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北师大兰亭序书法视频大赛得奖者的姓名

启功体书法创作视频
启功体书法网()文阿禅的启功体书法创作视频。
李岐海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李岐海,当代著名书法家,又名卒子,号天柱奇人。1951年生,祖籍,山东省青岛市,中共党员、军人出身。现为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李岐海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毛体书法继承人——张聚勋
王义军老师书法示范 《集字圣教序》01
王体书法,馆阁体书法字帖,馆阁体书法欣赏
王体书法相关推荐
更多“王体书法”搜索结果
跟我学书法 5 褚体1
第五讲 婉约秀逸
------褚体书风的剖析和临习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晓明主讲
【龙哥制作】假面骑士W 港版扭蛋记忆体第3弹 新电王 DED (附自改加灯)
赵佶瘦金体《千字文》书法摹写帖使用示范
毛体书法艺术家桑洪亮
桑洪亮,1940生于山东滕县(滕州人),幼承家训喜好翰墨,行书从《圣教序》入手后转师王觉斯、米芾、苏轼诸家,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二、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一、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及在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举办的大型书法联展。现任东海书法艺术研究会理事,松阳书法艺术研究院院士。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深受书画名家吴作人 、李苦禅、徐之谦、萧劳等大家影响,并拜书法大师欧阳先生为师,在其恩师的亲授下,得其真谛,书艺精湛,功力深厚,神魂精似,风格突出,深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现任北京老年大学教授。
易志勇 书法《厚德载物》
赵功:书法—瘦金体书法艺术
2013仲夏朱春华书法圣教序得示帖丧乱帖王羲之王铎等王体系列行书
2013仲夏朱春华书法圣教序得示帖丧乱帖王羲之王铎等王体系列行书草书
朱春华参禅悟道长时间书法陆柬之文赋颜真卿祭蔡侄稿王体等等系列法帖
朱春华参禅悟道长时间书法陆柬之文赋颜真卿祭蔡侄稿王体等等系列法帖
最新动态,欢迎大家看最近的视频,也欢迎大家访问我的博客http://xiaobanmao888./
王义军老师书法示范 《伯遠帖》
王厚祥书法展现场书法
稍后补充视频简介
赵佶 瘦金体 千字文 书法摹写帖使用方法视频
赵佶 瘦金体 千字文 书法摹写帖使用方法视频
王锡禄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培禄和他的毛体书法
狂草书法家王书焕毛体书法视频
王书焕 男 安徽滁州人,实力派书法家。
自幼得益于家学,酷爱书法,学术临帖初识《曹全碑》等汉碑,再接二王,狂草师法怀素等古代名家。书法创作上,以狂草见长,善书毛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书法实践,逐渐形成了用笔灵动、气息高古的艺术风格。狂草书法特别是毛体书法,气势磅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神情激荡,回味悠长。作品深受各界人事的喜爱。
瘦金体书法春联
俺的瘦金体春联:春归大地神州暖,福降人间喜临门;横批紫气东来。与瘦金体及书法爱好者共享!!!
背景音乐是草原王子布仁巴雅尔的天边和牛人李健的抚仙湖,欢迎朋友们来天堂草原做客!!!!
跟我学书法 10 王羲之《圣教序》
第十讲 平和简静 雍容旷达
------王羲之《圣教序》的临习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晓明主讲
郑体亮书法艺术欣赏
2014马年传统春联出入平安一年好运随春来四季财源着意来麦体书法
朱春华书法全篇兰亭序及千字文和圣教序等王体行书
朱春华书法全篇王羲之兰亭序及千字文和圣教序等王体行书
有空欢迎访问我的博客http://xiaobanmao888./
我的书法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和国展的那些得奖者相比,他们的学书视频与我有差距否?
跟我学书法 4 虞体1
第四讲 高格典雅 纯粹恬淡
------虞体书风的剖析和临习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晓明主讲
瘦金体书法蛇年春联
瘦金体书法蛇年春联与书法爱好者分享
教你写漂亮的英文书法圆体字
教你写漂亮的英文书法圆体字
王红星毛体书法与毛泽东照片欣赏.
王红星毛体书法与毛泽东照片欣赏.
震撼 庵朴毛泽东毛体书法神笔再现
庵朴,于俊海是中国毛体书法协会会员
彦楼书法教学
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卷(二)
秾芳依翠萼的写法
左手左体书法
左手左体书法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 机械厂【大新街】
有意请联系
王红星毛体书法欣赏
王红星毛体书法欣赏
王义军老师书法示范01
跟我学书法 10 王羲之《圣教序》1
第十讲 平和简静 雍容旷达
------王羲之《圣教序》的临习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晓明主讲
Dre Baldwin传授NBA新人王Tyreke Evans过人大招体前变向接后转身
2014流行马上转走马上发财麦体书法金粉手写马年挥春行楷书春联创作
本人淘宝小店请上
批发零售书法免墨水写布 文房四宝 文具 文体用品
王体书法最新添加
王体书法相关推荐行书兰亭序
2009年寒冬朱春华书法欧体书法兰亭序行书
2009年寒冬朱春华欧体书法王羲之兰亭序行书
最新动态,欢迎大家看最近的视频,也欢迎大家访问我的博客http://xiaobanmao888./
硬笔书法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临帖(一) 高清
书法练习之小凯
朱春华书法王体系列行书圣教序兰亭序丧乱帖等
mao\My Documents\书法\record\朱春华书法王体系列行书圣教序兰亭序丧乱帖等
最新动态,欢迎大家看最近的视频,也欢迎大家访问我的博客http://xiaobanmao888./
老梁讲故事《兰亭序》
兰亭序月落无声网
行书兰亭序概述_古代名家书法临摹与创作第一集(1)
古代名家书法临摹与创作第一集(1):《兰亭序概述》;主讲:卜希旸(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
行书兰亭序_行书兰亭序全集_张娜拉视频在线(nalanala.net)
行书兰亭序相关推荐
更多“行书兰亭序”搜索结果
中国传世国宝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1.flv
书法七讲 行书-王羲之《圣教序》《兰亭序》
大学分享课
钢笔书法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临帖(三)
行书《兰亭序》笔法与临写 杨再春
周杰伦&林志玲《兰亭序》1080P高清MV
周杰伦&林志玲《兰亭序》1080P高清MV
朱春华2009寒冬写魏碑和王羲之兰亭序、宋四家苏黄米蔡行书
朱春华感怀书法 笔下生辉千年梦
挥毫泼墨今朝情
老年书法行书第八讲兰亭序笔画上
老年书法行书第八讲兰亭序笔画上
黄惇书法讲座大全
行书的章法 兰亭序的笔顺.flv
硬笔书法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临帖(一)
行书《兰亭序》笔法与临写 杨再春
行书《兰亭序》笔法与临写
【易烊千玺个人向】兰亭序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
王羲之《兰亭序》写法11,吴玉阳书法行书视频
王羲之《兰亭序》写法11,吴玉阳书法行书视频
兰亭序临写 意临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
陈少鹏 自幼酷爱书法 临池不辍
《兰亭序》笔法与临写 杨再春讲解 行书技法
★我的世界★Minecraft《籽岷的多人极限生存 第八集 上 兰亭序》
嗨~大家好~我是极游网的籽岷~今天给大家带来多人极限生存系列~本系列是实验作品~基本服务器设置为~极限模式 白名单 正版验证~希望大家喜欢~
书圣王羲之撰写的《兰亭序》纪录了东晋时期名士贤才们在兰亭的一次聚会~他们共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吟诗作赋~《兰亭序》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本集向王羲之和《兰亭序》致敬~
中国传世国宝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2.flv
王羲之《兰亭序》6,吴玉阳书法行书示范讲座
王羲之兰亭序集字“在”,吴玉阳行书书写示范。
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书法临摹示范
黄惇书法讲座大全
行书的章法 兰亭序的笔顺
書法家志業吳啟禎書法教學示範--行書蘭亭序
書法家志業吳啟禎書法教學示範--行書蘭亭序
朱春华书法全篇兰亭序及千字文和圣教序等王体行书
朱春华书法全篇王羲之兰亭序及千字文和圣教序等王体行书
有空欢迎访问我的博客http://xiaobanmao888./
我的书法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和国展的那些得奖者相比,他们的学书视频与我有差距否?
书生朱春华又一个静静的夜晚写张黑女兰亭序和魏碑欧体结合的行书
书生朱春华又一个静静的夜晚写张黑女兰亭序和魏碑欧体结合的行书
最新动态,欢迎大家看最近的视频,也欢迎大家访问我的博客http://xiaobanmao888./
行书兰亭序概述_古代名家书法临摹与创作第一集(1).flv
行书《兰亭序》笔法与临写 杨再春
这个我喜欢
【行书篇】17王羲之与《兰亭序》【翰墨春秋】
行书兰亭序最新添加
行书兰亭序相关推荐启功体书法创作视频
启功体书法网()文阿禅的启功体书法创作视频。
王厚祥书法展现场书法
稍后补充视频简介
瘦金体书法春联
俺的瘦金体春联:春归大地神州暖,福降人间喜临门;横批紫气东来。与瘦金体及书法爱好者共享!!!
背景音乐是草原王子布仁巴雅尔的天边和牛人李健的抚仙湖,欢迎朋友们来天堂草原做客!!!!
王锡禄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培禄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义军老师书法示范 《伯遠帖》
&王体书法&,王体书法示范,书法体在线生成
王体书法相关推荐
更多“王体书法”搜索结果
跟我学书法 4 虞体
第四讲 高格典雅 纯粹恬淡
------虞体书风的剖析和临习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晓明主讲
左手左体书法
左手左体书法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 机械厂【大新街】
有意请联系
杜达雄亚洲男体写真M1-28期男模王瀚视频拍摄花絮
朱春华书法书谱草书及怀素宋克杨凝式等王体系列草书
朱春华书法孙过庭书谱草书及怀素宋克杨凝式等王体系列草书和陆柬之等行书
也欢迎大家访问我的博客http://xiaobanmao888./
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王红星毛体书法进军营.
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王红星毛体书法进军营
赵功:书法—瘦金体书法艺术
2013仲夏朱春华书法圣教序得示帖丧乱帖王羲之王铎等王体系列行书
2013仲夏朱春华书法圣教序得示帖丧乱帖王羲之王铎等王体系列行书草书
王义军老师书法示范 《集字圣教序》01
刘鸿顺毛体书法
刘德弟,字鸿顺潍纺人,善毛体书法.
震撼 庵朴毛泽东毛体书法神笔再现
庵朴,于俊海是中国毛体书法协会会员
2014流行马上转走马上发财麦体书法金粉手写马年挥春行楷书春联创作
本人淘宝小店请上
批发零售书法免墨水写布 文房四宝 文具 文体用品
Dre Baldwin传授NBA新人王Tyreke Evans过人大招体前变向接后转身
新魏体 书法
兔年拜访了一位会写新魏体的老先生。
王义军老师书法示范01
李岐海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王义军老师书法示范 《大观帖》
瘦金体书法蛇年春联
瘦金体书法蛇年春联与书法爱好者分享
朱春华书法全篇兰亭序及千字文和圣教序等王体行书
朱春华书法全篇王羲之兰亭序及千字文和圣教序等王体行书
有空欢迎访问我的博客http://xiaobanmao888./
我的书法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和国展的那些得奖者相比,他们的学书视频与我有差距否?
2014马年传统春联出入平安一年好运随春来四季财源着意来麦体书法
教你写漂亮的英文书法圆体字
教你写漂亮的英文书法圆体字
赵佶瘦金体《秾芳诗帖》书法摹写帖使用示范
彦楼书法教学
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卷(二)
秾芳依翠萼的写法
跟我学书法 5 褚体1
第五讲 婉约秀逸
------褚体书风的剖析和临习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晓明主讲
赵佶瘦金体《千字文》书法摹写帖使用示范
田文辉毛体书法视频
田文辉,字得水,1964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大学文化,机关干部。他为人坦诚、性格开朗、淡泊名利、不事张扬。文辉同志少年时起即习书法,广临前贤诸帖,遍观千年书法,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钟情于“毛体”,自此十几年如一日,心追手摹,潜心研习,他的座右铭是:“毛体大墨惊天地,不信今朝无传人。”凭着对领袖的无比敬仰之情和扎实的书法基础,靠毅力、靠悟性、靠铁杵成针的辛劳勤奋,他在研习毛体书法的道路上终有所成。
瘦金体书法相见欢
相传一代艺术天才宋徽宗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转世,这俩个人在历史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特写一首李煜的相见欢来表达一下对徽宗和李煜的敬佩之情,这两个艺术天才不知道在我的拙笔下能否再次融合!特以此来纪念这两个史上罕见的艺术天才!!!作者rzdhsr日于塞外呼和浩特。
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 075_学_王羲之书法总体评价
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
当代欧体第一人田蕴章
跟我学书法 4 虞体1
第四讲 高格典雅 纯粹恬淡
------虞体书风的剖析和临习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晓明主讲
跟我学书法 10 王羲之《圣教序》1
第十讲 平和简静 雍容旷达
------王羲之《圣教序》的临习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晓明主讲
毛体书法继承人——张聚勋
易志勇 书法《厚德载物》
王红星毛体书法欣赏
王红星毛体书法欣赏
十六式柔力球太极套路《仝保民、华雪、王体帅》表演
新编16式太极柔力球动作连贯 自然流畅 潇洒大方 深受广大柔力球爱好者的喜爱
毛体书法艺术家桑洪亮
桑洪亮,1940生于山东滕县(滕州人),幼承家训喜好翰墨,行书从《圣教序》入手后转师王觉斯、米芾、苏轼诸家,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二、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一、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及在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举办的大型书法联展。现任东海书法艺术研究会理事,松阳书法艺术研究院院士。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深受书画名家吴作人 、李苦禅、徐之谦、萧劳等大家影响,并拜书法大师欧阳先生为师,在其恩师的亲授下,得其真谛,书艺精湛,功力深厚,神魂精似,风格突出,深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现任北京老年大学教授。
赵佶 瘦金体 千字文 书法摹写帖使用方法视频
赵佶 瘦金体 千字文 书法摹写帖使用方法视频
郑体亮书法艺术欣赏
【龙哥制作】假面骑士W 港版扭蛋记忆体第3弹 新电王 DED (附自改加灯)
吴玉阳书法行书视频讲座:宋徽宗瘦金体
吴玉阳书法行书视频讲座:宋徽宗瘦金体,吴玉阳,天津蓟县人,当代著名实力派画家,著名书法家,网络作家,著有长篇网络小说《只做情人,不结婚》。
跟我学书法 10 王羲之《圣教序》
第十讲 平和简静 雍容旷达
------王羲之《圣教序》的临习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晓明主讲
狂草书法家王书焕毛体书法视频
王书焕 男 安徽滁州人,实力派书法家。
自幼得益于家学,酷爱书法,学术临帖初识《曹全碑》等汉碑,再接二王,狂草师法怀素等古代名家。书法创作上,以狂草见长,善书毛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书法实践,逐渐形成了用笔灵动、气息高古的艺术风格。狂草书法特别是毛体书法,气势磅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神情激荡,回味悠长。作品深受各界人事的喜爱。
王体书法最新添加
王体书法相关推荐海外中国书法琢磨简介--白谦慎
作者按:日,我在长春市科技会堂向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以及辽宁省、黑龙江省的同道举荐了中国大陆以外的书法讨论和创作的一些状况。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刊拟宣布我的发言。由于起初未曾录音,我只能根据那时准备的提纲来整理我的演讲。必需阐释的是,文中不少内容是整理时弥补进去的,填充时,我也参照了我以往宣告的一些推荐美国收藏和捉摸中国书法的短篇文字。在我的演讲后,东北的同道们还向我提了一些当代书法的创作的问题,有些我尽了自己的能力作了批复,有些问题,对当代中国书法比我更为探询的丛文俊先生给予了回复。我因未尝注册,因此无法整理出当时的问答以及我和丛先生的一些对话。不过在那天的问答中和7月20日晚在长春市博艺茶馆由丛先生和刘成先生举行的和东北的青年书法家们的座谈中,我深深地经验到了一些青年书法家面临的朦胧。一些已有很好的功力和相看成就的书法家们,在国内一些首要的展览的取舍标准发生转变、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展览主持人或评委们的审美取向展示不和谐时所产生的疑惑和不自信,是我和他们来往中感认为最深的一点。当时我宣告了一些意见。但我翔实说了什么,我已记不清了,可能参加座谈的同道中有比我记得更清楚的。那么眼前我想增添以下的意见:(1)如果一个年轻的书法家以展览来推测和调整自己的兴趣的话,那么他还会一直怀疑下去,除非他对展览不感兴趣或不那么感兴趣,或是哪天他也当上了评委。(2)当我们感到无所适从的时候,还是回到最大概的经典去,诸如二王、《九成宫》、《多宝塔》这样的经典。在日复一日的温故知新中,在看似无所增高的重复劳动中,等待蜕变,等待突破。当然,这需要耐心。
以下为演讲内容:
今天很走运有机遇能在此处和吉林以及东北其它二省的同道相聚。我这次到吉林来,是为我的第二本英文著作来网罗资料的。我的第二本著作是关于清末的著名书画家、保藏家吴大的。吴大曾被清政府派到吉林勘查中俄边界,在吉林留下了他的行踪和一些艺术作品。虽说是第一次到吉林来,但我和吉林大学的丛文俊先生有多年的来往,对他的讨论工作一直很钦佩,对他的学生的学术展现,也很赞扬。丛文俊先生和刘成先生渴望我向吉林和东北书法界的朋友们推荐一些大陆以外书法捉摸的状况,我今天所要讲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欧美收藏中国书法的情况;(2)欧美揣摩中国书法的情形;(3)欧美中国书法的创作情况;(4)汉字文化圈的书法讨论情况。
(1)欧美收藏中国书法的状况
二十多年前,傅申先生在其与日本学者中田勇次郎先生合编的《欧美收藏中国法书名迹集》一书的序说中,曾简略地追忆了欧美收藏中国书法的历史。傅申先生指出,在欧美的中国艺术保藏和捉摸中,以书法最为迟缓,这和文字上的障碍以及西方未曾可对应的艺术有关。西方也有书法(calligraphy)这门艺术,但寻常视为一种工艺,社聚集文化的地位不高,在艺术成就方面也远不可和中国书法一概而论。
欧洲私人收藏中国书法的状况不太清楚,零星的收藏总是有的。有时,我们能从欧洲的一些文物拍卖目录上看到书法作品,但迄今未曾听说过大的保藏家。不过,敦煌文献察觉后,一些西方探险家和学者曾到敦煌取得许多的敦煌卷子。许多的敦煌卷子后被捐赠给博物馆和图书馆。目前英国、法国、俄国的一些文化机构藏有众多的敦煌卷子。如果我们把这些敦煌文书作为古代书法作品来看待的话,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美国的保藏家最初也是跟着欧洲同行走的,最早收藏的中国艺术品也是器物,如瓷器、漆器、青铜器等。对中国绘画的兴趣也比书法来得早得多。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头,开始有保藏家有意识地收藏中国书法。如今美国的中国书法的私人收藏相当活跃。美国保藏中国书法最早的大收藏家是顾洛阜(John
Crawford,斋名汉光阁)。顾洛阜是个文物商,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收进了许多主要的中国书法作品,如黄庭坚的草书手卷《廉颇与蔺相如传》,米芾首要的早期作品《吴江舟中诗》,以及耶律楚材的一个诗卷。此外,顾洛阜还藏有一些宋人的扇面,其中有一些是书法扇面。他的收藏中还有明人如董其昌、张瑞图、王铎的作品。根据他的遗嘱,这些作品在他身后都捐给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成为大都会博物馆中国书法收藏的核心。
私人收藏家中,以艾略特先生(John
Elliott)的保藏最多也优异。艾略特诞生于美国一个世家,本人从事金融、股票等生意。艾略特先生早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专业为中世纪史。在校期间,曾选修中亚史、阿拉伯语、和中国艺术史。艾略特先生对钟爱艺术,保藏中国、日本、非洲、南美洲的艺术和欧洲的早期铁器。在他的收藏中,以中国艺术最为著名。穿过数十年的努力,艾略特先生成为亚洲以外首屈一指的中国书画收藏家。在他收藏的近一百件中国书法作品中(当中装裱成十大函的数百通明清人信札只作几件计),不乏赫赫名迹。其中有欧美唯一的唐摹本王羲之书法《行穰帖》,黄庭坚行书《赠张大同卷》,米芾《留简》、《岁丰》、《逃暑》三札,赵孟(Fu)楷书《妙严寺记》等。还有许多明清书法的精品。这些艺术品在艾略特先生生前,大概上都寄藏在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该馆经常展出这些艺术品,使学者和爱好中国书法的人们可以有机遇捉摸和玩赏这些作品。根据艾略特先生的遗嘱,在他辞世后,他的书画收藏已全部赠给了他的母校普林斯顿大学。
安思远(Robert
Ellsworth)是中国文物界所熟悉的名字。他是一位住在纽约的收藏家兼文物商,在欧美的文物界很有影响,和中国的文物界有很深的涉及。他保藏的东西主要为中国器物,但也有中国书画。在书法的收藏中,最首要的是中国的碑拓。文物出版社曾出版《安思远藏善本碑帖选》。其中《淳化阁帖》已为上海博物馆购藏。安思远还藏有一批敦煌写经卷子,有些是极为珍贵的文献。他原先还藏有不少近现代名人书法,几年前全部捐给了在华盛顿的佛利尔美术馆。
美国另外一个对中国书法很有兴趣的收藏家是住在纽约的路思客先生(Christopher
H.Luce)。路先生现为路思基金会董事会主任,他的祖父是美国新闻巨子路思义先生(Henry
Luce,)。路思义先生为传教士之子,诞生在中国山东蓬莱,在烟台接受小学教育后,返美上中学、大学,后建立新闻界著名的时代公司,该公司曾出版多种杂志,包含著名的《时代》周刊和《生活》周刊,并兴建了路思基金会。路思客先生的中国情怀应有家庭的渊源。他从1978年开头保藏中国和日本书画,在他收藏的中国古代书法中,最早为元代的书法,但在数量上以明清书法居多,如吴门书家文征明、唐寅、陈淳、文彭、王问、周天球以及晚明书家董其昌和陈继儒等的作品。
我想在此处再推荐一个颇有特点的收藏,这即便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观鹭园的收藏。园主为一对很有修养的美国夫妇。观鹭园除了收藏少许西方艺术品和早期的中国器物外,主要为十七世纪的中国艺术品。藏品涵盖甚广,有版画、印章、书画、瓷器,而尤以书画和瓷器知名。书画中有董其昌、米万钟、黄道周、王铎、萧云从、周亮工、龚贤等的作品。特别是围绕着周亮工这样一位清初的文人来收藏。周亮工在清初文坛是一极有影响的人物,和周亮工同时代的河北学者申涵光曾以平生未见沧海和无缘得识周亮工为憾,周在当代人中的声誉,由此可见一斑。周亮工的《读画录》和《印人传》等著作,也为今日治艺术史的学者所侧重。观鹭园主除了保藏周亮工本人的书法作品外,还保藏各方面和周亮工相关的艺术品,如周的诤友胡玉昆的绘画,张大风的书法,胡正言刊行的著作等。这对于捉摸周亮工和十七世纪南京的文化艺术圈有首要的意义。观鹭园收藏的瓷器,也是被称为&转型器&的瓷器,是十七世纪景德镇生产的一种瓷器。这种瓷器上常有许多文字,也是讨论十七世纪书法的资料。
以上讲的都是对比大的美国收藏家。小的保藏家还有不少,在此不能一一列举。在美国还有不少华裔收藏家。美国老一辈的华人中,有不少四十年代或五十年代初就到美国了。其中不少出身世家,家中或多或少都有些收藏。比如说我曾向国内推荐过的终年在耶鲁大学教书法的张充和女士,是晚高傲官张树声的后人,家中有数量不多的旧字画。原先在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工作的刘先女士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贵池刘世珩的后人,其母亲的舅舅是沈曾植,家中有沈曾植的作品。不过,对照著名的老一辈华人保藏家,著名者是翁万戈先生、王季迁先生、王方宇先生和王南屏先生。
翁万戈先生是翁同的五世孙,也是美国著名的华人社会活动家,八十年代曾任对中美文化起过自动推进作用的富丽协进社(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的主席。翁先生于193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次年,中日战争突发,上海很快沦陷。为了能完毕学业,翁先生于1938年赴美在以工程知名的普渡大学留学,并获该校工程学学士和硕士。从四十年代初起,翁先生开头了向西方举荐中国文化的工作,数十年来,翁先生参与拍摄和独立自主制作了数十部教育片和纪录片,向西方推荐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中国佛教》一片(1972)曾在1973年亚特兰大国际电影节获金奖。
翁先生的书画保藏基本来自翁同的旧藏。其中书画、碑帖的收藏数量甚众,精品也多。《艺苑掇英》第三十四期(1987年1月)曾有专集选其精萃予以推荐。书法中的唐开元年间精写本《灵飞六甲经》(世称《灵飞经》四十三行本),是翁氏家藏书法中年代最早的精品之一(现已转让给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这一作品在晚明被察觉后,被摹刻入石,后在清代又被多次翻刻,对清代小楷书法有很大的影响。而翁藏四十三行本则为各种拓本的祖本墨迹,在唐人写经中也堪称精美者,对捉摸唐代写经,墨迹和拓本之间的涉及均有主要的价值。此外还有文征明家书卷、董其昌书法、黄道周书札卷和等明清名人书法。翁同也是晚清首要的书法家。翁万戈先生藏翁同墨迹诸多。他还藏有翁同自用印约四十余方。翁先生所藏的印章中有不少出自清末著名篆刻家(如吴昌硕、金城、王冰铁等)刀下,印石也相当精致。
王方宇先生1936年毕业于辅仁大学教育系。1944年负笈美国,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先后在耶鲁大学和西东大学任教,并曾任西东大学亚洲学系系主任。他在学术方面的成就,主要在汉语教学和八大山人的捉摸方面。王方宇先生也是一位在海内外都有影响的收藏家。他自五十年代从张大千手中获得一批八大山人的作品后,就一直专注地保藏八大山人的书画。他的藏品中最重要的也便是几十件八大山人的作品,其中包含一些首要的八大山人的书法。王方宇先生辞世后,其子王少方先生根据父亲的遗嘱,将王方宇先生生前所藏八大山人画作最精华的部分捐赠给了佛利尔美术馆,书法部分也由该馆购藏。
王南屏先生1924年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在上海长大。十六岁时入无锡国专学习哲学,两年后转往上海复旦大学攻读国文。二十岁时同时获无锡国专和复旦大学的学位。还在大学读书期间,王南屏先生就开头在著名书法家、欣赏家叶恭绰先生的指导下收藏书画,并获得大收藏家庞莱臣的指引。1949年后,王先生迁居香港,在那里连续保藏中国书画,并成为香港最重要的保藏组织敏求精舍的会员。王先生晚年定居美国,1985年辞世。王南屏先生的斋号为玉斋。玉斋收藏的书法中,不乏中国书法史上极为首要的作品。其中不少原为玉斋收藏的书法精品现已为中国大陆和海外一些主要的博物馆收藏。当中包含王安石书《楞严经卷》,米芾书《向太后挽词》等。收藏中数量最多的还是明清书法。近年来,王先生的子女已将部分保藏转让,但手中尚有部分收藏。他的一个儿子离我教书的波士顿大学不算太远,有时我带捉摸生去玩赏他的藏品,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
近年来对比活跃的华人保藏家,要数住在美国东部新泽西州的林秀怀先生。林先生是香港人,目前在美国从事汽车贸易工作。他本人钟爱书画,他的收藏中有不少明清书法的精品。其中一件宋克书摘抄的《兰亭十三跋》,写在精美的高丽笺上,十分出色。林先生不但是目前美国华人中的首要收藏家,也是中国艺术捉摸的主要赞助人,经常赞助中国艺术的展览和学术谈论会。
以上讲的都是私人收藏家。前面已经提到,一些私人的收藏家已经把自己的收藏捐给了博物馆。目前,保藏中国书法对比多的博物馆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佛利尔美术馆。佛利尔美术馆上算一提。佛利尔美术馆虽是佛利尔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捐赠的,但眼前是美国国立的亚洲艺术博物馆。1979年傅申先生出任该馆中国艺术部主任,开头为该馆系统地保藏中国书法。九十年代中期傅申先生离开佛利尔美术馆后,接替他的张子宁先生也十分侧重书法,在他的努力下,佛利尔美术馆先后争取到了王方宇先生收藏八大山人书法的捐赠和安思远捐赠的中国近现代书法。此外还收到了一些印章。
美国其它一些博物馆也或多或稀有一些中国书法保藏。数年前,我到堪萨斯城的纳尔逊博物馆游历,该馆的亚洲部主任杨晓能先生让我看了叶公超先生后人寄藏的书法作品,其中有传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和另一本米芾的《多景楼诗》(寻常认为上海博物馆所藏为真迹)。此外,收藏中国拓片最多的是在芝加哥的Field博物馆。哈佛大学等首要的大学也收藏数量可观的拓片,但大多未曾整理和编目,利用不够相宜。美国一些大的图书馆如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图书馆等还藏有一些中国印谱。
美国是欧美收藏和捉摸中国古画的重镇,诸多古画后有题跋,保留了许多的古代书法的资料。讨论书法史的学者应予以侧重。
(1)欧美捉摸中国书法的状况
欧洲的中国书法捉摸,以德国为重镇。海德堡大学的雷德侯教授对中国书法一直很侧重。他的博士论文为《清代的篆书》,其另一本首要的著作为《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他还有一些论述中国书法的单篇论文,其中有两篇被译成中文。柏林东方博物馆的馆长Adele
Schlombs的博士论文是《怀素及中国书法中的狂草的诞生》(德国的博士论文寻常都出版)。若干年前,台湾的戴丽卿小姐在德国以于右任先生的书法为题完毕了她的博士论文。在法国,华裔学者熊秉明先生有关于草圣张旭的法文专著,他的中文著作《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对传统书论进行分类,作了体系建构的工作,加上文字美妙,和八十年代美学热、文化热中的中国书学界十分合拍,宣布后,在大陆书学界受到热烈迎候。瑞士学者Jean
Billeter的英文著作《中国的书写艺术》,在推荐中国书法艺术时,把西方艺术作为对照,写得甚是生动,是一本很适宜于西方读者的书籍。
欧美的中国书法讨论以美国最为旺盛,自七十年代以来有过多次中国书法展览,近年来揣摩中国书法的学者的人数也有所增长。展出目录一直是欧美艺术史界的一种首要著述方式,它的好处是能对比快地反映新的学术结果(美大学出版社审核和出版学术著作的周期较长)和宣布未曾宣告过的艺术作品,同时因在展出期间出版,随便引起公众的关注。1971年,曾佑和女士在美国费城进行了欧美第一个大型的中国书法展,同时出版展览目录《中国书法》,对照全面地向西方推荐中国书法。1977年,起初执教耶鲁大学艺术史系的傅申先生主持了&笔有千秋业&的书法展。此展比之曾女士的展览更具讨论性,其展览目录《海外书迹研究》至今在欧美仍被书法揣摩者、保藏者作为主要的参照读物。在展览的同时,进行了在西方的第一个中国书法学术研讨会,提高了艺术史学界对书法探求的侧重。1999年3月在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举办的艾略特收藏中国书法展,也出版了由韩文彬(Robert
E.Harrist,Jr.)、方闻等多位学者编写的四百五十页的大部头商量图录,收有论文《中国书法的理论和实践》、《王羲之与中国书法文化》、《书法与宗教》、《明代苏州地区的书法》、《晚明书法中的奇》、《中国尺牍的私人性与大众性》、《中国书法与修建》等。艾略特收藏中国书法展开幕时,还主办了中国书法史研究会,出版了谈论会论文集。这样的揣摩型的图录目前在大陆还很少。今后大陆可以借鉴欧美(以及港台和日本)的经验,策划专题书法展览,并出版讨论图录,向外界宣告博物馆的藏品和捉摸结局。
博士论文是美国中国书法专题讨论的主要著述方式。在目前已经完毕的关于书法的博士论文中以普林斯顿大学为最多。普林斯顿大学能成为捉摸中国书法的重镇是和方闻先生分不开的。该校艺术史系的方闻教授是清末著名书法家李瑞清的侄子李健的入室弟子,对中国书法史一直有兴趣。自从六十年代方闻先生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教授后,他就一直自动在美国挺进中国书法的讨论。由于该校的中国书法收藏(包含私人寄藏)在全世界的大学美术馆中首屈一指,因此普林斯顿大学的中国书法揣摩,从一开头就十分侧重原作。令人多稀有些遗憾的是,方闻先生在前几年退休了,接替他的教授虽然对书法有一定的兴趣,但毕竟不是专家。今后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艺术史专业很难再像以往那样栽培以中国书法为题的博士了。不过,差可告慰的是,方先生的学生、目前执教哥伦比亚大学的韩文彬教授对书法很有兴趣,现在他的两名学生计划以书法为题写博士论文。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美国完毕的博士论文有:傅申,《黄庭坚的书法及其赠张大同卷--一件流放中书写的杰作》(普林斯顿大学,1976),Christian
F.Murck,《祝允明和苏州地区对文化的应承》(普林斯顿大学,1978),SteveJ.Goldberg,《初唐的宫廷书法》(密歇根大学,1981),王妙莲,《鲜于枢的书法及其1299所书〈御史箴〉卷》(普林斯顿大学,1983),Amy
McNair,《中国书法风格中的政治性:颜真卿和宋代文人》(芝加哥大学,1989),朱惠良,《钟繇传统:宋代书法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普林斯顿大学,1990),Adriana
G.Proser,《品德的象征:汉代中国的书法和官员》(哥伦比亚大学,1995),白谦慎,《傅山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变迁》(耶鲁大学,1996),王柏华,《苏轼的书法艺术及其〈寒食帖〉》(哥伦比亚大学,1997),Alan
Atkinson,《按九曲度新声--王铎的艺术与生平》(堪萨斯大学,1997),张以国,《王铎草书线条的意义》(哥伦比亚大学,2001),卢慧纹,《一种新的皇朝书风--北魏洛阳地区石刻书法讨论》(普林斯顿大学,2003)。还有一些博士论文虽非专门谈论书法,但它们的捉摸对象却是中国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或有一定涉及的人物,因此对揣摩书法史也很有价值,如金红男的〈周亮工及其《读画录》--十七世纪中国的赞助人、批评家与画家〉(耶鲁大学,1985)和李慧闻的(Celia
Carrington
Riely),〈董其昌生平():政治和艺术的交互影响〉(哈佛大学,1995)等。美国的许多博士论文并不由出版社出版(这点和德国不同),要利用这部分讨论结果,可以向密歇根的博士论文复制中心邮购,所以对学术界来说还是对比相宜的。
从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在美国有三本关于中国书法的专著出版,即Peter
C.Sturman(石慢)的《米芾--北宋的书法风格与艺术》(耶鲁大学出版社,1997),Amy
McNair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匡正成的《心正笔正: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一书(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8),及我的《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3)。我的书已经被译成中文,2004年12月由台北石头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可能在明年底由三联书店出版。目前任教哥伦比亚大学的韩文彬正在写作关于中国的摩崖书法的专著,书名暂定为《阅读山峦》。
在通论式的著作中,早期的有蒋彝先生的《中国书法》(最先在英国出版,修订本1973由哈佛大学出版),此书的特点是浅显生动、文笔通顺,至今依然为许多学校作为中国书法课的大概教材。近年来,居住在纽约的张隆延先生和洋弟子Peter
Miller合作出版了《中国书法四千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0)。居住在夏威夷的曾佑和女士在1993年出版了《中国书法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从我在上面列举的博士论文和书籍,不丑恶出,西方既有的学术机制勉励专题性的讨论。有学术特点和风格的单篇论文和专书在高校专任教员的评审制度中占首要的因素。相比之下,综合他人捉摸结果的教科书或面面俱到、坚如磐石、无尤其建树的通论则得分很少。这种体制无疑激励学者们从事具有原创性的专题揣摩。因此,西方从事中国书法史讨论的人员虽不多,但概论式的著作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
(1)美国的中国书法创作状况简介
中国书法的创作在美国慷慨以华人为主。在各个大城市的唐人街(也称中国城),都有一些书法家。在中美涉及正常化以前,在美的华人书法家有1949年以往就移民美国的老一辈华人,如张充和、王方宇等,也有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从台湾移民到美国的,如傅申先生的老师、住在纽约的张隆延先生,是南京人,曾从胡小石先生学书,书法也是随同胡先生的风格,1949年去了台湾,后从台湾到了美国。曾终年在耶鲁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的张充和女士是沈尹默先生的弟子,1949年随其丈夫德裔学者傅汉思移居美国。张充和正草行隶皆擅,尤以小楷清幽绝俗,极作难得。今年我在北京和苏州为她办了个书画展,反响不错。
中美涉及正常化后,更准确地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有不少大陆的书法家移民到了日本、欧洲、澳洲和美国。其中上海的移民对比多,如原先陈巨来先生的学生徐云叔(现主要在香港生活)、篆刻家吴子建等。八十年代初,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曾进行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许多得奖者眼前都是中国书坛的首要人物。起初参加比赛并得奖现在在美国的有天津医学院的崔寒柏和我。此外,擅长和宠爱书法的不少。我曾在波士顿唐人街见过一位六七十岁的书法家的作品,写得很好。老先生在国内是汕头书协的,在全国范围内并未曾什么威望,但比许多名家写得好。这也阐释,各地都有藏龙卧虎。
在美国各地也还有一些的华人书法组织,其中多在华人聚居的地方,如纽约、洛杉矶等地。纽约原有美洲中华书法学会,多是老一辈的华人书家,华盛顿有华盛顿特区中国书法张望会。洛杉矶有兰亭笔会。我所在的波士顿也有书法组织。但统一的活动不多。
美国中小型的书法展诸多,最早的中国当代书法展,是我于1990年在我起初留学的罗格斯大学与人合办的当代中国书法篆刻展。1998年,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张以国策划了一个当代中国书法展,并出版了一个展览图录。1992年,我在耶鲁大学美术馆筹措了西方第一个中国篆刻展。次年,郭继生在纽约的富丽协进社也筹办了篆刻展,并出版了展览目录,进行了一个篆刻研讨会。
有些是华人书法家和亚裔书法家还有美国的书法家一同办展览。如我有两个美国诤友宠爱书法并创作书法。一位是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Richmond大学教亚洲艺术的Stephen
Addiss教授,他的专业是日本艺术,喜欢过中国文人式的生活,平时收藏中日书法,还爱好烧陶瓷,写书法,画兰竹,刻印,作品很有心趣。他办过多次的书画展。另一位朋友是薄英(Ian
Boyden),目前是美国Whitman学院美术馆主任。薄英是耶鲁大学的中国艺术史硕士,曾在中国留学,师从华人德。他钟爱写中国书法,刻印,画画,还酷爱刻碑,拓拓片,艺术认为极好,东西很有意思。我总渴望有一天他能到中国去办个展,让国内的同道看看他的尝试。这样的美国文人还会有一些,但很难一一统计。
(1)汉字文化圈的一些捉摸状况
中国大陆以外,日本是书法的重镇。练习书法的人在总人口的比例高于中国。由于近年来中日两国书法家和学者的互访,国内对日本书坛情形以有较多的探询。我在此处不置喙。我所要说的是,就创作而言,二十世纪以来,亚洲汉字文化圈的汉字书法创作水平的评论,应有一个更大的琢磨范围。比如有些在大陆被认为是鼎新的东西,在观念上其实并不拥有原创性,因为日本的一些书法家早就尝试过了,况且可能做得更好。能手书和草书方面,日本的书法有很多上算我们谦虚学习、周密借鉴的地方。至于说到学术捉摸,日本学者的学术态度总的来说是十分周密的,而且揣摩汉学的历史长,人数多,主要的学术结果也诸多,他们的学术研究结局至今不能为中国大陆的学者所熟悉和利用,是一件很令人遗憾的事情。日本学者是极为侧重资料工作的,他们对中国的揣摩出版状况都是竭尽全力地网罗,并及时出版,使得学界能同享一些讯息资源。我手边有日本中国书法史声望杉村邦彦先生主编的《中国书法史学习者入门》一书,其中分历史时期和专业领域来推荐书法讨论的情况,在每一章节中都有概观、探求史概略、资料解说三部分。这后两部分很首要,讨论史概要是告诉我们学者们已经作了那些行业,资料解说则告诉一些大概的资料。由于此书的对象是大学生,它的资料叙述还显简略,要做更深入的商量还是很不够的,但不失为一本好的入门书。日本学者钟爱编论文、专著的出版索引,他们对中国大陆、台湾、欧美的讨论情况都很熟悉。杉村邦彦先生主编的书也能反映出这点。此外,杉村邦彦先生主编的《书论》杂志,也是书学揣摩疆土的一本极其重要也声誉很好的专业刊物。
香港的书法讨论,除了老一辈的学者饶宗颐先生以外,中年的学者有李润桓和莫家良等。他们目前在进行的中国古代的刻帖讨论,都是很大也很首要的学术项目。莫家良先生是牛津大学的博士,对宋元书法有很深入的捉摸,目前他也在带几位书法的博士和硕士揣摩生。
台湾的一些大学的中文系的博士和硕士探求生以书法为题作学位论文,已有多年的历史了。上算一提的是台湾大学的艺术史研究所。这个讨论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产生,目前有四位专任的教授,一位教古代器物,一位教陶瓷史,一位教书法史,一位教绘画史。此外,还有一些校外的兼职教授,师资能耐是很强的。加上到台北故宫看展览相宜,一些私人藏家对研究者也对比开放,揣摩的条件是十分优越的。大多数学生英语过关,有些日语也拥有阅读能力,因此对海外的汉学和艺术史讨论结局也有相当的探询。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傅申先生回到台湾,在台大艺术史讨论所任教,由于他的声望,台大艺术史揣摩所的不少学生都以书法为学位论文,而且总体的水准很好。我最近读了两篇傅申先生指导的硕士论文,一篇是何炎泉的《张瑞图之历史形象与书迹》(2003年),一篇是刘洋名的《笪重光()及京口地区的收藏与书风捉摸》(2004年)。这两篇论文都写得很好。资料网罗的很完备(原始资料和学者已宣布和尚未宣告的商量结果),分析的也很周密。比如说刘洋名的论文,附有笪重光和其它清初京口和扬州地区收藏家的书法收藏的几个表,这些表中的资料都是从许多的书画著录、图录、拍卖目录等辑录出来的。许多古代书法作品并未曾标明是谁的藏品,需要论文的撰写者从题跋和保藏印中去寻找线索。台大艺术史揣摩所硕士生的学习时间最少是三年,不少学生三年完毕不了论文,常必需四年。这是训练的绝对时间。他们的论文也反映了大陆的人们常用的一个词&含金量高&。
以学术条件而论,台湾的揣摩生的条件比大陆的要好。除了大陆出版的书籍大概都能见到外,学生们还能阅读日文和英文的学术著作。目前大陆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入学前和入学后,都要花诸多精力修外语。博士生第二年要写开题报告,选择论文题,论文真正的写作时间太短。而出了名的老师经常兼职太多,实在花在讨论和教学上的时间太少。在有些地方,对探求生几乎如放鸭子。不过,我所要指出的是,在丛文俊教授的指引下,目前吉林大学古籍讨论所已经在大陆成为栽培书法捉摸生的最首要的学术单位。学生选课、论文的选题、争辩都十分的严格。丛先生曾向我谈起,有几位学生的开题报告被他颠覆。这样做,固然对学生的压力会大些,但未曾些压力,有时正常的教学计划不能完结。
前不久我曾和傅申先生通过电话。他谈起,目前大陆的艺术教诲发展得很快,诸多的学校和捉摸机构已经开头栽培书法的博士和硕士,可是由于沟通不够,他的学生很担心,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上会展示重复。其实,台湾学者对大陆学术的熟悉程度是远远超越大陆学者对台湾的学术探询的。我曾和丛先生谈起,大陆的学者们该当周密地关注台湾学者的学术结果,应设法发生联系渠道,交换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学位论文,促使彼此的清楚。这不但是一个沟通交流的问题,还有一个良性的竞争问题,穿越交流讯息,是指导教授们和学生们都能领会到,目前谁的教育更有水平。
上面讲的主要是台大。在台湾的师范大学、文化大学、政治大学等许多大学也都有讨论书法的论文。关注书法的学者也不少。如政治大学的林丽娥教授,终年关心大陆当代的书法状况,多次到大陆各地进行视察,搜罗资料,写过一本专著《大陆文革后二十年书法艺术活动之探求()》,长达457页,收录的资料诸多,对和书法相关的艺术现象、社会假象有十分全面的描写和分析。其中还专门有谈论那些可供台湾书界和学术界参阅的部分。比如说,林教授认为大陆的一些学术会议采用特约和宣告征集的方式,可供台湾参照(页239)。书中还附有六个一览表,如《大陆书法社团一览表》(列寻常类书法社团451个,当中包含香港的5个。教育类社团45个,硬笔类社团98个,篆刻类社团308个,理论类社团7个,综合类社团179个。有的社团下还列出负责人姓名、社员人数和所办刊物),《大陆书法研讨会一览表》,《大陆全国性书法比赛一览表》,《大陆全国三大书法展览一览表》,《大陆全国性书法比赛征稿通知一览表》,《书法刊物一览表》。像这样细心的揣摩,是和多年来勤快地网罗资料的工作分不开的。返观大陆,又有多少捉摸者如此细密地讨论当代台湾书法呢?条件受到约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可是否有想要周密地向台湾同道学习的心态是问题的另一方面。
台湾的私人保藏风气很盛。做笔记本电脑的光达整体的董事长林百里先生是现在国际上最活跃、也最有购买力的中国书画保藏家,2004年1月我曾到他的坐落在桃园县的办公室张望他的收藏的宋元书法,其中一件张即之的写经册,极其杰出,至今难忘。出版我的《傅山的世界》中文版的石头出版社的社长陈启德先生也收藏了许多出色的古书画,并曾出版大型图录《标致》。陈先生的出版社出版了不少讨论书画的学术著作。最近正在出版《中国书法巨匠丛书》,印刷得十分精美。在台南的企业家石允文先生收藏了数千幅海派书画家的作品,是目前收藏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中国书画最首要的私人藏家之一。我因探求吴大,曾拜访过他并讨论他的收藏。在台北的何国庆先生特意收藏清初、清末至五四时期名人书法的收藏家,保藏的信札尤多,他也曾到大陆展出他的保藏。他所树立的何创时书法文教基金会是目前两岸唯一专门贴补书法捉摸的基金会,曾在1999年赞助过大陆沧浪书社在苏州进行《兰亭序》国际研讨会,也曾赞助丛文俊先生的学术揣摩。
公立的博物馆以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历史博物馆为最首要。故宫所藏中国古代法书巨迹无须要我在此处一一推荐了。该院书画处的何传馨先生和原在故宫上任后从政的朱惠良女士都是主要讨论书法的学者。除了一些综合性的展览和书画展外,故宫书画处近年来又进行了一些专题展,如董其昌的捉摸展,王宠的专题展览,云间书派的展览等,出版了一些很好的图录。
台湾的一些实在的民间书法整体也不停地进行书法学术研讨会。如中华书道学会在今年十月底主办了怀素《自叙帖》的研讨会,书法教育学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每年都进行书法博士、硕士论文研讨会。这些学会常邀请大陆的学者去台湾参加学术活动。
1949年,有许多书法家渡海到了台湾,他们在台湾的书坛一直占据首要的地位。近年来对台湾本地书法的历史和现状(包罗日据时期的书法)越来越侧重了。主要的学者有李郁周和麦风秋等。他们做的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网罗资料,包含口述历史。
顺便推荐一些经常宣布书法论文的刊物:台北故宫办的《故宫学术集刊》和《故宫文物月刊》,台湾大学艺术史捉摸所主办的《美术史讨论集刊》,还有中国书道学会办的《中华书道》。台湾的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可以穿越论文检索系统查到。
我的推荐就到此处为止,疏漏的地方诸多,仅供参照。最后提几点建议:(1)欧美和港台的保藏界和捉摸界的涉及很密切。我以为无论是讨论者还是书法创作者,都应注意公私收藏中的书法资源。(2)商量资讯工作要做好。除了大陆各地的揣摩者之间应加强沟通外,对港台和海外的揣摩结果也应发生起交换的渠道。要尽量探询学者们已经做了哪些行业。欧美的一些刊物定期报道博士论文的选题,是在校的讨论生能及时领会到哪些题目已经作过或正在被人研究。(3)由于中国书法史的揣摩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空白很多,因此,整理出版有关书法的视觉资料与文献,理清一个时代、一位书家的大概状况,并用通论的方式对照全面地将某个时代、某种书法假象、某个书法家举荐给人们,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很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依然是书法讨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过,在与此并行不悖的情形下,似也可以像欧美那样,提议对比深入的、有学术特色的专题探求。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兰亭序书法教学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