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热衷自主游戏 个别学习 有效的自主学习教育

中国幼教网
&您现在的位置:&&>>& >
个别化学习|小班个别化语言游戏中情境创设的支持性策略
作者:邢雯吉 &&&&来源:上海学前教育网&&&&时间:&&&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良好的语言刺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至关重要。在当前提倡课程整合,避免技能技巧刻意灌输的大背景下,集体语言活动的语言学习重心有所偏移,这是课改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个别化的学习中提供适宜的、支持性的语言环境,可以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个性化的语言学习,弥补集体活动的不A足。
  小班幼儿正处于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于造型可爱、形象逼真、情景性强的游戏特别感兴趣。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创设情境化的语言游戏环境可以激发他们语言表达的兴趣。下面我就从小班幼儿个别化语言游戏情境创设的角度谈一谈教师支持性策略的运用。
  一、 以&物&设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
  以往,教师会在语言角提供一些画面简单、内容浅显的图书或者故事图片给幼儿阅读。但我们观察发现,虽然教师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精心选择了这些图书和图片,幼儿的兴趣却不大。这不是教师的选择有误,而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操作性弱、情境性不强的游戏材料没有太大兴趣。他们只会随意地翻几下、瞥几眼,然后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游戏材料中去。这与幼儿的思维外显有关,他们习惯把自己的所做所想用语言表达出来。面对这些静止的故事时,幼儿的思维停止了,语言表达就难以启动。即使这个故事是他们熟悉的,他们也只会对着自己感兴趣的画面看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讲一讲。怎样才能让幼儿对语言角的故事感兴趣呢?我通过情境化的游戏和可操作的道具,激发了幼儿阅读故事、讲述故事的兴趣。
  案例一:在《亲亲小动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进行了一节语言活动《小兔乖乖》。活动结束后,我将小兔乖乖的故事书和图片投放到语言角,并制作了一个&故事花园&的操作板,里面放了可移动的人物和一个蘑菇屋,我希望通过更直观的形象,激发幼儿讲述故事的兴趣。
  斐斐被可爱的立体人物吸引到故事花园中,她愉快地摆弄着,不停地叫着这些角色的名字:&红眼睛&&长耳朵&&短尾巴&&大灰狼&。她把兔子们都藏到了蘑菇屋的后面,还小声地自言自语。玩了一会儿,她问:&老师,怎么不能开门啊?&斐斐的话让我非常激动,孩子喜欢这个游戏!简简单单的几个道具,在孩子眼中就是真实的形象,我要让这些道具更真实!于是,我重新制作了一个更大的蘑菇屋,高度可以让小兔子进出,门可以自由打开。孩子们在新材料的刺激下开始活跃起来。
  妮妮把蘑菇屋的门打开,然后将大灰狼的尾巴夹在门缝里,嘴里说道:&夹住尾巴,夹住尾巴!&
  苏苏把小兔子一只只送进家,说:&红眼睛回家咯!&&短尾巴回家咯!&&长耳朵回家咯!&她把兔妈妈放在门口,说:&妈妈采蘑菇去了。&
  叶纪远正在模仿大灰狼和小兔子的对话,苏方正走过来想加入游戏。&不行,你过去!&玩得正起劲的叶纪远把苏方正推开。&老师,我也想玩。&苏方正向我求救。&可以两个人一起玩的,一人拿一个小动物。&我提议道。但是叶纪远依旧不肯让步:&我一个人可以玩的,不要两个人!&
  看来,为了解决两名幼儿想玩同一个游戏时产生的矛盾,蘑菇屋的设计必须再加以改进。仔细考虑后,我将蘑菇屋作为操作板的背景,让幼儿隔着操作板进行简单的扮演游戏。
  案例中的蘑菇屋是为幼儿创设的一个简单的故事情境,经过一次次改进,蘑菇屋在幼儿眼中越来越真实,幼儿积极地参与游戏,表达语言的愿望也被激发起来了。
  二、 以&言&设境,推动幼儿语言游戏的进程。
  教师在幼儿游戏发生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往往会用语言指导幼儿正确地操作。在个别化的语言游戏中,教师可以把语言纳入情境,与幼儿在游戏中对话。
  案例二:梁梁在摆弄《小兔乖乖》的操作材料,他一会儿开门,一会儿关门,兔子们进出了好几次。他嘀咕了一会儿就不知道该怎么玩下去了。他望了望其他的游戏,想放弃。我走过去,拿起大灰狼,在屋外唱起了兔妈妈回家时唱的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梁梁笑了,配合着唱道:&不开,不开,我不开&&&
  在这个案例中,幼儿简单地摆弄几下操作材料后便不知如何玩下去了,这可能是幼儿经验不足造成的,也可能是环境的情境性不强造成的。为了让游戏继续下去,激发幼儿潜在的语言能力,我及时扮演大灰狼,用语言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情境化的语言提示让幼儿感受到了游戏的趣味,推动了游戏的进程。教师在进行语言引导时,直接的语言介入可能会对幼儿造成一定的压力,这时不妨运用间接的暗示推动游戏进程。
  案例三:阅读活动《小黄鸡和小黑鸡》结束后,我制作了一列故事列车,并将故事图片打印出来制成卡片,希望幼儿能仔细阅读画面内容,然后根据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将卡片依次插入列车车厢中(共六节车厢)。我自认为,用排图的方式讲述故事比较符合小班幼儿边操作边思维的年龄特点,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斐斐打开&给故事排排队&的盒子,看了一会儿,把《小黄鸡和小黑鸡》的故事卡片一张张插入列车车厢。可是斐斐插得完全不对。&插完了?仔细看看对不对?&我问道。斐斐看了看我,摇摇头,把卡片取出,又很快地插好了。还是不对。&斐斐,这张说的是什么呀?&我想让斐斐仔细观察画面,但她却不耐烦地看了看,然后继续插卡片。
  在这个案例中,幼儿的实际表现与教师预设的情景不同。我希望我的语言提示能让幼儿关注画面内容,尝试根据故事发展顺序排图,但幼儿只是无目的地插卡片,仅仅满足于&插&的动作。这说明幼儿根本就不在这个故事的情境里,而且小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弱,他们很难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完成这个语言游戏。另外,教师在一旁反复指导也给幼儿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为此,我将整个故事录音,并在故事中设置了一些提示操作的语言,如&你找到了吗&&真棒&,将幼儿带入游戏情境,幼儿便能很好地参与游戏了。
  三、 以&景&设境,引导幼儿自主表达语言。
  小班幼儿表达语言必须依赖一定的情境。除了运用特定的道具创设简单的操作情境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愿望,运用情境化的语言推动幼儿在游戏中的对话外,还可创设生活场景,使幼儿从直观感受到的景物中寻找语言表达的素材,迁移生活中的相关经验。
  案例四:米奇班的自然角来了许多小蝌蚪,是小朋友为了配合春天的主题活动带过来的。一时间,有关小蝌蚪的议论成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小蝌蚪的妈妈是谁?&我问。&是大蝌蚪!&一个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哈哈,应该是青蛙!&有的宝贝马上修正。&有谁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我接着问,大多数幼儿都回答听过。鉴于这一点,我决定先把这个故事的图片打印出来投放到语言角,让孩子们看看说说,使不了解这个故事的幼儿先熟悉一下故事;然后在&故事花园&中提供可移动的小道具,布置出一个&美丽的池塘&,让孩子根据图片上的内容或者自己的想法进行语言游戏。
  叶纪远和姚旭峰拿着可移动的小鱼、小蝌蚪在水草中穿梭着。&青蛙应该跳到荷叶上!&叶纪远说着,拿起青蛙,让它蹦跳地上了荷叶。&小鱼躲在水草后面。&姚旭峰让小鱼游到了最茂盛的一棵水草后面。&这下看不到啦!&两个孩子高兴地摆弄着这些小动物。&你看,小蝌蚪遇到了鸭子。&姚旭峰指着图片说道。于是两个人一起看起图片,小声地交流,时而还会笑出声。看了一会儿图片,叶纪远拿起鸭子,和小蝌蚪摆在一起,说:&我不是你的妈妈。&接着又拿起大鱼,游到小蝌蚪边上,说:&我不是你的妈妈。&
  这一语言游戏的故事背景制作得精致、形象,富有童趣和美感,给幼儿很强的视觉刺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活泼可爱,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可以根据故事画面上的提示操作游戏材料,也可以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操作和讲述。案例中,幼儿将青蛙放在荷叶上,让小鱼穿梭在水草中就是生活经验的迁移。丰富的故事场景可以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刺激幼儿的思维,引发了个性化的语言。因此,在个别化语言游戏中创设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情节和情境能够引导幼儿自主表达语言。
  总之,情境创设是个别化语言游戏中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支持性策略有效地发挥情境的作用。
责任编辑:朱晓晖
中国幼教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站稿件以原创为主,基本来自全国各地幼儿园和教育行政部门,其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幼教网和作者本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幼教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② 本网部分稿件为转载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文章来源:中国幼教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幼教网联系。
& 图片新闻自主性游戏中教师的有效观察(大班)
自主性游戏 中教师的有效观察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教师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孩子在游戏中有着最真实的自我表现,教师作为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者,应关注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分析和思考了解孩子的需要、意愿、困难和情绪体验,并以此作为自己指导游戏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孩子的游戏需要,推进游戏的发展。因此,教师的观察、指导游戏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素养。
  那么,怎样的观察才能有效呢?首先教师在观察孩子的游戏过程中 , 横向的面要广泛,要关注班内每一个孩子,知道他们都在哪个游戏主题里玩,玩什么,和谁在一起玩,产生了哪些有价值的游戏情节;其次,从教师观察的纵向说 , 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要简单地只看到游戏的表面,而应看到孩子出现的游戏行为背后所蕴涵的发展意义;再次,教师在观察孩子游戏过程中 , 还需要具备观察的灵敏性,要善于捕捉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热点和所出现的矛盾焦点。
   案例 ―― 文具小超市
  前一段时间,我班正在开展“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有关文具的话题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他们开始模仿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每天早上背着心爱的小书包来幼儿园,常常看到孩子们围在一起交流自己小书包里的铅笔、卷笔刀、尺、橡皮等文具,文具小超市的游戏主题也由此产生了。
  一天,我观察到文具小超市里特别的热闹,前来购物的“顾客”很多,有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小医院里的医生,礼品店的服务员,还有小银行里的工作人员等。我看到凡是走出超市的顾客,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新买的书包和铅笔,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就来到了小超市,看到收银机旁贴着这样一张广告――买一支铅笔送一个书包。在一旁的我看到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如此的投入,于是就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不一会儿功夫,文具小超市里的书包全部卖完了,文具小超市里的两位服务员显得非常高兴。在当天游戏结束后的交流讨论中,我与孩子一起就文具小超市的广告展开了讨论,有的说买一样小的东西换到一样大的礼物,很合算的。”个别孩子从物的大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铅笔只卖一元,而书包却要卖十元呀?超市不就赚不到钱了吗?”有的比较着这两件物品的价格后提出了质疑。还有的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自己上次和妈妈去超市购买时,看到有这样一则广告:只有买满 80 元以上的物品,才能送四个鸡蛋。当天的讨论孩子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广告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并达成了共识。有的孩子建议重新设计了广告内容:买一个书包送一支铅笔。在游戏中孩子们还将这种经验进行了迁移,又出现了买一只书包送一块垫板、买一只铅笔盒送一块橡皮的广告。
  当小超市出现这样的广告时,老师观察到后,没有主观地判断对或错,甚至制止,而是通过有目的引导,让孩子展开讨论,使个体的经验转化成共同的经验。自主性游戏不仅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帮助他们归纳提升了经验。
   案例二―― 马路上的横道线
  要把握好适时、适宜、适度介入游戏的时机,我认为这完全取决于教师在孩子游戏过程中的观察,只有通过教师的有效观察并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去分析、思考,才能推进游戏的进展。作为教师应该相信孩子,多给予他们大胆尝试和探索的机会,积极支持、接纳孩子的各种想法,真正还孩子一个自主、一个独立个体的自我表现。
  一次,班内几个孩子提出想要搭建龙华旅游城,当他们将搭建好的龙华塔、廊桥、龙华烈士陵园、乐购超市、冰雪天地游乐场等一些名胜古迹和主要场所出现在大家面前时,浩浩看见小建筑师在龙华塔旁还搭建了乐购超市时,就向同伴指出龙华塔的位置应该是在乐购超市对面的,经他这么一说,一旁的孩子们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些名胜古迹和主要建筑物到底在龙华的哪个方位,幼儿之间产生了争执,我在一旁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尽管班内大部分的孩子生活在龙华旅游城附近,但他们对这些建筑物的方位不很了解,于是,我就带着孩子到龙华旅游城实地走走、看看,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还带来了一张张龙华旅游城的小地图贴放在建构区域,以便让孩子建构的同时不断地调整,为孩子游戏主题空间方位的布局提供了参考。
  清明时节,我们曾经带领孩子去龙华烈士陵园扫墓,从幼儿园到烈士陵园,中间要穿过几条马路,在游戏中有的孩子就提出从幼儿园到烈士陵园要有马路,横道线也由此产生了。一天,蒙蒙用雪花片搭了一条横道线,但不知怎么的总被同伴踢坏,还发生过几次的争吵,老师认为,用雪花片来搭建马路上的横道线不是最合适的材料。在孩子的世界里,游戏使他们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生成了问题,如何帮助孩子来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既需要教师的指导,也要求教师尽量满足孩子的想法付注于自己的行为中。在成人的眼里,搭横道线或许是件很方便的事,作为教师的我注重的是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替代、想象、交往等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追求结果。我认为,要促使孩子通过游戏获得发展,教师还必须给他们更多的游戏时间。第二天,蒙蒙又来做小建筑师的游戏,这一天的横道线她改用细细长长的白纸条来替代,正当她在向同伴介绍时,一阵风吹来,马路上的横道线不见了,蒙蒙沮丧地站在一边。“我们把这白纸条粘在硬纸板上好吗?这样不会被风吹坏的。”浩浩在一旁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说完就从材料箱里找来了一块纸板,于是他俩一起将纸条贴在上面,不一会儿,龙华烈士陵园前的马路上终于出现了一条横道线。
  在孩子的世界里,游戏使他们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生成了问题,如何帮助孩子来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既需要教师的观察指导,也要求教师尽量满足孩子的想法付注于自己的行为中。在成人的眼里搭横道线是很方便的事,作为教师的我注重的是孩子在游戏中的过程,而不是追求结果,要促使孩子的发展,教师应该相信孩子,给他们更多的大胆尝试和探索的机会,积极支持、接纳孩子的各种想法,真正还孩子一个自主,一个独立个体的自我表现。教师通过观察来了解幼儿、分析幼儿、理解幼儿、相信幼儿和接纳幼儿,并对幼儿游戏中所出现的言行做出准确的判断,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能力,而且也促使教师的专业技能获得提高。
&编辑:boluo
亲,淘宝为您推荐了以下选购商品哦!
1.671.9邮费:0销量:107件
3.524.00邮费:0销量:63件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自主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当前位置: >
《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实施方案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
】&&【编辑日期:】&&【来源: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网】&&【作者:张莉】&&【点击次数:】
《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
1、社会变革与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经济多元化,各种因素对接、碰撞的社会转型期,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冲击,对人的心理素质、个人自主管理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现代社会不仅要求我们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还要求我们学会协调合作,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我调适能力。幼儿期是自主意识的萌芽期,在幼儿园中有效地实行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有利于幼儿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幼儿园教育纲要》第三部分第九条明确指出:“教师要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有专家通过“幼小衔接”研究发现:有些孩子升入小学后适应不了,第一因素不是知识准备的问题,而是社会性的成熟程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幼儿是否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现实情况的迫切性决定了在幼儿园阶段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逐步学会自我管理的必要。
2、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幼儿期是一个稚嫩的、需要成人精心照顾和保护的时期;同时又是其自理、自立、迈向独立需要日益增长的时期。自主管理能力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好幼儿素质教育的基础,关系到幼儿能否健康成长。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取得的成就与儿童所达到的主动性程度有关”。但现实中,由于幼儿家庭、社会等因素,导致幼儿园、家庭中部分幼儿教师、家长过分担心幼儿的安全问题、活动秩序问题,长期以高控制的管理方式,对幼儿进行过多的保护和干预,造成幼儿总是被动地等待成人的安排,失去了很多宝贵的自主活动、自主管理的机会。从而使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与提高。
3、幼儿园发展的需要。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最典型、最有特色,也是幼儿最喜欢、最符合幼儿意愿的一种游戏。我园多年来重视角色游戏的开展,在游戏主题的生成、开展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乐于自主的表现和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和环境的认知与体验、想法和愿望,游戏促进了幼儿自主性、交往合作等能力的发展。角色游戏也成为我园的亮点活动,每学期都有他园教师来我园观摩学习,也曾多次面向省市区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进行开放、交流,我园教师在角色游戏开展方面也积累了相关经验。所以,在庐阳区教体局成功申报的国家级课题《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的框架下,我园拟以《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为子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以角色游戏活动为载体,在游戏开展的全过程中,从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出发,激发幼儿内在的自主管理意识,期待通过对这一全新的课题展开研究,能够探索出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最终形成一套较有效、有益的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并通过研究来促进我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园办园品质的整体提升。
幼儿自主管理是一种强调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的管理模式,提升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探索的兴趣、快乐的情绪,使幼儿能体验到自主、自信、独立带来的自我效能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发展和成长,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课题以角色游戏为载体,以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为抓手,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内在需要,发现、挖掘、激发并利用幼儿内在的自主性,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自主管理游戏材料、游戏行为的能力培养策略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力图发现角色游戏中影响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有利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探究能够促进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引导幼儿在熟悉的、感兴趣的角色游戏中将教师的“你要怎样做”的要求逐步转化为“我要怎样做”这样的自主管理行为。在游戏进程中,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支持,来提升幼儿自主服务、自主选择、自主调控,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等能力。通过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发挥幼儿内在的潜能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独立性 ,使每个幼儿都能日趋独立,茁壮成长。通过探索能有效提高幼儿自主管理能力主要策略,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形成的策略也为各级各类幼儿园及家长更好地进行教育管理、为促进个体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大教育家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核心就是把儿童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为儿童提供全面有效的活动,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教育史上出现了“新教育运动”,新教育家们呼吁尊重儿童,为其活动和发展留下更多空间。他们认为,学校不应是学生的地狱,而应该是学生自由快乐的活动场所,要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长期研究证明:幼儿意识成长是一种自主性成长
,是基于其内心心理活动的成长;成长的动机、力量 、意志 、情感都来自于其自身的学习和积累,自主性活动贯穿于儿童成长和思维发展的始终 。日本的幼儿园老师遵从“教得最少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这一原则。所谓教得最少,是指教师要少说、少教,而要让孩子们多说、多教。也就是要将孩子们置于主导地位,教师处于从属地位。教师是从侧旁给予引导、指导,让孩子们独立自主地去发展和提高。在日本1990年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中,要求幼儿教师在实施教育时首要遵循原理即是:自发性原理。强调“幼儿的精神和身体的发展能力,在于自身所具备的活动能力。只要能在自由的气氛中正确引导幼儿的自主性,幼儿就会进行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创造性活动。”虽因能力有限未查阅到相关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方面的国外文献资料,但上述研究及论断都能体现:幼儿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更是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主体。主动参与、尊重个性、培养能力已成为今天我们这个时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理念。而自主管理能力即是自我教育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我国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关于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也陆续见于各类教育杂志或相关媒体。根据笔者查阅 2000 年来的优秀硕士论文、文章刊物,关于自主管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高初中及小学阶段,更多的提法为自我教育,如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近十年来对自主教育探索的总结与提炼,在《我要长成自己(初中生自主教育实践探索)》论著中,作者基于对自主教育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深信自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本质,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文中也有专门章节就学生生活的自主管理展开论述。本市南门小学省级课题《小学生自主教育实践研究》中在学生自主管理、家校一体联动等方面的实践成果比较显著。这些研究及其成果对于我们均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借鉴意义。然而,这些探索都有着特定的制度背景和现实依托,幼儿园阶段的相关研究也比较少,暂了解到相关的研究主要针对幼儿园游戏的探索,角色游戏的研究一方面为教育效应等提出的一系列见解,如:2000.4张晶发表于《幼儿教育》――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责任心。另一方面主要针对幼儿自主性实践。对于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幼儿的自主意识或能力的培养,如:2013.5秦洁发表于《生活教育》――中班幼儿自主管理意识在角色游戏中的培养。2012.2陈亚发表于《中国校外教育》――浅谈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要么侧重于班级管理方面,要么注重个体心理发展。而对于培养策略的提炼与梳理鲜有发现,缺乏实际操作性与借鉴性。我园借助角色游戏这一载体,深入研究幼儿阶段自主管理的培养策略,课题将基于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将依据《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专门就角色游戏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目标进行梳理,并涉及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中各年龄段幼儿在自主管理游戏材料、游戏行为方面的内容,特别侧重于幼儿角色游戏中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展开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探索与研究。
1、“角色游戏”指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的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具有象征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在游戏中幼儿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所要扮演的角色,自由的发展游戏内容和切换情节,发挥自主的空间大,它有着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
2、“自主” 指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支配。心理学中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个体而言,自主是自身的生命状态提升到一种主动驾驭自身的积极状态。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很难在生活中自立。
3、“管理”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以持续改进。
4、“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5、“幼儿自主管理能力”是指幼儿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有意识对与自身生活有关的事宜进行自我约束、控制的能力。包括对与己有关的人、事、物的管理。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包括自主管理游戏材料(材料的制作、收集、取放、收纳、整理等)、自主管理游戏行为(选择材料、角色、情节、同伴,解决问题、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6、“策略”,指教师为实现教育目标或教育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本研究中的管理不同于管理组织、团体中的管理,是个体把自己作为管理对象,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活动的一种参与。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幼儿在有自主管理能力的基础上方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我园认为如果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思想,以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以及刘炎教授《游戏通论》研究结果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在研究中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将“管理幼儿”转变为“幼儿自主管理”,通过教师为幼儿创设能唤起自主管理意识的角色游戏环境,并利用角色游戏唤醒、保护幼儿自主意识,激发幼儿内在的自主性,发挥角色游戏材料丰富性、游戏互动性、交往社会性等特点,加强对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探索并明确适合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最终使幼儿与教师都能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获得情感、态度、知识等多方面的发展。
1.尝试编制角色游戏中小、中、大班各年龄段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发展目标。
2.探索增进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梳理形成一套教师科学培养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3、提高幼儿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幼儿自主、独立、自信的成长。
1、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研究。
2、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自主管理、有自主权的的角色游戏环境创设研究。
3、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管理游戏材料、游戏行为相关能力的主要内容研究。
4、小、中、大班幼儿自主管理游戏材料的策略研究。
5、小、中、大班幼儿自主管理游戏行为的策略研究。
1、文献法: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杂志及网络,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寻找课题的立足点,明确本课题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2、个案研究法:对幼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典型行为进行观察、记录,通过对其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影响个体自主管理能力发展的几个因素,从研究前后其自主管理能力变化过程中,总结提炼培养策略。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目标的引领下,通过探索与实践,总结有效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并不断反思、调整、完善。
4、经验总结法:教师针对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总结归纳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教育理念始终引领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开展课题研究更要求我们不断更新与充实教育理论知识、科研知识。围绕本课题研究,我园将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邀请专家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同时,在专业杂志、书籍中,多了解有关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最新研究动态,借鉴、研究有效的指导策略,在学习中更好的感悟课题研究内涵,使教师能采用更合适的教育行为来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幼儿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
在专家引领、课题负责人的指导下,课题组全体教师分工明确,有序有效展开课题研究工作:
1、课题组每月有1-2次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研究体会、方案设计等专题研究讨论活动。
2、课题组长、副组长每学期撰写课题研究计划与总结。
3、课题组成员每月至少做2次有针对的观察记录分析与指导策略。
4、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有关课题研究的论文或“个案跟踪” 研究
5、每一阶段围绕课题研究进行至少一次公开展示研究活动。
6、利用幼儿园网站创建一个专栏,定期上传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文本资料、照片资料、视频资料等,将教师的经验、困惑与大家分享、探讨。
1、确定课题名称,成立课题组。
2、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把握研究动态。
3、课题研究方案制定与申报。
1、进行相关理论学习。细化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管理游戏材料、游戏过程相关能力的主要内容,尝试编制角色游戏中小、中、大班各年龄段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发展目标。
2、创设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自主管理的角色游戏环境。
3、发现并分析影响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发展的不利因素。探索、尝试相关策略,在角色游戏中激发幼儿自主管理的愿望,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同伴、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4、观摩、交流、研讨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情况,梳理、提炼培养策略,进一步调整完善小、中、大班各年龄段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发展目标。
5、在角色游戏中运用已梳理、提炼的相关策略,不断反思总结策略的有效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汇总角色游戏中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形成研究成果,撰写相关论文、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顾问:张珍珍& 吴忠霞& 方明慧
职责:负责实践研究指导工作
课题负责人:贺沛芬
职责:负责课题统筹协调,对研究做总体安排,提供经费、人力、时间等保障。
课题组组长:常卫跃& 副组长:梁晓燕& 余学琴
职责:负责全面承担具体研究工作,制定每学期研究计划,与课题负责人共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组成员:全体教师
职责:负责按计划实施研究具体工作,完成研究中活动开展与汇报交流工作,撰写相关研究论文。
1、课题研究报告。
2、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相关论文汇编。
3、课题研究典型案例集。
4、角色游戏方案及相关图片资料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个别网站打不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