主。
  李煜提笔写下了千古名篇传诵的《虞美人》。这首诗词流露出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正由于这首词,宋太宗得知此事后,认为李煜是&人还在心不死&,想复辟变天,于是赐李煜&牵机药&自毙。服药后,李煜全身抽搐、腰不能直起,最后头足相就,状如牵机而死。也正是因为人服了这种药后死亡的姿态是头部与足部相接(李煜因酒后服药,酒助药性,引起全身性抽搐,最后头部与足部相接而死)状似牵机,故后人也称马钱子为&牵机药&。
不够精彩?
我要点评:李煜简介
的其他文章
写作达人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