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地骑自行车小游戏是什么游戏

1.用力骑自行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1,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2,则{ }【顺便告诉一下为什么呗!嘻嘻……】a.F1和F2的方向均向后.b.F1方向向后,F2的方向向前.2.用手握住酒瓶,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1.用力骑自行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1,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2,则{ }【顺便告诉一下为什么呗!嘻嘻……】a.F1和F2的方向均向后.b.F1方向向后,F2的方向向前.2.用手握住酒瓶,
1.用力骑自行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1,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2,则{ }【顺便告诉一下为什么呗!嘻嘻……】a.F1和F2的方向均向后.b.F1方向向后,F2的方向向前.2.用手握住酒瓶,使其口朝上地朝下竖直静止在空中,是由于酒瓶受到手对他的摩擦力的作用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嘻嘻……】3.在粗糙表面上滑行的物体其重力越大,所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嘻嘻……】
1.用力骑自行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1,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2,则{ b }a.F1和F2的方向均向后.b.F1方向向后,F2的方向向前.因为后轮为主动轮,与地面接触时运动趋势向后,当然摩擦力向前(这个摩擦力使车向前运动,)前轮运行是被动的,与后轮相反.2.用手握住酒瓶,使其口朝上地朝下竖直静止在空中,是由于酒瓶受到手对他的摩擦力的作用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竖直静止,酒瓶受到手对他的摩擦力的作用和重力是作用于同一个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然是一对平衡力3.在粗糙表面上滑行的物体其重力越大,所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对吗对的,(最好有个水平表面)因为物体其重力越大,对地面的正压力越大,地面给物体的正压力也大,因此由公式F=N*摩擦系数知道,摩擦力也大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我在上地华联,想买一辆二手自行车,便宜点的。_上地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038贴子:
我在上地华联,想买一辆二手自行车,便宜点的。收藏
上地华联,想买一辆二手自行车,便宜点的,如果有,请私信,谢谢
我有辆捷安特山地车,自己一直在骑,有兴趣?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上地骑自行车是什么游戏_网络游戏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45,527贴子:
上地骑自行车是什么游戏
求大神指导,好心人帮助
相关的贴子1291894577相关的图贴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从雷锋现象看信仰的确立与力行
(一)从雷锋身世看新中国60年的意义
很高兴今天在雷锋纪念日来谈谈这么一个话题。什么是雷锋现象?雷锋现象是不是仅指做好事?其实就我的理解,雷锋这个人身上藏着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奥秘,读懂了雷锋,也就读懂了新中国的六十年历史;而读不懂雷锋,不仅会因此而对共和国的历史一半读不懂,甚至可能是全部都不可能读得懂。所以我想从这个角度来切入来思考雷锋现象。
(一)从雷锋身世看新中国60年的意义
1.新中国最大的道义力量:“一切归劳动者所有”
我首先想谈这么一个感觉:刚才进来的时候,这里放的那首歌是“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是吧?整个雷锋的一家,从他的祖母到他的父亲、母亲,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都是长工、佃工,而且连佃工都做不成,人家还要夺他的地。雷锋的父亲是在他三岁的时候去世的,而他的母亲是在他七岁时去世的,那时候他就成了一个孤儿。新中国至今已经走过了60年历史,在今天回顾新中国的意义,很可能就是像雷锋这样的贫病交加,受尽了剥削、奴役、压迫、侮辱的劳动人民翻身得了解放,所以雷锋就有了一个发自心底的对于新社会的热爱,而这份热爱就会使得他在工作中的态度非常热情、昂扬、积极。仔细想一想,无论是雷锋,还是格瓦拉,都有一个共性:首先他们都是来自社会的底层,来自这样一个劳动者的群体,然后又受尽剥削、压迫和屈辱,他们希望要建设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这是新中国最大的道义力量,在我看来,别的且都可以不说。为什么这样说?实际上新中国不是没有敌人,新中国无论是在国内、国外都有很多的敌人,但是她更有一大批强烈的拥护者,这些人是谁?实际上这些人就是普通的体力劳动的群众,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话来讲,就是无产阶级,或者宽泛一点来讲就是劳动阶级。因为最能够打动人的东西其实很简单,就是《国际歌》中所唱的: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因为这个社会千百年来是劳动者得不到什么果实,而不劳动者反而是收获颇丰。所以这个社会是一个“劳而不获”和不劳而获的社会,因此无论如何都是缺乏正义性的,所以新中国就承诺“一切归劳动者所有”这么一个新社会,而且劳动人民从过去人家的皮鞭下、刺刀下、拳头下解放了,获得了一种翻身做主人的感觉,这就是新中国虽然遭到无数敌人的仇恨,遭到无数精英的不理解,但是依然能够屹立不倒,而且依然能够壮大、发展的原动力。所以我感觉到雷锋是新中国工人农民这个阶层当中最坚定的拥护者的一个典型代表。
2.革命的正义性:“创造性的破坏”
其次,我还感觉到:当今社会关于革命的争议很大,因为革命是有破坏性的,但是如果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革命破坏的是什么?革命破坏的是寄生虫阶级的生活,它可能破坏了宫殿,破坏了道路桥梁,破坏了各种生产装置,但是由于这一切不是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就是压迫者直接享用的东西,所以摧毁这一切的时候也就具有了正义性。因此,这第一个目标: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是比太平盛世要高得多的目标。所谓太平盛世就是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相安无事,整个食物链就是羊吃草,狼吃羊,彼此相安无事,这个就叫做太平盛世。如果说狼已经吃不到羊了,羊也吃不到草了,这就已经到了动乱的时候。所以,所谓的太平盛世常常是一个剥削压迫的食物链的社会,而新中国是要摧毁这个食物链。所以,如果说革命有破坏,那当然是有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它又是一个“创造性的破坏”。
所谓创造性的破坏,实际上是熊彼特的一个说法,他是西方的一个经济学家,他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但是他对马克思非常尊重,他认为整个资本主义的发经济展就是一个创造性的破坏,每一次经济周期从复苏繁荣 高涨,最后“啪”的一下破灭,然后就进入萧条,接着再从萧条复苏 繁荣 高涨……每一次这样的经济周期都催生了大量的新技术企业,消灭了大量的落后的企业,所以在熊彼特看来,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是一个“创造性破坏”。他承认资本主义不是配制资源的最佳方式,他也承认资本主义是有毁灭和破坏的,而且资本主义的毁灭和破坏的周期可能是三四年、五六年或者七八年,比过去我们讲中国封建社会的那个两三百年的周期要短得多,所以他承认是有破坏的,但是又是创造性的破坏。同样按照熊彼特的这个思路,你就会发现新中国1949年就是一个创造性的破坏。她创造了一个什么社会呢?她创造了一个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能够结合的社会,因为此前都是拥有生产资料的人不劳动,而劳动的人又不拥有生产资料。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再多做一点解释,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比如说像张维迎他们就在说:原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吃大锅饭就会养懒汉,劳动者没有生产积极性,所以就缺乏创造性,所以就效率不高。我认为他说的积极性是管理者没有了积极性,是寄生虫没有了积极性,其实1949年建立的新中国是劳动者特有积极性的社会。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张维迎总是有非常清晰的立场,他总是站在那个管理者、那个寄生虫、那个压迫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为只要管理者、寄生虫没有了积极性,这个社会就没有了积极性。而事实上49年以后的社会恰恰是一个劳动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的社会,因此前三十年可能主要的问题就是生产效率太高了,后面我会具体解释这个问题。我先把结论放在这里,回头再解释为什么。所以这样一种结合,那确实是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的最大解放”。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什么旧社会会被摧毁,因为它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一旦旧的生产关系被摧毁之后,那个生产力就可以爆炸式地增长。这个不是我的观点呵,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本人可能不见得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是我想马克思主义当中非常有价值的部分我也非常尊重。
3.人口的增长是新中国最重大的成就
新中国60年还有这样一个成就:如果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来讲,新中国的问题就不是有些人所说的大跃进饿死了多少人,不是这样的,新中国的一个最根本的事实是使我们的人口从四个亿增长到了十三个亿,这是巨大的成就,所以我认为要把人口的增长看作新社会、新制度的最重大的成就。这个话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如果站在人越多消耗资源越多的角度上讲,那显然人口越多,问题越大;但是你如果按照同样的逻辑,从工业革命两百多年的历史以来,全世界的人口从十个亿增长到了六十个亿,那岂不就是更大的问题?为什么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人口都增长了,而中国的人口增长了一点就成了罪过呢?我觉得人口的增长是新中国最根本的一个成就。改革开放靠什么?说到底还是靠前三十年所积累的人口红利,就是说那个时候不但生的比较多,而且教育的普及程度比现在还要高,因为初中、小学很少有辍学的,这一批熟练的劳动力就使得后来的中国哪怕是搞打工工厂经济,也能有最基本的劳动力资源,否则的话,如果仅是六七亿人口,还有很多的都是老人,那还谁去干活呀?你想做世界打工厂都做不成。相反,随着后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到了现在我们就会发现年轻劳动力严重缺乏,就会出现这个问题,至少是前些年这个感觉越来越强烈,因为在没有劳动力的情况下,一个孩子要养活那么多老人,实际上这个社会的生产就会减少,而吃饭的却很多,这样一定是有严重问题的,所以人口增长应该是一个最大的红利。
这不光是从国家的角度讲,从个人角度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毛主席时代生多少个孩子都养活得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甚至是七个、八个……随便生,都养活得了,可是现在你敢随便生吗?所以生活水平到底是要怎么去衡量?有人觉得是毛泽东时代生活水平高,因为孩子你可以养N个,这就是生活水平高;而现在你只能养得起一个孩子,那怎么能说你的生活水平高呢?它的逻辑就是这样的。有一次我跑到一个煤矿,那里的一个工人就跟我讲:我就觉得是毛主席时代生活水平高,理由很简单,那个时代我作为一个煤矿工人,一个月发的工资可以买一千斤棒子面,而现在拿的工资就只能买三百斤棒子面,你说我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一千斤棒子面就能养不少的孩子,而三百斤恐怕就养不了几个人,它的逻辑就是这样,最后换算到食物上面来,你就会发现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因为今天的教育是一个收费型教育,所以你养育孩子的能力就越来越弱了,那个时代的教育是个免费教育,反正生出来几个孩子都是可以免费上学的,这种情况下,你才敢生孩子,因为你感觉到生活后顾无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感觉。
其实年轻人跟年老的人体会是很不一样的,年轻人可能会说:我们今天有了手机了,你们那个时候有吗?我们今天有了笔记本电脑,有了MP3、MP4,你们那个时侯有吗?都没有,是吧?所以你们那个时候生活水平低。说这样话的年轻人实际上是停留在玩上面呢,只要一成为生活的主人,就会发现:哎呦,现在生不起孩子、养不起孩子、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这些才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些是成人的感觉,所以成人的感觉就可能不见得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作为孩子,因为衣服也多了,玩的也多了,他可能就会感觉生活很好,所以所谓“生活很好”的感觉,那是因为好多人都没长大,知道吗?
4.对人类真正的“新社会”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和启示
此外,探索了一个真正的新社会,这也是新中国重大的历史意义。什么叫做“探索了一个真正的新社会”呢?因为新中国建立以后其实面临着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在我看来就是干部队伍不再是一个革命化的队伍,而是一个更倾向于要有特权,要能够更好地安排自己子女的工作,要有更好的汽车、别墅……也就是干部队伍逐渐变得想要尽量少尽义务但是又要多拥有权力,这实际上是新中国建立以后面临的一个挑战。也就是说,新中国承诺要消灭寄生虫阶级,一不小心就出来了一些小寄生虫,后来这些寄生虫还越养越大,那这样我们的革命是不是白革了?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有若干次重大的探索,是希望去实现一个没有寄生虫的社会:第一次是1957年反右,第二次是“四清运动”,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这三次运动说到底都是想对体制内的寄生虫倾向进行遏制,甚至是想消灭它,真的是想建立一个千年天国,我认为这种探索是一个极其真诚的探索!当然,这个会非常艰难,因为什么叫“前无古人”,就是从古至今的社会都是一个寄生虫不劳而获,而劳动者劳而不获的社会,你真的要搞一个劳动者可以充分享受劳动果实,没有寄生虫在那里钻营的社会,此前人们就没有这么想象过;新中国不但想象了,而且还真的去探索了,探索不见得是成功的,因为我们现在已经逐渐回到一个寄生虫越来越肥、越来越大的社会,所以这个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是失败了,但是那个探索本身是极其真诚的。所以,我认为新中国的六十年,这个是极其重要的东西。
新中国的这种探索启示了全世界呵,让全世界各地的人都知道:哦,原来太平盛世不是我们的目标,其实所谓太平盛世的条件下,那些寄生虫会越养越肥,所以越是寄生虫,它对太平盛世的感觉会越好,也就是说太平盛世是寄生虫才会喜欢的一个东西,全世界的人民都因此而觉醒。巴黎的学生反抗是最强烈的,差一点就把戴高乐政府给掀翻了;世界其他各地,无论是美国也好,英国也好,都有大批毛主席的崇拜者,成为中国红卫兵在美国、在英国的翻版。因此,这个探索确实是极为勇敢、也极为具有创新性的,因为同样的探索在苏联、在波兰、在罗马尼亚、在匈牙利就没有发生呵,他们明知道这个寄生虫群体越来越大,但是就是不敢动这个群体。毛主席说要我们自下而上地揭露这个社会的阴暗面是什么意思呀?其实就是看一看这些寄生虫是如何发育长大的,知道吗?后来是“虫化成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了,是吧?今天的那些寄生虫已经变成满天的蝴蝶了,可是当初它们还不过是在成长阶段。所以,这个的确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探索实践,对于我们今后人类的探索是一份无价的资产和财富。
我这一讲话就讲得太大呵,一不小心就总说“人类”,因为我确实是感觉人类是出了大问题呵!前天刚刚看到一个报道,好像是一个叫做《新科学家》的杂志,就是一个德国的科学家团体,他们在这个杂志上发了这样一个预测:到2100年时,地球上的人口将缩减到十个亿,大部分地区都将不可居住。人类未来这十亿人口都将住在哪里?将住在加拿大、西伯利亚、格陵兰和南极洲。也就是说两极地区会变得非常温暖,而中间的近赤道的热带和温带地区要变成沙漠。其逻辑也很简单,就是由于全球温室气体的不断排放,会造成全球温度到2100年时会比现在上升4度,而上升4度之后蒸发量就会大幅度上升,这样的话水在地面就停留不住,只要一下来就蒸发,于是就会造成土地面积大量地沙化,海平面要上升两米,这样大部分沿海城市就要被淹没掉,所以最后逼迫得大家只能去向两极求生存。
进一步说,假如说这个科学家群体预测的是正确的话,那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科学家大概是有这么一个说法:如果可以把现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70﹪,那就可以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问题是我们签订了那么多个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协议,但是每年的排放量依然是以3﹪的速度在递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基本是在自寻死路!我们一直都觉得人类是在进步、进步……东西越来越丰富,技术越来越进步,进步到头来有可能是灭绝呀!按照我们今天的思路下去,如何解决穷人的问题?那就要靠科学技术。当富人越来越富的时候,反正穷人也饿不死,剥削压迫是越来越深重,但是穷人的确是饿不死。这个靠什么?就要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又靠什么?实际上是靠自然资源。今天的社会如果跟雷锋所生活的时代相比,剥削压迫其实是加深了,但是穷人生存的处境却是改善了,这两点是同时成立的。同时成立靠什么?靠的就是用科学技术去掠夺大自然。可是这就意味着整个人类社会消耗的资源会越来越多,而且是一个正反馈的消耗:消耗资源越多,剥削压迫就越大;而剥削压迫越大,就迫使你消耗更多的资源,这样人类就会走上灭亡之路。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要探索如何才能减少资源消耗,最终问题减少资源消耗就是要减少剥削压迫,甚至是要消灭剥削压迫,这样就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那么怎么才能消灭剥削压迫呢?想来想去没有别的路呀,而新中国就为全世界探索了一条真正消灭剥削压迫的道路,当然这条道路不见得是成功的,但是这里头蕴含着未来理想社会的思想资源,蕴含着未来理想社会的社会资源,就是真正改造社会、消灭剥削压迫的思想资源和社会资源;那里面也蕴藏着我们追寻一个真正的美好社会的理想。所以,在探索真正的新社会这个意义上,即使是失败了,意义也是极其重大的,等于是为人类摆脱越来越掠夺自然的道路留出了另外一条岔路出来,否则的话就没有其它的路可走呵!
5.成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的正反馈增长
第五点,假如说我们不考虑自然资源的问题,不考虑工业化这样一种发展方式是一种对自然资源正反馈的消耗,是意味着人类社会可能会毁灭,这些因素我们都不考虑;我们就单考虑中国能不能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搞工业化,因为资本主义在搞工业化呀。在这个思路上,中国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可以说取得了正反馈成长的业绩。我一定要用正反馈这个词汇呵,因为这个词汇我现在体会得越来越深。比如说刚才讲的大气层的问题,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这里头就蕴含着一个正反馈逻辑,怎么讲呢?我再讲一个比刚才那个更悲观的逻辑:由于人类工业活动日益发达,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然后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结果就导致已经到了或者已经过了一个临界点,就是说这个上升的温度已经使得北极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冻土带融解、湿润化,而湿润化以后就使得冻土带里头的微生物活跃起来,微生物活跃起来以后就分解那里面的二氧化碳。那么冻土带里面蕴含了多少二氧化碳呢?五千亿吨。现在整个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又是多少呢?七千亿吨。也就是说,如果把冻土带里面的二氧化碳全部释放出来,哪怕我们今天实现了零排放,都已经来不及了。就是由于你把冻土带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了,造成温度的上升,而温度的上升,就会使冻土带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很不幸,这样的一个过程已经启动了。
自然界有无数事物是以正反馈的方式来发展的,它的特点就是前期发展缓慢,后期以越来越快的爆炸式的速度增长。我们的技术革命也是这样的,旧石器时代可能用了三万年、五万年,后来到了新石器时代,大概一万年就够了,再后来进入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大概就是几百年就过来了,而到了工业革命之后,那个技术创新发展的速度是不是爆炸式的增长?我甚至怀疑我们人类现在一天所消耗的资源,等于人类前三千年消耗资源的总和,我甚至怀疑我们现在一年消耗的资源等于1900年以前全人类消耗的全部资源,这就叫做正反馈的发展和成长。我们个人的成长也是一样的,出生很久,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学会一个词汇,就是“妈妈”,后面过了一个月就出现了第二个词汇叫做“爸爸”,以后学会的词汇就越来越多,到了现在,只用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接受无数词汇,可以调动你生活当中无数的观察和想象,这同样是个爆炸式增长。
工业、技术、经济、人口的增长其实都服从正反馈发展的规律,但要害就在于破坏也可以服从正反馈的规律。什么叫做“破坏也可以服从正反馈的规律”?以1840年为分水岭,西方经过工业革命后,那个比较强大的工业力量进入中国,于是,凡是跟西方工业力量结合的那股力量在中国社会就不断地增长,这个过程也就是西方对中国的殖民化统治越来越加强,最后就是西方的央行打败了我们的钱庄,西方的纺织工厂打败了我们的手工业。也就是说,西方对中国经济的统治也是以正反馈的方式加强的,然后与此同时,中国就出现了一个“逆工业化”,本来我们还是有大量的手工业的,这样手工业就被摧毁了,紧接着农村也被摧毁了,所以破坏也是以正反馈的方式破坏得越来越深重。而新中国在成立以后,就实现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工业化的正反馈成长:建国之初,就是年左右,中国的制造业、重工业、轻工业的增长速度实际上会比较缓慢,逻辑上你也快不了,因为那个时候比较穷呵,每年的产出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消费,一部分是积累,因为穷,消费的比例就会比较大,积累的部分就会比较小。就像我们过日子一样:五口之家一个月的收入是一千块钱,这五口之家要用其中的九百块钱去消费,用一百块钱去积累,因为低于九百块钱之后,这五口人就吃不饱呵;可是如果这五口之家一个月的收入是一万块钱的话,哪怕他一个月用收入的一半去消费,那可能就吃得不得了的好呵,而且同时他还可以用五千块钱去积累。你看,越富积累率就可以越高,越穷积累率就会越低。所以当我们一穷二白的时候,积累率高不了,而积累率高不了,你的发展速度就快不了,因此五十年代的经济发展速度要是快了,那就一定是意味着要勒紧裤腰带,而如果不勒紧裤腰带,那就得放慢发展速度。
我后来看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就有这个问题:农轻重到底要怎么发展?在农轻重这个比例上,我们就不能向苏联学习,不能向老大哥学习:他们把重工业配得太重,对农业和轻工业配得太轻,因为他积累率比较高,消费率比较低。所以毛主席就说:你真想要重工业吗?那你就先发展轻工业和农业吧,这是《论十大关系》里面的说法呵。包括你真的想发展军工吗?那么你先发展民用工业吧。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基本上都是这么说的,也就是说你得承认我们得先把东西用于消费,然后才是积累;如果第一步积累率太高,那就有可能会吃不饱饭。但是实际上我们的积累率是太高了,积累率高了也就有可能吃不饱饭。所以我为什么说新中国前三十年的主要问题就是发展速度太快了呢?就是因为发展太快,所以生活水平反而就提高得很慢,因为我们搞了大量的重工和军工。《论十大关系》是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图景,但是当你面对朝鲜战争,面对中印边境战争,面对苏联在中国北部边境屯兵百万的情况下,你就不得不把大量的资金用于搞军工和重工业建设,于是也就使得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快。
我认为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经济实现了一种正反馈的增长,而且把正反馈的起点搞得比较高,这个是新中国特别了不起的一个成就。有些人说我们今天什么都有,发展速度非常快,其实今天也该快了:你已经有了一万块钱,可以有五千块钱用于积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再要慢的话其实是对不起前面的积累的。诸位,其实我们想一想是非常有意思的,别说是倒退一百年,就是我们的父辈、我们的祖辈,他们的生活也是极其艰苦的,他们的劳动量是极其巨大的,可是他们仍然可能吃不饱、穿不暖;而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可以聊天,可以玩游戏,也就是真正从事生产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而且生产劳动的强度其实也在降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东西还是被不断地生产出来,靠什么?靠的就是人类社会这样一种正反馈的发展,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一样进入爆炸式增长的通道。这个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倒是担心太快了,因为太快就意味着消耗资源太多。也就是说,当中国的水泥厂越来越多,钢筋厂越来越多,汽车厂越来越多的时候,汽车技术人员、水泥技术人员、钢铁技术人员就会越来越多,可复制的能力就会越强。1958年我们说要生产1800万吨钢铁的时候,真的是使尽了吃奶的力气去生产这1800万吨钢铁,甚至后来都搞出了有人用水去煮钢铁的笑话;可是今天是什么情形呢?今天哪怕是一个私营企业家,一开始投资那个钢铁厂的规模就是两千万吨、三千万吨,靠什么?如果没有前面的技术积累,无论是勘探、测绘,还是钢铁厂的建设、施工,包括钢铁厂的运营人才的积累,你怎么可能去弄那个三千万吨的钢铁厂呢?门都没有!
也就是说,按照正反馈的这个思路,我们是要感谢前人的,是前人为我们打下了正反馈的根基,我们后人才能去乘凉;而我们一去乘凉,就会有人说:你瞧,这个前人多笨,怎么都不知道开汽车,还要骑自行车;怎么都不知道骑自行车,就知道走路呢?这样就出现了很多的误解。实际上我们不光是享受了1949年以来的新中国的正反馈的成长,老实讲我们还享受了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的那一轮正反馈,知道吗?我们甚至要感谢我们的原始人。我这个话说得有点太远呵,但是有没有,需不需要?人类的技术是不是可以一步登天?我们能跳跃过新石器时代吗?能跳跃过铁器时代吗?跳不过去!所以那个时代无数人吃的无数苦,都是我们的祖宗吃的苦,我们要感谢他们。当然,更要感谢1949年以后的中国共产党宁可冒老百姓抱怨新中国成立后可能还吃得不够饱的风险,冒农民抱怨征粮的比例比较高的风险,她也一定要勒紧裤腰带去奠定这个建设的基础,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起始阶段,所以我认为这个成就是非常不得了的!我们后来人为什么经常会忽略这个机制呢?因为他把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看成是一个直线的发展,以为每一年的发展都是均等的,实际上是不均等的,前面三十年的发展可能不如后面一年的发展来得快,靠什么?就是靠正反馈机制。新中国六十年的意义,我认为离开了正反馈这个词汇是不好理解的。
6.团结起来是中国革命所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
最后,还要理解一个东西,就是在新中国的六十年当中,实际上是有无数人受了委屈的,还真的是有不少人受了委屈,当然在比例上还是少数。我后来跟这些受过委屈的人交流的时候就发现,他们对那个委屈的承受度比我们高多了。于是我就想:如果是我受这个委屈,我受得了吗?我确实思考过这个问题。你看:我明明特积极、特勇敢,明明是干了好事,可是他非得说我是“动机不纯”,或者什么“小资产阶级风头主义”呵。于是我就会不理解:我没这么想,你怎么能这么说我呢?而且不但是说我,还把我打成右派了,那我就更难受。其实,逻辑就在于:中国革命解决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中国人民要不要团结起来的问题。如果不团结起来,我们倒不用受委屈呵,但是我们会受帝国主义的奴役、掠夺、压迫,我们是东亚病夫;可是团结起来的过程是意味着有可能要受委屈的,是意味着有可能要受同志的委屈。如果按照我们今天的说法:这是我的人权,那是我的人权,那这个委屈你肯定是受不了的,于是你也就无法理解那个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其实真的接触了很多受过委屈的人,当他们仔细回顾这六十年的时候,大部分人不是抱怨的态度,而是觉得可以理解,觉得这个就是历史,就是我们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其实他们也不见得有多高的觉悟,比如说雷锋,他在部队里面有没有受委屈呀?恐怕也是有委屈的。但是只要想一想自己的父亲、母亲是怎么样被地主逼死的,那么自己在新社会里所受的那一点委屈就可以一风吹呵!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因为我们今天是在一个经过六十年正反馈成长以后的社会,物质条件比较充裕,个人自由度比较大,再去理解那个委屈就会显得难以接受,但是当我们整个民族共同去面对西方列强的时候,你如果能够体会到那个东西,实际上个人的委屈真的就算不得什么了。
相关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大学网无关。欢迎转载大学网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经有230人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电话:010-
电子邮件:
备案号:京ICP备号-3 | 京公网安备29-1
大学网 Copyright ©
All Right Reserved. 大道明德(北京)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骑自行车的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