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丰可以有什么称呼歌?

扫描下载客户端RPp的喜欢 | LOFTER(乐乎)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RPp 的喜欢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userId:2030483,blogListLength:30};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9|回复: 0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813 小时荣誉0 星注册时间积分5482帖子主题精华0UID2382227
本站元老, 积分 54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8 积分
精华0 积分5482
本帖最后由 光启大学 于
15:30 编辑
回&&忆&&母&&校& &
& &我于1938年9月入约大附中高一,又于1941年9月入约大,1945年初毕业。迄今告别学校已有54年之久。但我仍然怀念母校不已。
& &提起约大,有些人往往认为它是制造洋奴的学校,事实果真如此吗?
& &大家都知道顾维钧先生。他于190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圣约翰书院(约大前身),同年赴美攻读国际法和外交专业,191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19年作为中国代表团代表参加巴黎和会。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理应收回被德国夺去的我国在山东省的正当权利,却被列强私下转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举国愤慨。顾维钧多次慷慨陈词,力争不得,最终坚决主张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他受到日本的敌视和反感,在当时被公认为中国反日政策的倡导者。我认为他不愧是一位爱国的外交家。影片《我的1919》就是述说这段史实。
& &卓有贡献并有全国知名度的校友还有邹韬奋、荣毅仁、丁光训、鲁平、经淑平等多人。还有许多校友解放以来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相当的贡献。
& &我于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1973年起先后在河北大学及天津理工学院任教达15年。在教学工作中,我时常进行思考与探讨。我觉得约大的教学及管理工作还是有不少的优点的。
& &l、师资队伍较强。例如,理学院院长赵修鸣教授是著名的物理学教授,生物系主任朱元鼎教授是生物学专家,对鱼类疾病有深湛的研究,素有Fish的美称.工学院院长杨宽麟教授是著名的民用建筑专家,解放初期,北京就请他设计北京的和平饭店。英文系教授司徒月兰、王昆山(Quincy Wang)等人都是著名的英美文学学者,政治系刁信德博士对国际法有很深的造诣。医学院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办,严进严出,培养出来的医生几乎每一位都是享有盛名的。
& &2、教学以英语为特色。学校强调,除汉语、本国历史等课外,多采用美国大学课本,教师必须用英语讲课。因此,约大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比一般学校略高,从而在科研与对外交流方面作出了贡献。
& &3、理工科各系均强调学好基本功,学好理论基础及实验技能。例如,化学系的学生不知毕业后将要从事化学中哪一个行业。过早过细的分工,走上工作岗位时,往往会出现工作不对口,基本功不够扎实的情况。
& &4、走读住读生兼收。这样可以扩收许多学生,多培养人材,还可以减轻学校与学生的负担。
& &这许多年来,见到许多校友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做出相当的贡献,例如医科的校友,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文理、工各科的校友业务水平高,工作成绩突出,受到群众的尊重和赞许,使我深深感到:“作为一个约大校友,我感到很光荣。”
& &I’m proud of being a Johannean.
以上是我的管锥之见。实话实说,如有不当之处,望不吝指教。
圣约翰大学校史(文末可见约大神學院的毕业生少的可怜,早已偏离了圣约翰传教的初衷)
1938届校友 汪统
一、从创立到结束
圣约翰的创办人是生于欧洲立陶宛,祖籍为犹太人的施约瑟(Samuel I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y),他是美国圣公会(一称美国监督会)在中国的代表,早在1859年(清咸丰九年)来到我国,驻北京传教。自受聘于圣公会为主教后,即主张在中国设立大学以培植播道者并得到美国圣公会的支持。当时圣公会另一个主教名文惠廉(W. J. Boone),在上海设立了一所神道学校,以后又在1865年和1866年相继设立了两所分院,即培雅书院(Baird Hall)和度恩书院(Duane Hall),1877年施约瑟返美筹款办校,次年返华,利用上述三所学校作为基础进行试办,购进了梵皇渡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兆丰花园(今中山公园)东面苏州河边上的一片土地作校基,于1879(清光绪5年) 4 月14日基督教复活节安置隅石建起第一所校舍,命名为圣约翰书院。
同年 9 月1日书院行开幕礼,由施约瑟主教和颜永京牧师(颜惠庆之父)主其事,神道、培雅、度恩三校学生乘船从水路抵达苏州河岸整队入校,第一次点名学生只有39人,这些学生90%来自教徒家庭,全部免费入学,连衣服、饮食、书籍、文具等全由学校供给。施约瑟任校长兼国文部主任,老文惠廉之子小文惠廉(W.J. Boone, Jr.)任英文文学兼伦理学教授,颜永京任学监兼数学、自然、哲学教授,另有一位贝牧师任历史、宗教教授,还有朱问渔、杨南生、孙云岗、朱鼎卿四位国文教师。开学后的一年中,学生逐渐增加,第二学年增至71人,都是从教会学校来的。书院分设“正馆”和“备馆”,正馆即正科,也叫特班,备馆即预科,学制均为四年。
当时施约瑟主教除了创办圣约翰书院外,还计划把上海的两所名叫“文记”和“裨文”的女学校合并成一所,称圣玛利亚书院,校址就选在圣约翰书院的北面。这项计划终于在1881年6月实现,圣玛利亚书院的第一任校长是黄素娥,后来和圣约翰校长卜舫济结婚,并帮助处理圣约翰校务,但早故。由于男女两校连在一起,所以中间以墙隔开,而做礼拜则在同一礼堂里进行(1923年女校迁至白利南路即今长宁路,原校址并入圣约翰大学)。
& & 1883年施约瑟因病辞职,由小文惠廉继任校长。1886年(光绪十二年)卜舫济(Francis Lister Hawks Pott)来华,圣约翰书院改名为圣约翰学校。1888年,卜氏继小文惠廉任校长。
& & 1892年开始,圣约翰设置大学课程,学制三年,1894年起科学课程全部用英文教授。1895年正科生第一次毕业,毕业生仅3人。1896年学校改组,成立医学科,该年起,神学、医学两科也都改用英文教授,大学规模形成,卜舫济为校长兼文理科主任和预科主任。是年全部学生统计,文理科8人,医学科4人,神学科5人,预科142人,总共159人。
1905年驻美董事会同意学校改组,按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条例组成完全大学,设置文、理、医、神四个学院,1906年在华盛顿注册,从此,各院毕业生均授予学位,大学学程为四年。
1909年起,将学年由冬季结束改为夏季结束,以便毕业生出国求学可以同国外学校的学年衔接。并在这一年里,将校址扩展到苏州河对岸。1911年又在校址南面购入大片地产,从此苏州河三角洲的整块土地统统并进约大校园。
  1913年2月1日,学校举行冬季休业式时,邀请孙中山先生来校演讲,他首先讲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讲到学校应负的责任。他说:“民主国家,教育为本。先觉觉后,责无旁贷。以若所得,教若国人,幸勿自秘其光。”
  1914年设立工程系。次年起,对于教会中学及程度较好的其它中学,如扬州美汉中学、安庆圣保罗中学、宁波斐迪中学、泉州培元中学、上海民立中学、上海圣约翰青年会中学等校的高中毕业生,可以免考升入约大一年级,成为约大新生的基本来源。1918年成立中学部,由美人诺尔敦(John Randall Norton)任主任。
  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传到约大,约大学生奋起响应,遭到校方阻挠,不准学生罢课,被学生拒绝,决定不参加期终考试,学校不得不提前放假,取消毕业典礼。
  五卅惨案发生,约大学生参加游行示威,校长卜舫济横加干涉,并于6月3日学生在大礼堂集合开会之际,把升在旗杆上的中国国旗扯下,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学生及员工联合签名相率离校,于8月中另行组成光华大学。这年下半年开学时,学生人数锐减,学校几有不可终日之势。
  1927年3月南京事件发生,舆论攻击教会学校,约大成为众矢之的。北伐军抵沪,约大除神、医两院仅14人继续上课外,其它院系及高中部宣告停办,大部分美籍教师先后返国,华籍教师及少数留在上海的外籍教师为维持学生学业起见,临时开办“丁卯补习学社”,推沈嗣良为主任,迁地上课,一年中上课地点迁了三次。两个学期后,在原址复校,对丁卯补习学社学员的学习成绩全部予以承认。
  学校停办期间,美国圣公会总都派调查团来华,调查上海、汉口、安庆等地情况,并与各主教协商应付局势的办法,提议改组约大,设立驻华董事会,以华人为副校长及教务主任,把一部分行政权交予华人。
  第一届驻华董事会成立于日,由驻美董事会、上海教区大会、校务会、同学会代表组成,校长及学校会计为当然委员。其中陈宗良、王正廷、锺可托代表上海教区,沈嗣良、罗道纳代表校务会,刘鸿生、宋子文、余日章代表同学会,卜舫济、华克(学校会计)为当然委员,刘鸿生被推为董事长,沈嗣良被推为教务主任兼文理学院院长,当时卜舫济曾征求颜惠庆意见,请颜出任副校长,颜氏没有应允,1929年初沈嗣良担任首任代理副校长。
  1925年五卅惨案后,所有教会学校都被告知必须遵照中国政府法令办理立案。立案的主要条件是:(1)校长必须为中国人,(2)校董会大部分成员应是华籍,(3)不准以宣传宗教为主要办学方针,宗教不能列作必修课。同时规定,凡是已经注册的大学不能招收未注册学校的中学毕业生。对于这些条件,美国圣公会坚持不能接受,约大领导人郭斐蔚主教和校长卜舫济拒绝向中国政府立案。
& & 1932年设立土木工程学院,J. A. Ely任院长。
 &&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波及约大,约大财政拮据。卜舫济曾数次发起校友维持会运动,后由同学会建立维持基金以资撑持。在年的三年中,同学会每年捐款补助11,000元。1935年,美丰银行破产,学校在该行中的活期存款仅收回30%,以致只得靠借款维持,乃再呼吁同学会补助三年。后来由于学生人数增加,学费收入增多,才得偿还债务。所以若说学校经费大部分来自美国,则在后期已不是事实了。
  1936年由于政府严厉执行规定,已注册的大学不得招收未注册的中学毕业生,这一届圣玛利亚女中有12名女生毕业,却无法升入已注册的大学,因此约大只得破例招收她们。尽管女生只能走读,不能住读,但在约大校史上却开创了男女合校的新纪元。
  1937年淞沪抗战军兴,约大由于地处沪西,学习不能正常继续下去,乃与之江、东吴、沪江等校合办华东基督教联合大学,亦称基督教大学上海协会(约大医学院及神学院不在内),并与金陵大学及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取得协作,校址选在大陆商场(后称慈淑大楼)楼上,大学部在上午上课,下午让给高中部及圣玛利亚女中上课。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半。此时学生人数大减,加上需付昂贵的租金,因此除赖校友帮助商减房租以及拨款补助外,华籍教职员还减薪15%,才勉强渡过。
  日,圣约翰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大学、之江文理学院、东吴大学、沪江大学、上海女子医学院,也包括这些学院的附属中学,在大光明戏院举行基督教华东各大学联合毕业典礼,由卜舫济致词,颜惠庆发表演说。这年约大第一届女毕业生只有岑德美一人。
& & 1939年9月约大迁回原址上课。
  1941年卜舫济因年老辞去校长职务,改任名誉校长,校长由沈嗣良担任。卜舫济的儿子卜其吉(James Pott)以上海教区代表身份充任教务长。沈嗣良继任约大校长直到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沈氏一度系狱,获释后即举家赴美定居,校务由倪葆春、刁信德代理,同时选出临时董事会,主席为颜惠庆,副主席为赵晋卿,董事有张嘉甫、瞿同庆、颜德庆、欧伟国、何德金、吴清泰、吴蕴斋、金绍文、刁信德、黄宜平、刘吉生等,1946年起校长为涂羽卿。
  1947年校董会决定向政府申请立案,同年10月17日得到批准。董事会主席仍为颜惠庆,董事有刘鸿生等。
  1948年涂羽卿辞职,卜其吉代理校长约半年后去美,校务一度由赵修鸿、吴清泰、倪葆春等管理,一切重要事宜均请示校董会主席颜惠庆。
  解放后,设立了分管校政、校务的两个委员会,校务委员会的正副主任杨宽麟和潘世兹相当于学校的正副校长,各院系的负责人都是委员。1952年秋新学年起于上海教育系统院系调整中,约大医学院并入上海第二医学院,工学院土木建筑系并入同济大学,理化系并入华东师大,经济系并入上海财经学院,其它如外语、历史等系大部并入复旦大学,中学部与大同大学附属中学两校合并,命名为五四中学,神学院则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并入南京中央神学院。1944年开设过的农学院办了二年后即不再招收新生,所以早已停办。约大存在到此的年数为73年。1952年秋以后,原校址曾同时为数家学校所占用,经过一段时期后,遂全部为华东政法学院所用。
二、校园和建筑
  圣约翰大学地处曹家渡沿苏州河以南的转角。最初的校园面积仅80亩,原是一座私人别墅,有精致的楼房和大片草地树木。1911年陆续购入附近土地,于是整个苏州河三角洲包括原圣玛利亚女中校址在内,成为完整的一大块校址,占地232亩。
  主要建筑是礼拜堂,它是教会大学的象征。建于1884年,采用的是古代哥德式构造,“文革”中被拆除,现已无存。“怀施堂”(SY Hall) 建成于1894年,用以纪念学校创办人施约瑟主教(今改韬奋楼),为四合院式的两层建筑,前面正中顶上有个塔楼,中有1878年制造的大自鸣钟一座,钟敲响时,声音可以传得很远。底层设有教室、食堂、厨房,上层则全部作为学生和单身教师的宿舍。此楼是约大最早的教学大楼。大楼前草坪上原有花岗石日晷台左右各一座,还有一座于约大五十周年校庆时由曹家渡士绅发起捐建的纪念坊。现日晷台已无存,石碑坊尚树立着。“格致楼”(后称旧科学楼)建于1897年,内有物理、化学试验室及课室,神学及医学课室也在这楼内。当时国内有专门校舍教授自然科学,约大实开其端。1904年建成的“思颜堂”,是为了纪念颜永京牧师,因为他是圣约翰书院最早负责人之一。大会堂设在这座楼的最高层,每天晨会必登此楼。“思孟堂”建成于1908年,命名是为了纪念一位于1907年在庐山牯岭为营救一落水华人朋友而牺牲的孟嘉德牧师(Arthur Sitgreaves Mann,他是约大名师,教授哲学),这是一座宿舍楼。以上数大楼,除礼拜堂外,都具有中国楼房的特色,屋顶的四角都作翘月形,后来不少教会学校的校舍仿照着设计。另外,还有一座规模相当大的大学图书馆。1933年通过校友宋子文的帮功,学校获得已故的盛官保(宣怀)所珍藏的66,007本中文书籍。由于藏书量陡增,1936年加造了用以藏书的夹层。这个图书馆的建造虽然主要用的是校友和学生们的捐款,却被命名为罗氏(Low)图书馆,作为纪念曾对约大作过捐献的罗氏两兄弟(其中一人曾任纽约市长)。院系调整后藏书移交给上海社会科学院,关于医学专业图书则给了二医。图书馆前有两根由学生家属黄世美捐立的菲律宾硬木旗杆,颇为壮观,1949年初,发现有白蚁侵蛀,恐蛀空倒下惹祸,遂锯去,不复存。  
其它的建筑物还有体育馆、新科学楼。西门堂、树人堂、斐蔚堂和交谊室等。交谊室系1929年纪念五十周年校庆时,用校友们的捐款建成的,其中刘鸿生的捐款占60%。当时在国内大学中还少有这样的建筑物,它堂皇富丽,耗资达75,000两银子,是全校建筑物中造价最昂贵的一座。此楼用以纪念卜舫济校长的中国夫人黄素娥。楼上交谊厅中悬挂有精绘的卜舫济、黄素娥夫妇二人的半身油画像各一幅。
  总的说来,约大校园是宽敞美丽的,它的布局比较协调,大小建筑错落有致,绿树成荫,还有大片可打高尔夫球的平整草地和举行田径赛的运动场地,空气清新,景色如画,为学生提供了十分安静的学习环境和相当舒适的生活条件。
三、校训、校徽、校歌、校刊
  约大的校训是“光与真理”(Light and Truth)。根据约大刊物【约翰声】的一篇社评,大意解释为:“美国最大的大学校中有采用希伯来字“光与真理”一语做校训的,我们要使约翰书院成为中国的光和真理的火炬,没有再比这个目标更崇高的了。我们将努力给我们的学生一个广阔的、丰富的和基督化的教育,我们将最充分地教授英语和文学,我们相信这将有于扩大学生的知能水平。我们将传授科学,不仅因为科学有实用的价值,还由于科学真理和其它一切真理是来源于上帝”云云。
  约大的校徽呈圆形,中心有中英文校名,配以竹子枝叶,周围环绕着“光与真理”的英文字“LIGHT & TRUTH”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十二个中文字。这十二个中文字是取之于孔子【论语---为政】篇中的句子,大意是,要求学生把“学”和“思”结合起来,既要向前人学习,又要自己动脑筋思考。
  约大校歌以【光与真理】为名,歌词是由麦克莱牧师(Rev.Dr. Cameron MacRae)在1899年用英文写成的,后来有中文系教授潘伯彦的中译文。歌分三迭,大意是:第一迭说我们是光明的追求者,第二迭说我们是真理的追求者,第三迭是勉励大家用学到的东西武装自己,向人类的敌人作战,以为祖国服务作为自己的使命,最后实现光明和真理。
  学校里最早的刊物叫做【约翰声】,1890年3月第一期出版,由学生朱葆元、蔡元庆、吴任之等任编辑。发刊词中说:“此刊物,系中国青年初次用外国语印行之刊物,希望此种刊物能增进东西之情感。”起初是月刊,社论都出于卜舫济之手,后来加入中文写作,内容有学术性的,也有小说、诗歌等等文艺作品。
  【约翰年刊】创刊于1915年。先前于1904年已编印过年刊性质的刊物,名【龙旗】,但1908年后未见正常出下去,【约翰年刊】在抗战期间自1941年起停刊过五期,到1947年复刊时把1946年和1947年合并出了一册,后来一直出到1951年。这种年刊是毕业班学生自行编辑和自行筹款印发的。从全国高校学生自编校刊的情况来说,【约翰年刊】可以说是首创的,至少也是属于最早期的。年刊的印刷和装订比较讲究,内容丰富,刊有应届毕业的大、中学生照片和校内各项活动,包括学习、体育、文艺和组织生活的照片及文字,校园景色的照片也不少,还附一些中英文小说和散文诗歌等。这个刊物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编写能力,同时使学校逐年的风貌得以流传下来,成为宝贵的史料。
  还有一种约翰周刊,叫做【St. John’s Dial】,是1921年起刊行的,这是一种学生自编的英文刊物,登载校中每周动态,也有读者论坛、建议、回顾和各方面的信息,并设有读者信箱。
& &&&此外,圣约翰大学还把“蓝”和“黑”定为校色。
四、医学院
  1880年,与圣约翰书院同属一个教会系统的同仁医院的负责人文恒理(Henry W. Boone,亦老文惠廉之子) 组织了一班学生,训练他们成为该医院的医生助手。这个组织形成了一所医学补习学校,就是圣约翰医学院的雏型。
  1896年,圣约翰学校经过改组,设立医学部,把同仁医院的医学生并入该部为正式学生,正式成立了医学系,学制四年,文恒理是第一任系主任。合并前的学生只是经过培训的医生助手,合并后招进的学生,经过培养成为正式医生,并开始用英文授课。同时,同仁医院被作为教学和临床实习基地,因此也可以说,圣约翰医学部的正式成立年份是1896年,不过那时毕业生只授予毕业证书,尚无学位。
  1906年圣约翰大学在美注册后,医学部改称医学院,学制改为七年,选读该科的,于高中毕业后要在医预科学习二年,在医本科学习四年,并在医院实习一年,毕业生授予医学博士文凭及学位。
  1914年,通过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医科学会协议,将宾州宾夕法尼亚医学院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合并,改名为圣约翰大学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简称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由莫约西(J. C. McCracken)任第一任主任。医学院学生的专业课有部分在同仁医院和红房子医院学习,这两所医院的一些医生担任了约大医学院的教师。
  1915年,洛克菲勒驻华基金委员会想在北京、上海两处设立医院,约大拟与之合并,后以委员会在北京办起了协和医科大学,用款过多,不能再在上海设立医校,而上海的哈佛医校适亦停办,约大医科遂巍然独存。
  1925年约大发生扯旗事件,文理学院停课,医学院仍在同仁医院照常教学。1926年刁信德代理医科主任,1927年为正式主任。
  抗战爆发后,地处虹口区的同仁医院无法维持,不得不把医院病床暂时移至圣约翰大学内,不久在九江路另觅了房屋,恢复同仁医院名义,但规模较小。同时,部分教师、学生及护士参加了上海市第一救护医院的工作。这年11月,上海沦陷,救护医院停办。当时战火弥漫,难民甚多,乃于前中央研究院原址设立同仁难民医院,为伤病员服务,亦作为教学医院。1939年由于大后方的需要,部分医生、护士分批赴云南滇缅路工作。
  当沪西处在日军势力范围内时,约大医学部的一些仪器设备甚至解剖用的尸体,曾由黄铭新教授等设法移至同仁医院,胜利后才搬回。
  1947年,因以前与宾夕法尼亚医科学会的协议已无继续生效的必要,决定将前定名称取消,正式称为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52年秋,根据院系调整的要求,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及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
  约大医学院成立较早,当时西方医术正在我国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但医科学校较少,所以约大医科毕业生为数虽不多,在社会上却有一定的地位与影响。工部局医院聘用的医师绝大多数是约大毕业生,社会上的名医也多出自约大。时至今日,还有不少医院的院长和主任医师是约大医科毕业生。王以敬、黄铭新、董方中等不仅在国内闻名,在国际上也有较高声誉。
  约大医学院有下列几个特点:
(一)& && && && &&&学程较长,要求严格,淘汰率高,基础打得扎实。
(二)& & 许多教授是美籍名医,有的边授课、边行医,经验丰富。他们有定期返美渡假制度,回来时常有新的技术和医学书籍带入。
(三)& & 由于约大是教会大学,因此学生可以到华东地区的任何教会医院实习,得以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
(四)& && && && &&&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医科学会订定协议,约大医科毕业生可以到那边去深造。
五、体育运动
  约大体育运动的开展,在两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引进西方的主要项目较早,因而在初期的各项比赛中,常占优势,多次夺标。二是开展的项目逐步增多,为当时其它高校所不及,有些项目还是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
  约大从1895年书院时期算起,就有学生军的组织,并把军操定为必修课,除了每晨早操外,规定每星期举行两次兵式体操,用的枪,起初是竹枪和木枪,后来清朝的两江总督派员到校检阅,拨赠了训练用的旧后膛枪二百支。这种兵式操一直继续到1920年体育室成立才停止。
  1890年5月学校举行第一次运动会。1898年学校成立了体育会,主办校内体育活动和班级之间的比赛,校方设优胜奖,对运动员的伙食供应也特别优待,运动员不参加兵式体操,比赛时有拉拉队摇旗吶喊助威。每当自校外比赛得胜回校时,校中放爆竹、燃烟火表示庆贺,学校负责人也亲自向运动员慰劳,气氛十分热烈。
  运动项目中首先引进的有田径、足球、网球、棒球和篮球,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田径运动会,中国学校之有运动会,实以约大为先驱。在1911年中国第一届运动会上的田径赛中约大得冠军。在1913年2月马尼拉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华田径队26个选手所得的36分中,有26分是由四名约大学生得到的。
  20世纪前成立的圣约翰书院足球队,是华人足球队的鼻祖。当时球员还拖着辫子,所以被称为“约翰辫子军”。其它如:网球-1898年就举行一年一度的斯坦豪斯杯单打比赛,网球校队于年间连续五年取得华东各大学网球锦标赛的冠军。棒球-是1895年由檀香山来的华侨学生引进的,日圣约翰和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一场棒球比赛是上海棒球史上的第一场华人棒球队比赛,得胜者是圣约翰队。在1935年中国全运会棒球锦标赛中,上海棒球队夺得冠军,其中有八名队员是约大学生。篮球-这也是约大比较有名的球种,1914年之前,只有约大和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有篮球运动。1924年和1926年约大和东京圣保罗大学于上海及东京两度进行了篮球对抗赛,是中日篮球史上首次进行的大学之间的国际比赛。此外,越野赛跑,约大早在1919年以前就开始,室内垒球当时已是中学部体育课的内容之一,橄榄球、拳击、骑马、击剑、羽毛球等,也是由华侨学生带入并组织起来的,并得到美籍教练的指导。综计约大开展过的体育项目共有18种,其中田径、足球、网球、棒球、篮球、羽毛球、九人排球等,都是沪上这些体育队伍中的佼佼者。
  新中国成立后,约大校友参加体育工作的有20人左右,其中最有名望的是担任过清华大学体育部住任的马约翰教授,他为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和增强中华民族的体质倾注了毕生的心力。继卜舫济任约大校长的沈嗣良,对于发展学校和全国的体育事业方面也有一定的功绩,他在社会上著名人士的支持和资助下,于1924年组织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并担任总干事,这是个全国性的民间体育领导机构,在国际体育团体的活动中是中国的代表,他曾率领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田径运动员刘长春参加了1932年的奥运会。
六、桃李谱
约大建校73年,在最初的10年中,每学期在学学生人数从1879年开学的39人,只增到76人,直到1895年,全校学生才达到127名。在50周年之前,最多的一年也不过750人,而且学生入学后,读完中学、大学全程的比率偏低,不少学生读完高中就不继续读大学,或是转到别的大学,还有一些只读了大学一、二年级便离开。这种淘汰率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学生的考核相当严格,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跟不上,因而中途缀学或转学,另一方面由于约大收费较高,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宽裕,以不能读完全程。另外,也有一些富裕的家长,早已打算要送他们的子弟出国,可是觉得学生年龄尚小,出国去不放心,所以先让他们在约大学习一、二年,然后出国。驰名世界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就是在约大读完高中又读了一年大学后出国的。这样,便造成高年级学生人数往往大大低于低年级。这种情况到60周年时,有所改变。当时由于处在抗战期间,因约大留沪未迁,所以青年大量考入约大,据统计,1943年的学生人数包括研究院、大学部和高中部,达2800多人,教职工也大为增加。以后学生人数历年均在2000以上。1952年院系调整时,大学学生数约为1800余人,高中部则不及1000人,至于约大历年的大学毕业生总数约计6500人。约大毕业生人数虽然不多,但如果把曾在大学和高中部肄业过的都算进,那么人数就以万计了。约大也曾以名誉学位授给二十多位知名人士,如:顾维钧、施肇基、颜惠庆、王正廷、宋子文、周贻春、吴贻芳、黄炎培、张伯苓、李登辉、刘鸿生、汤忠谟、晏阳初、锺荣生以及外人J. Arnold等,他们有些是早期曾就读于约大的,授位仪式有一次是在五十周年校庆大会上举行的。
七、在校学生的组织活动
  约大学生的课外组织活动发展较早,在1900年之前已有一些活动,如莎士比亚研究会、军乐会、益智会、摄影会、文学辩论会、运动会、珍珠会(幼年学生的组织)等,后来又有兰心文学会、美术研究会、数学研究会、歌咏会等等。到了后期,学生组织更多,有学生会、各系干事会、合作社、新闻编缉委员会、读书联谊会、戏剧研究社,以及各种团体、团契和联谊社。在早期的学生组织中还有一些类似小型同乡会的结合,如:苏扬同学会、潮州同学会、嘉兴同学会、皖南同学会、榕城同学会、厦门同学会和川、赣、豫、鄂、湘、桂六省同学会等。
八、同学会
  约大同学会,也可称约大校友会,是日成立的。第一次的开会地点在上海聚丰园,最初与会者仅50人,由吴任之、黄佐庭、朱葆元三人分任会长、书记和会计。以后毕业人数累增,北京、杭州、宁波等地设立了支会,美国东西部也有约大同学会支会。同学会成立后,每年集会一次,听取校务报告并协助学校当局筹募款项。1914年同学会又成立了咨议委员会,加强了和学校的接触,校方也指定专人和同学会联系。
  早期校友中,有不少人由于擅长英语,与国外人士的交往较多,还有其它种种关系,在中国政治、经济、医学、以及工商各界中占有相当地位,形成了一种潜在势力,尤其是外交、金融、宗教和医学等方面,出现过一些活跃的人物,如顾维钓、颜惠庆、施肇基、王正廷、宋子文、宋子良、周贻春、刘鸿生、陈光甫、颜福庆、牛惠霖、牛惠生、朱友渔等,后来有些被选入学校董事会,刘鸿生、颜惠庆和荣毅仁还先后担任了董事长。同学会关心校务,在以下几方面作出了贡献。(一)积极捐募款项,扩建学校。约大很多建筑物如思颜堂、思孟堂、图书馆、体育馆、交谊室等的建成以及苏州河东岸土地的购入。极大部分是校友捐助的。其它如横跨苏州河的木桥是荣毅仁之父荣德生出资建造的,土木工程学院成立后,施肇基为纪念其兄施肇曾,先后捐款购置了工程学系所需的设备。(二)帮助学校克服经济困难。1932年之后,约大受美国经济不景气影响,学校财政困难,卜舫济数次向校友会呼吁建立维持基金进行经济援助。(三)设置各种奖牌、奖杯、奖盾等,鼓励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四)提供贷款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支付学宿费。(五)一年一度举办返校活动,第一次于日在学校里举行,称为同学会纪念日。后来每年都把这个日子选在五月中,因为就称做“May outing”(意即“五月出游会”)。在这一天,校友携同家属包括配偶和孩子,同到校中联欢。这种园游会加强了校友对母校的亲密感,而且无形中也培植了他们下一代对约大的情谊。
  约大停办后,国外及香港的约大同学会始终保持活动,国内同学会曾一度沈寂。1984年后,上海、北京、苏州、广东、南京、四川、福建等地的校友会又陆续成立起来,和国外校友会取得了联系。上海方面除了校友会的总体组织外,同院系、同一兴趣小组,还有各自的活动。如,1942届以前的部份老年校友每周在固定茶室品茗,1950届以后的部份校友每月二次定点聚餐,合唱团每半月聚会练唱,舞蹈组每两周再红宝石面包房早茶,兵乓组、网球组和桥牌组每周各有二、三次活动等等,已在国内外校友中传开,为海外及各地来沪校友提供了联络点,在开展校友会工作中起了积极作用。
九、卜舫济其人
  卜舫济是美国人,生于1864年。年轻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神学,得到神学士学位,后来得到三一学院、爱丁堡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赠予的名誉神学博士学位。1886年来中国时仅22岁。他从踏进圣约翰书院起到1941年辞校长职,在约大73年的校史中,有52年是由他掌校的,因此卜舫济个人的历史和圣约翰大学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先是在中国传教团当牧师,1886年11月来上海,入圣约翰书院当英文教师,1888年6月继文惠廉而为书院负责人。他在写的【在圣约翰大学五十年】一文中说,他初到圣约翰书院时,书院中除了一些学神的学生外,其它学生的程度只等于初中水平,所以他作为书院的负责人,只被称主任(Headmaster),亦即等于中学校长。直到1896年,学校改组成大学规模后,才称大学校长。由于他在掌校期间,多次干涉学生爱国活动,因此不少写史料的同志对他采取贬斥的态度。就笔者所知,他在约大50多年中,也还有一些积极可取之处,应当实事求是地予以评价。
(一)多方筹资扩建。卜氏对于约大校园的建设,出力甚多,第一座教学宿舍楼怀施堂是他经手薵募建立的,以后他每隔几年回美休假一次,每次都利用这个机会在美国进行劝募活动,回到上海时都有钱带来,这是他募款扩建的一条渠道。第二条渠道是充分利用学生和校友会。约大学生家庭富裕的较多,校友中有财有势的更不少,他一方面注意培植师生间的感情,达到自愿慷慨解囊的目的。第三条渠道是他对社会上知名人士和当地士绅刻意拢络交结,遇到学校需要经济助力时,这些人士会乐于捐输赞助。
(二)倡导英语教学。卜氏在任的次年,就写了一份报告给美国圣公会,他列举了以下几条理由,竭力主张学校应加强英语教学:(1)华人研究英文,如西人研究希腊拉丁文,可以增进智慧,(2)通过研究英文,可以铲除学生的排外成见,(3)研究英文,可使东西方之间便于交往,增进彼此的情感,以利于扩大国际贸易,(4)对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为基督教服务有利。这个建议得到圣公会的重视和采纳。1889年他负责校务后,极力贯彻这一主张,不过当时学生的英文程度很低,不能一下子全部以英语教学,许多科目仍用华语传授,所以外籍教师还要先学习华语才能上课。以后,除国文课外,其它学科逐步全用英语教学,使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得到提高,造就了不少人才。
(三)治校比较全面。卜氏在约大最初是教授英文,后来讲授初级物理、化学以及天文、地质等学。当了校长后,兼任文理学院院长,还兼管中学部,直到1918年另设中学部主任,1921年起由别人当文理学院院长,1928年才配备了一个副校长。在他掌校的50余年中,差不多有40年是独当一面的,是一把抓的。他除了主要操持学科的充实、院系的设置等重大校政外,在学校管理方面还有以下一些特点:(1)关心环境整洁。他经常到各学生宿舍视察,还带领总务长到寝室盥洗间和厕所等处,督促学生和工友做好清洁工作。校园草地更修剪得十分平整,使人一走进约大校园就觉得别有一番天地。(2)要求严守纪律。他对学校纪律是管的很严的,作息时间、出入校门、升留级界限等,都掌握得很认真,有违反的,轻则记过,重则开除,没有说情余地,所以约大的校风较好。(3)注意培养师生感情。他对于纪律虽然抓得很紧,但平时待人接物的态度比较和善。如在教师之间,要求彼此称呼不用职称或学衔,大家只称先生,开教师会议时,大家都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还经常到医务室病房探望病员,送鲜花,要求教师们必须和学生紧密联系,常和学生促膝谈心,或请学生到家中作客,因此他平日在师生中有平易近人的形象。(4)经济方面以节俭为原则,教职员工中不但没有冗员,而且有许多人都是兼职。例如1936年大学办公室包括正副校长在内,人员仅11人,校长还兼授哲学和伦理学,副校长又是文理学院院长并兼授教育学和卫生学,会计兼神学院讲师,体育馆只用两个人,体育教师兼当体育馆负责人,医务室只用一个医生和一个助手,医生也是兼任的。诸如此类,所以开支就比较节省,聘任教师中很多是本校毕业生,薪金也低于外聘名教授,但这些青年教师工作一年左右就可成为讲师,精心讲课,质量可靠。
(四)对中国的眷恋。卜氏曾说,他在中国经历了三种不同国旗的时代。他目睹中国半个世纪中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并举出一些例子,如共和的建立,妇女的解放,新工业的发展,新教育的引进,以及国家政权的趋于统一等。他承认中国在前进,并摘录了孙中山遗嘱中最后的两句话,尽管他不愿意看到学生在学习期间卷到政治中去,但在运动过后,对办学还是感兴趣的,也可以说他有专心致志的办学精神。他在1941年辞去校长职位,时已77岁,他于当年6月中去美后,对中国还是眷念的,因此于1946年10月又和老伴再来中国,其时已82岁。当采访记者问他为什么还要来中国时,他说:“这儿是我的家,我要永远在这儿,直到老死。”(见日【申报】)日,他死于上海,实现了他的心愿。他在创办和发展圣约翰大学的事业中,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教育家。当然,在他的办学思想中也有消极的一面,正如他在【在圣约翰大学五十年】的结尾中所说的,他有造就人才的决心,但他所要造就的,是脱离政治的“各个行列新的、自由的、坦直的、有思想性、肯钻研学术的、有忠诚教育、有崇高目的和行动的人”,因此,他和圣公会代表郭斐蔚、罗培德等一样,在“政教分离”(政治与教育分离)的口号下,顽固地主张学生不应过问政治,在约大校园中多次掀起干涉爱国行动的事件,这是应该批判的。
  此外,联系卜舫济的治校精神,还应该指出,圣约翰大学创办的动机已如本文开首所说的,是为了要致力传播基督教义于中国大地。可是从它50周年时的统计资料看,在1887年至1891年间,神学院曾经停办过,其它年份最多一届的神学系学生,也只有14人,有七届竟然一个也没有,50周年以后神学院学生比以前更少,所以从它培植教士的初衷也是中心目标来说,真是太偏离了。相反,来自约大其它院系以及中学部的数以万计的学生,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却是相当大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过去和现在,都发挥了或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至于作用的大小好坏,见仁见智,不属本文范围,且待历史作出评价吧!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钱人的称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