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作品毛岸英死亡真相100字

中南海破例允许《毛岸英》剧组实景拍摄三天_新华网
中南海破例允许《毛岸英》剧组实景拍摄三天
日 08:43:47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20日下午,大型电视连续剧《毛岸英》主创人员,总顾问刘思齐,导演刘毅然,演员韩中,毛岸英的扮演者于晓光,还有刘思齐的扮演者宋轶做客人民网视频访谈室。今晚(20日)本剧将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该剧是首部讲述毛岸英一生的电视剧,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细致地叙述了毛泽东和毛岸英之间的父子情深,毛岸英与妻子以及其他亲人之间的亲情。中南海第一次破例允许剧组在毛泽东旧居实景拍摄了三天。
  导演刘毅然说,这是第一次中南海破例允许剧组在毛泽东、毛岸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实景拍摄,并且拍摄三天。这要感谢刘思齐大姐,因为在中南海搭景实在太难了。在此之前,思齐大姐带着剧组去中南海参观了一次,观看片子时,中央领导说很像,服装、拖鞋、床上铺的毛巾被,摆的书都跟当时一模一样。中南海毛泽东管理处的领导说,古月、唐国强都没进来过这。
  刘毅然谈到,中南海实景因为与其他搭景完全不一样,剧组进去以后,感觉到了一种强大的气场。演员也非常入戏,感觉很好,这种机会很难得。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说,这部片子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刘毅然指出,剧组到毛主席故居拍摄,大家都特别支持。这部戏拍摄涉及到了三个第一次,实景拍摄是第一次,第一次进驻中南海使用毛主席曾经使用过的生活用具来作为道具,还有一个第一次是使用了三管乐队来制作整个音乐,大乐队100多人一气呵成,体现出了毛主席、毛岸英对人民的那种爱。(孙琳)
) 【字号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重大革命创作的里程碑——评电视剧《毛泽东》
  刘绍峰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一套、湖南卫视在黄金时段同步推出了大型电视连续剧《毛泽东》,观众反响热烈,各方面好评不断。该剧以20世纪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把毛泽东放到时代历史的情境中去塑造,以人带史,集中反映了毛泽东从一个乡村少年成长为党和国家领袖,凝聚全党智慧力量,领导人民推翻专制统治,追求民族解放,建立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光辉历程,全景式地还原了近现代中国一段历史,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结合,具有史诗般的品格,作了多方面探索创新,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    首先,《毛泽东》成功地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塑造了领袖形象。毛泽东是新中国的开国领袖,在建党建军建国和建设新文化等方面功勋卓著。以他为题材进行影视创作,稍不注意就会走到英雄创造历史的老路上去。这是以前此类题材创作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当代中国早过了英雄创造历史的时代,但无论何时何地,英雄永远都会是一个民族国家的个性标志和精神旗帜。尊重历史,尊重包括英雄在内的每个个体的价值贡献,一个民族国家才能英雄辈出,活力四射。因此,如何处理领袖与人民的关系,做到既尊重史实,又避免“高大全”、把领袖神化,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该剧的成败,尤其需要注意准确把握,精确拿捏。该剧创作之初就确定了塑造“人民领袖”的艺术定位,把领袖形象放到人民中间去塑造。这一理念在创作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得到贯彻。剧中的青少年毛泽东求知欲强、勇于任事、大胆担当。这种个性使他在一些人眼里近似于现在的“问题少年”,是父母和亲朋好友的教育帮助,让他走出韶山冲,开阔了眼界,逐步成长成熟。成年后,他探求真理,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电视剧将他放在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中进行叙事,集中展现他指挥若定的战略家风采、挥斥方遒的诗人气质,红花绿叶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突出他领袖群伦的精神气质。作品还特别重视描绘他与劳动大众的鱼水情。他深入群众,找到了革命的力量之源,形成了群众观念,树立了人民意识,思想和行为有了深厚的现实根基。剧中的毛泽东呼应时代社会的要求,坚定不移地以为人民服务为旨归,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利益,反抗专制,追求劳动大众和民族国家的自由解放。正是这种立场和选择,使他和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站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至高点上,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为赢得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为达成这一目标,该剧铺陈了大量感人的细节。如,他在长沙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发动工人、学生开展斗争,在延安现场调解老百姓的婚恋纠纷等。同时,穿插许多场景,直接书写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支援前线,揭示人民的主体作用,展现蕴藏在人民中的巨大力量,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再现了毛泽东高超的领导智慧和崇高的人格魅力。这种视角选择适应当代观众审美要求,产生了最佳的艺术效果。    其次,将毛泽东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展示领袖的真情真性。《毛泽东》是一部带有个人传记色彩的作品,不可避免地要介入到他的家庭生活和感情世界。由于历史原因,有的人把毛泽东当神顶礼膜拜,也有人把他当圣人、“完人”来要求,求全责备,甚至把种种不实之词强加到他头上。《毛泽东》以人为本,站在时代社会的高度,从韶山少年写起,还原他的普通农家子弟身份,将笔触深入到他的家庭和情感生活中,写他与杨开慧、贺子珍的真挚爱情,对弟妹的关心爱护,对儿子毛岸英的严格要求和父子情深,十分贴切地挖掘他为人夫为人父兄的常人情感,有血有肉,生动鲜活,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有情有义的真心英雄形象。在血与火交织的重大革命中,这些元素的介入,既使作品有了丰实的题材厚度、宽广的人性内容,也使作品的艺术结构和表达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这种人性人情通过他与战友同志工作、交往中的亲密无间、襟怀坦白、诙谐风趣,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呈现。他对待自己的马夫老孙的情节尤为典型。马夫老孙跟随毛泽东多年,中央离开西柏坡时,他得知毛泽东有车坐,用不着骑马了,悄悄请求调离,不辞而别。获悉情况后,念旧情的毛泽东在中央机关已准备好出发进城时,却像个小孩子一样耍起了性子,一定要把老孙找回来,任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怎么劝就是不肯动身。进北京后,他如约请老孙坐在一起看戏,却忍不住烟瘾,不顾危险私自一人外出抽烟,在党小组生活会上受到老孙的尖锐批评。他开始似有些强词夺理的辩解,以及最后诚恳的检讨,非常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领袖在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同时,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真性情,塑造了一个情感充沛、可亲可爱的领袖,感人至深,丰富了毛泽东的艺术形象,拓宽了重大革命创作的题材和艺术表现形式。    第三,以史实为依据,艺术地展现时代历史风貌。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是困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这方面,《毛泽东》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由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地位,该剧几乎牵涉到20世纪中国所有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及其评价。据统计,该剧有名有姓的出场历史人物达963人。一部电视剧要容纳、梳理这么多事件和人物关系,是史无前例的。为确保史实无差错,作品在国家权威部门直接指导下,遵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原则,精益求精,对涉及的每个史实都作精细的核对、考证,顺应当代观众渴求客观真实的审美期待,通过回到历史的情境中客观展现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力求实事求是,不争功,不委过。对陈独秀、博古、李立三等人在特定历史时段的贡献、自省和真实的工作状态也有所展示。对蒋介石等国民党代表人物,既写出了他们反共反人民的一面,也从民族国家的角度表现了他们抗日爱国的一面,没有刻意丑化、矮化,呈现历史人物的原貌,呼应了当下国共合作、两岸和解的时代潮流,展现了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历史真实作了精准把握,经得起检验。《毛泽东》是一部电视剧,既要忠实于历史,也需要积极进行艺术虚构和想象,在精心的艺术营构中,给人以美的享受。作品在这方面也有独特的创造。如重庆和谈时,民主党派人士邀请毛泽东、国民党要员一起看戏。国民党人要看《负荆请罪》,民主党派想看《将相和》,毛泽东却出人意外地点了《大闹天宫》。这一情节纯属虚构,却非常真实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三种力量的不同立场、选择,有画龙点睛之妙。猜谜一场戏也是。国民党把抗战胜利归于“蒋干”,认为是蒋介石的功劳。毛泽东却给出了“共工”的谜底,大义凛然地宣扬共产党对抗战的功绩,将功劳归于人民,机智地化解了敌意,赢得了喝彩。这些生动的虚构情节在尊重大的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艺术家的创造力进行合理想象、虚构,极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被一个强国富民的伟大复兴梦所激励着。这个梦的实现,是从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开始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和奋斗。革命历史远离,岁月让这段历史蒙上尘埃,一些人习惯于把历史切割得支离破碎,任意曲解,不知何来,也不知所往。对此,习近平同志深刻阐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既相互联系又相区别,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电视剧《毛泽东》的创作很好地贯彻了这一思想,以独特的艺术表达,重新发掘出了“为人民服务”、“人民民主”等代表我们这个民族国家正能量和核心价值的思想观念,书写了那个时代中国人追求实现他们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向今天的人们讲述了毛泽东是个什么样的人,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党的问题,让今天的人们更好地认识毛泽东、理解毛泽东、崇敬毛泽东,也更准确地掌握民族国家走过的那一段峥嵘岁月,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实现新时代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10:55:52) ( 18:06:00) ( 9:38:24) ( 9:38:04)重庆晚报数字报
第030版:特刊
&&&&&&&&&&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事迹(2)
  160.孔繁森()
  161.巴 金()
  162.文花枝
  163.方永刚()
  164.方红霄
  165.毛岸英()
  166.王 杰()
  167.王 选()
  168.王 瑛()
  169.王书田
  170.王乐义
  171.王有德
  172.王启民
  男,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人,中共党员。生前系西藏阿里地区地委书记。  孔繁森自觉以党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两次进藏工作,在雪域高原奋斗十个春秋。1979年,他告别年逾古稀的老母、体弱多病的妻子和尚处幼年的孩子,在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岗巴县一干就是3年。在此期间,他经常深入乡村、牧区与群众一起干农活、修水利。1988年,他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他跑遍全市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敬老院和养老院,为教育事业奔波操劳,给孤寡老人送去温暖。他领养了地震灾区的3个藏族孤儿,并隐姓埋名先后3次为他们献血。1992年,他又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1994年,阿里高原发生罕见暴风雪灾,他带领工作组第一时间赶到受灾地区,把救济粮和救济款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每天工作到深夜两点多才休息。在他带领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阿里经济有了较快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7.5%。他受到藏族群众的普遍称赞,被誉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1994年11月,他在考察工作途中因车祸殉职,终年50岁。他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  男,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无党派人士。生前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文学家。  巴金1923年离开四川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1927年赴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发表第一部小说《灭亡》。在1929年至1949年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憩园》、《寒夜》等,另有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多部。1935年起,他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持出版了众多现代文学作品和翻译作品。1957年,他与靳以共同创办《收获》杂志,并担任主编。1978年至1986年创作五卷《随想录》。其著作结集为《巴金全集》26卷,翻译作品结集为《巴金译文全集》10卷。在长达7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真诚、热情、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赢得了一代代读者的喜爱。他是“五四”新文学最有影响和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杰出的翻译家和编辑家,广大读者称他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他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奖、苏联人民友谊勋章,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评为外国名誉院士。  女,汉族,湖南省韶山市人,中共党员。1982年出生,2003年在湘潭新天地旅行社(现更名为湘潭花枝新天地旅行社)当导游员。现为湘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学生。  日,文花枝在带旅游团途中遭遇车祸,车上人员6人死亡,14人重伤,8人轻伤。当营救人员几次想把坐在车门口第一排的文花枝先抢救出去时,她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导游员的工作职责,大声说:“我是导游,后面是我的游客,请你们先救游客”,并不停地为大家鼓劲、加油。在这起重大交通事故中,文花枝是伤得最重的一个,左腿9处骨折,右腿大腿骨折,髋骨3处骨折,右胸第四、五、六、七根肋骨骨折。她在危险到来的时候,将生死置之度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自己最后一个被解救。因为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医生不得不为文花枝做了左腿高位截肢手术。工作中的文花枝一直是一名用真诚和微笑对待游客的阳光女孩,她把游客当成朋友和亲人。每带一个团,她都按事先的承诺服务,每到吃饭时,她都先安排好游客自己才最后吃。游客称赞她是人品上的“导游”,是职业道德的“导游”。她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男,汉族,辽宁省建平县人,中共党员。1985年参加工作,生前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  方永刚长期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对党充满深厚感情,对党的创新理论具有坚定信仰,20多年孜孜以求、刻苦钻研,注重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先后出版《党的创新理论专题研究》等16部专著,完成10多项政治理论研究课题。他在学院率先提出让科学发展观进入课堂,编写出科学发展观教学读本等教材,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他热情为部队和地方讲课辅导1000多场次,从海军到陆军、空军和武警部队,从基层舰连到仓库、干休所等单位,广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被群众誉为“大众学者”、“平民教授”。2006年11月,他在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的情况下,一方面顽强与病魔作斗争,一方面争分夺秒地抓紧工作,利用化疗间隙从医院返回学院,为学员上完该学期最后课程。方永刚真情传播、模范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08年3月,他因病逝世,终年45岁。2007年,他被中央军委授予“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荣誉称号。  男,汉族,湖南省岳阳市人,中共党员。1970年出生,1990年入伍,现任武警云南省总队昆明市支队副支队长。  方红霄牢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舍生忘死,无所畏惧,带领官兵查缴海洛因等毒品45公斤、各种枪支41支、子弹2172发、黄色制品957件、管制刀具3万多把,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919人,成为让犯罪分子胆寒的“护法勇士”。面对人民群众,他饱含着赤诚与真情,以“执勤好比执法,即使千难万难,也不能为难父老乡亲”为信条,两次在枪口下舍身救出被歹徒劫持的人质,数次冒死排除了即将爆炸的手雷,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遇到有困难的群众,他慷慨解囊,热心援助,在火车站执勤的6年中,先后接济过往旅客60多人,帮助数十名走失的孩子重新回到父母的怀抱,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军人无私无畏、一尘不染的浩然正气,塑造了新时期人民忠诚卫士的光辉形象。他兢兢业业,屡立新功,20次出色完成扑救森林大火、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奥运火炬传递安保等重大执勤处突任务。他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获首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等荣誉称号。  男,汉族,湖南省韶山市人,中共党员。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  毛岸英是毛泽东的长子。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组织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后来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遵照父亲“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解放初期,任过工厂的党委副书记。他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1950年,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1月25日上午,美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年仅28岁。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这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牺牲的第六位亲人。  男,汉族,山东省金乡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73081部队工兵营1连5班班长。  王杰入伍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培养,处处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工作,奋发向上,勇于吃苦,乐于奉献,两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技术能手。日,他在日记中写到:“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1965年7月,王杰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地雷班进行埋排雷和爆破训练。7月14日上午,王杰在组织民兵进行实爆训练时,当炸药包即将发生意外爆炸的危急关头,为了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民武装干部,他临危不惧,毅然扑向炸药包,英勇牺牲,献出年仅23岁的生命。根据王杰生前的愿望和表现,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全国军民学习和发扬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不怕”精神。国防部命名王杰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1965年11月,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分别发出通知,要求广泛开展学习王杰活动。  男,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九三学社社员。1958年参加工作,生前系北京大学教授,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计算机应用专家。  王选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他自1975年开始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针对汉字印刷的特点和难点,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参数)描述笔画特性的方法。这些成果的产业化和应用,取代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同时,他又相继提出并领导研制了大屏幕中文报纸编排系统、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统、远程传版技术和新闻采编流程管理系统等,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应用,使中国报业技术和应用水平处于世界最前列,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王选主持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被公认为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他被誉为当代“毕昇”。他作为北大方正集团的主要开创者和技术决策人,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闯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道路。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女,回族,四川省小金县人,中共党员。生前系南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王瑛对待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走上纪委领导岗位后,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先后提出并实施了“为民服务零距离”、“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制度”等措施,有力改善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腐败分子,她嫉恶如仇,在查办案件中,面对威胁和阻力,刚正不阿,毫不退却。她直接牵头查办各类疑难、典型案件50多起,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她清正廉洁、不徇私情,先后多次拒收礼金,拒绝弟弟等亲属要她特殊关照的要求。她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先后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帮助露宿街头的“背二哥”建起了民工公寓,支持涉水过河不方便不安全的山区群众建起了被称为“连心桥”的桥梁。2006年7月,她晕倒在抗旱第一线,经诊断患上肺癌,但她没有放弃工作,反而加倍努力。“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她严格执纪,保证了全国各地支援的款物全部用在救灾上。2008年11月,她因过度劳累,病情恶化,不幸去世,终年47岁。她被授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荣誉称号,2009年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男,汉族,江苏省沛县人,中共党员。1953年出生,现任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污贿赂局局长。  “常怀爱民之心,长思职责所在”是王书田始终不渝的追求。从事政法工作30年来,他始终坚持公正执法,秉公办案,所办理过的案件,件件证据确凿。他经手办理了94件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经济损失。他带头查办了14起农民痛恨的村官腐败犯罪案,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俺们身边的检察官”。他主管的反贪工作在西安市检察系统连续五年名列前茅,他所在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政法系统“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青年文明号”。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他身患多种疾病。在患肝硬化、糖尿病综合征并得知病情恶化的情况下,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他视职责重于泰山,长期带病坚持工作,曾三次累倒,两次吐血,摘除脾脏,两次被送入医院进行急救,仍以铁人般的毅力战斗在岗位上。他用“只要我有一口气,就要办好案”、“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价值”的坚定信念,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检察官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人民检察官的高大形象。2006年,他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等荣誉称号。  男,汉族,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人,中共党员。1941年出生,现任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  1978年,王乐义因直肠癌做过大手术。尽管身体不好,但在当地群众强烈要求下,他毅然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重担。为了兑现上任时带领群众致富的诺言,他先到农业大学拜师学艺,后三下关东“取经”,经过数百次试验,带领乡亲们发明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引发了蔬菜生产领域的“绿色”革命,结束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冬暖式蔬菜大棚试验成功后,以他为首的“技术小分队”把这一技术无偿传播到全国26个省区市。现在,三元朱村仍有140多人常年在外地传授蔬菜种植技术,有28人被聘为当地科技副乡(镇)长,4人被聘为科技副县长。为了保持技术上的领先水平,占领蔬菜生产的“制高点”,王乐义在蔬菜种植、加工、品牌塑造等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目前,无公害蔬菜、“绿色通道”、“乐义”牌商标、第五代蔬菜大棚等不断涌现,使三元朱村的蔬菜生产技术一直在全国农村处于领先地位,谱写了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新篇章。他是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男,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人,中共党员。1954年出生,现任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有德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他团结带领干部职工,20多年坚持治沙播绿、兴场富民,完成治沙造林45万亩,控制流沙面积58万亩,建设沙地果园4000多亩,兴办5个多种经营公司,建立1000余亩苗木花卉培育中心,对外承揽100多处绿化工程,创收1亿多元,弥补治沙资金不足,成功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林副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改革发展之路,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极大地改善了林场生态环境和全场职工的生活条件,呈现出人进沙退的可喜局面。他成功组织实施了6个外援治沙项目,为我国林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探索了一条新路。目前,林场固定资产由1985年前的不足4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300万元,林木资产由1985年前的不足500万元增加到3亿元,职工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实现了“山上绿、场子活、职工富”的奋斗目标。他是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男,汉族,浙江省湖州市人,中共党员。1937年出生,现任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1961年,王启民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参加大庆石油会战。他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坚定“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油田地质开发研究工作。上世纪60年代,他提出的“高效注水开采方法”,打破了当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温和注水”开采方式,开创出中低含水阶段油田稳产的新路子;70年代,他主持进行的“分层开采、接替稳产”开发试验,使水驱采收率提高了10%至15%;90年代,他组织实施的“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结构调整技术,使大庆油田实现了3年含水上升不超过1%,与国家审定的开发指标相比,5年累计多产原油610多万吨,增收节支150亿元。40多年来,他先后主持了油田8项重大开发试验任务,参加了40项科研攻关课题和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他的辛勤工作,为大庆油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表外储层”开发研究成果,就相当于为大庆增加了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大油田。他是中共十五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毛岸英死亡真相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