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万荣的飞云楼可以用什么abac的四字词语语

独游晋南(8)——万荣飞云楼
万荣县,是位于山西西南部、黄河东岸一个并不大的偏僻县城,但她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史上“皇天后土”的记载即出自这里。传说轩辕黄帝平定天下后,即在汾阴(万荣的古称)扫地设坛,祭祀华夏始祖———后土女娲氏,是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女娲氏的祠庙。至宋代真宗皇帝,先后有8位皇帝24次在这里祭祀,汉武帝8次巡幸河东,就7次远道这里,并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有着如此丰富人文历史内涵的小县城,令我十分向往。
还有一个促使我辗转寻访万荣县的原因,是县城内还保留有一座至今国内纯木结构建筑中罕见的珍品飞云楼,很想亲自目睹这座有着千年历史遗迹的风采。
晋南历史遗迹众多而分散,交通不便。从永济市乘长途汽车前往万荣县,是可以直达的,但为了顺道参观李家大院,只好中途下车,再换乘私家面包车至李家大院,参观完后又乘私人摩托车到公路边,招手登上运城至河津的客车到南张乡路口,然后再搭路过的长途车到万荣县,几乎乘车跑了东西南北几个方向,终于在下午5时许,到达万荣客运站。
万荣县城在旧时的解店镇,而飞云楼就在解店镇东岳庙内,当地民谚有“万荣有个解店楼,半截插在天里头”,即指飞云楼。飞云楼总高约23米,是万荣县城的标志性建筑,应该是不难找的,所以我背着行装,不用询问,很快就看到了飞云楼。
待走近飞云楼,只见整座楼被纱幔围护,从“修缮施工期间,谢绝游客参观”的横幅得知,飞云楼因年久失修,为保护文物,当地政府正在维修加固这座闻名于世的木建筑。望着朱门紧闭的庙门,令我一阵叹息,远道为飞云楼而来,却吃了个闭门羹,只好先在外瞻仰飞云楼的雄姿。
坐落飞云楼的东岳庙,历史久远,是祭扫东岳泰山之神的地方。从门前的介绍牌可以看到,该庙的创建年代不详,但据庙内清乾隆年间《重修飞云楼碑记》载,距今已有1370余年,后虽经历代不断维修,仍保留了元代风格。坐落于东岳庙中轴线上的飞云楼,相传始建于唐代,为鲁班所造,更增添了它的传奇。整座楼为纯木质结构,不用一枚铁钉,底层木柱林立,构成棋盘式。楼中央用四根通天柱直达顶层,四周32根木柱直擎,底平面为正方形,,十字歇山顶,二、三层各出抱厦一间,皆有栏杆围护。尽管外围被纱幔遮护,仍能看出外观玲珑的轮廓和精巧奇特、变化多端的造型,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与世界最高的纯木佛塔山西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
东岳庙面临县城大街,附近即是市民广场,沿着东岳庙的围墙漫步,还可以看到庙内尚存排列的殿宇香亭和森森古木,让人怀想这座遗迹走过的悠悠岁月。一个坐在大树下带孙辈玩耍休息的妇女,见我拍摄飞云楼,说:“这楼从去年底就闭门维修,不开放了。最近又停工了,听说楼中有文物被盗。”我不无遗憾地说:“是啊,我专程从南京来这里,就是想看飞云楼的,可是进不去了,只好在外面拍一下。”妇女说楼内的文物被盗,难怪维修现场没见一个施工的工人,现在的盗贼真是无孔不入,令人憎恨。
市民广场与东岳庙连为一体,广场上文化气氛浓厚,显示了万荣悠久的人文底蕴。一尊天然奇石如同女娲在哺育,惟妙惟肖,被喻为“源”,象征生命之源,正合了这块土地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意。正对东岳庙,沿中轴线,分别排列着一些与万荣有关的历史人物,而两边象征钥匙的雕塑,又合了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大门,让中原文化继往开来,源远流长。穿行于此,我感觉这偏僻的晋南小城,包含了众多中华文化的信息,可让人抚今追昔,追根溯源。
广场上,还立着一块巨石,上题“后土石”几个苍劲的红字篆书,不由让人想起女娲抟土造人,创建中华民族的美好传说。作为“皇天后土”之地,万荣有其得天独厚的根源。正是这片如中华文明摇篮的土地,才使历代帝王多次来此祭扫后土女娲氏。站在后土石前,耳畔似有一个苍凉悠远的歌声传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而我的脑海中也仿佛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山西万荣县北面)祭祀后土,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望着滔滔黄河和浩浩长天,汉武帝激情喷发,仰天长吟,唱出了这传诵千古的《秋风辞》,抒发他岁月流逝的感叹和渴求贤才的心声。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万荣这人杰地灵之壤,仍让人以古论今,引以为豪。
时已暮色将临,街头商铺林立,车来人往,呈现一片生机,那些千年前的遗迹历经风雨变得老态龙钟,布满沧桑,成为历史的见证。相信正在维修保护中的飞云楼也一定会以它独有的巧夺天工,玲珑精巧重现大唐风采,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不败于河东故土。
&望着朱门紧闭的庙门,令我一阵叹息,远道为飞云楼而来,却吃了个闭门羹,只好先在外瞻仰飞云楼的雄姿
坐落飞云楼的东岳庙,历史久远,是祭扫东岳泰山之神的地方。从门前的介绍牌可以看到,该庙的创建年代不详,但据庙内清乾隆年间《重修飞云楼碑记》载,距今已有1370余年
东岳庙面临县城大街,附近即是市民广场,沿着东岳庙的围墙漫步,还可以看到庙内尚存排列的殿宇香亭和森森古木,让人怀想这座遗迹走过的悠悠岁月
市民广场与东岳庙连为一体,广场上文化气氛浓厚,显示了万荣悠久的人文底蕴。一尊天然奇石如同女娲在哺育,惟妙惟肖,被喻为“源”,象征生命之源,正合了这块土地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意
正对东岳庙,沿中轴线,分别排列着一些与万荣有关的历史人物,而两边象征钥匙的雕塑,又合了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大门,让中原文化继往开来,源远流长
广场上,还立着一块巨石,上题“后土石”几个苍劲的红字篆书,不由让人想起女娲抟土造人,创建中华民族的美好传说
飞云楼,相传始建于唐代,为鲁班所造,整座楼为纯木质结构,不用一枚铁钉,底层木柱林立,构成棋盘式。精巧奇特、变化多端的造型,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与世界最高的纯木佛塔山西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此为维修前的图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 论坛 - 红袖添香
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从新绛到万荣县城,再乘车到李家大院,李家大院在阎景村,虽然位于乡间村庄,但是交通很方便,有许多过路车。李家在清代以贩布为主业,足迹遍布晋陕甘豫与京津等地,光绪初年,商业发展至鼎盛。李家大院是一座清末民初晋商民居宅院,规模很大,现存院落11组、房屋146间。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并吸纳徽式建筑风格,房屋和山墙有砖砌的马头墙。不仅建筑非常精致,砖雕、木雕、石雕更是艺术绝伦。多处照壁的砖雕异常精美,其中的百善墙雕刻了一百个"善",正合李氏家族广做善事,历世相继的善行。最有特色的是藏书楼,1907年,清政府派李道行留学英国,他娶了英籍妻子麦氏,1914年回国不久修建了该院。院内有一排二层阁楼,楼上藏书,楼下住人,故称藏书楼。整个院落建筑中西合璧,独具特色。在李家大院中信步,细细品赏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丰富多彩的晋商文化让人着迷。回到万荣县城,我们直接打车到东岳庙。一进庙门迎面看到飞云楼,该楼是东岳庙内建筑群中的精华所在,因其宏伟美丽,高耸入云,故名飞云楼。飞云楼纯木结构,和应县木塔相互辉映,被誉为“南楼北塔”。相传始建于唐,现存为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所建,建筑结构与造型完全属于元明遗风。楼外观三层,内部实为五层,纯木质结构,楼中无一枚铁钉,国内罕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赏了飞云楼,继续游览东岳庙。东岳庙即泰山神庙,是祭扫东岳泰山之神的地方、供奉的是东岳大帝“黄飞虎”,庙内建筑多保存完好。庙为座北向南,中轴线上现存的建筑除了飞云楼外,还有午门、献殿、享亭、正殿等,两侧为东西廊房。庙内有许多老人,香火旺盛。从万荣县城乘车到运城市区,找好宾馆后出来散步,已经傍晚。信步走到运城火车站,站前广场上伫立着关公横刀立马的高大塑像。晚饭后继续逛街,运城的商业中心楼房不甚高,路灯不很亮,可在这假日的晚上非常之热闹,其繁华就象是大都市。
--------------------------------------------
发帖时间: 15:34:57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在阎景村
--------------------------------------------
发帖时间: 15:37:27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39:24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40:21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41:15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45:09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46:18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47:23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48:23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49:22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50:11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51:09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52:09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53:01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54:33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55:30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56:37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57:26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58:25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15:59:23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很古朴的院落,充满了地域风情。
--------------------------------------------
发帖时间: 16:11:45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风景还是南方美的多啊!
--------------------------------------------
发帖时间: 16:35:34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是啊!山西的许多大院,古朴雄浑。
--------------------------------------------
发帖时间: 21:43:56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百善墙雕刻了一百个"善"
--------------------------------------------
发帖时间: 21:49:35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21:50:29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21:51:43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21:52:53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中西合璧的“藏书楼”
--------------------------------------------
发帖时间: 21:56:05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中西合璧的“藏书楼”
--------------------------------------------
发帖时间: 22:06:00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中西合璧的“藏书楼”
--------------------------------------------
发帖时间: 22:12:50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22:18:37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22:20:56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李家大院
--------------------------------------------
发帖时间: 22:24:33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还是“中国笑话之乡”:李家大院对面
--------------------------------------------
发帖时间: 22:27:28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哦,这个李家大院好大,堪比乔家大院!保存得这么好!值得去哦!
--------------------------------------------
发帖时间: 22:57:39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是啊!李版。山西的大院很多,乔家大院名气很大,王家大院、常家大院规模最大。
--------------------------------------------
发帖时间: 23:51:11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南楼北塔”:万荣县纯木结构之飞云楼
--------------------------------------------
发帖时间: 23:54:17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南楼北塔”:万荣县纯木结构之飞云楼
--------------------------------------------
发帖时间: 23:55:40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东岳庙
--------------------------------------------
发帖时间: 23:57:59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东岳庙
--------------------------------------------
发帖时间: 23:58:58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东岳庙
--------------------------------------------
发帖时间: 23:59:46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东岳庙
--------------------------------------------
发帖时间: 0:00:45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东岳庙
--------------------------------------------
发帖时间: 0:01:44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东岳庙
--------------------------------------------
发帖时间: 0:02:39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万荣县:东岳庙
--------------------------------------------
发帖时间: 0:03:31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晋西南游记(三)李家大院、飞云楼
近晚,运城火车站站前广场上:关公横刀立马的高大塑像。
--------------------------------------------
发帖时间: 0:05:08
&&用户名:
-将加在标题前
新功能提示:您提交的内容将自动保存到剪切板,如果出现提交失败,直接粘贴即可。
&&上传图片:
&& & 红袖添香版权所有>> 天下第一关:七十年代飞云楼牌山西万荣国营酒厂二斤装酒瓶完美品,酒瓶,七十年代(20世纪),白酒瓶,陶瓷,方形,山水风景,中国大陆
天下第一关:七十年代飞云楼牌山西万荣国营酒厂二斤装酒瓶完美品
编号:se12
品种:酒瓶-酒瓶
属性:77-79年,白酒瓶,,陶瓷,方形,山水风景,中国大陆,,,,,
简介:【酒瓶收藏】天下第一关:七十年代飞云楼牌山西万荣国营酒厂二斤装酒瓶(完美品相)自己多年收藏很多还没来及上传,以后会陆续上传.欢迎咨询.欢迎联系洽谈.欢迎光临本店。
备注:酒瓶是被人们遗忘的艺术品。外表可领略到国内外酒文化的艺术价值。在这些酒瓶上,风景、人物、动物、书法艺术等图案记载着酒的历史、典故、产地等信息,此外玻璃,紫砂,竹雕,青花、粉彩、素釉、斗彩、珐琅彩和五彩等瓷艺无所不有,算得上是现代藏品中的“古玩会”。未来的古董。【交易事项】:如果对商品有任何疑问,请在购买前询问本店。【商品图片】:宝贝照片均为室外自然光线下保真拍摄,图片色调无任何处理,由于相机镜头和电脑显示器的差异,可能存在一定的色差。【买家须知】:本店收藏品大部分是店主多年来从民间收来,藏友间交流来的,也有从古玩市场淘来的。但是因为本人的鉴赏水平有限,这些藏品统一按工艺品,艺术品来交流,其收藏价值,请藏友自己把关,并给予理解指导。本店保证实物与图片一致。图个娱乐、休闲。玩......【邮资说明】:空酒瓶属易碎物品,为维护买卖双方的利益,商品一般采用物流快递或者EMS发货。因快递公司以及邮局等物流单位会出现私自拆包的情况或有可能因为运输过程中的挤压使商品受到损伤或丢失.所以,本店提醒各位买家朋友在签收包裹时,与送货员当面拆包检查。如遇货物短缺,货物遗失等情况,应马上与送货员到其单位查明此事!(如果是运输过程中有损伤或短少,请拒绝签字接收)。想看更多图片可以参考我另一个店铺,中国收藏热线:,://,997788,/21167/自己多年收藏很多还没来及上传,以后会陆续上传.欢迎咨询.欢迎联系洽谈.欢迎光临本店。
您好,欢迎您对本店商品进行点评、提问!如果您需进一步了解商品,请在此向店主询问!
店主 || 还未回复
商店【海涛临风】“酒瓶”目录下其他商品:
?【酒瓶收藏】景德镇蓝花瓷龙图缠枝莲一斤装酒瓶(完美品相)_酒瓶_年_白酒瓶__陶瓷_圆形_植物_中国大陆_____
?【酒瓶收藏】景德镇青花瓷芭蕉缠枝莲一斤装酒瓶(完美品相)_酒瓶_年_白酒瓶__陶瓷_圆形_植物_中国大陆_____
?【酒瓶收藏】七十年代黄釉金鱼图半斤装酒壶(完美品相)_酒瓶_77-79年_白酒瓶__陶瓷_圆形_动物_中国大陆_____
?【酒瓶收藏】景德镇青花瓷龙窑缠枝莲龙图案一斤装酒瓶(完美品)_酒瓶_80-89年_白酒瓶__陶瓷_圆形_植物_中国大陆_____
?【酒瓶收藏】龙泉窑系豆青釉绍兴花雕酒葫芦一斤装酒瓶(完美品)_酒瓶_80-89年_白酒瓶__陶瓷_葫芦形_文字/书法_中国大陆_____
?【酒瓶收藏】景德镇瓷青花手绘书法汾酒一斤装酒瓶(完美品相)_酒瓶_80-89年_白酒瓶__陶瓷_圆形_文字/书法_中国大陆_____
?【酒瓶收藏】龙泉窑豆青釉暗刻画一斤装酒瓶(完美品相)_酒瓶_80-89年_白酒瓶__陶瓷_圆形_民俗_中国大陆_____
?【酒瓶收藏】八十年代茅台景德镇白瓷半斤装酒瓶(完美品相)_酒瓶_80-89年_白酒瓶__陶瓷_圆形_民俗_中国大陆_____
?【酒瓶收藏】景德镇瓷京爷二锅头京剧脸谱二两装酒瓶一对(完美)_酒瓶_年_白酒瓶__陶瓷_圆形_民俗_中国大陆_____
?【酒瓶收藏】景德镇瓷蓝釉缠枝莲花纹一斤装酒瓶(完美品相)_酒瓶_年_白酒瓶__陶瓷_圆形_动物_中国大陆_____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当前位置: >>
>> 酒瓶 >> 天下第一关:七十年代飞云楼牌山西万荣国营酒厂二斤装酒瓶完美品,酒瓶,七十年代(20世纪),白酒瓶,陶瓷,方形,山水风景,中国大陆
Copyright &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分辨率最好为,IE5.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中国收藏热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客服电话:8, (白天接听:9:00--17:00)Panoramio - Photo of The Flying Clouds Tower in the Temple of Mount. Tai [万荣东岳庙飞云楼], Wanrong (Xiedian Town), Yuncheng, Shanxi Province (Qing Dynasty, )
This is how your name and profile photo will appear on Panoramio if you connect this Google+ account.
You cannot switch to a different account later.
The Flying Clouds Tower in the Temple of Mount. Tai [万荣东岳庙飞云楼], Wanrong (Xiedian Town), Yuncheng, Shanxi Province (Qing Dynasty, )
Selected for Google Maps and Google Earth
Photo taken in Wanrong, Yuncheng, Shanxi, China  原文网址:  /showdgfq.asp?id=380    ----看看外地人写的万荣,令山西人汗颜啊。      闻合高速,万荣文明延伸之路     
山东公路人说,“路修到哪里,文明就延伸到哪里”。而在山西万荣闻合高速,我们泰和公路人却修筑着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连接之路。  
     从我们LA11标项目部驻地,沿着由我们承建的闻合高速向东走四公里,右首边就是闻名遐迩的孤峰山。孤峰山,顾名思义,她确实是附近唯一的一座山峰。在这掘地十尺都找不到半块石头的黄土高原上,她,傲然耸立,必将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关于孤峰山的来历,千百年流传在民间的故事很多。传说,在远古时期,女娲用五彩石补天时,有两块小岩石遗留在此,一块成了孤峰山,另一块成了稷王山。还有的说二郎神担山赶太阳时,走到此处,忽然觉得鞋内有石沙磨脚。于是他停了下来,把两只鞋内的石沙倒了出来。左脚倒出的石沙,即现在的稷王山,右脚倒出的石沙,即现在的孤峰山。    在公元25年前孤峰山叫作“方山”。王莽篡位之后,汉朝皇帝后代刘秀被叛军追杀,逃至“方山”,躲在柏林庙内,懂事的蜘蛛结网封庙门救其脱险。追兵走后,他来到这层峦叠嶂,左环右抱的风水宝地,卧睡七日,养足精神,下山招兵讨伐王莽。公元26年,刘秀登基,号封汉光武皇帝不久,回忆往事,山势如巨龙横卧,孤皇在山湾睡卧,梦中多次图谋皇业,不到一年,灭王莽,终登龙庭。故下圣旨改“方山”为“孤山”。    相传天庭太上老君有一日遨游至此,喜孤山景秀,势成方形,暗合天园地方之天机造化。他游至凤凰岭下,见有一枯树根,六人合抱难围,总根、须根深深扎于山岩石缝之中,叹为稀有。便留云驻驾,歇足于树根之上。太上老君他非常喜爱其树根,周阔而树龄年古,顿起善念,口吹仙气,霎时一座古亭耸立,茅草遮盖。只现满山紫气氤氲,群峰献瑞,坡呈灵草,山涌万泉。这就是过去“万泉”县名的来由。    孤峰山上多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过去在华北、西北许多乡村,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能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家立业。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高原的别样风情。直到今天,窑洞这种居住方式在北方各地农村还很广泛。孤峰山窑洞院蕴含着历史遗风,最大的优点是坚固耐久、冬暖夏凉,而且大门大窗,宽敞明亮。其造型简洁,上部拱圆,下方端直,迎合了中国道教文化中“天圆地方”内蕴玄机的思想。    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在全国广为传诵。万荣县“董永故里”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县志及董氏家谱载:董永孤峰山东麓前小淮村人。家贫,少年丧母和父相依为命,侍父至孝。父殁,为了葬父自卖身为奴。其孝行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私自下凡,经土地神撮合,在大槐树下举行了简单婚礼,成为夫妻。翌日,他俩到东家要求赎身。东家提出要求仙女织成三百匹锦缎方可。仙女邀众姐姐帮助,历艰辛终于交付,讨回董永卖身契。小俩口正喜庆时,七仙女在天神威迫下飘然离去。董永急忙追赶,不慎坠崖而亡。百姓感念董永孝行,为其安厝建冢。后来,董永被列为中华二十四孝之一。    孤峰山西侧有个村落叫阎景村,村内有一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院落,它就是万荣晋商李氏家族的宅院,人们习惯称它为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近200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南北两大建筑特色。古院落群布列有序,层次分明;体量宏阔,用材肥硕;结构严谨,坚固耐用;通风透光,守备森严;装饰考究,古朴典雅。?传统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大宅门接地通天。李家大院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处处显示着晋南民间多子多福、三星高照、五福临门、松鹤延年、耕读传家、富贵平安等吉祥含义,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晋南的民俗、民风和文化特点。另因西院院主李道行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分院落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从而又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是全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        李家以土布起家,以义制利,利义相济。世代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其善行善举使顽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困顿之人思变,乖戾之人思善。李家的经商史及其数代人遵古“忠恕”的家规家风至今还有参照的意义,他们历世乐善好施的义举更让人肃然起敬。        李家在清代以贩布为主业,足迹遍布豫晋陕甘与京津等地,光绪初年,李家商业发展至鼎盛。为缅怀先祖恩惠,昭示后辈孝行,遂由李家第十四代“敬”字辈李敬仁、李敬修、李敬伦、李敬信兄弟等人主持,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始修建李家祠堂。据当地老人们说,李家每年正月初五、清明、十月初一要举行隆重的家祭,李家有200亩族田雇人耕作以供祠堂费用。李家祠堂建筑宏阔,用材讲究,木雕、砖雕、石雕古朴而不失华美,结构、功能、风格凝重而不失灵巧,典型地表现了农耕经济的传统信仰与审美理念,同时显现着晋南民居 “两层一面坡”的风俗特征。        李家第十五代“道”字辈李道升,分别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和民国十年(1921年)各修建了一座二进四合院。这两座院落毗邻相连,以徽式过厅为特点,显得格外通畅、亮堂;按照当地习俗,东西厢房为居住之所,宽敞的正房(北房)从不住人,是举行婚庆寿诞礼仪或储物的场所。这两座院子后来分别由李道升的两个儿子居住。    李家大院民居建筑中较有趣味的是李道荣院、私塾院和藏书楼。        李道荣院建于1935年,一进四合,以南为正。大院门楼雕镂艺术高超,除了装饰以传统的吉祥图案之外,大门两侧还特意镌刻着《朱子家训》中的两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和“祖宗虽远祭祀不可或疏,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进入厚实重锁的院门,东耳房即是李道荣卧室。当地居住习俗以土炕为铺,炕沿有木制屏扇隔断,中间留有小门容人上下炕铺,炕门上又有布帘悬挡。紧挨炕边有木梯可通二层楼阁,楼阁上靠近庭院方向有小巧别致的凉台,既可晾衣、乘凉,又可增加采光。该院东厢房山墙皆为空心墙,长达20多米,既可藏物藏人,又增加了东房冬暖夏凉功能。    私塾院建于清末民初,与李道荣院相隔一个院廊,月亮形院门有推拉式木门防护,为北方民居罕见。门外砖雕对联书:“知乎天地德为本,止也吉祥室有余”,横批曰:“授业解惑”。门内联书:“知道诗人赋绸缪,止邱黄鸟叶绵蛮”,横批:“集贤”。院内北房为一进三间式窑洞,是先生教书的地方,李家子弟满6岁都要来此读书。三间窑洞底下分别有三间地下室,可供储物与避暑所用,半圆形砖雕窗户露出地面,煞是奇巧。私塾先生住东厢房,院内无西房,显得宽敞宁静。    藏书楼是李敬修之子李道行的住所。1907年清政府派李道行留学英国,李娶英籍妻麦氏并于1914年回国并修建该院。院内宽敞的平台下砖砌一排插廊窑洞,北侧一排二层阁楼,楼上藏书,楼下住人,故称藏书楼。因受西方文化影响,内院门楼的造型吸取了西方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整个院落中西合璧,独具特色。    从我们LA11标项目部驻地,沿着由我们承建的闻合高速向西走十六公里,就到了我们修建的荣河互通立交。从荣河互通立交向北四公里便到荣河。荣河,现为万荣县的一个镇。战国为魏汾阴邑,西汉置汾县属河东郡,唐开元十年以得“宝鼎”之祥改称宝鼎县,宋大中祥福四年改为荣河县。1954年万泉、荣河两县合并成立了现在的万荣县。    位于荣河镇庙前村的后土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炎黄子孙衍生的源。         汾阴脽,即后土祠这块宝地,自轩辕黄帝扫地祭坛后,又经历了两千年,直到汉武帝在此建祠,才成为历代皇帝朝拜最勤的圣地。据《蒲州府志·卷四·坛庙》记载,“汉武帝自元鼎三年冬,躬祀汾阴,其后元封四年、六年,凡三祀,太初元年、二年再祀。天汉元年一祀”。据传他于晚年的一个秋天踌躇满志,率领文武大臣、侍从嫔妃,乘坐双层楼船,从夏阳东渡黄河至汾水,亲祀后土。汉武帝在楼船上面对悠悠汾水,伴着欢乐的歌曲,豪情满怀地与群臣举觞对饮,高兴到极点。此时秋风萧飒,草木枯黄,黄叶飘零,一群群鸿雁向南飞去。他注目蓝天白云,忽感秋之悲凉、人生短暂,乐极生悲,命侍臣捧出文房四宝,提笔挥毫,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汉武帝之后,紧接着汉宣帝神爵元年、五风三年、甘露二年,凡三祀。元帝初年、永光、建昭中又祭了三次。成帝永始、元延、绥和中,凡四祀。东汉光武建武中祭祀了一次。    唐明皇李隆基于开元年间,曾三次来此祭祀,并将后土祠加以扩建,使庙貌更加雄伟壮丽。    宋大中祥符四年,宋真宗到后土祠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祭祀活动。先是大中祥符三年,河中知府杨举正上书朝廷,请求皇帝祭祀后土。    《汾阴二圣配飨铭》是宋真宗在汾阴祭祀他伯父宋太祖和父亲宋太宗时亲笔撰写的碑文。在祭祀时陈设“二圣”牌位,取其“功高德隆,配享后土”之意。事后由宋真宗亲笔书丹,立于萧墙巷内。此碑由五块大石组合而成,碑两旁有石柱为边,上刻“博古花卉”,碑帽高一尺五寸,形如云彩,中间突出,高三尺,宽约五尺,横额上纂书“汾阴二圣配飨之铭”八个大字,此碑虽为封建帝王歌功颂德,但由皇帝亲自撰写并书丹的碑文,历史上还不多见,故为我国名碑之一。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明万历末,汾河护堤倾剥,汾脽渐陷。顺治十二年,黄河肆虐,楼台正殿尽没于洪涛之中,只留下秋风楼和门殿一座。康熙元年河再决,淹没楼殿,于是汾阴脽上旧物荡尽,秋风楼移地重建。同治元年,即公元1862年,又被黄河所沦,于同治九年再移建于庙前村北的高崖上。    现在的后土祠建筑都是同治年间所建,光绪年间继有兴建。但祠内东部一小殿石柱上刻有“大明正德十年重立”,山门后石旗杆上刻有“咸丰三年三月立”文字。从现存建筑之形式和风格看,当系晚清所营造。后土祠面临黄河,北望龙门,南瞻潼关,历来是秦晋的枢纽、帝王祈谷的胜地,风景优美,庙貌辉煌,仕民敬仰,商贾云集之所。昔日文人学士、社会名流,都多次朝拜。唐代诗人王勃、杨炯都曾在此留下名篇。仅《荣河县志》中就收录了50余位文人墨客留下的优美华章。或赞美后土祠的宏丽,或颂扬后土的圣德,或借景抒情,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沧桑的变迁。从现存汉武帝留的七首诗中看,描写后土祠和宝鼎的就占了两首。    明代周有光的《汾古祠》中写道:    古庙崔嵬镇水 ,    层楼碧殿入青云。    苍苍残碑唐宋文。    怒浪千年摧旧岸,    归鸿几点下斜曛,    祠宫谩诋当时事,    光集灵坛自昔闻。    后来,随着后土祠几次毁建,碑没于河中。直到1960年,才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拨款,县文化馆牵头承办,使该碑重见天日。现后土祠已建廊保护。    现在的后土祠内东西长105.21米,南北宽240.81米,占地总面积25535.62平方米。庙内建筑群有山门、品字舞台、献殿、正殿、东西五虎殿、秋风楼等,献殿与正殿的额仿雕刻,殿里的石雕、砖雕,甚至铁雕等,都是那样玲珑精巧,美不胜收;就连屋面披覆的琉璃瓦,虽历经百年风雨,仍然光彩夺目,令中外专家赞叹不已。秋风楼是清同治年间修的,由荣河知县戴儒珍主持,新选庙址第三次重建。楼高32.6米,下部筑一高大砖台基,凌空横跨于一条东西贯通的深沟古道之上,周围砖砌花墙,楼原建五层,因建筑过高被暴风吹倒,又改建今之三层,面阔五间,四周回廊,十字歇山顶,一二层四面各凸出龟座一间,上筑瓦顶,山花向前,檐下斗拱简洁,楼身比例适度,宏伟中不失精巧之风,实为现存古建筑之珍品。清光绪二十八年,荣河知县章同,筹集资金,将此楼油漆彩绘,并增修楼梯,从此人们才能登高远眺。楼东西砖墙雕刻有“瞻鲁”、“望秦”字牌。楼西边有章同手书的“大河西横”牌匾。楼三层置放着元代至元八年镌刻的一块《秋风辞》楷书石碑,无论书法或刀笔都是上乘之作。    庙内的戏台共三座,山门底下有一过路戏台,紧靠山门后有两座并排戏台,构成品字形,故称品字戏台。它是研究我国戏曲舞台的重要实物资料。据中华梨园学会会长李尤白先生考证,此种舞台在我国乃至全世界上都是极为少见,可谓珍宝。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和十月初五,是春社和秋社的日子,特别是三月十八,传说是后土圣母的生日。后土祠附近各村社,都要闹社火,演锣鼓杂戏,以祭祀后土。届时庙内广场摆满了各种京广杂货、农副土特产品。熟食摊点、服务修理行业比比皆是。秦晋豫各地的善男信女和求子祈福的人群以及看热闹的观众,摩肩擦踵,云集圣地。特别是品字台上的对台戏,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从我们LA11标项目部驻地向东六百米,就是我们修建的G209分离式立交,从其下面的G209一级公路向东北十一公里,便到了万荣县城。        位于万荣县城的东岳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轴线上有飞云楼、午门、献殿、香亭、正殿、阎王殿等古建筑,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飞云楼是东岳庙的主建筑,面阔进深各五间,平面呈方形,纯木结构,明三暗五层,高23.19米,十字歇山顶,底层木柱林立,中央四根高15.45米的通天柱直达顶层,四周32根木柱构成棋盘状,三层四层出檐,全楼共有斗拱345组,形态变化多端。飞云楼初建于唐,重建于清,系纯木结构建筑,号称中华第一木楼。其结构灵巧,造型精美堪称我国楼阁式建筑的精品。斗拱繁密,翼角荤犹如一片花朵,盛开在这片文明沃土上。             晋南流传着一句谚语:“万荣有个解店楼,半截插在云里头。”解店是万荣县城所在地,插入云霄的解店楼,就是位于东岳庙里面的飞云楼。它以楼体雄伟、凌空欲飞著称于世。    万荣飞云楼与同属一县的秋风楼、以及永济的鹳雀楼、介休的祆神楼并称为“山西四大名楼”。今天,我们如果进行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这四大名楼各有千秋。永济的鹳雀楼以名满天下的诗章取胜;介休的祆神楼以神秘的祆教文化取胜;秋风楼以神圣悠久的祭祀文化取胜;而飞云楼则以辉煌灿烂的名人文化取胜……    飞云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万荣东岳庙之内。从空中看,如同一朵重重花瓣的牡丹,盛开在人间;从远处看,如同拔地而起的塔楼,层层飞檐,势欲飞翔;从近处看,这是一座造型精美、结构精巧的楼阁建筑,平面呈方形,纯木结构,明三暗五,雄伟高大,底层木柱林立,斗拱密集排列,极富变化。在飞云楼的顶部饰有黄、绿、蓝几色琉璃瓦,阳光照射之下,更显得五彩斑斓,富丽堂皇。如果碰上晴天丽日,飞云楼就好象一朵美丽的天上飞云落在了人间。    飞云楼所在的东岳庙,原本是泰山神庙,是祭祀东岳泰山之神的地方,供奉的是东岳大帝黄飞虎。后来主像不知何时被毁,而庙内的附属建筑却完整地保存下来,如午门、献殿、香亭、正殿、阎王殿,特别是飞云楼,保存得非常完好,甚至成了万荣县城的象征。         在东岳庙内有一块清代乾隆年间所立的《重修飞云楼碑记》,其中记载:“万邑治之北十五里许,有镇解店。镇之东隅,古有东岳神庙,不知创始何年,载入邑志。自唐贞观年间分邑置郡名为汾阴,即有此庙。”从中我们可以推断,东岳庙最早的创建年代,应该是在唐朝贞观之治以前。宋、元、明、清屡有重修。现存的建筑,大部分保存了元明以后的风格,其中的飞云楼是众多建筑中的精品之作。    万荣县的秋风楼,之所以名满天下,除了它所在的后土祠是千百年来祭祀后土的重要场所之外,历史上那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首《秋风辞》也为它增色不少。同样如此,飞云楼也是与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据有关记载:隋朝末年,太原留守李渊及其太原公子李世民,看到天下群雄纷争的局面后,从晋阳起兵,一直打到了京都长安,平定了关中薛举、薛仁杲之乱。谁知李氏父子在长安立足未稳,他们赖以生存的后方河东就发生了叛乱。王行本割据蒲州,吕茂雄占据夏县,他们与占领太原的刘武周遥相呼应。而李唐王朝的河东守吏齐王李元吉带着妻妾匆匆逃回京城,怯懦的裴寂为了防范敌人的追兵,竟然采取焚烧政策,河东百姓受到如此惊扰,宁愿为盗而不愿为民。眼看河东贼势日盛,关中大骇,连李渊都动摇了,他立即下令:“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河东之地,谨守关中而已。”身为主帅的李世民坚决不同意,他上表说:“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精兵三万,必能平定武周,克复汾、晋。”于是李世民率师履冰渡河,重返河东。他首先改变了裴寂的那种扰民做法,赢得了民众的拥护,随后又在河东战略要地张瓮、解店、左城屯兵三处,形成犄角之势,以此来对付强敌,不久彻底打败了几个对手,平定了河东之乱。在李世民看来,唐军之所以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除了士兵英勇之外,主要原因是神灵的护佑,因此他当了皇帝以后,就在原来屯兵的张瓮、解店、左城三处分别建造了东岳庙,借以谢恩酬神。    河东,历来是两京门户,河东如果失守,意味着长安、洛阳门洞大开,无险可守。深谙兵法的太原公子李世民当然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执意要率兵夺回河东。虽然,当时李世民勇冠三军,但真正面对强大敌人的时候,他内心深处自然有过担心和忧虑,临战之前,他除了做好军事部署之外,肯定祈求过神灵的护佑;随着叛乱的对手一个一个被歼灭,春风得意的太原公子,建造了三处楼庙,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后来,随着时光的流逝,其他两处楼庙早已毁坏,惟有解店的东岳庙和飞云楼却意外地保存下来。    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飞云楼,并不是旧日的模样。    如今的山西,是当年唐王朝的发迹之地。从建筑中寻觅唐代文化的踪迹,也只有到山西来。目前,存世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都在山西境内,它们分别是五台境内的佛光寺、南禅寺、芮城的伯母庙和平顺的天台庵。而长安、洛阳由于朝代更迭的缘故,根本找不到唐代木构建筑的踪影。从山西境内硕果仅存的这四处唐代建筑,我们可以领悟出来,那个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时期木构建筑的营造模式:简洁洗练、构件不多,气势庄严。而万荣境内的飞云楼,虽然始建于唐代,但如今那些繁复的斗拱、精巧的图饰、细腻的文绘,五彩的琉璃,无疑传达给我们一个文化信号,眼前的这座名楼,已经不是盛唐时代的旧物,而是典型的明清建筑。这说明唐代的飞云楼,在后来一次一次的修缮中,渐渐磨去了往日的旧影,慢慢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有的建筑学家认为,明清年间,山西人的造楼技术,天下无人可及。这一点,似乎并不夸张。在外省,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木构建筑,如河南赊店的山陕会馆、武汉的木制牌楼、苏州的木制戏楼,都是当年山西匠人的杰作。在山西境内,我们看到的四大名楼,除了鹳雀楼之外,其它都是明清年间的作品,建造者自然是我们山西人。无论外省的也好,本地的也好,这些存世几百年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整体上求气势,在局部上求精美,力争做到大气磅礴而精工细作。万荣县的飞云楼就是如此。建造者,能够把艺术创作的两个极至统一到一处建筑上,没有非凡的功力是很难做到的。    以往,我们关注万荣的时候,最多的是想到它风靡全国的笑话。偶尔,熟知历史的人们,也曾经被历史上那些万荣籍的大人物所震撼,如战国时代的张仪、隋末的王通、唐朝的王勃、明朝的薛煊。很少有人从建筑遗产的角度,解读这座古城,甚至根本没有人意识到,山西四大名楼中,万荣就有两座,占了其中的一半。而且,这两座名楼又联系着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皇帝,一位是汉武帝,另一位是唐太宗。了解了这些,人们自然感觉出来,这是一个文化底蕴不同寻常的地方。
  从我们LA11标项目部驻地向东六百米,就是我们修建的G209分离式立交,从其下面的G209一级公路向北七公里,便到了万荣县通化镇,“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故里。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而“勃居其首”。    《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      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      太常伯刘公称王绩为神童。唐高宗麟德元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中有“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求刘祥道表荐。刘即表荐于朝,王勃乃应麟德三年制科,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此时的王勃,才十四岁,尚是一少年。    王勃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的佳话。实乃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新唐书》本传说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说;“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卧,忽起一笔数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据此可知,王勃文思敏捷,滕王阁上即兴而赋千古名篇,并非虚传。现摘录如下: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鲁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又摘录其大家都熟悉的,也就是美国卸任驻华大使洪博培离职时在微博里留言引用的诗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路远公司
  bdsuv###ˇ一ˇ个ˇ医ˇ学ˇ博ˇ士ˇ揭ˇ露ˇ的ˇ惊ˇ天ˇ骇ˇ人ˇ的ˇ秘ˇ密!  男ˇ人ˇ不ˇ看ˇ一ˇ不ˇ小ˇ心ˇ会ˇ毁ˇ了ˇ你ˇ的ˇ后ˇ半ˇ生!  本ˇ人ˇ出ˇ于ˇ善ˇ意ˇ目ˇ的ˇ转ˇ发,纯ˇ粹ˇ是ˇ想ˇ让ˇ更ˇ多ˇ人ˇ知ˇ道ˇ真ˇ相ˇ而ˇ已。  复ˇ制ˇ下ˇ面ˇ链ˇ接ˇ到ˇ地ˇ址ˇ栏ˇ打ˇ开ˇ即ˇ可ˇ进ˇ入ˇ博ˇ士ˇ在ˇ新ˇ浪ˇ开ˇ的ˇ博ˇ客。.cn/s/blog_8dv7jb.html              
  喝了很久的铁观音,都是在网上购买的,感觉比市面购买方便,茶具之类的都是自己在网上买的,前几天无意间发现雅韵阁茶业他们最近活动免费大派送茶具,我开始很怀疑,因为我从来未在他们网站购买过铁观音,所以不可能会送我吧,不过他们说只要把联系方式和地址填写上面就行了,自己觉得反正也不吃亏,于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等填了上去,过了几天果真送过来了,我觉得很纳闷,毕竟我没有在他们网站购买过铁观音,送的茶具还不错,蛮感谢他们的,你可能会感觉难以置信,不过自己去试试就知道了,反正不花钱。网站地址:/chaju.asp?u=6,我不是做广告的,是真的免费领取茶具,需要版主不要删除!谢谢
  
我是万荣的,写的真好,支持。我qq,交个朋友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字词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