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产大飞机c919飞机是哪个?

HF-24战斗机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HF-24战斗机
HF-24战斗机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印度空军为了在航空方面自给自足而提出发展国产多用途战机。这是当时除了主要的军事大国以外第一次有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做出尝试,计划代号为HF-24“MARUT”意为暴风之神。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计划代号HF-24“MARUT
当时印度国内航空业只有设计HT-2螺旋桨教练机的经验,生产能力也仅限于特许制造吸血鬼FBMk.52和TMk.55。要制造M2级的战斗机只能依靠有限的条件和大胆。第十中队的HF-24于1980露面,这种后期型具有更好的机动性。暴风之神是根据空军参谋部的要求而构思的,它是一种既能进行高空截击又能进行低空攻击的多任务战斗机。它必须达到两倍音速,升限18290米,作战半径805公里。这还不算,空军参谋部还要求基础设计要符合高级教练机的要求,是一架全天候战机还能海军化作为舰载机。指导思想是飞机必须在国内制造。它的设计哲学和空军参谋部的要求与今日的LCA十分相似。这项任务被交给印度飞机有限公司(HAL,位于班加罗尔)。但是1955年的印度还不具备实现该计划的基本能力。由于必须攻克的技术难关太多,政府部门对此也缺乏兴趣。应印度的邀请,德国专家谭克教授(在Focke-Wolf工作过)和他的助手Mittelhuber于1956年8月到达班加罗尔担任设计队伍的领导工作。BD-830是第三架原型机,于1964年进行了测试。1956年的印度只有三名本国高级工程师,整个设计部门只有54人。原型机车间只有60人,工程制造部门甚至只有13人,没有制造原型机的厂房,没有工程机械,没有测试仪器,结构测试平台或者飞行测试实验室。实际上印度航空联合体当时连一条像样的跑道都没有。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图纸开始。在建立可用的设计和测试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大量努力。1961年第一架HF-24原型机开始准备飞行测试程序,印度雇用了18名德国设计师,拥有150人的设计部门,原型机车间有631人(其中管理人员39人),还有一个一百多人的工程部。印度战机的设计开始于1957年6月,并获得HF-24的编号。1959年初一架全尺寸木制样机准备就绪,距离日的最后一次协商会还不到一年。用木制样机进行的试验于日由Wg.Cdr.Suri和Wg.Cdr.(laterGp.Cpt.retd.)KapilBhargava开始。这架双座机由C-47拖带并在高度3660米至4570米释放。到该阶段快结束时一共飞行78次。第一架原型机(HF-001)于1960年四月开始组装,11个月后(日)开始动力滑行实验。经过三个月全面的地面实验,HF-001由Wg.Cdr.(laterGrp.Cpt.)SuranjanDas操纵在日实现首飞。第一次正式飞行是在7天后,当时的国防部长V.K.KrishnaMenon观看了试飞。从那时起HF-001有了印度空军的标志并被赋予系列号BR462。1961年11月一架用于结构测试的机体完成并在Bangalore的测试平台进行了广泛的结构和功能测试。日第二架原型机BR463加入试飞。
寻求合适的发动机
HF-24的设计是基于3705公斤推力并带后燃器的OrpheusBOr12发动机。不幸的是英国政府停止了该发动机的研制,印度政府又拒绝继续提供经费。今天看来这是一个短视的决定。制造商只要300万英镑研制经费,这在当时并不是个大数目。发动机的问题从此一直困扰着HF-24。由于BOr12发动机取消,设计组被迫采用没有加力的为早中期飞机设计的推力2200kg的Orpheus703发动机。此后为寻找OrpheusBOr12的替代品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1961年国防部长看上了苏联的TumanskyRD-9F,一种用于MiG-19SF的小直径,轴向流带加力的发动机。1961年末进口了六台RD-9F并在Bangalore进行了试验台试验。1962年7月在莫斯科进行了特许生产RD-9F的谈判。1963年RD-9F因为震动问题无法解决而被放弃。而且它的大修寿命出奇的短而压缩机看来也不可能承受Mach1.4以上的压力,因此谈判没有继续。为了不使Marut(暴风之神)计划流产,印度政府决定采购18架装备Orpheus703发动机的预生产型。尽管空军不情愿,后来又生产了62架。空军主要是不喜欢Orpheus703发动机,而且飞机的性能比起猎人也没有多大进步。空军的态度导致飞机交付进度拖延。RD-9F被放弃后,又考虑采用E-300喷气发动机(由FerdinandBrandner,一个被苏联政府遣返的奥地利人为埃及研制)。E-300是一种简单的轻量级发动机,有9级压缩机和两级涡轮。印度人希望该发动机能提供4800kg推力,加力时可加大40%。1962年一种带有更小后燃器的EL-300发动机据信可以提供4355kg推力,可以把它用于HF-24。日在开罗签署了一项协议。20个月后,1966年7月印度完成了一架特别改装的预生产型HF-24,另外编号为HF-24Mk1BX,用它参加埃及的发动机计划。这架飞机的机身经过改装能够容纳Orpheus703或EL-300。HF-24Mk1BX安装一台E-300和一台Orpheus的飞行试验在埃及的Helwan开始,时间是日。由中队长I.M.Chopra执行任务。到1967年6月阿以冲突爆发致使EL-300计划停止为止HF-24Mk1BX完成了106小时,150次飞行。试验表明EL-300达不到预期目标,即使装上两台发动机飞机也无法突破Mach1.1。印度政府最终对整个计划失去兴趣,日试验队从埃及返回。试验机赠送给了埃及政府。其间BristolSiddeley公司建议把飞马发动机的高压内轴装到印度生产的Orpheus703上,这样在理论上可以达到OrpheusBOr12的性能。但是印度政府还是不愿承担发展经费。印度还寻求从美国获得对HF-24的援助。1964年正式向美国提出在发动机方面予以技术援助,这一计划就是HF-24Mk2。由于印度与苏联谈判MiG-21的生产许可,计划被搁置,最终由于印巴冲突而泡汤。
暴风之神加入印度空军
第一架预生产型HF-24Mk1(BD-828)在1963年4月首飞,随后BD-829和BD-830也在同年加入。日两架预生产型HF-24在Bangalore举行的仪式上移交给印度空军并由空军飞机和武器试验部队接管。此后又进行了三年的维修和武器系统试验。第十中队(飞行匕首)日成为第一个换装印度国产战斗机的部队。在18架预生产型中有三架留在印度航空用于设备研发。两架由位于Bangalore的燃气轮机公司保留,作为试验性再热系统的试验台。(reheatsystem)。一架成为HF-24Mk1BX。剩下的12架被移交给印度空军。在HF-24发展期间印度航空公司和印度空军紧密联系,风神不断改进直到空军接纳它作为低空攻击机。作为对地攻击改进的一部分,FerrantiAIRPASS雷达和空空导弹被取消。目标搜索雷达也取消了而FerrantiISIS(IntegratedStrikeandInterceptionSystem)集成攻击和截击系统成为标准配备。大约完成1800次试飞后,第一架生产型Mk1于日首飞。暴风之神采用常规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采用面积律设计的机翼。机翼采用普通的扭力盒结构,液压驱动副翼和后缘襟翼。副翼和升降舵可以手动控制,而方向舵始终由人工控制。全动尾翼由液压控制并有电驱动备份,当液压失效时可以开动电力系统,正确的角度由人工设定。液压驱动的乳酪形减速板安在机腹下起落架舱后面。进气道内有两个固定进气锥,后机身并排安有两台Orpheus703发动机。内部燃油量2962升,有一个机身油箱,两个机翼中线油箱和机翼整体油箱。飞行员座椅是Martin-BakerMkS4C零高度弹射座椅。座舱在米之间保持0.25KG/CM2的压力。多数仪表英国,也有法国,瑞典和美国的产品。标准装备包括DFA73D/F,TA和RA本迪克斯(Bendix)接收机以及12频道VHF系统。两个VHF天线安在玻璃纤维加固的绝缘翼尖,无线电罗盘天线在机背上。武器包括4门30mmAdenMk.2机炮,每门备弹130发,MATRA103型火箭发射器,每个装50——68mm火箭10枚。飞机有4个翼下硬挂点,每个承载454kg。可以挂载普通炸弹,凝固汽油弹,火箭发射器,454升副油箱。生产停止时,HF-24实现了80%的国产化率,所有部件都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制造。HF-24在印度空军服役的头几年由于缺乏备件而倍受困扰。1965——1968年一直如此,在批量生产后问题才得到解决。直到1970年,风神还有些问题没解决。由于机炮射击时振动严重,每次双炮射击后都要重新调整瞄准镜,四炮齐射甚至会震掉座舱盖。联队指挥官Tilak曾经碰到过两次。原因就是外部座舱抛弃按钮是由电驱动,振动使电路接通。这个问题在战争前得到解决使飞行员信心大增。这种飞机的优异操控特性得到广泛认同。绝大多数飞行员认为驾驶它令人愉快,飞特技时有良好的操控反应。它的优于猎人的加速性使有的飞行员毫不掩饰的称它为猎人Mk.II!飞行员们在表达对推力更大的发动机的渴望时也一致认为它完全胜任对地攻击任务。风神视界良好,在当时是空气动力学结构最简洁的飞机。它飞行稳定无需人工或自动增稳。风神最多拉过10.5g但最后的生产型定为8g。飞机在整个速度范围内操控自如,海平面最大速度1149km/hr。在1971年印巴战争期间,风神保持了相当高的出勤率(和60年代末相比)。这应当归功于良好的备件供应和设计时就考虑到的易维护性。风神在1971年前就有一种加大翼面积的改良型,许多飞机改装了久经考验的ISIS瞄准镜。在1970年的战斗岁月里,风神在执行低空攻击任务时经常受到地面火力猛烈集中的打击。至少有三次风神是靠单发飞回基地的。其中的一次风神依靠单发从240公里外独自飞回基地。另外一次联队指挥官RanjitDhawan的飞机在扫射地面目标时被飞溅的碎片击伤,一台发动机停转。由于风神仅靠一台发动机也能获得足够的速度,所以Dhawan得以安全飞回基地。另一个安全因素是当液压系统故障时会自动恢复人工机械操作,有几次风神就是靠人工操作飞回来的。改飞风神的条件十分简陋,在首次飞行前飞行员只经过10小时地面仪表练习。大多数飞行员是从神秘,猎人,蚊式中队调来的。在1975年HF-24Mk.1T(双座教练型)出现以前,他们一直使用猎人TMk.66进行练习。最后风神装备了三个中队,10中队于1967年4月首批换装,220中队1969年5月,31中队1974年3月换装。在制造出的145架风神中有130多架进入现役。1967年,随着KurtTank(德国设计师)任期届满,风神的发展重任就落到Das和他的印度团队肩上,他们要制造风神的双座教练型。两架原型机(BD888和BD889)使用的是第46和第47架机体,BD888由首席试飞员R.D.Sahni在日进行了首飞。这样的改装费用不高,零部件通用性也很好。第二架原型机1971年3月首飞,BD888于1975年初加入现役。在风神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为它寻求合适动力的努力从未停止。1966年9月国防部长宣布正在试飞的第三架原型机(HF005,设计型号Mk.1A)装备了带加力的Orpheus703发动机,比原来的推力(2595kg)高出18%。1970年又有两架代号Mk.1R的风神加入了这项试飞。不幸的是该计划遭到重挫,日,试飞员SuranjanDas驾驶Mk.1R(HF-032)刚起飞就坠毁了。印度最重要的试飞员成了事故的牺牲品。据说当时一台发动机停车,另一台也有问题。但是官方的调查报告将事故原因归结于座舱锁紧机构故障。Mk.1R用铰链式的蛤壳座舱盖取代了以前的滑动座舱盖,由于锁紧机构失效导致座舱盖被气流卷走,突然增大的阻力使速度骤降,飞机失速坠毁。这次打击使得进度大大减慢,最后阶段的试验直到1973年才完成。结果是飞机的后机身加宽了,Orpheus703发动机的加力推力提高了27%,达到2794kg。但是这样的进步还不足以使Mk1R获得批量生产订单。70年代末,印度航空公司开始和英国罗罗公司谈判引进TurbomecaAdour双轴加力涡扇发动机,装备这种发动机的风神称为Mk2型。最初也考虑过罗罗RB.153,但由于既无法接受英国提出的条件又不愿为了发动机修改机身设计,印度放弃了这种发动机。80年代初,印度空军参谋部用外国飞机担任了战术攻击和纵深攻击任务,风神的进一步发展就显得有些多余了。80年代中期足够数量的美洲豹和MiG-23BN/27加入印度空军,风神计划此时已无容身之处。10中队1980年8月淘汰了风神,第二年220中队换装MiG-23BN。最后淘汰风神的是31中队,一直保留到90年代中期。印度国产战机的神话就此结束。回顾这段历史,尽管当时有点胆大妄为,但是风神计划也为印度航空工业打下了基础。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印度将首次试飞新型国产武装直升机
  中国日报网消息:据新华网消息,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14日说,该公司负责研制的印度新型国产武装直升机“轻型作战直升机”将于本月下旬进行首次试飞,以期尽早投入使用。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14日援引该公司一名高级官员的话报道说,这一新型武装直升机目前正进行功能测试,24日前后将进行地面试验,如试验成功,将于本月27日前后进行首次试飞。
  这名官员说,如试飞成功,“轻型作战直升机”将很快交付印度军队使用。其中,印度空军已预订65架,印度陆军已预订114架。
  据报道,“轻型作战直升机”于2006年开始研制,可携带空地导弹和空空导弹等武器,最大起飞重量超过5吨,最大航程约为700公里。
  (来源:新华网 编辑:欧叶)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环球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演员在悬挂于观众上方的舞台上表演水上舞蹈,辅以灯光特效的演出吸引了大量观众。
很多国家法律中均有“侮辱国家元首罪”,尤其是指涉及到具体的肉体攻击时,会有相应的处罚。视频:印度国产直升机在航展上编队拉烟表演_新浪视频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视频:印度国产直升机在航展上编队拉烟表演
  2009印度航展于2月11日至15日在印度班加罗尔的叶拉汉卡空军基地拉开帷幕。 据统计,将有600家公司参加本届航展。将有约30架军用和民用飞机进行演示飞行。已上为印度国产北极星直升机在航展上编队拉烟表演。
  &进入观看更多精彩视频
源文件地址:
HTML嵌入代码:<input id ="html" type="text" title="鼠标单击完成复制代码" onMouseOver="this.select();" onClick="this.createTextRange().execCommand('Copy');alert('复制成功!');" value='' style="width:61 height:16 border:1px solid #999; color:#666;" />
】【】【】
////////////////////////////////////////////////////////////////////////////////
scanComm();|||||||||||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印度媒体《商业旗帜报》7月29日报道,印度空军参谋长布朗(NAK Browne)坚决抵制国防部授权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为空军设计和制造教练机的计划,称其价格高昂且完工无期,要求进口外国教练机。     印度国产的HJT-36教练机,外观看上去还不错。  印度空军参谋长亲自试飞法国&阵风&战斗机。但是该机何时正式进入印度空军依然是个难题。  据报道,印空军上将布朗近日致函印国防部长安东尼,力争从瑞士引进106架PC-7Mark II教练机,以替代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制造的教练机。在这封由布朗亲自执笔且长达5页的建议信中写到,依据之前的预算统计,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HTT-40教练机成本增长了近20%。此外,若将通胀率等因素考虑在内,现在是进口同类机型瑞士产皮拉图斯 PC-7 Mark II的绝佳时机。  报道称,一旦这些建议得到同意,那么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将立即丧失价值近8亿美元的合同。  该报道进一步写道,实际上,印度与瑞士的该项进口合同仅敲定了&选择性条款&中38架教练机的价格,而剩余68架飞机的价格有待商榷。此外,飞机的购买除涉及自身设计制造成本外,还包含后续的维修升级、零配件购置和人员培训等部分。而此前印度进口的米格系列战斗机以及&幻影-2000&所产生的后续费用,曾一度达到最初购买价格的近10倍。但对于这种顾虑,布朗在信中却只字未提。  据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设计员称,HTT-40型教练机在性能及功能方面,远在PC-7 Mark II之上,它不仅是一架装备武器的教练机,同时也是一架轻型攻击机。出于政治考虑,后者的武器挂载装置在出口给南非空军前已被卸载,卖给印度空军的教练机同样如此。  文章最后称,布朗在信的结尾责难道:&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总是把计划完成的时间说的很短,以获取审批,但从未按时完成过。&    印度空军王牌战机接连坠毁  3月14日国际在线发表《印度空军幻影战斗机接连坠毁已成鸡肋装备》的文章,3月5日报道,印度空军一架&幻影&-2000战斗机在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坠毁,飞行员跳伞获救。这已是印度空军在近10天里损失的第二架&幻影&战斗机。  日印度空军一架幻影2000TH 教练/战斗机坠毁,地面人员查看坠机残骸。  不过印度为了表明其强硬姿态,不断派战机到中印上方控制地区上空飞行,当然结果就是印度空军不断接连获得损失&  西方军事分析家怀疑中国的束波武器导致了印度飞机的坠毁,英国飞行国际的记者曾发回一篇报道称,印度军情部门曾经发现,中国军人在中印边界安装类似的装备。印度当时声称,中国对自己战机不自信,只能依靠一些奇怪的装备。   印度对中国空军的发展越来越感到自信,当然源于印度外购的新式战机越来越多,特别是跟法国签下120亿美元大单后,印度深信中国空军先进战机根本不足挂齿。其实印度总喜欢自欺欺人,最近有报道称:  英智库称即使中巴空军联合也未必能击败印度,印度防务评论3月7日文章称,虽然截止至2011年时解放军空军战机数量增加至约1687架,但这些战机多为第二代和第三代战机,并且这些战机除参加过中国和土耳其举行的联合空中演习之外基本没有实战经验。  到底印度空军的家底如何?  虽然印度空军跟中国相比有很大差距,但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自豪感都是十分强烈的,任何一个政府都需要获得民众的支持,才能获得合法,否则这个政府就遭到不信任。目前印度如果有自知之明的话,相信印度不会轻易挑战中国,毕竟印度也知道中国空军已经一跃千里,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特别是美标准四代机J- 20的问世,更让印度感到空前压力。  印度空军装备的幻影2000战机及其坠机残骸(资料图)  不过印度为了表明其强硬姿态,不断派战机到中印上方控制地区上空飞行,当然结果就是印度空军不断接连获得损失,不是坠机就是战机出现故障,导致飞机坠毁。  当然这个战机坠毁,有着多方便的原因,首要的是飞机质量问题,对此印度空军早就已决定购买更加先进的法制战机,例如花费巨资购买阵风战机,但同时却仍不愿放弃上世纪80年代的过时货,这种被一些媒体称作&抱残守缺&的做法确实令人不解。这种战机事故不断,笔者认为早就该淘汰掉。  针对这批事故频繁的战机,印度政府去年7月批准耗资24亿美元,由法国军火商泰勒斯(Thales)和达绍飞机制造公司(Dassault Aviation)负责的51架幻影2000升级案。这项计划预计费时10年,印度空军盼可藉此让幻影2000延役20年。  搭配上述战机升级案,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今年1月也批准一项12亿美元军购案,向欧洲MBDA飞弹系统公司购买500枚空对空飞弹供幻影战机配备。不过即使升级以后,如果还是会继续损失,那么该如何解释?  不过也有很多西方军事专家怀疑是中国束波武器导致印度战机坠落,或者其他电磁武器致使印度空军不断坠机,因为事发地区就是靠近中印边界地区。所以,有人这样怀疑也不无道理。中国在西藏军事发展,肯定比印度的发达,就拿单兵装备来看,中国已经研发出耐低温服装,专门适用于西藏高原地区作战,还有研发氧气辅助设备,这都从侧面反映出解放军在军工科技方面的实力,印度在这方面的落后,是众所周知的。    印军幻影战机接连坠落:印度厚颜无耻又赖上中国  3月14日国际在线发表《印度空军幻影战斗机接连坠毁已成鸡肋装备》的文章,3月5日报道,印度空军一架&幻影&-2000战斗机在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坠毁,飞行员跳伞获救。这已是印度空军在近10天里损失的第二架&幻影&战斗机。资料图:印度空军装备的幻影2000战斗机  不过印度为了表明其强硬姿态,不断派战机到中印上方控制地区上空飞行,当然结果就是印度空军不断接连获得损失&  西方军事分析家怀疑中国的束波武器导致了印度飞机的坠毁,英国飞行国际的记者曾发回一篇报道称,印度军情部门曾经发现,中国军人在中印边界安装类似的装备。印度当时声称,中国对自己战机不自信,只能依靠一些奇怪的装备。  印度对中国空军的发展越来越感到自信,当然源于印度外购的新式战机越来越多,特别是跟法国签下120亿美元大单后,印度深信中国空军先进战机根本不足挂齿。其实印度总喜欢自欺欺人,最近有报道称:  英智库称即使中巴空军联合也未必能击败印度,印度防务评论3月7日文章称,虽然截止至2011年时解放军空军战机数量增加至约1687架,但这些战机多为第二代和第三代战机,并且这些战机除参加过中国和土耳其举行的联合空中演习之外基本没有实战经验。  到底印度空军的家底如何?  虽然印度空军跟中国相比有很大差距,但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自豪感都是十分强烈的,任何一个政府都需要获得民众的支持,才能获得合法,否则这个政府就遭到不信任。目前印度如果有自知之明的话,相信印度不会轻易挑战中国,毕竟印度也知道中国空军已经一跃千里,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特别是美标准四代机J- 20的问世,更让印度感到空前压力。  印度空军的幻影2000战斗机  不过印度为了表明其强硬姿态,不断派战机到中印上方控制地区上空飞行,当然结果就是印度空军不断接连获得损失,不是坠机就是战机出现故障,导致飞机坠毁。  当然这个战机坠毁,有着多方便的原因,首要的是飞机质量问题,对此印度空军早就已决定购买更加先进的法制战机,例如花费巨资购买阵风战机,但同时却仍不愿放弃上世纪80年代的过时货,这种被一些媒体称作&抱残守缺&的做法确实令人不解。这种战机事故不断,笔者认为早就该淘汰掉。  针对这批事故频繁的战机,印度政府去年7月批准耗资24亿美元,由法国军火商泰勒斯(Thales)和达绍飞机制造公司(Dassault Aviation)负责的51架幻影2000升级案。这项计划预计费时10年,印度空军盼可藉此让幻影2000延役20年。  搭配上述战机升级案,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今年1月也批准一项12亿美元军购案,向欧洲MBDA飞弹系统公司购买500枚空对空飞弹供幻影战机配备。不过即使升级以后,如果还是会继续损失,那么该如何解释?  不过也有很多西方军事专家怀疑是中国束波武器导致印度战机坠落,或者其他电磁武器致使印度空军不断坠机,因为事发地区就是靠近中印边界地区。所以,有人这样怀疑也不无道理。中国在西藏军事发展,肯定比印度的发达,就拿单兵装备来看,中国已经研发出耐低温服装,专门适用于西藏高原地区作战,还有研发氧气辅助设备,这都从侧面反映出解放军在军工科技方面的实力,印度在这方面的落后,是众所周知的。   印度空军幻影2000战机升级计划  印度空军瓜里尔-马哈拉吉普拉(Maharajpura)空军基地的幻影2000机群
印度国产飞机相关信息
印度国产飞机专题栏目,提供最新新最全的国产大飞机_国产飞机发动机_国产飞机、以及印度国产飞机等相关信息
国产大飞机
国产飞机发动机当前位置: &
印度空军点名不要国产飞机 痛骂本国航空公司(2)
15:25:13 & & &
上一张下一张
印度空军参谋长亲自试飞法国“阵风”战斗机。但是该机何时正式进入印度空军依然是个难题。
精彩高清图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国产民用飞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