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svip3一天26点是怎么弄的,为何我会喜欢上你mv的才一天16点?

人人网-抱歉,没有找到该网页
你输入的网址可能不正确,或者该网页不存在。&或者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如何评价电影《亲爱的》?
按票数排序
332 个回答
温馨提示:本文几乎没有剧透。在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在微博上看到一部香港有线电视制作的有关于拐卖儿童的纪录片,名字我已经忘了。看完之后我震撼得久不能言,那几天我又去查了很多关于拐卖儿童的资料,心中充满了悲哀。当时我加入了学校里的电影协会,我们的会长
是一个对电影极其有热诚的人,他用家里给他的零花买了拍摄电影的轨道、麦克风等等齐备的器材,也尝试制作他所能做得最好的短片,说实话,我那时候与他共事,心中都一定相信这个人有朝一日一定会成为一个导演,我找到他我和他说:「陈导,你可不可以答应我一件事?如果你有朝一日真的成为了一个导演,可不可以恳请你拍一部关于拐卖儿童的电影?」我平日嘻嘻哈哈、痴呆软妹,忽然如此认真,他呆了一呆,认真思索了一下,答曰:「好。」果然他毕业后背井离乡,到了北京,现在步入正轨。他在今年有一天忽然在微信上给我发来一条新闻,说:「你看,你的愿望,陈可辛已经在实现了。」我从那一刻,就开始盼望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我和挚友去看,坐在电影院第二排,全程有眼泪盈眶,但是没有掉泪。看完之后我百感交集,不发一言,以至于朋友问我:「你还好吧?」过了好久我才整理好自己的心绪,和他说,我为何我会心情沉重得不发一言。我心中既有悲哀,也有喜悦。先说喜悦。我很高兴,我非常高兴,这是一部将会有很多人进入电影院去看的片。(它的商业性)我去看的时候,全场几乎坐满。片子播放期间,与观众的互动很好,我相信,大部分观众对这部影片都是持肯定意见的,更不乏被感动落泪的观众。不难预料,《亲爱的》会迎来不俗的票房与口碑。而对我而言,这是最重要的,它完成了我心目中的它的使命。很多人在上面的答案中提到,觉得陈可辛逃避、没有给出态度、抛弃了艺术性、选择了商业性,也有很多声音说,他是个聪明的人,一直知道观众的泪点在哪里,什么题材吃香,市场需要什么。的确,但是,那又如何?这是一部有关「拐卖儿童」的电影,我根本不希望它艺术高度有多么的高,我希望它通俗、易懂,那就意味着它的商业化。但是商业化代表了什么?代表会有很多人去买账,这才是这部电影最需要的。这部电影需要被更多人看到,越多越好。因为它肩负着「让别人正视、重视拐卖儿童问题」的这个使命。这才是它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看到了陈可辛的聪明,这一次,我一点都没有反感,反而我很感谢。太好了,对观众的口味就太好了,感动到人、让人落泪就太好了。因为这样我就知道,会有更多的人会进入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会有更多人感受到被拐儿童家庭的撕心裂肺,会有更多人意识到这个平日与他们无关、但是让千万人生不如死的问题。太好了。谢谢陈可辛。你让这部片的观众,至少,至少在两个小时内,体会到主人公痛苦的千万分之一。你将被拐儿童的问题摆到了公众面前,他们也许在从前从未意识到它的严重。这部电影,一定会对这个问题有所改善,一定会影响到一部分的人去解决这个问题、提防这个问题,一定。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这已经够了,我在这里,谢谢你。这个故事讲得其实不错啊(它的艺术性)我在这里不班门弄斧。粗略讲一下。我觉得陈可辛在这部电影中,技巧已经接近满分了。从几点可以看出。1、演员表演全员超越上限最明显的就是赵薇,虽然她在电影里只演出了卑微、悲惨,但是不得不说相比起她以前的表演真的是巨大突破。而黄渤在戏里的演技真的是让人拍手称快,整一个角色的心理微妙变化,从丢失儿子前到后,到找回儿子,整个一个角色的心路历程演变的极具说服力,男人的自卑、尊严,焦急、愧疚、绝望、责任、疯狂。有几个镜头我真的认为黄渤就是那个角色,根本不在演戏。对比现在正在热映的另一部电影《心花路放》,宁浩根本就是暴殄天物,浪费了黄渤。不难看出,陈可辛在这部电影对演员的激发功不可没,他对演员的调度和调教能力也可见一斑。2、镜头语言、节奏均好,主要角色都立体真实(除了张雨绮这种小小配角,佟大为也没处理好)这里不累述,上面有很多答案,讲得很好。上面很多答案,里面分析的态度、取向、艺术性,我都蛮认可,说得很好,我一一看过,很推荐大家看,获益良多。我这里提供个不同的意见,也是我心中的声音。而上文提到的悲哀,一方面,我在影片中重新感受到当初大二观看纪录片的那种揪心感,我明白,我们所能感受到的痛苦,不到当事人千万分之一,我们也决不能深刻地体会到他们无时无刻、无法摆脱的痛苦。另一方面,我所悲哀的更多是明白到自己的才华还非常欠缺,想要好像陈可辛一样合格而出色地为弱势群体发声,我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说一句话评价的话,那就是,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电影。下面长评,对于文学艺术电影之类的评价,难免会带有一些主观性与倾向性,希望有异议时能够理性交流。老实说,其实整部电影我是没有流出泪来的。因为我本人泪点比较高而且比较奇怪。反倒是旁边的朋友在结尾出来之后放声大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流泪,就说它并不是一部好电影。就像我在看完电影之后第一直观的感受并且在朋友圈里发的那句话一样:「我认为《亲爱的》应该要成为中国大陆电影的一个经典,就像是《熔炉》和《素媛》给韩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一般。」对,就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开始要说,中国社会也许需要更多类似这样的电影。关于电影的艺术手法,我觉得排名第一的编剧老师和木易老师其实已经说的不错。我只提一点,其实是看完电影后,和我一起去的朋友对着我说的一句话,她说整部电影看下来,才发现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不容易,大概就是这样子。虽然这个总结看起来没有那么的规范,但其实对于大多数的观众来说,就是这样子。陈可辛没有去刻意的渲染一种怎样的价值观给荧幕前的观众,更多的,他像是采用一种上帝视角的模式来叙说这个故事。而在叙说的过程中,有轻重缓急之分,比如电影一开始选择用大段的篇幅来描绘出鲁晓娟,田文军,田鹏平凡的生活,以及到田鹏丢失之后整部电影节奏突然加快,再到鲁晓娟参加分享会之后的重新刻意细节的描写。除此之外,我认为整部电影的亮点则在于其人物间的对立性。虽然无法拿电影与文学做更多的比较,但是我在整个观影的过程中以及电影结束之后,一直在思考这部电影其完整的众生相其实和我所很喜欢的一个作家毛姆所写的那本名著《刀锋》的确是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导演不会刻意的去传达自己的价值观,而是通过在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当中,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并且用几件社会事件(拐卖儿童,准生证,领养,打官司等)这几件社会事件乍看起来交集并不是很明显,但却总是能从中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最成功的塑造莫过于在他们面对社会事件时,个人所具有的社会背景,价值观,人物层次等方面所产生的对立冲突。在这个冲突之上,是导演用大量的对白所表现出的一场又一场的冲突戏份。甚至是为数不多的没有通过对白而表现冲突的戏份,例如鲁晓娟在分享会上的沉默,田文军在警察局门口的大哭,还有韩总开车停在田文军门口给田文军发微信,以及他一遍又一遍的亲着田鹏并且在喝完两大杯白酒后放声大哭等。这些行为与言语中本身带着每一个人物自己的价值观与社会背景。但是你好像总会觉得,每一个看起来其实都是合理的。如果你真的将自己代入到每一个人物当中,那么其实你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不幸,大家都不容易。」当然,也许可能是因为我本身读书不是太多以及看电影没有太多的原因,我只能举出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对比。我说的这些,也就是目前排名第一的编剧老师所说的一个群像感受吧。我同样认为,这样子的一个,众生相的感受乃是这部电影所能带给我的最大感触。当然,因为整个社会事件过于微观,毕竟「打拐」和我的生活离得过远。所以我没有办法完全理解所有人物的感受。就像是田文军对鲁晓娟的第二任所说的那样:「你不理解,你永远也没办法感同身受。」这是题材限制的,我觉得陈可辛在塑造众生相这点上而言,不得不说似乎拍出了一部杨导的《一一》的味道。下面说回我一开始说的那个话题,为什么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电影。我从小的时候,父母就不断的教导我,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放学一定要等父母来接等等。隔壁哪哪哪家的孩子丢了。可见,拐卖儿童和妇女,其实在中国社会早就已经成了一个多年的话题。并不是这两年才兴起来的。然而,就像我刚刚所说的那样,在整个社会当中,其实这个群体本身的人数是并不大的。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很可能只是会把这类话题当做谈料而已。即便是认识到了拐卖儿童所带来的危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就是更把自己的孩子看管好罢了。2011年的时候,微博上发起了一个叫做「微博打拐」的活动。老实说,其实我没有太关注过。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个人是非常惭愧的。因为我也许曾经无数次的路过一个乞讨的小女孩,她就是被从广州拐来西安来乞讨的。但是我却只是从她身旁置若罔闻的走过去。甚至是看到了那些新疆的八九岁的小偷,我可能还恨他们。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在看完电影之后,是会关注关于拐卖儿童的这些事情。就像我一开始说的《熔炉》和《素媛》让人意识到对少年儿童保护的重要性一样。这样的一部电影,至少能带给大多数人的,是对于社会上一个弱势群体的保护。我认为这一点是电影本身所应该具有的社会属性之一。曾经参与过一个独立电影与纪录片放映组织的几次活动。他们放映的电影大多数都是一些独立纪录片,而那些电影所关注的点无非是社会的中的各个群体。有春运,强拆以及你能在这个社会中看到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话题。也许是我过于年轻尚未踏入社会,我每每都会相信这些是真实的。我相信一个导演能够花这么大功夫拍这样一部纪录片出来,绝对不是为了只赚几个噱头而已。因此这些,成为了我对于整个社会认知的一个渠道。这就是电影的社会属性所在,当代中国能关注当下社会的电影,并不是说没有,但的确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有一些是囿于外部的限制没有办法拍的。但是对于另外一层,其实我们可以不单单的限制于每年产生出的大量的这些电影。所以,我们仍然需要更多这样的电影。不必是同样的题材,也不必是同样的立足点。但是其触碰社会以及带来的影响,是我们共同需要的。先写这么多吧。
看完点映,我想给五星,并非片子已臻完美,而是为了这个题材。如果能够多一些这样的题材,以电影撬动(也许是敲动)现实,即便剧作不够完美剧情不够触动又如何?大陆的影院里可以放映这样的片子大牌的演员可以比较没顾忌(片酬和得奖压力)地出演这样的片子,即使商业立足点又如何?何况黄渤和郝蕾的演技已经无法用喜欢或者很棒来置评。-------------------------------------------------我是严重剧透的分割线------------------------------------------------只是导演误把苦难当情怀。提笔很重,落笔太轻。我承认我哭了,但终究有隔靴搔痒之感。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题材,现实中,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多得是,田文军和鲁晓娟这样的父母。孩子并非一个超大版的钱包,而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你的延续,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活下去的意义所在。我们都无法体会那种丢失带来的巨大空洞感和绝望感。只是你可以尝试去感受一下,从演员们精湛的演技里,触摸到丢失孩子为人父母的疼痛和绝望。但是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不是一部讲失踪儿童父母痛苦或宣传打拐的电影,导演的立足点应是在伦理和法律的冲突上。事实上,这是一个很讨巧的点,也是在打拐背后隐藏的更大更深的关注点。离婚夫妻面对孩子丢失所引发两个家庭的动荡,人贩子的妻子是否有领养孤儿的权利,生二胎是否对丢失孩子的背叛,为生二胎给丢失小孩开死亡证明的法情冲突,丢失孩子对人贩子养母的感情,找回孩子重新与亲生父母建立感情和联系,得不到法律援助的农村妇女,善钻法律漏洞的律师与法律的冲突,无生殖能力的丈夫把责任推给妻子,司法的灰色地带,人贩子妻子的怀孕,以及埋的副线——教师母亲和罪犯女儿,包括你看到的法庭跟一般想象中威严庄严的法庭也不太一样。这些冲突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和冲突本身都振聋发聩。有法律问题(打拐法的不健全),也有伦理问题,更多的是法律和伦理的冲突,这个内核是非常多好莱坞电影的内核,所以我说这是一个讨巧的点。而意义自不必说,陈可辛导演是个文化导演,他和他的编剧思考得很多也很深。我们也能看到这种思考产生的表达野心。可惜的也在于此,太多想说的,反倒一个都说不好。影片用了差不多一半篇幅讲丢孩子和找孩子的事情,但正如导演所说,剧情真正开始其实是在找到孩子之后。作为电影来说,这里面的冲突才是有意思和有力量的。但是塞进去的东西太多,显得太仓促。所以在镜头结束在赵薇饰演的李红琴在医院里因为怀孕而痛哭时,大部分人的反应是:啊,结束了!而我的反应是:我以为刚开始。我知道这个结束的意味,但不认可。影片提出了非常多的问题,也试图做了一点探索,但并没有提供导演和编剧的思索。只是泛泛带过,然后终结在一种奇妙的荒谬感。诚然,这个设计很精彩,但这样一个主题的片子落点放在人贩子老婆的怀孕上,无论如何都算是一种有意识的玩弄技巧。哪怕是结束在孩子带着一口安徽普通话开始新生活上也好啊。毕竟,这是一部曾用名为“亲爱的小孩”或者“打拐”的片子。莫要为戏剧冲突走得太远而忘记最初想表达的东西。至于编剧,细节处自是动人。包括黄渤诉说后来发现有人骗也是好的,包括片头在繁杂的网线里找红绳找网线的特意设计,包括小孩子去看溜冰、那种小孩对另一个世界的渴望甚至贫富差距,包括小孩学方言的细节(之前郝蕾一直希望小孩讲普通话,黄渤认为陕西人的小孩就该讲陕西话,最后找回来的小孩却讲一口安徽普通话),包括张译守在黄渤家门口,被黄渤发现时闭上眼睛装睡、然后给黄渤发的那条短信。而演员,我需要用更大的篇幅容纳一些溢美之词。黄渤对郝蕾饰演的鲁晓娟,有一句评价,“只是我认命,你不认命。”太准确!郝蕾的美始终有一种不认命的决绝和凄婉。我记得她下楼的时候,黄渤问她,“你说孩子被拐之后多久才叫她妈妈的呢?”她回头看了一眼,千言万语在这一眼,愤怒,悲伤,绝望,痛苦,怨憎,和无奈,终于她什么也没说地转身下楼。我记得她在那个互助大会上,面对张译说,“请鲁晓娟分享一下。”一阵沉默。沉默是最难演的,而且在片子的开头,她是一个那么渴望说话会争论的女人,在这里她沉默了。很难得的一段留白,没有周围人多余的面部特写和台词(虽然对于没给特写这一点也蛮奇怪的),但是空气中存在的那种张力,直到郝蕾突然出声而崩裂。她哭着说,“对不起,是我把孩子弄丢的。”能够看到她嘴唇颤抖,缓慢地蹲下去。我理解这种内疚感,联想到她之前在派出所打黄渤耳光的一场,能够深深理解这种因为内疚而带来的巨大折磨,这才是她不吃不喝拒绝丈夫性要求的真实原因,她无法原谅自己甚至无法直面自己的错误。而这一刻,她的爆发,才是她痛苦的真正爆发。还有黄渤痛哭那场,她拦住想要上前的张译,自然,无声,了然地看了黄渤一眼,将心中的情绪都慢慢地压了下去。动人的,都是这些细节,感情,都在眉眼之间。看起来,举动都平常,细细想,却是大恸。黄渤的亮点,如果要一一记录,我大概需要一个EXCEL.我喜欢他含蓄的演技,在鲁晓娟蹲在地上抱住双臂痛哭的时候,他并没有像国产连续剧一样抱住她(像大团圆一样的温情),而是站在旁边,看着她,想要靠近,又并没有靠近,眼睛湿润,嘴唇颤抖,心里即便已经千山万水,然而终究什么都不能说什么也不要做,那种节制而隐忍的演绎,于无声处更见情深。也喜欢他突然的爆发。找回儿子之后派出所的一场哭戏 ,虽然也是慢慢地蹲下来,但是和郝蕾细腻的哭戏不同,黄渤的痛哭是震撼的,翻江倒海的,这种在巨大绝望之后重获希望的冲击,在压抑了三年之后,都在这场痛哭里了。黄渤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偶像包袱的人,所以他哭得很难看,涕泪横流,但是你看着看着,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落下了眼泪。黄渤和郝蕾,本是非常不搭的一对,从气质上来说,郝蕾若是清宫没落后妃,黄渤便是那市井中拉黄包车的,甚至都不如黄渤和志玲姐姐和谐。但是非常爱他们这一对夫妻。感谢导演的选人,让我感受到了这种演技登对带来的酣畅淋漓感(多一句嘴,俩人都是好戏之人,而且都是属于特别认真演戏认真到魔障的人)。两个人的对手戏都很家常,绝无大喊大叫用力过度的演出,但功底正在这种力量的把握。也不用一一叙述,希望大家到影院去看。就说一场,田文军在店里,房东来赶人,一阵挣扎无果,房东走开,黄渤抬头,一眼看到鲁晓娟一身黑衣坐在街边,两人对视一眼,说句做作的话,真是一眼万年。而印象最深的是,鲁晓娟走进店里,问,“你睡得好吗?”黄渤说,“睡不着,真希望不睡。”鲁晓娟递给他一瓶药,“吃了这个能睡个好觉,要是好用告诉我。”从头到尾俩人没有对视过,言语中也无情感起伏。但是两句平淡台词,自然的动作,我相信,他们是真的相爱过。真正难得的并非演戏,也非复原生活,而是提炼生活的日常,却升华为戏剧中的表现,让观者映照出生活和自我。观影后,陈可辛导演说了一句,这个演员阵容真是黄金阵容。是,几乎是可以即使为了演员就买票的阵容。黄渤和郝蕾自不必说,赵薇也是一线中演技有口碑的,张雨绮虽然还没成大器,但举手投足都透出晶光来,张译也是个认真演戏的人,虽然刚上大荧幕不久,比起另几位还是有点电视剧范儿,但有非常值得期待的未来,佟大为演这种角色驾轻就熟,导演爱他,基本上都给他合适的角色,他也没掉链子,其余几个人,包括鲁晓娟丈夫、警察、两个小演员、四川工友,都可圈可点。而值得庆幸的是,导演并没有浪费这个阵容(我们都知道,多少导演和片方浪费了好演员,常常让我们走出影院,吐槽无力,可惜了这演员阵容)。他几乎让每个人发挥了自己的潜力。我说“几乎”,是,并没有完美。这应该是赵薇从影以来比较大的角色挑战了,农村妇女,面目污迹不可辨,一口方言,没文化。看评论,也说她贡献了从影以来最大突破演技。我一向敬佩敢于抛弃偶像包袱可劲儿糟蹋自己的演员,她也实在演技和认真并在。但是,这并不是个适合她的角色。虽然她已经努力作践自己,但还是没有那种糙的质感。或者我先入为主,总会在“小燕子”或者“姚木兰”的那张脸面前跳脱,她独特的念白方式和嗓音,即使在安徽方言面前也无法改变。有一场戏,她穿着很土的衣服拖着行李从地铁站出来,她的打扮和这个繁华的城市格格不入。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穿越回了那部《姐姐妹妹闯北京》,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远,摄像老师残忍地给了一个脸部特写。值得一提的是张雨绮,她从头至尾没几句台词,但气场强大。第一次出场一袭白衣女神儿范儿十足,而且是那种圣女贞德般的女神范儿。张雨绮最难得的是,把没台词都演出了戏。张译我看过他一篇专访,也很喜欢他。他有一场戏,在田文军孩子的生日宴,他说出妻子怀孕,然后走掉的一场,他一边走一边仰头,眼泪流下来。这部戏很多哭戏,但这一场,滋味难辨。片子进行中,想到韩国那部叫《今天》的片子。同样思考案件背后的伦理与法,我认为《今天》在表达和思考上更胜一筹。但我还是要像个水军一样打五星,因为我希望它是一个起点。如果大家因为这部片子,对路上乞讨的孩子多看一眼,在网络或者电线杆上看到寻人启事多看一眼,少那么一点点的恶,多那么一星儿的善,那就足够。我希望大家去影院看,希望它票房好,此后会有更多商业导演关注现实题材,希望这种类型的片子不会受资金掣肘,演员们也不会怕叫好不叫座愿意接演,我们也能有今天熔炉素媛告白或者更好的片子。从无一日忘记,电影并非只有娱乐一个属性。
我很不争气,竟在影院流了3次泪,加上看预告片的那一次,一共4度落泪,真是丢脸到家,枉为男人。我想为这部今年最打动我的国产电影写点什么,却憋了一天,无从下笔。坦白说,本片除了前后对称的叙事结构,没有什么耳目一新、开宗立派的导演手法;“反思二次拐卖的道德困境”的选题切口也只是不落窠臼,称不上醍醐灌顶;那敢于触碰现实题材的社会责任感呢?当然值得嘉奖,但这已脱离电影的本体;你甚至可以说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中国发生,都市报都登腻了……那为什么仍然牛逼闪闪?——《亲爱的》做到了几件虽不甚出奇,但却公认难度极高的事情。这就好比跑完全程马拉松不稀奇,游泳几公里横渡湖泊不稀奇,骑车翻山越岭一百多公里也不稀奇,但在同一天内连续完成三项壮举——226km的超级铁人赛事——就牛逼闪闪了。导演算不上绝世天才,却称得上高段匠人。在《亲爱的》到位地完成了“三项全能”——(轻微剧透)1.
煽情却不滥情,凄惨却不虐心陈可辛说:“哭了而不会觉得你在煽我情是最重要的,不能硬来,得在剧情上、故事上打动人。但那个线其实很难拿捏……。”他用了三招,让你卸下防备,然后偷袭你的泪腺——一是适当加入喜剧元素。整个故事并未跌入一个深不见底的绝望之中,黄渤曾建议导演:“我觉得悲喜剧特别好看。可以适当加一些喜剧元素。不能一个劲悲伤,不要一直往下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感谢宴上,黄渤对张译说:“韩总你帮了我们这么大忙,他应该叫你爹。”这句肺腑之言是一个感动点,但不免让气氛尴尬,张译灵机一动,对着孩子喊了一声“爹”,化解了尴尬,让观众一笑,也卸下了心防。之后,张译半瓶酒下肚,趁你不备,声称放弃寻子,深情鼓励田鹏,宛若己出……直接偷袭你的泪腺。类似的例子还有大家电话调戏骗子的段落。二是角色设定,虽然境遇凄惨,却非懦弱无能。众角色都充满了主观能动性,面对命运无常,再苦再累都没有放弃,而是穷极一切去努力争取。人物命运虽然悲凉、冰冷,人格却积极、温暖。终使得“难受”进化成为“感动”。譬如黄渤亲赴骗局,遭到片子围追堵截,按照“套路”处理就是被拳打脚踢,满口吐血,钱被抢走……但本片却让黄渤精明地带上了一把刀,并最终纵身跳河,用命保住了救命钱。同样的处理,是赵薇被寻子的家长围殴时,导演没有拍她被揪着头发痛打的慢镜头,而是安排了佟大为、黄渤帮忙解围。黄渤抢子,遭到围殴时,警察也是及时赶到,一枪定神,阻止了滥情场面的发生。他们不是弱者。只是命不好罢了。虽然失望,却不绝望。这是我喜欢这片子的根本原因。就像当年喜欢《桃姐》一样——不是一味渲染桃姐的孤独终老、养子无义的“惨”,而是把刘德华塑造成一个深谙世事、绝不吃亏的精明人,看他尽各种努力照顾桃姐,给人一种安全感。人终有一死,那是天命,看着主角把人事已尽,观众就会含泪微笑,不再感伤。三是用情境来煽情。无论是哭是笑,原理都有相通之处。搞笑分两种,一种是语言包袱,一种是情境幽默。后者的最好例子是《西游降魔》里,黄渤那句“你看我干嘛?我他妈还能去哪啊!”。同样的,煽情也分两种:一种是“纯感官煽情”,无非就是撕心裂肺地哭啊、拉扯啊、音乐烘托啊……另一种是情境式的煽情。譬如赵薇在巷子口,温情嘱咐黄渤:“大哥,别让孩子吃桃,他会过敏”。又比如,赵薇在福利院看女儿,镜头突然一拉远,发现她竟然站在了二楼空调上……这两处我都泪崩了。2.
表演有说服力,观众不出戏你也许会说,这不是最基本的吗?观众要是都出戏了,那还了得?此话不假。“不出戏”对于一般电影而言,只是底限;但对于本片,却是致命难关。赵薇彻底颠覆形象,饰演一个初中辍学、种地为生、满嘴方言,衣着落伍的农村妇女李红琴……如果她一出场,你就想到了小燕子或者花木兰,或者像看到《一代宗师》里赵本山出场那样全场哄笑,这部戏就彻底毁了。不仅要解决违和感,还要拿捏好人物在极致处境下的纠结和绝望,既不能绵软无力,又不能用力过猛。难度系数之高,让赵薇数次望而却步——她第一次看完剧本后,明确表示自己演不了,倒是对于中产白领鲁晓娟有一点想象,愿意试试。陈可辛却坚持让她演李红琴。赵薇犹豫再三,还是推掉了。一个月后,赵薇致电陈可辛,问找到人选了么?陈导说太难找。两人再次见面,陈导再次给出鼓励。赵薇也恰好档期空着,才答应一试。后来接受采访时,赵薇说,这一次形象丑,命运惨,如果再演不好,自己就彻底毁了。而陈可辛则说:“你说我是不是开始就知道她成,也不是。我也不是先知,怎么能知道。大家拍戏就是赌。”结果呢?自然是让人惊喜,就像蒋方舟说的:“演员们都拼了!”陈可辛则评价道:“她怎么演得跟新闻纪录片一样?”黄渤说:“你跟好演员搭戏,感觉心是通的。哪怕(演的)是痛苦,也是一次特别愉快的沟通。你知道她在干什么,我回馈的,她也懂。大家就把戏饱满起来了。”都说赵薇奉上了影后级的表演。对于我而言,不让我出戏,甚至一度让我忘记她是赵薇,这就是成功的表演。 补充说一个细节。赵薇曾一度“心虚”,要求说普通话,但导演却坚持要求她说方言。于是,赵薇被迫重拾已经落下了二十多年的安徽话,并且要求母亲以后都用方言跟自己说话……最后效果如何,大家看了就知道。举个反面例子:《新少林寺》里成龙说河南话,是不是让你掉了一地鸡皮疙瘩?3.
群像立体前面两点虽难,但只可谓满足预期。但群像的塑造,是本片给我的最大惊喜。在一部130分钟的电影里,一个香港导演竟然拍出了大陆各阶层的众生相——农村妇女、底层打工者、中产家庭、土豪、公务员、警察、律师、福利院长、法官……最重要的是,这些人不是仅仅有一个身份,而是有性格、有立场,跃然于荧幕上。以土豪韩总为例,我们不仅知道他的身份、立场、寻子年份以及最终结局,还知道他的态度:孩子丢了是报应——自己吃了猴脑,伤天害理,所以信佛了,吃素了,懂得放生了……这个“配角”不仅完成了帮助黄渤寻子、映衬黄渤命运的戏剧任务,他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承载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最有意思的是,看到最后,你会理解每一个人的立场和困境,即便这些角色是对立的,你依旧会产生认同,无法给出非黑即白的道德审判——公务员出于政策要求,要求出示死亡证明,合理吗?合理;韩总据理力争,甚至拍桌子,有必要吗?有必要!人贩子的老婆,就一定是反派吗?看过全片后,也许你最喜欢的就是她;郝蕾申请抚养小女孩,你认可吗?认可!李红琴全力上诉,争取小女孩,应该吗?应该!福利院出于舆论和政绩考量,支持把孩子判给郝蕾,合适吗?合适!还有那个法官,如果是一味藐视赵薇,就俗了;他被一堆案子弄得焦头烂额,却又不失体面。在训斥郝蕾隐瞒事实的时候,也斥责赵薇插嘴,还不忘黑一句佟大为,你怎么什么案子都接?……他们都只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尽力而为,结局若不遂人愿,那又怪谁呢?——体制?社会?还是命运?导演已经完成了他的工作,问题的答案,就交给观众来思考了。最后,想起前天一个制片人跟我说:“这么好的内地故事,竟然让一个香港导演拍了!”言辞间的赞美和遗憾,让人深思。
“亲爱的”这三个字在电影《亲爱的》这里没有其大多数时候所具备的那种浪漫与温馨,倒是传递出近乎冷酷却十分真实的悲伤。它就像一支玫瑰,仍然具有普世意义的爱与关怀,只是,这支玫瑰带有尖尖的刺,在撩拨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敏感部位的同时,也深深地扎进每个人最柔软的地方。以一种直逼心灵的方式,或深或浅地疼痛着每一个心怀善与爱的观众。陈可辛像一个手持带刺玫瑰的绅士,聪明地将镜头对准一般绅士很少触及的社会现实问题,用玫瑰的馨香煽动观众薄弱的泪腺,用玫瑰的尖刺挑拨现实残酷的脓包,在抬升个人艺术情操的同时,顺带把钱也赚了。不乏有自恃高明者怀疑陈可辛近年来选拍作品的动机,认为《中国合伙人》以及《亲爱的》都是在迎合市场的题材之匮以及观众的需求之乏,不免投机取巧之嫌地选取一些恰好能“喂”到观众饥渴点的题材。这样的论点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就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样,再正常不过。但陈可辛究竟是否带有动机来博取市场,以及其作品究竟是否只是喂食观众饥渴点的佐料,最有评判权的,除了他自己,就只有时间了。与其耗费心思去关心陈可辛绅士般手持玫瑰的背后是否藏着其他的东西,倒不如关心其作品本身。我的观点略显粗暴,就是,只要他所呈现出来的作品带着一定的社会人文关怀,并且又恰到好处的展现了某些十分必要的人类情感,就已经比一些沉浸在自我小时代的创作者高明很多。这就好比陈光标做慈善,即便带有很强的营销色彩,也不失为一种富有意义的令人尊敬的行为。何况,陈可辛在《亲爱的》这部作品里所展现出来的,除了日臻娴熟的艺术技巧之外,还有当下大多数电影创作者难得的人文关怀。我无意为陈可辛导演溜须,只是觉得眼下的中国电影很需要这样的创作情怀。创作者如果只关注自身体验或经历,难免落入过于狭小的艺术表达,电影是制造梦境的艺术,也是折射现实的艺术。但凡能够对社会现实投以关怀和思考的创作者,都值得尊敬,因为艺术本身实际上就是反映现实并促进进步的一种方式。所以,当《亲爱的》这部电影的视角投向拐卖儿童这样令人揪心但又残酷存在的现实时,我们有理由对这部电影及创作团队投以敬意。如果你没有去过深圳所谓的那些城中村,你大概体会不到电影里那些狭窄、逼仄、拥挤甚至混乱的街道建筑里所隐藏的不安与压抑。如果你没有去过那些偏远山村,你大概也体会不到电影里那些贫穷、落后、偏僻甚至闭塞的村落里所隐藏的愚昧与无奈。如果你没有为人父母,就很难真正理解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内心深处所扭结的疼痛。如果你没有过失去,就很难真正理解那些失去之后希望逐渐渺茫所带来的绝望之殇。《亲爱的》试图在传递这样的理解,但有多少人能真正的理解,我不得而知,以我目前有限的经验(虽然有幸体验过深圳城中村的压抑以及偏远山村的落后,却还没有为人父母的经验,也谈不上有多么绝望的失去),也无法泰然的说能够完全的、真正的理解这部电影所夹杂的全部情感。但我能够被电影所感动,就像所有在电影院里被电影感动的观众一样,我们都有着人类最根本的情感。而真实的情感表达以及悲剧的折射,正是《亲爱的》这束玫瑰之刺的所在。陈可辛递出的这束带刺玫瑰的刺首先体现在拐卖儿童这一现实问题的真实之上,即便没有片尾真实影像的播放,我们也能感知到这一现实问题的存在。即便媒体再惜字如金视版面为利益之贵,我们也能感知到拐卖儿童这个现实问题的存在。那些为寻找孩子而风雨无阻的父母,那些露宿街头的流浪者,那些令人揪心的横幅字板,那些触目惊心的案情真相,都在提醒着悲剧的存在,以及冷漠的存在。仅凭这样一根尖刺,我们就能为之触动,因为人性本善,同情之心会引发触动。影片的第二根玫瑰尖刺,体现在对人性情感的真实表达之上。黄渤可以凭借停在乡村派出所楼道上声嘶力竭地恸哭而留下其演艺生涯最有价值的一次表演,赵薇可以凭借跪在地上向所有挥向她的拳头真诚地说对不起而收获最为震撼的银幕画面,张译可以凭借生日宴席上的强装淡定到靠着墙壁放声大哭而刺激观众的泪腺,郝蕾可以依靠儿子主动拉起她手时那份压抑已久的悲伤换来的小小喜悦而制造强烈情感冲击,佟大为事业与生活处处存在阻碍所折射出来的奋斗与无奈能够引发不少强烈共鸣。凡此种种,虽然都是银幕上的表演,却实实在在流露着真实的人性情感。那些因为失去、阻碍所引发的人的焦虑、迷茫、不安、恐惧、仇恨、无奈、绝望等等,都是人性情感的真实写照。这些人性情感的真实表达,如同一根根锋利的尖刺,扎进每一个内心的柔软处,疼痛而悲伤。整部影片虽然不免刻意煽情之嫌,也不妨碍其本身所具备难得的良心意义。它试图通过煽情来触动人们的情感,但也引发着一定的思考:对于拥有与失去的思考,对于善良与罪恶的思考,对于命运与现实的思考,对于社会与时代的思考。如此这般,与其说是电影试图传递的说教,倒不如说是现实真实激起的反思。只有身为母亲的人能够真正理解郝蕾的魂不守舍与赵薇爬上半空的勇气,只有失去珍爱的人能够真正理解黄渤的声嘶力竭与张译的耗尽心力。《亲爱的》虽然是带刺的玫瑰,但也仍然是玫瑰,它更多的还是花的美与香,它不仅仅旨在换取理解,它更多的,其实还是唤起反思,从题材角度来说,它在唤起家长们更加关怀自己的孩子,在呼唤大众减少冷漠,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问责并督促有关部门。电影有散场,但社会现实里的悲剧并没有散场,它们仍然在发生着,依然像刺一样随时可能挑拨起悲伤与疼痛。但多一些关怀,多一些理解,多一些爱与善的行动,悲剧之刺就会有少一些的可能。陈可辛双手递出的这束带刺玫瑰,你不必躲避,你应该接住。在触动之余,多些反思,认真地向你最爱的人,道一声:亲爱的。PS:源自
那天从电影院出来,在微信上写:在我看来,中国导演里,第四代是观念现实主义,第五代是魔幻现实主义,第六代是边缘现实主义,新生代是温情现实主义和嬉闹现实主义,而陈可辛这个路子,大约可称为伤痕现实主义或生态现实主义。因为是生态,所以暂时还没上升成观念;因为是生态,所以毕竟还不容扭曲成魔幻;因为是生态,所以走过边缘后还要走一走中间的核心地带;因为是生态,所以除了温情还有冷漠,除了嬉闹还有庸常;因为是生态,所以注定满布伤痕。看编剧张冀的访谈,说到一个提法:好莱坞写的是困难,困难是可以解决的,解决的过程就是电影;欧洲写的是困境,困境是无从解决的,所以那些电影里没有答案。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有新闻报道、纪录片、天涯论坛热帖作底子,基准的材料空前充足,但那些都只是困难,把困难上升成困境,才是好电影,或者说,把困难讲成一部电影,这本身就是困境。虽然生活远比电影精彩和庞杂,但所有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都不背负娱众义务,也就不可能天然地具有戏剧感,所以能否把一个相对简单的线索,安放到很多头绪里,讲出一种丰盈之态,就成了这类主题立身于世的命脉。这份丰盈首先来自于伦理观和道德律上的两难,当那个唯一的造恶者始终缺席并且面目难辨,所有在恶的传递中曾经或正在被戕害的个人,以蝴蝶效应般的联动结成悲剧的共同体,各自裹着各自的隐痛,相互打望、彼此戒备、偶然趋近、终至于隔绝,在无所阻断的恶意里施虐或受虐,你很难说出,究竟谁该比谁承担更大的罪衍,谁又比谁更无辜和可怜。看到后半段的时候,很害怕影片的末梢会按着惯常的救赎之路走向几近狗血的和解:田文军和鲁晓娟找回自我、破镜重圆、用苦心与关爱换回了儿子的心理承认,李红琴诞下自己的骨血、获得了宽恕、被认作田鹏和吉芳的干娘,韩德忠建立了庞大的慈善基金,高律师学有所成为一切失子家庭提供法律援助,所有人忙于原谅、宽宥、抱头痛哭,从此以亲如一家的宏伟慈悲,共同对抗所有遭遇和劫数,你是母亲,我也是母亲,无谓亲疏,给孩子最大的情感完整度与亲缘上的富足。只不过,谁都知道,世间的路上虽不至于都是惨象,可童话般的美好,肯定不是真相——哀而不伤,大巧不工,这是至高境界,片子还没达到,但在那条路上,没有走偏。没有和解,不可能有和解,人与人之间的无法和解来自人与无常的命运、与变异的天道之间的无法和解,好在,也不需要和解,当结尾处镜头依此闪过那些陷在困惑和凄楚中的生命时,你分明觉得,他们在某个时刻里感知到了其它人悲怆的共振,所以,他们可以不再去恨,那,就足够了。就像李红琴面对扛着孩子的田文军,说出的唯一一句话竟是“别给他吃桃子,他会过敏”,野火烧不尽的爱的天性,给了这混沌的世间一道独属于希望的曙色。写到这里,大约可以把困难和困境总结为:前者是拐卖这种现世的、道德和法律意义上的恶,后者是一个缺爱的社会里,所有普通人内心殊途同归的,关于爱的执着。(所以电影的名字才会叫《亲爱的》,因为在不同的、交叠和对立的视点与发声主体里,“亲爱的小孩”是唯一的最大公约数)除了郝蕾和佟大为之外,赵薇、黄渤、张译、张国强,都不算我喜欢的演员,但是我必须承认,这一次,所有人都发挥得很好(大约面瘫派女神张雨绮要排除在外),这种群戏,大家轮流出来导引剧情和主旨,处理起来本身就风险巨大,只要一个人顶不住跟不上趟,整个格局都会垮,好在陈可辛有识人之明,剧本也比较稳,留下了足够的诠释空间。如果说有一点遗憾的话,一是佟大为的人物动机略薄弱,对赵薇态度的前后转折过快,看着比较牵强;二是黄渤郝蕾主导的部分和赵薇主导的部分之间,风格和调性上,多少还是有那么些离散感(把一种深刻的同情迅速转移到对立者身上,中国观众大多数还没有这个观影素养,而且片尾的VCR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红琴虽然痛苦,但她交出孩子后就留在村里,哪儿也没去,当然,这个本子如果让我来写,很可能会作成两个声部的平行叙事,不过那样太炫技,又不够踏实了);三是赵薇在小旅馆把自己作为筹码献给唐青山的那一段,其实是影片里最屈辱最绝望最荒谬的时刻,但是大约考虑到尺度和过审问题,处理得太过草率。很多细节上可以看出,陈可辛在有意识地用最不讨巧的法则叙事,庭上调解一场,法官又是倒水又是揉脑袋,松散得宛若居委会和民政局,两方律师的角力也都点到即止保留在眉目之间,最后佟大为受到的那句“你怎么什么案子都接”的嗔怪还有意外喜感,相比《全民目击》那种过度好莱坞化和港剧化的律政戏,这无疑提前遮蔽掉了那些足以调动观众的燃点和沸点,更接近“社会”而非“舞台”。最后,如果各位有兴趣有时间又有资源的话,建议将本片和九十年代纪实电视剧《中国大案录之九五打拐第一案》、韩国那部很有名望的《熔炉》、第六代导演李杨的禁片《盲山》作比较观赏,看看一种相似的题材,在普法宣教、哲学反思、国民性批判等不同的路径与可能性里,是怎样分别达到极端的。最后的最后再补充一句,“所有人都有问题,但所有人又都值得同情”,在诠释这句话上做得最好的作品,是201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伊朗电影《纳德与西敏》。
刚刚看完。说实话,对陈可辛我一直缺乏信心。他有好演员有蕴含各种情怀的好故事。可是总是缺少一种强力磁场让你深陷其中。<亲爱的>亦是如此。但它还是让我百感交集。故事的开始是09年夏天,郝蕾用的是E71。把我一下子也拉进那个没有安卓没有苹果的时光。我会教她安装软件蓝牙联游戏。那时候一切都如塞班系统简单美好。后来鹏鹏丢了,当黄勃说,南下深圳,做生意赔了,跟老婆又离婚了,现在孩子也被人拐走了,就觉得支撑你活下去的最后一根线也断了。我的心就抽了那么一下。我能体会到他的感受,当你爱一个人,披荆斩刺,饮冰饮雪。你却发现她越来越远,你只能带着满身的伤疲惫的看着她慢慢消失,你却什么都做不了。后来鹏鹏还是找到了 ,当父母的当然欣喜若狂,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孩子经过三年完全不同的生活,已经变了,不是当年的鹏鹏了。当你每分每秒都在想念的人出现在你眼前,你会突然发现,因为你的缺失,她变的那么熟悉而陌生。陪伴才是漫长的告白。当我那天接到你的电话,当我在车站见到你,你说我的心情是不是也是这样。这样的欣喜若狂这样的不知所措。当鹏鹏去福利院看望妹妹吉芳的时候,哥哥妹妹涣散的眼神一下子都明亮了起来。紧紧抱在了一起。吉芳叫着哥哥,你也常常喊我哥哥,有时候还喊爸爸。是的,也许真的是这样,我们各自缺失了了很多,对方已经不单单是恋人了。这种相依为命让我心安。当鹏鹏的生日宴上,韩总宣布要第二个孩子,然后忘情的亲了鹏鹏。仿佛就在亲小宝一样,那个吻,就是对小宝短暂而又漫长的吻别。也许是你每次叨叨我过马路要保护你,很多次过马路我都会下意识牵你的手,然后为了赶绿灯一起跑向马路对面。所以我每次看电影都会坐在你的左边,这成为了一种习惯。可是这次,我刻意坐在了圈的右边。当哥哥妹妹抱在一起的时候,我看了看我的右边,是一张陌生男人的脸。然后我看了看左边,是圈疑问的表情。我笑了笑,说吉芳真可爱。然后就看见吉芳说当赵薇刑满出狱,南下深圳去征求女儿的时候,当她看见昔日儿子吉刚,发疯一样去拥抱他。结果却被众人当人贩子在街上拳打脚踢的。她无助的在拳脚下跪下了。痛苦流涕。我去年跪在我的飘窗上,同样的痛哭流涕,同样的万分绝望。第二天我也马不停蹄的南下,换来的也是精神上的拳打脚踢,我一个人孤军奋斗,不仅要应对我的全家人,也要应对你的全家人,我居然还要应对你。几个回合我就败了,第二天我只想早早的回家,离开这里。当赵薇最后得知自己怀孕的时候,这时她才知道,自己一直活在欺骗中。她失去了丈夫,儿子,女儿,得到了谎言。天大的笑话,影片就这么突然的结束了。很多人都觉得怎么结局这么突然。是的,我也觉得突兀。可是我觉得这样挺好的,真的完美的契合了我。结束的戛然而止。你说早就想放弃,还骗我那么久。赵薇在孩子们最可爱的时候失去了他们,我也在最爱你的时候失去了你。我得承认这个谎言,这个结局。送圈回家的路上,看见十几人披麻戴孝在路口烧纸,我诡异的笑了笑,圈说你笑什么笑怪吓人的。我说没事,你只要心里默念一路好走,阿弥陀佛就没事了。老天爷,敢不敢别这么应景,纪念死去的爱情么?我也只能说一句,一路好走。圈给我指她回家的路,最后走到了爱民路。我说你家就在这条路上?圈说,是啊。我笑了笑。她说你今天很奇怪啊。我说这条路我很熟。这种巧合让我欲哭无泪。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我送你回家属院,很晚了,我说我就在这看你,你赶紧回屋,我说要跑的。你就蹦蹦跳跳的往里面跑,你就一点一点消失在昏黄的灯光下。我突然就神经质般的伤心难过。就觉得你是消失了。我就这么一直盯着你离开的方向发呆。现在我送完圈回家,我又一次来到三院家属院的门口,看着那个方向,还是一样的的昏暗。只是这一次,你是真的不会再出现了。圈说,今天你的眼睛太红了。我说戴隐形时间长了。其实是,我的眼泪在眼眶里徘徊,我再也不想让它为你再流。我和圈认识认识十年了,圈说,你看陈奕迅的十年就是给咱俩唱的。我说是的。才发现我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圈说,你要好好的、明天见。我用我这段时间最会心的笑,说:天天见。至此才明白,相安无事是最奢侈的字眼。嗯
这篇文章重点说导演。现在问题来了:香港导演哪家强?我对《亲爱的》这部电影的一句话评价就是:够成熟。成熟来自陈可辛这10年来在合拍片生产线上的摸爬滚打,练就一身功夫:演员把控方面,他用好了电视剧范儿的佟大为张译、导演范儿的赵薇、文艺范的郝蕾,话剧范儿的张国强;精确到秒的情节点设置、精准到帧的场面调度让你感受不到摄像机的存在;规避掉所有引发争议的主旨因素,让所有人聚焦在父母——孩子这一单一情感线上,加上选自真实事件的戏剧化演绎,在影院不哭那是你还没孩子,或是不好意思。他连煽情都不屑,你却已潸然泪下。很多人感叹:类似的内地题材有的是,就是没人以商业片的形式好还表现,要么装逼要死,要么低俗到吐,比如翔一样的《日照重庆》。一个香港电影人普通话说不利索是怎么做到的?说来陈可辛也是蛮拼的。新千年以来,香港导演圈里,在大陆人气赚得最旺的是许鞍华,争议最大的是彭浩翔,最接地气、最叫座的是陈可辛,《黄金时代》则很可能让许鞍华断档,拜杜汶泽所赐,《人间小团圆》让彭浩翔内裤都输掉了,但《亲爱的》会把陈这一趋势继续下去。对大部分影迷来说,是从《甜蜜蜜》开始认识陈可辛,但那是部属于港片黄金时代的大作,陈在大港片时代里不算出彩、不够拔尖,排在他前头的刘伟强王家卫连起来可以绕中环一圈。真正让他脱颖而出的是合拍片时代的到来,陈可辛迎来自己大片时代也是在2005年以后,拍出的北上猛接内地地气的作品:发端于《如果爱》,张学友、金城武和周迅两岸三地演员以一部歌舞剧的形式敲开了2005年贺岁档。这部作品让周迅获得最佳女主角的同时,造型、音乐也都在金像奖暂获颇丰。随后是2007年野心极大的《投名状》,2009年野心更大的《十月围城》,2011年野心大得没边差点玩脱了的《武侠》,2013年野心大到谈中国梦的《中国合伙人》,直到2014年突然收缩,拿出这部转回《甜蜜蜜》路线的《亲爱的》。至此,他已找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吗?陈可辛就像NBA的马刺队,一直被低估、一直很稳健,保持在奇数年有输出、有作为,包括2014年这个偶数年,马刺和陈可辛都打破了自己的惯例。什么是陈可辛的惯例?基数年发片那只是面子,这其中的里子是对接内地话语的野心,自2005年以来,从小清新直接往家国天下梦想道义这条道上差点走到黑的野心。可能陈可辛一开始也嘀咕:好了,进入广电总局治下了,那么多的题材、类型,那么多演员,那么多禁忌,观众那么重的口味,应该怎么搞?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他去拍什么鸟《投名状》完全是被那家年华语电影古装风带沟里去了,把一个金城武帅哥排得跟黄渤似的。《武侠》就更别提了,全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内奸跳反,雷公助我!”,这两部片完全是想接地气,结果接到了沼气。幸好他是个愿意不断尝试的家伙,不拘泥于题材、演员、主旨、成败。于是有了《十月围城》和《中国合伙人》,完美的主题切入、成功主旨构建、一如既往的叙事能力,陈可辛地气接对了、通电了,观众和评委都买了账:《十月围城》用文艺方式讲述了一帮NB们的2B举动,而《中国合伙人》,完美讲述了一群普通青年用2B劲头完成自己文艺梦的故事。陈可辛像波波维奇一样,每年面对不同的土豪暴发户新贵球队,变阵换招,然后努力接近冠军;陈可辛也是不断变化与观众、审查、审美、投资的距离和角度,找到合适的机位,这其中赢过,也输过。美团的王兴创业十年,出了本书叫《九败一胜》。对于电影这种要让大家叫好、消费时间很短的商品兼艺术品,聪敏如陈可辛也只能算与世界打个平手,姜文这个天才也有《太阳照常升起》这样的失手,试问还有谁敢说自己全胜而退?但无论成功与否,陈可辛一路过来,眼看是彻底脱离了小清新,认认真真与大陆世界的光怪陆离为伍:《十月围城》还有香港背景,意识形态完全是内地的“让领导先走”,只是挂了革命的帅;《中国合伙人》则彻彻底底的内地话语、内地素材,充斥成功学的冷暴力:《投名状》也太沉重了,女生不会喜欢。我们无法指责陈可辛“你变了,不文艺不温暖了”,这是不讲理:一个会计跳槽到了菜市场收银,你让他对大妈们说会计分录吗?犯不着。陈可辛在试错,在妥协,而这些为电影所做的妥协最终也有了收获:金鸡奖拿到手颤不说,金马金像也没有拒绝这位保持两年磨一剑的男人,更重要的是,观众逐渐认可、赞扬、买单。我们要感谢陈可辛的聪明与圆润,港片或者说合拍片不至于都沦为《越光宝盒》、《家有喜事2013》之类的冷饭。至少,陈可辛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一看。然而最可贵的是,他只是在妥协,而不是在投降。你以为他被招安,其实是降汉不降曹。在他站稳脚跟的时候,突然杀了个回马枪:新推出这部《亲爱的》,题材还是取自内地,演员依然一色内地,投资来自世界各地,但讲了一个《甜蜜蜜》口味的好故事,几乎和内地意识形态完全绝缘。这是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跃进。很多人以为他回来了,却不知他曾经走得有多远,也不知道他的心境发生什么样的沧海桑田:就如电影里被找回来的那个田鹏,观众从额头那道疤认出了他,但此田鹏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田鹏了。港导北上哪家强?我来答:影坛蓝翔陈可辛!
这么好的故事,幸亏落到了陈可辛的手里。落到内地导演手里,铁定脏乱差,铁定乱煽情。0.非要说情怀和坚持的话,敢让女主角在第40分钟才露脸,无疑是一种坚持。1.除了陈可辛,想不到谁能把这种题材的电影拍的这么“干净”。大量人和物的特写,大量水的元素(雨,湖,酒,泪),浅景深,大量红色(几乎没有一场戏里不出现)、黄色、绿色,(除了赵薇和民工)人脸、头发、衣服都干干净净。这个自称从出道期作品里就看不到愤怒的家伙,确实调和的不错。2.不表达立场,而是引发思考,这种东西近些年的大制作国产电影里,很难得。3.最催泪的,反倒是片尾拍摄原型人物的那3分钟。散场的时候,有人静坐,有两口子手牵着手,有人抹着眼泪。 4.赵薇的体检报告,剧情上的神来之笔。貌似原型故事里并不是这样,陈可辛就是这么个心软的家伙。5.张译这个角色最出彩,不是演得好,而是角色的复杂度深刻到位。那场田地里救了只猴子后,张译默然走远,大家呆立原地的戏,只能拍案叫绝。
郝蕾太迷人了。
看完电影心情感觉很复杂,诚然如高洋在答案中所说,这部电影很鸡贼,没有任何立场和态度,将许多社会中赤裸裸的现实和盘托出在观众的面前。各种情绪、感情和利益纷争交织,但电影中没有对任何一种冲突加以强调,没有试图去带入任何人,只是基于事实娓娓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故事讲得很棒,演员演绎得很到位,给观众留下的想象空间会很大——比如我,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听说很感人,许多人都哭了。但对于泪点低如我,看这部片却没哭。倒像是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随着电影中的情节去思考了一些更广的问题:鹏鹏丢了,田文军到处发帖、发新闻、发小广告寻子,收到的却是一些为骗取钱财而来的不实线索和电话。在他只身前往河北寻子时,甚至遇到了赤裸裸的抢劫。为保全救命钱不惜跳入河中。你所遭遇的痛苦,其实和别人没多大关系。甚至,你的痛苦和弱点还会被别人来利用取财。田文军带着鲁晓娟去参加丢失孩子的聚会的时候,听其他有着同样遭遇的人讲述各自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当讲述完毕,韩总说:我们一定要找到丢失的孩子,不可以再生一个,这是对他们的背叛。以及最后的鼓掌、鼓励、唱歌,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传销和洗脑。我对于一切执念都抱有一种化解的态度。这个场景,包括后面在大巴车上的场景都让我想到在知乎看到的某位知友发的一篇文字,专门讲述了他所遇到的上访者的故事。上访者怀着各自不同的苦难和不公来到北京上访,没钱了睡桥洞、回去赚一点钱赚够了路费便再来上访,竟分不清他们的生活是因之前的不公而变得糟糕还是因为一直不断的上访而变得糟糕。田文军和鲁晓娟收到消息去安徽山村看到形似鹏鹏的孩子,顾不得多想其他,抱着叫吉刚的孩子就跑,孩子一直哭闹,孩子妈李红琴一直在后面追赶。看到这里,不由得让我生出一个念头:万一孩子要是抱错了呢?孩子要是不是鹏鹏,只是因为长得像怎么办?丢失孩子的父母岂不是反而成了抢别人孩子的坏人?——弱势的一方转眼变成了恶劣的一方。所以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我反而希望村民们快点追上来,警察快点赶来,好尽快地弄清楚事实。好在导演安排了吉刚正是丢失的鹏鹏,但对于这混乱一幕的思考却深深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有的时候,邪与恶,弱势与强势,也许只在一念之间。丢失孩子痛哭不已的父母何其可怜让人心痛,可转眼他们也会变成邪恶强势的一方,对着一个不知情的“人贩子”老婆挥舞着拳头,高喊:“打死她。”正是这一幕,后来在电影中也有更为直白的表现:从法院出来的李红琴和高夏乘着公交车,李红琴看见鹏鹏站在街边,不顾一切地冲过去紧紧抱住。在众人疑问这是谁时,鲁晓娟丢出一句:“人贩子的老婆!”于是苦难的丢孩子家长一瞬间都找到了积压已久感情的出口,站在道德制高点和绝对优势对农村来的李红琴拳打脚踢,口出恶言。吉刚和吉芳对于李红琴的依赖,母子母女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不由得让我在想:到底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生养关系是天性如此还是由社会习俗人之常情所致?被抱走的鹏鹏认别的女人做妈只会令人心痛更加痛恨人贩子,破坏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没有人会去指责鹏鹏——你为什么认别人做妈?不认你的亲生父母?但是要是丢了孩子的父母不去寻找,继续过着原本的生活则不会被世人所容忍——我们不能再生孩子,这是对我们丢失孩子的背叛!我们要一直寻找,一定会找到!鲁晓娟和现任丈夫正常的性生活甚至也无法继续,这样的要求都让她觉得不可接受。就连找到孩子的田文军和鲁晓娟,要是不带鹏鹏去参加众人的集会也会被同伴所诟病——当初我们帮他找孩子,他们找到了,却都不愿意为宣传贡献力量!年龄太小不记事的孩子被抱走之后时间长了会对所处的环境熟悉,进而认抚养他的人为父母,在他不知道自己是被拐卖来的之前生活都不会有所变化。但当他长大了,成年了,知事了,多多少少听到他是被拐卖来的,那个时候他会不会厌恶养父养母,甚至想逃离出这个环境?所以想来,竟分不清亲身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人成年之后在社会中形成的一种认知,还是先天本就带有的。婴孩不在父母身边依然可以成长,但失去婴孩的父母的生活却被永远的打乱了——不知是被人原本的亲情属性还是社会属性。电影呈现的元素很多,故事环环相扣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比较平实,但给人思考的空间留得很足。这些问题原本就存在于社会当中,有原型有基础,在一部电影中呈现这么多,虽然态度不甚明确,但平铺直叙的故事讲清楚了,还不错。比《触不可及》要好一些。
找到孩子之后,故事才真正进入重点。失子之痛,寻子之难,失而复得的极度激动,随之而来的陌生和无奈,这些都很打动人,但这些不是最核心的。最核心的东西是影片后半部分,故事具有了一种古典式悲剧的巨大张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每个人都不能称心如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每个人都不被他人理解;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听不进别人的观点;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每个人的正确在他人眼中都是错误。犯下大错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谁也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但事情却充满了矛盾,激烈而不可调和。面对一个无解的问题,局中的每个人又将何去何从?———————————————————————————————————————————这是继两年前看过《一次别离》之后,又一次有一部电影将如此深刻的问题剖析给我看。当然,美中不足的是,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比例相当,导致电影重点有些分散。
电影中有两个情节让我觉得有点膈应,不吐不快。希望大家给予指点,理性探讨。知乎上一水儿经过深刻思考的好评,让我写这篇答案的时候压力山大。先亮明立场:我认为不论是从题材,还是故事讲述的视角,再到演员的演技,《亲爱的》都是一部好片子,值得一看,甚至一看再看。以下内容有剧透。1.田文军和鲁晓娟在与儿子失散三年之后,在安徽村落见到正在喂鹅的田鹏(杨吉刚)。田鲁二人身为父母情绪难以抑制,冲上前去把田鹏抱走,在乡间小路上跑了十多分钟。看这段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田鹏心里是什么感觉?三年前被陌生男人带上火车,或许还辗转路途来到陌生的乡村。这些经历或许已经和当时刚刚学会的陕西方言一样被田鹏忘记了。但路上的颠簸,和亲生父母分离的不安与焦虑,环境巨大变化带来的强烈的不适应,一定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痕迹。三年之后,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田鹏依旧无法选择拒绝和反抗。不同的是,田鹏心智变得更成熟,对世界的认知更准确,而事情发生的方式也更激烈、更突然。像是隐隐作疼的伤疤突然被揭开,身上的瘤被用刀狠狠地挖去,汩汩鲜血,伤口难以愈合。这显然是一场没有准备好的营救。但我明白对于田鲁二人,这几乎是当时能做的唯一,甚至是最好的选择。他们并不知道李红琴把田鹏当做孩子还是工具,不知道不抓住这次机会,还能不能再见到失散多年的亲生骨肉。他们与孩子分离太久,已经没有办法再考虑权衡。他们要保护孩子,用当下认为最好的方式,越快越好。每个父母都一样,这是流在血里的东西。但我依然忍不住在想,如果我是田鹏,我在当下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一个男人的肩上穿过田间,飞快的远离自己的家,我会多么恐惧。也许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如果我是田文军,我能不能有更好的方案,让我的儿子在必须经历的第二次变化中,尽量少受一点伤害?很遗憾,似乎也没有。现实就是如此,有时候别无选择,只能用善意伤害善意。但如果情况并非如此紧急,我真心希望每一位父母在处理和孩子有关问题的时候,能先做好准备,能更多的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在这种语境下,这也许是一个太圣母的建议。也许二十年后,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会有改变。但现在,我实在难以忘怀,田鹏在重新面对田文军时,眼里的恐惧和愤怒。2.高夏在家办公,高夏的母亲让高夏吃饭。高夏请母亲先吃,高母烦躁,并在高夏提到吃药后突然发火,随之说出窗帘后面的人、女儿违法对自己名誉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最终掀桌。如果说对第一个情节无法释怀是由于现实的纠结,对这个情节的纠结则更多的是对导演或编剧的不理解。从幻听、妄想的症状看,高母的病有很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这种疾病的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无自知力,即绝大部分病人完全不认为自己有病。患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较为典型的症状是幻觉和妄想。大家比较熟悉的《美丽心灵》里的约翰纳什即患有此病。目前虽有一些研究成果表明精神分裂症和遗传等因素有关,但并未找出合理的生理病因,更缺乏行之有效的方式对该病症进行治疗。在修习《变态心理学》课程时,我曾有幸作为课程实习生到精神病院见习。我看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是非常痛苦的——他们认知中的世界被所有人否定,以至于他们不知道他们看到的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哪些是虚构的。这简直比《楚门的世界》更让人难以忍受。而时常伴随着的胡言乱语、社会功能退化,乃至自伤或伤人的倾向,让大部分非专业民众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偏见和歧视。在我看来,他们是一群非常非常需要帮助的人,但至今没有人可以给予他们合适帮助,很多人也并不想帮助他们。我期待有更多像《美丽心灵》一样的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关注他们。说回《亲爱的》。这部分突然出现的情节让我很困惑。如果是导演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引导观众关注这一群体,那影片中对高母的着墨实在太少了,最终我们甚至都不知道高母口中的女儿究竟是不是真实存在。而且,导演也不必在本已经足够沉重的影片中再加入更多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样反而让人找不准重点。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导演希望高夏也符合影片的整体感觉——沉重的生活。但这样的设置未免有些刻意,而在高母掀桌后满身饭菜的高夏在影院引发的笑声,对我来说那么刺耳,像是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嘲笑。电影中大量反映现实的细节,每个人的合理和善意引发的不可调和的冲突,带给我非常多思考。作为一个nobody,感谢电影的主创。还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头——如果有一天我为人父母,我的孩子丢了,我愿意坚持多久?我希望终有一天,我能为我的答案负责。
(重度剧透,请谨慎阅读)一面倒都是赞誉,让我想到了《十月围城》和《中国合伙人》上映时的情况。陈可辛团队历来在公关上都不遗余力且经验丰富,影片刚上映没两天,有热门的负面评价倒是怪事情了。不过,我对《亲爱的》一点也喜欢不起来。我尊重电影人挖掘新闻事件的立场和视角,也敬佩各位演员为电影奉献出的高超演技。陈可辛和他的团队在对电影技术层面的精研上,在华语电影中都是高水准。在这部电影中,「亲爱的」陈导不止是把他对电影技术层面上的理解发扬光大,甚至快到了计算机级别的程度:什么时候应该铺垫情绪,什么时候应该给大特写让演员淋漓尽致发挥演技,什么时候音乐响起镜头放慢节奏卡停让观众有时间抒发情绪,什么时候该来个大哭戏顺便感染戏院里的群众们哗哗哗的掉泪;甚至是,什么时候夹带点大众喜闻乐见的,但其实不痛不痒的,黑体制、黑政府部门、黑公检法的环节,这一切全都按着商业电影的流程图精心的计算和设计着。而在这种设计感之上,又套上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这本身就是产生了一种让人不舒服的违和感。李红琴这个角色的违和感最为典型。赵薇演的好不好?从语言到动作到神态,她都竭力的在演一个农村女性,配合上化妆和衣着,甚至赵薇本身就不算很摩登的五官,至少从表演的角度看,就算不能说她演得精彩,角色的外部特征却是让人信服的。但是呢,导演和编剧为了让这个角色身上积累更多的戏剧冲突(或者说洒更多的狗血),赋予了很多这个角色原本不应具备的行为模式:与福利院院长沟通时以律师相威胁,找律师看似无知的讨价还价,为了让唐青山作证而和人上床。但是这些细节,仔细一想,怕是更符合小城镇或者城市人的行为模式,和李红琴这个非常农村的角色定位并不相符。结果,李红琴这个角色在大部分时候让人别扭。「寻子联盟」的这个组织,影片表现的也不尽人意。切入这个组织时,镜头首先出现了几段类似访谈节目的切换式大特写长独白。然后画面一转,变成了一个集体聚会,张雨绮类似圣女念经般的一段台词,之后则是类似「宗教聚会」之类的仪式。大特写独白,当然是为了体现各类丢失孩子的父母们的痛苦和挣扎;而集体聚会的部分,则是想表达对孩子的四年甚至上升到了信仰的程度。但是但这两部分的镜头语言是有很大落差的,前者是纪录片式的,而后者又是舞台性的。两者镜头语言的错落感,事实上导致了人们对这一组织的属性产生了疑惑感。直接了当的说,有多少人在开始时怀疑这个组织近似「邪教」?那几段大独白,以及之后郝蕾的情绪崩溃,包括他们所强调的「绝对不能再生一个」,这些都是基于人类本身的情感的。但是,如果是要现实主义的表达,应当在几个大独白之后,多去揭示一些组织诞生的基础以及时代背景,然后在跟上后面的那些仪式和煽情的桥段,我猜想大家体会到的东西会是不同。而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整部电影都避重就轻的没有去试图交代事件的完整全貌,而是为了达到洒狗血的目的,过分的去强调所谓的「情」,以及这种情与现实和法理间的冲突。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大家拍电影要卖钱,就算迎合观众一些,甚至鸡贼一点,也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但是陈可辛本人,从拍电影以来,又不是那种没有表达欲望的人。其实我上面写的两个例子,想表达的是,陈可辛这些年来,尤其是在遭遇了《如果·爱》,《十月围城》和《投名状》连续的叫好不叫座之后(虽然票房不差,但全部都亏惨了),他有点迷失了。这种迷失,反映在《武侠》时,还只是迎合时髦的侦探风,用古装拍了个科学悬疑片。在《中国合伙人》时,则是为了达到某种时下所需的成功学的效果,最后用一种根本不是正常人的逻辑和行为模式的方法,硬是让一部潜在的中国的《社交网战》,变成了一碗超大号心灵鸡汤。(孟晓骏和成冬青在一座命名实验室面前一笑泯恩仇,最后大家为了抗击美国人的无理取闹和民族大义,为了上市的梦想重新凝聚在一起。亲,这样的戏码连现实中的俞敏洪和徐小平都做不到啊!)。而到了《亲爱的》这里,既要符合各部门的要求,又要满足广大群众在电影院身心灵大受感动需求,就直接放弃了艺术创作者应有的表达态度:你们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素材。需要怜悯之心,我就给你对大城市底层生态的展现。需要黑体制,我就先黑公安局的24小时制度,再黑律师们为了赚钱无恶不作,还黑法院的无序混乱。需要虐心的家庭剧本,管他原型故事是什么:反正先给你来个夫妻因生活困苦失和离婚,再插足个帅气有钱的新老公,小孩丢了后女人不愿意ML夫妻失和被迫去看心理医生,然后旧情人在重拾小孩的过程中旧情有些复萌,最后新老公因为女人宁可收养而不肯和自己生儿子两人闹离婚;这还不算完,然后新老公因为这个,还把各种信息告密给自己还未离婚的老婆的对方律师。这根本就是《爱立方》,《老娘舅》之类的家庭伦理节目才能编出的段子啊!回头再一细想,这些可以撰写编造的东西,真的对故事,对情节,对态度有帮助么?不尽然吧。韩德忠夫妇去办理生育证那段,并不是必须的剧情;黑公安局的24小时,最后几位公安局的同仁不还是在侦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佟大为演的律师的母亲的出场,和他之后对李红琴案子的态度转变真的有强逻辑关联?但这些,因为需要,被保留下来了。.这还不包括电影之中的各种瑕疵:韩德忠在生日宴之后跑去角落哭,镜头从室外转向室外,为什么就突然从大晴天变成有雨水滴落下来?律所什么时候能够对员工进行「行政处罚」。还有「抚养孩子」什么时候可以说成「赡养孩子」了。然后,在狂塞了一大堆有的没的了之后,我们要陈可辛给个态度,唔,你想到什么态度去总结了么?最后,赵薇得知自己怀孕(我们就暂时不讨论造成这个怀孕的事情根本不成立了),一个超级大特写,赵老师充分发挥了自己五官的情绪渲染力,哭了整整一个长镜头,景深渐渐拉远(部分观众的情绪被渲染的越来越浓)。电影结束了。软文当然会写:「导演已经完成了他的工作,问题的答案,就交给观众来思考了」。但问题来了,导演真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他根本没想认真还原新闻事件的本身,或者想更深入的引发人们对社会现状的讨论,而是在思考如何更好的添加各种鸡贼的下脚料而不可自拔吧。大家想想,为什么到结尾播放那些原型故事画面时,受到感动的人反而比在主片之中要更多。这根本是因为,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是最动人的啊。而这部《亲爱的》,早已在陈可辛的胡闹之中,离真实远的不可思议了。某神秘组织的成员 老师说,如果我来拍这片,一定是首先考虑如何用冷静的语言去表达这社会的不堪,然后再去思考观众想要的被感动的需求。这可能更接近于我们对于这个题材的电影想要的样子。而陈导,恰恰是反了过来。看完影片出来,费律师对我说:「怎么感觉好像在看中国梦想秀啊」。我无言以对。
赵薇看看鹏鹏在参加寻子的活动,奋不顾身的冲上去抱住他。这时,寻子的父母们开始围攻赵薇,佟大为为了保护赵薇挺身而出挡在他们之间。这时,我脑海突然付现出一句话,每个国家都需要自己的辩护人,去阻止坏人做坏事和好人做坏事。附图两张:两个国家的辩护人。
…………以下内容严重剧透,请慎重阅读。……………… 亲爱的,你说这是怎么了?  下午,去上班,见到楼下很多人聚集,走近,原来是公租屋在摇号。   正好碰见一个前辈,寒暄几句过后,前辈忽发感慨:“你看这些人,多难啊,50平米的房子,还要等大半年,还不知道能不能摇到。”   我忽然无言以对。   看着面前这些人,都是极平常极平凡的普通人,或许是某个角落水果摊的商贩,或者是某个工地打着赤膊的工人,或者是某个车站拉着你擦鞋的妇人,或者是某一天大喊大叫着上访的老人……   而现在,他们聚集在一起,衣衫褴褛,神情激动,雀跃不安,手上攥着一张号码单,仿佛如获至宝。   摇号的意思是说,一定有人摇的到,但也一定有人,摇不到。   我甚至不能想象他们失望的眼神。这些人,往往都已人到中年,却上无片瓦,下无立锥,如今,只能寄希望于老天眷顾,命运垂青。   我更加不能想象那些失望的人们,当他们回家后,如何面对或许守候多时的亲人的期待?   或许,在每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背后,都是难诉沧桑。   该说说这部电影了。   电影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深圳,可他的主人公田文军,即便是放在我们这个小县城,也不会让路边的行人引发半点注目。   田文军离婚了,在偌大的深圳,某个不知名的小巷,开着一家小网吧。   他还有个孩子,叫田鹏,法院判给了他,只允许周末跟着他母亲。   他们俩或许是前世的仇人,不能见面,话不投机,见面就吵。前妻把孩子送回来,不放心,恨其不争,说他不好好教育孩子,田文军怀抱着孩子,怒冲冲回过去一句话:“我认命,你不认命。”   田文军就像无数极普通极平常的中国人一样:“我早就认命了。”就像电影里他的自诉“做生意赔本了,又和老婆离婚了,我已经是人下人了”,还不认命,又能怎样?   可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   在网吧,他和儿子一起玩连连看,那些厮混在网吧里的少年,年少轻狂,年轻气盛,一言不合,开始打架。   田文军不想管,但不得不管,毕竟,这些电脑,已经是他唯一的家当了。   但是,好不容易,等处理完残局,回过头,孩子不见了。   孩子,不见了。   这是电影《亲爱的》开头,寥寥几个片段,勾勒出了人物背景、故事框架和矛盾冲突,简单,明了,引人入胜,意味深长。   然后,他开始疯一样的寻找孩子。   报警,去火车站,发传单,发帖子,高价悬赏……   就像我们曾经无数次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在微博和微信的某个角落,见到的那些父亲母亲一样,失魂落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或许有好心人吧?有人打来电话,发来相片,让他带着钱,去领孩子。前妻却提醒他,说相片是假的,是骗子。   他不相信前妻,很久以前就不相信她了。他也不相信,会有这么坏的人,去骗他找孩子的钱。   于是,他毅然决然,带着钱,跋山涉水,千里万里,去找孩子。   但还是留了个心眼。幸亏,最后关头,他识破了骗局。   却被骗子追赶,在漫长的火车轨道,好几个人围着他,逼着他,抢他的钱。   他一边挥舞着护身的匕首,一边哭喊着:“这是我找孩子的钱啊……”   为了继续找孩子,他终身一跃,跳下了铁桥,坠入了滔滔江水。   他宁愿去死,也不愿意被别人抢走找孩子的钱。   他始终不能理解那些骗子:“现在,我连孩子都丢了,我什么都没有了,我已经是人下人了,他们为什么还骗我?”   为什么?   坐在影院的我,几欲垂泪。   想起那些在某个角落,经常被我们忽视的“拐卖”新闻、 “寻子”悬赏、“骗子”故事……这些背后,会有多少残酷?多少血泪?又会有多少人性的丑陋、罪恶和戾气?   为了钱,有些人什么都做得出来。电影里的另外一个人物说起在缅甸,老板带着他们看笼子里面的猴子,其中一个猴子格外聪明,用手指指着其它猴子。而最后,被吃的却是这一只。因为,老板说,最聪明的猴子,脑子最嫩。   人性之恶,何以至此?   有钱又怎样?人人都身处其中,深受其害。“我住在五星级别墅区,他们告诉我绝对安全,可只不过去趟超市,转身孩子就不见了。”这个吃猴脑的有钱,生意做得很大,可又怎样?身处同一片黑暗,一样失魂落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时光能冲淡很多东西,除了彻骨而撕心裂肺的伤痛。更让田文军绝望的,是后来,孩子失踪一年多以后,连骗子都不愿意搭理他了。“我情愿有骗子来电话,起码还能看到希望。”   或许,所谓绝望,大抵如此。   就像电影里面的一个镜头,人海茫茫,火车过往,黄渤饰演的田文军,天旋地转之后,慢慢蹲下,抱着自己,低声哀嚎。   亲爱的,你说这社会,到底是怎么了?   天无绝人之路,是吗?   或许对于田文军,是这样的。他最终还是找到了孩子,虽然历经千辛万苦,千难万劫,但他还是在陌生人的帮助下,在安徽乡下,在一个叫“李红琴”的女人家里,找到了他孩子。   电影的镜头,慢慢转向了李红琴,又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因为不能生孩子,于是,在深圳打工的她男人,给她“捡”了两个孩子。   其中,大孩子就是田文军的儿子。   可她丈夫得了肝癌,死了。她和两个“孩子”相依为命,这时候东窗事发,被人举报,田文军夫妇和警察到来,她一下子,失去了两个“孩子”。   当然,从法律上讲,这并不是她的孩子。   天无绝人之路吗?对她而言,好像并不如此,她对两个孩子无微不至,视同己出,如今却失去了丈夫,失去了两个“孩子”,自己又差点成了拐卖儿童的嫌疑犯(后来法律证明她的确不知情),可是,她的路在哪里?   单纯善良、无依无靠的李红琴,求子心切,被丈夫欺骗,尽心尽力抚养孩子,又何错之有?   而且,她抚养的两个孩子,都深爱这个母亲,甚至都离不开这个母亲。   田文军虽然把孩子领回了家,他虽然是孩子的亲生父亲,可孩子的心,并不在这里。   由此,电影进入了另一个伦理悖论:孩子找到了,然后呢?   然后,李红琴用她的方式,去争取。   和福利院争取,想把还没找到亲生父母的女儿收养回家,可福利院连面都不让她见。   和法院争取,想让法院把女儿判给她,可法院的表态清清楚楚——不可能。   和田文军争取,田文军说“顶多能做到不恨她”——田文军也不容易,孩子回来后,他小心翼翼,晚上一个人出去倒垃圾,都要扛着孩子,生怕孩子再次丢失。   和田文军的老婆争取,她老婆为了孩子好,向福利院申请收养李红琴的“女儿”,福利院当然倾向于让田文军的老婆收养。可她的丈夫又不同意,他们陷入僵局,只能离婚。   李红琴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她足够努力,足够拼命,她还懂得去找派出所,找律师,找法院,甚至为了求证,还奉献出了自己的身体,可到头来,还是一无所获。   这世上那么多人足够努力,可为什么成功的永远只是少数?   就像佟大为饰演的那个律师——精明、世故、业务过硬,而且也足够努力,也很孝敬母亲,但是站在深圳的街头,他还是只能感叹:“这城市太有钱了。”——这色彩斑斓的城市,到底属于谁呢?   亲爱的,你说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就像电影开头,孩子丢失了,田文军报警,警察告诉他:“根据我们的规定,孩子丢失24小时以上才能立案,所以我们不能出警。”可问题是,等到24小时过后,孩子早已到了天涯海角,到哪里去找?   就像那个有钱人,最后还是决定再生个孩子,他们去办生育证,可工作人员告诉他:“根据规定,必须出示前一个孩子的死亡证才能办生育证。”这句话让他出离愤怒,他说:“我的孩子只是丢失了,怎么办死亡证?”   这些镜头的后面,都有五个模糊的大字:“为人民服务。”   的确,这些规定并没有错,这些工作人员也不会有错,“为人民服务”当然更不会有错,可问题是,到底是谁错了?   我又想到楼下,那些等着摇号的人,想到田文军和他妻子,想起李红琴,想起无数个想去抗争命运、却始终被命运玩弄的人,想到这人海茫茫,芸芸众生,想到那些永远沉默着的大多数,永远鲜为人知的难诉沧桑。   的确,大家都在苦苦挣扎,大家都没错。   毕竟,命运有命运的抉择,社会有社会的规则,凡人有凡人的波折。   所以,这部电影虽然足够好,但还是什么都不能改变。   可我们还是应该感谢,起码,它让那些苦难和挣扎,多了一个引发关注的契机;起码,它让那些委屈和压抑,有了一个可供释放的借口;起码,它让那些阴暗和罪恶,有了一次阳光直射的机会。   起码,在这部电影里,没有苟且,没有迎合,而是去直面,去坦陈。   或许,拥有这些,在这个时代,已经足够。
技术上没问题,几个演员表演很棒,我会给别人推荐,但是自己不会看第二遍我不喜欢这个片子《亲爱的》让我想起朱军主持过的一档节目,叫《艺术人生》,老套路就是看照片,忆童年,聊电话,适时其音乐,一准一个哭,一哭话匣子就聊开了,嘉宾高兴主持人开心观众看得也爽。那么,这部片子呢?很多人哭了,我的很多朋友也哭了,我的泪腺也热了热,但是,哭了不一定代表这是一部好电影。用我新来的专业老师的说法:这部电影,没有最基本的语言态度什么叫语言态度,先贤和女神小肉泥正好在群里讨论,我搬一点私活过来,例如杜sir的片子普遍的语言态度是情义,兄弟情,同僚情,故土情,例如《放·逐》(我次奥看了这片子我简直甘为杜sir门下走狗啊!杜sir收下我啊);韦生呢喜欢一些宿命、轮回的东西,例如《大只佬》《神探》;王晶呢,说的是小人物抓住机会一飞冲天这种(别看不起王晶啊,去看看《O记三合会档案》),那么再说陈可辛,他的态度是什么?没有。就像之前批评韩寒的《后会无期》,江河和浩瀚两种处世观点,都摆出来,但是韩寒没有自己的态度。这部电影也一样,这部片子的态度是什么?批评人贩子?人贩子露脸了吗?为什么从头到尾遭白眼的都是赵薇?讲述家庭亲情?那陈可辛的态度到底是什么?郝蕾黄渤没错吧?赵薇错了吗?那是谁错了呢?还是不放弃要寻找丢失的孩子?或者放下过去从新生活?陈可辛把所有的东西都摆出来了,但是他的鸡贼之处在于:不表态我说了这么多,那有些人奇怪了,没态度就没态度了,没态度会怎样?没态度就是那种你看完就“哦”散场的片子,就和嚼口香糖,嚼完了就没味儿了,连薄荷味都没在嘴里留下。几个例子,比较成功的商业片《寒战》你告诉我,他的态度是什么?那我说了这么多,这片子就没一点好的吗?有。陈可辛挑选演员的功力简直一绝,诛心地说陈可辛简直是在脑海中挑好了演员照着演员来写戏;相比杜sir的习惯,在片场间隙观察演员的小动作小细节然后在拍摄中来丰富演员,调教演员,慢慢用的都是熟手。扯远了,来看这部片子黄渤简直是一个天才,天赋爆棚,满脸都是戏。头一次看他这么严肃来演正戏。几个细节:面对镜头讲儿子丢失的信息;在河北挥舞着匕首说:你们别闹了,这是救命的钱,然后纵身一跃入河;找到儿子后来警察局楼梯上那场哭戏。简直是绝了,我没有先贤用文字评述演技的能力,但是我能感受到黄渤所展现出的表演实力,实在是赞;再说郝蕾,郝蕾的表演爷没有可以指摘的,从我印象中的十三姨到和娄烨的一系列作品,郝蕾在这部电影中和黄渤的发挥就像是一种叫“哥俩好”的AB胶,只要A胶或者B胶都粘不牢,要把两管胶和着,调匀了,才粘得牢,郝蕾不仅完成了这个任务,而且很出色。赵薇我不好说,来说佟大为,我一直很喜欢这个演员,包括上一部的王阳,但是在这个剧里:莫名其妙的出现,莫名其妙的一个妈(也许是为了给赵薇找工作?)然后还突然就转变了要给李红琴打官司(因为看李红琴挨了一顿打回家被妈泼了一身西红柿炒鸡蛋?)从头到尾都奇怪得很,不知道陈可辛安排他的目的是什么?哦,对了,再说一些边边角角法官接水那个镜头要干嘛?发现孩子丢了还带一眼新闻联播要干嘛?公安局失踪人口24小时立案已经被各个片子轮流黑,都黑死了啊你们有点人性好不好?这些奇怪的拐弯抹角黑点都显得极其别扭,对,鸡贼。就这样,以上-
《亲爱的》!我哭了,但不是感动 小玩子 有票根在清华看片的那天,片方体贴地给每个人准备了一条手帕,手帕很美,可惜,不吸水。电影结束的时候,似乎大部分人都哭了,或哭过,蒋方舟更是当场泣不成声(我是觉得没有值得哭的那么夸张)。笑点泪点都低如我,本有些抗拒看这种电影,总觉得这种会让自己哭得很难看的电影适合在家一个人偷偷看放肆哭。果不其然,电影的最后,我还是哭了,但不是因为感动。 这种心情很难形容,有个朋友说的很贴切,是压抑。我很怕陈可辛把这种拐卖孩子的题材拍的太过煽情,还好,他没有,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他回避得很刻意,因为全片去点燃那种失去孩子悲痛的情绪他拍的很克制。和大部分人不同,我的泪点和难过的点几乎不在主线上。首先是支线,譬如张译演的一个丢了孩子的大款,却执着的团结起了同样遭遇的人们互相鼓励,这个部分陈可辛拍的甚至有些地方偶尔插科打诨到会让人露出点笑容,譬如那个怪怪的家长们自发成立的寻找孩子的组织,类似邪教组织般的行为举止让人觉得酸酸的又有点幼稚好笑,虽然据说这是真实存在的,但陈可辛用近乎赤裸的真实来拍摄他们的状态,让观众分明看到了那些丢了孩子的家长最内心的想法,除去我们可以想象的声嘶力竭、痛哭流涕、生不如死,等等等等,还有他们的神经质、他们的挣扎和愧疚,甚至偶尔显露的自私和人性的阴暗面,看完之后你会觉得难受,不是感动,只是难受。 主线部分和我想象中不一样的是,它不是惯用的同类型电影里分段式叙述,譬如一段段讲述每个家庭丢了孩子的情况,而是通过赵薇这样一个人贩子的老婆的视角和黄渤、郝蕾夫妇丢孩子的角度平行进行,赵薇这一面更加特别一些,一方面自己的老公拐了别人的孩子,可是另一个捡来的孩子却因为这层关系而无法领回,这当中的感情挣扎比起丢孩子来说更加复杂,这也是为什么在电影里我没有感受到意料中的煽情,导演是在努力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但就我而言,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很多人问我,这个电影好看吗?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从吸引人的角度来说,陈可辛的克制使得电影在节奏上不是那么让人觉得舒服,而震撼人心的力度又稍显不够,所以没有打动到我。但是我仍然会推荐大家去看,因为值得。从题材上说,它既讨巧又不讨巧,讨巧是因为很久没有这样的电影出现,不讨巧是因为这种类型向来很难拍好,而陈可辛能拍到这样的程度已经非常不容易,既不煽情又要能让观众落泪,导演算是做到了。而且在演员方面,黄渤真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实力派,喜剧、正剧甚至动作片都可以拿捏自如,动不动就能包下一个档期来,又非常会说话,真是观众媒体最爱,郝蕾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女演员,长着一张难搞又神经质的脸,可以美也可以朴实,演技没的说。最大突破的莫过于赵薇,一口安徽方言听来尤为亲切,虽然在正片部分我没有被她的演技打动落泪,但能做到对自己不断挑战,至少是个值得钦佩的演员。最后说说我的泪点,电影的最后有一段花絮,因为影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刘德华的《失孤》也是取材同样的事件,可见现实生活中找回丢失孩子的几率有多低)所以播放了原型们在现实中的真实生活,以及和主创们见面的情况。当看到真实的赵薇扮演角色的原型和孩子们分离和重逢,那样的纪录片场面,那样的惨烈是让人从内心感到哀伤,所以,戏剧的可贵在于重现,但终究敌不过真实的力量。
考虑到其他国产片都那么奇葩当然可以认为《亲爱的》很优秀。但这个优秀只是相对的。从目前来看它被严重过誉了。
动情而不滥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天一点爱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