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学院院长务部副部长是什么级别赵存志

中国学术评议空间的开创以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为中心中国学术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学术评议空间的开创以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为中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相信自己、信赖组织”是我成长的双翼
来源: 作者:赵存志 编辑:刘昌宝
今年5月,我从一线部队调到军事科学院工作。几个月以来,不断有人带着惊奇的目光问我:“你通过什么渠道进京的?”面对异样的询问,回想起自己27年的军旅生涯,我从一名最普通的基层士兵,一步一步走到军事科学院师职领导岗位,感慨颇多。我承认,自己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很幸运,但更重要的是,我始终相信自己、信赖组织。
相信自己的选择,信赖组织的接纳
人生的旅程充满了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或大或小的转折。在我成长历程中,我始终把自己的选择融入到部队建设发展的步伐,并对自己的选择矢志不渝。
1998年,我们部队师改旅,我的人生面临一次重要选择。由于我带的“沙家浜连”连续3年被评为“标兵连队”,个人也被师机关多次表彰,关于我的去向问题,师领导专门派人征求我的意见。当时由于编制合并调整,基层建设面临复杂的形势和考验,许多同志面对调整后诸多棘手现实问题产生了畏难情绪,想方设法往机关调。在这种情况下,我主动放弃了去机关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到基层摔打磨练。因为我相信,越是艰苦和具有挑战的地方,越能砥砺人生。从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副旅长一路走来,尽管自己唱了不少“黑脸”,但官兵打心眼里支持我、尊重我,这让我更加笃信自己的选择,坚守自己的选择。邱吉尔在一篇著名的演讲中谈到,成功最大的秘诀是永不放弃。在漫长的人生之路,具有决定意义的选择其实并不多,当我们把自己的选择与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相一致时,发展的舞台才更加广阔。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始终如一地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勇于付出和不懈奋斗。
一滴水如何才能不干枯,答案是把它投到大海里。一个人的力量再大,如果没有被组织接纳并成为组织的一部分,仍然发挥不出应有的光和热。融入组织并信赖组织的接纳,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根本起点。1998年,我到缩编后的新单位任职,作为一名“外来户”,我起初也有深深的顾虑。然而实践却告诉我,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各级组织不仅及时接纳了我,还使我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今年,我从基层部队到军事科学院任职以来,更是深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深刻体会到作为军事科研最高学府的宽广胸襟和浓厚的人文关怀,这种接纳不仅消除了我的小小疑虑,更使我能够及时适应岗位,迅速展开工作。由此我深刻感到,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和成就,必须信赖组织的接纳、感恩组织的接纳,并把组织的关怀化为工作的不竭动力。
相信自己的人品,信赖组织的包容
人品决定官德。一个人能走多远,与他的人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所担任的职位,大都与一定权力相关。有些人盯上了这种权力,“善意”地提醒我,“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而我却始终认为,权力是把“双刃剑”,既是干好工作的有力载体,也是考验人品官德的真正试金石。2009年底,我当战士时的指导员托人找到我,想为其不够入伍年龄的亲戚通融一下。当时任军务处长的我与地方协调一下是没问题,但考虑到士兵是军队的基石,如果参军条件放宽了,不利于国防建设。尽管我老指导员的朋友拿出了沉甸甸的红包,但被我断然拒绝了。因为我深知,越是在没人监督的时候,越是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嘱托,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肩头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在这个价值观多元、生活方式多样的现实社会,真正保持人品的这份“纯洁”并不容易,有时还要经受诸多诱惑。为了让自己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我把写日记作为自我修养的重要方式,在日记里常照人品之镜,不断鞭策自我、完善自我。
金无赤金,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我也一样。而我之所以能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这主要来自于组织的包容。我一直从事军事工作,是典型的急性子,尽管是为了工作,有时也会造成不应有的伤害。2008年,部队接到赴四川汶川执行抗震救灾的命令,当时我任副旅长负责在外人员收拢工作。因不了解情况,我将一名请事假的骨干招回。事后我才顿悟,那名技术骨干是忍着失去父亲的伤痛连夜归队的,尽管后来给他进行了相应的补假,但在我心里却留下了深深的愧疚。在我成长历程中,组织给了我舞台,也包容了我的不足,授予我“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带兵人”等荣誉,所在部队还作出了“向赵存志同志学习的决定”,这都让我时刻感受到组织的鼓励和期望。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有允许试错、敢于纠错的宽松氛围,有用人、容人、聚人的良好环境,而组织正是这种氛围和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回顾自己经历的挫折和成长,我由衷地感谢组织的包容,正是有了这种包容,我才真正以自己的姿态走出一条独特的军旅之路,干出一番别样的工作成绩。
相信自己的素质,信赖组织的公正
素质,永远是一个人成长的基本前提和条件。走过27年的军旅生涯,我深深体会到,关系或送人一程,而素质却能保你一生。没有素质,永远都迈不出前进的脚步。在部队工作中,我先后参加了9次重大军事演习,参与了1998年长江抗洪、2008年“5.12”汶川抗震救灾等多项非战争军事行动。这些军事实践活动,使我的军事指挥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大提高,被评为“标兵连长”“机关十项全能标兵”等。这些荣誉,既是对我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素质的充分证明。也正是凭着过硬的素质,使我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鲜亮的军旅人生。
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既离不开过硬的综合素质,更离不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我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的岗位,还在于组织营造了健康成长的环境。在2004年调整团职干部时,由于编制限制,团职岗位很少,有人为此提醒我必须“活动活动”。而我却始终认为,相信组织的公正、接受组织的选择,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应有品质。如果组织选择了我,证明我有胜任的素质能力;如果组织没有选择我,证明我还有一定的差距。正是抱着这种坦然心态,我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后来,当我升任团职的命令颁布后,很多人颇感意外。尤其这次到军事科学院任职,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信赖组织的公正、接受组织的选择,既是一个人成长的根本途径,也是一个人素质、人品的集中体现。我们只有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信赖组织的公平公正,才能真正把心思全部用到党的事业中去,进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突出的工作成绩赢得组织的信任和选择。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军务部副部长)相信自己 信赖组织_新浪军事
相信自己 信赖组织
  今年5月,我从一线部队调到军事科学院工作。几个月以来,常有人带着好奇的目光问我:“你通过什么渠道进京的?”面对异样的询问,回想起自己27年的军旅生涯,我从一名最普通的基层士兵,一步一步走到军事科学院师职领导岗位,感慨颇多。我承认,自己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很幸运,但更重要的是,我始终相信自己、信赖组织。
  1998年,我们部队师改旅,我的人生面临一次重要选择。由于我带的“沙家浜连”连续3年被评为“标兵连队”,个人也被师机关多次表彰,关于我的去向问题,师领导专门派人征求我的意见。当时由于编制合并调整,基层建设面临复杂的形势和考验,许多同志面对调整后诸多棘手现实问题产生了畏难情绪,想方设法往机关调。在这种情况下,我主动放弃了去机关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到基层摔打磨炼。因为我相信,越是艰苦和具有挑战的地方,越能砥砺人生。从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副旅长一路走来,尽管自己唱了不少“黑脸”,但官兵打心眼里支持我、尊重我,这让我更加笃信自己的选择,坚守自己的选择。
  一个人能走多远,与他的人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所担任的职位,大都与一定权力相关。有些人盯上了这种权力,“善意”地提醒我,“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而我却始终认为,权力是把“双刃剑”,既是干工作的有力载体,也是考验人品官德的试金石。2009年底,我当战士时的指导员托人找到我,想让其不够入伍年龄的亲戚当兵。当时任军务处长的我可以与地方去协调,但考虑到士兵是军队的基石,自己不能做不利于国防建设的事,还是断然拒绝了老领导的请求。我深知,越是在没人监督的时候,越是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嘱托,越是要牢记肩头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让自己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我把写日记作为自我修养的重要方式,在日记里常照人品之镜,不断鞭策自我、完善自我。
  没有素质,永远都迈不出前进的脚步。在部队工作时,我先后参加了9次重大军事演习,参与了1998年长江抗洪、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等多项非战争军事行动。这些军事实践活动,使我的军事指挥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大提高,被评为“标兵连长”“机关十项全能标兵”等。这些荣誉,既是对我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素质的充分证明。也正是过硬的素质,使自己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鲜亮的军旅人生。
  我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的岗位,还在于组织为我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在2004年调整团职干部时,由于编制限制,团职岗位较少,有人为此提醒我必须“活动活动”。而我却始终认为,相信组织的公正、接受组织的选择,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应有品质。如果组织选择了我,证明我有胜任岗位的素质能力;如果组织没有选择我,证明我还有一定的差距。正是抱着这种坦然心态,我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后来,当我晋升团职的命令颁布后,很多人颇感意外。尤其这次到军事科学院任职,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信赖组织的公正、接受组织的选择,既是一个人成长的根本途径,也是一个人素质、人品的集中体现。我们只有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信赖组织的公平公正,才能真正把心思全部用到党的事业中去,进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突出的工作成绩赢得组织的信任和选择。
  (插图:方 汉)
  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军务部副部长 赵存志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军务部副部长赵存志:相信自己 信赖组织
发布时间:日 06:36 | 来源:解放军报
  今年5月,我从一线部队调到军事科学院工作。几个月以来,常有人带着好奇的目光问我:&你通过什么渠道进京的?&面对异样的询问,回想起自己27年的军旅生涯,我从一名最普通的基层士兵,一步一步走到军事科学院师职领导岗位,感慨颇多。我承认,自己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很幸运,但更重要的是,我始终相信自己、信赖组织。
  1998年,我们部队师改旅,我的人生面临一次重要选择。由于我带的&沙家浜连&连续3年被评为&标兵连队&,个人也被师机关多次表彰,关于我的去向问题,师领导专门派人征求我的意见。当时由于编制合并调整,基层建设面临复杂的形势和考验,许多同志面对调整后诸多棘手现实问题产生了畏难情绪,想方设法往机关调。在这种情况下,我主动放弃了去机关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到基层摔打磨炼。因为我相信,越是艰苦和具有挑战的地方,越能砥砺人生。从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副旅长一路走来,尽管自己唱了不少&黑脸&,但官兵打心眼里支持我、尊重我,这让我更加笃信自己的选择,坚守自己的选择。
  一个人能走多远,与他的人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所担任的职位,大都与一定权力相关。有些人盯上了这种权力,&善意&地提醒我,&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而我却始终认为,权力是把&双刃剑&,既是干工作的有力载体,也是考验人品官德的试金石。2009年底,我当战士时的指导员托人找到我,想让其不够入伍年龄的亲戚当兵。当时任军务处长的我可以与地方去协调,但考虑到士兵是军队的基石,自己不能做不利于国防建设的事,还是断然拒绝了老领导的请求。我深知,越是在没人监督的时候,越是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嘱托,越是要牢记肩头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让自己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我把写日记作为自我修养的重要方式,在日记里常照人品之镜,不断鞭策自我、完善自我。
  没有素质,永远都迈不出前进的脚步。在部队工作时,我先后参加了9次重大军事演习,参与了1998年长江抗洪、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等多项非战争军事行动。这些军事实践活动,使我的军事指挥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大提高,被评为&标兵连长&&机关十项全能标兵&等。这些荣誉,既是对我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素质的充分证明。也正是过硬的素质,使自己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鲜亮的军旅人生。
  我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的岗位,还在于组织为我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在2004年调整团职干部时,由于编制限制,团职岗位较少,有人为此提醒我必须&活动活动&。而我却始终认为,相信组织的公正、接受组织的选择,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应有品质。如果组织选择了我,证明我有胜任岗位的素质能力;如果组织没有选择我,证明我还有一定的差距。正是抱着这种坦然心态,我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后来,当我晋升团职的命令颁布后,很多人颇感意外。尤其这次到军事科学院任职,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信赖组织的公正、接受组织的选择,既是一个人成长的根本途径,也是一个人素质、人品的集中体现。我们只有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信赖组织的公平公正,才能真正把心思全部用到党的事业中去,进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突出的工作成绩赢得组织的信任和选择。
责任编辑:焦健
党务问答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