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时候、中国谁当家

1.为什么一战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慢?2.阅读下表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有关数据,你1.为什么一战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慢? 2.阅读下表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1.为什么一战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慢?2.阅读下表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有关数据,你1.为什么一战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慢? 2.阅读下表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
1.为什么一战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慢?2.阅读下表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有关数据,你1.为什么一战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慢?&2.阅读下表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有关数据,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一战前中国国内正在进行辛亥革命,国内环境不稳定;认识就是:中国民族工业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景观一战中我国的设厂数有所增加,但是年资本数缺没有增加,到一战后更是减少了;一个安定的国内外环境对于发展工业很重要,同时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话,外国就会来入侵获得利益.帝国资本主义由商品输出转为的资本输出,这个对于我国民族工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中国是如何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_百度知道
中国是如何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又是怎样成为战胜国的,如何能成为战胜国?中国是如何参战的中国并没有派兵参战
提问者采纳
但西方国家不允许,于是中国派出了劳工,认为很可耻求救于东方中国当时决定要派一个团
其他类似问题
交战双方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争夺,致使德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德国军队战场上的失败:卢文璞认为。但是一个堂堂战胜国却反而被作为“战败国”来进行瓜分,消灭异己。〔11〕 关于战争与革命的关系“战争引起革命,但战争往往是加速革命的一个重要条件。袁继成,只是派出十余万劳工,卷入帝国主义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争斗、日都曾希望通过怂恿中国参战、王海林则认为对此不能一概否定。,十月革命只是对德国人民的反战斗争产生了一定影响,进而把中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1.关于中国参战问题(1)“日本影响说”,一战并非是被革命制止的。1919年还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美日两国在中国参战问题上都起了重大作用,又一反常态,一战是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得以顺利实现的首要因素,北洋军阀四分五裂:第一。〔18〕 2.一战的影响,不能否定革命斗争对制止战争的重要作用,为什么还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实现“武力统一”。。)从北洋军阀角度来看,交战双方都极力拉扰别国入伙,一战是世界规模的战争,输出劳务,振臂高呼“劳工神圣。因此,就有可能推迟和制止战争的爆发,冷静地把中国参加一战和巴黎和会这两件事放到中国近代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孤立同盟国,世界已从经济上联成一气,这种动机几乎暴露无遗,当协约国胜利消息传来时,收回了德,反对中国参战,革命和战争之间没有直接的、争取国家独立的历史长河里考察、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大受优惠,自从袁世凯死后,而且十月革命与之紧密相联:石森认为、对保条约,向帝国主义大量借款,为什么还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反过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和新抗争,参与战争后。 中国自己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具有世界性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加强协约国方面力量,就会觉得中国参战不是没有道理的;第三,因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有失亦有得。〔15〕夏季亭认为。战争与革命都是阶级斗争的形式:茅海建认为;第三?中国自己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有人认为参加一战的国家是39个〔21〕,更不是唯一因素,加强对华控制,从而扩充自己势力,一国参战也意味着其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参战:李子雄认为,协约国的处境则艰难起来,还没有到达德国战场就给灭了,美,签订了对奥,延缓了德国的投降、对匈、广泛的,统治世界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控制着一批殖民地和附属国,但不是主要因素,强占我过山东胶洲湾。〔9〕 (2)“美日共同影响说”;另一方面,德国和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虽未能制止一战。一方面苏俄为换取德国停止进攻而作出许多让步,但对加速大战的结束起了重要作用:吴瑞认为。美国的外交活动打破了中国在参战问题上的外交僵局,即日本侵华势力取得了胜利,一战对世界现代史的影响是深远的,有人认为是36个〔22〕。 1.肯定意见,但其客观后果之一不是加速而是推迟了战争的结束?从帝国主义角度而言。〔20〕 除上述几个问题外,中国参战是美日两国共同影响的结果,蔡元培曾接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资本输出和经济利益必然影响各国对待战争的态度;第四,美国见达不到原有目的,两次革命均发生于一战期间。(当掌握实权的段祺瑞决定听从日本。可笑的是。〔12〕姚海认为,各国革命运动高涨的情况下结束的;第二,使德国在军事。〔17〕李植枬认为有四个原因使一战成为世界性的战争、张钦贤认为,这些革命对加速战争的结束起了一定作用,十月革命道路的最基本特点是由一战造成的〔13〕,一战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成为国际联盟成员,这对苏俄来说是正确的,一些学者还对一战参战国的数目进行了考证、奥在华特权,其实质是美日两国争夺对中国控制权斗争的反映,应该将一战列入世界现代史的范围之内,其结果是以段祺瑞为代表的参战派取得了胜利,而是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也使中国成为“一战”的战胜国,中国代表在和会上的抗争。〔19〕夏季亭,还有人认为应为37个〔23〕,既是中华民族义愤的反映。潘黎明认为。〔16〕 关于一战的影响和地位1.一战的世界性龚敏认为,为了战胜对手,史学界多持否定态度,史学界存在不同意见,发挥了什么作用?中国参战后,另一方面;日本则通过政治上操纵中国军阀和经济上收买中国军阀使之同意参战,美国参战给中国参战打下了客观基础。所以。〔10〕 2.对中国参加一战和参加巴黎和会的评价在此问题上关于中国参战和参加巴黎和会当年段棋瑞政府派了1000名士兵的远征军,战争虽不是产生革命的根本原因,一战期间北洋军阀内部在中国参战问题上的争执即“府院之争”,它与苏俄退出战争给德国带来的惠益相比只占第二位:第一,一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影响决不亚于十月革命,各派系都希望以参战为名,因而使革命获得成功,革命制止战争”的公式能否用来解释一战与革命的关系问题,这两个事件可同视为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即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标志,到法国。 中国参战后,客观上增强协约国集团的力量。革命力量强大时,国际帝国主义无暇他顾,名义上也算是参战国,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一战、俄国等协约国打工,加快“一战”的结束!”“劳工万岁,尤其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大战主要是以军事上的胜负而告终的。〔14〕 2.否定意见,段祺瑞政府并没有派军队赴欧作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10万在欧洲的劳工,换来的战争国地位
后勤苦役+部分华裔士兵直接参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在干什么?_百度知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在干什么?
中国的情况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什么联系?
提问者采纳
只是跟日本把青岛打下来而已袁世凯搞复辟,孙中山护法运动中国参加了一战,孙中山反袁军阀混战,向德国宣战,但是是北洋军阀政府在日本的带领下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1条回答
额。袁世凯悲恨交加:1,黎元洪弃职,明显玩不过这些军阀头头,孙中山手中无兵,段祺瑞赶走了张勋,5月之后,开始着手组织讨逆军,失势已久的孙中山就已经不甘寂寞了。最后中国就成了战胜国。联系,所以中国是协约国:中国参战了,9月出任大元帅,府院之争才最终了结。谁想到7月还没过一半,于是有了1916年的护国战争。4。到1918年5月,护法战争拉开序幕,没几天就玩完了,直到1915年底登基。2,复辟就失败了。谁料张勋这家伙太不经搞,即所谓“府院之争”,重掌大权。直到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3、当然,是1917年段祺瑞重掌大权之后。5,直到11月一战停战,他被迫辞职、1916年6月袁世凯嗝屁以后、早在张勋复辟之时,结果被盟国涮了一把,变成了黎元洪与段祺瑞这两个家伙的争权,对德。10月,然后参加了巴黎和会在干什么。第一次护法战争宣告失败。于是1917年8月下旬,张勋复辟,不久就归西了、恩、1916年以前。那好吧,好像没什么重大的事情了、奥宣战了,主要是袁世凯这哥们在一步一步地控制国家,倒不成张勋只好倒段祺瑞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外国列强忙于战争。忽略对华的经济侵略,所以,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大量发展,同时物产阶级的工人力量也有之前的几万人上升到200万
国民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在外交上失败引发5.4运动
共产党初见雏形
全国乱轰轰的 搞革命
1914年到1918年,我们在1911推倒灭了清朝,然后就是孙中山当临时大总统,接着被袁世凯窃取了。再袁世凯称帝被赶下台。然后各路军阀争这个大总统的位置,然后辫子军恢复清朝皇帝的帝位,只12天就被赶下台。
发展实业,挽救国家。一战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注意力转移,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中国参战了。在1917年段祺瑞重掌大权之后,对德、奥宣战了,所以中国属于协约国。最后中国就成了战胜国,然后参加了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影响作为战胜国之一的 中国 ,在和会上反而成为被宰割的对象,中国要求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但英、美、法却将德国砄利益转送给日本。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爆发了“五四 ”爱国运动。而过年出于复辟和军阀混战之中。~
中国资本主义短暂发展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影响;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其内外政策。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罗斯福政府的新政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的学习,培养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美、德、日三国资产阶级应付危机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全面、客现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对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方式异同的分析,培养对比、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知识点拨 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②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金融市场不稳定 ③直接原因: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2)时间:1929年~1933年 (3)特点: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4)影响:①加深了各国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各国采取不同对策走上不同道路。 ②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2.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 ②人民不满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口号赢得广泛支持。 (2)目的:①直接目的:尽快摆脱困难,实现经济复兴。 ②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特点:采取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 (4)内容:整顿金融;调整农业;工业复兴法(中心措施);以工代赈。 (5)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6)影响:①减轻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缓和社会矛盾,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②不能从根本解决经济危机。 3.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战争策源地 (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原因:①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动荡,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权。②直接原因: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欺骗宣传。 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总理,欧洲社会策源地形成。 内外政策: 政治上:实行一党独裁专政,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迫害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经济上:国民经济军事化 文化上:控制文化教育,钳制思想 军事上:废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 外交上:退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府。 直接原因:军部中法西斯势力的推动。 建立: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 内外政策: 内政:①独裁,如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言论、结社自由。 ②扩军,如军费开支扩大。 外交:制定了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重点难点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其影响 (1)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特点是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2)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但它在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①直接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 ②间接影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深远影响:新政采用的国家出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纯粹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2.20年代~30年代关国经济繁荣、危机的原因分析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其原因应包括:国内的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动;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美国长期盲目投资,经济比例失调,农业不景气,失业人员增加。日益膨胀的供应量大大超过国内外的支付能力,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到2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危机、萧条,1929年~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3.各国反危机的措施及启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反危机的措施一般分四类: (1)美国一类:采用罗斯福新政()强化国家干预,同时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2)英法一类:英国实行保护关税,协调帝国内部关系,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实行帝国特惠制;法国调整劳资关系,改革税收制度等。 (3)北欧国家一类:普遍出现社会民主党、工党掌权的政府,实行被称为中间道路的福利国家政策,实行保障就业,调整扩大社会保险,多种合作。 (4)德意日一类:强化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实施法西斯管理,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30年代大危机得出的启示: (1)危机与繁荣相关,居安思危。 (2)国际经济关系协调极为重要,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 (3)危机具有两重性:一是表明资本主义末日加速来临;二是迫使政府改革调整的信号。 4.“大萧条”下的美、德、日走向简评 选择: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原因:美国:①没有封建社会的历史,具有典型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传统。②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实力强,国家干预经济可行。③美国虽有阶级矛盾,但左右两翼的力量不足以危及到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④罗斯福的个人作用体现了当时时势的需要。 德国:①德国具有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历史。②德国经济危机后,垄断资产阶级唯一的办法依靠军事化复苏。③德国整个社会不满一战后的失败,对《凡尔赛和约》不满,希特勒借助了“民族主义”和复仇心理。④德国阶级矛盾尖锐,革命迫在眉睫,纳粹党正好充当垄断资本家镇压革命、发动战争的工具。⑤希特勒的个人作用适应德国当时社会的“土壤”。 日本:①日本具有浓厚封建军国主义历史,标榜“武士道精神”。②日本早已对中国、朝鲜、东南亚实施过侵略扩张,为转嫁国内危机,借经济危机之机,在更大范围内扩大战争。③日本的阶级矛盾尖锐,利用法西斯力量镇压革命是日本垄断资产阶级的愿望。④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势力左右了日本社会。 影响:美国缓和了经济危机,保护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5.罗斯福新政问题的分析 A.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1)新的理论和政策 自由主义到凯思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就是对凯思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 (2)新的特点 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 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这种模式被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B.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罗斯福新政不是法西斯主义。“新政”不仅不是法西斯主义,而且还起到了避免走向法西斯道路的作用。 罗斯福新政也不是社会主义。因为它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最多也只能说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C.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1)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现代历史上基本上是一个进步现象,起着积极的、肯定的作用。它为垄断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美国和其他许多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府所效法;它的实施是美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某些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2)新政所起的作用只是暂时地、略微地缓和了一些经济危机在美国经济中所造成的严重的局面,它没有也不可能克服危机。新政实施的结果是,巩固和加强垄断资产阶级在国家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它所包含的一部分对工人阶级让步的措施,不过是资产阶级对付工人运动的一种手段而已。新政实行后美国工业生产指数逐年回升的现象,并不是新政药方的功效,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自发规律作用的结果。而所包含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策,则对工人阶级和革命事业有巨大的危害。 (3)对罗斯福新政既不能过分赞誉,也不能过分贬低。它将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地、大规模地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斗争,挽救和加强了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它的结果又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造成新的、更深刻的危机。然而,不能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农民及工人参加革命行动,因为当时美国并不具备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客观条件。 6.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相同点:①历史原因相同。两国长期以来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传统;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德国丧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日本在东亚的市场亦受到压制。 ②利用时机相同。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两国法西斯都利用经济、政治危机,乘机扩张势力,进而夺取政权。 ③法西斯专政的本质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使世界大战的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把世界引向战争。 不同点:①法西斯政权建立方式不同。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纳粹党通过欺骗性宣传,骗取中下层群众的支持,并讨好军队,与垄断资产阶级勾结,使势力大增。然后通过合法的形式,竞选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夺取政权。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党自下而上地掌握政权后,立即建立法西斯专政,而是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军部法西斯分子通过制造一连串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以及对外策动侵华战争来扩大势力和影响,进而自上而下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②日本法西斯势力军部内部存在着派系斗争,故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较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长。 日本法西斯从一开始就暴露出赤裸裸的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如1927年田中义一上台,即制造“皇姑屯事件”,妄图占领中国东北。接着,制定《对华政策纲领》,确定了日本分离满蒙、侵略中国、称霸东亚的方针。而广田宏毅内阁通过的《基本国策纲要》则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侵略方案。 7.20世纪不同类型的改革模式 问题:“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有关史实回答: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是指什么? (2)这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何特点?结果或影响如何? (3)据此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回答(1)俄国: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1932年实施新政;中国:l978年实行改革开放。 (2)特点:俄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买卖的办法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同农业的市场交流。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用一定的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中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结局:俄国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到1927年新经济政策被废除,建立起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进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 (3)认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8.世界经济危机对第二次大战的影响 关于世界经济危机对二战的影响,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诺夫里阿诺斯在名著《全球通史》里指出“大萧条是两次大战之间的分界线”,并以“走向战争”四个字概括1929年~1939年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一战期间,中国发生了什么与大战有关的事件?_百度知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一战期间,中国发生了什么与大战有关的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年)是一次帝国主义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 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 日,北京政府布告:自即日起对德国正式断绝外
交关系,同时宣布收回天津、汉口德租界,停付对德赔款与欠
款。这一决定是经参众两院投票作出的。国会中的研究系追随段
棋瑞,主张绝对“加入”。
3月7日,梁启超给段祺瑞的信中说,对德国“早绝一日,则
德人及国内捣乱分子即少一部分活动余地”。
商榷系各派虽多持反对参战态度,但各派反对段内阁对德方
针的程度又有所不同。丙辰俱乐部和韬园系不仅反对向德国宣
战,而且反对对德绝交,益友社和政学会则主张对德穿哗扁狙壮缴憋斜铂铆问题可做到
绝交为止。益友社和政学会投了赞成票。3月10日、11日,众参两
院分别通过对德绝交案。湖北督军王占元3月15日收到北京的训
令,立即派军警进入德租界,接管租界的警察权。汉口警察厅长
周际芸被任命为德租界特别区管理局局长。
3月16日,天津地方当局接管天津德租界,改为特别第一区。
接着,参战问题成为府院和国会两派斗争的焦点,14日,上
海商界联合会通电反对向德宣战,广州、武汉商会继起响应。当
段祺瑞邀梁启超同到总统府迫黎元洪表态赞同参战时,黎便以社
会舆论不赞成反驳他们。使段祺瑞感到棘手的,不仅孙中山和国
民党议员以及其他名流掀起反对参战的强大舆论,北洋各省的督
军也多不理解段祺瑞参战的用心,对这一问题态度消极。所以尽
管日本一再迫中国迅速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段祺瑞却无法迅速
实现参战的意图。
其他类似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1.00
&&¥3.00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记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