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上班你压力大吗 郭德纲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未来办公室:咖啡馆精神
未来办公室
从成本到投资!
文|CBN记者 杨樱& 实习记者 赵蓉
  你可能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老板,也要让办公室未来起来;你也可能是一个正在找工作的公司人,你希望你的那个工作区间也能像那些酷公司一样。不管怎样,有个很酷的办公室总是有面子的事。
  对的,很多时候这种自豪感就已经让老板们收获了不菲的回报。
  根据咨询公司Universum对13万名美国顶尖学府学生的调查,谷歌已经连续两年成为最受工科求职者欢迎的雇主。然而如果你问他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些游泳池和滑梯可能会排在前面—谷歌厨师和他们的工程师一样有名。美容院、健身房、高尔夫球场和理发店─看起来不应该出现在办公室里的东西在这里无所不包,难怪这些办公室被称为Googleplex。
  “我觉得办公室得有一个气场,同事之间能够感觉到彼此的存在,不会觉得孤单或者缺乏支持,”快乐购董事长总经理陈刚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他们正想为自己刚刚装修完的办公室出一本讨论人性化环境的书,一个叫做Stephan
Rauch的奥地利摄影师用一周的时间为快乐购拍了3000张照片。
  陈刚并没有夸张快乐购办公室的设计,但他觉得这可以让他的员工在上班的时候“甚至比家里更自如一些”,而那些平均年龄不过26岁的员工,的确也表现出了高于他预期的热情。
  建筑设计公司伍兹贝格亚洲咨询总监萨顿(Neil
Salton)的说法印证了这一点。他认为就一般公司而言,未必需要把办公室弄得像谷歌这样花哨,但最大限度给与员工便利的确可以让更多人才更留恋公司一些。“传统的公司管制之下,员工会满足于完成最小的工作量;如果被赋予信任和自由度,他们通常会有更多热情。”萨顿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但显然这不是全部。在谷歌办公室成为公司们竞相学习的榜样的同时,它也是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有理智的公司不会让办公室设计成为一种不必要的门面铺张,反之,它在商业行为上的判断也许也值得怀疑。
  在上海张江高科,陶氏化学公司占用了10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它同样也是行业内领先公司之一,和这个地位相匹配的是,陶氏为员工配置了Herman
Miller座椅这样的优质硬件─尽管它们和谷歌的匪夷所思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让老板乐此不疲地付出更多成本,同时这样的办公空间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也许换个看问题的角度你就理解了。
  “很多情况下,人们都是把关注点放在建筑物本身,而不是建筑所创造的环境上,由此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然而一旦公司认识到工作场所对于公司内部环境和员工表现的影响,他们就会把焦点从成本转移到价值上。”伍兹贝格的德雷克博士(Scott
Drake)表示。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会看到未来办公室的诸种变化。在看它们之前,我们可以试着去看一下下面列出来的这些问题。
  这可能不仅仅关乎未来你在什么状态下工作,也意味着办公的一种新趋势。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最新的办公室总是与商业发展最快的区域联系在一起,你可能会想到那个最根本的问题:办公空间其实同样是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
  1950年代也是“美国制造”的垄断时期,但自此之后美国公司重心从生产转向销售,“白领”成为一个新名词。
  与这个名词对应的是,“格子间”成了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办公室发明,因为销售在某种意义上是具有排他性的工作,交流并不是那么重要。
  这些装着差不多1.5~1.8米高隔板、颜色非白即灰的合成塑料桌子显然是为了保护工作者更多隐私而设,如果你恰好愿意流露一些个人喜好,那么还能用照片之类的装饰让它变得稍微个性化一点。但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不希望员工从工作中分心”的设计,当他们被横平竖直地码放在一个大广场般的大厅里的时候,工作氛围就变得严肃……或者有点无聊。
  如果刻薄一点说,公司关注的还是效率问题。你的自豪感与老板的效率有关─1908年,亨利·福特开发出T型车流水线的同时,还同样天才地创造出划时代的自然采光工厂,这只是在车间里加上很多大窗户而已。但这种关心跟许多年后有大厨的办公室一样让雇员怦然心动。
  办公室的设计规划与人类工作方式的演化亦步亦趋,但事情直到1993年之前都变化不大。
  从工业革命时代的工厂小办公室,到19世纪大航海时代的保险与银行,再到1990年代开端的企业总部,所谓“工作方式”不过是围着采光天井用钢笔抄写记录文件的工作,逐日变成了办公大楼里排排坐的办事员使用打字机、传真机和书架式档案柜,照明也由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取代自然光。
  虽然工作工具与作业流程改变,但不变的是“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员工位在金字塔底端,其上有数量渐少的管理阶层,金字塔顶端则是老板。
  在这种管控机制死板的金字塔组织里,员工多数空虚苦闷。而办公室就是三段式空间:大厅、隔离出来的主管房间以及少数会议室。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基于权力设计的办公室模式就牢牢盘踞着世界各大商业都会,纽约曼哈顿的大都会人寿大厦、都品川区的三菱集团总部到香港中环汇丰银行都一模一样。
  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又一次革命。
  互联网,从地理意义上说则是硅谷,再次改变了这一切。自1993年互联网商用化之后,办公室越来越需要“新效率”、“创造力”和“全球化”。改变从硅谷的科技公司,串联到纽约的投资银行与媒体、广告产业,再蔓延欧亚。
  这样的思考来自于那群被称为“创意阶级(Creative
Class)”的人,他们在乎“个人价值”、“绩效报酬”、“零歧视”与“开放心态”,旧有的办公室模式根本容不下他们。
  如果说以往的竞争力意味着在1.0的软件版本上推出2.0的更新的话,创意阶级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想出像iPod+iTunes这样颠覆一个产业的主意”。
  团队合作,或者协同作业,从来没像现在那样重要过。“头脑风暴”这个词诞生于50年前,作为一种创新思维模式和团队合作的结合体,它越来越成为很多企业必备的工作方式,为的无非就是最短时间内爆发最多的智力闪光点。
  让我们再想一下谷歌的Googleplex。谷歌允许员工用20%工作时间做他们自己的事,等于谷歌的员工一周上班四天。做一道数学题的话,谷歌比一周上班五天的公司多付出了20%人力成本。
  但看似铺张的管理之下诞生了许多盈利产品,虽然这样的环境和制度下企业获得的回报不可预期,但谷歌还是赚到了。对比金融危机时候裁员5%就惹得众怒的企业,谷歌多付出的20%并非浪费资源。
  如何管理热情?谷歌的办法,准确说是它意识到自己其实不能掌控员工的所有时间。自发的热情可能能带来更多收益。那些基于各种争执、协商、订出协同合作解决方案的需求的团队沟通,代表了新型的组织关系,此前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让渡给了员工自己的自由交流。
  人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元素,在新型企业组织中需要与他的贡献相匹配的办公关系。《引爆点》的作者、《纽约客》专栏作家格拉德威尔采访各大企业总部就发现:企业中最佳的创新成果,往往是由工作性质截然不同的部门一起产生的。“因为他们各有不同专业的角度,却又分享相同的公司理念与利益,而且同时追求对彼此都最有利的策略,”他说,“不沟通的公司,打不赢天天沟通的对手。”
  现在我们再看一下列出来的那些问题,你不用急着回答他们,这些问题背后是越来越近的未来。可以预见的是,不管美国或中国、科技公司还是传统产业,都开始把会议室当成楼面设计的核心,昔日企业总部中靠窗的位置,总是保留给职位最资深的主管,但在新企业的规划里,这些有视野的空间开始变成员工休憩中心、咖啡吧台或者会议室。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办公室甚至不必是一个固定的房间。
  那个强调秩序与纪律的旧时代办公室时代,正从企业争战地平线上快速消失。未来办公司并不非要像汤姆克鲁斯的《少数派报告》里那样在半空中浮着虚拟屏幕,它其实意味着更多。
  让我们开始,看看未来的4种趋势。
关于你的办公室,你应该回答……
作为一个有想法的老板,你可能也想让办公区未来起来;作为一个正在找工作的公司人,你可能希望你的那个工作区间也能像那些酷公司一样。那么,以下几个问题你要先考虑一下:
1 在公司里,员工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A& 偏重个人能力 单打独斗的& 情况较多
B& 车间流水线式
C& 讲究交流和合作
2 在公司里,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A& 业务很少交叉
B& 车间流水线式
C& 多业务部门合作
3 员工的工作时间大致如何?
A 朝九晚五很少加班
B 有加班但无加班费的弹性工作时间
C 要与全球其它办公室保持沟通,完全弹性。
4 员工绩效考核的特点是什么?
A 每个人的出勤是重要指标
B 有销售额或其它量化指标要完成
C 以团队的整体业绩作为考核标准
5 员工需要在工位呆多长时间?
A 绝大部分工作必须在工位完成
B 出差较多
C 大部分时间都在会议、交流和外出状态中
6 这是一个需要脑力创造力的工作吗?
7 这是一个压力大的工作吗?
8 员工除了物质奖励及收入等,其创造的产品会在精神上得到认可吗?
9 公司属于哪种行业?
A 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C 技术、创意、互联网、营销策划、公关广告、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等
为什么要去咖啡馆
更轻松更自如的办公室环境可以营造出咖啡厅的效果。对于智力劳动者来说,能让他们交流,碰撞,这是最好的管理方式,甚至是纪律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把谈公事放在咖啡馆。在弥漫着食物香味的地方解决一项项议程,效率不知道为什么就比对坐在会议室里要高得多。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办公室设计如果要具备“咖啡馆精神”,也就是“轻松明快且高效”的话,其实它不必非得要被打扮成咖啡馆的样子。
  快乐购董事长总经理陈刚在说起自己的办公室的时候,多少有点苦中作乐的味道。这家近三年收入增长率据说达到了587%的公司至今为止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物业,他们一直在租用湖南广电集团的几幢零散办公楼,在扩张变得越来越快的时候,他们还陆续租下了长沙月湖公园的附属楼,一间物流仓库。
  快乐购试图让办公室不那么像一般意义上的办公室。一些看得见的变化,比如没有吊顶的天花板裸露着水泥房梁和排线管,墙面用了类似中国古建筑元素的清水砖,大量深褐色的木材装饰和凹凸不平的磨石板地面,倾斜的落地大玻璃透进更多自然光……还为类似室内攀岩和篮球架之类的设施腾出了地方。
  如果再仔细观察一下的话,你会发现这家公司的办公区域没有任何隔断,所有员工都坐在中庭里,随意交流。陈刚不喜欢员工上班就在一个2平米的小间里一动不动挨到下班,他让部门主管就坐在团队中间,自己的办公室也对任意员工开放聊天状态。
  “我觉得办公室得有一个气场,同事之间能够感觉到彼此的存在,不会觉得孤单或者缺乏支持,”陈刚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行政官僚和虚情假意是我们最害怕的东西。”这也许是陈刚的本性使然,但对于这家员工平均年龄26岁的公司来说,像咖啡馆一样更活跃更放松的办公室显然更有吸引力。
  “咖啡馆精神”因硅谷而起,最知名的例子莫过于谷歌。谷歌用它无所不包的办公室让工作在其中的人换了一种上班方式。他们全球各地的办公室都带有游泳池和滑梯、美容院、高尔夫球场,带着宠物狗来上班,各种匪夷所思的椅子……与各种令人羡慕的设施同样明显的是:自由。看起来谷歌在鼓励自己的员工随时随地放下工作去玩一会儿,玩什么都行,玩多久都可以,只是你依然需要完成你的工作。
  这几乎是“20%-80%工作时间法则”另一种表达方式,谷歌希望占用用户的所有时间,也希望占有员工的所有时间─的确,滑滑梯的时候只代表谷歌的员工不坐在办公桌前,并不代表他不在工作。因为可以随心所欲,所以管理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员工自己的事。
  因为涉及复杂的心理因素,似乎没有明确的指标来为这类办公室衡量效率这回事。但的确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成了谷歌的模仿者。“功能区域”作为一个新词被提出来,它不再只意味着会议室这类直接的工作功能,而是像谷歌那样,有时候你很难界定工作与休息的界限。
  创意型公司在这一点上总是具有先锋色彩,不管是不是因为“我们这一行就需要这样”,创意公司W+K(Weiden +
Kennedy)位于上海长乐路的办公室已经成了人们提起“办公室设计”时候的模板。
  只消看一眼W+K员工的工作桌就知道这家公司有多鼓励表达个性。几乎没有人的桌子是空的─即便是那些一开始并不那么想把公仔海报旅游纪念品堆在办公桌上的人,比如一年前加入W+K的杨迪,也不由自主把那三尺见方的地方变成了涂鸦墙。“不要胡萝卜!”她贴着个纸条提醒自己每次叫午饭的时候别忘了这一点。
  这家公司不喜欢界限,名片上没有职位名称,员工手册也像是给各自的忠告。在W+K新人宝典部分有这么两条:“就在刚才撞上了3楼厕所边的门。额头非常、非常、非常的痛,都快要哭了。切记我们这里有很多门,而且是玻璃做的。好好照顾你的脑袋吧。”以及,“别碰其他人的充电器!”
  W+K在租下三层楼面之后把其中的楼板通通敲掉,只留承重墙。他们把所有玻璃都贴上剪纸涂鸦,甚至楼道里也挂满了员工给彼此画的肖像。从最高一层往下去,正好可以看到正中央一块像大草地一样的艳绿色地毯,而一条巨大的鲜红色玩具章鱼从底楼楼梯一直缠绕到顶上。另一些玩具在裸露的水泥架子间神出鬼没,这要看谁一时兴起把它们挪个地方─这是另一种可以“玩”的办公室。
“上班”还是“工作”
如果每天上班只是为了解决一个邮件就能解决的问题,那么你会发现“办公”的内核已经发生变化,它同样影响办公室的未来。
  在iPhone主导智能手机市场之前,黑莓几乎是欧美大公司员工的标准装备。黑莓以好用的邮件功能著称,它和iPhone有个很大的不同是,如果新邮件一到,手机顶端的红灯就会闪个不停。当公司开始主动给员工发黑莓的时候,这看起来就像是公司在暗示他们的员工:你应该及时回邮件。
  于是一场可笑的回邮件比赛就开始了。员工A在半夜2点发了邮件,员工B会卯足劲憋到3点回复以示同样敬业。
  如果忽略人性因素不看,这其实是在说科技已经让工作变成无处不在,无时不能的一件事。如果公司足够变通,他们其实可以在发黑莓的时候强调这是给予员工灵活工作的权利。当事情转向理解和信任的时候,员工对公司忠诚度就要比“快回邮件快工作”高得多。
  长久以来,工作都被界定为“场所”,“我去上班”,更强调你去的地方,而不是“我在做什么”。在某种程度上,“场所”意义上的工作甚至成了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示。在北京CBD或者上海南京西路上班,理所当然地就会被认为这是更好的工作。
  但是按照Neil
Salton的说法,以往别人问他在哪里上班,他会报出一个地名或者向某幢建筑物一指;但现在,他会指一下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以及手机。
  整个20世纪以来,工作流程都没什么太大改变。工作就意味着一群人在约定的时间内汇集到一幢建筑物里,或者一个地方,然后再在一个约定的时间离开。从某种意义上说,全世界的工作都有点类似:在摩天大楼里的2平方米空间内度过一整天。
  当科技进入新人类DNA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样的工作方式令人发指。他们可能发现公司董事会的技术装备,还比不上自家卧室里的先进。而每天跟同事见面只是为了沟通一封邮件就能解决的问题,也谈不上任何效率。
  2009年,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决定以重新设计办公室的方式改变这一点。重新设计过后的麦格理银行大楼没有为任何一个员工准备固定的工作位置,他们只是进入大楼,根据自己今天的工作内容选择在什么地方工作。比如和客户在小会议室里谈判,或者和团队在大会议室里作演示报告,如果谁也不需要见,这幢楼里有大量的个人工作空间,配备电话和无线网络。当今天的任务结束,就意味着……你下班了。
  这样一种被称为“实时工作”(realtime
working)的方式宣告了传统办公室的终结。和大广场般的格子间以及少得可怜的会议室相比,公司应该设置配备高科技装备的空间来创造和分享信息,设立大小不同的会议室,以及,如果可以的话,让你的办公室增加一点乐趣。
  在陶氏化学,类似的个人工作室就设置在大楼的中庭,小玻璃房间里有简单的桌椅,但是同样配置中央空调和网络电话。
  “我们所有的办公柜拖动起来都很方便,比如说销售人员,如果她要打很多电话,她其实会拖着自己的小柜子直接来这里工作。”陶氏大中华区媒体关系经理陈松说。
  “对员工来说,‘我能选择我今天如何工作’,这个很重要。”Neil
Salton解释传统的公司管制之下,员工其实满足于做到最低工作量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被赋予信任和自由度,他们会有更多热情。
  这一点对于大公司而言尤其如此。把员工牢牢控制在视线之内—即便他们的确也出现在办公室里—已经不是明智的选择。并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像麦格理银行那样做到完全的“实时工作”,但公司应该为员工工作时的多种需求创造足够多的对应空间。陶氏在这一点上做得很不错,在他们10万平方米的大楼里,中庭有一块咖啡区,设计师把它和扶手电梯一起包裹在环状木板里,看起来就是一座矗立着得迷你岛。因为有设施先进的健身房、母婴室和医疗室,甚至食堂还分隔成中西餐区域,理论上员工可以不出门就满足一切需求。陶氏不规定员工朝九晚五,理论上如果能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任何节奏都可以。
  “在我们说公司可以把空间变得更有创意的时候,我们说的是任何一家公司。创意可以渗透任何东西,只要你关心人的基本行为方式,做到合理的空间安排并不难。”Neil
Salton说。
50%空置率与22.7米
你是在浪费成本!为什么不让办公室又酷又自由,并且……还便宜呢?
  你的员工其实不爱坐在桌前─这是伍兹贝格最近一项研究的结论。他们发现欧洲很多公司职员的办公桌使用率只有一半,亚洲的公司人似乎更能坐得住一些,但是他们平均也有35%至40%的时间不在座位上。找人聊天,在某个地方站一会儿或者出去喝杯咖啡,都有可能。
  更重要的是,知识经济之下,似乎没有人可以单枪匹马完成工作。沟通正在增加。正如“工作”的本质不再意味着每天出现在同一幢建筑物里一样,办公室风景也不再应该以办公桌为中心。
  一家叫做Jones Lang
LaSalle的咨询公司发布针对全球全行业的研究数据称,随着移动办公的风行,平均每个公司员工使用空间的大小已经从1985年的37.2平方米降低到了现在的23.2平方米,而在未来10年之内变化会更加剧烈,最后这个数字将只有14平方米。
  在那些工作本身就是沟通的公司,比如青蛙设计,公共区域已经远远大于办公桌工作区。在上海常德路的创意园区里,青蛙设计占据了一幢楼的两层,而大小不同的会议室占据了这两层60%的空间。这些被青蛙称为project
room的房间并不固定使用对象,而是随着他们的设计项目随时变化─尽管青蛙在办公室外墙用了柠檬黄、草绿这些饱和色彩,project
room里却是白白一片,甚至房间墙壁也是全透明的玻璃。设计师把项目所用的资料贴在墙壁上,头脑风暴的结果也用一排排N次贴整理在墙壁上。
  即便是办公桌,彼此之间也没有任何挡板。和平常如学校课堂一般的办公桌排列不同的是,青蛙设计的办公桌是一组组交错的十字形,员工之间既可以随意交流,走动的时候又不会绕来绕去打扰彼此。
  经过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艾伦(Thomas
Allen)10年研究,调整成四人一组的“细胞工作群组”被证明是办公室里最有效达成“合作亲密感”的方式。四个人各居一角,专心工作时互不干扰;但要开个小会,四张椅子中间一拉,立刻就可沟通。在研究美国各大科技公司R&D部门的办公室效率后,艾伦发现的另一个有趣现象是:“工作者通常跟他位置最近的同事互动最多。”他分析:“而只要坐在离他22.7米外的人,则通常一辈子都不会互动。”
  在有限的空间内,长桌是一个增进沟通的策略。办公家具设计公司Steelcase发现,长桌比若干办公桌的组合节省了22%至26%的空间,同时员工彼此无阻隔的交流和共享带来的亲密感随之增加,“员工觉得信息在散播,不再需要千辛万苦跟上身边发生的事。”
start-up & co-worker
你的创业刚刚开始,你还没钱的时候,你同样可以选择自由—其实自由的基因,完全可以成为你未来的竞争力。
  自由职业者、创业者、初创高科技公司云集的地方,比如硅谷,会有不少自由职业者到咖啡店买杯咖啡,工作一整天。他们中的一些人是没有钱租办公室、有的是厌倦了办公室里一成不变的环境……还有那些差旅客,如果当地没有办公室,到咖啡馆工作一整天也很常见。不管是什么原因,移动工作(mobile
working)的需求正在增长。
  根据调查公司Forrester的数据,2010 年,全球范围内有3.754亿移动工作者,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
6.451亿。从数据来看,移动办公将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办公空间的共享出租就是需求下引爆的一个新增长点。
  这种需求加速了办公空间的出租,已经开始有公司投身于此,比如美国的Dogpatch
Labs。他们为新创公司提供场地,也会给创业者提供各种创业的建议。出租的单位按照小时和空间来计算,而办公桌、宽带、传真机和简餐都在服务菜单之内。但它更希望创立“开源创业(open
entrepreneurship)”的模式,推动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他们35家客户全部都是创业公司,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AppStore热门应用Instagram。
  位于上海永嘉路上的“新单位”和Dogpatch
Labs推行类似的理念,只不过由于创始人刘妍和陈叙本身就是策划和设计行业出身,新单位建立起来的是一整套关于创意、设计和文化的人脉数据库。这幢上下300平米的上海老楼有一间间小房间,正好为“新单位”出租空间提供了天然条件。对于来这里租用空间的客人,“新单位”都会征求他们是否愿意和其他租客讨论,话题任意。
  “知识不能是单一的,人总需要外界的刺激来激发灵感,”刘妍说“你可以SOHO,MSN一整天,但人是社会性的,真实的面对面接触才能让思维更活跃。”
  永嘉路的300平米已经是刘妍的第二次尝试,此前是上海定西路一个创意园区里100平米大房间。刘妍最初的想法很乌托邦:所有东西都可以共享,空间内的使用者也处于完全开放的状态——无论是否愿意,他们都得加入话题讨论。虽然刘妍的本意是鼓励信息的流动,但她收到的反应很自然的是“我不知道你要干嘛,我不信任你。”此后刘妍才摸到了空间分配的边界,对于这类移动工作者而言,私密性有时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这样的100%共享显得过于前卫的话,创新工厂式的空间更能让人接受一些。李开复请了鸟巢的设计师设计了这个开放空间,因为内在团队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所以订做了长桌,创业者在这里自由选择空间。因为创新工场签的大多是产业链上下游上的公司,所以开放空间不会成为商业机密方面的困扰。
  各种规格的会议室一应俱全,并需要通过Google
Calendar来预订。最迷你的是靠近类似天井的长廊边的一溜小圆桌,也有做成蛋形的可容纳2到3人的小会议室,至于可以一次容纳150人的大会议室,平时则通过软隔将之分成三个中型会议室,李开复经常会请人来给创业者做workshop。
  诸如AOL这样的公司已经把联合办公视为一种投资方式,AOL办公大楼离Facebook总部一公里左右,来自25家公司的75名员工在这里工作,他们大多与AOL没有任何关系,这其中包括数字漫画开发商Graphic.ly、反垃圾软件开发商Impermium,以及帮助斯坦福大学学生创业的SSE
Labs公司等。AOL透露,它希望在投资或收购此类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公司时占得先机。AOL的一个更大设想是,与创业者在一起办公,将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公司文化,吸引到优秀人才,让他们去开发有市场号召力的产品。
  如果你知道AOL向来被称作“创业杀手”的话,你可以把这件事视为AOL从办公空间上对创业热情的另一次尝试。当然,最酷的还是将自己最酷的一面展示给大家。AOL的新办公楼门厅迎面便是写在白色底板的几个蓝色大字母:“AOL真酷”。一楼有健身馆、咖啡店和一个用以检测产品的实验室。眼下办公空间是免费的,入驻的创业者最终要缴纳一定的租金,但AOL会给他们折扣优惠以及一些免费的服务,如自助餐厅备有台球桌、桌上足球游戏和桶装啤酒。
  AOL每周五还会举行聚会,每两周会有一次聚餐。最近,将自己一手创建的新闻评论网站《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以3.15亿美元卖给AOL的阿里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成为这幢楼的新用户。不同背景的人使得AOL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SSE
Labs创办者卡梅伦·迪特尔曼(Cameron
Teitelman)说:“创业过程是艰辛而孤独的,所以,与那些将要经历与你一样艰辛的人在一起工作,定会是非同寻常的体验。”
  而AOL创新活动部门负责人特伦特·赫伦(Trent
Herren)对大量人才的涌入兴奋不已。他说:“这些人将来都具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回到开始的问卷,我们把所有的C选项视作未来办公室的原因:你的工作需要更多地与人沟通,你需要协调全球各地的办公情况,你想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那你的办公室就不适合坚守死板风格。一定要记住,你“work”的“place”实际上是有关workplace的一切。
(本刊记者徐涛、张晶对此文亦有贡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咖啡店经营办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咖啡店经营办法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1.3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班压力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