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铁血军魂180师在朝鲜是谁的部下那个军

志愿军180师在朝鲜战争几乎“全军覆没”
张维 王胜男
180师老兵。左起:石敦豪、童志安、肖德元、赖富柏、刘绍奎、钟俊骅。 (记者 翁洹/图)180师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失利最严重的部队,伤亡3000余人,被俘3900余人。“全军覆没”的说法流传甚广。180师的失利被定性为政治动摇。1954年,180师参谋长王振邦曾向军部提出失利原因主要是兵团指挥失当,不能全推到180师头上,却被批评为已有定论。归国战俘们被要求以“狼牙山五壮士”的高标准对照自己,交代错误。领导严厉的说:“被俘回来就是人民的罪人。”老兵们以笔为武器,出书写文章为自己正名,但从未被正规出版社接受。“不会再有人写了,都老了。”冯志诚说。日,在朝鲜战争停战的成都老兵纪念会上,81岁的180师老兵汪元昌最终愤怒了,原因是“原本受邀与会的领导一个也没来”。一百来个在台下昂着白头的老兵,在3个小时的会议时间里也没收到一句对其个人的致敬和感谢。“这么不重视还开什么会呢?”汪走到签到席把名字一笔划掉,扭头便走。这引发了风波,很多昔日战友都看到了这一幕,但最终没有人去劝这个倔强的老头。“很理解,也很无奈。”一位180师老兵说,“抗美援朝胜利60年了,我们却仍活在失败的阴影里。”在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战争中,180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孤军深入和执行错误指令,180师11000多人伤亡3000余人,被俘3900余人。这是志愿军成建制失利最严重的一次,六十多年来也在多种历史叙述中被称作“朝鲜战争中唯一全军覆没的队伍”。幸存的180师老兵的余生因这次失败而改变。他们在政治运动中被视作耻辱而屡遭冲击,或在异地他乡忍受着奚落和冷遇。然而六十多年来,这支头顶“污名”的败兵之师从未放弃过对历史真相的追寻和维护。从1991年起,老兵们以笔为武器,出书写文章为自己正名,同时出版了二十余本集体或者个人回忆录,总字数达数百万。但时光的敌人仍过于顽强——在惯有认知的影响下,这些文字从未被正规出版社接受。如今,一本名为《我们没有全军覆没—&#师在朝鲜》的书准备在北京出版,由《沈阳日报》记者关捷采访一年而成。这些耄耋之年的老兵,用最后的力量再一次讲述他们所执守的“正确历史”。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战”。“把我埋了”现在,81岁的原中国人民志愿军180师老兵肖德元住在成都一个叫九如村的小区,爱好中医养生,摆弄自制药酒。62年前,肖德元在这个城市参军,成为180师538团的一名普通战士。但和平没有持续太久。日,肖德元和180师1.1万名战士一起接到通知,奔赴3000公里外一个陌生的国度——北朝鲜。这个半岛在一年前爆发内战,战火还一度烧至鸭绿江边。中国组成志愿军支持他的社会主义兄弟。在从成都到朝鲜漫长的旅途中,年轻人们义愤填膺,一路高声唱着《志愿军军歌》。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海外作战,“抗美援朝”标志着新生共和国从人民战争到国防战争的过渡。在肖德元抵达前线的半年内,四次战役已经相继展开,中朝军队与军逐渐形成拉锯,志愿军司令部决心发起一次更大规模的战役,打破僵局,争取主动。1951年春夏之交,志愿军决定“即使付出五六万人的代价,也要消灭敌人几个师”。17岁的肖德元早已等不住了,他听说,美国人就要被赶下海了,再不去就没机会啦。在这样的乐观氛围中,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打响,双方共80万人相持于北纬38度线附近。美军不断后撤的磁性战术推高着中国军队的信心。180师领到的任务是从中线直插敌阵,割裂美军和东线韩军的联系。在五天的进攻中,180师前突了一百多公里,顺利割开美军阵地。此时第一个危险信号出现了—&#师的干粮和弹药已告罄,突进也过远。情况很快得到验证,5月22日,随着联合国军全线反攻,战场态势瞬间逆转。美军利用志愿军补给困难的致命弱势,开始收“口袋”,180师首当其冲。打还是撤?师长郑其贵强调要听从兵团指挥,顾全大局,但兵团下达一个事后证明是非常错误的命令——就地阻击敌人,掩护兵团主力和伤员转移。这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538团战士赖富柏躲在山道旁的树丛中,看着美军坦克在滚滚烟尘中如入无人之境,志愿军战士拿着爆破筒冲上前去。一天的阻击,整个连队只剩下他一人。“他们有坦克飞机,我们什么都没有。”一天之后,所有的友军已经撤退了,180师却等来了美军机械化部队。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兵团电令部队向鹰峰撤退,说到了那就有接应,可到达后,却发现敌人的照明弹已经将山谷映成一片惨白。鹰峰标高1436.9米,这一天,细雨如丝,雨点落在身上,异常寒冷。这是断粮的第5天,一万余人的180师只能集合起一千来人,靠野菜和树叶勉力维持,重机枪因为搬不动被丢弃,剩下的二十余挺轻机枪,只有一挺还能打几分钟的子弹。张城垣是师部的宣教干事,他听见师长郑其贵在喃喃自语,“完了,完了。”随后,师长命令机要科长将联络密码全部烧掉,这位一直在机关工作的老知识分子吓得哭了起来。28日,剩下的人决定翻过鹰峰再次突围。在一条山沟下,他们发现了数百名伤员。重伤员在死前大喊“把我埋了,把我埋了”,他们却只能在死者的脸上覆上树叶。冯志诚在山脚的另一支突围队伍里,他是180师539团的作战参谋,集合起一百多人,下意识地朝北走,团政委韩启明负伤掉队,选择自杀,甚至没人注意到。肖德元掉队了,他站在北汉江边,江水茫茫,手边只有一支苏制步枪。江对岸,群山之中,炮声隆隆,那里有他被围困的战友。一个朝鲜老妇人站在木屋前,不断说着什么,他听不懂,大概明白是让他带走屋子里的一具战士遗体,遗体的头上盖着红布。这个新兵无法理解眼前的一切了,他在心里喊着:“毛主席啊,这个仗怎么打成这样?”战俘营炮击终于停了下来,敌军开始搜山。180师538团卫生员钟俊骅就是这时被俘的,他在溪边喝水充饥,枪口忽然捅到了腰间。张城垣和吴成德一直留在山里,吃光了山沟里的青蛙后,他们决定下山找粮。晚上,张带着四个士兵溜下山,毫无意外地被敌人发现,他们跑啊跑,黑暗中看不清,纷纷坠落悬崖,等他醒过来,两个士兵已经死去,活着的小声告诉他,张干事,我们被俘了。直到一年后,他才知道180师政治部主任吴成德在山里又坚持了一年才负伤被俘,成为志愿军被俘的最高级别将领。张城垣被送往巨济岛上的志愿军战俘营。在五次战役之前,志愿军战俘不过两千余人,五次战役之后,陡增至一万五千人。作为宣教干事,他原来在部队中负责气节教育,第一条就是不能被俘,想到如今的处境,感到非常羞愧。他在战俘营认出了许多180师的士兵,对方却低着头不愿看他。180师的被俘军人成为战俘中坚决回国的领导者。按照《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战俘不等于罪犯,战俘营中实行战俘自治。利用这条规定,1952年,他们在战俘营里成立了共产主义团结会,发展了两千余名团员,张城垣任副书记兼宣传委员,还有一张机关报《消息报》,用以鼓舞教育被俘同志。战俘营是另一个战场,这里有各色人等。从台湾过来的国民党特务混进战俘营策反,甚至强行在战俘身上刻上反动口号,让他们不敢回国。如果抵抗就被淹死在厕所。180师的干部们也针锋相对发起打击叛徒的运动。“经我批准处死的叛徒就有17个。”张城垣说。日,在美军正式“甄别”被俘人员遣返意愿之前,180师的士兵们赶制了一面五星红旗,材料是脱胶了的雨布,原本打算各人献血染红,但收集了一斤后却发现鲜血凝固变黑,最后用的是医务室的红药水。钟俊骅被选定为升旗手,清晨,战俘们集合起来高唱国歌,许多人热泪盈眶,他们说这是两年战俘生涯中最光荣的一天。“当时有两条原则,如果交换战俘就坚决回国,不然就自己解放自己。”60年后,张城垣说,“我们是军人,为了荣誉也得回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pennyhuang]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想听听大家对志愿军180师的看法
想听听大家对志愿军180师的看法 10
补充:不是找资料给我,我想听听大家的看法,资料多了,但不可否认的是180师全师7000人被俘,基本成建制被歼灭
但也是有客观原因的
在这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180师的被成建制的歼灭,其原因为何,我们先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当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进行了一星期后,后勤已无力支持继续作战而撤退时,志愿军是在“第五次战役胜利结束”的思想下开始北移的,绝大多数官兵认为北移是“得胜回师”的行动。很少有人能够正视目前是疲惫之军的大规模撤退。如此十几万人的转移撤退,如果没有极其冷静、极其严密的组织和控制,一旦敌情变化,很容易造成混乱,甚至导致大规模的溃败。中国军队各级指挥员,包括兵团一级的高级指挥员,对美军反击的速度、规模和凶猛程度严重估计不足,撤退计划制定的不周密,对志愿军总部的撤退计划落实的不坚决,有的兵团甚至没有按总部的撤退计划执行。在军事指挥上,撤退中没有严密控制公路要点,遭敌阻击时战术单调,加上个部队之间的协同松散,于是造成很多致命的空隙。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美军突破前沿,以机械化突击速度向纵深突进就必将使中国军队防不胜防。而中国军队中个别指挥员在发生危机的时刻,表现的惊慌失措指挥混乱。

在中国军队全线北移时曾给第三兵团一个指示,要求留一个军阻击美军,掩护第三兵团主力转移,而这个任务日交给了第六十军。由于在第二阶段的战斗中,60军的181师、179师配属给别的部队了,180师为军团的预备队,军长能指挥的只有一个工兵营,所以60军的军长在接到阻击命令时才能够真正指挥自己的部队,但这时181和180师归建需两天,179需一天,左翼的15军已经撤退一天了,战线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大缺口,如果181和179赶不回来,在阻击方向上就只有180一个师了。最后179赶了回来在180右翼布防。右翼战线的63军并非撤的太快,其撤退是正确的,63军已是非退不可了,但由于情况紧急和局面混乱,其撤退时未和相邻的180师协同,而且右翼的179师撤退时也疏忽了与180的联络,致使美第七师和南朝鲜第六师趁虚而入。这时军长向180师下了撤退的命令,如果这时撤退180还是能撤出的,但这时60军接到了兵团的电报,要求各军要组织好伤员转运,在转运完伤员后就可撤退,但60军理解成了:“六十军必须掩护全兵团的伤员转运”。从而给180师下达了继续防御的命令。这时友邻的部队都开始或已经撤退了,只有180原地没动。结果180师等于在23日原地等了美军一天。结果陷入了重围中。在至25的两天中180师损失惨重,在25日中该师先收到一封要求他们转移到马坪里以北阻击美军,但部队刚走出5公里,又一封电报要求他们就地掩护伤员撤退,这之后美军占领了马坪里,180师的最后一条生路被切断了。在180师周围,是五倍的美军如铁桶般的包围。26日黄昏,180师开始突围,开始分两路突围,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于天亮时分全师撤退到了鹰峰脚下,按军部的指示,只要到达此地,过了公路就安全了,会有部队接应。但这时,美军已经占领了鹰峰,179师负责接应的团被美军打的只剩4个排了。180师由于种种原因在第二天早上才把接应命令传达到,而这时美军已经堵住了接应路线了。179和181接应失败后,180师下达了分散突围的命令。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时下达分散突围的命令是正确的,因为只有这样突围的部队才有可能在美军对被围部队的四处清剿中从一些小的缝隙中突围出来,如果整师突围,对于断粮七天,弹药也尽,重装备全部丢失且已经开始混乱的部队来说,想从士气正高,装备精良,补给充分,拥有空中优势和大量坦克大炮等重装备的美军包围中突围出去,我看不出有任何的可能性。而且这时志愿军正在全线撤退甚至有的已经是溃退了。既无力反击,也抽不出足够的部队来打破美军的包围圈,而且181师也被包围了,如果不分散突围还有何办法。

至于友军63军退得太快,致使孤军突出的说法也不成立,首先不是63军退得太快,而是180师由于错误的指令而未撤退,再说其左翼的15军在60军接到防守命令时已经撤退了一天了,这比63军快多了。

对于“由于害怕美军无线电测向定位导致打击,下令烧毁密码砸毁电台,致使接受不到上级电令,掌握不到友邻部队接应信息”的说法更是讲不通,180师的电台是在战斗中被打坏的,与军部已无法联系。而且已经开始分散突围,这时如不烧毁密码,被敌人拿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这种说法根本不成立。
  
180师师长郑其贵指挥得当,是不应该负责的。他忠实的执行了军部的命令,只是由于志愿军这一段时间的指挥混乱造成了这个结果。

对于181师被围的情况我不清楚,但由于美军对180师已经派出了重兵包围,还要对撤退的志愿军主力进行追击,就是181师被围估计也不严密,美军在这一地区的重点应在180师身上,毕竟181和179早已撤退,他们是在180被包围后返回头救援的,在这种情况下估计联合国军抽不出足够的兵力来包围181和 179,而180师已经陷入重围数天了,故美军重点必是在全歼180上。所以180和181没有可比性。

180师在这次战斗中打的还是很顽强的,从他们在美军5倍兵力的包围下还可全师突围至鹰峰就可看出。180师的最后的结果并不是该师的指挥失误,而是60军军长的指挥失误。
3兵团五次战役失利原因太多了,配属3兵团的六十军是一野的部队,60军军长张祖谅因病住院,61军军长韦杰接替张祖谅仓促入朝鲜作战,60军的3个师179师,180师,181师战斗力偏弱,其中180师又没有一个能力强的师长,政委也空缺,副政委临时提拔当正师长,又加上3兵团司令员王进山指挥失误,导致180师在撤退时被包围全军覆没.当时陈赓因病回国了,是副司令员王进山代理3兵团司令员指挥的战斗.王进山英勇有余,智谋不足。
其他回答 (5)
180师是我军建军历史以来,与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中红34师并列的唯一被成建制失利的两上特例,据军事科学院资料表明,此役180师被俘近7000余人。约占整个志愿军战俘总数的近70%。 

导致180师被歼的原因很多,但通过多年来军内外战史专家的研究来看,以及近些年解密的一些资料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3兵团指挥员处置不当,指挥不力,没有尽到责任。当时志司将进行战役转移的电报发各兵团后,3兵团副司令王近山没有认真研究本兵团的态势,也没有具体部署各军转移的顺序和方法,只是把志司电报转发各军就什么也不管了。之后,王近山率兵团指挥所自行转移,并在转移时关闭了电台,致使60军和志司均无法联络3兵团。据当时60军军长韦杰事后回忆,由于看到180师位置危险,曾请示兵团是否将180师向后撤,但由于未能联系上兵团,从大局的角度考虑,只好让180师单独孤悬敌后,错失了避免被包围的最好时机。后来彭总曾为此把王近山骂的狗血喷头。认为王近山完全没有一个高级指挥员的头脑。不负责任。 

二、上级的指示电报让180师左右为难。志司和兵团在给60军的电报中要求180师掩护兵团主力及整个中集团的转移,必然坚守在春川以南,这个电报是导致180师最终被包围的致命所在。据韦杰和180师师长郑其贵回忆,眼看美军从其翼侧迂回该师,但考虑上级电报要求,始终不敢放弃所据守的阵地。而后来接到军部要求突围电报时,又接到三兵团发来的,要求在转移是一定要妥善处置好伤员,不准遗弃伤员的电报。这就使师指挥员难以定下决心进行突围。当时180师有1000多伤员,其中有数百人无法带走。师党委召开作战会议研究突围问题时,就是伤员如何处置没有办法,因此会议开了一天也没有定下决心。 

三、180师部队基础薄弱,指挥员素质不强也是造成突围不成的重要原因。180师是解放战争后期由晋冀鲁豫军区地方部队升级而编成的,在战争中没有打过太多的硬仗和恶仗。特别是部队到达四川后,已接到了准备地方化的指示,师已经兼任军分区。在接到军委命令后,紧急收拢部队,进行动员,迅速整编出动到朝鲜,部队中许多骨干已经流失,编入了大量的新兵和国民党起义官兵。特别是该师师长已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部队没有师长,由政委郑其贵改任师长,而部队又没有来得及配政委,致使部队基础更加薄弱。 

作为师长的郑其贵,其军事素质高低暂且不论,但其性格上优柔寡断却是比较明显的,这在一些熟悉他的人中都很清楚。正是由于郑的性格缺陷和优柔寡断,在部队发生严重危险时,出现了惊惶失措,失去了正确判断形势和果断指挥的信心。当部队面临险境的时候,郑其贵迟迟不能定下决心,一切都要等上级指示。而郑在发现部队被围后,又为怕被美军测向发现,指示参谋长销毁密码,破坏电台,错误的实行了无线电静默。结果是一方面无法与上级进行联系,另一方面也无法接收到上级指示。据当时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回忆,当后来发现180师十分危险时,整个志司,三兵团和60军的所有电台均集中呼叫180师,可就是联系不上,急的三级首长象热锅上的蚂蚁。有心告诉180师快速突围的方法和路线,却因电台不能沟通而无法进行。 

四、指挥失当和决心错误也是导致最终失利的重要原因。据后来180师突围出来的指挥员回忆,在发现全师有被美军迂回包围的时候,参谋长即向师长提出应收拢部队,适时后撤,以防止被合围,但由于师长决心犹豫,一直未置可否。总怕与上级的指示不符。而当发现美军坦克到达师的后方地域初时,如果决心果断,坚决突围,全师也完全能够突出去,因为当时进入180师后方的美军,只是李奇微试验的由少量坦克装甲车组成的快速支队。其目的只是要求与志愿军保持接触,并没有发现也没有真正形成对180师的合围。而实际的合围是过了一天,在美军步兵主力到达后才真正封闭了包围圈。因此,,这时美军部队的相互间隙很大,有很多空档可以利用。当时同时被美军隔断在敌后的并非只有180师一支部队。27军81师全师、12军31师93团全团,均被隔在敌后,但由于这些部队的指挥员大胆沉着,决心正确果断,部队英勇顽强,行动坚决,均能在敌后纵横数百里后全军突围成功。而180师在发现被隔断后长达三天都没有定下决心,坐看突围的可能机遇逐渐丧失。 

另外,在决定突围的方向上,师在召开党委会时,产生了有二种方案,一种是全师集中主力向北,取捷径突围,另一种是先向东,再向北通过迂回突围。而最后实际采取了向北突围的部署,因为美军已经发现180师被围,因此重点在北部方向进行了堵截准备,180师的突围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在决定突围形式上,也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是采取过去在国内抗日战争和内战时的方法,分散突围,另一种是全师以二个梯队,实施集中突围。最后180师定下了分散突围的决心。对于这种突围方式是否正确,目前无法定论,但实际表明,采取分散突围的方法,还是遗弃了大量伤员。最终全师只突出了3000多人,但其中538团采取了全团集中突围,全团突出了1000多人,是180师唯一保持建制完整的部队。而27军、12军等突围成功的部队,也无一不是采取集中突围,先向翼侧转移,再向北突围的方法。这只能说明,当时180师的突围方式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180师全师失利的事情已经过去50多年了,但这却是我军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失利。180师的失利表明,部队的传统习惯和历史特点,往往在遇到强敌和恶仗硬仗的时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据说,在1984年全军裁军100万时,在确定裁谁留谁的问题上,就举出了180师这个教训,因此,当时确定,凡是没有红军传统、在战争年代没有经历过严峻考验、历史不长、作风不硬的部队,将一律裁撤。而哪些善打硬仗、恶仗,部队有一种能压倒一切困难和一切敌人的,有光荣传统,有光辉战绩的部队将被保留。这条原则,一直持续到现在。可以说,现在保留下来的部队,如果你细一查,全都符合这一原则。 

无论哪个师
全都是英雄部队
180师是我军建军历史以来,与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中红34师并列的唯一被成建制失利的两上特例,据军事科学院资料表明,此役180师被俘近7000余人。约占整个志愿军战俘总数的近70%。 

导致180师被歼的原因很多,但通过多年来军内外战史专家的研究来看,以及近些年解密的一些资料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3兵团指挥员处置不当,指挥不力,没有尽到责任。当时志司将进行战役转移的电报发各兵团后,3兵团副司令王近山没有认真研究本兵团的态势,也没有具体部署各军转移的顺序和方法,只是把志司电报转发各军就什么也不管了。之后,王近山率兵团指挥所自行转移,并在转移时关闭了电台,致使60军和志司均无法联络3兵团。据当时60军军长韦杰事后回忆,由于看到180师位置危险,曾请示兵团是否将180师向后撤,但由于未能联系上兵团,从大局的角度考虑,只好让180师单独孤悬敌后,错失了避免被包围的最好时机。后来彭总曾为此把王近山骂的狗血喷头。认为王近山完全没有一个高级指挥员的头脑。不负责任。 

二、上级的指示电报让180师左右为难。志司和兵团在给60军的电报中要求180师掩护兵团主力及整个中集团的转移,必然坚守在春川以南,这个电报是导致180师最终被包围的致命所在。据韦杰和180师师长郑其贵回忆,眼看美军从其翼侧迂回该师,但考虑上级电报要求,始终不敢放弃所据守的阵地。而后来接到军部要求突围电报时,又接到三兵团发来的,要求在转移是一定要妥善处置好伤员,不准遗弃伤员的电报。这就使师指挥员难以定下决心进行突围。当时180师有1000多伤员,其中有数百人无法带走。师党委召开作战会议研究突围问题时,就是伤员如何处置没有办法,因此会议开了一天也没有定下决心。 

三、180师部队基础薄弱,指挥员素质不强也是造成突围不成的重要原因。180师是解放战争后期由晋冀鲁豫军区地方部队升级而编成的,在战争中没有打过太多的硬仗和恶仗。特别是部队到达四川后,已接到了准备地方化的指示,师已经兼任军分区。在接到军委命令后,紧急收拢部队,进行动员,迅速整编出动到朝鲜,部队中许多骨干已经流失,编入了大量的新兵和国民党起义官兵。特别是该师师长已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部队没有师长,由政委郑其贵改任师长,而部队又没有来得及配政委,致使部队基础更加薄弱。 

作为师长的郑其贵,其军事素质高低暂且不论,但其性格上优柔寡断却是比较明显的,这在一些熟悉他的人中都很清楚。正是由于郑的性格缺陷和优柔寡断,在部队发生严重危险时,出现了惊惶失措,失去了正确判断形势和果断指挥的信心。当部队面临险境的时候,郑其贵迟迟不能定下决心,一切都要等上级指示。而郑在发现部队被围后,又为怕被美军测向发现,指示参谋长销毁密码,破坏电台,错误的实行了无线电静默。结果是一方面无法与上级进行联系,另一方面也无法接收到上级指示。据当时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回忆,当后来发现180师十分危险时,整个志司,三兵团和60军的所有电台均集中呼叫180师,可就是联系不上,急的三级首长象热锅上的蚂蚁。有心告诉180师快速突围的方法和路线,却因电台不能沟通而无法进行。 

四、指挥失当和决心错误也是导致最终失利的重要原因。据后来180师突围出来的指挥员回忆,在发现全师有被美军迂回包围的时候,参谋长即向师长提出应收拢部队,适时后撤,以防止被合围,但由于师长决心犹豫,一直未置可否。总怕与上级的指示不符。而当发现美军坦克到达师的后方地域初时,如果决心果断,坚决突围,全师也完全能够突出去,因为当时进入180师后方的美军,只是李奇微试验的由少量坦克装甲车组成的快速支队。其目的只是要求与志愿军保持接触,并没有发现也没有真正形成对180师的合围。而实际的合围是过了一天,在美军步兵主力到达后才真正封闭了包围圈。因此,,这时美军部队的相互间隙很大,有很多空档可以利用。当时同时被美军隔断在敌后的并非只有180师一支部队。27军81师全师、12军31师93团全团,均被隔在敌后,但由于这些部队的指挥员大胆沉着,决心正确果断,部队英勇顽强,行动坚决,均能在敌后纵横数百里后全军突围成功。而180师在发现被隔断后长达三天都没有定下决心,坐看突围的可能机遇逐渐丧失。 

另外,在决定突围的方向上,师在召开党委会时,产生了有二种方案,一种是全师集中主力向北,取捷径突围,另一种是先向东,再向北通过迂回突围。而最后实际采取了向北突围的部署,因为美军已经发现180师被围,因此重点在北部方向进行了堵截准备,180师的突围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在决定突围形式上,也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是采取过去在国内抗日战争和内战时的方法,分散突围,另一种是全师以二个梯队,实施集中突围。最后180师定下了分散突围的决心。对于这种突围方式是否正确,目前无法定论,但实际表明,采取分散突围的方法,还是遗弃了大量伤员。最终全师只突出了3000多人,但其中538团采取了全团集中突围,全团突出了1000多人,是180师唯一保持建制完整的部队。而27军、12军等突围成功的部队,也无一不是采取集中突围,先向翼侧转移,再向北突围的方法。这只能说明,当时180师的突围方式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180师全师失利的事情已经过去50多年了,但这却是我军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失利。180师的失利表明,部队的传统习惯和历史特点,往往在遇到强敌和恶仗硬仗的时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据说,在1984年全军裁军100万时,在确定裁谁留谁的问题上,就举出了180师这个教训,因此,当时确定,凡是没有红军传统、在战争年代没有经历过严峻考验、历史不长、作风不硬的部队,将一律裁撤。而哪些善打硬仗、恶仗,部队有一种能压倒一切困难和一切敌人的,有光荣传统,有光辉战绩的部队将被保留。这条原则,一直持续到现在。可以说,现在保留下来的部队,如果你细一查,全都符合这一原则。 

不错,不错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军事武器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志愿军180师师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