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真有薛平贵与王宝钏2部

薛平贵与王宝钏代战第几集结婚的-55BBS 我爱购物网
&&薛平贵与王宝钏代战第几集结婚的
薛平贵与王宝钏代战第几集结婚的
薛平贵与王宝钏电视剧全集下载唐肃宗年间,因宫廷争斗,皇子流落民间并改姓薛,名平贵。   薛平贵长大后进长安,遇相国王允三千金宝钏。王允蒙皇上赐下凤冠霞帔为宝钏搭彩楼招亲,宝钏钟情平贵,不顾王允反对,与父“三击掌”断绝关系,薛王二人结为夫妻。   平贵揭榜并因缘际会降服“红鬃烈马”,被责为先锋抵抗外敌。两军交战时,代战公主惊见平贵为长安相遇之人, 薛平贵与王宝钏电视剧全集下载不敌,平贵却放过代战,代战心存感激。代战嫁给平贵,平贵继承王位,却将兵权交给凌霄,平贵于是开放两国通商促进繁荣,此事被宝钏得知,误会平贵,两人发生矛盾。平贵告知前尘往事并好言相劝,宝钏深明大义接纳代战,终得一家团圆
9条其他回答
一开始的话是第三集遇到,代战公主和她表哥正好遇见他,然后路见不平的救了他,第五集的时候又遇见了一回,代战公主被魏豹追杀,被他遇见,就救下公主,在这之前,他都不知道公主的女儿身,后来是出战西凉的时候遇到在29集
馨子外文名:Angel别名:楼安琪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日职业:演员毕业院校:同济大学表演系经纪公司:上海展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代表作品:活佛济公,回家的诱惑,红苹果乐园,薛平贵与王宝钏2013杜拉拉之似水年华帕米拉林合隆焦俊艳;王雷;翟天临2012-07活佛济公3白雪林添一;杨建武;王伟廷陈浩民;林子聪;叶祖新薛平贵与王宝钏代战林添一陈浩民;宣萱;张亮我的灿烂人生蒋梦媛陈铭章言承旭;陈彦妃;方芳2011-06活佛济公2白雪林添一陈浩民;林子聪;叶新回家的诱惑洪世馨林添一秋瓷炫;凌潇肃;李彩桦单身公主相亲记赛琳娜陈铭章赵靓;林志颖;郭品超杜拉拉升职记帕米拉陈铭章王珞丹;李光洁;李彩桦2010上海上海刘若男毛卫宁左小青;段奕宏;吴秀波2010活佛济公白雪林添一陈浩民;陈紫函;杨雪2009一代大商孟洛川周雅雯龚艺群张桐;杨冬;张蓓蓓2007叫一声妈妈辛蒂张晓光叶璇;孙菲菲;张默2007真爱诺言田恬林添一王美雪;李琳;林江国2006情锁杨素芳林添一王美雪;李进荣;李琳2005真爱之百万新娘林薇林添一袁咏仪;李琳;张亮2004出租女友高晓晓陈烈姜鸿;李智楠;保剑锋2004星梦缘韩筱雅王涌庆曲鑫;陈彦妃;张继2003红苹果乐园萧晴冯吉;阿亮盛超;张继;黄圣依
在戏曲舞台上,《汾河湾》、《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等上演的是薛仁贵及其后代的戏。而《王宝钏》、《三击掌》、《大登殿》等戏演的则是薛平贵和王宝钏的戏。戏曲中薛仁贵与薛平贵仅一字之差,背景年代相同,均为唐代,剧情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为何在戏曲舞台上会出现两薛并演?二者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经考证史料和走访有关人士,历史上的真实及戏曲中的如何演绎也渐露冰山一角。薛仁贵与柳英环 民间传说薛仁贵之妻有三个名字,《孤本元明杂剧》中称柳迎春,《薛仁贵征东》小说中称其为柳金花,但是晋南蒲剧中却一直用柳英环这个名字。有关专家认为,柳英环在河津市生活了几十年,因此,晋南蒲剧中用的名字应该较为真实。 戏剧及评书中反映,柳英环生活在一个员外之家,属大家闺秀。一次和嫂嫂出游,见家中长工薛仁贵天寒衣单,冻卧雪中,她便心生怜悯,回房取棉衣相赠时,因风吹灯灭,错将父亲赠给她的“红绫袄”给了薛仁贵。不料,其父发现后认为其败坏门风,要逼其自尽。后在母亲的帮助下和奶妈逃出家门,与薛仁贵在破庙相遇,寒窑成亲。薛仁贵幼年习武,练得一身武艺,每日汾河湾打雁维持生计。唐贞观后期,李世民亲自率军东征高丽(今朝鲜),薛仁贵应募从军。柳英环则在寒窑苦度日月。由于战功显赫,薛仁贵18年后被封为平辽王,衣锦还乡,夫妻团聚。《薛仁贵征东》评书及诸多戏剧中有详细的剧情,《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说得是他儿子和孙子的事,人们统称为“薛家将传奇”。薛平贵与王宝钏 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故事大致如下: 相传,王宝钏是唐朝宰相王允的三女儿,她天生丽质,聪明贤慧。到了婚嫁年龄,她看不上诸多王公贵族的公子,却偏偏对在家里做粗工的薛平贵产生了爱意。经过彩楼抛绣球,她选中了薛平贵。不料其父嫌贫爱富坚决不允。无奈之下,她与父亲三击掌后断绝了父女关系,嫁给薛平贵住进了寒窑。后来,薛平贵从军征战,远赴西凉,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18年来,王宝钏贫病困顿,挖光了周围的野菜,苦度日月。薛平贵历尽风险,屡遭垂涎王宝钏美色的魏虎暗算,同时也屡闯难关,战功赫赫。后来,薛平贵娶了西凉国公主玳瓒,当上了西凉国的国主。18年后归来,与王宝钏寒窑相会,封王宝钏为正宫皇后,结局圆满。历史上的真实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历史上确有其人,唐朝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隋炀帝大业10年(公元614年)农历十月十八日生,唐高宗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卒,享年70岁。他一生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官至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他的征战事迹,《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均有记载。 据史料考证,历史上并无薛平贵。但他和王宝钏因何现身于舞台?并且自古以来,多个戏剧剧种都出现了“两薛并演”的现象呢? 有两种说法。 某年某月已无从考证。山西一富户为母祝寿请戏班子唱《汾河湾》等戏。该戏反映的是薛仁贵和柳英环的事。宾客散后,富户之母问戏班子薛仁贵和柳英环最后的结局,戏班班主说,据师祖相传,薛仁贵因军务在身不敢久留,数日后又别妻回到军中。柳英环常年来生活困苦,疾病缠身,又加之思夫心切,便病逝寒窑。富母听后悒悒于怀,恹恹成病。富子到处求医,百药无效。最后一当地名医探问后得知根由,便说:“心病还需心药医。”于是,富子悬巨赏征求薛仁贵团圆的剧本。某文人为不违反历史,杜撰了一位“薛平贵”,剧名《王宝钏》。戏曲情节大同小异,只是为迎合富母心态,薛平贵登上了西凉国的王位,王宝钏成了正宫皇后,夫贵妻荣。该戏演出后,富母大喜,病也不治而愈,自此,戏曲舞台上便出现了“两薛并存”的局面。 另一种说法是,薛仁贵后来被封为平辽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部分薛家人也都随薛仁贵从龙门(河津)迁到京城(今西安市)。后来,山西人以当地出了一个薛仁贵为荣,又是唱戏,又是修建寒窑。陕西人历来爱与山西争个高低,认为薛仁贵家人后来一直生活在陕西,却让山西人出尽了风头。他们便也编了一出戏,由于不敢违背历史,于是将薛仁贵变成了薛平贵,柳英环变成王宝钏,一个虚构杜撰之戏便出炉了。两个寒窑一处真实 在河津市修村的白虎岗上有薛仁贵寒窑,而在西安市大雁塔东南方不远,王宝钏寒窑也每天游人如织。两个寒窑又是怎么回事呢? 薛仁贵寒窑位于河津市修仁村,村东有一土岗,状似卧虎,又加之传说薛仁贵是白虎星转世,故曰白虎岗,寒窑便处于白虎岗上,相传明清时期土炕灶迹尚存。窑南有白袍窑一孔,内塑有薛仁贵夫妻泥像两尊,战马一匹。村南有白虎塔一座,又名射雁塔。薛仁贵寒窑也称薛仁贵故里。目前为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河津市斥资一亿元开发薛仁贵故里的工程正在进行之中。 近年来,王宝钏寒窑从规模及开发的程度上来看比薛仁贵寒窑要大,也有规模,笔者3月上旬前往参观,它位于西安市南效曲江池东南鸿固塬上的鸿沟坡岸,又称曲江寒窑。在寒窑景区内,笔者没有看到任何有关史料对薛平贵及王宝钏的记载。寒窑简介上称,实据戏曲《五典坡》所载而建,内有王宝钏祠堂,清朝后期修建,民国二十三年,杨虎城之母孙一莲捐资又对其进行了修葺。1984年6月,当地乡政府又出资修建,日正式向游人开放。景区内有“飘彩楼”、“王宝钏祠”、“贞烈殿”、大雄宝殿、寒窑遗址等等建筑及景点。据寒窑负责人刘林介绍,寒窑景区总投资300多万元,平均每年有近10万名游客。 既然薛平贵是由于种种原因根据薛仁贵的传奇人生演绎而来,历史并无此人,那么,两个寒窑也只能是一处真实了
西安武家坡王宝钏寒窑,作为一个古迹,已在多年前修复并对外开放,其中还塑有薛平贵、王宝钏像及红鬃烈马。这一古迹的产生,实际上只是出于一种传说,它是由旧剧《武家坡》 ---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而来的。但是薛平贵与王宝钏在历史上并无其人其事,那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说法倒有多种。 薛、王故事的出现,最早约在唐、宋之际,因此,较多的看法认为它是薛仁贵与迎春故事的演变,因为演薛、王故事的《武家坡》,与演薛、柳故事的《汾河湾》情节十分相似。过去持这一观点的较普遍,今天也仍大有人在。 另一种说法是认为薛平贵即是后晋石敬塘,见于近人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其说云:薛平贵、王宝钏故事,计由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探寒窑、平贵别窑、赶三关、武家坡、银空册、算粮大登殿为止。石为后唐李氏婿,又为契丹所立,国号晋,即戏中由西凉归来即皇帝位;其岳父丞相王允,实指长乐老冯道,故薛平贵实乃石敬塘之化名。但考证,石敬塘实为后唐明宗李嗣源之婿,而这里既称他是李氏婿,不知为何又拉到冯道身上。所以,其事虽略有相符,看来却有穿凿附会之嫌。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故事系改编来的。今人杨宪益先生在一篇题为《薛平贵故事的来源》的考证文章中说:薛平贵故事最早流传于西北民间,颇为人们所喜闻乐道,后来编成戏曲,是为秦腔,而京剧《武家坡》正是由秦腔借来的。故事可能是唐、宋间西北边疆的产物,而在元代以前只流传于西北一带。因此,故事虽不见于元曲,也不会是薛仁贵故事《汾河湾》的翻版;相反倒有可能《汾河湾》是根据《武家坡》改编的。理由是《格林兄弟童话》中,有篇题为《熊皮》的,与此十分相似。《熊皮》故事大意是:一个军士遇到一个妖人给他一张熊皮,叫他7年不得沐浴修饰,此后就可得到极大财富和终身无忧。这军士后来来到一人家,有三姐妹都非常美丽,但大姐、二姐嫌他丑陋,独有三妹因他救过她的父亲而愿意嫁给他。结婚后,这军士将一枚指环剖分为二,以一半交给妻子作为信物,又出外漫游。他的妻子穿了敝衣,随便两个姐姐如何耻笑,总是安贫守节。7年期满后,这军士衣锦荣归,她们都不认识他;他取出指环认了妻子,大姐、二姐羞愧而死。把这个故事对照《武家坡》中的王氏三姐妹金钏、银钏、宝钏,由三妹宝钏嫁给薛平贵,婚后平贵投戎直到荣归,其中情节都相符。至于“熊皮”怎么会变成薛平贵,杨文认为那是因为在古人的北欧语里,“熊皮”(The bear hide)的译音与“薛平贵”三个字的音完全相符。为此,杨文认为故事必出于一源,它是由欧洲经西域通过回鹘人传过来的,而当时回鹘在西北地区为中西文化交通的媒介。 综观以上诸说,来自欧洲之论似乎合情理,但是,《格林兄弟童话》是18世纪初的作品,而薛平贵故事却在10世纪左右已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因此,是《童话》取材古中国西北地区民间故事,还是武家坡故事来源于西方,这还是一个疑问。看来,要弄清这一故事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由陈浩民、宣萱、馨子等主演的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正在江苏卫视热播。从香港TVB转至内地发展,年过四十的宣萱在剧中出演一个妙龄少女,让不少观众感觉很勉强。 《薛平贵与王宝钏》以一段“宫斗”拉开帷幕:原本流落民间的太子薛平贵长大成人
差不多40集左右,你去看一下,楼上的没说错
堆ζ焦笥胪醣似嬉旄咔逋咔迨湛础!!!!!!!!!
回去后就治好病,再回到中原发现王宝钏改嫁,(不过是假的),就回到西凉和代战结婚,生了一儿一女,后来知道王宝钏没死,还在等他就回来又被魏虎陷害,无意中发现了是皇上的儿子,魏虎知道后造反,代战前去救援,后来就当了皇帝
华策影视年度大戏,由金牌编剧兼制作人简远信监制,台湾导演林添一指导,实力派演员宣萱、陈浩民等两岸三地明星联袂出演。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改编自同名民间传说,讲述的是流落民间的太子薛平贵与相国三千金王宝钏历经磨难、不畏强权、不怕贫穷的真爱故事。中文名:
薛平贵与王宝钏外文名:
Love Amongst 出品公司:
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制片地区:
中国内地导演:
林添一编剧:
简远信主演: 陈浩民,宣萱,馨子,张亮集数:
古装传奇,爱情上映时间:
2012集数:
扫描下载客户端浅析薛平贵与王宝钏
——文学艺术及民间传说对历史传播的重要价值
当下,正值历史剧《薛平贵与王宝钏》热播的时刻,收视率一定很高。我身边的人,几乎都在谈论这部电视剧。时不时的有同事和朋友问我:薛平贵是哪朝的人?他最后登基,是历史上的哪个皇帝?西凉国在哪?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民间传说,历史戏其实分为好多种构思方法。其中最能让人信服的我认为有两种。一种是真人假事、一种是假人真事。这两种方法经历时间的冲刷都能保留下来。因为他们被恰当的定格在历史的框架里。
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从小就听老人们念叨:薛平贵无食站大街,王三姐挖菜一十八秋。故事的版本有很多种,流传形式主要以秦腔《五典坡》和京剧《武家坡》为主。京剧的故事大意是说:唐宣宗(李忱846—859年在位)时期,太子李温(登基后改李凗)流落街头,被山西龙门薛浩收为义子,练就一身武艺。后来接彩球与相府三小姐王宝钏定终身,丞相王允嫌贫爱富,坚决不同意。薛平贵征西凉,误与玳瓒公主成亲。十八年后寒窑寻妻,最后认祖归宗,荣登大宝(唐懿宗859—873年在位)。册封王宝钏为东宫皇后母仪天下,玳瓒被封西宫皇后掌管天下兵马。
整个故事是个大团圆的结局,特别符合中国老百姓的期许和欣赏情趣。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好人好报,坏人魏虎等被斩,大快人心。这个故事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了,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这是历史事实。
可从整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情节来看,又有很多疑点和错误。
先说王宝钏苦守十八年的寒窑。寒窑的地点在长安(西安)大雁塔西南4公里左右的鸿沟。我曾经去过,离胡亥墓不太远,属于西安近郊,当地人叫曲江寒窑。旁边的村子叫五典坡(古称五殿坡)。这也是秦腔《五典坡》名字的来历。据大门口旅游牌子上的介绍,这个风景点是明清时期根据薛平贵与王宝钏故事修建的。到了民国时期,景象破败不堪。爱国将领,西安事变的另一个主角——杨虎城将军,其母亲信佛,乐善好施,曾捐资重新修建寒窑。风景区的最里面还有一个后修的山洞,号称是薛平贵驯服红鬃烈马的地方,由于本人有幽闭症,黑灯瞎火的走了100米不到,就被吓了回来。那么很显然,这个寒窑从地点上来说,是故事发生的地方,可是修建的时期就是晚了点儿,我们的宝钏没福气住上。而据我所知,那个时候环境还没有恶化,大唐长安八水环绕,五殿坡正是文人骚客曲江流饮的地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那时候的这个地方,至少没有那么干涸,没有那么偏僻,也不太适合修建寒窑。否则王宝钏怎么能隐居呢!
在唐朝的历史上,还真有一位名将的夫人住过寒窑。她叫柳英环(也有记载称柳迎春),她老公叫薛仁贵。这么巧?还是薛仁贵就是薛平贵的底版?薛仁贵(公元614-683年),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现在的山西河津市修村),薛姓乃河东大姓,名门之后。可惜少年丧父,家贫如洗。但膂力过人,善于骑射。当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丽时,薛仁贵听柳氏之言,投马从戎。在战斗中,一马当先,一身白袍,一杆方天画戟所向披靡。历史记载中真正的当值无愧的用戟名将。《水浒传》中对影山上打的难解难分的小温侯吕方和赛仁贵郭盛,都用戟。从他们俩的称号上分析,薛仁贵和吕布的武艺应该齐名。那时离薛仁贵去世400年,应该虚的成分不多,但吕布之流的武功,杜撰的成分要大些。薛仁贵辅助太宗和高宗两朝天子,征辽东,伐西域,屡立战功,被封平阳郡公、东辽王。评书《薛家将》中薛礼的原型。
但薛仁贵入伍之初,家里的经济条件还没有改善,柳氏仍住在老家,山西龙门白虎岗寒窑。白虎岗东,不远处,便是薛仁贵曾经射雁的汾河湾。戏中的薛平贵在西凉也射下过鸿雁,看到了王宝钏绑到雁腿上的血书。依此来说,薛平贵的传奇很可能来源于薛仁贵的生活原型。可事实又不相符。那时候的薛礼征东征西,可也到过凉州(武威、酒泉、敦煌),但那些地方早已是大唐的疆域,何为西凉国啊,也更谈不上在那里称王了。大家别忘了,李世民当时被称“天可汗”,怎能容得下眼皮底下冒出来个西凉国。唐高宗李治虽然被后人误解成了病秧子,但其实是雄才大略,比他老子有过之无不及,疆土比太宗在位时还大,所有西域的小国,也就是现在带“坦”字儿的国家,像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全部吃掉,划到大唐的版图里。别说近在咫尺的凉州了。所以说薛平贵的原型是薛仁贵,也不太对劲。
说到西凉,不妨就再往深了挖挖。西凉地处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这里一直是匈奴人牧马的地方。公元前120年的春天,一代雄主汉武大帝命年仅十九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发动了第二次河西之战。此次大战,奠定了霍去病在中国军事史及中华名将中的位置。此一战,大胜匈奴,也让霍去病彪炳史册。完成了对匈奴人,历史上有名的“河西授降”。至此,西汉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并入中国版图。这个地方就是后来人们经常说的西凉。西凉从此就是汉朝的一个郡或府,一直到东汉晚期,名将马腾、马超都做过西凉的地方武官。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华大地分崩离析,在西凉的地界,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还有李暠建立的西凉政权(公元400—421年)。到后来,隋朝杨坚天下一统。西凉国更不复存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公元617年,李轨占领武威,建立大凉政权。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渊擒李轨到长安,并斩首,大凉灭亡。至此以后,历史上再没有正式出现过西凉政权。在大唐近290年的统治下,凉州再也没有建立起独立的政权。如果说薛平贵做过西凉国主,有些不太符合历史逻辑。要么他就是东晋十六国时的人,可又没法与唐朝开战。虽然西凉的独立政权不在了,但凉州一词却留了下来,更成了唐朝众多诗人笔下反复吟咏的对象。
最著名的当属那两首《凉州词》,作者分别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和王翰。
&&&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很显然,薛平贵的大凉王,不存在于李渊所创立的唐朝时期。那么故事会不会发生在后唐呢?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个后唐(923—936年),由李存勖(XU)所建,一共存在十四年。可就是有个西凉可打,也等不了薛平贵的十八年啊!历史记载,在当时甘肃敦煌的政权是西汉金山国,在五威的政权是河西国,并没有西凉的政权。
也有人说后晋(936——946年)的创建者石敬瑭是薛平贵的原型。他在契丹人的帮助下,灭掉后唐,登基建立后晋。老丈人暗指四朝元老冯唐。可石敬瑭认贼作父,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为中国留下了400多年的祸患。老百姓估计不会为这样的人讴歌立传。其他情节和逻辑几乎也没有任何联系。所以《武家坡》中的唐朝,决不是五代的后唐。
话又说回《武家坡》中的唐宣宗李忱。史书记载,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十三子,聪明有才学。因受两个侄儿皇帝唐文宗和唐武宗的嫉妒,流落民间,有的说是出家作了和尚(《续皇王宝运录》、《中朝故事》、《贞陵遗事》,都有详细叙述)。公元846年,唐武宗死后,宦官拥立38岁的唐宣宗继位。38岁了,在民间有一个半个儿子都是不足为怪的,薛平贵是他私生子也有可能。可《新唐书》、《旧唐书》都没有太子李漼流落民间的记载,也许不好意思记载。宣宗为人节俭、无私,纳谏,惠民,为晚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谓之小太宗。在他执政期间,收回因安史之乱被吐蕃趁机侵占将近100年的甘、凉十一州。公元848年,河西义士张议潮率众起义反抗吐蕃的高压统治,851年除凉州外全部解放,861年把重镇凉州收回大唐怀抱。河西走廊在吐蕃统治的100年间,凉州(武威)是否建立了薛平贵征战的西凉小国呢?这估计是有可能的。只是我们的汉史上没有明文记载,都统称吐蕃,也许是不了解对方的详情。如果假设成立,那么时间上也合乎逻辑,薛平贵(李漼)859年登基,861年凉州归顺大唐。
如果《武家坡》的时间定格在这个时期,那么薛平贵和王宝钏的故事就是生生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怎么编,怎么写就都无所谓了。薛平贵就真的不是薛仁贵了,二者年龄相差200岁。寒窑和射雁等情节都是根据薛仁贵的故事,民间后加上给薛平贵的。把先前的一个牛人的光辉事迹给大家喜爱的另外一个人物附上,让后来者更加丰满,更加引人入胜,更加充满传奇色彩。可李漼是否出过宫?是否娶过玳瓒公主?就不得而知了。是否娶了丞相王允的三闺女王宝钏更没有记载。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宣宗时期并没有叫王允的丞相。历史上有记载的名人王允,是东汉三国时期巧使连环计的王司徒。这个王允真是不简单,手无缚鸡之力,却弄得董卓和吕布两个大军阀,为了个歌姬貂蝉互相残杀。后人也许借他的大名编故事好记吧!宣宗对丞相一职非常关心。先是开除了名相李德裕,想启用大诗人白居易为大丞相,可惜白乐天刚刚去世。宣宗悲痛万分,痛失大才,并为之赋诗一首表怀敬意。后来宣宗选了白中敏和令狐綯为相。
&&& 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 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君一怆然!
但,即使是文学作品也该符合常识逻辑。赶三关,情节挺热闹,实为荒诞滑稽。薛平贵做了西凉国王,偶射雁,看到雁腿上的王宝钏血书,知道发妻今安在。于是灌醉现任老婆玳瓒公主,盗走令箭赶三关重归中原,去寻找失去十八年联系的大老婆。这三关也颇蹊跷。电视演出的顺序是先过偏头关,再过宁武关,最后进玉门关。西凉国若在今天的敦煌,只要过了玉门关就进大唐的国境了。若在五威,连玉门关也不用过,直接接壤了。为什么偏偏要绕到山西去过偏头关和宁武关呢?莫非,这西凉国在东北不成?实在想过偏头关和宁武关也行,过完就直接进中原了,何必还要跑到大西北去过玉门关呢?难道是在跟玳瓒施展迂回战术吗?再者,偏头关在宋代才始称偏头关。
唐懿宗李漼(833—873年),活了41岁。公元859年即位,时年27岁,做了15年皇帝。如果,薛平贵是李漼,18岁认识王宝钏,王又等他18年,回到中原,即使登基就已经36岁了。与真实历史还是有差别!
综上分析,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只是在民间流传的评书或戏剧蓝本,历史上并无其人。以唐宣王真实流落街头的身世、以薛仁贵的丰功伟绩和柳氏的寒窑为故事的主要来源依据,创造了经典的爱情故事和好人有好报的中国式大团圆的结局。口口相传,代代继往。在老百姓心目当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假亦真来真亦假,历史就这样被写了下去。再过500年,也许金庸笔下的乔峰(萧峰),人们会认为他是历史的真实人物,也会成为宋国抗击辽国的英雄。人物真假,其实都已曾为历史,但可以通过人物解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真实。
民间传说和文艺创造,虽然有时会混淆历史真相,但对研究历史的发展和普及功不可没。尤其对那些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历史,培养民族历史价值观起到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薛平贵,民间传说中唐朝时期人物,出身贫寒,宰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抛绣球选其为婿,其后,薛平贵从军远赴西凉征战,辗转成为西凉国王,回到中原与王宝钏相聚。中国各地有许多关于薛平贵事迹的戏曲剧种广泛流传。 中文名: 薛平贵 人物年代: 唐朝 人物战绩: 远赴西凉征战,辗转成为西凉国王 人物关系: 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之夫婿
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故事大致如下   相传,王宝钏是唐朝宰相王允的三女儿,她天生丽质,聪明贤慧。到了婚嫁年龄,她看不上诸多王公贵族的公子,却偏偏对在家里做粗工的薛平贵产生了爱意。经过彩楼抛绣球,她选中了薛平贵。不料其父嫌贫爱富坚决不允。无奈之下,她与父亲三击掌后断绝了父女关系,嫁给薛平贵住进了寒窑。后来,薛平贵从军征战,远赴西凉,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18年来,王宝钏贫病困顿,挖光了周围的野菜,苦度日月。薛平贵历尽风险,屡遭垂涎王宝钏美色的魏虎暗算,同时也屡闯难关,战功赫赫。后来,薛平贵娶了西凉国公主玳瓒,当上了西凉国的国王。18年后归来,与王宝钏寒窑相会,封王宝钏为正宫皇后,可王宝钏却在被封为皇后之后十八天就死了。   我国民间传说的薛平贵故事来源甚古,过去人都以为是由薛仁贵故事转变出来的;实则以薛仁贵为中心的旧剧《汾河湾》,绝不如以薛平贵为中心的旧剧《武家坡》在民间传说里占有势力,恐怕《汾河湾》反倒是根据《武家坡》改编的。薛平贵故事显是人民喜爱的古代传说;王家三位姑娘,金钏、银钏、宝钏的命名,以及剧中若干穿插都带有民间的朴实的风味,虽然薛平贵故事不见于元曲,然而可能在元代以前就存在而只流传在西北一带。京剧《武家坡》本是由秦腔借来的,其事既不出正史而偏偏附会到唐代,且提到西凉,所以故事可能是唐宋间西北边疆的产物。   西安武家坡王宝钏寒窑,作为一个古迹,已在多年前修复并对外开放,其中还塑有薛平贵、王宝钏像及红鬃烈马。这一古迹的产生,实际上只是出于一种传说,它是由旧剧《武家坡》 ---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而来的。但是薛平贵与王宝钏在历史上并无其人其事,那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说法倒有多种。   薛、王故事的出现,最早约在唐、宋之际,因此,较多的看法认为它是薛仁贵与迎春故事的演变,因为演薛、王故事的《武家坡》,与演薛、柳故事的《汾河湾》情节十分相似。过去持这一观点的较普遍,今天也仍大有人在。   另一种说法是认为薛平贵即是后晋石敬瑭,见于近人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其说云:薛平贵、王宝钏故事,计由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探寒窑、平贵别窑、赶三关、武家坡、银空册、算粮大登殿为止。石为后唐李氏婿,又为契丹所立,国号晋,即戏中由西凉归来即皇帝位;其岳父丞相王允,实指长乐老冯道,故薛平贵实乃石敬瑭之化名。但考证,石敬瑭实为后唐明宗李嗣源之婿,而这里既称他是李氏婿,不知为何又拉到冯道身上。所以,其事虽略有相符,看来却有穿凿附会之嫌。看来,要弄清这一故事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宣萱陈浩民首度合作演绎倾世情侣  尽管同是出自香港TVB,同为一线演员,《薛平贵与王宝钏》却是宣萱和陈浩民首度合作,出演夫妻档。(记者 俞亮鑫)古装剧《薛平贵与王宝钏》将在河北、广东、山东、湖南等地的地面频道播出,4月29日起将在江苏卫视独家上星播出。陈浩民和宣萱曾是香港TVB当红小生和花旦,他俩在TVB没机会出演情侣,这次却首度牵手饰演情侣。该剧由华策影视、浙江崇远文化联合出品,简远担当制作人兼编剧,陈浩民、宣萱、馨子、涂黎曼、陈为民、张亮、景岗山、夏台凤等主演。剧中,宣萱饰演的王宝钏,是唐朝末期相国的三千金,面容姣好,用现在的流行语来形容,就是当时社会“白富美”的典型代表,是当时“高帅富”们竞相追逐的对象。新快报记者 易哲  由陈浩民和宣萱首度合作的36集古装剧《薛平贵与王宝钏》,即将于4月19日19:05在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全国首播。由华策影视(微博)等出品的36集古装奇情剧《薛平贵与王宝钏》,日前在横店开拍。改编自经典民间传说的《薛平贵与王宝钏》讲述的是流落民间的太子薛平贵,与相国三千金王宝钏历经磨难,不畏强权、不怕贫穷的感人爱情故事。陈浩民(微博)和宣萱(微博)首度合作的36集古装剧《薛平贵与王宝钏》改编自同名民间传说,讲述的是流落民间的太子薛平贵与相国千金王宝钏历经磨难、不畏强权、不怕贫穷的感人爱情故事。剧中,陈浩民出演男主角薛平贵,文韬武略、品性善良、人穷志不短,尽管身世坎坷,却几乎赢尽剧中所有女性的爱。由华策影视、上海崇远联合出品的36集古装奇情剧《薛平贵与王宝钏》近日在横店举行开机发布会。该剧由著名制作人简远信率《回家的诱惑》班底制作,陈浩民、宣萱、馨子、涂黎曼、陈为民、张亮、景岗山等明星加盟。(记者 莫斯其格) 陈浩民(微博)和宣萱(微博)首度合作的36集古装剧《薛平贵与王宝钏》近日在横店举办新闻发布会。改编自民间传说的《薛平贵与王宝钏》讲述的是流落民间的太子薛平贵与相国千金王宝钏历经磨难的爱情故事。大型古装剧《薛平贵与王宝钏》正在横店紧张热拍中,该剧由宣萱(微博)、陈浩民(微博)、馨子、张亮(微博)等联袂出演。看来宣萱内地第一部古装剧周旋在陈浩民和张亮之间一定是有得看头,戏份刚刚开始演员各自热身切磋演技,剧组气氛显得格外融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薛平贵与王宝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