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现任院长

作者:于冬阳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 16:20:19
选择字号:小 中
为我军插上超算翅膀——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纪事
为我军现代化插上超算翅膀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聚焦战斗力抢占科技制高点记事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作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着眼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和&能打仗&、&打胜仗&战略需求开展科研活动,先后成功研制银河/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飞腾系列芯片等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连续三次夺得世界超级计算TOP500冠军,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
封闭式攻关创奇迹
&天河一号&工程启动后,总设计师杨学军决定带领带团队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世界上率先采用CPU+GPU异构融合体系结构,利用GPU加速通用应用程序运行。
但如何发挥GPU计算性能,是举世公认的科学难题。&天河一号&总师组将破解这个难题的艰巨任务交给了杨灿群带领的课题组。他们组成CPU+GPU异构系统后,测算发现在图形处理中有着强大计算能力的GPU整体计算效率只有20%左右,尽管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却远远达不到&天河一号&所需的计算效率。
关键时刻,杨灿群发扬银河精神,带领课题组带来到远离市区、四面环山的市抗洪抢险指挥中心进行封闭式攻关,开展GPU计算效能优化研究。他们不会客、不外出、不看电视,每天只做一件事:一遍遍演示程序,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从那些不停滚动的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寻找一个个稍纵即逝的灵感,捕捉一次次优化GPU计算效能的机遇,然后把计算程序改了一遍又一遍。
那周,杨灿群与战友们和往常一样,从早上7点盯到午夜,从周一盯到周五,竟然没有发现一次战机,没有取得任何战果。连续鏖战数日,早已筋疲力尽的杨灿群,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那些数据尤如一群蜜蜂,在眼前不停地窜来窜去。闭上眼睛,满脑子还是那些波涛般滚动的数据。他不甘心,往常从周一到周五,都能找到性能优化突破口,然后利用周末时间研究优化方法。突然,他隐隐觉得眼帘上滚动的一些数据低于设计目标。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从家里跑到办公室,打开与服务器相联的笔记本电脑,进入试验数据库,果然发现GPU一部分计算资源没有用起来。兴奋难抑的杨灿群,立刻着手程序优化。当他改完程序进行试算,GPU计算性能又一次提升。当起身打开房门时,只见太阳爬上了山顶,他露出灿烂的笑脸。
类似这样的优化改进,他们在两个月里进行了一万多次,终于把GPU计算效能提升到58%,充分展示了&天河一号&CPU+GPU技术的光明前景。
杨灿群带领大家继续冲刺,不分昼夜反复测试、研讨、改进,虽然每次提升都如同滴水般微小。但他们连续奋战四个月,先后改进优化8万余次。8万多&水滴&汇集起来,创造了一个科学奇迹:GPU计算效能跃升至70%以上,为&天河一号&横空出世并冲刺世界领先水平扫清了障碍。
2010年11月,世界超级计算机排行榜Top500发布,&天河一号&登上世界之巅,持续性能达到2.566千万亿次,是排名第二的美国超级计算机的两倍多。
研制我军装备&中国芯&
高性能微处理器(CPU),是决定计算机运算速度、总体性能的关键器件,是超级计算机攻关的核心技术,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严密封锁的高端产品。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防科技大学开始高性能微处理器技术自主创新之路,研制出一系列专用集成电路和&飞腾&微处理器。
1999年,我军某重大装备研制进入关键阶段。这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突然宣布对我国急需的高性能电子中枢控制系统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和关键元器件禁运,使该装备研制工作陷入困境。
为打破困境,改变中枢控制系统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总装备部决定紧急启动国产高性能电子中枢控制系统关键元器件研制工作。
计算机学院高性能微处理器创新团队临危受命,承担起研制微处理器型号工程任务,成立了由卢锡城总指挥、李国宽总师、陈书明副总师、孙锁林副总师等组成的行政、技术和质量指挥管理线,抽调胡封林等20多名技术骨干组成了攻关突击队。
他们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解决了一道道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型号芯片。
鉴定会上,以三位院士为首的鉴定委员会专家这样评价:&该芯片研制成功,在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和逻辑设计的兼容技术等方面,推动了国内微处理器技术进步,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打破受制于人的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们研制的型号微处理器,大批量应用于我军现代化建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21世纪初,为迎接世界军事变革,我军建设急需自主研制高性能CPU。学校高性能微处理器创新团队再次应战,承担起研制重任。他们在国外对有关资料严格封锁的情况下,100多个研制人员,从总师到图纸设计员,每周七个工作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艰苦奋战5年,突破了体系结构、图纸设计、实现技术等环节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了该型号芯片研制,创造了3个&中国之最&:国内最早实现超标量CISC体系结构的微处理器,国内最复杂、最大规模的微处理器超深亚微米全定制设计技术,国内最早实现全定制微处理器时序建模与时序分析技术。
2007年,该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在国家&核高基&专项课题的支持下,国内首款抗辐照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研制项目立项。陈书明带领创新团队开始了国内首款宇航级高性能DSP芯片的攻关。
近年来,高性能微处理器创新团队,成功突破高性能微处理器体系结构、超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抗辐照和高可靠性军用微处理器设计等若干关键技术,先后研制成功通用CPU、嵌入式CPU、DSP、高性能计算机芯片组等大规模集成电路,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打破了国际封锁,成功支撑了超级计算机研制,为我军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重大军事活动借&东风&
&超级计算机研制难,应用更难。&这是世界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共识。超级计算机应用之所以&更难&,是因为超级计算机技术与应用领域之间横亘着一条条难以逾越的学科鸿沟,它导致世界超级计算机使用效率普遍偏低。
计算机应用创新团队瞄准这一世界难题,大胆进行大学科交叉研究,为超级计算机应用架起一座座金桥,使超级计算机在核物理、地质勘探、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生命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在军事天气预报领域的应用,直接为提升我军战斗力作出贡献。
气象条件在战争中是制胜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宋君强开始带领团队开展军用天气预报技术研究,成功突破高效分布式并行算法设计与实现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仅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国外同行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大型分布式并行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研制,建立了我军第一代军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实现了我军中期数值天气预报零的突破。此后,他又带领大家先后完成了空军航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边界层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系统。
&十一五&期间,他带领团队针对制约我军用天气预报科技发展的瓶颈&&全球资料四维变分同化技术,进行了艰苦探索,解决了多分辨率增量四维变分同化、卫星辐射率资料直接同化和切线性/伴随模式等技术难题,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个业务化全球气象资料四维变分同化系统;这个团队瞄准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科学主流方向&&全球预报模式,突破了高分辨率全球模式等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军第二代全球预报业务模式。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第二代军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该系统的预报准确率与欧美气象强国相当。
然后,作为多项临近空间环境预报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的宋君强,又将探索的目光瞄准了临近空间。目前,项目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成功地将我军气象保障范围由对流层拓展至临近空间中下部。
这些系统的预报产品,已成为我军各级气象保障单位日常天气会商、预报保障的基本依据,在部队日常训练、重大军事行动和国防科学试验等任务气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在天宫一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航母海上试验等国家和军队重大任务的气象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纷纷予以报道,称赞&我军军事气象保障手段发生革命性变化,提升了我军军事气象保障能力&。
为&北斗&研制灵敏&大脑&
卫星定位导航技术,是现代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技术支撑。美国以在世界上率先建成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PS)为平台,不仅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中,实施了一系列精确打击,而且经常以中断GPS信号威胁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已经成为决定国家前途、民族兴亡的关键技术。
为扭转国家在卫星定位导航技术领域的被动局面,推进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启动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工程。
计算机学院党委认为:&北斗&工程是军队信息化建设重大工程,计算机学院作为研制出银河系列巨型机的单位,理应积极参与工程建设,运用深厚的技术积累为提升我军战斗力作出直接贡献。
&北斗&信息处理系统,是定位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整个大系统的数据处理、信息交换、系统管理和业务管理的核心任务,是确保全系统定位、通信、定时三大主要功能实现的神经中枢,人们形象地将其喻为&北斗大脑&。计算机学院党委积极组织力量参加国家招投标,成功地争取了这一&北斗&工程关键技术攻坚重任,与总参有关部门签订了&北斗&地面应用系统信息处理分系统研制合同。
计算机学院成立了以王志英为总设计师,金士尧、赵龙、朱海滨为副总设计师并兼任三个子系统主任设计师的技术攻关队伍。
全体参研人员不辞劳苦,奔赴北京、武汉、西安、上海等地开展广泛深入调研,于1997年5月完成了总体方案研究。总参评审专家认为:&该总体方案技术先进,论证科学、工程性强,实现措施有力,达到信息处理分系统研制技术要求。&
工程全面启动后,全体参研人员迅速推进工程进展:
1998年5月,完成了信息处理分系统概要设计与接口协调。
1998年8月,信息处理分系统概要设计通过卫星定位总站、总装备部测通所、总装备部北京航天指挥测控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所、总参测绘研究所联合评审。
1998年9月,信息处理分系统进行内部定时、定位及高程库应用程序联调,取得较好效果。
1999年2月,信息处理分系统进入全面大联调阶段。
1999年9月,信息处理分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
2000年,中国第一颗&北斗&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宣告&北斗一号&工程建成,并开始在减灾救灾、交通运输、国土测绘及军事行动中发挥作用。
日,中国向世界宣告:&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向全世界提供全球导航服务,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应用证明,计算机学院研制的信息处理系统完全达到了&快捕快跟快处&要求。人们称赞计算机学院&为北斗研制一个灵敏的大脑&。
让国人用上国产操作系统
我们祖先发明的珠算,假如没有那些&口诀&,算盘能发挥什么作用呢?同样,没有基础软件支撑的计算机,也是一堆废铁。
基础软件如同珠算中的&口诀&,是计算机的&灵魂&。计算机硬件的任何新技术都必须通过基础软件来展现,计算机应用的任何新发展也必须通过基础软件来支撑。基础软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超级计算机的发展速度。
正因为这样,以美国为代表的计算机大国竭力抢占世界系统软件技术高峰和市场,并在出口系统软件产品中大做手脚。我国曾在一段时间里,从国家机关到军事部门,其计算机均应用外国的微软系统软件,给国家安全特别是国防和军事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为让中国人用上放心的国产软件,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计算机学院就开始了巨型机操作系统研制,是国内最早涉足这一技术领域的科研单位。20多年来,学校基础软件创新团队,先后开发出&银河-Ⅰ&&银河-Ⅱ&&银河-Ⅲ&等系列超级计算机系列操作系统、编译系统等基础软件,多次获得国家和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为推进我国巨型机事业迅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我国为实现信息产业从&大国&到&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在近年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专门设立了&核高基&重大专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作为16个重大专项之首,打算通过三个5年计划的时间,解决我国在核心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尤其是宇航级器件、操作系统软件和CPU芯片等信息技术核心领域对国外的高度依赖,改变我国在这些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
廖湘科带领基础软件创新团队,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在&211工程&&985工程&二期及国家&十五&&863&软件重大专项支持下,开始了&银河麒麟&操作系统技术攻关。研制人员瞄准国际操作系统的技术前沿,合理规划,精心组织,着力掌握与系统软件相关的前沿性、前瞻性的关键技术,通过数年顽强拼搏、艰苦摸索,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了一系列核心技术,研制成功具有完全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并建立&银河麒麟&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产品化、市场推广和服务支持三大体系。该操作系统,不仅能与国际主流操作系统兼容,而且可支持多种微处理器和多种体系结构的计算机,并在高安全、高可用、高性能和网络支持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成功运用于国家和国防重要部门。
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计划实施后,该创新团队凭着雄厚的实力,成为&核高基&重大专项的主要承担单位,牵头或与产业界合作承担了&军用操作系统&&国产操作系统研发及其产业化&等重点课题,成为国家基础软件自主创新和研发的主力团队。
争当网络技术创新&国家队&
1984年前后,卢锡城、窦文华、龚正虎等网络技术专家从美国学成归来,组建了网络技术研制团队,拉开了我国网络技术自主创新序幕,先后研制成功与&银河-Ⅱ&、&银河-Ⅲ&超级计算机相关的网络系统软硬件,为我国巨型机事业发展添上新技术的翅膀。
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发展互联网战略计划,网络技术研制团队抓住这一重大契机,在&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国家863重点项目和军队&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支持下,坚持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形成了基础研究、预先研究、型号工程协调发展的科研布局,连克网络技术雄关险隘。
核心路由器是网络系统的核心技术。假如把网络系统喻作人身上纵横交错、密密麻麻的血管,核心路由器就是它的心脏。
2001年3月,网络技术研制团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核心路由器&&&银河玉衡9108&。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认为:&银河玉衡9108&是国内第一台拥有软硬全部自主设计的高端线速核心路由器,整体技术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高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2004年3月,他们成功研制出我国新一代互联网高性能路由器&&IPv6路由器。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这是国内第一台交换能力超过每秒千亿位的IPv6路由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路由器并行体系结构、全局流控机制、IPv6线速转发、多等级服务质量控制和基于PKI的组网安全认证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和创新,整体技术属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在IPv6高性能网络设备研制技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对加速我国高速网络建设、增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2006年,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后,他们陆续推出我国第一套2.5G、10G、40G等不同需求层次的网络安全监管系列设备,并在国家和军队相关部门得到广泛应用,为打击网络犯罪、维稳反恐、净化互联网空间等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完成的重点课题&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及超高速网络交换路由研究&,又是一项我国网络技术发展史的标志性成果。
以方滨兴院士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认为:&该课题在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高速网络交换方法与算法、大容量路由表组织管理和查询、网络处理器体系结构技术、10Gbps高速网络接口线性转发机理及实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性成果和显著的进展。&
这一系列高水平成果,说明中国网络工程技术已完全摆脱了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亦标志着计算机学院网络技术创新团队已经成为我国网络技术创新&国家队&。(于冬阳)(原标题:为我军现代化插上超算翅膀&&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聚焦战斗力抢占科技制高点记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还没有评论。吕梁学院与国防科大吕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山西黄河新闻网
||||||||||
||||||||||
&&您所在的位置:&&&&&
吕梁学院与国防科大吕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编辑:刘芳&&&&&&责任编辑:刘芳 &&&
&&&&&&来源: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郝丽娟)4月27日上午,吕梁学院与国防科技大学吕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吕梁学院行政楼三层会议室举行。国防科技大学吕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彭顷砡、泽恒集团董事长陈张平、吕梁学院院长杨述平等双方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在仪式上,吕梁学院院长杨述平对吕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对校院双方的合作从形式、内容、层级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阐述,殷切展望了双方合作的广阔前景。他相信,校院双方能够以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为契机,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强强联合,实现人才、项目、平台的高度融合,保障项目实体化、高效化运作,促进双方事业的共同发展,为推动吕梁老区科技与教育比翼齐飞,推动吕梁老区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彭顷砡院长指出,吕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成立以来得到了各级首长的认可和关心,已经成为全国同类研究院的旗帜。研究院将充分发挥自身在量子工程、无人系统、云计算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与吕梁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陈张平董事长谈到,泽恒集团和吕梁学院已经有了很好的合作,今后将进一步提升合作高度,集团不仅要做吕梁学院人才输送的基地,更要成为吕梁人才转化的基地,进一步探索合作模式,深化三方合作。
最后,杨述平院长与彭顷砡院长就战略合作协议进行了签约仪式。吕梁学院党委书记闫保平和院长杨述平分别为彭顷砡院长、陈张平董事长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
&&相关链接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监督电话:&&&&传真:7&&&&广告服务:&&&&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7廖湘科(右)和科研人员探讨业务。于冬阳摄  北京时间11月20日,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42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超过第二名近一倍的浮点运算性能再次位居榜首,蝉联世界超算冠军。  该校计算机学院院长、研究员廖湘科,是天河二号的总设计师。他坚持以我为主,勇于自主创新,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将五星红旗一次次插上了世界超算之巅。  廖湘科长期从事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和自主操作系统的科研工作,工程经验丰富,技术水平精湛。在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的研制中,担任副总设计师的他,目光紧盯技术前沿,提出了当时国际领先的虚拟化网络计算支撑技术和多层次大规模系统RAS技术方案,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能力从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跨越。  短暂的喜悦之后,廖湘科加紧攻关步伐,将目标瞄准了运算速度更快的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二号。然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超算领域,跨越发展谈何容易。廖湘科迎难而上,带领研制团队设计出新型异构多态体系结构,实现了多类型计算资源、输入输出资源和服务资源的灵活配置,拓展了天河二号的应用领域。  如今,天河二号已成功落户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在海量数据处理、云计算和存储、“智慧广州”信息系统建设、先进机械装备设计、动漫制作、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廖湘科深知,在计算机领域与西方国家竞争,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会受制于人。他以身作则,每一项关键技术都亲自做预案,再由各课题组进行酝酿、讨论,最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智攻关;工程实施阶段,他与团队一道泡在机房,经常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2009年担任计算机学院院长后,廖湘科殚精竭虑,带领学院建设驶上发展快车道—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军队和部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涌现出以1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全军“育才奖”金奖教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中国科协“求是奖”获得者以及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为代表的一批科研精英。来源:国防部网“北斗”耀苍穹
记国防科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卫星导航研发团队
日14:38&&&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创新团队成功研制了“北斗一号”地面关键设备。通讯员 摄
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给国防科大发来贺电,祝贺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服务,对参与系统研制建设的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和亲切慰问。
国防科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家们奏响了一曲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踏天”凯歌。12月29日,记者走近这个卫星导航研发团队。
创新方案令院士惊喜
当时间回溯到1995年,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美国1994年就已经部署完成了由24颗卫星组成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这时候的中国科学家们依旧在苦苦探索卫星定位的核心技术,渴望建立属于自己国家的“GPS”,他们给这个系统取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北斗”,寓意着如同北斗星一般指引方向。
虽然中国科学家早在1985年就开始探索研究卫星定位技术,中国的卫星发射也一直保持很高的成功率,可是10年的时间过去了,依然不能突破关键的信号传输和接收技术,这就好像卫星能够把欧洲杯足球赛发射到地面,可中国却没有能力建立卫星接收系统,收不到信号,“北斗”面临夭折的危险。
1995年6月,一个面容和蔼的中年男人带着3个娃娃脸的小伙子,敲开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总设计师陈芳允院士的家门,他们向陈院士展示了充满创新的方案――全数字化快速捕获信号与传输技术。
陈院士惊喜地看着这个不可思议的方案,激动地问:“太棒了,‘北斗’有救啦!你们是什么人?”
中年人说:“我是国防科大电子技术系的庄钊文,这3个是我的学生。”
那一年,担任国防科大电子技术系总工程师的庄钊文教授37岁,他的博士生们平均年龄才28岁。
签订科研合同,拿到了主管部门给的5万元研究经费,从北京抱回一台当时很先进的台式计算机,庄钊文教授带领3个博士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和研究。
1998年5月的一天,在北京的星地对接现场,研制设备接受检验,显示器上的信号捕获和处理数据显示,参试系统正在以接近理论极限的数据运行。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从理论、关键技术攻关到样机研制、工程实现和定型、外场实验和正样生产,他们只用了3年时间就完美收官。
一机在手就知道“你在哪儿”
2001年11月,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但是,走向应用的过程中,再次遇到难题。当时的北斗用户机个头很大,使用的时候要用背包背在身上。
已担任国防科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的庄钊文教授带领更多的年轻专家组成坚强的战斗队,再次主动请缨。
立项中标后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一系列的奇思妙想全部变为现实。2004年6月,课题组推出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用户终端――手持式用户机,一举解决了设备小型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成为我国第一款通过装备定型的小型化手持式北斗用户机,并迅速装备到了部队。
它的意义在于,无论是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还是在千里边疆的巡逻线,无论是翱翔万里高空的飞行器,还是驰骋在汹涌波涛中的舰艇,只要打开集卫星定位、短信报文、精度授时于一体的用户机,就能完全解决“我在哪儿”的定位问题和“你在哪儿”的感知问题,还能高效快捷地实现“我”和“你”之间的信息传递。
日,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彻底摧毁了通往震中灾区的道路和一切移动、固定通信线路,乡镇变成“孤岛”,灾区苦等救援!灾情究竟如何,外界一无所知。5月17日,中国卫星导航应用管理中心收到前方发回的信息:“北川余震不断,海子水位不断上升。”原来这是解放军某部携带“北斗一号”用户机徒步进入震中灾区发回的短信。通过北斗系统,救灾官兵不仅向上级报告了灾情,还成功帮助受灾群众联系上了亲友。
“就好像把大象装进冰箱”
2007年,我国一颗北斗卫星在试运行的过程中,发现在某些方向受到强烈信号的干扰,导致信号传输中断。专家们分析原因,认为复杂电磁环境是“罪魁祸首”。
如何让日解决抗干扰的难题呢?我国专家召开会议讨论,得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躲”,二是“抗”。
“躲”,是说改变通信信号的频率,避开形成干扰的信号频率,躲到一个不常用的信号频段,这样做技术要求不高,但要向国际无线电联合会重新申请频段。
“抗”,是说通过增加抗干扰设备,打造电磁盾牌,保护卫星不受任何信号的干扰。这样做投资少、安全性高、解决问题彻底,但要实现难度非常大。
就在专家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已担任国防科大副校长的庄钊文教授,指派王飞雪教授立刻飞往北京,向专家们坚定地提出采用抗干扰的方案。
从北京领受任务后,国防科大的专家们在长沙开始了研究工作。经过3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突破一系列难题,拿出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当记者询问他们究竟有多难的时候,欧钢教授风趣地回答说:“就好像把大象装进冰箱。”不管是卫星还是无人机,体积大小总是有限,而一般的抗干扰设备体积都十分巨大,需要的功耗也较大。难题是如何把一个大型设备安装在比自己体积小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装备上?国防科大的专家依靠多年来在电磁对抗领域的积累,发挥聪明才智,终于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008年5月,他们的抗干扰设备在北京通过专家组鉴定,完美地解决了抗干扰的世界难题。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用户已遍布中国的高山海岛、边防哨所,其独特的短信收发功能多次挽救了在地震、泥石流等灾难中迷失的人们,目前市场上也已经销售安装“北斗”车载导航仪。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正是我国近20年来科学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之一,“北斗”已经不仅仅是天上的那个星座,它成了中国人手里紧握的导航之星,它为中国人指明方向。(记者 周小雷 通讯员 葛林楠 李治)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可以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精度在10米左右的导航服务,测速精度在每秒0.2米左右。(本报记者 周小雷 整理)
(责任编辑:姚奕、赵娟)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社区互动]
&&&推荐新闻
& &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 ? ? |? ?| ?|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