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材谢斧斤 公斤的单位是什么么意思?

结婚时狮子盖红布是什么意思-55BBS 我爱购物网
&&结婚时狮子盖红布是什么意思
结婚时狮子盖红布是什么意思
阿昌族的过年习俗 14 作者:文图 曹先强 来源:《云南民族》2011第三期 浏览评论 0 条春节是中华民族普天同庆、万家团圆的传统节日。阿昌族也过春节,阿昌族的春节庆祝活动,从腊月到正月,是富含独特民族传统,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年俗活动。大年三十户主抬祭祀品、叠纸钱,率领儿女祭祀寨神,先祭祀寨头,再祭祀家堂祖宗,最后举家共进团圆年饭。除夕晚上,主妇挑灯到菜园挖坑,点一蓬瓜,点一窝豆。传统观念认为,除夕晚上抢栽的瓜豆、瓜秧和豆苗,更易丰收。除夕老人熬夜守岁,凌晨童男吟诵财门调,从大门外到堂前,逐户开财门。初一女人休息,男人凌晨争挑第一担水,老人清晨供斋祈福。初一不能舂碓,要给农具、果树、牛马贴红纸条,早饭后全体青壮年村民敲锣打鼓去远山砍秋杆。初二阖村举寨树秋架、祭秋神,当晚在秋场舞狮子,说四句,唱灯调。当年安排要玩春灯的乡村,所有参加玩灯者,要净身净手,清一色男性躲到乡村小树林,熟悉彩排戏文台词,以准备在初二晚上,在乡村秋场戏台上,闪亮登场。春灯表演从满天星空的大年夜,持续表演到皓月当空的小年正月十六,才曲终人散。初二开年后,新媳妇回娘家拜年,按家族“割道”,一家家吃春客。阿昌族男女老少,穿着节日艳丽盛装,高高兴兴过新年,姑娘小伙走村串寨,谈情说爱,¬风雪迎春。直到正月十六,秋头户主邀约寨人拆下秋架,谢送完秋神,议定好来年的秋事社祭活动后,春节宣告结束。祭寨神祭寨神是阿昌族春节的传统年俗、古老民俗。阿昌族崇尚原始宗教、崇拜自然。自然崇拜的核心是万物有灵,多神崇拜。寨神,是神格最高的神灵。用阿昌族语言,梁河县叫“瓦当”,“瓦嘎”;陇川县叫“色曼”“色勐”。每年春节大年三十,需要举寨出动,家家户户都要敬拜。寨神,一般设在寨头村边,通常是一棵大树古树老树。在阿昌族社会生活里,有寨神驻足的地方,一草一木,都具有神圣的神灵附体,因此,全体族群成员,都自己自觉的维护乡村寨神附近的古树古木,把寨神依附的大树叫神树。村村寨寨,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谁都无权乱砍滥伐,并且人人都有保护其原生态的义务。这是中国乡村最震慑人心的村规民约。春节祭祀寨神祭祖的古老历史传统习俗,千百年来,一直在乡村盛行。阿昌族的寨神祭祀活动,是一件原始而庄严、虔诚而神圣的事情。由德高望重的男性寨中长辈领衔祭祀。女性不能到场参加。阿昌族的传统观念中,有浓重的性别意识。在祭祀神灵的原始宗教活动中,或多或少地带有世俗的观念,去奉献神奇的崇拜对象,去喜悦至高无上的神灵。因此,在原始祭祀场,几乎清一色是男子,爷爷率领儿孙,父亲带领儿子。没有男人在家的户主,女人准备好祭品,请血缘相近的家族男子帮助带往寨头祭祀寨神。祭秋神阿昌族地区的广大乡村,有春节祭祀秋千神的习惯。每年的春节,村村寨寨,都要虔诚祭祀秋神。每年春节初一,去砍清一色的栗树,初二举寨树立秋杆,一直到正月十六撤秋,送谢秋神止。祭祀秋神仪式,相当繁琐,十分隆重,非常具有民族民俗、历史人文、传统文化价值。滇西阿昌族地区,当年有儿子结婚的人家,约定俗成是当年组织祭祀秋神活动的秋头。春节除夕,秋头要逐家逐户,去敬烟邀请大家帮忙助力。初一清晨,秋头要准备好祭祀品,置办好谢山神的鲜肉一小块、糖两坨、粑粑几块、米酒一小瓶,纸钱、香烛一对。组织乡村父老敲锣打鼓,将乡村扛秋男子欢送出寨门,前往远山砍秋杆。初二,由秋头邀请寨长、寨中长辈,组织父老乡亲,树秋架,祭祀秋神。树秋时,阿昌男子没有使用任何安全保护装置,赤手空拳,在高高竖立起来的秋千架上,操作自如,令人肃然起敬。祭祀秋神活动,通常是在寨佬、寨长,或者在男性长者主持下,敲锣打鼓,杀鸡备酒,伴随全套礼仪和精美祭祀辞,举寨进行。阿昌族原始宗教的观念中,秋神看不见、摸不着,只在各自心中。秋神的驻足处,是八棵粗大、高挑、标致的头秋的顶端。这八棵头秋在秋场上分成四组,对向并排分列,一边四棵,组合成一个高度很高的门形秋架。因此头秋又按大小、长短分别称作:头门、二门。头门、二门都被秋头用专门买来的红布,恭请寨主挂在秋杆尖上。阿昌族乡村小伙子,只要能在扛秋杆时扛回头门、二门,全寨赞扬,全家荣光。阿昌族祭祀秋神活动中,竖立秋杆,拆除秋架时,女人不能参加。平时里,女人可以使秋千。而且,阿昌族男女老少,都喜欢使秋千。创造有许多阿昌族秋千使法。民间比较流行的有:单脚踏板的“甩秋”、“镰刀秋”,双脚立板的“姑娘秋”。使秋千者一会腾空,一会府冲。时而像雄鹰展翅,时而像猛虎捕食。乡村出了许多秋千高手。祭灯神祭灯神是阿昌族春节将祭秋神与玩春灯有机结合的一项祭祀活动。每年的大年初二,男女老少,在刚刚搭树起秋千的秋场上,兴致勃勃,观看阿昌族独特的年俗活动--玩春灯。从初二至正月十六,整个长长的春节,阿昌族都在乡村秋场接灯神、送灯神、祭祀灯神、舞狮、说四句(四句诗)、玩春灯,欢歌起舞。玩春灯的乡村,先玩给全体乡村父老乡亲的迎新春、贺新春总灯,然后,一家一户,春灯狮子一家家一户户拜访,去给户主,舞狮子开财门。所有参加玩灯者,从初二晚上,在乡村秋场戏台上,闪亮登场。春灯表演从满天星空的大年夜持续到皓月当空的小年正月十六,才曲终人散。这是阿昌族传统年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滇西的阿昌族山寨,正月十五元宵节,村村寨寨,要在鞭炮声中,拆除秋架;要在鞭炮声中,喜谢秋神。祈求保佑乡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吃春客”在滇西阿昌族地区,在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年的新婚夫妇,要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在娘家拜年的“吃春客”活动。此后,新媳妇将要与新郎官结伴从娘家返回夫家。清晨,娘家人要隆重的置办酒席,款待家族亲戚、亲朋好友,欢送新人。春客开始时,叫吃窜客;结束时候,叫吃辞客。家族及娘家人的窜客、辞客,会像办婚礼一样,亲朋云集。会置办一些礼物钱财,送给新人。娘家人送给儿女的小鸡子一对、小猪仔一对,岳父母支持信任新人,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安家立业,叫他们带回夫家去,好好过日子。出门前,一对新人,在堂前磕头、跪拜父母、岳父母,家族长辈则教育新人回去后,要团结和睦、尊老爱幼、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因此,元宵节的乡村,到处都是走亲戚的新人。他们依依不舍地跪拜亲情故土,难舍难分的告别恩情亲人,眼泪汪汪地回家,恋恋不舍的挥手别离热热闹闹的春节过年,回归乡村生活,开始艰难的成家立业,开始乡村忙碌的春耕生产!滇西阿昌族,春节开始竖立的秋千,点燃的春灯,红红火火,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闹元宵中,拆秋,封灯,热热闹闹的年事活动结束了。到城市做工人的要回城上工,在乡村就学的学生要返校上学,在农村的广大农民要备耕播种。乡村的布谷鸟,在枝头催叫春耕生产,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在春天里开始耕耘!在万象更新的春回大地中,开始春天的故事!
3条其他回答
2012年7月份搬家黄道吉日:公元日 农历05月(大)19日 星期六 巨蟹座冲:冲猪(癸亥)煞东宜:结婚 开业 立券 祭祀 祈福 动土 移徙 搬家忌:造庙 安葬公元日 农历05月(大)21日 星期一 巨蟹座冲:冲牛(乙丑)煞西宜:结婚 纳采 出行 祭祀 祈福 解除 移徙 搬家忌:动土 安葬公元日 农历05月(大)25日 星期五 巨蟹座冲:冲蛇(己已)煞西宜:搬家 移徙 安床 开光 祈福 求嗣 进人口 开业 交易 立券 出火 拆卸 装修 动土忌:结婚 破土 置产 栽种 安葬 修坟 行丧公元日 农历05月(大)28日 星期一 巨蟹座冲:冲猴(壬申)煞北宜:结婚 开光 出行 理发 作梁 出火 拆卸 装修 开业 交易 立券 挂匾 动土 搬家 移徙 安床 栽种忌:伐木 祭祀 纳畜 祭祀公元日 农历06月(小)07日 星期三 狮子座冲:冲蛇(辛已)煞西宜:祭祀 祈福 求嗣 开光 伐木 出火 拆卸 搬家 安床 装修 动土 上梁 挂匾 纳畜忌:结婚 栽种 行丧 理发
修坟 行丧 作灶公元日 农历06月(小)11日 星期日 狮子座冲:冲鸡(乙酉)煞西宜:结婚 纳采 订婚 祭祀 祈福 求嗣 开光 出火 出行 拆卸 装修 动土 进人口 开业 交易 立券 挂匾 搬家 移徙 安床 栽种 入殓 破土 谢土 安葬忌:掘井 伐木 纳畜 合寿木2012年8月份搬家黄道吉日:公元日 农历06月(小)20日 星期二 狮子座冲:冲马(甲午)煞南宜:结婚 祭祀 祈福 斋醮 动土 移徙 搬家忌:开业 安葬公元日 农历06月(小)23日 星期五 狮子座冲:冲鸡(丁酉)煞西宜:结婚 订婚 纳采 出行 开业 祭祀 祈福 移徙 搬家 启钻 安葬忌:动土 破土公元日 农历06月(小)24日 星期六 狮子座冲:冲狗(戊戍)煞南宜:结婚 订婚 纳采 祭祀 祈福 求医 治病 动土 移徙 搬家 破土 安葬忌:开光 针灸公元日 农历07月(大)07日 星期四 处女座冲:冲狗(庚戍)煞南宜:结婚
出火 拆卸 祭祀 祈福 开光 伐木 动土 开业 交易 立券 搬家 移徙 安床 纳畜 入殓 安葬忌:栽种 作灶 针灸 出行公元日 农历07月(大)13日 星期三 处女座冲:冲龙(丙辰)煞北宜:纳采 订婚 开光 出行 解除 安香 出火 拆卸 搬家 移徙 装修 上梁 安床 栽种 纳畜 会亲友 安机械 经络忌:伐木 谢土 行丧 祭祀 作灶 动土 破土 安葬 祈福公元日 农历07月(大)15日 星期五 处女座冲:冲马(戊午)煞南宜:结婚 祭祀 祈福 求嗣 出火 出行 开光 解除 拆卸 装修 进人口 安香 交易 立券 搬家 移徙 安床 动土 破土 谢土 安葬 入殓 除服 成服忌:斋醮 开业 开仓 作灶 造船避开您们生肖的冲日和自家大门朝向的煞向后可任选搬家吉日。吉时:避开15-17点的冲时后任选。恭帜乔乔ㄖ玻“峒蚁八祝海龉┠慰迹(一)「六组物品」先入宅 迁移(搬家)前要先准备下列六类日常生活之必须品.米:用「米桶」装八分满的米.米桶Y放一个红包,内藏纸币,茶叶及九个铜钱(或硬币).2.水:用「水桶」装七分满的水(水要从「旧居」处取).3.碗筷: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碗筷,双数为吉.4.畚箕,扫帚一对,上面绑红布.5.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的内衣裤,枕头及床单.6.旧有火炉,锅子及风扇.搬家时将上述六类日常用品於择定的吉时先搬进新居的厨房,然后其他物品才可搬进新宅.如恐迁移后水土不服,另可携带一块旧居的泥土及姜入新宅.而要远行(出国)之人带点米及泥土随行,对克制水土不服听说颇为灵验的. 乔迁离开旧宅之前,应在房间留下一个「旧的钱包」,内放五枚硬币,在厨房留下「两个鸡蛋」及「一封红包袋(利是)」(「红包袋」(利是)内放「柏叶」及双数币值的「纸币」一张).「最后一件物品」或「最后一个人」要离开旧宅时,记得在旧宅之门前先洒一些米,然后才锁门离去.(二)祭拜新宅「地基主」搬入新宅后,当天下午黄昏时分,依习俗通常要祭拜「地基主」(第琪子).听说「地基主」为「土神」或「宅神」,每栋房子都有,祭拜「地基主」能保家宅平安.或说:「地基主」为宅地的先住者,俗称「开基祖」.因后来宅第被别人侵占或沦落别人居住,俗信应祀拜之,始免於祸害.传说中的「地基主」,身材不高,祭拜时要在厨房门口或新宅之「后门」处,且摆放供品的桌子不宜太高.祭拜「地基主」的供品如下.家常饭菜(俗称「便菜饭」):一碗饭,一肉,一菜及一汤.2.酒三杯.3.红烛一对.4.三柱香.5.寿金,刈金及土地公金等「纸钱」.待「三柱香」已燃烧三分之一以上时,即可在新宅大门口旁,焚烧「纸钱」(寿金,刈金,土地公金).烧完纸钱,收拾供品,祭拜「地基主」的仪式即算完成.四,迁移(搬家)民俗喜忌人们於「婚丧喜庆」时为祈求吉祥徵兆,自古以来民间即流传著一些喜忌的习俗.迁移(搬家)时,亦有一些应注意的民俗喜忌.搬家当天尽量说些吉祥话.2.搬家当天家人不可哭哭啼啼的,不可乱发脾气,不可打骂小孩子.3.搬家时不可和别人打招呼.4.搬家当天不可午睡,也不可在新宅午睡,否则日后易生病.5.搬家当天晚上,就寝前,应先躺下五分钟左右,随即起床再工作一下,表示「睡了还要再起床」(平常小孩睡新床亦然,先躺一下,就要其起床,不可直接入睡,表示「躺下还要再起来」),否则日后易生病.6.搬家当天,宜在新宅煮一些开水及将电风扇在家中四方吹拨,以求「风生水起」.7.当天晚上宜煮些甜汤圆,甜品,全家共食,表示一家团圆,甜甜蜜蜜之意.8.搬家时要严防动到「胎神」.家中妇女有身孕时,尽量不要搬家.万一非搬不可时,要让有身孕的妇女先行离开旧宅现场,且在旧宅每搬动一物,先用「新扫帚」扫一扫,如此可避免动到「胎神」.(「通书」均有记载每日「胎神」所占的位置,可参阅「胎神逐日所占游方定局」) 四,结语为应忙碌,异动,日趋频繁的现代工商社会,人们迁移(搬家)之需,整理「迁移(搬家)入宅择吉」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准备迁移者有所帮助,都能避凶趋吉,阖家平安
大冶婚嫁习俗:“哭嫁”经过历史长河的源源滚动,祖籍赣西的大冶人有许多风俗习惯已受到周边习俗的影响,而有些习俗却完好保存了下来。像大冶人结婚,一直沿袭的是赣西土家族的“哭嫁”风俗。 一般,姑娘在接到男方通报结婚的日子前十天半个月,就不会再出门做活儿。而是在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请亲邻儿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哭是有规矩的:一般哭三五天,也有长达十天半个月的。其主要内容为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恩、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 哭有曲调,抑扬顿挫,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哭唱结合艺术。哭时以“嗡”、“蛮”、“啊呀呀”等语气词,一泣一诉,哀婉动人。如“哭妹妹”:回忆与妹妹一起度过的好时光;又哭爷(音“伢”)娘:追诉母女情深;娘哭女:寄托着母亲对女儿的挂念和期望。哭嫁习俗流传久远,反映了当地人至情至性的本色,女儿即将远门,那些晶透的泪珠是对母亲和故土的厚爱,母亲脸上泉涌的泪水是对女儿毕生的忠告和爱惜。那般深情,只有大冶人自己了然于心。大冶过年春节习俗1、时间。大冶地区过春节的时间一般都是大年三十,即一年的最后一天。但是有部分刘姓人家是大年二十九,年底前的一天。据传是说刘姓的祖先特别期待过年,所以把过年时间提前了一天。2、烤火。大年三十晚上一般是一家人围在一起烤火,因此一般人家都要提前几个月为这一天晚上准备一个大树桩,火越旺表示来年生活越红火。3、拜年。在大冶地区把大年三十过完后,年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拜年了,五伏以内的亲属都要相互拜年,拜年的形式是到对方家里去一下,送一点糕点和一两斤猪肉。并且拜年时间还有讲究,大年初一是给最尊敬的亲属或者亲戚拜年,如给爷爷奶奶、父母、丈人丈母等拜年,在这一天拜年表示对这个人最尊重。大年初二是给过去一年家中有去世的人家拜年,如果谁家中过去一年有去世的亲属,那么这一天他的所有亲戚都要在这一天早上在他家族的祠堂里,给故去的人拜年。这一天你是不能到过年一年家中没有去世亲属的人家的家中去的,去了就是忌讳,是诅菹别人来年不好。从初三开始,就是给除了上述两天以外的亲戚拜年了。时间越靠后,表示亲戚关系越疏。4、上灯。在大冶地区大年三十和初一、初二以及正月的十四、十五、十六这六天必须把家中所有的灯都点亮,到处都灯火一片。据传是人间触怒了上天,玉皇大帝要惩罚人间,要在那几天让人间活海一片,不知道谁走漏了风声,人间所以在那几天把家中所有的灯都点亮,让玉帝老儿误以为人家已经发火,以此来辟邪去祸。5、游鼓锣。即在上灯的那六天,村中所有的青少年打着鼓锣到每家每户门口,到的人家必须放鞭炮,鞭炮越长表示越热情,还把糕点和香烟招待游鼓锣的人。6、赌铜钱。即用中间有孔的两个古代铜钱,让他们旋转起来,然后用碗盖住,如果两个铜钱停止旋转时朝上的面一样,就是“洞”(谐音,不知真实意思),不一样就是“隔”(谐音,不知真实意思),然后让大家来猜是“洞”还是“隔”,猜对了的就赢了,猜错了就输了。从打赌用的工具来看,这项活动肯定都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了。7、玩龙灯狮子灯。即在正月初六以后,大点的村庄组织一个龙灯狮子灯的,组织村庄的所有女婿外甥在那段时间都要去帮忙,然后其它地方都去表演,祈祷给到的地方带来风调雨顺。8、小禁忌。如大年三十那天米饭要做多点,表示年年有余,过年期间吃饱了只能说“有了”,睡着了只能说是“享福”了,大年三十晚上不能摸地面,大年初一用过的水不能倒外面,必须倒在家里集中起来,等到初二那天再倒。大冶民间建筑习俗建 房 起 梁 礼 仪 大冶的乡村建房起梁,一般都要举行起梁仪式,只不过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从而决定有的仪式非常隆重,有的仪式比较简单而已,但是它们都充满着浓郁的乡情。在仪式中,一般由木工掌墨师傅唱主角。现择较为隆重的仪式予以介绍: 先做准备工作。 东家在堂屋中间放一张方桌,桌上放两块砖,并将梁背来横放在桌子上方,蔸子放在东方,把梁搁稳,金口紧靠中梁的前边,纱帽排放在中梁前桌面上,还有香碗一个,红蜡烛两支,茶碗两个,碗内放清香一筒、黄表纸一刀、酒壶一把、酒杯三个,两袋粑粑和糖果,青布一匹,五尺长的红布(俗称五尺红)两块,有名望的木瓦工各一个,红斧头若干个(按参加仪式的木瓦工师傅人数而定),香烟几条,活雄鸡一只捆好,丢在桌子底下。木工掌墨师傅把斧头、墨斗、曲尺放在桌子上,五尺斜靠在桌子前方;瓦工的瓦刀、挂尺放在右桌方。 准备工作就绪,木瓦工和东家洗手洗脸,然后,东家把烛发燃,点香敬神,请木工起梁。 木工掌墨师傅走到桌前说:“伏以,鲁班来得迟,正是起梁时。”若是早晨,则说:“伏以,鲁班来得早,此刻起梁好。” 接着,木工把青布搭在梁上,从梁头搭到梁尾,将五尺红挂在五尺上,斧头红系在斧头把上,点几柱香,向上作一揖,在桌上香砚内装三香;转身向前门作一揖,在大门前插一柱香,瓦刀底下插一柱香。 开始上梁。 木工掌墨师傅用斧头敲打梁头说:“梁木听封!” 人回到桌子前面,面向梁木说:“叫声梁木,细听分明,汝生在仙山上,长在峻崖下,乃是稀世良材,气候已成,正堪大用,无师有官,神听处士,木听匠人。吾今封汝为正堂中梁(俗称担梁),汝曰:日间高镇华堂,以照百业兴旺;夜来正气浩荡,当保万事平安。特此封来,汝谨遵匠人之命。” 封梁后,祭梁。 先用酒祭。拿壶,呼喝《赞酒壶彩文》;斟酒,呼唱《赞美酒彩文》;祭天地诸神,呼唱有关彩文,且每呼一句,就点一柱香,洒一杯酒,烧一张黄表纸,共点十一柱香;将三杯酒分别洒在梁口、梁腰、梁园,并呼唱:“一杯酒祭梁首,代代忠良;二杯酒祭梁腰,东君时来运来,步步高升;三杯酒祭梁园,代代点状元。” 再鸡血祭。把桌下雄鸡公拿上来,举于桌前,边呼唱《鸡血祭彩文》,边掐破鸡冠,将冠血分别擦在梁口中墨、梁头、梁腰、梁园、五尺上。呼唱内容多为恭贺话。鸡血祭完后,就把鸡往前一丢说:“金鸡飞过梁,子子孙孙在朝堂。” 接着,大喊一声:“戴彩帽!”其他木工把纱帽递给他说:“上梁枕!” 梁枕挂好后,就升梁。 木工掌墨师傅喊:“升梁先升东,子子孙孙在朝中;升梁后升西,子子孙孙穿朝衣!” 两边来人把搭梁布挽好,抓紧金口往上升,说:“两脚踏云梯,两手抓龙须。”脚踏着云梯步步登高,说:“梁上一穿,一品朝官;梁上二穿,龙凤呈祥;梁上三穿,金玉满堂。” 梁托上去后,合中柱的金口时说:“你摇什么头,摆什么尾,张郎叫你俩吻嘴,鲁班叫你开金口,金口对金口,金银堆的高北斗。”到此,起梁的师傅,左手稳住梁身,右手抓住斧头,严阵待命。 紧接着,就进入起梁仪式最热闹,最活跃最吸引人的高潮阶段。掌墨师傅捧梁呼唱《起梁彩词》:“伏以,伏以!天开黄道,紫微高照。是以日吉时良,适才有仙风拂面,顿觉心血来潮,抬眼望,只见天空云飘荡,……”等有360句,其内容大都是祝福主家的恭贺话,语言、活泼、风趣掌墨师傅每呼唱一句,其他的人就齐呼一声“喜呀!” 呼唱完《起梁彩词》后,梁归位,掌墨师傅说:“斧头落地,顺顺遂遂。”或说:“斧头落地翘几翘,今后就有报子到,先报尚书,后报阁老。”然后,师傅们就把斧扔下来。 接着,掌墨师傅把梁布搭在前后陪梁和中梁的中墨上,说:“前搭金,后搭银,中间搭的聚宝盆。”并燃放鞭爆以庆祝。随后,瓦工师傅站在墙头上呼《粑粑彩》。 瓦工拎着粑粑包裹,举起来呼道:“粑粑香又甜,待我说根源,七月耕,八月种,十冬腊月土块缝,……”其呼唱的内容是恭贺主家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有百余句彩词,边呼边洒粑粑,他在上面每呼一句,下面的都齐和一声:“喜呀!”并争抢粑粑吃。 至此,起梁的人都下来。掌墨师傅又给东家送恭贺:“紫金梁,紫金梁,紫金梁高万丈,前檐高来前门高。好待麒麟送贵子,不须下金雕。中梁高来中堂高,好坐新科状元郎,清正胜老包。大厦落成好气象,财源滚滚八方来。恭贺东家:发子发孙,发贵又发财,荣华富贵万万年!”恭贺完后,东家要封礼,并将准备好的几条香烟分给诸位师傅。随后宴请诸位师傅和亲朋好友。 起梁仪式才告起来。
首先是看和你在一起的人它们家是什么民族的【婚俗】     壮族的村寨一般由若干姓氏成员所组成,没有氏族组织,具有明显的村社特征。壮族婚姻的基本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各支系都普遍实行氏族外婚,但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土人”家族在四代以外即认为没有宗亲关系,可以通婚。舅表姨表可婚,姑表不婚.“依人”氏族外婚多行单线姑舅表婚,姑母之子与舅父之女可婚,但严禁舅父之子与姑母之女通婚。历史上,壮族曾普遍实行早婚,根据有关地方志书记载:“依人,多早婚”,婚姻形式基本实行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双轨制。男女青年婚前有社交自由,但双方即便情投意合,也需征得父母同意后才能结婚。自由婚姻的主要方式是男女青年通过唱山歌择偶。此种方式当地谓之“唱流”或“赶风流”。长期以来,在壮族婚姻生活中已成为一种制度,直至解放前后,广南一带壮区仍然十分盛行。在壮族社会中,男女通常在十二三岁起就须学会唱几首山歌,到十七八岁时,必须能学会即情歌。唱山歌地点有着严格规定,无论在僻静的山村,或于街日闹市,都必须是大家所公认或任何人都能看见的地方。时间则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而定。各地每年举行次数不一。“沙人”每年多在正月第一个大街日和二、三月举行。“依人”于每年栽秧前收割后举行。届期,未婚男女和已婚但未“坐家”女子各携带米花糖、花糯米饭以及小手巾、小镜子等物品,在固定场地对唱山歌。倘若某一小伙子爱上某一姑娘,集体对唱阶段便可竭力向她投送秋波,若姑娘也有爱慕之意,双方即以山歌一问一答自成一对。对唱完毕,可坐下互相宴请,互赠随身携带的小件物品以示信物,以后逢街日或节日并可邀约订期相会。通过唱山歌结交的情友,日后即便情投意合,男方也要聘请媒人作形式上的求婚。  媒人说婚通常要进行若干次,第一二次去女家,若女方父母亦有意,则以便饭招待。如此往返三五次,即可议定亲事,并以“合八字”订婚。订婚礼银很重,一般须送与女子全套银制饰物。 父母包办婚姻,在壮族中亦占有一定地位,男女通常在十三四岁、有的早在七八岁就被双方父母“合八字”定了终身。 壮族社会普遍保留着结婚后、生育前“不落夫家”的婚姻 习俗。女子婚后第三日即回娘家长佐,待怀孕后才正式到夫家生活,此时即称“坐家”或“落夫家”。其实,此乃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一种风俗遗留。已婚女子在“不坐家”期间,社会观念仍认为是姑娘,有权与青年男子对唱山歌和进行其他自由社交。但若与其他男子发生性关系以至怀孕,如被发现,须由“寨老”调处,对通奸男子进行处罚,处罚方法通常是以五尺红布挂于门上,表示为原夫“接红” ;同时赔偿原夫部分礼银,以示歉意。此种情况,多不离婚,甚而原夫父母竞为其子解嘲,劝子无须介意。如通奸男子将女子拐去,原夫有权邀亲友追究,拐骗者必须向原夫退赔全部札金。已婚女子“不落夫家”时间一般以是否怀孕生子为限,若三五年仍不孕,而且弟妹已长大结婚,这时即便不孕也得“落夫家”,反之则行改嫁。壮族有招赘习俗,招赘女家通常要派媒人到男家说媒,从妻居男子改与女家姓。夫死妻子可以改嫁,也可以转房。但转房仅限于兄死弟无妻而嫂转为弟妻。【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作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扫描下载客户端霏雪录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霏雪录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霏雪录》系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十,类三,杂说之属。作者为明末镏绩,字孟熙,山阴人。该书分上下两卷。本书主要记录先世传闻、梦幻诙谐之事和对旧诗词进行辩核疑义等,内容较为庞杂。作者曾与元末诸老交游,其论述、心得依据。对后学具有一定影响。又&&&&名四库全书·霏雪录类&&&&别钦定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霏雪录》●钦定四库全书
(明)镏绩 撰霏雪录卷上
(明)镏绩 撰
余读史记秦本纪帝舜曰咨尔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後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玊女引皇甫谧云赐之玄玉妻以姚姓之女也余以为不然按礼诸侯取天子之女辞曰请君之玉女与寡君共有敝邑事盖尊贵之耳何广谧皆不之考而妄为是臆说耶即为玄玉当与赐皂游连书何故於妻女之间赘一玉字世称太史公善叙事其深僻又如此哉
人问谓门下士为桃李出处或举桃李不言答之非也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者谓桃李本不能言但以花实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迳也以喻广虽不能出辞能有所感而忠心信物故也此桃李正指广耳狄仁杰荐姚崇张柬之等或曰天下桃李尽在公门此其出处也乐天和令公绿野堂诗有令公桃李满天下之句是唐人已用之矣
李长吉诗七星贯断姮娥死七星北斗也贯相连属也姮娥指月而言其意谓七星不断姮娥不死期君之夀与造化同终犹云泰山如砺黄河如带耳吴西泉以七星为劔名失其旨矣
起复者丧制未终勉其任用所谓夺情起复者也如欧公晏元献神道碑明年迁著作佐郎丁父忧去官已而真宗思之即其家起复命淮南发运使及丧父经营起复是也今人不考例以服阕为起复误矣宋制衔上亦带书如起复左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臣是也
嵇叔夜绝交书曰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注东观汉记曰再徴载病诣公车尚书勑郁自力受拜郁乘輂白衣诣止车门台遣两当关扶郁入拜郎中曰汉置当关之职欲晓即至门呼人使起然当关盖司门之人也唐李商隐诗云当关莫报侵晨客义云不遣当关报早霜是使此也
僧亦可称郎如支郎之类是也
僧亦可称君如齐已送惠空北游云君向岘阳逰圣境又欧阳詹送闻上人逰嵩山云丹梯石路君先去之类是也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云动梁尘又云馀哇彻歌也不宜於魏太子用之
魏文帝诗所忧非但一江淹杂体诗寻念非但一又契阔岂但一言非一端也
魏文帝尝言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谚曰三世仕宦方会着衣喫饭本此
诗人多用豆蔻梢头事葢比少女也本草豆蔻未开者谓之含胎花言少而娠也
菆宫菆丛也谓用木丛棺而四面涂之也记曰天子之殡也菆涂以椁加斧于其上毕涂屋
鲁哀公诔孔子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尼父盖圣人之行巍巍荡荡岂容议而諡之哉但因其字而名之曰尼父而已耳
物能复本形者则言化月令鹰化为鸠则鸠又化为鹰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其不能复本形者则不言化如腐草为萤雉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也
效贡效也唯禽兽可言若记所谓效马效羊效犬之类虞文靖题夫容乳狗诗云西旅当年效贡来是也
杯言挥者谓振去馀沥记饮玊爵者弗挥是也渊明诗一觞聊可挥
河中桑落坊有井每至桑落时取水酿酒美甚故呼为後语讹为桑郎又转而为索
郎洽恰唐人语也乐天樱桃诗云洽恰举头千万颗通作狎恰退之华山女诗云听狎恰排浮萍
传神谓之写真亦谓之写照杨诚斋题所画(周益公兄乘成居士周子中乙巳生益公丙午诚齐丁未郡人刘讷敏叔写为三老图)云刘郎写照妙通神
脚婆即今之汤婆温足器也山谷诗云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曾文清茶山又易为锡奴
少陵已上人茒斋六一居士谓僧也按齐已南唐人姓胡氏家益阳出家于大伪山寺性耽吟咏而项有瘤■〈疒赘〉时号诗囊乐山水不事请谒与郑谷沈彬僧虚中同时去少陵逺甚欧公一代伟人不应如此谬误恐别是一人
戴胜织紝之鸟一名戴鵀即头上胜也
僧称支郎始於汉不特指支遁也髙僧传云优婆塞支谦一名越本月支国人来逰汉境初汉桓灵之世有支谶译出众经有支亮资学於谶谦又受笔於亮亮学异书通六国语时人语曰支郎
尝见画古帝王手持一杖过头首施一物如银鎚様因阅朱子语类云旧见外朝官以上前导一物用水晶为之谓之主斧
诗伯氏吹壎仲氏吹篪盖伯仲是兄弟之字字伯者谓之伯氏字仲者谓之仲氏也传曰叔氏其忘诸乎又檀弓叔氏専以礼许人注云叔氏子游字以例言则字季氏者亦可谓之季氏欤
北方风俗士女以正月十六日用旧厯日纸九道为绳乱结以首尾聨属如一者为兆谓之结羊肠诗人有结羊肠词南中亦然
唐李商隐诗木棉花发鹧鸪飞又王叡诗纸钱灰出木棉花南中木棉树大盈抱花红似山茶黄蘂花片极厚非江南所艺者
唐人悼亡妓诗断肠犹系琵琶弦琵字当读如丞弼之弼
保辜字後汉时已有此语
古人首服多用白如白皮弁白接■〈罒离〉白纶巾白氎巾之类初未尝讳也但以为吉凶之别白皮弁以白鹿皮为之而加饰焉
孔氏自以下同用子字子思之子白字子上子上之子求字子家子家之子箕字子京子京之子穿字子髙子髙之子字子慎子慎之次子字子襄然则王氏之之奚足讶哉
尔雅山有穴为岫谢玄晖窓中列逺岫此用字之误也惟陶靖节云无心而出岫乃不背理耳
借书四痴五说不同李济翁作痴玊府新书作嗤云当作瓻酒器也按山谷胡朝请借书目诗句云时送一鸱开鏁鱼当从严说为是鸱夷亦酒器
今人言使酒者为有酒徳是本无逸酗於酒徳哉
予擕学生李英逰何鹤坡隐居适秦生武来语次谓予曰学而时习之注云学之为言效也某尝闻顾进士观曰北人学字皆作去声读学效声相近故著之为言字以别之徳之为言得也同例予语之曰非也先儒自有成说胡氏泳曰某某也正训也某犹某也无正训借彼以明此也某之为言某也前无训释特发此以明其义也为言谓其说如此也引经传文以证者此字义不可常训通也果如观言则政之为言正也不无之为言有也之类岂亦声相近耶武乃服予辨始悟观之妄也武又问唐彀斋文如何予曰唐君思精学博且又得乎家传人未易及也武曰顾谓唐君作髙氏墓菴记有子孙勃兴之语草木可言勃兴人岂可言勃兴此不考古之病也予复语之曰此自有来歴春秋内传云尧舜罪已故其兴也勃焉又昌黎诗有勃兴得李杜之语此其证也此观後生浅学正坐不读书之病反率尔讥评前辈非徒自妄又以罔人予特识之以为後进之戒
世称丈夫者盖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周家十寸八寸皆为尺以十寸之尺起度则十尺为丈十丈为引以八寸之尺起度则八尺为寻倍寻为常
尝见有作简谢卜地人其中用羊眠鹤飞事乃章得象母夫人练氏尝活建州一城之命其後子孙衣冠相继世传白羊眠处鹧鸪啼章家坟是也又孙锺设瓜三异人示锺葬地已而皆化白鹤飞去锺於其处葬其母後权亮休皓四世鼎峙於吴
虞阁老题画古木诗云後主拨镫法盖江南李後主云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镫法曰擫压钩揭抵导送也末句令没骨画乃徐熈子(阙)画花不用墨笔但以丹粉色传染而成谓之也镫读为灯杨铁厓与顾玉山聨句云书出拨镫侵茧帖
戸钩钥属也今人亦用之谓之门钩有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诗隔窗爱竹无人向隣房觅戸钩
三昧出释氏书乃梵语也此云调正直又云正定亦云正受圭峰疏云不受诸受名为正受又逺法师云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
诗云裁衣学水田谓袈裟也按章服仪云条堤之相事等田畴如畦贮水而养嘉苗譬服此衣生功徳也一作■〈段上毛下〉■〈沙上毛下〉音加沙葛洪字苑始改从衣耳具云迦罗沙曳此云不正色从色得名亦名壊色衣
皮日休元逵上人种药诗云药名却笑桐君少按唐经籍志有桐君药录三卷葢桐君山名在昔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指桐为姓故山得名云
箕踞者蹲也前汉史注谓伸其两脚而坐其形似箕又唐子西箕轩记箕踞者山间之容也拳腰茸肩抱膝而危坐伛偻跼缩其圆如箕故古人谓之箕踞便於赋诗便於阅书便於长啸其势如蹲猿如投竿而渔者葢长松之下滩石之上放然而舍礼法者之所为也
兄谓弟为舍弟老杜集有诗又舍弟卑栖邑是也虽谓之家弟亦可
唐栁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乃迁右司郎中谓公权也亦有谓他人弟为家弟者尝见张外史天雨送料如川诗墨迹称如川之弟为家弟
入閤之礼按唐故事天子殿见羣臣日常叅朔望荐食诸陵寝有思慕之心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见羣臣曰入閤宣政前殿也谓之衙衙有仗便殿也谓之閤其不御前殿而御紫宸也乃自正衙唤仗由閤门而入百官俟朝於衙者因随以故谓之入閤然衙朝也其礼尊閤宴见也其事杀自乾符以後因乱礼阙天子不能日见羣臣而见朔望故正衙常日废仗而朔望入閤有仗其後习见遂以入閤为重至出御前殿犹谓之入閤其後亦废至是而复然有司不能讲正其事凡羣臣五日一入见中与殿(後殿也)便殿也此入閤之遗制而谓之起居朔望一出御文明殿前殿也反谓之入閤
避家讳不为某官者五代时犹然如崩以故事当为礼仪使居俭辞以祖讳蠡改居俭秘书监至于今士大夫守之不废若国初曾鲁得之以父讳顺不受中顺之阶是也
押字谓之花字者盖唐人草书名为私记号为花书尝书陟字如五朶云时谓之五云体此花押之始也叶石林谓书名未见作楷字者如荆公亦只押石字作一横画左掠中作一圎圏详见燕语
梵志翻着韈诗云梵志翻着韈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
出退之送文畅诗字书谓两木交隂之下曰樾
舍利按佛书云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即所遗骨分通名舎利光明经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大论云碎骨是生身舍利经卷是法身舍利
舍利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髪舍利赤色肉舍利菩萨罗汉皆有三种佛舍利椎击不碎弟子舍利椎试即碎如试舎利子以童男女髪根可引缀髪上出法苑
纵踊奨劝也纵踊从臾义一也皆音揔勇
竹言上畨自是(阙)人方言上畨则成竹矣老杜诗会须上畨看成竹作去声读昌黎集和侯协律咏笋云庸知上几畨是则又可作平声岂唐人二声相通欤山谷笋看几畨成亦平声读
蓝举作平声乐天蓝舁早晚入槐亭是也作上声蓝举不来乘晚凉又卧乘蓝举睡中归又陆乘蓝举水乘舟是也
邮即今之驿故乐天棣华驿见杨八题梦兄弟诗云应有邮亭名棣华是也
行人之装谓之装囊者盖行者盛以囊槖故也史思明执懐恩索其装囊是也
世传七子入关图所乘杂牛马骡驴而巾服亦不等题者往往不知主名吾友唐君愚士亦尝题之云七骑从容出蹇驴骢马襍山犉瀛州学士参差出十八人中一半人似以为登瀛图之半也予偶阅元曹文贞公伯启集有题七子图诗曰清谭飘逸事凌迟七子髙风世所师公室倾危无砥柱服牛乘马欲何之是指晋世清谭之流按豫章黄太史题七子画曰眉山老书生作此七才子入关图作人物亦各有意态予以为之苗裔模写物象渐密而放浪闲逺则不逮也或谓七子者皆诗人此笔乃少丘壑耶山谷曰一丘一壑自须其人胷次有之但笔间那可得豫章以博洽名世其题七子止云云若此不知文贞果何所据而言之耶又虞文靖题孟浩然像云风雪髙堂破帽温七人图裏一人存是则七子乃唐人也欤
宋朝授官列衔以某阶守某官以某阶行某官者凡阶髙官卑则称行阶卑官髙则称守官以阶同则不必行守二字循唐制也
楚辞离骚经第二章名均二韵不音韵终不叶须名音眉延反均居员反韵始叶不知如何不音
胡饼今之蒸饼也髙似孙谓以胡麻着之故谓之胡饼前赵录石虎讳胡改胡饼曰麻饼缃素襍记曰有鬻胡饼者不晓名之所谓易其名曰炉饼以为胡人所啗故曰胡饼也(出通鉴二百一十八卷)
碪杵之制不同或削木为椎长尺咫许两手各持其一少陵新月犹悬双杵鸣是也古人以木为舂杵长及肩两头平拱而擣之张说只知抱杵擣秋砧是也予尝见画擣练图如此宋内府所藏物也
杼字韵书注机之持纬者即今俗所谓梭者是也簆扣音诗通释曹氏以为梭者非也韵书注梭织具所以行纬者固非杼矣吾友宛平任惟本云尝见北妪呼簆为杼此一证也庐陵张貟外昱题乘槎卷有织女弄机梭杼鸣非梭明矣又栁待制贯文集有双杼之语则愈明矣又坡翁诗亦有丝穿杼之语即指今之簆也
骨董乃方言初无定字东坡尝作骨董羮用此二字晦菴先生语类只作
古王者之屋四柱太行山似之故有王屋之名(牧菴沣州庙记)
世传江南李主作竹自根至梢极小者一一钩勒谓之銕钩鏁自云惟栁公权有此笔法黄山谷诗云江南銕钩鏁最许诚悬会
长安御沟曰杨沟以植杨其上而名或曰羊沟所以隔羊抵触垣墙也
石阙碑也古乐府石阙生口中衔悲不得语是也故司空图题裴晋公华岳庙题名云石阙苔藓上分明认取晋公题
天台山初无桃源字桃源乃秦人避世之所於刘阮事不相渉古今文人往往误用之如李渉赠长安小主人云上清真子玉童颜花态娇羞月思闲仙路迷人应有术桃源不必在深山岂以天台亦有桃花故牵合耳
今人以半夜鸡为不祥此说相传已久故唐来鹏晓鸡诗云黯黯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怕为妖半夜啼
唐韦居守晚年常有退休之志因署其居曰大隐洞命赋诗稹诗云谢公潜有已向朱门启洞门大隐犹疑恋朝市不如名作罢归园
杭州天竺寺人传每嵗秋中尝有月桂子堕余初未之信及观皮日休诗有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收拾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姮娥撒与人东城桂诗亦云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乐天尝持月斋其早春持齐诗云正月晴和风景新纷纷已有醉逰人帝城花笑长安客二十年来负早春又有出斋日喜皇甫十早访云三旬斋满欲衔杯平旦敲门门未开除却朗之携一榼的应不是别人来
唐章孝标及第後尝寄淮南相公一诗云及第全胜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路为报时人洗眼看李答之云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髙心
唐时妇女画眉尚阔故老杜北征云狼籍画眉阔或云言女幼不能画眉狼籍而濶记张司业倡女词有轻鬓丛梳濶扫眉之句盖当时所尚如此谚曰宫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狱名夏曰钧台殷曰羑里周曰圜土秦曰囹圄
芥辣古人亦用之记见芥醤必知献鱼脍是也
黄鹤楼以费禕登仙骑黄鹤憩此遂得名一曰费文禕王安石一日与论事其子雱蓬跣持妇人冠以出问曰适论何事安石曰青苗法阻不行故与伯淳计之其子箕坐大呌曰枭韩琦富弼头于市法即行耳此事怪甚其子如此则安石为人可知矣
司马温公编通鉴时手槀绩尝见数幅如人名字各分代类写书久未成或言温公利餐钱故迟迟耳温公闻之遂急结末了故五代多繁冗小人害事往往如此
宋渊圣登极三四日後昏雾四塞说者谓邪说蒙闭之兆
书之巾箱本起於北齐衡阳常手自细书五经置巾箱中诸王争效之
予性喜饮灰酒因读李长吉诗云酒喜沥春灰陆鲁望云社酒灰香似去年乃知唐人已有好之者
张外史伯雨竹枝卧瓶髙笔塜用坡翁饮隽瓶屡卧语也
刘义称韩愈鬻文之金为誉墓中人物攫而走之陈苌候阳城始请月俸尝称其钱帛之美月有获焉
唐茅山紫阳观玄静先生碑秘书郎河东栁识撰文李阳氷篆额大理司立吴郡张从申书谓之三绝碑又鲁山令元徳秀墓碑李华撰文颜真卿书亦李阳氷篆额谓之四绝
碑栁栁州集礼部瓜表淛东观察使贾全所进越山隂县移风乡百姓王献朝园内产嘉瓜二实图今山隂县十有八乡无移风乡西小江北止有与相并乡有寺俗名移风即(阙)寺也岂後人所改欤
前人墓志未有书盖石者自栁子厚亡姊崔氏夫人墓志盖石文始云凡志于墓者琢磨盖石加于其上用敢附碑隂之义段兹石而书焉是也
东坡尝有文尊义尊之目盖公在蜀时以钜竹尺许裁为双筒谓之文尊在黄州聚诸家酒于一罂谓之雪堂义尊
栁子华公绰之伯父有知人之明公绰生三日视之谓其子温曰保养此儿福祚吾兄弟不能及兴吾门者此儿也因以起为公绰字又善摄生年八十馀歩履轻便或祈其术曰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
明道先生尝憩一僧寺夜闻察察有声命火烛之乃鼠於佛脐中衔一书欲出先生取视之乃丹书也即手抄而纳旧本佛腹明日召塑工补其孔先生後如其法錬月馀人见其屋有光以为火竞趋扑之非火也遂不复錬以将成之丹涂银器所涂处即或讽先生服之先生曰吾腹中安可着此一道士拟传之比至先生已易箦矣
庆厯四年夏四月作太学五月帝谒孔子判国子监王拱辰田况王洙余靖言汉太学二百四十房千八百室生徒三万人唐学舍六千二百间今取才养士之法盛矣而国子监才二百楹制度狭小不足以容诏以锡庆院为太学置内舍生二百人
宋故事天子谒孔子庙止行肃揖之礼庆厯四年五月仁宗特再拜赐直讲五品服
庆厯四年十二月遣尚书貟外郎张子奭充册礼使仍赐对衣黄金带银鞍勒马银二万两绢二万疋茶二万斤册以漆书竹册籍以天下乐锦金涂银印方二寸一分文曰
夏国主印锦绶夏国使至京许就驿质卖宴坐朶殿
说文酺王者布徳大饮酒也(阙)出钱为醵出食为酺赵武灵王灭中山酺五日是所起逺矣孝文本纪汉律三人已上无故羣饮罚金四两
宣和间禁庶民称君主等字
宣和三年始罢辟雍省其司成以下官天下舍法皆罢复科举取士然斋课以八日试经义十八日试论二十八日试策
宣和间学官鼓节昕三昏四讲五食六升堂七还斋八集九学门以昕鼓启昏鼓阖
越绝云秦皇东逰之会稽以正月甲戍到大越舍都亭取钱唐岑石长丈四尺南北面广六尺三寸东面广四尺西面广尺六寸刻於越东山上其道九曲去越二十一里水经云登稽山刻石纪功尚在山侧竟陵王子良为会稽太守范云为主簿以山上有秦皇石刻三句一韵多作二句读之并不得韵又有字皆不详云夜取史记读之明日登山读之如流
姚令威丛语云尝上会稽东山自之颠并黄茒无树木复自小迳别至一山俗名鵞鼻山山顶有石如屋大插一碑于其中文皆为风土所剥隐约就碑可见缺画与禹庙没字碑之类不知此石果岑石欤非始皇之力不能插於石中此山险绝罕有至者
张守节史记正义云会稽刻李斯书其字四寸画如小指圎镌今文字整顿是小篆也
山谷次韵父赠松扇有云可怜逺度帻沟漊盖髙句骊汉时从玄莵郡受朝服衣帻筑小城置汉朝服衣帻其中名此城为帻沟漊东坡亦有和张耒髙丽松扇诗
乐天崔晦云博陵崔晦叔与琴韵甚清蜀客姜发授秋思声甚澹故公有绝句云清夜调琴忽有情欲弹惆怅忆崔卿何人解爱中徽上秋思头邉八九声
元稹之子名道护稹没时甫三嵗
湖州磁湖镇道士矶即唐张所谓西塞山前者也颜鲁公真卿与志和友善公刺湖州时与门客会饮唱和为渔父词志和首唱云云真卿与陆鸿渐李成矩共唱和二十五首递相评尚
胡穆秀才遗东坡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不蹶疑饮器也有古篆五字坡亦不能识
东坡尝作茶论曰除烦去腻一日之利暂佳积气侵精终身之患不少公惟以浓茶潄口齿间馀肉因而脱去且齿性便苦漱之齿愈坚以故不饮茶一日因逰诸寺饮酽茶七盏有戱书懃师壁上云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
绍兴郡学教授厅君子堂三大字宋魏了翁所篆其先本赵氏流落城东小家支以为榻洪武中教授王俊华见之舁致掲於此云
杨廉夫先生之母夫人尝梦神人授金钱一枚吞之遂娠先生先生文章事业为一代伟人岂偶然哉先生卒钱君思复尝作挽诗云生前母应金钱梦死後人称铁笛仙
龙虎山道士吴善渊谓余曰虞邵菴先生自云其母夫人尝梦羽人骑鹤抱一小儿来曰此南岳真官寄汝家养之既而诞先生
虞文靖公初善写八分未工在(阙)时阳称疾谢客一月不下楼後出以示人无不叹伏
绩之从祖祖父广信教授府君好鼓琴尝蓄一雅友琴以自娱府君卒因乱竟流落人间钱唐施彦昭牧州子也世以知琴名余尝质之彦昭曰寔良材也今在吴中士人家云
丹厓唐先生蓄一紫小砚背有纵渠若剖竹竟砚不知何制度也先生铭之曰永之竒越余归四方尔携昌余辞
宋朝以文徳殿为正衙元以大明殿为正衙有延春阁但有琉璃瓦饬檐脊
元朝万嵗山广寒殿内设一黒玉酒甕玉有白章随其形刻鱼兽出没波涛之状其大可贮酒三十馀石
初无人以花药石刻印者自山农始也
山农用汉制刻图书印甚古江右熊(阙)巾笥所蓄颇夥然文皆陋俗见山农印大叹服且曰天马一出於是尽弃所有
柯博士九思在奎章阁尝取秦汉以还襍印子用越薄纸印其文剪作片子帖禙成帙或图其様如夀亭侯印双纽四环之类为二卷余尝见之
永乐己丑八月虎入越城之蕺山指挥使王斯道命军士搏杀之
粉牋书字不经久近年作者多卤莽不精不一二年字画已漫漶矣可谓向芗林出李重光金花牋手书长短句嵗久剥落其辞不全亦一证也古人於艺必精到尚复若此矧卤莽者乎
(阙)寺碑文乃洪武丁巳夏一初仁公住普福时所撰俞紫芝书予时寓吴山普光精舍实见之撰书氏作铗岸松雪者伪耳
吴兴富家某氏酷爱松雪书画重购而蓄之积至三四箧至正末盗贼骚动某氏嘱其子曰吾家颇丰尔不能全必弃之慎勿弃此箧中物也其子谨志之後因避乱浮家往来一日开箧视之皆松雪遗迹乃大悔欲尽弃之时掌事人在侧曰郎君茍不欲愿乞鄙人遂与之寄近僧寺後为寺僧日东生所有日庋藏之遇佳客则出玩其中一砚可二尺馀衡可二尺石色如红玛瑙四縁皆刻作莲华瓣名莲叶砚本一富人家物公见而爱之管夫人以银器数事贸之富人以献公极便挥洒亦为日所得洪武间因回禄皆为灰烬惜哉
滁州清流县菱溪本名荇溪避嫌名改为菱
滁之琅琊山有六一泉盖公守滁时名之也杭之西山亦有六一泉在报恩院孤山之址公未尝至杭僧惠勤思之坡公因名此泉
江西甘矮梅先生通五经四方从学者甚众一日其徒有行台御史者谒先生於家先生款语久之求退先生曰能少留蔬食否及设馔唯葱汤麦饭而已先生曰御史岂啖此者第老夫易办耳口占一诗畀之云葱汤麦饭丹田暖麦饭葱汤也可怜试向城楼髙处望人家几处未炊烟先生之意深矣
熊太古先生在成均日初未尝有所指教诸生皆易之後一显官见先生惊曰先生乃在此耶因请说经先生正襟危坐论辨亹亹剖析玄奥殆无馀蕴诸生始叹服谢曰今日乃知为吾先生也
洪武甲子冬眉山苏太史伯衡自钱塘校文回至越馆於郡庠余与夏元賔毛鼎臣唐愚士谒之先是太史与王先生好问钱博士子予王教授俊华坐於中南面司训余师坚张彦辉王彦益坐於东序西面北上太史以齿揖元賔并坐元賔谓尝请益于松瓢(好问先生别号)固辞乃与余四人坐于南序东面北上一时人物之盛揖让之礼雍容和乐有三代之遗风焉
姑苏太平桥张茂卿家有故元诸名公合手作文会图一巨轴实竒物也盛子昭画松边伯京画墨竹张叔厚画人物王若水画鹤倪元镇画逺山赵仲穆作小序李子云书时王元中在坐亦列名其间
至正间嵗大风民以荒闻朝廷遣公按之信然秋稻复花民仍以熟首于公公不可曰汝百姓不知耳此稻花而不实譬之雪花冬则六出至春唯五出是嵗果饥
元帅谨斋夏公讳若水予从祖叔父允善之外祖父也居钱塘西湖之昭庆湾第宅百馀间乃故宋谢太后歇凉亭如眉夀堂百花堂一碧万顷堂湖山清观等皆宏丽特甚又架船亭水中每元夕诸堂皆施玉色帘放华灯上下辉映极为伟丽士女纵观逹晓娃僮辈往往得遗簮堕珥
元帅夏公之居昭庆湾诸以僧乐送葬者至第辄止过第如初後遂为故事
戴君伯庸倜傥士也有大志喜谈兵言论风飞雷厉聼者忘倦尝云人生一饱之外皆为长物至正末居姑苏贫甚至於割荐而爨鬻鞾而食叅政董公抟霄君故人也时持节调福州兵道由姑苏造君袖白金一铤饷之君受而不辞遂得以给朝晡友人有告急者君持其半与之其度量如此
尝用银朱笔画悬崖竹一枝夫题绝句云网得珊瑚枝掷向篔簹谷明年锦■〈衤朋〉儿春风生面目
绍兴山隂县西北六十里有仙人洞在越栖峰下乃九江葛秋巖庆龙逰息之所庆龙蚤年尝入匡庐学浮屠法称璹书记不乐遂归俗放浪江湖中名公钜卿酒徒劔客往往多与之逰好为诗落落有气槩遇风日清美乘笋舆逰天衣云门诸山岸帻披襟翛然如画中人物年逾七袠齯齿童颜终嵗不澡沐肌体清洁衣垢不生蚤蝨化去王君理得函其骨于石洞仍镌石为肖像并一鹤于洞中至正末为盗所发至今称其寄渔翁江南野道人又其自号云
徐秋云宫词红锦团晚风是以只孙为织成帷幛之类非也元故事亲王及功臣常侍宴者别赐冠衣制饬如一谓之只孙如玩斋贡公赵廉访家传赐金文只袭是也又有缕皮傅金为织文谓之纳赤思衣皆国语也只读为枳
秘阁石刻本新昌石金紫家故物会稽唐彦常丹崖先生之叔父也尝欲拂一本不得乃发愤曰我即得此石当与好事者共之後石氏求售彦常厚贾购之仍拂施逹官过客求者甚众而彦常不倦顾以此耗其家云
余从祖父廉使府君为御史时劾奏殿中侍御史哈玛尔及其弟舒蘓罪恶章三上忤上欲杀之时治书樊时中苦谏以为自古无杀諌臣之理如上必欲杀之臣愿纳印绶以故上意稍解
樊公时中为淛江参政观潮尝题诗樟亭云烟波闪闪海门开平地潜生万壑雷大信不亏天不老浙江亭上看潮来公之志可见矣至正壬辰红巾贼乱公张弓抽矢驰射於其间贼应弦而毙者甚众自卯至申公矢尽竟死之
逹实特穆尔公幼时尝有所执而入镇南王见而问曰汝手中何物也公曰笔且齐(阙)持白纸一畨达实特穆尔爱而取之笔且齐者国语谓吏人也王不言久之曰是子他日必眼黒也眼黒犹言贪墨耳及公镇浙果黩于货
客省大使哈喇璋善啖右丞潘公尝邀早饭汤北羊背皮一烧鵞一东阳酒一壜饼子一箸先割羊鹅肉卷饼食尽却以馀胾下酒饮尽又以煎鱼一巨臠喫水饭二器至正(阙)间於官舍坐逝时天气甚炽浴敛坐龕中三日容色如生观者啧啧
虞文靖公集在翰林一夕梦两朱衣引至一官府见一人服王者服乃孔子也公跪于陛孔子谓曰汝集善为之公退至殿陛一跌而寤公恐遗忘口诵所言俄而闻叩门甚急亟起乃(阙)议事二使以上廐马翼公至承天殿朝臣及诸学士具集王曰(阙)上晏驾上都某(阙)欲窃神器伪使者齎诏且至卿等在廷曷以处之众无语公黙省梦中语乃进曰殿下为中令监国宜即大位於是定计谕中外初国玺在上都乃蜡为天子印章颁诏先遣使守古北口候伪使者杀之焚其书此临大事决大疑圣人假梦以坚公之志耳
山农元章早负大志逰大都无所遇贳屋以居时临川危素为翰林学士居钟楼街山农尝见其文而不相识一日危骑而过山农所与之坐而不问其姓名徐曰君非钟楼街住耶危曰然更不出他语而罢人问之山农曰吾观其文有谲气目其人举止亦然料知必危太朴也
山农居大都既不遇惟落落自放尝谓月鲁不华公曰余欲买一黄牛乘之挂书角上以逰会月鲁公南辕传闻士大夫间故有燕市骑牛之语而实未尝骑也
康伯可工长短句其为人备见於其友吴兴(阙)君所为引谓其少时性豪放殆麒麟天马不可羁及剧谈浩歌满饮发为词章秀润风雅靖康间摄淮西帅幕尝上中兴十策不报南渡後落魄吴越间抱志郁郁以词章自娱且曰吾必追汉晋风流唐宋诸贤非我师也尝以促苏养直赴雪夜溪堂之约即丑奴儿令者是也溪堂在荆州苏公报章其略云自秋晚迄今凡三作书并酒去今日雪後方辱报并以佳词见招数十年来无此风味某已装酒上船来日若晴须有月若溪堂闻横笛声即我至矣所谓莫掩溪门真成一段竒事予每想像二公风致手书此词并後湖书语与好事者玩之
尚书贡公玩斋先生至正壬漕于闽之三山逾年召还时风颿未顺暂居城西香严寺因故台基增筑之名曰髙风台辨章道隐公以钱为公庀工亭其上曰鸣鳯亭又得古泉於台东曰西泠泉时刘君子明遣其子中从公逰公又有秘书之命北还刘君搆生祠六楹于台东仍抟土肖公像事之题曰思玩斋盖以公素号玩斋故也又益北轩曰乐善斋公平日宦逰皆有行窝若雪月若蚓窍若鸥室若粟春者是也刘君又作白云窝於乐善斋西且求时贤题咏以寓其悠然之思也非独公文章徳业有以系刘君之思而刘君父子拳拳不忘於公者何其勤且至哉刘君余获交焉惜其子已蚤世予不得见今余家藏公文槀若干卷则中手录也尚未完中字庸道
洪武癸酉予寓萧山夏忽有河鱼之疾饮食不入口者信宿矣忽周君尚谦偕会稽文学缪庆元来访予蹶然欵坐久之缪以如京离别甚急周独留共酌是日疾遂已昔者檄与诗皆能愈疾况倜傥士哉
元末有隐君子张南荣者读书善鼓琴时军帅有慕君一见而不可得者使数至君始往见之且曰知君妙于音固欲相凂君为作秋风亭臯等曲适帅疟作听毕醒然起曰吾病去矣是後疟遂除
天台王中孚尝阅佛氏书以朱笔钩其玄人问之曰作释氏文章备用故耳
顾过改之余先子同门友也其弟遇之不悌尝因事面犯改之改之言笑自如但云意不同耳何必怒也其弟喃喃愈甚久之亦但云便是意不同耳终不与辩
魏国李文忠公孟字道复号秋谷至正间未贵时束书逰京师予先君之外王父中书平章益国杨公讳吉丁一见辄器重之荐之裕宗裕宗崩公乃延致家塾为诸子师
段应奉天祐极清羸食不过数合稍多则不能安必令婢仆以槌其胷背尚不能安其寝如是者十馀年人之体有不裕欲人槌拊之虽古人亦有之白傅诗云小奴槌我足小婢槌我背言老病也
周左丞伯琦在时聴事中惟设一椅馀无坐榻独杨孟载至始索坐子谭论久之仍召其门客谢某陪坐具小酌从容(阙)兴极乃休
髙季廸启尝为饶介之叅政门客时唐处敬肃寓姑苏(阙)坊每日夕介之以一卒鞴马送季廸归经唐所居唐必预具酒馔待之季廸遂系马留连觞咏率至乃无夕不尔时愚士侍侧饫闻绪论
欧阳文公玄归於乡省墓公应接纷纷一日令鞴马入隘巷问某人家访之乃治履者所居左右惊问公以其人亦尝谒见故答其意耳前辈不以徳位自髙如此
吾教授府君居萧山时奉(阙)公出为浙东廉访使道萧山君官自县令以下皆来候公府君以次延坐自坐门东时尚右奉(阙)公侍立府君侧亲为下茶执子弟礼令等不安席公曰官人辈安坐此则某叔父家也
奉(阙)公为御史时居钱塘馨如坊第张潞公翥以应奉翰林代祠至杭一日来访僮马甚约门者易之不为通名公知之急策马追至清河坊及之乃延归刲羊设席尽欢而公去奉(阙)公召门者杖之
归吴兴尝见夫妇操弊舟丐以为活公识其人问之因恻然曰我衣食尔夫妇沤波亭供洒扫可乎夫妇欣然居之一日公从第缓歩至亭问其居此若何夫妇感泣以为得所惟忧身後无敛形之具耳公曰我适行间忆奎章阁一石甚竒命侍史取纸笔就亭图之神速特甚俾夫妇鬻以为身後计其人持至骆驼桥好事者以十千购之
宋尚书子章在越中尝馆黄文献公于竹深荷静之轩公正搆文忽厉声如怒状尚书惊问之知为乳雀喧啅乱其文思耳
霏雪录卷上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斤土是什么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