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事唢呐曲谱怎么主持,就是点响的意思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大林镇丧葬仪式音乐的研究.pdf6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80 &&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
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说明、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
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
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并同
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
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以供公众检
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
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年了只勰摘 要
本论文是以大林镇丧葬仪式音乐为研究对象。笔者主要运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进行实地考察,以丧葬仪式的发生过程为主线,对大林镇丧葬仪式音乐的仪式程序及仪
式音乐、仪式音乐的功能、仪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把大
林镇的丧葬民俗情况展现给大家。
论文分三章:
第一章通过实地考察记录了大林镇丧葬仪式的过程及对仪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小区内办丧事唢呐爆竹吵翻天有点太出格
作者:芳旭
来源: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 09:31
中国藏族网通讯 亲人去世,寄托哀思,本无可非议,可是不顾左领右舍,大张旗鼓在小区搞“道场”、做佛事,鞭炮阵阵、锣鼓喧天……吵得居民无法正常休息,就有点太出格了。
家住南小街的吴女士向记者说,几天前,小区有老人去世,接下来的几天里唢呐声、锣鼓声不绝于耳,不仅如此,他们还把“道场”设在小区的主通道上,把路堵得严严实实,下班开车回家的居民们只好把车停放在小区外。这些还不算什么,最可气要数爆竹声,几天来,只要有祭奠的客人前来,爆竹就响个不停,有时持续十多分钟,爆竹一响,小区内各种车辆的报警器也尖叫不断,耳朵都震得嗡嗡响,尤其是老人和婴幼儿,更是苦不堪言。这边爆竹一停,那边唢呐声就响起,一直持续到夜里。等到大家都睡觉时,还能听到时断时续的唢呐声传入耳朵,让人感觉瘆得慌。
记者在该小区了解到,小区有上百户人家,居民说每当谁家里“走”了人,他们就会按照传统的风俗来追悼。吵闹的生活环境让几百户居民备受煎熬。
采访中,一些市民表示,丧事扰民,当事人应多顾及公众的利益,设身处地多为他人想一想,让办丧事成为一种严肃、庄重、文明的礼节性活动。(编辑 小英)家里办丧事,放高音喇叭,合适吗?|绍兴杂谈 - 绍兴E网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家里办丧事,放高音喇叭,合适吗?
看一下你的态度,听一下你的声音
还有就是把楼道口都包围起来,邻居们进出都要从花圈堆里经过的。搞得整幢楼都是他家的亲属
楼上所说的还好了,只是暂时影响一下通行,不会影响休息的
相互理解。
相互理解是什么意思呢??
2楼说的还好啦,我觉得这是可以互相理解的。毕竟老人西去是谁家都要碰到的事情,大家又都住在一幢楼里,无法避免。但是放高音喇叭,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影响的可绝不仅仅是一幢楼,而是周围一平方公里内的所有人。而且放的是哀乐,白天晚上的放,实在太过份。
好样的 高音喇叭 也上了!!!直接 上 HI&&音响 不知道怎么样!!!估计更给劲。。。。。不错&&给力啊!!! 直接以后 上 大功率 音响一下 震动 半个绍兴&& 那效果 更棒!!!
谁家不死人啊,担待点吧,绍兴人的习俗就是做道士的,就那么几天,忍一下吧
不能太不合时宜了!真的,人死不能复生。适度就行了!
存在即合理
引用第10楼右手♂刀于 23:19发表的&&:存在即合理 日,一起灭门惨案震惊全国。北京大兴区王美玲一家6口被发现死于家中。死者中,最大的54岁,最小的仅为2岁。
亦合理,但不合法
离文明城市相差老远了。
人在做,天在看。老人在世的时候对他好点,死了大搞打闹是脑残。杯具呀!
不是合不合适的问题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
这个除非是政府出面宣传,摒弃老旧的风俗,否则的话,凭咱国人好面子的习性,丧事的排场,只会越来越大
浙江省殡葬管理条例&& -------------------------------------------------------------------------------- (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 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68号公布自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保护土地资源和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殡葬活动及其管理。 第三条殡葬管理工作坚持推行火葬,改革土葬,革除丧葬陋习,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建立殡葬改革目标管理责任制,大力推行殡葬改革。 殡葬设施建设和火化率应当作为考核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街道的重要内容。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殡葬事业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殡葬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列入当地的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殡葬改革的宣传教育,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移风易俗,倡导丧葬新风尚,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和参与殡葬改革。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城乡基层组织,应当对本单位、本辖区的人员进行殡葬改革的宣传,教育本单位、本辖区的人员遵守殡葬管理规定。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全省殡葬管理工作。 市(地)、县(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殡葬管理工作。 市、县设立的殡葬管理机构,受同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委托具体负责殡葬管理工作。 乡(镇)、街道应当有专人负责殡葬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级工商、公安、卫生、土地管理、规划、物价、林业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民政部门做好殡葬管理工作。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加强殡葬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殡葬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素质,改善殡葬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切实解决殡葬职工的实际困难。 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殡葬职工的职业劳动。 第十条对积极推行殡葬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火化推行与管理 第十一条本省行政区域,全面推行火化。人口稀少、交通不便、暂不具备火化条件的乡、村,可以划为逐步推行火化区。其范围的规定,由市(地)人民政府提出,经省民政部门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逐步推行火化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大力宣传、提倡殡葬改革,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行火化。 第十二条各市、县应当建设火化殡仪馆。尚未建火化殡仪馆的市、县,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一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个别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建成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适当延迟,但至迟必须在1999年底前建成。在火化殡仪馆建立之前,可以到有火化设施的邻近地区火化。 殡葬设施、设备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 第十三条非逐步推行火化区的人员死亡的,应当全部实行火化。 逐步推行火化区的常住人员在逐步推行火化区以外的区域死亡的,应当实行火化。 逐步推行火化区的国家工作人员死亡,有火化条件的,应当实行火化。 逐步推行火化区的人员死亡,生前遗嘱火化或者丧主要求实行火化的,应当予以支持,他人不得干涉。 少数民族公民死亡的,尊重其本民族丧葬习俗;自愿实行火化的,他人不得干涉。 第十四条按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火化的遗体,由丧主或者死者生前所在单位通知火化殡仪馆接运,向公安部门办理死亡证明手续后火化,但下列情况除外: (一)在医院死亡的,由医院(含医疗机构,下同)及时通知火化殡仪馆接运遗体,并告知丧主或者死者生前所在单位办理手续后火化; (二)因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或者犯罪行为等造成的非正常死亡遗体,由公安部门通知火化殡仪馆接运,并告知丧主或者死者生前所在单位办理手续后火化; (三)无名、无主遗体,由公安部门通知火化殡仪馆接运。 火化殡仪馆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接运遗体,并对遗体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确保卫生,防止污染环境。 未经殡葬管理机构批准,医院不得将遗体送出院外。丧主擅自转运遗体的,医院应当予以制止,并及时报告殡葬管理机构。 第十五条火化遗体应当凭医院出具的死亡通知书或者公安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 火化因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或者犯罪行为等造成的非正常死亡遗体和无名、无主遗体,应当凭死亡地公安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 第十六条遗体需要在火化殡仪馆保存的,应当办理手续,保存期限一般不超过7天;特殊情况需要延期保存的,应当经当地殡葬管理机构批准。保存费由申请人交纳。 因严重传染病致死的遗体,应当立即消毒,并在送到火化殡仪馆后立即火化。 第十七条按本条例规定应当实行火化的人员在异地死亡的,应当就地火化;死亡地无火化殡仪馆的,应当就近火化。因特殊原因,丧主或者死者生前所在单位需要将遗体运回死者生前居住地火化的,应当持死者生前居住地市、县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经死亡地市、县民政部门批准。 第十八条享受丧葬费待遇、应当实行火化的人员死亡后,有关单位应当凭火化殡仪馆出具的火化证明,按省有关规定向丧主发放丧葬费。 无名、无主遗体的火化费用,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火化殡仪馆和其他从事殡葬服务的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殡葬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内部管理,改善服务条件,确保服务质量。 殡葬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操作规程和职业道德,实行规范、文明服务,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索要、收受财物,不得刁难丧主。 第二十条殡仪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按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骨灰处理与公墓管理 第二十一条提倡不保留骨灰。 遗体火化后保留骨灰的,提倡在骨灰堂、骨灰墙(塔、廊)等骨灰存放处存放,也可以葬入骨灰公墓。禁止将骨灰装棺土葬。 第二十二条公墓、乡村骨灰存放处、乡村公益性墓地建设应当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公墓一般以市、县为单位建立。公墓建设规划由省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公墓建设应当严格控制规模。 乡村骨灰存放处、乡村公益性墓地一般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的地方,可以以村为单位建立。乡村骨灰存放处、乡村公益性墓地建设规划由市(地)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 公墓、乡村公益性墓地应当按照节约土地、保护山林、美化环境的原则建设。 第二十三条建立乡村骨灰存放处、乡村公益性墓地,应当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县(市)民政部门审批。建立公墓,应当经市、县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民政部门审批。 建立公墓、乡村骨灰存放处、乡村公益性墓地应当依法向计划、土地、规划、林业等部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建立公墓、乡村骨灰存放处和乡村公益性墓地。 第二十四条公墓、乡村公益性墓地应当建立在荒山、荒坡、非耕地或者不宜耕种的瘠地上。 禁止在铁路、公路(国道、省道)、通航河道两侧、水库及河流堤坝附近和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耕地、风景名胜区、开发区、住宅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内新建公墓、乡村公益性墓地或者其他坟墓。 前款区域范围内已建的坟墓,除受国家保护的具有历史、艺术、科研价值的坟墓外,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清理计划,做好工作,有步骤地进行清理,通知丧主在规定时间内迁移、深埋,不留坟头。 第二十五条公墓应当凭火化殡仪馆出具的火化证明出售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禁止出售寿穴,但为死者的健在配偶留作合葬的寿穴除外。 严禁倒卖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牟取非法利润。 第二十六条乡村骨灰存放处、乡村公益性墓地按市、县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费用。乡村骨灰存放处、乡村公益性墓地主要存放本乡(镇)、村死亡人员的骨灰,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公墓的收费项目、标准由省民政部门提出,报省财政、物价部门审核批准。 第二十七条严格控制公墓、乡村公益性墓地的墓穴占地面积。 公墓、乡村公益性墓地的墓穴占地面积与使用年限、墓碑高度与面积,由省民政部门提出具体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八条逐步推行火化区提倡遗体在乡村公益性墓地深埋,地面不留水泥、石块等建筑的坟头。 第二十九条除本条例规定的公墓、乡村骨灰存放处、乡村公益性墓地外,禁止建造其他任何形式的坟墓。 禁止建造宗族墓地、家族墓地。 第三十条少数民族公民死亡后按其丧葬习俗需要实行土葬的,应当在公墓、乡村公益性墓地埋葬。 第四章丧事管理 第三十一条殡仪活动应当文明、节俭,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在丧事活动中从事封建迷信活动。 禁止在广场、公路、街道、学校等公共场所从事殡仪活动。 第三十二条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丧葬用品。 禁止在逐步推行火化区以外的区域制造、销售棺木和其他土葬用品。 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的具体范围,由省民政部门会同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第三十三条制造、销售丧葬用品、殡葬设备的,应当经民政部门审核,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 第三十四条殡葬管理机构应当根据需要,建立殡仪服务点,健全服务规范,为丧主提供丧葬用品和服务。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的,由死者生前居住地的民政部门责令自行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火化,所需费用由当事人承担。土葬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予以配合。强制火化时,死者生前有工作单位的,原工作单位应当派人到场协助处理。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将骨灰装棺土葬或者建造宗族墓地、家族墓地,在公墓、乡村骨灰存放处、乡村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地方建造坟墓地,由民政部门责令当事人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组织平毁、迁移,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配合进行工作。 迁移、平毁坟墓所需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公墓、乡村公益性墓地接纳应当火化遗体土葬或者骨灰装棺土葬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丧主擅自将遗体运出医院,医院不予制止也不向殡葬管理机构报告的,由民政部门对该医院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由医院或者卫生部门对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审批擅自开办公墓、乡村骨灰存放处和乡村公益性墓地的,由民政部门会同规划、土地管理部门予以取缔,责令限期迁移已存放、安葬的骨灰、遗体,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迁移费用由公墓、乡村骨灰存放处和乡村公益性墓地的开办单位承担。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乡村骨灰存放处、乡村公益性墓地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性活动,接纳存放非本乡(镇)、村死亡人员骨灰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公墓超面积建造墓穴或者超标准树立墓碑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出售墓穴、骨灰存放格位和寿穴,倒卖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牟取非法利润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制造、销售封建迷信丧葬用品或者在逐步推行火化区以外的区域制造、销售土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制成品及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在殡仪活动中有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民政部门应当予以制止;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部门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单位职工违反本条例规定,影响恶劣的,除根据本条例给予处罚外,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六条拒绝、阻碍殡葬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扰乱殡葬服务单位工作秩序,故意毁坏殡葬设施,或者侮辱、殴打殡葬管理人员和殡葬职工,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部门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民政部门、殡葬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殡葬管理中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由有关部门按管理权限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殡葬服务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遵守殡葬职责和服务规范,出现重大事故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由民政部门责令该单位限期整顿,由有关单位按管理权限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殡葬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索要、收受财物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退还,并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在殡葬活动中违反土地管理、规划、林业等法律、法规的,分别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条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华侨和外国人的丧葬事宜以及已建坟墓的有关事宜,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十一条本条例自日起施行。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浙江省殡葬管理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这也是有法可依的
理解!但晚不能超9点!早最好是8点后!呵呵
相互理解,可以但不能扰民
有好多城市已经取消了露天搭栅办丧事,改成集中地方办或家中办
尤其是一些城中村中的公寓房中,放高音喇叭。往往是那些老人活着时不尽孝,离世后以这种劣等手段来显示他们的思念。不值得推广和效仿。
在中国别给我搬出法律来 那是看着玩的
确实有点扰邻啊
风俗也要尊重一下,不过城市里的就不要了
不管合不合适,都是要放的,只是苦恼了我们这些“听众”
适当放放,不要影响人家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0.022829 second(s),query:0 Gzip enabled白洋民间习俗——丧葬
您现在的位置:
白洋民间习俗——丧葬 发布日期:信息作者:李承汉浏览次数:字号:[
]  白洋位于长江北岸,境内长江与清江、玛瑙河交汇,是宜昌三峡的门户。白洋的丧葬礼仪混杂变异,既有楚俗根居又有巴俗的影子,更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奇特而丰富多彩。
&&& 白洋一带对死人有特定称谓:未满3岁而夭折的称这&化生子儿&,意思是说这孩子是父母的前世孽债,葬时理应火化却又不忍心,只有请下葬的人将其&化生子儿&的脑壳锤破,以免他再&脱生&害人;未满12周岁死去的称为&短命鬼&;未满30岁死的称为&少年亡&;夫妻或兄弟之间称先死的为&死鬼子&;年过花甲后死的才会视为正常。对6旬已过的人死了不能说死,一般说&老了&、&过了&、&拿了脚&或&走了路&,还有&已故&、&逝世&、&仙逝&之说。
  白洋人在丧葬活动中多有禁忌,这里称丧葬为人生礼仪中的&白事&,对长寿者去世的称过&白喜事&,也有称&红事&的,故有&红白喜事&之说。
  人死后,这家称为&孝家&,孝家要请人给亲友家报丧并接客,称之为&把信&。把信的人也只能告诉对方&某某人于几月几日几时拿了脚,于某月某日安葬&便罢。得到信的亲友还要弄点东西给把信人吃,至少要倒杯水给把信人喝,据说只有这样,亡人才会保佑&把信人&万事顺喜,否则把信人将会不高兴,甚至与得信人闹出矛盾。
  丧葬办桌席时,若找隔壁邻舍借桌椅等物,不得说&借&,只能说&讨东西&。孝子要跪在被借主门外,由帮忙的叫出主人,孝子再向这家主人说&讨&什么东西。平时找别人借东西是要还的,死了人找别人讨东西是不用讨主还的,一般由被讨东西的主人自己来拿回去,或者由帮忙的人送去,否则被讨主也不顺喜的。给别人还东西时,一般由孝家给别人回敬如肉糕、烟、糖之类的礼物。民间流传&一个人埋不成爹&、&众人抬一&、&谁家不死老子娘&和&人死众家丧&等俗语,是说办丧事要靠大家互帮互助。
  人生礼仪活动中,支派掌管事务的人叫&支客先生&,而丧葬活动中掌管事务的人叫&督官&。督官叫人一听就觉得&火气大&,能驱邪避鬼。仔细分析,丧葬礼仪中的事务繁多,没有&督官&掌管支派也是不行的。
  人死后,孝子(即死人的儿子)在&五七&内(五七三十五天内)是不能进别人的家门的,据说在这段时间内,孝子身上有死人的阴魂,进了别人的门会给他人造成麻烦。
  参加吊丧的客人来到孝家也很讲究,如果碰到死者的晚辈,则说&恭贺您忠孝尽到了&,晚辈则回&我们不忠不孝&或&他(指死人)跟着我们磨不来了&等客套话;如果见到死者的兄弟妻子等平辈,则说&把您的伴拆了&,回答则说&他自己要抢黄土呗&等话,如果碰到死者的长辈则要说&把您急到哒&等话,回答则说&只怪我的命苦&或&命不好&之类的客套话。
  白洋的丧葬习俗事象中,虽有沿俗信巫的现象存在,但总的来看还是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哀思,对存者的未来生活安抚祝福,构成了白洋地域特色的丧葬习俗文化。丧葬习俗的程序一般如下所述:
  一、推帐子
  白洋人习惯睡木雕花架子床,如&对子匾&、&满穿&、&铃百床&之类,雕龙刻凤、花木鸟兽,也习惯于吊蚊帐。人在死之前总会显示出一种预兆,这种预兆除了病危之外,还有一种本能的&人死还阳&或者说是&造命&,有经验的老人或郎中都会有预感,这些人发现病人出现这种预兆时,会很快地将病人床上的帐子推掉。乡间人说蚊帐在阴间叫&螺丝网子&,如果人在会死的时候不推掉&螺丝网子&,死人就出不去,就不能&拿脚&,这最后的一口气就不能断,病人&忧&得造孽(可怜),后人也不忍心看到老人&忧&时的可怜情景,只得推掉帐子让其尽快&落气&。待老人断气之后,还要将床架子都拆开,搬到外面去,疏通道路,给死人让路。
  二、烧落气纸
  人断气之后,家人要在死者床前放一个陶器钵子,在这个钵子里烧纸钱,称之为&烧落气纸&。俗话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死人跟出生时那样,赤条条地去了阴间,死后他是一无所有,走路过关样样要钱。&有钱能使鬼推磨&,据说烧了纸钱,死人在阴间就有钱用了。亡人有了这笔钱,才能疏通各种关系,顺利到闫王爷那里去报到。一般情况下,落气纸在老人生前就准备好了。
  三、抹澡
  人死后要给死人洗澡,给死人洗澡叫&抺澡&。洗澡后还要穿衣服,叫&装老&、&穿装老衣&。民间有专门为死人&抹澡&、&装老&的人。男有男伴,女有女行,一般同性二人,多为中老年人,有的还是世代相传。
  抺澡人来到孝家,先到死人床前烧纸钱讲礼性,孝子讲大礼相迎,抺澡人给亡人磕头时孝子要在旁回拜,以示礼节。在清点装老衣后,抺澡人请帮忙者打来抺澡水,抺澡用的袱子(即毛巾)称为&抺澡袱子&,在给死人抺澡之前,抺澡人先用这个袱子给自己洗脸,再给死者抺。意思是抺澡人与死者同洗一盆水,让亡人在阴间保佑他。根据男女不同的死者,抺澡的方式也不同,&女者有三,男者有七&,一般死者是女人,只抺三袱子,从头到脚一袱子,左右上下肢各一袱子:死者是男人要抺七袱子,即面部、前心、背心、左右上肢、左右下肢各一袱子。抺完澡后,抺澡人还要将死者的手指、四肢都揉搓直,再行装老。
  &装老衣&一般是在人死之前好长的时间都准备好了的。装老衣喜单不喜双,一般7、9、11件不等。如果死前没有准备,那得赶快请裁缝师傅进门赶缝&装老衣&。赶缝的装老衣在裁法和做法上与平常做衣一样,只是在缝合的时候稀针稀线连拢就行了。赶做的装老鞋也一样,鞋一般由死者的女儿或儿媳妇做,从剪布料开始,不做起不能吃饭,必须一气呵成。
&&& 在装老时,先要由孝子将装老的内衣穿在自己的身上,使之&热呼&,再脱下来给亡人穿上,以此表示亡人是带着儿子的温暖去世的,儿子也以此表示自己的孝心。
  四、收敛
  将死者装入棺材内称为&收敛&,也叫&入材&。收敛前,先把棺材抬进孝堂(即灵堂),抬棺材进孝堂要大头子在前,也就是要把头放在灵堂的上方(枝江百里洲一带是小头子在前),小头子在后,也就是死人的脚要在大门这一方。据说,人死入材脸朝天,脚朝外,是要出去的。如果小头先进屋,就得在屋子内转一圈才能使小头朝外,这会留下一个不好的预兆,说是这家还有人死,这是大忌大讳。将死者从落气的房屋里抬出,也要脚在前,头在后。棺材抬进孝堂后,棺材筒子用两条板凳搁放在孝堂中央,棺材盖也要用两条板凳搁在死人抬出来的那一侧。收敛的人先将棺材筒子里放进草木灰或石膏粉等物,作底垫层(因为草木灰、石膏粉吸潮性强,有防腐功能),再在垫层上铺一层草纸,并将草纸搭在棺材两边的墙板外,在草纸上再铺上垫絮。把死人从房内抬出先放在铺有垫单的棺盖上,再由收敛人从两侧提起垫单,将死者装入棺材内,这叫&入材&。死者入材后,收敛人员卷起棺材墙板上的草纸,向遗体两旁塞,让草纸把遗体扎紧,使之不在棺材内晃动。此时还要请死者的长子在衣柜里随意拿出一条裤子给死者蹬脚,这表示亡者有后人。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后人就说明死者对列祖列宗尽到了孝心,让本族一代传一代。没有后人的死者是不能享受这一礼节待遇的。抹澡人此时还要拿着剪刀在所有的孝子贤孙的身上剪下一块衣服&布角角&,多多益善。再将这些&布角角&用一块布包着,这个布袋称之为&子孙袋&或&子孙串&,放在死者身边。据说,带有子孙袋的亡人到阴间后,能显示出他(她)的孝子贤孙多,不会受到欺负和磨难,也意味着死者的子孙繁衍不断,烟火兴旺。还要给死者装一个枕头,枕头里要装上高粱、玉米、谷子、茶叶和青树叶等物,称之为&多子枕&,意指亡者子孙多,亲人多,也是孝家希望死者保佑本家子孙后代,亲密团结,发达兴旺。
  收敛时还要给死者安放陪敛物,死者生前嗜好的如烟、酒、烟锅、蒲扇、拐杖等,放在死者身边(封敛时这些物品要拿出来)。死者若是女性,还要放入手巾、用米饭捏成的饭砣,称为&打狗粑&,让死者在阴间赶狗子用。
  收敛完毕,将棺盖盖上,但不封严,用一块木材将棺盖和棺材筒子隔开,以便通风,也好让悼丧的人好看到死者的遗容。
  五、烧抹澡袱子
  亡人入敛后,孝子在抹澡人员的带领下,与帮忙办丧事的人一起,将亡人落气时睡过的&床铺草&(稻草之类),搬到离孝家不远的空旷地,把&抹澡袱子&放在床铺草上烧掉,叫&烧抹澡袱子&。烧抹澡袱子时要放鞭放炮,孝子跪着烧纸祈祷,并仔细观看&抹澡袱子&被烧化以后灰烬上纹路的变化。如果被烧后的抹澡袱子上面呈现花朵或文字样的纹路,则会悲喜交集;如果发现被烧后的抹澡袱子上面是一块板,什么也没有,则会痛不欲生。据说,抹澡袱子被烧后,上面出现的花纹决定死者&脱生&的去向,如果是花纹,来生就会脱变女性;是文字纹,来生就会脱变为男性;如果是门板一块,来生就会脱变为畜牲。所以一般情况下,发现变畜牲的纹路后,不对别人讲,甚至连一起来烧抹澡袱子的人也会互相遮挡,以&什么都没看见&而不了了之。
  六、择葬日
  人死后,在白洋一带一般三天入土为安,但按风俗要请算命先生择算下葬的日期。算命先生根据死者生卒的年、月、日、时合并天干、地支、五行、二十八宿等推算葬日。只要不是忌日或&重丧日&等,就可以确定。一般情况下,人死要过三天才能安葬,按科学道理人因某种疾病出现窒息,有的窒息者还可以再活过来。白洋乡下的确有死人下葬后活过来的奇事。有一个人死后第二天就下葬了,第三日在一旁的放牛娃听到新坟里面有人叫喊,放牛娃连忙叫来人把坟挖开,死人真的活过来了,从棺材里出来后又活了8年之久。死人在家安放三天,一是亲人舍不得死者过早离去,想把死者多留住几天,二是为了防止死人复活的事情发生。所以再穷的人家死了人也要在家里停放三天后再下葬。
  七、择墓地
  墓地,一般都是死者生前就选择好了的,并给家人作了交待的&风水之地&。人死后,孝家根据死者生前的要求,还要请阴阳先生在死者选定的地方择点定位。阴阳先生要根据河水、溪水、沟水、雨水的流向和墓地所处的位置的高低,地脉的轻重以及风水的好坏等因素,用&罗心盘子&定下棺材头尾的朝向。一般来讲,死者的脸部要斜向逆水方向,不能顺水向下,并尽可能地让其能看到自己的老屋;死者脚蹬的方向要坚实可靠如名山、名地;墓地两旁有物(如山、岗、林丛等)环抱。如果墓址地势太高,则显得&太旺&,地势太低容易积水,则背失(背湿)。死者的墓地选好了,死者的后人才会发财,发了财也不会&富之东流&。传说明代大学仕张居正的公公张唐望(人称张国老)埋在白洋&五阳之地&,即头枕当阳、脚蹬长阳、手搬车阳、身困白洋、面朝太阳,后来他的曾孙张居正成了明代的宰相,为官时还专门回白洋为其墓立碑&张公唐望国老之墓,曾孙兵部侍郎张居正立&。民间人们常办事不顺时,就埋怨是&先人的祖坟没有埋好窝儿的哟&;如果发了财时也说&这是他先人的坟埋好了的!&这都说明墓地风水的重要。
  八、搭孝堂
  孝堂即灵堂,是奔丧时客人来为亡人吊丧的地方。其赡养遗容、叩拜、守灵、打丧鼓等都在孝堂里进行。搭孝堂就是布置灵堂:在棺材的小头子的上方支一根竹篙,竹篙用白布挂成幕幡,于幕幡的两旁写上挽联。紧挨白布于棺材前安放&寿签筒子&(有的地方称为&岁数条子&),&寿签筒子&中插上&寿签&。&寿签&是用不同花色的纸缠在竹签上便是。寿签有长有短,一根长寿签表示10岁,一根短寿签表示1岁。长寿签显示虚岁,如死者74岁,则要插上8根长寿签,再插上74根短寿签,共82根分插在两根较粗的竹筒内,再将两边的长寿签交织成花格子使之连成一个整体并固定,再在花格子上粘上各种色的纸花。寿签筒子前还要摆放一张灵桌(小方桌),桌上供死者的灵牌或遗像。像前摆放香碗供燃香用,灵桌下摆放&落气钵子&供来客烧纸钱用。桌前和棺材两旁各摆放一个&蒲团&,供来客叩拜和孝子回拜用。棺材底下点一盏油灯叫&长眠灯&,意在让亡人长眠九泉,有光明相伴。灵堂的两旁还要搭两根竹子或牵两根绳子,吊丧者送来的&祝子&也叫&孝幛&(布料)将挂在上面。吊丧者送来的&祝子&,是他们既表示对死者的祝福,也表示对孝子的问候,祝福死者多子多孙,孝子人丁兴旺。
  九、回拜
  人死报丧后,客人一般在出殡前一天的下午奔丧到孝家,吊丧者来后先要放鞭炮,孝家用鞭相迎。吊丧者还会给孝家送来纸钱,送钱币、送&祝子&(布料)不等。客人走进孝堂,先燃香烧纸,再叩头作揖向亡人施礼,此时左右两边的孝子要下跪回拜,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对亡人的孝敬。这一日,亡人为大,不管是亡人的上辈、晚辈或平辈,都要给亡人磕头以示哀悼。在宴请客人呼饭时,当听到&督官&喊&王碗菜&时,孝子在一长辈的带领下,到各席前给客人磕头施礼,表示对客人的谢意而再次回拜。
  十、披麻戴孝
  人死后,其子孙都要给死者披麻戴孝。&披麻&则穿上用麻线织成的孝衣,以&五福&之内的亲疏关系,由孝家发给不同质(即麻线粗细之分织出的)的孝服,这时的&五福之内&是以穿孝服来区分5代人的;再给配上白孝鞋,这是有钱的人家才能办到的。而普通人家是发&孝服子&。&孝服子&分白、红布两种,白孝服子有长有短,亲生儿子和亲侄儿侄女戴长孝服子,其余的孝子则戴短孝服子,长孝服子戴上后落地,短孝服子至膝下。孙子、曾孙戴红孝(即红布)。还有戴满孝的,即凡是来吊孝的人,人人都发&孝服子&,有的以毛巾代替,送葬时人人戴孝。形成&满山白&,发满孝是孝家对客人的一种施舍,因为将死者安葬后,&孝服子&归吊丧者所有,所以人人都能自觉地戴孝;再者戴孝的人多,表示死者的孝子贤孙多,也说明孝家办丧事热闹周美,将受到乡邻的好评。
  十一、锣鼓送葬队
  在丧葬礼仪中,孝家一般请有唢呐坐吹,称为&迎台师傅&,迎台师傅一班三人,一人打鼓点子(代打小钹、木鱼),另两人吹唢呐(含拉二胡、吹笛子)。他们的任务就是迎客,凡来的是男客就吹唢呐,是女客就吹笛子或拉二胡。另外开席、出菜,几碗菜、拆空等都要吹奏。真的是坐阶沿,喝冷酒。除此还要请一班以上的锣鼓队(即民间吹打乐队),称为&走路家业&。如有几班乐队时,以其中的一班为主,与抬重(即抬棺材的八大金刚)的人同时进孝家。吹打乐来到孝家,先进孝堂环绕棺材正三转(圈)反三转,表示来给死者送行。这时凡是戴孝的老子贤孙都要跟在乐队后面,绕棺正三转反三转,表示对吹打乐队的回拜。吹打乐队次日送葬上山。
  十二、烘杠
  抬棺材送葬称为&抬重&,抬重的人一般八到十六人不等,这些人都叫&八大金刚&。&八大金刚&来到孝家后,分别要到灵前给亡者燃香烧纸,磕头作楫,再在吹打乐的配合下&烘杠&。白洋一带,出殡时,棺材一般是绑缚在两桶第杉木条上,这两根长杉木条就叫&杠&。在出殡的头一天晚饭前,&八大金刚&在吹打乐的配合下举行&烘杠&仪式。&八大金刚&先把两根杉木摆放在两根横木上,距离与棺材底部相当,再在杠的上面一头也放上一根横木,用蔑绑紧。另一头的一根横木暂时不绑,等次日出殡后再绑,并把棺材固定在杠中间。扎紧绑好后,即把烧燃的纸钱在&杠&上来回晃动,这就叫&烘杠&。&烘杠&实为&祭杠&。据说,中国是龙的传人,因而棺材就叫&龙床&,墓穴称为&龙穴&,杠为&龙杠&,挖土掩棺为&筑龙口&。&烘杠&分为&大烘杠&和&小烘杠&。&小烘杠&即在鞭炮锣鼓声中,八大金刚用烧燃的纸钱在杠上来回晃动,随即把杠的一边立起来,用板凳撑着就行了。而&大烘杠&是由吹打乐队领班,孝子贤孙披麻戴孝尾随其后,从灵堂到龙杠,领班规定的线路,七弯八拐地绕行几圈后,再让孝子在&杠&前下跪行大礼,八大金刚再燃烧纸钱烘杠,直到杠被立起支好,&大烘杠&至少要半个小时。据说,烘杠时纸烧得多,杠就烘得好,次日抬重时人就轻松一些,否则得不到龙的保佑,抬时会越抬越重甚至压坏抬重的人。
  十三、盘棺、摆阵
  盘棺摆阵式也叫&做法事、摆道场&,有钱的人家是由道士主持。出殡的前夜,吊丧者吃罢晚饭开始守灵,这时吹打乐队就要开始盘棺摆阵。乐队的领班在灵堂外的稻场里,用椅子或者凳子、板凳摆阵,再令孝子跪于灵堂之前,随着领班&细乐一章&(笛子一曲)、弦乐一段(二胡一段),锣、鼓、钹等分别演奏一番。随后,领班在前,乐队在后,孝子贤孙紧跟乐队在灵堂内正反绕棺出得灵堂在进阵环绕,这样进进出出,反复多次,似跳丧但不跳,有舞路但不舞,将&阵&走完后仍然绕棺再次进阵,每进一次,领班将移动一次凳子,使之形成&上、大、人&或&升天&等字样。盘棺摆阵进行中鞭炮不断。结束时,孝家要拿出烟、酒、糖甚至现金予以答谢吹打乐队。还有的由孝家方亲自摆阵,阵上放有烟、酒、糖之类,此时乐队领班必须破阵后方可取阵中的物品。一般来讲,乐队领班是可以破阵的。盘棺摆阵的主要目的是守灵,还意在悼念死者并祝愿亡人早日升天。
  十四、打丧鼓
  人死后,一般要放在家里停放两个晚上,所以至少要打两夜丧鼓。白洋一带打丧鼓分&行丧&和&坐丧&两种。&行丧鼓&即打丧鼓的人要边走边唱或边舞边唱,&坐丧鼓&即坐着唱丧鼓歌。白洋一带一般是打&坐丧鼓&。
  打&坐丧鼓&只要一人击鼓,击鼓起勇气者以击鼓皮中央、鼓起勇气皮旁边及鼓边,能明显地分出三种不同的音色,随着歌词的情绪,鼓点子以轻重缓急与之配合,唱丧鼓歌的人称为&歌师&,两到三人为一班,或击鼓或唱歌,互相换班。从开场一直唱到天亮,打丧鼓是守灵最好的一种方式。
  歌师唱丧鼓歌可随口即兴之作,也可以唱&正头本子&。歌词的内容一般是追念亡人,说唱人生喜怒哀乐,更多中、的是唱《孟姜女寻夫》之类的悲剧性内容的歌,以唤起守灵人对亡人的思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丧鼓歌词也在不断地演变更新。如&学雷锋&&学科技&等也编进了丧鼓歌,给守灵人予新的思想启迪。但在丧鼓歌词中,那些封建的、不健康的、较俗的内容也是不可避免的。
  丧鼓歌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开场歌&、&引歌&、&丢歌&、&接歌&、&奉承歌&、&自谦歌&、&杂歌&、&劝哭歌&、&歇鼓歌&、&收场歌&等10种。
  &开场歌&即打丧鼓开始的歌,歌师一般随口编作,随着鼓点子起音,歌师用道白开头,最后一名甩腔,甩腔时其他歌手及旁人附和而正式开场。如:&开场开场,天地阴阳,天分八卦,地分四方,天分八卦有玉皇,地分四方有闫王,天上的玉皇只管得住天兵神将,地下的闫王只管得住魑魅魍魉,管不住我们唱歌的儿郎,站在两旁,闪在两旁,让我们的歌师赶进歌场啊&。开场歌一般3&4段。
  &引歌&是歌师们为表示对亡人的追念和对孝家的安慰而唱的歌,作为丧鼓歌的引子。如:&鼓儿打得活蹦蹦,我在山上打鸟铳,背上一个破背笼,肩上老支破土铳,突然面前草一动,一只兔子朝前蹦,给起就是一火铳,打只兔子两斤重,来到孝家把情送!&
  &丢歌&是在唱丧鼓歌时请另一个歌师接歌的的一种歌。如:&闲来无事街上走,拣得一节白莲藕,吃了半头留半头,还有半头待朋友!&歌师听到这样的唱段后,随即&接歌&。如:&歌师唱了这一会,我在旁边&栽&磕睡,把我的仁兄了亏,出丑卖怪我来接鼓锤!&
  &奉承歌&是歌师接歌后与歌师间互相奉承的歌。如:&仁兄唱歌好一比,好比风斗风白米,眼子一打直&呛&的,糠是糠来米是米,碎米子落在二口里哟!&
  &杂歌&是丧鼓歌中的&正头本子&,基本上是由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而改编的。歌的内容有头有尾,有故事情节有高潮,非常吸引听众。如《伯老嫁弟媳》、《叹亡妻》、《灯草开花黄》等。这些歌不是每次打丧鼓时必唱的内容,所以把它归于杂歌。杂歌其实不杂。
  &劝哭歌&是天快亮时,煞鼓前唱的歌,其意是劝亲人哭丧。如:&丧鼓打到这时辰,没听到孝子嗯一声,不会哭来我教你哭,不会嗯来我教你嗯,孝服子一拉脸一盖,鼻子一揪嘴一歪,哎哟哎哟哭丧着脸起来!&待孝子开始哭丧后,歌师急忙煞鼓收场,,收场子时也先用道白。如:&屋大好停丧,人多好丧,千年死一个,万年死一双!&随着歌手的附和,打鼓匠要将鼓一脚踢出门外,算收了场。据说,把鼓踢出门外,能保佑孝家无病无灾,再也不会有丧鼓进门了。
  十五、嚎丧
  &嚎丧&就是面对亡人的遗体或灵柩向众人哭诉,也叫&哭丧&。哭丧一般是儿女、妇女们的事,在打丧鼓煞鼓后、亡人出殡时,儿子、姑娘、妇人、及其姑们等亲人,一起哭诉,其情其景悲壮感人。仔细品味,简直是一场&哭艺比赛&。旧时,女人从小就学哭,后来从&哭嫁&开始练习,偷偷地跟着会哭的人学哭腔、学哭词。哭时,透过张张&悲泪纵横&的哭脸,听哭音,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听内容,悲壮生动感人肺腑;听旋律,仿佛是当地的打硪歌、打连枷歌、栽秧歌等民间小调的变异移植,还富有节奏感。有的哭丧是诉说,有的哭丧就是唱。哭丧的词即兴而来。
  嚎丧者用哭的方式,诉说亡人在人世间的经历,特别是苦难,表示自己对亡人过世的悲痛和怀念。乡间人们对哭丧者多有评论,谁哭丧着脸得好,谁的字正腔圆,大多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对哭诉的内容不予考究。当然,哭丧人中,大多感情真挚,但也有掩人耳目的。乡间对哭丧者有如此评价:&儿子哭,惊天动地;姑娘哭,伤心伤意;媳妇哭,咬言杂意;女婿哭,叫驴子放屁&,所以一般女婿不哭丧。
  十六、封敛
  &封敛&即是将棺盖盖住棺材,封敛的材料一般是用小高梁面和糯米面打成糊浆,泥在棺材的封口处,将棺材盖盖上,再用丝绵纸把棺盖和棺材筒子粘连在一起。因小高梁面及糯米面打出来的糊浆粘性强,具有良好的密封功能。
  封敛之前,&八大金刚&或&抹澡人&将陪敛的烟锅、拐杖、打狗粑等物从棺材里拿出来,甩出门外,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整容后封敛。
  封敛分为&小封敛&和&大封敛&。&小封敛&即由&八大金刚&或&抹澡人&将棺盖和棺材筒子封好便罢;&大封敛&则不同,封敛时先揭开棺盖,吹打乐队在前,孝子贤孙及亲友随后,绕棺一周,众人向遗体告别,绕棺时,有&八大金刚&守在灵柩两旁,亲人不得用手抚摸亡人的遗体,更不得将眼泪流滴在亡人的遗体上。据说亡人的身上有亲人的眼泪,到了阴间就会视为大逆不道,会受更多的苦难。
  十七、出殡
  将装有死人的棺材抬到&龙杠&上为&出殡&,也叫&出柩&。出殡前先拆孝堂,将&长眠灯&、灵牌或遗像、寿签筒子、落气钵子依次移到龙杠的前面,孝布及&祝子&交由孝家收拾。&八大金刚&用蔑将棺材捆绑紧,棺材的大小头分别用缆绳系好,由四人用扁担将抬棺材。一切就绪后,随着&八大金刚&&啊&的吆喝声,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四位抬重人抬起棺材向&龙杠&抬去,后有一个帮忙的人放着一长挂鞭,从室内放到室外;接着抹澡人从灵堂的神龛往室友外&大儿化之&的将大一点的碴子扫地出门,动作迅速敏捷,意在镇住邪恶、驱除一切瘟神和死神的残碴余孽。同时孝子贤孙早已跪在&龙杠&前,等八大金刚将棺材固紧在龙杠上才起来。
  十八、嚎丧棒
  &嚎丧棒&是由一尺来长的竹筒子做成的,竹筒子的一端缠有白纸条剪成的小花絮,&嚎丧棒&是发给孝子的,包括亡人的亲生儿子、侄儿子,上门入赘的女婿也可以拿嚎丧棒。拿嚎丧棒一则是表示是亡人的亲人(竹筒子是青的),二则是祝福死者的家族,拿嚎丧棒的人越多说明家族越大,还表示这个家族将会象竹子那样节节高。拿嚎丧棒的孝子在送葬途中,始终要围绕在棺材的两旁。途中遇到有人给死者放鞭、烧纸送行,孝子要手拿嚎丧棒去给放鞭烧纸的人下拜回礼;遇到抬重人要歇息,孝子要就近下跪给抬重人磕头;还要给他们递烟;遇到沟壑,孝子还要帮抬重人帮忙使力。亡者的亲儿子为真孝子,除拿嚎丧棒外,腰间还要扎一根稻草绳子,称为&重孝&。据说,在死人上路时,会遇上很多的孤魂野鬼来从中作梗,嚎丧棒有驱鬼的作用。
  十九、送葬
  白洋一带一般是早餐前出殡,早餐后再送葬上山。埋葬的地方不管是平地还是山丘,都称为送上山。
  挖墓穴称为&打井&,难得挖墓穴的地方,有的头天就开始&打井&。一般情况下,是当天在早餐后就安排人上&山&打井去了。
  送葬的队伍排序很讲究。其顺序是长眠灯、灵牌子、寿签、丢买路纸的、吹打乐队、大炮手、挽联队(花圈队)、孝子簇拥着灵柩、亡人的亲友,如果有几支乐队,最后的就是乐队。长眠灯由死者的最小的女儿或孙女儿提着,遗像或灵牌由亡者的小儿子或男孙子、男曾孙抱着,在大人的带领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送葬时,背寿签的人的手里还提着一个&斗&(过去装粮用的一种用具,一斗为十升),&斗&里装有买路纸(即纸钱)和五谷杂粮。每走30&50步要丢一张买路纸在路上,为&丢买路纸&,意在给那些孤魂野鬼给点小钱,让他们走开。遇到过沟过桥爬坡或过窄路时,还要向棺材上方洒一把谷物,以打发小鬼们,让他们不从中刁难,让其顺利通过。
  送葬不管是游街或穿乡,都不得包别人的香火(即行走的路线不得把别人家户人家的房屋包住),传说哪能一家被送葬的包了香火,这家人就会断子绝孙。只有顺着别人的香火走别人才会给亡人烧纸、放鞭送行;就是没有条件烧纸、放鞭的,也会用草料燃一堆烟火表示为为者送行。这时,孝子要给别人下跪讲礼。有条件的孝子还会给这些烧纸、放鞭、呕火的人发孝服子(毛巾)表示谢意。
  在送葬的路上如果遇到另一支送葬队一般来讲是不吉利的,必须设法避开。如果说两支送葬队是相向而行,相互之间互不相让,这时就必须争着夺路前进;俗话说&死了人就搞在别人的后头,还有什么能搞在别人的前头?&为了双方吉利,就是前一支队伍加快步伐,尽快摆脱后面的队伍;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后一支队伍迅速改道而行。后面的一支队伍有的就干脆歇下来,等前面的队伍走得看不见了再起步动身。
  二十、下祀
  &下祀&也称为&下世&,即将棺材置放在&井&(墓穴)里。&下世&有将亡人送到另一个世界里去的意思。墓园挖好以后,由道士或者吹打乐队中的懂行之人在墓穴里用&罗心盘子&定好方位,再用大米在墓穴的四角写上&福、禄、寿、禧&等之类的字样,再在墓穴中央写上&长发其祥&四个大字,道士或领班一面振振有词地念着咒语,一面用纸钱烧用米写成的字,直至米变枯黄,这时才在锣鼓和鞭炮声中,八大金刚才抬着棺材慢慢将其放到井里。
  二十一、打发
  灵柩&下祀&,孝子则依序分别用衣服兜一兜土,为死者撒土掩棺。孝子跪于棺材的棺盖上磕头,此时&八大金刚&中的一人会将孝子的鞋子脱下,并用鞋子抽打该孝子的屁股,意思为打发打发,不打不发(财),越打越发(财)。所以在&打发&时,真心孝子一般不动,任其打发。直到执鞋人打好后把鞋子甩到墓外,孝子才离去。实际上,有的&打手&利用&打发&的机会,对那些不孝之子,或者平时作威作福、仗势欺人的孽子实施报复,不仅脱鞋乱打,有的还用抬重的扁担打,以此发泄,当然这种情况极少。
  二十二、盘孝
  灵柩下世,除孝子接受&打发&外,其余的有孝服子的也要到墓前向亡人施礼,向&八大金刚&行礼表示感谢。这时,&八大金刚&中有人会将下拜施礼者的孝服子取下来,并盘在下跪施礼者的头上,称之为&盘孝&。因为孝服子是孝家发给的,自己不能随便取下来,只有送死者上山并经&盘孝&认可后,才可以取下来带回家。据说,孝服子不经盘孝不不能带回家去的,这种办法也是监督那些戴孝的是&行孝&还是&不行孝&的一种手段。
  二十三、回灵
  &打发&和&盘孝&结束,挖土、挑土掩坟就是&八大金刚&的事了。吹打乐队和其他孝子、亲友这时就要一起护送灵牌(遗像)回家,称之为&回灵&。灵牌在前,乐队和亲友们随后,吹吹打打到亡者的家门口时,&督官&即主持&回灵&的礼仪。此时,死者所有的媳妇(包括弟媳、侄媳、孙媳妇)从大依小依次跪在大门口至灵牌安放的地方,面朝大门外,抱灵牌的小孩子将灵牌递给第一位,第一位接灵人双手接灵从自己的面前举过头再从头上传给第二位接灵人,传灵人不得回头看下一个接灵人,诸如此类,灵牌传到最后一个接灵人,由督官接起挂在准备好的灵位上。据说,死者是面朝大门&走&出去的,灵位回家只能退步回来。否则,死者会阴魂不散,孝家害怕死者回到家里吓人,所以只能让灵牌退着回家。
&&& 灵牌安放好后,要在灵牌前放上香碗上长眠灯,不过&五七&或三周年,灵牌是不能动的。据说,灵牌随意动了以后,此家又有供灵牌的可能(或者说还有人死)。&五七&过后,灵牌可以升降,直到三周年满,才可出灵,不过也得经过出灵的仪式。如是遗像则由孝家自行保管。
  二十四、扫堂
  回灵结束,吹打乐队要根据孝家的安排,在死者家里吹打一阵,吹打时伴之放鞭放炮,这叫&扫堂&,&扫堂&分&小扫堂&和&大扫堂&。&小扫堂&即在死者停放棺材的灵堂里沿房子四面墙行走吹打;&大扫堂&即不仅在灵堂里吹打,还要在死者落气的房间里去吹打,从堂屋里吹打进到房屋里,再吹打出来。其意思就是通过这种形式驱邪赶鬼。扫堂结束后,锣鼓家业打出门外,收鼓。下午吹打乐队走时,不再响锣鼓。
  二十五、叫饭
  传说人死后,灵魂还要回来吃饭,特别是前三年必须叫饭的。孝家在亡人入土为安后,每日的中午、晚上吃饭前,先要添一碗饭,将一双筷子搁在碗上,还给碗里挟点菜,嘴里还要叫&&&&回来吃饭&,顷刻即罢迪就是&叫饭&。
  从出殡之日起,叫饭至&五七&、&一周年&、&三周年&不等。在停止对死者&叫饭&时,必须对死者焚化&交单&(即交待书文)交待清楚。交单上一般要写上&鉴于家人因&&事,对老大人的&叫饭&从今日停止,我已为您务好银钱,请您体谅儿媳之苦情,自行安排好饮食,从即日起,您将自立烟灶、自食其力&云云。但逢年过节时,家人仍然要为亡人&叫饭&,以示纪念。&叫饭&实际上是对死者的一种深切怀念。
  二十六、圆坟
  圆坟一般在死者下葬之后的次日清晨进行,特殊情况下在当日的下午圆坟。圆坟由死者的儿媳、姑娘、女婿及姊妹姑嫂们带上鞭炮、纸钱等一起到亡人的墓地,人少则只围绕坟走一圈,人多先是手拉手地将坟围住,并尽量地往外扩张使其圈子大而圆。其意一是指对亡人的葬礼办得圆满,二是为亡人在阴间占领了地盘。据说圆坟圆的圈子越大,亡人在阴间占的地盘就越多,便于亡人在阴间发展,这样也可以让孝子贤孙对亡人少一份牵挂。圆坟后,要放鞭炮烧纸钱、燃香。
  二十七、烧七
  俗话说&(人)一样生,百样死&,一般病死者居多,也有因天灾人祸而死或受冤屈而死的。病死为&疾&,天灾人祸死为&急&,冤死为&屈&,谐音为&七&,所以民间不分病死,祸死和冤死,均以七天为祭日。人死后,都要为亡人&烧七&,少则烧&五七&三十五天,多则烧&七七&四十九天。每一个七天为一个&祭程&,分为烧&头七&、&二七&&&&七七&。&烧七主要是给亡人烧纸钱,以示送钱给亡人,因为人们认为亡人有了钱才能在阴间办事,因而孝家对&烧七&是不马虎的,特别是对烧&五七&或&七七&特为慎重。逢&烧七&之日,亡人的直系亲属都会赶到孝家,姑娘女婿们还特地请民间的&画儿匠&用纸、蔑扎成灵屋、车、马、轿、箱子等祭物,孝家这天要请道士先生为亡人写&包袱&,还要筹办酒席招待前来参加&烧七&的亲友。&包袱&即将纸钱用白纸包成一包一包的,包袱的右边写上&焚&或&今日化&的字样,中间写上&显考(显妣)&府(氏)&&&大人收用&,左边落款处写&府&&敬上&。除给亡人写包袱外,要给死了多年的亲人写上几封,还要分别给先朝列祖、古老前人、地盘业主、孤魂野鬼、轿夫马骑等写上2~4封包袱,包袱的反面封口处写上&封&字。道士还要给亡人写一封交单,交单分为两部。一部写给&冥府&,其内容有亡人姓名、年龄、籍贯和死者生平;另一部写给亡人,其内容是今日为其化去多少纸钱、多少衣物、房屋,并将如何&叫饭&亡人怎样地照应家人等内容一并写在交单上。写好后于这日下午4、5点钟搬到让墓地能看得见的空旷地燃火焚烧,其间要鞭炮齐鸣,孝子还要面对火堆磕头以示敬意。
  二十八、烧周年
  亡人死满一年、两年、三年为&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在三周年内,有钱的大户人家每年周年要请道士、和尚到丧家来做&道场&(也叫做斋),并分为&小斋&、&大斋&。一般的老百姓如烧&五七&一样同路人为亡人焚化&包袱&。
&&&&&&&&&&&&&&&&&&&&&&&&&&&&&&&&&&&&&&&&&&&&&&&&&&&&& &(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丧事唢呐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