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把关雎中的成语改写成小说……

关雎改写成300字作文,蒹葭改写成300字作文_百度知道
关雎改写成300字作文,蒹葭改写成300字作文
提问者采纳
就像她一样, 更加让人迷醉, 原来她不知道何时已把船停在了我的身边。可美好的事物往往很容易破灭,一面之缘的相遇令我就这么坠了进去,晶莹剔透的露珠点缀着河边白茫茫的芦苇:我们要永远在一起。“刚才那一曲可是《美人怜》.,没有你的时间就像寒冬没有春天依偎.我突然发现., 她也开始和著旋律欢声而唱,你回眸一笑.:是时候走了,我们之间“执子之手.,烧在心里,我是多么的惊喜.,一个转身让我惊叹于你的超凡脱俗。你可曾知道当你害羞地将芦苇交予我时。 而我却没有资格伴她左右,少了你陪在身边我的四季也就只剩下冬天,我只对你一人,将你拥入怀中.,我想,你又肯给我那个机会吗,一个身影躲在那一片朦胧之中,我下定决心要给你一个承诺,今生的我怎会轻易放弃, 我总会坐在湖边.,却不难勾起我对你的无限遐想,你拿着一支芦苇与我擦肩而过,不知道它奏出的旋律是否依然动听.,你的信物刺穿我心。水鸟还在那里低飞.,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身而过,为情而苦,只因美人如玉,我几乎无事可做。低飞鸣叫的水鸟。碧波荡漾的湖水在那一片荇菜的随风摇摆下。我想离去了,给曾经流转于荇菜中的她,顺水而下, 更加充满希望。归去的路上脑子想的全是你,膝上的瑶琴已经许久没有曲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不同的是你站在河岸边浅浅的对我微笑,你还记得我们的初遇吗。为爱而伤,死去活来。一曲终了, 关关,浓妆淡抹总相宜”,本想宣泄心中的郁闷, 心里只有她的样子。一阵风吹过。长相思兮, 这里比以往更加美丽, 那首往日的恋曲再次响起,漫天飞舞的芦苇令我迷茫,随风摇摆的荇菜。佛曰?”“请姑娘赐教.,顿时引起了我不尽的相思.想到这里。我不得不在这芦苇丛里找寻你那一抹美丽的倩影, 独奏一曲《美人怜》, 一股伤感涌上心头,细水长流., 只是一个人想离开这心碎之地。好几个夜晚,我知道你是逃不掉的, 不由又叹了一口气,也许上天早已知晓了我的心意.”熟悉的水鸟声再次在耳边响起。一向自信的我突然找不到方向。既然你我在前世有了这么多次的错过。 她正是我睡梦中寻找的佳人,突然间你从我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弱水三千.,我只要我们之间能够相濡以沫,长相忆.秀丽的面容,因为..,却也透出了你的寂寞。但是现在,为伊消得人憔悴?虽然你站在水的那一边, 第一次试著接近她的时候就被婉言拒绝了,你又仿佛在那水的中央。可笑的是,“欲把西湖比西子, 顺水之流捋取荇菜.,却看见那道路的艰险与漫长.。我想紧紧地抓住你不放。”此后的十余天里, 惊喜得都忘了回答,荇菜依然随风摇摆著., 还是一般纤手盈盈,除了想你.。芦苇还是如此的茂盛, 婀娜的身姿.?我所爱的人儿,空气里只留下你身上胭脂的余香, 美得让人窒息,我愿逆流而上。如果说思念是一种错的话:前世五百次的回眸, 没有她的夕阳显得那么黯淡,你脸红地跑开.蒹葭清晨, 解开系在背后的瑶琴., 我无法入睡, 失落.,我们也再不用分隔于两岸, 迷茫., 却又难以抑制欣慕之意,为在荇菜中穿行的她弹奏?”我诧异地一抬头., 夕之中纤手盈盈,你的羞涩令我心动,我还是连一句话都不能和她说...。她笑著看著我., 也祝福身处远方的伊人.,回荡在湖面的歌声和曲声,令我沉醉。当时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风中翩翩起舞的芦苇给我们助兴, 却不料临行前又看到了她!可能要删减一些, 溶在酒里,就让那芦苇成为我们之间的信物, 还是如仙子般在那一片荇菜里穿行.,我只取一瓢饮,想来也就是这样的了,“公子可否再奏一曲!在芦苇河边你却仍然和我捉着迷藏,与子偕老”的幸福才刚刚开始,我愿意永远的错下去。你的一颦一笑都深深地烙在我心上,我要的并不是爱得轰轰烈烈, 每天夕阳西下的时候。但接下来的几天里,露珠依然没有逝去.“关关
其他类似问题
关雎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给你介绍本文学参考安意如的《思无邪》
如果不是作业的话可以看看 『思无邪』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谁能帮我找到:把《关雎》改写成的记叙文_百度知道
谁能帮我找到:把《关雎》改写成的记叙文
我要做作业,抓紧,重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长夜漫漫不到头,我朝朝暮 暮想追求,日夜心头在挂牵,弹琴鼓 瑟表宠爱,善良美丽的少女,两边仔细来挑选,顺着两边流去,是小伙子 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善良美丽的少女。 追求没能如心愿。 长长短短鲜荇菜。 长长短短鲜荇菜,翻来复 去难成眠,善良美丽的少女雎鸠关关在那河中小岛上唱歌,钟声换 来她笑颜
其他类似问题
关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谁能把&&关雎&&写成现代的文章_百度知道
谁能把&&关雎&&写成现代的文章
白天想她梦里爱。 文静秀丽好姑娘,双栖黄河小岛上。 文静秀丽好姑娘,顺着水流左右采,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采了左边采右边,醒来梦里意常牵。 长短不齐荇菜鲜,真是我的好对象。 追求姑娘未如愿雎鸠关关相对唱。 长短不齐鲜荇菜,弹琴奏瑟亲无间。 文静秀丽好姑娘。 文静秀丽好姑娘。 相思悠悠情无限,敲钟打鼓使她欢
其他类似问题
关雎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关雎 【先秦】诗经 关关雎鸠。 在艺术手法上。第二章的八句,但只要能够远望。 长短不齐荇菜鲜、情俱佳,诗的第一章说,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水草名 寤。“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长短不齐鲜荇菜。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 【注释】,顺着鸟声走去。 悠哉悠哉,《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翻来覆去难成眠,有选择之意 《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哀而不伤,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 参差荇菜: 雎鸠。 《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有什么不同,辗转反侧:“关关雎鸠、义,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音帽。 追求姑娘未如愿。“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窈窕淑女,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敲钟打鼓使她欢。《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雔)。 求之不得,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 文静秀丽好姑娘,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求之不得”以下四句。第二章,《诗经》之冠,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长短不齐荇菜鲜,钟鼓乐之,浑然一体,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关雎》与《蒹葭》都可以看做爱情诗。 相思悠悠情无限。因为芦苇丛生。 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逑,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 窈窕淑女,在河之洲,左右芼[1]之,寤寐求之,说明了它的重要,采了左边采右边,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 参考资料:睡醒。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顺着水流左右采:“《关雎》乐而不淫,便心满意足,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弹琴奏瑟亲无间,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却若即若离,总括地写出这种强烈激动的感情。因此。”此后,双栖黄河小岛上,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睡眠 [1]。其文,具有“起情”的作用。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即鱼鹰,醒来梦里意常牵,窈窕淑女。与《关雎》相比,足为“国风”之始。 参差荇菜,在河之洲。 文静秀丽好姑娘,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窈窕淑女,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参差荇菜、追求过程,君子好逑:水鸟名,历代学者评《关雎》皆“折衷于夫子”,白天想她梦里爱,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寤寐思服。最后一章,左右采之,真是我的好对象。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用做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苦苦追寻,琴瑟友之,左右流之,寐。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拣了左边拣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雔)之借字,君子好逑,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兼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声,《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文静秀丽好姑娘。孔子说雎鸠关关相对唱,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正是“托象以明义”,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双鸟之意 荇菜。 窈窕淑女
两只雎鸠在对唱,唧——唧——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关雎 【先秦】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雎改写成小说
急 !!!_百度知道
关雎改写成小说
数不用太多2百字就行,急
我有更好的答案
早晨,天空刚刚有一点熹微的白色。  深秋的晨露在瑟索的冷风中凝成了严霜,白茫茫的一片,分外萧条。  湖上,芦花飘荡,时而扬在秋风里,时而跌落水面上,激不起丝丝涟漪,却无奈地染白了秋水。  岸边,有一男子,独自立于严霜中,望着芦花掩映的湖水,神情漠然,无一丝流动的气息,只是孤独的站着,好似在守候着什么。  对岸,芦花丛外,隐隐约约有一座房屋,浅浅的瓦,淡淡的墙,在纷飞的芦花映衬下,也有了些许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或许这座房屋里住着一个风姿绰约娉婷玉立同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而她,或许不知此刻在芦花飞舞,银霜凝成一片惨淡的时节,对岸有一个愿倾其一生来守护她的痴心人。  他与她,一个在岸边,一个在水中央,可望不可即呵......  芦苇依旧那么多,优雅地随风飘,舒展着纤细的腰肢。大片大片的白霜渐渐融成了浅露,雾气生起,他依旧是站在哪儿,没有别的神情,也无别的动作,眉宇之间,刻画着——坚定。  对岸的房屋,在一片朦胧中变得更加隐约,恍若是海市蜃楼一般,是真实的梦境。她在梦里,可是她是否知道呢?  他与她,一个在岸边,一个在水中坻,近了,但是仍然隔着一片湖。秋天,芦花飘荡,模糊了彼此的视线。  太阳已然露出了脸,芦苇在阳光下享受着温暖的抚摸,雾气渐散,晨露微干,水面上还氤氲着一片朦胧,他仍旧是那样站着,透亮澄澈的眼睛依旧是注视着对岸,那芦花掩映下娉婷的身影,似是闪过一丝黯然。  而她,立于秋风中,乌黑的长发和芦花一样飘荡,望着湖上宛如飞扬的雪海的芦花,那逐渐消散的水雾,却始终未看到那双眼睛,和那些许遗憾……  他和她,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水中沚,相隔不远,却始终错过……  晚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他仍就是站在哪儿,对岸的影子却消失不见。  “夜了,看风景也该回了。”淡淡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蓦然回头,她转身,他未来得及倾诉自己的爱慕,她离开了……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他怅然……  他与她,始终隔着一片湖啊!  他木然离去。  可是,他忘记带走他的心了,他的心始终在岸的那边啊。  她是他心头最美的景,芦花飞舞的季节,一颗心,破碎了……
其他类似问题
关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把关雎改写成500字左右的散文
把关雎改写成500字左右的散文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小岛上。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再看点赏析就更了解了:
由於流传久远,影响至深且大,因此历来对这首诗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首爱情诗赞美诗;是举贤诗、讽刺诗;是抢婚背景下的贵族,有关婚姻的教育诗(据《墨子》说法,「琴瑟」「钟鼓」均非平民之乐。);是祝贺新婚的诗,……。
其实,仔细玩味诗中那真率炽热的感情,我们毋宁把它当作是一首产生於二千多年前古老的民间恋歌,诗中娓娓细述的是一个男子的单相思,他的倾慕、爱恋与渴望,而这正是亘古以来每一个人心中对爱情最深的企盼。
全诗依据<毛诗>将之分为三章,首章四句见物起兴,写自己的爱情与想望。雎鸠,是一种水鸟,传说这种鸟儿雌雄相爱,形影不离,情真意专,如果一只先死,另一只便忧伤不食,憔悴而死。因此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至於说「窈窕淑女」是谁,是男子在河边邂逅了一位美丽佳人,而一见钟情,而倾慕追求?还是男子见雎鸠相亲相爱成双成对而春心荡漾,而思念起心中的人儿这里留给大家丰富的想像空间。
次章八句,以缠绵悱恻之情,道出男子追求未果的爱慕之心与相思之苦。「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也许是暗示著少女正在河边采荇,她的美妙姿态,她的窈窕倩影点点滴滴,深深的烙印在男子的心上,难以磨灭。也许是左右浮动的荇菜,就少女不可捉摸的心,注定二这条情路是要走得艰辛难熬。於是日思夜想,不能须臾忘怀。白天里食不知味,无心做事,而漫漫长夜又只能躺在上翻来覆去的苦思冥想不能成眠,心中反复叨念著切割著爱人的名字,爱人的影子,这种「为爱而不得其爱,又不忘其爱」的痴心想念那里只是一个愁字而已!
第三章八句,描写男子向往著愿望实现时的欢乐。
有人说:「这首诗描写了抒情主人公对一位少女邂逅、追求、相思并同她完婚的全过程。」细读全诗,若最后只是像童话故事中大团圆的结局-从此王子和公主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那麼诗意就荡然无存了!爱到深处无怨尤,爱的渴求能导致爱的升华。这位陷入情网不能自拔的男子,并没有伤心到吐血病倒,也没有绝望的自残杀人,而是给自己的感情找到一条出路,架构起一座美丽的空中楼阁,幻想著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一刹那间他满足了,他和他的爱人美满和谐的结合了!於是一场虚构的热闹的结婚场面快快乐乐的展开,让我们不禁陶醉在其中为其祝福。但幻想毕竟不是事实,一转念后,男子又会想到什麼?是更深的相思愁绪?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的坚贞?也许留待大家仔细去玩味了!
《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你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呢?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孔子《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如此说来,《关雎》之义大矣!这种理解究竟有多少道理呢?我们暂且撇下,先从诗歌本身说起。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显然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据我看来,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我们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窍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不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吗?
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呀!
那么,这首诗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呢?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札记·礼运》),孔夫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老夫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譬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在被锁深闺、为怀春之情而痛苦时,就从《关雎》中为自己的人生梦想找出了理由——当然,实际上她已经走得很远了。
其他回答 (1)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小岛上。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雎原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