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有多少性修的人

组织因素对民航机务维修人员人因可靠性的影响研究--《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组织因素对民航机务维修人员人因可靠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航空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民航业的不断成熟,飞机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由机械故障引起的事故比例在不断降低,而与此同时机务维修差错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在对机务维修人员人因可靠性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影响维修安全的因素往往不是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而是隐藏在人为因素背后的组织因素。
因此,本文从组织因素对机务人员人因可靠性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文献的分析总结归纳组织因素对人因可靠性的研究理论方法,采用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收集民航机务维修系统中组织因素的原始数据。通过对原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建立起民航机务维修系统组织因素层次结构模型,并借助层次分析法对组织因影响民航机务维修人因可靠性的重要度进行了分析。
利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和通用失误模型构建了考虑组织影响的民航机务维修人员行为模型。最后,应用贝叶斯网络对考虑组织因素的人员行为模型进行转化,构建出人员在各个阶段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并进行因果推理和诊断推理,从而分析组织因素对民航机务维修系统人员人因可靠性影响机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对调查问卷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发掘出在民航机务维修系统中存在的典型组织因素主要包括:安全文化、交流、培训、组织结构、规章计划、监督管理六类。
(2)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发掘的民航机务维修系统中六类十九种组织因素进行重要度分析,得出了组织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其中对人因可靠性影响较大的组织因素包括了:部门内部的交流与反馈、人员的态度和意识、领导层的安全态度等。
(3)建立了考虑组织因素的人误模型,利用贝叶斯网络建立模拟组织因素对人因可靠性影响的分析模型,模拟组织因素、情景因素及个体因素之间的内部影响关系。为识别可能引起人误的组织因素,预防组织因素影响下人误的发生提供了决策支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V267【目录】:
摘要5-6Abstract6-11第一章 绪论11-23 1.1 研究的背景11-13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1.2.1 研究目的13-14
1.2.2 研究意义14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4-20
1.3.1 国外研究现状14-19
1.3.2 国内研究现状19-20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问题20-23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20-21
1.4.2 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及创新点21-23第二章 组织因素对人因可靠性影响的理论研究23-29 2.1 组织因素及人因可靠性的概念23-25
2.1.1 组织因素的概念23-24
2.1.2 人因可靠性的定义24
2.1.3 人因与人误的关系24-25 2.2 方法基础25-28
2.2.1 层次分析法25-26
2.2.2 贝叶斯网络26-27
2.2.3 组织因素的收集方法27-28 2.3 本章小结28-29第三章 民航机务系统中组织因素的实证研究29-34 3.1 研究对象29 3.2 研究材料29-30 3.3 研究步骤30
3.3.1 初始测量30
3.3.2 正式测量30
3.3.3 再次测量30
3.3.4 统计工具30 3.4 分析结果30-34
3.4.1 项目分析30-31
3.4.2 探索性因素分析31
3.4.3 信度检验31-32
3.4.4 效度分析32-34第四章 民航机务系统中组织因素的分类和评价34-46 4.1 组织因素的分类34-37
4.1.1 组织因素定义34
4.1.2 组织因素的分类34-37 4.2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组织因素绩效评价37-46
4.2.1 评价指标的确定37
4.2.2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37-38
4.2.3 建立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38-43
4.2.4 各因素权重及一致性检验43-46第五章 组织因素对人因可靠性影响的模型研究46-67 5.1 考虑组织因素的人误模型46-47
5.1.1 建立模型的理论基础46-47 5.2 考虑组织因素的机务维修人员失误模型47-50
5.2.1 识别阶段的人误模型48
5.2.2 判断阶段的人误模型48-49
5.2.3 执行阶段的人误模型49-50 5.3 运用贝叶斯网络对组织因素影响对机务维修人员人因可靠性进行分析50-67
5.3.1 采用贝叶斯网络的考虑组织因素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框架51
5.3.2 模型建立的具体实施过程51-52
5.3.3 模型的建立52-67结论和展望67-70参考文献70-72附录一:民航机务维修人员组织因素调查问卷72-74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74-75致谢7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曙东;[J];安全;2002年02期
王瑞然;王新富;卢蛟;韩奕彬;;[J];兵工自动化;2008年11期
田冕;王浩强;王亚光;;[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02期
王军,周伟达;[J];电子科技;1999年15期
廉士乾;张力;王以群;宋洪涛;;[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11期
韩永学;[J];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龙涛;张执国;;[J];江苏航空;2007年01期
吴旭勇;罗晓利;;[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唐有文;[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明;[D];南华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同义;黄艳艳;马友华;黄勤;马中文;王玉佳;史泽鹏;;[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9期
王永刚;张朋鹏;;[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1期
王永刚;张朋鹏;;[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5期
杨棚淅;姚刚;吴小琼;李鹏;;[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郎丰永;李晓钢;;[J];四川兵工学报;2010年02期
任春雷;蒋里强;王桂花;贺川;;[J];四川兵工学报;2010年03期
杨瑞朋;黄立坡;付致伟;;[J];四川兵工学报;2010年05期
罗志华;杨建文;张尧林;;[J];四川兵工学报;2010年05期
张怀坡;张国宗;井水兰;赵炎;;[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1期
韩磊;吴树芳;王子贤;;[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朋鹏;王永刚;;[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司坡森;;[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周勇;张海涛;;[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何川;;[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八集)[C];2005年
方灿华;马友华;钱国平;赵艳萍;周福红;王鹏举;游建秋;;[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王良;许金余;苏灏扬;何强;;[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新;[D];吉林大学;2011年
欧阳轶翔;[D];中南大学;2011年
赵明;[D];南华大学;2011年
韩作生;[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谭海霞;[D];重庆大学;2011年
于海田;[D];上海大学;2011年
洪净;[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吴海桥;[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李俭川;[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孙宏;[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英杰;[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王作伟;[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张世坤;[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苟江;[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李栋才;[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瞿华蓥;[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刘兴旺;[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王妍敏;[D];浙江大学;2011年
郁利花;[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陶玉;[D];东华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尹晓伟;钱文学;谢里阳;;[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王军,周伟达;[J];电子科技;1999年15期
王清标;冯玉国;;[J];地质装备;2006年02期
欧阳予;;[J];发电设备;2007年05期
张力,许康;[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年05期
张力;[J];核动力工程;1990年04期
张力;[J];核动力工程;1992年05期
李永娟,王二平,李锋,于广涛;[J];核动力工程;2003年04期
张力,赵明;[J];核动力工程;2005年03期
黄卫刚,张力;[J];核动力工程;199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力;[D];湖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胜强;[D];浙江大学;2004年
李鹏程;[D];南华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鲍海君;王茜;;[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高建国;端木京顺;张冰;杨晶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张力;廉士乾;王以群;;[J];人类工效学;2009年04期
孟华;麦强;安实;;[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12年01期
林文闻;黄淑萍;;[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廉士乾;[D];南华大学;2008年
吴刚;[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4年
刘璧璇;[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王凯群;[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性学选修课 专家称99%的中国人都是性盲 - 新闻滚动 - 评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
性学选修课 专家称99%的中国人都是性盲
17:48:41 来源:评校网 责任编辑:独孤紫天 网友评论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彭晓辉有5个实名微博,它们的&个人介绍&里都公然标注着:递套教授、性教授、性工作者。
  这些称呼都是别人&送&给他的,因为他是国内独一无二的&人类性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因为他公开邀请日本前AV女优进课堂,和大学生交流如何预防艾滋病;因为他第一个在微博上进行性学传播和教育,并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言&中国99%的人都是性盲&&&
  他行事言论语惊四座,是媒体争相采访的&香馍馍&,但也被很多人讽刺为&递套教授&、&性工作者&。这些&骂名&,彭晓辉都欣然接受。他说:&一想到彭某人是&递套教授&,就知道发生性行为要用套;我研究性学理论,怎么不是&性教授&?叫我&性工作者&,说明我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是对我专业知识的肯定。这些说法都挺贴切的。&
  在争议、报道、再争议的循环中,彭晓辉逐步拓宽、完善和巩固自己的性学教育阵地。&我从事性学研修、教育20年有余,已经沉淀、积累了一定的学问,如今是我释放、为性学而战的时候了。&
  1月20日,大寒。灰霾夹杂着小雨,笼罩武汉。因临近寒假,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里行人稀少,即使有学生经过,也是步履匆忙。
  记者随机拦下4名学生,询问其是否上过彭晓辉的《性科学概论》课,他们都兴高采烈地驻足热论,回答相当统一:&你肯定不是华师的学生。我们这儿都知道:不上《性科学概论》课,等于没在华师念过书。&
  2013年1月中旬,华中师范大学新学期选课报名结束。《性科学概论》限选90人,实际报名672人。
  &1992年,我还是生物系讲师,开了一门专业选修课《性生物学》,是《性科学概论》的前身。开课前,我私下给学生干部打招呼,让他们动员学生来选修。最后,看在我的面子上选的、胆大好奇来听课的,一共有四五十人。那时真是长吁一口气,至少这门课能开下去了。&谈及当年开课的难度,彭晓辉微垂着头,两手插在口袋里。
  到了第二学期,选修人数涨到八九十。第三学期后,《性生物学》年年报满。1995年,课程改名为《性科学概论》,随后从每学期一个班、每班100人增加到两个班,进而稳定在4个班。前前后后有近2万人选修了这门课。
  男女生殖器官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性幻想、自慰和性传播疾病概述;性是文学艺术的恒久主题,看A片是一种&涉性欣赏&;面对性侵犯,女性主动递上安全套是自我保护&&这些都是彭晓辉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讨论的话题。
  &彭老师的课上,什么都能讨论,从来不缺笑声。一堂课下来,就像被&洗脑&了一样,完全颠覆了以往我们对性的认知。现在我知道,自慰是身体的一种需求和释放,性观念的选择是个人自由,婚前性行为不应该被贴上道德标签,你可以不喜欢,但无权干涉。&今年大三、多次&蹭课&的小周告诉记者。
  香港电影《3D肉蒲团》上映没两天,一名娇小的女生就在课堂上发问:&彭老师,你会去看吗?&教室里爆起一片笑声。彭晓辉呵呵一笑,露出标志性的一口白牙:&从学术角度,看看无妨。&又是一阵哄笑。
&老师,我想问下自慰和早泄有没有必然联系?&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不疾不徐地开口,四下一阵窃笑。彭晓辉先是讲解了自慰常识,突然话锋一转:&难道早泄就一定是男方原因吗?&教室爆出哄堂大  评校网,详情请访问:
&&相关新闻
网友关注排行文章分类:
评论 (0) | 阅读 (491)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中国画发育和成长在“倚重于理性及礼俗以为治”的文化环境里,文人画家后天修为的重点在于修心养性、成德化质,民间画工后天修为的目的则在于尽其本份、发挥天性。他们中的优秀者可达到“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中国文化认为,当人的五质五德表现不能中和时,则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偏性。中国画家由偏兼之性向中和之性的修养和践行,就是以才性的“差别之相”通过化偏去蔽的修为,完成与普遍之性的融合和统一的过程。中国画家用诗化的意境和流转的笔墨表达“中和之美”的理想境界,就是希望以中国画之美陶养人类的心性、化育人类的才性、提升人类的德性。而这正是中国画家艺术修养内在工夫的显现。今天我们希望传承中国画的艺术之美,首先必须传承中国式“向里用力”的人生态度,使先天才性在后天修为的进学中,为“中和之德”所感化、为“中和之性”所泽润。才能在中国画时代之美的践行中求得“心正而后身修”的艺术素养。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文人画家与民间画工&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在谈论传统的中国社会与人生时,梁漱溟先生说:“中国式的人生,最大特点莫过于他总是向里用力”,又说,“一个人时时都需要一种自反的精神,……这是为了自己,亦是为了社会”。中国画发育和成长在“倚重于理性及礼俗以为治”(梁漱溟语)的文化环境里,画家们生活在如《大学》所要求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社会中,作为社会一员,修身是每位成员的首要任务。作为士人,饱读经史子集、修习琴棋书画则是其社会角色的本职要求。加上人类求知向善的本性和中华文化的成德理想,都要求中国画家向内修习相应的学问、储备相应的学养。&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 在中国古代画家中,绝大一类是士人画家(文人画家),他们或身居庙堂在朝为官;或退隐山林修习宗教。一方面是现实生活的人伦角色和社会责任对他们所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传统儒、道、释思想的长期熏染,使得“吾日三省吾身”成为他们自我完善的日常功课。这种“向里用力”的工夫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文化品格,也造就了他们的艺术境界。文人画家们不单是中国画创作原则的制定者和践行者,也是其它工艺美术作品的主要品评者。他们的身份地位和文化智慧使他们曾经对艺术品评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也可以说,他们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国画”的知行合一的创造主角。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而另一类人,就是身在民间的画工。他们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远远不如士人,处于“百工之人”的社会阶层。他们对于所从事的壁画、年画、木板画、陶瓷画等等绘画形式往往具有较高的创作天赋,他们通常从父辈那里传承了独家的技术“秘笈”,掌握有十分专业的职业技能。他们后天修为的主要内容除了要培养自己作为“百工之人”的人伦本份之外,天赋才能的发挥和专业技能的修养则是他们“向里用力”的重点。&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换句话说,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背景,文人画家后天修为的重点在于修心养性、成德化质。民间画工后天修为的目的在于尽其本份、发挥天性。一般而言,成德化质,可以追求“天地境界”;发挥天性,只可求取“自然境界”。&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冯友兰先生在谈到人的学养时曾写道:“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是精神的创造,不是自然的礼物。自然境界及功利境界是自然的礼物,人顺其自然底发展,即可得到自然境界或功利境界”。传统中国文化特别看重人的品格修养,在历代的中国画品评中,人品和画品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中国人认为“人品即画品”。所以中国画家“向里用力”的人生,就是希望在“精神的创造”中追求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但冯友兰先生接着说:“人若为尽伦尽职而讲求知识技术,其讲求亦是道德行为,其人的境界亦是道德境界。人若为事天赞化而讲求知识技术,其讲求亦有超道德底意义,其人的境界亦是天地境界”。所以,中国美术史最优秀作品的行列中并不缺乏来自“民间画工”的创作。&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中国式“向里用力”的人生,其求知心说到底是为了追求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冯友兰先生说:“人对于宇宙有完全底觉解是知天,人对于人生有完全底觉解是知性”,“知性,则他所做底事,对于他即有一种新意义,此种新意义使其境界为道德境界;知天,则他所做底事,对于他即又有一种新意义,此种新意义使其境界为天地境界”。而“知性”与“知天”则是中国文化修养工夫的重要课题。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2)&nbsp 普遍才性与道德心性&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王阳明先生说:“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这里由“尽心”而能达至“知天”的境界,说明“天道”内在于人心,“知天”的境界是由修养心性中得来的。中国文化认为,每一个存在于世间的个体的“人”,其种种生动活泼的表现形态或姿态,皆有其内在的生存的缘由。而对这些个体“人”的生命人格,做直接的、完全的剖析和品鉴,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所长。在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的学问中,一方面是针对“人”的先天才性的认识与品鉴的学问,另一方面是对于“人”的道德心性的认识与提升的学问。品鉴“人”是为了认知人的先天才性;认知人的先天才性则是为了开出后天修心养性的成德之路。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它完全不同于“西方科学路数中那些关于人的学问,如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等,都不是直接就个体的生命人格整全地、如其为人地来品鉴之”(牟宗三语)。牟宗三先生认为:“全幅人性的学问是可以分两面进行的:一、是先秦的人性善恶问题:从道德上的善恶观念来论人性;二、是《人物志》所代表的‘才性名理’:这是从美学的观点来对人之才性或情性的种种姿态作品鉴的论述。”又说“以上两幅人性论所合成的对于全幅人性之了悟,是中国学问的主脉,由之以决定中国文化生命之独特。&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那么,何为才性呢?荀子说:“生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冯友兰先生说:“我们称逻辑上底性为性,称生物学上底性为才”。中国传统文化以“元气”、“五行”、“阴阳”等学说来解释人的才性,“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苟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人物志》)。传统文化认为,人的质、形、性、材、能是互为关联而又互为依赖的。当“质”与“性”融合为一时便构成了气质,这就是“材”。而由于质的偏兼,性的拘抗,使气质具有不同的类型,使材具有不同的特点。材有全、有兼、有偏、有依似、有间杂。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质性与五行相配时:“其在体也,木骨、金筋、火气、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五物之实,各有所济”(《人物志》)。&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当仁、义、礼、智、信五德与五行相匹配时:“是故骨植而柔者,谓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质也。气清而朗者,谓之文理。文理也者,礼之本也。体端而直者,谓之贞固。贞固也者,信之基也。筋劲而精者,谓之勇敢。勇敢也者,义之决也。色平而畅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五质恒性,故谓之五常也”(《人物志》)。&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而当人的五质五德表现不能中和时,则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偏性。&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人物志》是魏初刘劭一部有系统的关于人的才性品鉴的著作,他认为,“凡人之质量,中和最为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从传统儒家的观点看来,中和之质是圣人的气质,是人类才性的最高表现。因此,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修心养性的终极境界。换句话说,中和之质是人类的理想才性,偏兼之性才是人类的普遍才性。而儒家所开出的由偏兼之性向中和之性的修养之路和成德之学,则是中国文化“全幅人性的学问”的重点所在。它使人们在品鉴普遍才性的基础上,找到了修养的目标。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中医学家樊正伦先生说,“我们说良相治国,良医治病,治国治病从中医理论看是完全一样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确实是中医治病的根基所在。中医治病的过程是用药性偏性治疗人体偏性的过程”。同理,传统中国画家注重用诗化的意境和流转的笔墨来表达“中和之美”的理想境界,就是希望以中华文化的艺术之美陶养人类的心性,化育人类的才性,提升人类的德性。而对于“中和之美”意境的把握,正是中国画家艺术修养内在工夫的显现。&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当代境遇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普遍才性到道德心性的成德之学,对于今天我们更好地品读历代中国画家的作品、更好地认识传统中国画家的素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代画理、画论的精髓,进而思考如何改进当代中国画家的素养,将有十分现实的意义。&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首先,“性质禀之自然,情变由于习染”。中国画家由偏兼之性向中和之性的修养和践行,就是在艺术精神的关照下,以才性的“差别之相”通过化偏去蔽的修为,完成与普遍之性的融合和统一的过程。而这一条路不仅成就了中国绘画史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也造就了中国画学的学术高度。了解中国文化对于偏兼之性与中和之性的品鉴,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画对于个性与共性的把握,以及对意境追求的情有独钟。因此,也就能更好地品读赵孟钴的“古”、董其昌的“雅”、王原祁的“和”、八大山人的“冷”等等。同时,对于我们今天在现实状况下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避免对于艺术创新的鼓励演变成为对偏性的过分提倡,从而更好地葆有中国画的和谐品格,传承中国画的独特价值,将不无助益。&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其次,牟宗三先生说:“文化之发展即是生命之清澈与理性之表现”。中国艺术精神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就是在以艺术的方式做“知天”与“知性”的努力,就是在做使生命“清澈与理性”的学问。而在历代中国画家这里,这一切则具体呈现为对意境的追求和对笔墨的讲究;呈现为对画品的要求和对雅俗的好恶;呈现为对格调的崇尚和对气韵的提倡。而这一切在中国画学的学术范畴里,又衍化为了对于画理、画法的规范。而画理又融情理、物理和为一炉。画法又关涉笔法、墨法的赏析和笔墨纸砚的选择。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蕴含在历代中国画创造与品鉴的学问里,蕴含在历代中国画家的学养里。当今中国画家如何传承这些学问,并使之在新的时代里找到新的契合点,进而衍生出新时代的中国之美,则是对今日中国画家学养的检验。而要做到这一点,却离不开向祖先智慧的学习。&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总之,今天我们希望传承中国画的美丽精神,首先必须传承中国式“向里用力”的人生态度,使中国画家的先天才性在后天修为的进学中,为”中和之德”所感化、为”中和之性”所泽润,进而才能在中国画时代之美的践行中求得“心正而后身修”的艺术素养。
最新评论 (0)
第1/1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城市通 用户名:
匿名评论(无需注册)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苹果官方维修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