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基督教天主教区别概念包括天主教,什么教,什么教。

基督新教和天主教是不同的吗,基督新教是不...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基督新教和天主教是不同的吗,基督新教是不是没有教皇?两个教派是如何看待对方的?
图为2月27日,教皇本笃十六世正式辞任前夕在圣彼得广场举行最后一场传教会,有超过15万信徒参加集会,将整个圣彼得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 加入我的果篮
事情是这样的:广义上的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在中国,狭义上的基督教是指新教;耶稣他老人家两千年前建立了一个教会,这就是天主教的前身;十一世纪的时候,东方和西方的主教们吵了一架,分裂了,(他们以前就老吵架,这回吵得比较厉害)西方教会就是现在的天主教,东方教会 就是现在的东正教;十六世纪的时候,有一个叫马丁路德的神父一时脑残拉了一帮人建立了新教,后来又经过不断分裂,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新教。新教传入中国后,又出现了很多奇葩的言论。有什么问题的话咱们再讨论号更新:关于POPA:请用“教宗”称呼他,这是更准确的翻译新教有三支比较大:圣公会,信义宗,加尔文宗(又称长老会);前两个都是主教制,而加尔文宗是长老制的。他们没有教宗。我是天主教徒,视他们为失散的兄弟。
物理本科,高中教师,吐槽达人
基督教和天主教不好比较的吧,两者不是一个层次的事物。基督教是一种信仰神和天国的宗教,发源于中东地区。基督徒相信耶稣为神(天主或称上帝)的圣子、人类的救主(弥赛亚,即基督)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有天主教(又称公教会)、东正教(又称正教会)、基督新教(华人俗称基督教)三大派别。所以真要说起来,基督教就是初二,天主教就是初二三班……这样的感觉吧= =然后天主教底下还有好多教会吧,每一个教会都有一个教宗(教主教皇神马的存在)…罗马的那个应该是拉丁礼天主教会,即罗马公教会,在全球拥有约1,165,714,000名信徒,约占同时期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仿佛就是这样吧= =~
生物学博士 基督徒
天主教在教义方面与新教有所不同。例如天主教认为一些人是有神性的,如:玛利亚、彼得、约翰等。所以称之为圣玛利亚,圣彼得,圣约翰等等。而新教则认为这些人只是凡人,而没有神性。此外还有一些不同,例如天主教在除了圣经以外还加入了一些其他的经文,如玫瑰经等。而新教则严格以圣经为唯一的经典。作为基督徒,我们认为天主教在这些方面是走偏了。
电子工程硕士
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基督新教派别繁多,你说哪一个?圣公宗仪式教义都差不多,但在北爱尔兰死磕的挺开心的。基督新教都那么乱了这么有教皇?大家互相不承认的。长老会还是选的,长老会众选的,牧师长老请回来的。议会制民主,而且没元首的。两个教派不骂起来的时候还好,反正不来我这拉人就好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儒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的区别
  一、文化主旨儒家文化——进取文化。道家文化——规律文化。佛家文化——奉献文化。二、做人标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三、人生观儒家文化—— 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道家文化—— 顺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文化—— 慈爱众生、无私奉献。四、世界观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道家文化——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五、价值观儒家文化—— 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 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六、哲学倾向儒家文化—— 入世哲学。道家文化—— 出世哲学。佛家文化—— 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儒家入世,佛家出世,道家则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再详细点说,儒家讲究的是立治世之志。佛道两家讲究的是经世之用。从社会结构而言,儒家实际上是帝王之术,为统治阶级安抚广大民众与文人阶层而使用的。因此被各个统治阶级大力提倡,影响深远至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_____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和繁峙县之间,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40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五台山方圆约32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巨柱拔地而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古建艺术、历史文物、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1982年,五台山以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历年来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等荣誉。_____五台山塔院寺内的高耸入云的尼泊尔式的大白塔始建于元大德五年(西元1301年),是除了北京妙应寺白塔之外,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的又一杰作。塔院寺,因此塔而得名。在历史上,塔院寺和它旁边的显通寺原为一座寺庙,这里就是原寺庙的塔院。明朝万历七年到十年(西元1579──1582年),对寺院的殿宇进行了改建,让它和显通寺分开,成为一座独立的寺院,并取名为塔院寺。因寺院中有释迦牟尼舍利塔、佛足迹图碑和五台山教主文殊菩萨的发塔,被佛教信徒视为圣地。因释迦牟尼舍利塔,即这座古尼泊尔式大白塔,造型优美,加之处于五台山的中心台怀镇,四周分布着众多寺庙,所以它便成了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五台山的标志。而佛道两家的思想体系——这里暂且不讨论什么帝王炼丹之类的特例,仅说思想——多局限于文人士子阶级,更多的是讲方法论。纵观中国历史,儒家是整个民族的思想根基。统一全国并且存在超过三代的王朝,基本都是以儒家思想作为思想基础的。以佛道两家代替儒家的王朝不是没有,但是无一例外地社会不稳定。例如南北朝时候的北梁,因为皇帝出家搞得鸡飞狗跳;东晋时候崇尚黄老清谈,虽然统一了全国但是紧接着就是八王之乱。以黄老学说治国而成功的,貌似只有东汉初期萧规曹随这一次吧。而紧接着出了个董仲舒,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汉朝也变成了儒家治国儒家由道德(即是非)的进路来了解本体界,所谓心只是是非,只是非就尽了心,这里心是形而上的。但儒家主要有两路:1,心为气,性为理。即朱子,王夫之一路,心和性是主客关系,人只能在心上用工,由于心性不一,心和性永不能为一,所以导致了此系把孔子抬高为圣人(虽未明说),而其它人只能为贤人。如朱子对孔子每事问的解释是孔子会而而故意问,以示谦虚,此即表明孔子无不知,无不能,而人谁能无不知乎?2,心性为一,皆为体,为形而上。即陆王一系。此为儒学正宗,认为人人皆可为圣贤,平常所谓满街圣人即出此。儒家只此两系。释家由缘生的进路来了解本体界,认为物无自性,空即色,色即空。(注意此处空非空气或一无所有,此为顽空)空为空所执之意。大都认为人人有,甚至无情有性,只有除外,一分无性即出此宗。道家由无为,无用的进路来了解本体界,认为人本元气而生,自有真性,只要不被打搅,亭之毒之,皆可为真人,即使被后天所打搅,经过修炼,复性报朴,亦可为真人。此为耶义理区别之大较,至于天堂,地狱等问题,乃方便法门,如了解义理,自莫逆于心,不多谈。  以儒致世 以道养身 以佛修心:儒、道、佛三家各自的宗旨是什么?中国哲学有儒、道、佛三大流派,三派哲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张境界说而反对实体论。正是这一点使它们同区分开来而成为“中国哲学”。但是,它们各自又提出了不同的理想境界,以及实现理想境界的不同方法,这又是同中之异。虽然如此,它们在其历史发展中又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并且最终达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这又是异中之同。一境界者心灵之境界,即“心境”之同异或高低,不是在心灵之外有一个与心灵相对的境界,更不是心灵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儒、道、佛三家都很重视心灵问题,并且建立了各自的心灵哲学。它们都主张,心灵有二层次,即感性经验层次和()的形上层次。但不像西方哲学那样,分为两个对立的实体或截然不同的世界。前期儒家有“本心”与“欲心”、“道心”与“人心”、“未发”与“已发”之分。认为人人都有道德本心,人人都有善或向善的潜在能力,这是实现心灵境界的内在根据。道家主张认知心与道德心之分,后者是实现“道”的境界的主体根据。佛教哲学主张“一心开二门”,(即“真如门”与“生灭门”),后来又明确提出本体心与作用心之分。这一思想的提出,表明它很重视二者的“相即”、“无碍”和“圆融”,这才是中国的特点。很清楚,儒、道、佛的心灵哲学,都是从“存在”的意义上解释心的,即认为心是一种精神存在。他们既不承认有不死的灵魂,也不承认任何观念实体或精神实体(有些例外),但它们承认,“心”是存在的,境界就是心的存在方式或存在状态。所谓“本体心”,并不是从实体意义上讲本体,而是从本源意义上讲心的本真状态或本然状态,或者叫“本来面目”(禅宗),它的实现即所谓境界。所谓“作用心”,则是从功能上解释心的,即认为心有知觉、情感、欲望、意向等活动,本体境界就是靠功能、作用实现的。所谓“体用一源”,就是存在与功能的统一,通过功能而显其本体,通过活动而实现其境界。这一点在佛学和理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正因为儒、道、佛的境界说都是建立在心灵哲学之上,而心灵不是实体,只是“本真”状态及其活动。因此,他们都主张,人人都可成圣、成真、成佛。理想境界既在彼岸,又在此岸,能不能达到,关键在于心灵自身,并不需要外在力量的启示和拯救。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儒、道、佛具有某种人文精神,不同于西方的宗教神学。三家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心的存在内容的不同解释。儒家肯定道德心的存在,而佛、道则持否定态度(此“道德心”指“仁义心”)。在“知”的问题上,儒家肯定经验知识,主张“下学而上达”,道与佛则主张“静观”与“空观”,即通过排除经验认识而实现超越。二“境界”二字,既不出于儒家,也不出于道家,而是出于佛家经典。但是境界作为一种普遍性学说,却是三家所共有的。佛教哲学以破除一切主客、内外之对立为手段,以实现绝对超越的涅槃境界为目的,但它又不能不“设对”以说明其理论,因此有能所、性相、根尘、智境等相对概念。境是对智而言的,境界是对智慧而言的,但这又不是通常所说的主客关系,也不是通常所说的,而是“观心”之说。由一心开出智境,而又归于一心,这就是境界。般若是没有对象的,但既名为智境,则必有所“观”,这所谓“观”,是心之自观,不是他观,即以心观心,而不是心外观,但它能展现出一个“境”来。“处者境也”。可见,境界便是智慧所处之地或场所。其实,智与境并无分别,无智之境,便不是境,无境之智,便不是智,“无二无别”,才是境智,才是境界。这种境界,以其永恒,故名之为“涅槃”。“涅槃”就是熄灭生死烦恼而获得彻底解脱的境界。但是,按照的一般特征,它并不是“断灭空”,不是“顽空”。真正的“涅槃”境界,不必出离世间,只是获得了心灵的彻底解脱,实现了无限与永恒。涅槃境界是不能说的,因为凡有所说,都是“名相”,而“名相”都有所系,只有不“着”名相,才无所系,才能解脱,实现永恒境界。道家以“道”即“自然”为最高境界。这所谓“自然”不是与人相对的自然界,更不是的必然性或之类,它只是自然而然、没有任何目的或意志之义。这一点同佛教所说“如如”很相似。佛教所说的“如如之境”、“如如之智”,就是本来如此、原来如此,没有任何外在的神力或作用。所期禅宗则讲“本自天然”、“本来面目”,也是一种境界,既没有任何“佛祖”,也没有任何人工“雕琢”,完全是一种无我无人无一切相的“自然”状态。“道”的境界也就是“无”的境界,“道”不仅没有目的性,而且没有规定性,所以道家不讲“是什么”,而是讲“不是什么”,正因为“道”不是什么,所以它不能言说。这一点同佛教的“言语道断”也有相似之处。此外,庄子的“道”的境界,还是一种光明境界,能照亮一切,穿透一切,使万物没有任何“遮蔽”,因而能够“齐物”。佛的境界也是光明境界,因此有“光明”之说。禅宗的“浮云遮日”之喻,就更是如此。但佛、道虽有相近、相似之处,但毕竟不同,其最大区别是入世法与出世法的区别。有人说,道家特别是庄子主张出世,笔者不同意这种说法。只有佛教是主张彻底解脱的,庄子并不回避“命”,但在佛教看来,“命”也是必须解脱的。相比之下,儒家是完全入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家没有批判精神,不意味着儒家不讲超越。中村元教授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家,缺乏的超越思维,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儒家的最高境界是“仁”和“诚”的境界,二者都是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出发的,但又是超越的,“仁”就是“天人合一”境界。如果说孔孟以“仁”为道德境界,那么新儒学即理学则以“仁”为宇宙境界,具有超伦理、超道德的宗教意义。“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是一种真正的宇宙关怀,具有宗教超越性。三中国哲学境界说,具有一个重要特点,这就是非常重视并强调实践修养功夫,而不是偏重于理论思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哲学所说的境界,就是功夫境界,这是儒、道、佛三家的共同点。儒家把仁看成最高境界,但从未把仁作为知识概念去讨论,而是主张在躬身实践中去体会、去把握。理学家对“仁”的最富理论意义的解释就是“生理”、“生意”、“生物之心”,而要得到这样的“认识”,必须在生命体验和实践过程中去获得,其中包括“静中体验”和“静坐”。这显然是从佛、道哲学中吸取过来的。青城山道教学院牌坊-历史古迹景区-旅游景点道家也是强调实践功夫的,是主张“修之于身”的。但道家以“静”为其根本的修养方法,其特点是排除人为的欲望和知识,体验心中之“道”即“德”,如果说老子更多地关注于直观,那么庄子则更多地关注于体验,其著名的“”法,就是静中体验“道”的境界,即所谓“同于大通”。与儒、道相比,佛教似更重视理论思辨,特别是前期般若学与心性学,进行了很多分析和论证。但有趣的是,对“心”分析最为详细的却没有在中国继续传播与发展,倒是天台、华严和禅宗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以宗教实践为特征的禅宗,得到了持久发展。这个事实说明,中国化的佛教,其境界说同样是重视实践修养功夫的。佛教修养的基本方法是“”和“定慧不二”,即主张把智慧和修行结合起来,这同儒家的“知行合一”也是一致的。如果将儒、道、佛的修养境界作一简单概括,那么可否说,儒家“主敬”,道家“主静”,而佛教“主定”。“敬”以庄敬严肃为特征,“静”以无欲虚静为特征,“定”以止寂无念为特征,三者各有所重,但都以实践为宗旨。佛家,创始人为乔达摩西达多,其主要思想为“,缘起”。无代表作,为其弟子结集或杜撰。道家,创始人为老子,其主要思想为“崇尚自然,清心寡欲,淡薄知足”。其代表作为。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其主要思想为“”。无代表作,为其弟子整理。佛,道,儒三家的始祖是谁?佛道儒经典语录佛曰:,一叶一菩提。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佛曰:为何不必?佛曰:一切皆为虚幻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曰:,胜造七级浮屠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佛曰:“寻找自我。”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问曰:“人为何而活?”佛曰:“寻根。”问曰:“何谓之根?”佛曰:“不可说。”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行摄频道辖下《行摄资讯》、《旅游快讯》、《行摄杂谈》三个资讯性栏目内容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佛曰:刹那便是永恒。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1.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为。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3.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4.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麻烦。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5.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未为珍贵,知安乐放值千斤。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为最高。切勿贪以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平安乐逍遥。6.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7.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佳县香炉寺8.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9.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工夫深。10.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11.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12.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为至,福已远离。1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15.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该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16.真正的布施,就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17.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8.学佛,就是在学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19.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20.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21.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开心果。22.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23.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24.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25.,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26.印光大师法语: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  青城山道教志27.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28.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29.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30.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的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白云山古建筑31.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32.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33.情生智隔。34.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的如我凯撒者也,死后也是两手空空。35.人世间的艰难与困苦,就是一种考验。36.人如果有正确的信仰,在人生的旅途中所走的路就不会出差错了。37.有智慧的人能够舍,能舍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38.同样是过一辈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满足需求;而欲望淡薄的人,少欲,少烦恼,也能够安稳地度过一生。39.人如果不能知足就永远都在烦恼中。40.生命里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生活得平常。41.你成功时最危险的敌人,是你自己的傲慢心。42.不耗时间批评别人,多花时间改善自己。43.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44.语言之间最可积德,如见人为善,以一言赞成;见人为恶,以一言谏之;人有争讼,以一言解劝;人有冤抑,以一言辩明;以至勿谈人隐私,勿论人是非,其功德皆是无量清真寺45.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修来的擦是真的。46.如果有人犯下错误,我们要学会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身作则地去感化他,而不是去发脾气,发怒讨厌和打击他。否则我们就与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因为我们也犯下了无知的错误。47.三餐常思农民苦,日用莫忘众生恩。48.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品,而好似一份虔诚的慈悲心。49.做该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该做的事是愚痴。50.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要知道,普天之下,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51.只有经得起忍耐,才有办法在人世间生存的更自在。52.真正用该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侮辱。53.忍辱治,懂得涵容就是有福之人。54.小事不做,难成大事。小气不忍,则坏大事。55.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56.人之谤我者,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者,与其能防不如能化。57.要批评别人时,首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58.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靠后。59.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60.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61.不知足的人,即使再富有,也是有个穷人;因为他总有贪心,“贪”字无厌,就变成“贫”了。62.有求皆苦,无欲则甜。63.春天才见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百年浑是戏一场,死后空持手一双。64.人的忧悲苦乐,皆建立在一个有“我”的观念之中。65.弘一大师《生命之爱》----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护儿牛,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常揣缩。人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开他眷属,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基督教、是神教,都起源于。他们都信仰宇宙有一个主宰,只是这个主宰叫法不同。称“阿特乃”,不愿直呼,他们的先知是摩西:基督教称或基督或天主、上帝,他们的先知是耶稣;称或,其先知是。基督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基督教包括了天主教,还有东正教和新教。而狭义的基督教只指新教。目前所称之基督教一般是指狭义上的,即新教。新教是西欧在中世纪末期的宗教改革运动由一些倾向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下层教士和皇室建立的,分为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它们和天主教的区别主要是仪式上的不同,路德派和加尔文仪式比较简单,而天主教较为繁琐。英国国教仪式接近于天主教。还有一个区别就是,除了天主教外的其它所有教派都不信奉罗马教皇。他们和伊斯兰教的区别就更大了,根本不属于一个宗教体系,其教规,教义,典藉等等都有很大差异,很难一一说明。&·&&·&&·&&·&&·&&·&&·&&二十四禅图 禅语总汇&禅词东正教 犹太教 印度教释迦摩尼普贤和尚 大肚弥勒佛 阿弥陀佛 普陀山 峨眉山五台山 九华山 道场佛祖五百罗汉 泰国寺院 甄嬛传 信佛 佛珠 舍利 开光方丈主持 黄花梨 海黄 故事 因果效应 善事 乞丐行善 大雄宝殿 三炷香 天堂地狱灵异事件 十八层 著名寺庙教堂 清真寺 烧香烧纸祭奠 升天 白塔 脚手架 观音 国画 古画中国古代 收藏 古玩 瓷器玉器名贵木材排行榜 珍珠翡翠 陶瓷 出土文物 兵马俑故宫基督教介绍基督教(:Χριστιανισμ、:Christianismus、:Christianity),是共同信仰(除了新教的一些教派,如惟一神派和见证人派,他们只信有一个上帝)的神即的宗教。基督教分为三大分支:主张普世统一(Catholic)的()、保守正统(Orthodox)的()及持有不同见解(Protestant)的统称的各个宗派(即华人通称的耶稣教、基督教)。在全世界会是信徒发展最多的宗派,占基督徒半数以上。在,以教徒居多,教义及名词以新教版本《》最为普及和认知。、仍保留着和的圣礼。全球至少有21亿人口信仰基督教。在中国的基督徒数量在八千万左右。基督教与、并称,并运营着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私立学校、医院、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圣经为基督教《》的旧约部分。基本教义基督是“”的简称,意思是上帝差遣来的受膏者,为基督宗教对的专称。基督宗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各教派的统称。该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于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创立。他是上帝的独生子,为圣灵感孕童贞女而降生;他曾行过很多神迹,让瞎子复明,跛子行走,死人复活,但是因为犹太公会不满耶稣基督自称为上帝的独生子、唯一的救赎主,把他交给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显现于诸位门徒,复活第40天后升天;还会于世界末日再度降临人间,拯救人类,审判世界。被12使徒中的叛徒出卖并受难,受难日为星期五,连耶稣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们忌讳的数字,并且与星期五一起视为凶日。基督教三大教派均承认,即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圣经》,由《》和《》两部分组成,是基督教的经典。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伊斯兰教介绍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门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伊斯兰(al-Islam)系音译,公元七世纪由麦加人在阿拉伯半岛上首先兴起,原意为“顺从”、“和平”,又译作伊斯俩目,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Muslim,意为“顺从者”与伊斯兰“Islam”是同一个词根)。7世纪初兴起于,由的古莱什部族人穆罕默德(约570~632,阿拉伯文儆)所复兴。公元七世纪至十七世纪,在伊斯兰的名义下,曾经建立了倭马亚、阿拔斯、法蒂玛、印度德里苏丹国家、土耳其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沧桑,这些盛极一时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历史陈迹。但是作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兰”却始终没有陨落。起初,伊斯兰作为一个民族的宗教,接着作为一个封建帝国的精神源泉,然后又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种人们生活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发展着,乃至成为21世纪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天主教介绍:是的三大宗派之一,其正式名称为“罗马天主教会”或“罗马公教会”,即由领导的。天主教一词用于指信奉罗马天主教理论体系,包括道德、圣祭仪式以及教条,并完全服从圣座的基督宗教信徒。根据(dogmatictheology)的论证阐述,天主教会是亲手建立的、唯一、至圣、、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天主教首任为之首。天主教奉耶稣为天主圣父的、全人类的救世主、“”、“”,降生成人,救赎万民,免其受苦。天主教圣地法国圣米歇尔山城堡城堡塔顶的大天使雕像基督一词来自希伯来语“默西亚”的希腊译文,译作“受傅者”。若非因为耶稣完全实现了这词所表达的神圣使命,它将不会成为他的专有名字。因为在以色列,那些为执行天主赋予的使命而奉献于主的人,才因天主的名而被傅油。例如:君王、司祭、以及少数的先知。而默西亚的情况应是最杰出的,因天主派遣了他,是为正式建立他的神国。默西亚应被上主的神所傅油,在同一时刻中成为君王、司祭和先知。耶稣以其司祭、先知和君王的三重功能,实现了以色列对默西亚的期望。天主教相信,天使向牧人们报告那诞生的耶稣,乃是天主向以色列所预许的默西亚:“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亚”(路2:11)。从起初他就是“父所祝圣并派遣到世界上来的”那一位(若10:36),他是贞女玛利亚所怀孕的“圣者”(路1:35)。若瑟被天主召叫,要“娶他的妻子玛利亚”,因为她已怀孕,“那在她内受生的,是出于圣神”(玛1:20),务使那“号称基督”的耶稣,生于达味默西亚后裔中的若瑟的妻子(玛1:16)。天主教认为,被祝圣为默西亚显露了他的神圣使命。“这是他的名字所指示的。因为在基督的名字内,已暗示了那位傅油的、那位被傅油的以及那位傅油本身:那傅油的就是圣父,那被傅的就是圣子,且是在圣神内被傅,圣神本身就是傅油”。他从永远被为默西亚,在其现世生活中显露出来,就是当若翰给他授洗时,就是当天主“以圣神和德能傅了他”(宗10:38),“使他显示于以色列”(若1:31),作为他们的默西亚。他的工作和说话将显示他是“天主的圣者”(谷1:24;若6:69;宗3:14)。许多犹太人,甚至一些怀有与他们共同期望的其他民族,在耶稣身上看到了天主许给的默西亚、“达味之子”的基本特征。耶稣接受了他应得的默西亚名号,但有某种保留,因为当时一部分的人,用一种过分人性的观念去看此名号,主要是政治性的观念。天主教耶稣接受了伯多禄承认他为默西亚的信德宣认,并预告人子那已迫近的苦难的日子。他藉“自天降下的”(若3:13)人子的超然身分,揭露了他默西亚王权的真正内容,正如他藉受苦仆人的救赎使命所揭露的:“人子来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生命,为大众作赎价”(玛20:28)。为此,他的王权的真正意义只有在他高悬在十字架上时才显示出来,但只有当他复活后,他的默西亚王权才能由伯多禄在天主的子民前当众宣布:“所以,以色列全家应确切知道:天主已把你们所钉死的这位耶稣,立为主,立为默西亚了”。摘自 网络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区别:360docimg_32_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主教与基督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