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什么是近代化企业,揭开了中国什么是近代化化的序幕.对不对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同一时期,许多国家也在进行学习和探索。按要求完成下列主题式学习活动。步骤一:走进历史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材料四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个。(2分)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作用?(1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个阶级或政治派别的要求?(1分)(3)为宣传“德赛两先生”,发起了什么运动?(1分)(4)日本人“眼观八方”,在国弱时,拿来先进才智进行消化。你能运用所学的史实说明吗?(1分)步骤二:探究历史(5)根据材料一、二、三,请用图示法理清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难历程。(3分)步骤三:感悟历史(6)回首近代化的学习历程和日本学习西方的过程的史实,你认为对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借鉴外来文明时可以得到哪些启示?(1分)-乐乐题库
& 洋务运动知识点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中国近代...”习题详情
16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8.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同一时期,许多国家也在进行学习和探索。按要求完成下列主题式学习活动。步骤一:走进历史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材料四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个。(2分)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作用?(1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个阶级或政治派别的要求?(1分)(3)为宣传“德赛两先生”,发起了什么运动?(1分)(4)日本人“眼观八方”,在国弱时,拿来先进才智进行消化。你能运用所学的史实说明吗?(1分)步骤二:探究历史(5)根据材料一、二、三,请用图示法理清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难历程。(3分)步骤三:感悟历史(6)回首近代化的学习历程和日本学习西方的过程的史实,你认为对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借鉴外来文明时可以得到哪些启示?(1分)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任意写一个即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写出一点即可)(3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山东德州市开发区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同一时期,许多国家也在进行学习和探索。按要求完成下列主题式学习活动。步骤一:走进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这些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所起的作用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通过阅读材料二中的“立宪法开国会”“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等关键词,我们可判断出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中国,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答案是:材料二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要求。(3)本题通过德赛两先生,我们可看出考查的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指的是德先生,科学指的是赛先生,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日本的历史史实,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在古代,日本向中国隋唐学习,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在近代,日本向欧美学习,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所以答案是:大化改新,学习隋唐。或明治维新,向欧美学习。(5)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实际上就是近代中国不同阶层的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主要有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的辛亥革命;还有在思想领域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就本题来说,答案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6)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根据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和日本向学习西方的过程,谈对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借鉴外来文明时的启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失败让我们认识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制定政策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要依靠人民;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同一时期,许多国家也在进行学习和探索。按要求完成下列主题式学习活动。步骤...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同一时期,许多国家也在进行学习和探索。按要求完成下列主题式学习活动。步骤一:走进历...”主要考察你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同一时期,许多国家也在进行学习和探索。按要求完成下列主题式学习活动。步骤一:走进历...”相似的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9世纪中期,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开展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列举出洋务派的两个代表人物。(2分)(2)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各打出什么旗号?(2分)列举两个洋务派所兴办的近代著名企业。(2分)(3)我们今天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与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在目的上有什么不同?(4分)&&&&
开启中国近代化探索之门的洋务运动选择“自强、求富”的途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改变清朝的经济政策鼓励大商人开矿办厂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中国近代...”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同一时期,许多国家也在进行学习和探索。按要求完成下列主题式学习活动。步骤一:走进历史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材料四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个。(2分)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作用?(1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个阶级或政治派别的要求?(1分)(3)为宣传“德赛两先生”,发起了什么运动?(1分)(4)日本人“眼观八方”,在国弱时,拿来先进才智进行消化。你能运用所学的史实说明吗?(1分)步骤二:探究历史(5)根据材料一、二、三,请用图示法理清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难历程。(3分)步骤三:感悟历史(6)回首近代化的学习历程和日本学习西方的过程的史实,你认为对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借鉴外来文明时可以得到哪些启示?(1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同一时期,许多国家也在进行学习和探索。按要求完成下列主题式学习活动。步骤一:走进历史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材料四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个。(2分)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作用?(1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个阶级或政治派别的要求?(1分)(3)为宣传“德赛两先生”,发起了什么运动?(1分)(4)日本人“眼观八方”,在国弱时,拿来先进才智进行消化。你能运用所学的史实说明吗?(1分)步骤二:探究历史(5)根据材料一、二、三,请用图示法理清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难历程。(3分)步骤三:感悟历史(6)回首近代化的学习历程和日本学习西方的过程的史实,你认为对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借鉴外来文明时可以得到哪些启示?(1分)”相似的习题。【云南中考面对面】2015届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共40张PPT)&&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限制普通会员25份/天,赞助会员50份/天。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您。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考点全梳理时间:19世纪60至90年代。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及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清朝内外交困。目的: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富国强兵(师夷长技以自强),以改善清朝的统治危机。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视频】考点一中英鸦片战争考点一洋务运动[2015年是江南制造总局创办150周年][2014年昆明29(1)题、2013年德宏7题、2013年大理等八地26题、2013年红河10题、2012年云南27(2)题已考]奕张之洞创办的企业:自强[2014年云南27(1)题已考]――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工业。1861年,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建立军事工业的开始);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2013年昆明27(2)题已考];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建(当时中国人创建的规模最大的造船厂);还有金陵制造局和湖北枪炮厂等。求富――从70年代开始,洋务派兴建了一些工矿业以及航运、铁路、通讯等民用工业。如创办的轮船招商局[2013年玉溪7题、2013年大理等八地26(1)题图一已考]、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等。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李鸿章汉阳铁厂教育:左宗棠设立了福州船政学堂,培养修造和驾驶等方面的技术人员;1862年设立的,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之后创办的文化教育事业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新型的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清政府还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海军:19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建成北洋、南洋、三支海军(亦称之为“水师”)。实力最强的是北洋海军。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京师同文馆福建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地位和作用:(1)地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2)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打下一定的物质基础;他们创办的文化教育事业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新型的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考点训练1.(2013德宏7题)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为“自强”“求富”而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湖北织布局等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这些工业企业创办于()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B【解题思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前期(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打出“求富”旗号,兴办民用工业,故选B。2.(2015原创)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A.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C.改变了中国经济落后的面貌D.在客观上起到了抵制外来经济侵略的目的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其中A、B、C都是错误的,轮船招商局的创办减少白银外流,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经济侵略,因此选D。考点二戊戌变法[2015年是“公车上书”发起120周年][2014年曲靖27(5)题已考]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原因:(1)直接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2)根本原因: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目的:在维护清政府统治的前提下,使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代表人物:、等。康有为梁启超主要活动:(1)1895年4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子们,在康有为、梁启超的组织下,联合签名上书,要求拒签《马关条约》,变法图强。上书由康有为起草,1300多人签名,史称“”,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2013年大理等八地26(1)题图二已考]公车上书(2)上书失败后,维新派积极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在各地创办了许多报刊、学会、学堂,为变法制造舆论、培养人才。维新变法运动逐渐在全国兴起。(3)“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多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光绪帝尽快变法维新。经过(百日维新):(1)时间: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2)内容:①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②政治方面: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③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兴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办报、译书、出国留学;④军事方面: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3)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运动。(4)结果: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突然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戊戌变法失败。改良1898影响: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失败原因:(1)维新派实力不足,没有发动群众,仅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2)改革措施触犯了封建顽固派和守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历史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的道路是行不通的。(2014连云港)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性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师夷长技”是从技术层面开始的,如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战败,先进的中国人反省,戊戌变法运动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故选A。考点训练1.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孙中山:1866年至1925年,广东香山人。本名文,字逸仙。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主要革命活动:(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2)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者,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考点三辛亥革命[2015年是同盟会成立110周年、是孙中山逝世90周年][2014年曲靖27(5)题、2013年普洱8题已考]同盟会(3)提出三民主义: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013年昆明29(2)题、2013大理等八地26(1)题图三、2013年昭通27(1)题、2013年德宏28(1)题已考](4)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最大功绩);(5)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三民主义评价: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后继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世纪的三大伟人之一,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2.辛亥革命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目的: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人物: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经过(武昌起义):日夜,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首先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攻打湖广总督衙门,占领了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起义取得了初步胜利。武昌起义―【视频】结果:武昌起义后,一个月内就有十多个省份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12月,独立各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筹建中华民国,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中华民国采用民国纪元,改用公历。但由于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窃取了。1912袁世凯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也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使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民主共和1.(2013普洱8题)学校要举办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小明同学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A.创立中国同盟会B.重庆谈判C.提出三民主义D.成立中华民国B考点训练【解题思路】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重庆谈判是中共应蒋介石邀请,为尽可能争取国内的早日和平,于1945年8月派毛泽东、周恩来等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与孙中山无关。故选B。2.(2014曲靖8题)近代的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每周评论》传播的新思想是()A.三民主义B.民主与科学C.维新变法思想D.马克思主义D【解题思路】抓住关键词“《每周评论》”,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杂志《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是《民报》宣传的思想;民主和科学思想是由《新青年》宣传的;维新变法思想是《万国公报》宣传的。正确答案是D。3.(2014云大附中一模)2014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A、B选项是民族主义,C选项是民权主义,D选项是民生主义,故选D。考点四新文化运动[2015年是《新青年》创办100周年][2014年曲靖27(5)题、2014年云南27(3)题、2013年曲靖29(3)题已考]背景: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推行反动的文化政策,激起当时进步人士的一致声讨。兴起标志(序幕):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称《》)。新青年旗帜/口号:“”和“”。[2013年普洱29(2)题、2013年大理等八地26(1)题图四、2013西双版纳29(3)题已考]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民主北京大学科学代表人物:(1)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2)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把文学革新与政治改革联系在一起。(3)李大钊发表《青春》等文章,鼓励青年追求进步,顽强奋斗,为青春之中国的诞生而努力奋斗。(4)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揭露吃“人”的礼教,对封建统治和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批判。还发表《孔乙己》《药》等小说,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和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为新文学树立典范,对文学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狂人日记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运动的初期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运动,后期逐步有了社会主义倾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014年曲靖8题已考]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存在偏向,对好与坏的区分过于绝对。这种形式主义看问题的方法,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课后读一读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奕解读:材料是奕的言论,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口号“自强”,自强以制作器物为首。2.解读: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代表东方封建制度的枯萎粗壮树干上嫁接着西方先进技术,结果长出来的枝叶是很弱小的,事实证明此路是行不通的。可用于对洋务运动的考查。3.新文化运动解读:从漫画中关键信息“民主”“科学”“旧思想”等可知,与新文化运动有关。1.(2015原创)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时期。其中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争取民主共和而掀起的运动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爱国运动C【解题思路】所设四个选项均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题干中的限定语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争取民主共和”。洋务运动是维护清朝统治;戊戌变法不以推翻君主专制为目的;五四爱国运动发生时,封建君主专制已被推翻。联系所学习的有关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等相关知识,便可明确答案。所以正确答案选C项。考点训练2.(2015原创)100年前,有一种刊物的创办,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一刊物是()A.《申报》B.《中外纪闻》C.《新青年》D.《民报》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新青年》。《新青年》创办于1915年,它的创办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申报》创办于1872年,被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中外纪闻》是强学会的机关报。故本题选C。综合训练1.(2013红河10题)下列图片反映的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事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③④①D.③②④①C【解题思路】中国的近代化先后经历了四大事件,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①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②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③的发生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④表明在辛亥革命时期,故正确答案为C项。2.(2014潍坊)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认为列强侵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侵华战争促使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材料三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文明史纲)(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亲!请或新用户?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