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奇迹魔王扎坎副本精灵KITTY副本限时任务拥有一个篱笆,为什么我买了2个还是领不到奖励呢?

楼市我的看法:挤不上就等下一班吧 〈我们是不是身处泡沫破裂过程中而茫然不知?〉 购房讨论 篱笆网 - 年轻家庭 生活社区
主题:楼市我的看法:挤不上就等下一班吧 〈我们是不是身处泡沫破裂过程中而茫然不知?〉
最初由第18796楼 的 MJ是偶像 发表:lz记得你老早之前推荐过一本叫作手回忆录的书,请问是哪个出版社的???
地震出版社
最初由第18800楼 的 换眼看世界 发表:
真是太谢谢Pao老师了,我一直想系统的看看这个格栅理论到底怎么回事。
投资大家芒格(一)系统客观的展现其生活方式的基本轮廓
投资大家芒格(二)则是全面介绍了格栅理论涉及到的各个领域的主要模型。
不过说老实话,
(一)我看了一遍,正在看第二遍,还没入门。
(二)看了一半,就有点看不下去了。涉及到内容太多,尤其是心理学方面的,很多专业术语都搞不太清楚。
于是买了好多Pao老师推荐的心理学的书,准备恶补一番。
不过跟着Pao老师这个速度的话,我迟早要变瞎子
对了,这个杂志社的书必须先订阅他们的杂志才能买的。
如果Pao老师纯粹要买他们的书而不想订阅他们的杂志的话,可以找我代劳。
我已经订好了,他们没有限定,我注册一下就好了,然后选择用支付宝付款。谢谢你了。
你要看心理学的书,我再推荐一本《认知心理学》,也非常好。比一般心理学解释得更深一层,全面的讲解了认知理论。
目录
前言
致学生
致教师
总览
第1章 认知心理学导言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模型
 认知心理学的领域
 认知神经科学
 感觉/知觉
模式识别
注意
意识
记忆
知识的表征
表象
语言
认知发展
思维与概念形成
人类智力与人工智能
 认知心理学简史
 关于思维的早期思考
  文艺复兴时期及其以后的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20世纪
 概念科学与认知心理学
 认知模型
  计算机隐喻和人类认知
 认知科学
  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
 平行分布式加工(PDP)与认知心理学
  进化认知心理学
 小结
 关键词
 推荐读物
第2章 认知神经科学
 对脑的探索
 工作日志:21世纪——脑科学
 心身关系问题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
 神经系统
神经元
脑:从机能定位说到整体活动说
脑的解剖结构
 神经生理学探测技术
CT扫描
PET扫描
MRI和fMRI
MEG
TMS
采用造影技术进行的研究:一个实例
 双半球记
 认知心理学与脑科学
 小结
 关键词
 推荐读物
第3章 知觉与注意
 计算式大脑
 感觉与知觉
错觉
先备知识
感觉——脑的先天禀赋
我们所知的一切都是错误的 
 ……
第4章 模式识别
第5章 意识状态
第6章 记忆过程
第7章 记忆模型
第8章 记忆术和专家
第9章 知识的表征
第10章 心理表象
第11章 语言:结构和抽象化
第12章 语言:单词和阅读
第13章 认知发展
第14章 思维:概念形成、逻辑和决策
第15章 思维:问题解决,创造力和智力
第16章 计算机认知:人工智能
最初由第18802楼 的 白驹之过隙 发表:
也就是说,未来10年,大盘跨过6000点,继续向上,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是这个意思
最初由第18805楼 的 594jessica 发表:宏观政策先松再紧现在又说不紧了,是不是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哪里说的?
不过近期我也发现了,央行和银监会,口号和实际操作有点出现矛盾。
今朝跌得结棍了。
最初由第18810楼 的 timezones 发表:
大盘-4%+
辣手
今天我的同花顺自选股里面全是绿的,没有一个是红的。
最初由第18815楼 的 594jessica 发表:
这是央票来调控短期市场流动性,银行现在还受制于自身额度的限制会收缩贷款,最近他们的言论颠三倒四,一个说要坚持宽松政策,一个开始收紧,到底政府想怎么走,我也确不准。
最初由第18816楼 的 我现在有空 发表:跟了很长时间帖子了,忍不住向lz求救。
1、如果一个以老公房为主的生活便利区域突然出现了几栋新的楼盘,质量还可以,然后房价在最近两年也还算涨幅不错。那么如果这个新楼盘现在即将推出中央的景观房,也是全装修房子,那么这个房子值得投资哇?
还是买附近的老公房更好?
2我单位在南京西路地铁站附近,那么在那附近买一套老公房出租好,还是在中外环间买一套新房子,比较好呢? 更进一步说,如果为了投资,是买在通河共康大宁好,还是买在南京西路附近?
我认为房价的调整只不过延后了,这次的上涨只是一个小插曲,现在不是投资的好时机。
至于:
1.如果这个地区是以老公房为主,那么更可能出现的是新房的价格受到老公房的影响涨不起来,而不是老公房的房价受到新房的刺激给带动了起来。有时候局部房价是互动的结果,我看到你开盘了,14000卖的很好,那我就开15000,其它人就会以我为依据,开出16000的价格,所以一个地区短期内持续有新盘开出,局部价格就会上涨的很快。而根据你的说法,好像那里的新盘不多,可能就形成不了这种效果。而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那个地方是以老公房为主,那么富裕起来的人群更可能走出这个区域,这为长远的上涨幅度多了个抑制因素。
2.长远看,我认为是南京西路那里。这段时间,非市中心的楼上涨得快,使得不同层次间的房价聚拢了,长时间看,不同层次不同地段的房价还是会泾渭分明的,要恢复常态,要么中心城区补涨,要么非市中心房价调整,不管哪种方式,还是买南京西路的前景好。
最初由第18822楼 的 我现在有空 发表:
谢谢lz ,那么如果我现在卖掉通河的自住房,然后过段时间买到南京西路附近,可行么?我现在没孩子,老人也都健康,暂时没什么负担,而且工作比较稳定
主要是新上海人,在这个城市一切靠自己,所以想早点打下根基,否则也许以后就更买不起了。但是又担心太仓促,太贪心了
我认为这样好,乘房价高,落袋为安,钱到了自己口袋才是自己的钱,不然一切只是个波动指数。
最初由第18829楼 的 greatfriedrich 发表:
最看不上LZ的就是这点
很简单的道理非要误人
财富是农村的土地,大都市的不动产,原油,黄金等等等等,
纸币才是真正的永远向下的波动指数
还给了别人随意削减你财富的权力
财富的增长说穿了就是不同资产和现金换来换去的游戏,所有的增长都来源于交换和交换的时机。
最初由第18843楼 的 kitty wang 发表:Paowan怎么看7月份信贷紧缩
同时,总理/央行还在强调继续保持宽松政策不变,看得让人一头雾水,是不是口号继续喊(稳定他人信心,怕出现资产市场大幅波动),实际上底下暗暗的在收缩?即使暗暗的,也已经影响了资产市场的表现了。
最初由第18858楼 的 rg11 发表:
用事实证明,LZ简直一派胡言
当时说的时候是2007年9月,9月到2008年6月高峰,升幅虽然没有30%,但是15%-20%还是差不多的,奥运是8月,房价高峰是6月,相差2个月,虽然时间和幅度上有些出入,但起码不是胡言乱语。
最初由第18861楼 的 kitty wang 发表:
佩服。将来考虑搞个培训家长如果跟孩子沟通的培训班吧?
从小的沟通非常重要,虽然那时小孩还根本不懂事,但是已经能够联系亲密的关系了。我看了一部关于抑郁症的纪录片,其中一个女的患了产后抑郁症,对小孩哭啊闹啊有些厌烦,大了之后(我看也就5-6岁的样子)小孩就明显和母亲不亲密了。
纪录片的下载地址:
《PBS 走出抑郁阴影》(PBS Depression: Out Of The Shadows)
最初由第18867楼 的 594jessica 发表:
佩服啥呀?我还没有看完呢。每本都开了个头。
看下来感觉沟通的要素是平等,不要喊不要叫不要打不要骂,把3岁孩子当成21岁自己付账的人来看待。谈何容易。 我简直就要把“忍”字复印壹千遍贴在墙上时时可以看到。
不过有时候忍住了不发火,用点书里的技巧,发现的确挺有效。
我就是怕烦,所以一直犹豫不决,到底什么时候要小孩。小孩一出生,我的生活方式肯定面临大改变,不能睡懒觉了,看书是想都不用想了,基本上会失去了自己的自由。
最初由第18869楼 的 喜多宝 发表:
么在amzon买过东西,哪里发货?运费要多少?ls的几位似乎都对这几本书有兴趣,一起么?省运费
amazon的海外运费是很厉害的,装修的时候在Amazon买了很多建筑的书,走德国邮政,自己去邮政局拿,2-4个礼拜到家,即使这样运费还是很贵的,每本书算一次,大概4-5美元/件,运费都可以买几本书了。
我很想在Amazon定杂志,但是想到运费只好放弃。
最初由第18874楼 的 喜多宝 发表:
刚才研究了,是比较贵;准备找同事帮我买了;
pao大,你还么孩子?小孩子是有点麻烦,但是带来的乐趣是无穷的
我还一直以为你的孩子已经很大了呢:p
有小孩了,有没有可能看那么多书,干扰太大了。有了小狗后,我就差不多7-8年没有去旅游过,所以很忧心小孩出生后带来的生活变化。
最初由第18875楼 的 594jessica 发表:
运费关键看书的重量,我记不大清,不是很贵,百来块钱吧,反正你结帐的时候可以看到运费的,嫌贵不买就是了。如果有同事或者朋友到美国出差,可以在amazon上买好,隔天送到美国境内地址还是免费的,然后让人肉快递带回来。
如果你买2本书,根据现在的Amazon运费,$4.9/per-shipment,$4.9/per-item。那么运费就是
运费=per-shipment-cost+per-item-cost*number of items=$4.9+$4.9*2=$14.7=RMB100
心理上来说,书越贵,运费的所占比例低,心理才能平衡。
最初由第18941楼 的 txj1025 发表:哎,蛮好的一房产贴眼睁睁被搞成育儿贴,本来本来都来看看,现在也没多大兴趣了,怪不得LZ都不来了
时间到了,就会来的。正在找从哪里插进去好?
说到要不要生小孩,其实就和不养狗的人说养狗有多么好,你说得再好,很多人都不为所动,这是什么道理?其实就是一方缺少了感受,而这种感受是主观的,要亲自体验才能体会到,不是说道理就能够体会到的,就好比说看到人家描述牙疼不等于真的体会到牙疼。
最初由第18903楼 的 594jessica 发表:
我儿子最喜欢的就是那我的里程卡放在dvd机那个槽子里,手还按键冒充按密码,假装ATM机上面拿钱。我后来给他换了一张废卡,还有一台破机器,玩去吧。挺有想象力的不是么?
如果认为机器里面有人民币,把机器拆了,那小孩就真是人才了。
最初由第18906楼 的 喜多宝 发表:
我家里买玩具一大堆,但无奈小家伙多数时候对他爸爸的车钥匙和钱包更感兴趣;而且拿着卡,很明确的要给老公,不给我; 如果他找不到钱包玩,就又要满屋子追着我讲故事,一晚上讲八九个故事都不过瘾的,我喉咙都哑掉了,他能消停就消停会吧,我也怪不容易的
我也强烈建议lz还是弄个孩子出来玩玩,真的,准保你不后悔;小孩子,总是给你无穷多的惊喜
没人帮我带,纯粹交给保姆不放心,否则我也再弄一个玩
我性格是喜欢安静的,所以想想才觉得恐怖。
最初由第18886楼 的 喜多宝 发表:
尤其是儿子最近非常的暴力倾向,总是对着我拳打脚踢,我一边忍着痛,一边要温柔的说,好孩子不打人
苍天啊大地啊,这个我做不到
我检讨,我对老公,有时候有点暴力倾向,其实我们是打打闹闹的小情调啊,他看在眼里,学会在心里了
希望尽快过去这个阶段
我一边忍着痛,一边要温柔的说,好孩子不打人,你孩子可能会说“老妈,你真没情调”。
最初由第18892楼 的 一霎 发表:朋友推荐给我一本书,我也刚开始看,感觉很不错。
漫步华尔街
我很早以前买的书,那时还不投资,但不知道为什么就买了它,具体说什么都忘了,反正就是随机漫步理论,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事实也有道理,大多数基金表现都不会超过股市指数ETF,那为什么还要付管理费去买一个低于市场水平的东西?)。
最初由第18950楼 的 kiki14 发表:lz的中金止损了吗
买的是山东黄金,没有止损,打开屏幕就已经超过止损位了,还对十一前和谐的局面抱以幻想,随他去了。
如果大家都对十一后不和谐的情况有预期,那么有的人就不会真的等到十一后才动,有了预期,行动就会提前,我认为自己聪明就会先人一步,那还有更聪明的人,觉得要打败聪明的人,我还要再提前一步,大家都认为自己很聪明,结果就这么争相把收网的时间提前了。不知道是不是就是现在这个局面?(如果换在9月,我就毫不犹豫止损了,现在还是8月,大家就等不及了?)
但是我还有幻想,我有幻想是因为我买了,不得不产生幻想。
最初由第18958楼 的 superhornet 发表:
股市中幻想害死很多人啊,50年大庆股市怎么样? 去年奥运?
幻想的结果可能会害死人,但是幻想的时候感觉是甜蜜的。
最初由第18963楼 的 kitty wang 发表:敢问一下,最近大家都不看好行情,只认定反弹。按照相反理论,会不会行情会凶狠下调后一路上去了呢?
我的幻想是,跌不破3000点,然后反弹,十一前再创个新高,比如3800点什么的(能让我赚个20%,创不创新高也无所谓了),十一后再掉头向下,下多少我就不管了。
今天看到一个训练快速阅读的软件,不过是针对英语的,但道理都是一样的,有兴趣的可以试一下,训练你一目十行。
我觉得中文先天的比英语有阅读上的优势,一来是它是图形化的,大脑处理速度快,二来它文字含义的拓展是靠文字的组合,即使你第一次碰到,也能猜个大概出来,而不像英文里太多的专用名词需要记忆。
《阅读天才——超能力阅读训练教程》(Reading Genius& 2.0)2.0
我找了一下,中文也有类似的东西,有一个速读网,上面有很多关于速读的理论,练习和测试。
这2天买了门萨的IQ题在练习,很好玩,对思路有些启发性。
大家试一下这题,直接是 High IQ society上的测试题截图,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测测IQ,我的记忆部分不行,20秒内给你看一张图,然后要你在四个答案里选出刚才看的是哪一张,我没有一次是很确定的。试题在
最初由第18979楼 的 chris_333 发表:d 吧
虽然不知道标准答案,我也是选D
推荐2本IQ题的书。
一本是《门萨逻辑游戏——门萨智力大师系列》,这本多些推理题,而另一本图形方面的多一点。
另一本是《巅峰挑战(门萨终结版)——世界第一智商俱乐部》,书的封面和收到的不一样,难道印刷有2个版本?
我遇到这种记忆题就不太行了,20秒内记住,再20秒内找到答案。
最初由第18990楼 的 喜多宝 发表:
推荐个基金定投?
随机漫步理论告诉你,他们的水平也就围着市场水平波动,在扣除管理费后,他们的整体水平要比市场水平低,你看的优秀基金表现只不过是随机波动,现在优秀,下一次都不确定了,表现很难有持续性,所以还不如买ETF。
一般基金公司的广告很吸引人,好像他们都能打败市场,仔细看他们都拿表现最好的一段时间来说事,报喜不报忧。
在中国是不是这样,没有分析比较过。
最初由第18993楼 的 shelly66 发表:主要因為都是愛狗人士
難得在18905樓回了樓主的貼
都沒回應, LZ看到沒阿?
帖子一多,有时就会漏掉一点。
我从小带惯了,所以不放心他人(而且还发生寄养在他处的时候,死了一条萨摩耶sasa,所以心里更有阴影了)。
现在阿姨帮我们打扫,而我又为猫狗服务,每天必做的2件事就是铲猫砂和遛狗。
最初由第18905楼 的 shelly66 发表:
我也養了兩隻狗
提供下我的作法
我們是讓鐘點工阿姨早晚來餵食
然後放到院子裡大小便, 阿姨隔天清理大便部份
如果沒有院子的, 可以讓阿姨去蹓狗
我看我們小區養狗人家挺多這樣的
不然你生活就完全被綁住了
當然缺點也有
有次阿姨忘了每天打電話匯報
我跟LD在米蘭
本來在逛街挺開心
結果完全被破壞心情
那個下午 光是打國際電話託人去家裡看看
就花了好多錢
现在已经感到狗老了,一只金毛的脸已经渐渐变白了,不断提醒我他们的生命已经接近终点了,心里总有一种愧疚感,自责以前没有多陪陪他们。
有时会有莫名的感触,摸着他们的时候,想到这一刻的来临,眼泪就会掉下来,狗会和人有情感上的交流,虽然不是通过语言,但是他们能感受到你的情绪,你的痛苦和快乐,我家的dudu会舔去你的眼泪,coco会舔你的手,bobo会趴在我的腿上一脸迷茫的看着我,kaka会蹭着你趴下,每只狗的反应都不一样,但是这一刻他们都能感受到你的情绪,以自己的方式来安慰你。
最初由第19004楼 的 paowan 发表:
现在已经感到狗老了,一只金毛的脸已经渐渐变白了,不断提醒我他们的生命已经接近终点了,心里总有一种愧疚感,自责以前没有多陪陪他们。
有时会有莫名的感触,摸着他们的时候,想到这一刻的来临,眼泪就会掉下来,狗会和人有情感上的交流,虽然不是通过语言,但是他们能感受到你的情绪,你的痛苦和快乐,我家的dudu会舔去你的眼泪,coco会舔你的手,bobo会趴在我的腿上一脸迷茫的看着我,kaka会蹭着你趴下,每只狗的反应都不一样,但是这一刻他们都能感受到你的情绪,以自己的方式来安慰你。
想到这里,就会想起顺子的“回家”,当我再次呼唤时,却没人应我。
最初由第19007楼 的 喜多宝 发表:
pao大,你的感情好细腻;
双子座的?
摩羯座的,但我不太表露出来。
最初由第19011楼 的 玉米土豆 发表:
看来你找到规律了。
最初由第19013楼 的 玉米土豆 发表:
A和D怎么是一样滴呀?
难道是我眼花?
最初由第19022楼 的 594jessica 发表:
如果有了孩子,患得患失得更厉害,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我现在一点都看不得电视里演的母子分离,再廉价的演技我也要陪几滴眼泪的。
我老公养过狗,老了去了以后他就再没有养过。等以后回去了他还是想养的,不过他喜欢的是狼狗。我是连哈巴狗都怕的人,一直在试图寻找体型大的但是看上去温柔一点的品种,个么我们好互相让点步。
我倒不是因为养了狗,想到了死亡,才变得多愁善感,这是天生的性格,很小的时候看“狐狸的故事”就会流泪。
还有很感人的土八公故事,土八公在教授家愉快自由地成长。每天早晨,土八公都会送教授去涉谷车站,待下午五点半又去接教授回家,风雨无阻。一天,送教授出门的土八公突然狂吠着冲回家,原来教授脑溢血发作倒下。教授死后,土八公被桥本收养,却数次逃走,流浪于野外。最后,依然每天下午去车站等待教授的土八公在大雪中结束了它的一生。 看到结局,会有心如刀绞的感觉,眼泪就会流下来。有时人会奇怪,一个男人怎么看小猫小狗的电影也会流泪,我觉得这不是一种弱点,每一次流泪都会呼唤出内心的良知,就好像记忆一样,长时间不去回忆,时间长了就会找不到了。现在大家强调竞争力,觉得弱者的境遇是他们自找的,大家唯恐示弱,把同情心收了起来,把善良埋藏得深深的,但是如果你不经常去把它翻出来晒晒,时间长了,你真的可能找不到它了。
可以在这里下载:
美版的土八公故事,马上就会上演,好像就在这个月。
看到今天的《第一财经日报》里一个大大的广告,是关于一本书的,书做广告的比较少,有印象的是《激荡三十年》,想不出其他的书来,这本书叫《与神对话》。
“陷入人生谷底的沃尔什愤怒地给上帝写信,问了许多关于他的生活为何如此悲惨的问题。写下问题之后,他听到有个来自右边的声音说:“你真的想知道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或者只是在发泄而已?”沃尔什转过头,却看不到人影。他感到脑海中充满了那些问题的答案,于是决定将它们写出来。这场旷日持久的对话最终变成了《与神对话》丛书。”
“《与神对话》以“我”和虚构的“神”展开对话的形式出现,沃尔什很巧妙地安排“我”提出了许多令人困扰的问题,并通过“神”来予以回答。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各种关于生活的真知灼见,以及教导读者如何正确地对待生活的理念,比如爱和恐惧是所有人类行为的根本出发点、生命并非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痛苦是错误思想的结果,是你自己创造了这经验等等。在《与神对话》中,沃尔什以不容辩驳的逻辑和通俗易懂的文笔讲述了他所理解的神学、哲学和心理学,对读者非常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也不知道好不好,下载了电子版,有1-5篇,丛书总共有9篇。下载地址在:
讲神的,planetwu可能很感兴趣,谁看过可以上来分享一下心得。
原来在2006年,这本书就被拍成了电影,可以再这里下载:
中文字幕可以在这里下载:
&阅读的心得&
读书的好处,就好像自我投资。以廉价的花费获得他人的智慧,就好像《杠杆阅读术》里面所说的,对知识和诀窍的一种“不劳而获”,而不是身体力行的“辛劳而获”,由于个人的局限,一生中不可能有各种的体验,而且通过自身体验去获得知识和诀窍是要花费很长时间的,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人到了老年才变有智慧了,但到了老年是不是迟了一点,到那时不管是身体的限制和精神的动力都阻止你把智慧化为财富,而且即使到那时才累计起财富,但有多大的意义呢?人本身也到了欲求减少的阶段了。
所以靠自己去积累经验,总结智慧,对有限的人生来说是下下策,这就要你更早的去借鉴他人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远看到得更早。我们身边又没有什么哲人,伟人可以亲自的去讨教,即使有他可能也只是一方面的专家,所以书本上的知识或者其它媒体上的知识(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等)就是我们智慧最大的来源和最便宜的来源。
作为投资来说,一本书10几20元的,但它却是别人几十年的心血,人家可能一生就干这点事,他把干这点事的诀窍写到了书上,你花个10几元,花个几天就把它学会,这是多么划算的一件事。
《杠杆阅读术》里推荐你多读,抓重点,不需要把书全看完。如果你有着急切的实用目的,是可以这样读,其实大家在学校里和编程的时候就是采取这种方式,谁会把参考书重头到尾看个遍,能应付考试,能写出程序就可以了,我自己的IT参考书,很少有几本是重头到尾看完的。需要就是动机,临时抱佛脚就是这种动机下产生的行为。
但是我们现在看的投资,心理,人生哲理这些书,对我们有长远的影响,但没有短期必切的实用需要,除非你是看股市K线图指南之类,希望明天就能用上去打败市场。如果没有短期必切的实用需要,那就缺少了短期的动机,如果采取《杠杆阅读术》的方法,你很难坚持下来,那么如何创造一种动机能够使你坚持阅读?人的本身好奇心是一种动机,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创造你的好奇心,辟除好奇心这一动机,如果阅读本身是有趣的,这一过程就可以是一种动机,就好像你看电视一样,你并不期望从看电视中学到些什么,但你为什么看电视?因为它有趣。
一本书里面大多数的都是重复和废话,一个论点,作者会引用很多例子去支持,然后在书中又不断地重复。剔除重复和废话,剩下的就是重点和精华。我认为一本书的重点,精华就好比一盘菜的营养,而这些废话就是一盘菜的调味料,它本身不增加菜的营养,但是它会使菜变得更加吸引人。所以只看重点,精华会使得阅读变得无趣,而连废话也一起看就会使阅读过程本身变得有趣。所以要坚持长期阅读,使得阅读本身变成愉快的事情,我建议大家完整的去阅读。
书那么多,怎么能看得快一点,省点时间,如果你很少阅读,那么一些速读度法可能有用,如果你多看,自然而然的会看得快,所谓熟能生巧。你刚开始看书的时候,可能翻开第一页都要下决心,制定什么阅读计划和时间表之类的,当你看得多了,习惯成自然,阅读就好像洗澡,刷牙一样成了每天必做的事情了,你会不会认为我没有时间洗澡刷牙?有时候,一天你没有流汗,不脏,但你还是会天天洗澡,为什么?不为什么,因为生活就是这个样子,这是一种习惯了,不洗澡反而倒要问为什么了。所以我读书前并不需要下什么决心,因为已经成自然习惯了。
刚开始看某一类别书的时候,不要看最经典的,最经典的往往无趣,尽量先看一些就某一话题展开的大众书,先把自己兴趣提起来,这样才能一步一步走下去,而不要让自己先看不懂,打击自己的积极性,阅读也是需要动机的,不要让自己失去这种动机。书里面有很多作者是做二手解释得,把某一个人家原创的话题,取一部分,用通俗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这样拉近了和大众的距离,语言也要生动活泼很多,我建议大家先看这些类型的,等自己有了兴趣,再进一步看深入的。
我推荐的图书里面经常关于一个话题的有好几本,你不需要都买,有时一本就够了。我为什么经常买看来重复的书,一来你可以看到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观点,二来记忆是会遗忘了,重复话题会帮助记忆。我买书比看书快,买书点几下鼠标就可以了,而看书起码花你1-2天的时间,买的太多也会增加烦恼,买来的书在桌子上一放,等堆得高了,心理就有压力,经常我会自己骗自己,就好像消费行为中心理账户的分类,我会把堆高的书放到书架,好像这些书就变成了可以暂时不看的书,压力就消除了,人的心理真是奥妙。
我看完的书,过了一周的时间差不多会忘掉50%以上的细节,所以这让我很烦恼,很羡慕人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记得好像南怀瑾有段时间在天一阁看书,看一遍就把书全能背出了,我看到第二页,前一页说什么我都背不出哪怕一句(不要说一页了,看到第二句,上一句是什么我都背不出),有时想我要是能把看完的都记住,我就太厉害了,有可能是阅读的方法,我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默读,而是用扫描的方式,这就决定了会遗漏很多文字的细节,也可能是记忆力一般,没有出众的Photographic memory能力,所以我吃大脑的记忆力保健品,有没有用我也说不上来(即使不能增强,如果能防止衰退,那也算是有用了)。
我现在看书还是属于知识框架的形成阶段,也就是我要明白对于投资来说,我需要那些知识,你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形成这类知识的路线图,将来碰到某一类问题,你知道去哪里找答案,也就是这一阶段是形成对知识的一种索引,而并不是掌握知识的细节。因为现在还没有一种成熟的理论来解释整个经济行为,所以你只有靠自己去探索,把各种学科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协同力。等这种框架形成后,可能才会对某些关键的知识去细细研读。
有的人说不读书也不是活的很好,虽然我不懂那么多,但我对生活有某种直觉,那么就算你对生活的直觉是正确的,多阅读会不会伤害你这种直觉,会不会使你越读越笨?而且我们对生活的要求不是停留在很好,而是要更好,就好像汽车要开的更快要更大的马力,火箭要飞的更远需要更多得燃料一样的道理,知识就是那种额外的马力和燃料(当然经验也是,但这2这并不互相排斥),机遇也是,但机遇是可遇不可求,如果是可期待的,那就不叫机遇了,知识是你自己可以把握的,限制最少的,可以不求人就能做到,而且这种财富是可以跟随你一生的,别人夺不去的,通过阅读获得知识不但提高了自己,而且还会影响自己的后代,就好像我去饭馆吃饭,会把剩下的骨头打包回家给小狗吃,他们跟着一起受惠同样的道理。
我读那么多书会不会找到一条康庄之道,天知道,但是起码有一点,我明天会比今天更有智慧。
最初由第19038楼 的 KEKEJJ 发表:
啊呀,今天发现和我是一个星座的闹
可你是喜欢安静,我却喜欢热闹和多变的生活.狗狗的生活我都是自己在打理,每天一起散步,给他们吃饭跟他们打闹在一起,我喜欢把他们的事情都自己包揽(有时候我老公也会66他们).
基本上他们的事情都不让阿姨来弄,总觉得自己弄会跟他们的感情更好,也才能体会养狗的乐趣,有些事情一放手,就懒得再做了.
还有,PAOWAN,我还是建议你早点生个小孩啦 你那么喜欢小动物,一定会有耐心对孩子的,生了孩子的10个有9个是不后悔的.小孩很多时候并不象你想象的那么麻烦,至少想旅游的时候可以带上他们一起,要说看书之类的爱好我觉得就算有了孩子,也不一定会影响多少,孩子小的时候会有很多时间在睡觉的,大了可以去幼儿园.最重要的是,从抚养孩子以及很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可以体会和领悟到很多.
我生2个孩子以后没有影响我们出去玩,到是养了狗狗以后,出门旅游的时间大大减少
下不了决心,我侄女到我家小住一个礼拜,我发现自己的私人空间/时间给大大的压缩了,我成了三陪,陪玩,陪聊天,陪看“猫与老鼠”。上班还有下班的时候,如果家里弄一小东西,我无处可逃啊。
最初由第19040楼 的 kapok2009 发表:我读那么多书会不会找到一条康庄之道,天知道,但是起码有一点,我明天会比今天更有智慧。
你这句说到我心坎里了,有几次很想问你读这么多书有没有为你带来足够多的世俗财富。如果没有猜错,pao是在大学教书的,对么?我现在真的希望能够通过读书找到赚钱的大智慧,赚到钱了让自己足够自由。
读书后经常忘记细节,也是我面临到的,不过我现在觉得更新理念,建立框架更加重要,如果确实需要细节知识了在去查找也是可以的。当然如果对那些有过实践体验相关的细节,读书后自然会记得。
另外,我觉得很多理念性,理论性的知识,除非是搞研究,实践中在高层才会有真正运用的机会,这些知识主要是指导大方向。当然个人投资也是有用的。所以我现在更加偏好经验型的书籍,让我在这个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门路。
增加实践的感受,除了你说的电影之类的,我觉得还可以看网上高人写的实战的帖子, 不过这样真实的有水平的帖子不太多。
读那么多书有没有为你带来足够多的世俗财富?没有,我最近2年才开始养成阅读习惯的。为什么突然想读书了,因为感觉钱怎么稀里糊涂的变了出来,所以对经济产生了好奇,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而且感到运气毕竟是运气,不可能伴你一生,要找到一种可控可持续的方法。
大学教书?连我自己都是自学的。
过于经验型的书籍,你要注意作者成功的特定环境,你可以复制他的方法,但是你不可能去复制他的环境,成功是很复杂的综合结果,正确的方法并不必然导致正确的结果。理论也很重要,他给你举一反三的能力。
最初由第19042楼 的 kapok2009 发表:对了,那个骗术真相,优酷里好像只有第七季,你推荐的那个网页要用电驴不喜欢。
有中文字幕的只有第7季,没有中文字幕的1-6季都有 ,其实骗子都是掌握人心理的高手。我自己倒不太喜欢上土豆,优酷,像素太低,没有下载的清楚。
我自己用一台电脑,用迅雷24小时下载,反正一样的宽带费。
最初由第19043楼 的 kapok2009 发表:pao,要个小孩吧,一方面,孩子有你这样的父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另一方面,孩子也是一本书,一本会给你带来一生新奇的书,让你通过孩子的眼孩子的世界领略和思考人生与社会。
可能是我自由惯了,想到一有东西束缚住自己,而且整个生活习惯都要大改变,觉得有点恐惧。
最初由第19052楼 的 kapok2009 发表:pao,罗马全军破敌这个游戏你玩过吗?据说可以锻炼战略和策略思维,可是太大我下载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
用电脑这么多年,从来都不玩游戏,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兴趣,曾经一时兴起,买了个PS2,买了几张盗版碟,好像是“侠盗飞车”和“击鼓达人”什么的,还去买了个方向盘手柄,玩了几下就没兴趣了。
最初由第19055楼 的 kapok2009 发表:呵呵,我也不玩游戏,连电脑自带的都没有玩过,眼睛受不了也不感兴趣,那个游戏是因为可以锻炼思维才想要尝试一下的,不过也没有成功。正版的太贵,盗版的没有。
我说的经验型书籍,指的是诸如时间投资法,周末百万富翁,为什么那个傻瓜赚钱比我多之类的,呵呵,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实践性,你有没有类似的书推荐一下啊?
另外,你看喜剧吗?如果有比较好的也推荐一下,最近想要看些喜剧振奋情绪。
我很喜欢看“Everybody loves Raymond&《人人都爱雷蒙德》,有9季,差不多200集,前后看了三遍,没耐心下载的,可以直接去买碟片。
Raymond是一个体育专栏作家,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父母就住在他们家对面,他们无处可逃,Raymond虽然三十好几了,但是在他妈那里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婆媳之间产生了微妙的紧张关系,Raymond夹在中间,Raymond的母亲从小就有偏心,更加喜欢Raymond而不是他的傻大个哥哥,当警察的哥哥一直很嫉妒雷蒙,认为好事都让雷蒙碰上了,他有句口头禅“Everybody loves Raymond”,家庭矛盾产生了种种笑料。我觉得这个家庭更像中国家庭,父母要和子女住在一起,父母对儿女的溺爱,而不像标准的美国家庭。
还有一部近期也很好玩的片子叫做,&Worst Week&,讲一个有点冲头的女婿在结婚前一个礼拜,频频把老婆家搞得一团糟的故事。
《Worst Week》是CBS今年推出的一部重磅喜剧,很大程度上改编自英国迷你喜剧《Worst Week Of My Life》。故事主人公Sam Briggs是一个娱乐杂志的编辑,千方百计地取悦女友的父母,以期获得肯定将女友娶回家。然而事与愿违,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麻烦不断,Sam俨然变成了未来老丈人一家的“ 扫把星”。
Sam(Kyle Bornheimer饰演)和女友 Melanie Clayton(Erinn Hayes饰演)在开始他们的新生活之前只需跨过一道障碍告诉Mel保守的父母,一场“叁人婚礼”即将举行(第叁人当然是Mel肚子里的宝宝啦)。未来丈人Dick(Kurtwood Smith饰演)是一个古板、严肃的法官,妻子Angela(Nancy Lenehan饰演)和他把Mel当作掌上明珠,对女儿爱护有加,希望她得到幸福,因此他们也想对Sam 留下一个好印象。但世事偏就是那么不如意,只要Sam一踏进他们的屋子,麻烦和灾难就会接踵而来。所以尽管Sam已经使尽浑身解数,但他每跨出一步想赢得未来丈人的欢心,Dick便毫不留情地将他打回原形。
不过Melanie忠贞不渝的爱就是Sam强有力的后盾,尽管前途漫漫、困难重重,但只要有女友的支持,重获丈人“芳心”、踏进Mel家门就指日可待。
最初由第19056楼 的 待从头 发表:PAOWAN,你网上下载的片子是用电脑看,还是再转到电视上看?
我以前一直用电脑看的,现在想通过电视来看(看起来舒服点),不过用DVD或MP4好像都不太好转......不知道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我使用手提电脑,然后拿一根VGA线连到液晶电视上看,不然看起来太撒度。
就是不用手提电脑,现在台式机的显卡大多有多头输出,包括VGA,HDMI,DVI,S端子,找一个没有用到的输出,连到电视上就可以了,如果电视上没有相应的输入端口,去淘宝或者电脑商城买一个转接头就可以了。(当然电脑得离电视很近才行,连接线一般不能太长)
最初由第19054楼 的 blovesky 发表:问下Pao,依你看:
下周股市如何走?下个月楼市如何走?
股市不清楚,我希望它涨,因为我还套着。不过我对9-10月后的股市不看好。
楼市这种变化周期很慢的东西,下个月怎样猜不出,只能模糊的估计几个月后的变化,下面是我的看法
最初由第17778楼 的 paowan 发表:
--------------------------------------------------------------------------------
我认为疯狂不下去,再1-2个月也就差不多了,涨上去的全部会跌回来,但时间上确不太准,毕竟已经那么多流动性释放了出去,回收也要个过程,不会马上V型反转。
现在政府把整个局面搞成了堰塞湖一样,房价对利率的变化会非常敏感,你自己算一下一旦利率优惠撤销,利率回升,你每月的还贷会增加多少(如果回到07年水平,那是30%的增幅),工资不涨,你能受得了?利率不是我们政府单方面能够固定的,因为一旦外围利率上升,而我们利率不动,形成利率差,资金就会大规模流动,这种压力导致我们一定会被动的调整利率,利率什么时候会上升?有点不确定,现在美欧有分歧,但不管怎么利率不可能长期维持在底位不动,一旦堰塞湖缺口打开,回调会非常迅猛。
再补充一下,我觉得现在的房价也就差不多稳在那里了,接下去几个月(十一前),房价不会有什么大变化,但是交易量会萎缩,十一以后也是缓慢下跌(毕竟已经放出去了那么多信贷,回收需要时间),然后就看升息的时间了(在升息前,估计先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澳洲可能年底前就升息,至于这一波波传导的时间先后,我说不上来。
如果历史有参考作用,那么参考07年二套房政策和08年房价调整的时间,07年在9月出政策,08年5月/6月开始调整,所以明年春节后3-4月份是关键。
最初由第19061楼 的 待从头 发表:
我的电视和电脑不在一个房间。想找个中介如DVD或MP4来转一下,好像还不太容易...
我买了一个MP4,可以输出色差,支持中文字幕(稍微麻烦一点,要把中文字幕的文档名设成和视频文件一样,比如一个叫paowan.avi,字幕就得叫paowan.srt),内置8G内存,可以支持外接microSD,再加个4G什么的。
这样可以把文件倒到MP4上,再把MP4拿到卧室接电视,稍微麻烦一点。
新出的更高端的 C500HD,带HDMI输出,支持X.264******,5寸屏,8G才499元(我买的4G版本M50HD就要600多,才买了2个月,数码产品跌价太快了),
另外还有无线的产品,一头transmitter接电脑,一头receiver接电视,就不知道效果如何。
其实最好还是买一台电脑,不要显示器的2000元就有,我现在专门用来下载的电脑就是在newegg上买的,acer的,带23寸显示器(),才3000元,还送HP彩色打印机,显卡是主板内置的,但我在上面用kmplayer看,一点问题都没有,可能要看720P或1080P才会出现卡的现象。
看完了《与神对话》这部电影,总体上比较平淡,因为精神上的东西很难用电影表达出来,所以我相信书会比电影精彩很多。
里面也有使我感动的画面,其实也不是感动,主角当时并没有做什么令人感动的事情,而是我那一刻感同身受当时的处境,主人公Neale那时潦倒,翻垃圾箱找出一个人家吃剩下的汉堡在吃,附近的一位女士虽然并没有任何表示但投以稍稍鄙视的眼光,Neale噙着眼泪颤抖着在嚼咽,想象一下这一刻自尊被剥夺的感觉,这种眼光就好像刀一样扎过来。
电影里主要讲的是主人公的经历,对主人公与神对话方面的哲理提的比较少,这要看书才能多了解。不过有一点我同意作者(不过没看书也不太确定作者究竟是不是这个观点),与神对话就是与自己对话,很多人探寻的神就在自己的内心,大家根据神谕/圣经规范自己的行为/思想,其实谁让你表现出具体的行为,还不是你自己(大脑指挥手脚),你自己以为这种规范来自他处,却不知下指令的是你自己。神性其实掩埋在人性里面,人性里好的坏的一大堆,有时善良给埋在了灰砾下,暂时难以发现,所以你要不断的拂去上面的灰尘,就好像你爱惜你的珠宝一样。各种宗教都是导人向善,但是善良并不是外加的,本来就在你心里,你要找一定找得到。我们平时很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别人对自己怎么评价,我们的行为往往是为了符合别人的期望和大众的潮流,当我们为了符合外界的一个标准,我们忘记了自己的本性,为了竞争力忘记了善良,为了合理化自私的行为我们忘记了同情,经常内省能够帮你找回纯真的自我。通过宗教是一种方法,但最直接的方法还是内省,反观自己的内心,或者自己和自己对话(当然不要发声,自说自话要吓死人的,不要神没找到,反倒让人在神经病院找到你了)。内省并不是快乐的过程,有时很痛苦,因为会和你的自尊有冲突,承认自己的不好是很难的一件事,自己骗自己是最容易的(我一直很奇怪,这种有意识的欺骗,你自己知道,你明知欺骗,却好像骗得很成功,而且都在同一个大脑里完成,真是太神奇了,为什么知道是欺骗,却又心安理得的接受欺骗的结果?),不过最好还是诚实,因为再怎么样,这一过程没人知道,你不用担心别人偷看去。人之初,性本善,拂去灰尘,你就能找到良知,发现你身上高贵的一面。
小说,电影里的东西虽然是骗骗人的,但是你每一次的感动,就是掸灰的过程,因为你会发现你自己的良知还在,长时间不去体验,要找的时候可能就找不到了。就好像银行卡要经常拉一下,看看金额没有少才让人放心。
最初由第18023楼 的 paowan 发表:一个瑞士经济物理学家预测中国股市7月17日和27日之间崩溃
位于苏黎世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Didier Sornette。他是研究市场泡沫的先驱者。去年,他用自己探查泡沫的方法,发现了石油价格下跌的危险。
他说,泡沫警示标志是一种快于指数增长的讯号,由产生非线性增长的正反馈机制造成。
指数上长过快比较容易被发现。根据Sornette团队的分析,上海综合指数肯定已增长过速,自去年10月至今已有69%的上涨。
文中比较了股票市场和演唱会鼓掌的现象,刚开始的时候观众零星的按照自己的节奏鼓掌,没有出现什么集体现象,这个可以类比股市在稳定状态下随机漫步的情形,但是慢慢的掌声开始出现同步现象,大家以统一的节奏在鼓掌了,这里面并没有人在指导着鼓掌节奏,但是因为人之间的互动出现了趋同现象。这就好比暴涨和暴跌中的趋同现象,这一切并不一定需要出现什么惊人的好消息和坏消息,而是系统中蕴含了这种规律。就好比地震和沙堆一样,持续的压力增加导致突然的爆发和崩溃,前n粒沙都是在堆高沙堆,但是第n+1粒沙就会让沙堆崩溃。作者认为在时间上他算出了第n+1粒沙最有可能在7月17日和27日之间出现。(虽然作者可能有很严谨的计算方法,但是这也要基于很多假设才成立,万一中国政府出个什么奇怪的政策,这些假设就不再成立了,又要重新算了)
准不准拭目以待,反正就在这1-2个礼拜,不过不必对准确时间太过计较,相差几个礼拜(也就是延续到8月中),都是很准的事了。具体预则在这里下载(pdf文件),
,不过里面没有说明使用什么方法来预测。
按照它的预测图,上证最高可能去到3400(目测)。
你还别说,还真准,如果真准的话,接下去下跌还是刹不住,人家没有预测得很远,但看图,起码先到2700
我看了一下,我们的下跌是8月4日开始的,最高3478,和他的预测时间下限只相差了一个礼拜。
最初由第19082楼 的 kaliven 发表:
我觉得准确地说下跌是29号开始的.后面的不过和07年10月到08年1月差不多的行情
按照07年10月17日最高6124,下跌的第一波最低点在07年11月28日4778,如果重复,那么按比例78=2714,也就是时间上可能在9月9日左右(40天左右)第一波下跌结束,第一波的最低点出现在2700上面。
我希望它像07年5月底那样,做了一个M头型后,继续向上,因为我还套着。如果这样的话,07年5月29日最高点4335,下跌的最后一天是07年7月6日(最低为3563),按比例78=2858,下跌结束可能在9月6日前,再跌100点就差不多了。
最初由第19084楼 的 superhornet 发表:
这些预测都没啥意思,对一两次又不是永远都对?
股市里的顶,底都是走出来的。
最近大家还是老实点不要去接飞刀。
预测的时间那么接近,而且是预测到方向性的改变那就不简单了。
最初由第19086楼 的 kaliven 发表:
这句话是实在话,起码等市场走一个比较完整的形态出来才行.市场永远是对的.
此外,我觉得市场这东西少说点,没意思.走得太近的人反而挣不了什么钱.
反而失去了生活,成天盯着那么点涨跌.还是听听pao大讲生活.
刚才注意到pao大前面也推荐了些音乐的.我对音乐不是太懂.
不过pao大推荐的貌似有些大众化.我几次路过龙之梦的时候,一些小贩卖自己刻录的光盘,用自行车载着喇叭放,觉得还不错,感觉上像是一些酒吧里面的那种音乐.可能是蓝调或者是Juzz.也是pao的风格.有知道的人推荐下否?
我不听Jazz,蓝调的,我喜欢的基本上是古典音乐和一些New Age,以及老掉牙的蔡琴,邓丽君之类的。
不是有个BDI指数,5/6月份有个小高峰,现在又开始下跌了
最初由第19087楼 的 paowan 发表:
我希望它像07年5月底那样,做了一个M头型后,继续向上,因为我还套着。如果这样的话,07年5月29日最高点4335,下跌的最后一天是07年7月6日(最低为3563),按比例78=2858,下跌结束可能在9月6日前,再跌100点就差不多了。
今朝结棍额,刚说2858,会不会一会儿就到?
最初由第19100楼 的 kitty wang 发表:
现在跌得莫名其妙,纯粹的技术调整。大家都按照技术线来操作还有什么意思呢?
市场也不一定需要有什么坏消息,也不一定有庄家在搞阴谋,可能就是市场的参与者心理形成了共振,看似莫名其妙,说不定就是因为市场的内在逻辑。
介绍一本今天收到的书,《下一轮经济周期》,作者号称唯一一个没有预测失准的经济学家(预测到了年的大牛市,就是在年初有些失准,但是整体方向正确,他好像在1992年的时候写过一本叫《下一个大泡泡》),它使用人口周期,经济周期,商品周期和科技******周期各类周期指标,美国在2009年的人口周期和商品周期重叠到了高峰,接下去就开始走下坡路,而经济周期80年一个来回,从1929年大萧条开始算,2009年也到了80年这一周期。虽然还没有开始看(今晚开始看),但是我觉得逻辑上有可信性,正是因为各种周期的重叠,所以经济上出现了复杂的形态。
内容没看先说一下结论,他说中国因为人口周期的缘故,到到达顶峰,然后在2035年开始走入长期衰退,如果中国不改变生育政策,那么印度将会接过经济领导的接力棒。
2009年将会是下一个长期经济严冬的开端,而且是几乎每个市场繁荣的终结点……
2009年中晚期到2010年末,股票价格开始再次崩溃,并可能最终在2012年中期左右触底。
2010年中期到2011年初,经济进入更深的萧条。
亚洲概念和健康医疗股票板块可能在2010年末之前触底,届时股票市场第一个最佳的买入机会将会到来。
2012年中期到2017年中期,很可能出现第一个主要的市场重整;其后到2019年末/2020年初,经济将会有一个最后的反复。
年到年期间,下一个大范围的全球性牛市将会到来。
2010年-2012年虽然中国整体经济比西方国家好,但是不可避免的受到拖累。
目录
专家媒体热评
中文版导言 中国:21世纪的悖论
序言 复杂变迁背后的简单原理
第一章 2009年末至2010年的大崩溃及紧随其后的经济大萧条
 完美风暴:“婴儿潮一代”消费周期峰值与石油及商品泡沫的碰撞
 下一轮大崩溃:2009年中后期至2010年年底
 三头熊:房地产、商品、股票
 结局上演时
 20世纪90年代所谓“下一轮经济大萧条”的预测——并没有发生!
 80年的新经济周期和泡沫
 未来的其他重要周期
第二章 推动我们经济的最基本趋势
 人口和科技周期
 人口生育与消费周期:提前50年预测经济
 科技周期:生产力的最大源泉
 S曲线:新技术可预测的路径
 当代的S曲线
 80年新经济周期
 “创新季”:创造新经济的通货膨胀和激进创新
 “增长繁荣季”:激进创新进入主流以及第一代的消费波段
 “震荡季”:萧条、泡沫消退、未来真正的领军企业最终诞生
 “成熟繁荣季”:新科技完全主流化以及下一代的消费波段
第三章 新的地缘政治、消费品和循环周期
 接下来几十年股票市场和经济情况
 29-30年的商品周期
 32-36年的新地缘政治周期
 长周期简史:5 000年、2 500年、500年、250年
 较短的周期:20年、10年、4年、1年周期
 股票市场和整体经济预测
第四章 房地产巨大泡沫
 房地产业的人口规律、更大的信用危机以及萧条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年间科技泡沫后的住宅泡沫
 房地产业的人口规律
 多户楼宇和购物中心:婚姻和建立家庭的周期
 通货紧缩的经济环境:20世纪30年代的重演?
第五章 回声潮一代
 经济低迷中的机会
 国内迁移
 外来移民
 目前的国内迁徙
 国内人口迁徙趋势
 新兴都市和具有潜力的城市
 流入趋势、外来移民及其带来的影响
 逝去的思考
 国内外移民趋势和机遇总结
第六章 变化中的全球人口趋势
 东方和新兴世界的崛起
 研究经济学长期趋势的新科学
 基于新全球化观点的消费波段
 全球人口消费趋势
 地缘政治的重点区域以及主导国家的发展趋势
 人口趋势的不同态势及其影响
 全球人口增长趋势放缓所带来的机遇
第七章 风险和收益的集中
 为什么传统的资产配置策略未来10年会一败涂地
 聪明人如何在一天中损失了5.5亿美元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问题
 黑天鹅
 传统投资建议的基础:正态分布和风险
 都想获得良好收益?
 希望事物成正态分布?
 反馈环
 希望事物呈直线发展?
 由变革引起的混乱
 单日基础上的记录更糟
 集中动荡
 “大尾巴”和高出预期的峰值
 收益区间的扩展和大尾巴
 大尾巴:可能性最小的收益实际发生率高于预期
 未知之未知
 接下来怎么办
第八章 大萧条时期的投资策略、经营战略和生活规划
 如何在通货紧缩的经济环境中获利
 制定完全不同的策略应对将要来临的经济寒冬
 经济体系的四个季节:80年新经济周期
 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策略
 未来最好的收益组合产品将是长期债券
 年投资组合配置建议
 你的储蓄账户和投资账户足够安全吗?
 企业策略:“适者生存”终极挑战
 个人理财计划
第九章 新一轮大萧条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美国和全球各国即将面临的变革和“新政”
 为低收入普通家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医疗补助最终要接受实践检验
 简要回顾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
 20世纪30年代和21世纪前10年的异同
 大萧条时期的税收政策
 从年到2016年的增税
 不断增强的贸易和经济保护主义
 250年大变革周期
 “绿色”的网络化公司和机构
 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间的新政
 最大的挑战:老龄化社会
 严重衰退期内移民问题解决方案不会受欢迎
 向老龄化转型
 ************与可能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致谢
最初由第19113楼 的 planetwu 发表:今天好爽,这样跌法,短线应该有反弹机会了。
但刀口舔血,就不能恋战,要有愿赌服输的觉悟,不能做到不管输赢,快进快出,还是不要玩了。
虽然我的跌停,但也有超爽的感觉,可能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
最初由第19116楼 的 planetwu 发表:
哈哈,关键你只拿了一点点小仓位试水。
我猜,你买之前,可能还在想,是不是我一买就会跌呢,于是就买了一点点。
现在正得意着,果然好准,我终于把大盘拉下来了。
请原谅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有时候真的是这样想的。
真实的心理是这样:小样的,叫你让我踏空,下来吧,再让我狠狠的踹上你两脚。
最初由第19117楼 的 cherrying 发表:
前段时间刚从一个喜欢中国田园狗的朋友那里抱来条山东细犬..心情很好,以后可以陪我上山打兔子了..呵呵...
好奇?你住在卢湾区,除了上宽带山,还能上什么山(难道上许留山)?
最初由第19120楼 的 kitty wang 发表:大家看看,为什么巴菲特的投资方向都要大张旗鼓的宣布呢?
他买好了,当然大势宣传,等大家跟风捧场,股价好涨起来。他买之前肯定是不会宣传的,不然变缺心眼了。
最初由第19120楼 的 kitty wang 发表:大家看看,为什么巴菲特的投资方向都要大张旗鼓的宣布呢?
长远我也很看好medicare这个领域,美国和日本都进入了老龄化时代,中国计划生育产生的人口结构化改变在未来10年后就会出现明显的老龄化趋势,老人的钱不会花在享乐上,而会花在看病保健医疗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也就是60岁后,你起码可以赚他20年时间。这就好比10年前的互联网市场一样,用户的基数是在不断的扩大,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
最初由第19133楼 的 KEKEJJ 发表:
我现在是后悔当初生少了,应该一鼓作气再生一个的,一歇下来,小孩一大就不高兴再生的,而且,孩子大了就有主意了,我们家小的无论如何不答应我们再添一个
孩子大了就有了经济思维,多一个,1/2就变1/3了。
如果要养,我觉得女儿好,贴心。
最初由第19136楼 的 superhornet 发表:
价值投资也要看是什么价,中石油要是跌倒5块钱肯定有价值投资意义,48块你说那是价值投资?
我们常说价值投资,好像价格围绕着价值在波动,价值好像有个客观的标价,其实天知道一只股票的合理价值是多少,价值也是一个不断波动的概念,就好比现在你说中信证券的价值是多少?每个人的心中的尺度都不一样,一厘米有长有短,如果刻度固定那还可以比较,如果刻度都不固定,你的5厘米和我的6厘米到底那个长那个短?价值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到底以PE算,还是PB算,还是按资产来算)。
最初由第19139楼 的 594jessica 发表:
这个我不同意的。我觉得儿子也很贴心。我家萝卜视我为女神,上周末因为他的一个朋友不肯把小汽车借给我玩跟人家大吼大叫发脾气了。我要那小汽车玩具干啥呀?
不过有个小男人随时随地愿意为你出头感觉真的很棒,比老男人靠谱多了。
目前为止我没有体会到我女儿跟我有多贴心。她跟阿姨倒是挺贴心的。
到了青春期就会有很大的改变。因为女人移情能力强,能够更容易设身处地的为人想,沟通能力也强,老了更愿意陪你说话,而儿子更愿意陪老婆说话,你要和他聊聊家常,他会觉得”老太婆,烦是烦得来“。
最近2家美国公司向SEC承认贿赂中国企业,包括一些石油公司和无锡市的公安局(好像是交通部门),但是公安局说没有的事,榜单上有名的中海油也说自己是清白的,那真是碰着赤佬了,那钱送给谁?还是人家诬陷你。
以前有一本书叫《官场现形记》,现在正在发生的要远比这本书描述的精彩。
最初由第19150楼 的 greatfriedrich 发表:儿子对父亲的好处被现代DNA科学证实了,那就是标记,再久远的血统也可以确认
也是同样的原因,所以最大程度上肯定是儿子更有家族观,这是生命的本质决定的
其实繁殖的欲望下降,倾向于不生孩子,这种其它生命绝对没有的问题,大概真的是我们人类到了水满则溢的地步了
PS:我现在重新看到1000点会不会太早了?
男性生殖细胞有45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儿子从父亲那里得到22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从母亲那里得到23条染色体,也就是这23对染色体中有一对是长短脚XY型,这决定了男性性别。
也就是你的一半基因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好了到你儿子生儿子了,也就是只有一半的基因传递到下一代,下一代有一半是外来基因。
1/2*1/2=1/4,也就是你孙子只有你1/4的基因,那么10代以后呢(差不多200-300年间),2¹&≈1000,也就是你的10代孙只有你1/1000的基因,这就好比一杯糖水掺法掺法变成了白开水了。
所以,很多人称我是孔子的后代,孔子到现在多少代?大概80-100代吧,2¹&&≈10³&,这比你中彩券的几率还低,也就是说如果我是孔子第100代孙,我只有孔子的1/10³&基因,而我有50%来自老娘的基因,你说那个基因影响大。
因为男性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所以外来掺进来的基因老结棍,而由女性传承的基因,因为没有这种忌讳,更容易碰到具有相同血缘的伴侣,所以女性传承的这支会比男性传承的这支相对更纯。
最初由第19155楼 的 一蹋刮子 发表:
LZ难得犯一次常识性的错误
混淆了 基因和染色体
染色体 只是基因的载体
Y染色体上有很多决定男性生理特征的基因
因为儿子从父亲那里永远得到都是Y染色体
而母亲不可能提供给孩子Y染色体
因此可以说男性的Y染色体以及其上基因会在男性子孙后代保持下去
不断循环 也就是大友富说的标记作用了
女性的X染色体 就不具有这样的特性
因为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 来自父母的各有一条
同时 如果不考虑染色体分裂时极少量的端部交换
染色体继承就是0/1特性的
和血统不一样 不会存在继承曾祖母的1/8X染色体这种事情
Y染色体是会传承下去,但是Y染色体上只有78个基因,这些基因主要还是标志男性特征的基因为主,也就是主要作为性别表识用。而你还从父亲那里传承了22条染色体+Y染色体, 同时从母亲那里传承了22条染色体+X染色体,在生儿子的时候,这44条染色体从有22条被选择了,并且一条Y染色体保持不变被选择了,而性染色体上的X染色体不被选择,这样还是差不多一半的基因被选择了,准确的说遗传比率是(22条染色体上基因数+78)/46条染色体基因总数,每一代来自父亲的基因也还是差不多1/2.
3代之后,你孙子还是只有1/4的基因来自爷爷,其中78个基因原封不动来自爷爷,而考虑到人有3-4万个基因(也有说2万多个),这永远保留下去的78条起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除了性别特征外)。
以孔子100代孙子为例,它的基因也就只有78条是来自孔子的。其余3万多个基因都是外来的,这78条还主要是决定性别的作用,你说孔子的聪明脑袋剩下了多少在他身上?基本上就不剩了。
最初由第19163楼 的 KEKEJJ 发表:乘这轮房子的上涨,我抛掉了2处收益一般的物业 另我吃惊的不单是房价上涨的速度,接盘的速度也出乎意料。
我自己的看法,房子现在卖可以,不卖等一等看一看也可以,但绝对不能买,它给你带来的只有短暂的喜悦,但是接下去会是不短的痛苦,人家疯狂你套现,但绝对不能赶去去埋单。
最初由第19162楼 的 KEKEJJ 发表:
应该说孩子更多的是担心会分散父母对她们的关注和爱护,钱目前还不是她们担心的。
看来PAOWAN也喜欢女儿,这点和我老公一样 ,我女儿向我老公提的任何要求,从没有打回票的,有时候我会想如果生了2个儿子,我老公还会对他们这么耐心/温柔伐
人家都说爸爸和女儿亲,妈妈和儿子亲。
最初由第19166楼 的 greatfriedrich 发表:不一样的,就算稀释的速度是一样的,男性(所有两性生殖中的雄性)最关心的,最大的恐惧就是抚养了别人的孩子,Y染色体继承可以确保财产,地位继承的长期性
而且更重要的就是这个东西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很奇异的风俗,那就是我们都喜欢小儿子,或者还有蚂蚁为什么能够建立孤雌女王社会(雄蚁都是单倍体所以对工蚁来说抚养自己的姐妹比自己生孩子更合算,这是达尔文一个很痛苦的地方),对于DNA本性推论很重要
如果不内部通婚的话,基因稀释的速度是很快的,这也是为什么欧洲的皇族间互相通婚的一个原因,不好的地方是很多的遗传病。
为什么喜欢小儿子?小儿子是自己亲生儿子的机会高?
最初由第19169楼 的 jamie_3_3 发表:
LZ认为这次暴涨的转折点会在什么时机
逻辑分析有时能帮你看清方向,但告诉不了你时间,没有定量分析,只能用“可能”“大概”“也许”搪塞一下。
我觉得现在差不多就是转折点了(你看我用了“差不多”),当然不会马上大掉头,而是上不去了。
最初由第19171楼 的 greatfriedrich 发表:儿子是你的本质的一部分,小儿子是最健康的本质,最年轻的本质,最有希望把你的本质进一步延续下去的携带者
为什么小儿子最健康?大儿子不健康吗?
那为什么中国传统的风俗都是强调长子长孙?因为我祖籍宁波,所以很感受到这一思想,我爷爷死了,我爸爸就是长子为父,撑起整个家。
那为什么过去帝王都把皇位留给长子,而不是最小的一个?
最初由第19175楼 的 KEKEJJ 发表:
另外,也是因为计划有算改变,原来是有打算把房子多收点留给孩子的,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她们要去国外读书了,所以,国内物业留太多也没什么意思了,她们可能不会对那些物业有兴趣。
2个都去读书,格侬否要依气塞啊
因为《与神对话》,我想看九册里面有多少册出版了,所以就搜索了一下它的译者,原来他还翻译过《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这个名字在下载电影的网站上看到过,但好像内容简介不怎么吸引人,就没有下载,但是看《追风筝的人》的书评好像很感人,所以下载下来看。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内容里对小孩心理的刻画很细致,哈桑为了护卫阿米尔的风筝,给人欺负,而阿米尔因为自己的懦弱在旁看着不敢出声,回到家后,阿米尔因为自己的内疚和心理的不安,而设计栽赃赶走哈桑,人性中矛盾,自私的一面导致了恩将仇报的结果。如果表面看阿米尔太坏了,人家护卫他,他却害人家,你把细节摊开来就可以看到人性中矛盾复杂的一面。******中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因为批斗无辜者导致的心理愧疚和不安,使得人不但不帮助他们,反而往死里打。
最让人感动的是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不过大多数人都说电影比小说差多了,如果有兴趣你还是看小说吧。
电影可以在这里下载:
电影原声:
我想了一下为什么大家都说生小孩好,生了不会后悔,而我体会不到这一点,主要有二点:
1.感受,这种体验是自我的,主观的,第一人称的,我得到的是一种描述,而你经历的是一种感受,就好像你看了一场电影后告诉我这部电影真好看,我得到是你的描述,而你经历的是亲身的感受,感受先于描述,如果没有共同的经历,你很难通过语言来传达一种感受,对一个没有吃过榴莲的人,你告诉他榴莲真好吃,这种味觉的感受是传达不过去的
2.经历者的付出,回报,形成的自我奖励机制。母亲通过十月怀胎,分娩,喂奶,换尿布等种种的付出,当看到小孩牙牙学语,蹒跚着走路,这种满足感是旁观者无可体会的。
就我自己的经验,我以前喜欢玩电脑,超频CPU,优化调试win.ini,system.ini(现在不用了,windows是通过registry来调控参数了),下载一些小软件优化操作系统,得到系统运转效率一点点的提高,运行winbench之类的benchmark测试,如果分数提高一点点我就有很大的满足,人家会奇怪你买个快一点的电脑不就实现目的了吗?再怎么调,你也不可能比升级CPU,加大内存来得快,但是这种满足来之于过程,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加大了这种回报。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发烧吸引着那么多人,好比音响一样,你换一根线,得到音质一点点的提高,而且这种音质的提高还可能完全是来自于主观的想象,你就能从中得到很大的满足,最终目标并不重要,而是这种满足来自于过程和付出,即使一个有钱人花高价得到最顶级的音响设备,他也是体会不到这种满足感的。
缺乏由努力和付出带来的幸福感可能就是为什么现代人那么容易的上抑郁症的一个原因,现代科技发达,很多东西变得垂手可得,不用织毛衣,不用动手洗衣服,连扫地都有阿姨代劳,这些并没有增加我们的幸福感反而使我们因为缺乏付出而得到更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所以作为一个父亲,母亲得到的幸福感是旁人很难体会到的,只有亲身体验。
最初由第19198楼 的 帮帮硬 发表:这帖看了很久,很热闹,楼主好像踏空了这波行情嘛。其实当时你选的三一重工还算过得去,为什么不多拿几个月。
在经济差的情况下,明显要拉动楼市才行,这点楼主居然忽略了?
也不能算是踏空,因为跟本就没想踏进去。因为我真的投资的时候会在各种周期都吻合的时候,这样势必错过很多机会,但我觉得抓到一次就足够了。负负正正负正,还不如就一次正的。至于三一重工,我根本就没有什么计划,瞎玩的,所以谈不上有任何策略。
至于”在经济差的情况下,明显要拉动楼市才行“,我觉得这种逻辑很危险,有可能让你赌对一两次,但遇到这样的情况长赌必输。
最初由第19212楼 的 kitty wang 发表:我没生宝宝之前,我们一个朋友(年龄有60岁了)他说他以前抱过小孩,自己的妹妹,但是当他自己的孩子出生时,他一抱他自己的孩子就觉得一下子被宝宝征服了,跟抱任何其他的宝宝感觉完全不一样的。
当时我想有那么神奇吗?等自己的宝宝出生,真是这样的。
觉得paowan没有必要纠结要还是不要。要个宝宝完全超越no pains no gains,更是生命的奇迹和延续。
我不是不要,而是晚一点,至于你问我晚到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
最初由第19218楼 的 planetwu 发表:
这个倒不急。
我太外公就是59岁生我外公的,也是宁波人哦。
老宁波生小宁波
最初由第19222楼 的 planetwu 发表:
我太外婆还是比较年轻的。
这事不好说的太细。
那我猜你外太公可能娶了几个。
每天都要去verycd看看有什么东西下载,今天发现一本电子书可能对大家有用,讲的是在上班的同时如何抽出时间学习。书名叫《“白骨精”学习法》。
大家可以去下载来翻翻,看看是不是有用。
19岁拿到注册会计师证书,成为日本史上最年轻的合格者。
    养三个孩子、打几份工的同时,先后取得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咨询师、网络信息处理工程师资格、金融MBA学位证书。
    英语TOEIC考试分数在三年的时间内由420分提升至900分。
    ……
    她的学习有秘诀吗?
    如果给你一种能每年让自己的收入提高26%的方法,你会愿意学习吗?
    如果你想知道这种方法是什么,就来看这本《白骨精学习法》吧。
前言
基础篇
01 为什么要学习
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幸福
为了让后代能够在这个群体差距巨大的社会中立足
为了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人
为了跟上社会的发展趋势
学习是幸福生活的先期投资
02 为什么学习难以持续
疏于学习的恶果是逐步体现的
制订基于必然性的学习计划
0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作好相关准备,将“书房随身带”
准备好笔记本电脑
快速阅读法可令学习成果增加5倍
让耳朵也参与学习
努力使打字速度倍增
使用思维导图
小结
04 了解学习的一基本窍门
学习任何东西都共通的窍门
打好学习基础
虚心求教,努力掌握学习方法
透彻理解所学科目的主要内容
用自己的语言整理所学的东西
对学习始终乐在其中
05 用眼学习
读书无须太多规矩,重在以量取胜
带着问题读书,对信息加以筛选
多读专业类杂志或书籍
电视有浪费时间之嫌
通过网络向他人学习
小结
06 用耳学习
有效利用空闲时间,靠耳朵学习
上下班路上收听有声书
学习英语就要多听英文有声书
从哪里获取有声书
收听英语需持之以恒
积极收听各种本土有声书及讲座录音
自己录制并反复收听
小结
07 听讲座、看DVD,耳濡目染地学习
把讲座的DvD买回家收看
搜寻自己想要的讲座DVD
现场听讲座的效果更好
申请网络培训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08 去学校学习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切磋的场所
学校的强制性有利于学习的持续
注意拓展人脉关系
09 基础篇总结——适当投资,认真作好学习准备
实践篇
10 学什么好
学习能很快运用到工作中的知识与技能
若想最先掌握最新的营销方法,必须学习英语
经常带着问题工作,学习的方向自然会明确
相关的书籍是必读的
强迫自己去学校学习,会发现另一片天地
学历与资格证书比知识更能体现个人的资质
要努力通过最高等级的资格认证
在学校形成的人脉关系会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
尽量选择需要不断学习的工作
11 英语——学习英语的目标是TOEIC考试超过860分
12 会计——会计——拥有超越“竹竿店”的会计知识
13 IT——成为众人信赖的IT专家
14 经济——读懂《日经新闻》背后的东西
15 转行——将十八般武艺转化为财富
16 理财投资——将学习内容与收入紧密相连
17 在日程表中写上你的学习计划
最初由第19225楼 的 kitty wang 发表:大家有没有测过这个?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我测过觉得还挺准确的。
想上它那个网站做一下StrengthsFinder测试,它问你要访问代码,好像访问代码在书里才能找到,进不去。
贴2个免费的人格测试,
九型人格测试:
卡特尔16PF测试:
最初由第19231楼 的 tracyhappy 发表:
不太同意泡大的举例哦,泡大说的DIY说的织毛衣说的洗衣服和养大一个孩子是没有可比性的,我认同你说的这些例子,但养育孩子没那么简单得到的满足和幸福感也不是正比的,到目前为止我觉得付出和努力要超过满足和幸福。
我没生前所有为人父母的朋友都在我面前秀幸福,博客也尽挑好的说,等我生完了体会到有孩子的辛苦时,开始烦恼孩子带来的各种家庭问题时,这些朋友又突然成了盟友也大倒苦水直呼后悔,顿时有种上当的感觉
别人我不知道,就我自己和朋友的感觉而言,有孩子是痛并快乐着,无法去衡量是幸福多些还是痛苦多些,DIY织毛衣的结果显然是幸福的,可养育孩子的幸福就不是那么纯粹了。
大家说了很多幸福,我来说说自己的痛苦给泡大一个参考哦。
回家后没有一分钟是属于自己的,宝宝象跟屁虫一样连上厕所都不放过
生完孩子到现在从来没看过电视没看过新闻外出吃饭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吃饭狼吞虎咽带壳的有骨头的几乎不吃,不是不想吃是宝宝就在旁边闹腾没时间吃
害怕周末害怕放假,1岁前周末那叫一个难熬,在家简直度日如年,外出又没地方可玩,只能抱着宝宝在附近瞎逛悠,差不多时间就要回家吃饭睡午觉,估计3岁以后这个情况会改善很多
喜欢上班,但下班了一定是冲回家偶尔有活动也会心不在焉的挂念宝宝
所有的人,真的是所有的人,包括父母公婆同事朋友还有我家的住家阿姨都说带孩子比上班干活累多了,最典型的就是我爸平时总和住家阿姨抢着干家务活,宁可让阿姨哄宝宝玩
宝宝这两天发烧,只要我在家就基本盯着我一个人抱,哪怕睡午觉也是趴着我身上睡,如果他是个小胖子的话我大概会窒息的,一天基本上要抱6个小时,好在平时不是这样的,否则我非残了不可
我和老公的作息时间是晚上9点-早上5:30,偶尔晚上应酬也要赶在9:30前到家,否则宝宝会一直不睡等我前几天9:30在徐家汇打车匆匆回家,外面霓虹闪烁热闹非凡回家已经漆黑一片犹如两个世界,听到开门声宝宝冲过来就抱住我,直到把他哄睡我才脱身去洗手换衣服。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有个孩子你就不是你自己了,小家伙会占据你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能提前预知这种生活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丁克,如果现在也可以选择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要宝宝,因为已经有感情了,因为已经把他视做比自己生命还重要。
我不是把织毛衣和生小孩比,而是用来说明付出和满足这样一个大脑奖励机制。
其实我看到几个朋友生了小孩后,他们说看到碟片从来看不到一次完整的,看一会,就困得呼呼大睡了,周六周日出来饮茶,也是从来没有吃一顿完整的,要么忙着喂,要么陪着小孩去看金鱼。
因为有比较他们生小孩前后的生活,所以觉得有点畏惧。最困扰的是他无时无刻的不在,你无处可逃,永远没有下班的时间,生活就是这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痛并快乐着。
当你成家生孩子后,你的生活就不再是单数,永远变成了复数。我现在的生活很自由,双方父母都不在身边,想几点钟起床就几点钟起床,想几点钟吃饭就几点钟吃饭,不需要顾虑那么多,所以怕的就是失去这种自由。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最初由第19240楼 的 舒服家 发表:九型人格还是比较准的,
我估计PAOWAN是观察者为主。
这是我刚做完测试的我结果。
最初由第19243楼 的 草根妹 发表:浦东新开盘的一个白痴,新河湾据说就是装修好点,已经卖到5-6W,到底是虚高?还是真实存在?
价格可能真实存在,但是这是很小众的产品,有点像奢侈品的感觉,人家为什么去买可能就是因为价格高,身份的象征。
这有点像当年皇都花园的情况,人家周围是3-4千的时候,他就开7-8千,一样有人捧场,但是副作用就是它的房价涨幅落后于市场水平。
最初由第19244楼 的 我现在有空 发表:lz在么?不知道您了解威宁路的天山中华园和闸北的永盛苑么?这两个楼盘2.2w单价好出手么,都是中间楼层?哪个好呢
这个倒真的不清楚,不了解具体情况。
最初由第19250楼 的 594jessica 发表:
但是它号称卖完了哎。。。
说不定它真的卖完了,它不是一个新品牌,它在北京,广州就有同样定位的楼盘,也和仁恒一样会有一批忠实的fans,我们难以理解,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人家有钱。
最初由第19251楼 的 KEKEJJ 发表:
我猜PAOWAN的LP大概不想早生,女人真要生的话,总归有办法的 我从小喜欢小孩,所以结婚生子对我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不过我家男的也有晚婚晚育的传统,我爸爸33岁生的我,我老公36岁生的大女儿,我弟弟今年32了,还么结婚。。。。。。我们家也是宁波拧。
有没有听过宁波话的《武林外传》
最初由第19256楼 的 拉你耳朵 发表:
Pao大 从一批妈妈们的育儿座谈会 居然还是能将楼扳回到投资
太强了
我也做了 九型人格 我的性格还真多
会不会的精神分裂啊
那再做一个精神分裂的测试:
1.你喜欢哪种动物?
A 绵羊(去第2题)
B 马(去第3题)
C 蛇(去第4题)
2.面对新相识的朋友,你会怎么介绍自己?
A “你好!我喜欢户外运动,你呢?”(去第3题)
B“喂,我是某人的女朋友。”(去第4题)
3.平日有时间,你喜欢和男(女)朋友去看电影还是陪家人去饮茶?
A 家人(去第4题)
B 男(女)朋友(去第6题)
4.如果你有钱做生意,你会开什么类型的店铺?
A 专卖水货的潮流店铺(去第5题)
B 卖二手CD的店铺(去第7题)
5.和情人看电影,刚好电影上出现亲密镜头,你会怎么样?
A 当没事发生,继续看电影(去第6题)
B依偎在情人身上或亲吻他(她)(去第7题)
6.一天里,你觉得过的最快的时间是……
A 早上起床,赶着出门口(去第9题)
B 预备下班前的最后15分钟(去第8题)
7.你最讨厌的事情是什么?
A 打开电视看到美国攻打*********(去第8题)
B 看到上司调戏女同事(去第9题)
C 回到家看到凌乱不堪的房间(去第10题)
8.你认为什么类型的聚会会让你和朋友的距离拉近?
A 去酒吧喝酒聊天--B型
B一班朋友相约到户外远足(去第10题)
9.如果你把朋友激怒,你会做什么来请他(她)原谅?
A 送他(她)最喜欢的礼物--A型
B请朋友吃一顿丰富的晚餐--B型
10.如果你情人或亲人同时发生危险,你会先救谁?
A 情人--D型
B 家人--C型
最初由第19260楼 的 拉你耳朵 发表:
做下来是B型
google 找了一下答案 算是双重性格 也就是两面派了
至少和 九型人格也算吻合
似乎天平座 一向是人缘好善于混不同圈子
估计双重性格蛮多的
性格本身就复合的,就好像世界上五彩绚烂的颜色有多少种是纯色的。
最初由第19269楼 的 guancha 发表:lz,这次中国创纪录的减持美国债权是什么原因??难道美元真的要泛滥?通货膨胀真的将汹涌而来?
这个我自己倒不是很有头绪,一次两次很可能是正常的波动和调整。
这些日子,我们的股市跌得稀里哗啦,而香港的股市和中国的股市联动的很厉害,但现在香港股市非常坚挺,动都不动,有的人认为香港追随欧美股市,但我认为是热钱还没有撤退,等这种差别到了一定程度(就好像橡皮筋拉到一定程度),香港股市的崩溃会比我们现在还要迅速壮观得多。
今天股市又是什么状况?坐下来不到1小时,跌了100点。
最初由第19289楼 的 timezones 发表:
楼主还套着呢?基金大规模赎回吧
我还等着政府救市呢。上次的半夜信心喊话把我噱进了,如果还有这一次,我一定跑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民奇迹多人副本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