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当年电声乐队实用总谱大全小乐队演奏的《保卫黄河》总谱

江西教师网段岚钰音乐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
《动感的音乐—瑰丽的电声 》
上传: 赖宏云 &&&&更新时间: 10:09:05
[内容] 1、&人教版&新课程十六册第三单元欣赏曲目&&《夜莺》。 2、感受电声音乐魅力,学习电声乐队知识。 [课型]欣赏创作活动课 [教 学 目 标] 一 、&& 通过欣赏臧天朔乐队现场录像演奏感受、体验电声乐队音乐的美感,并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 二、&& 通过欣赏和参与音乐活动中的即兴演奏,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三、&& 通过欣赏《夜莺》,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知道有关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方面的知识。 重点:对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 & [教具准备]课件、电子琴、电吉他、民谣吉他、图片。 [教材简析]&乐曲《夜莺》中加入了中国的竹笛。笛子用悠扬、清越的音色模拟了夜莺的叫声。月夜下,空旷的原野中夜莺开始歌唱,然后清朗的钢琴加入进来略带迟疑,小心翼翼的奏响,如同一个深夜未眠的人,远远听见夜莺的歌唱去寻访又怕扰飞了夜莺。整首曲子优美动听,具有独特的魅力。 [设计思路] 一、 电吉他、电子琴、民谣吉他现场老师、学生演奏为同学们提供了对乐器音乐要素的听觉、视觉、触觉的体验,既能潜移默化地了解乐器的音色、演奏方法、速度等,又能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力。 二、 通过现场和课件的看、听、奏、动、想、说、的多种感官参与运用,可以让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更深刻、更全面。 三、 合作演奏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个人多方面的才能。本课也采用了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有利于较顺利的完成本节课的目标。 四、 创作和表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即兴发挥。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一、& 听辨导入 1、& 对比听赏: &(1)清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加入电子琴丰富的音乐为歌曲《大海,故乡》。伴奏。 师:用录音机录到两遍歌曲能后请大家分辨一下,两遍音乐有什么不同? 2、学生谈感受。 师:同学们可以看出更好的表现歌曲意境离不开什么?(伴奏音乐) 3、& 现在伴奏的常见乐器有哪些? 钢琴& 电子琴& 电吉他& 电贝司&& 笛子&& 二胡&& 萨克斯等 二、& 欣赏臧天朔乐队现场录像歌曲《大理三月好风光》。看看里面有出现了什么乐器,这种组合形式叫什么乐队? 电子琴&&&& 电吉他&&&& 爵士鼓&& 电贝司&&&& 小号&&& 电吹管&& 萨克斯 请同学们做介绍,结合大屏幕,音响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电声乐队。 1、让学生从图片里面选进一部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教学意图:此环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伴奏音乐的好处,激发学生对现代音乐的兴趣。 [引出课题]&& 什么是电声乐队? & 电声乐队指由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电子乐器指运用电子元件产生和修饰音响的乐器。包括一般电子乐器和电子音响合成器。 目前比较多见的电声乐队有以下两类: 第一类,主要由架子鼓、电吉他、电贝司和电子合成器组成。有时还加一个电子钢琴。 第二类,以电声乐队为基础,或者加进铜管乐,如萨克斯、小号、长号,或者加进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或者加进民族乐曲,如二胡、笛子、古筝等。近年来电声乐队的发展、变化很快,新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不断涌现。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电声乐队概念和最常见形式,接下来欣赏电声乐四大件(电子琴、电吉他、爵士鼓、电贝司)在乐队中的作用。 教师现场演奏电子琴《真的爱你》。 a电子琴&&亦称电子风琴。一种是小乐队式电子琴,小型轻便,只有一排键盘,有音色变换键,可以自动演奏指定的音型节奏。一种是双排键盘,上排演奏旋律,下排演奏和声。琴身下方有脚踩低音梗杆,还有音量控制踏板,键盘周围还有许多调节开关。还有一种是音乐会用电子琴,有三排键盘。可以模拟许多音色。 学生演奏并简介电吉他提高学生的兴趣。老师弹奏民谣歌曲《童年》互动教学。 b电吉他&&电吉他由一般吉他加上扩大器并连接音箱而成。共六根弦。 电吉他有以下三种: (1)西班牙吉他。又称&古典吉他&。 & && (2)民摇吉他。(校园吉他) (3)夏威夷吉他。演奏姿势变为将吉他卧放在腿上,左手用金属压杆在琴弦上滑动,右手戴戒指拨弦,便于演奏滑音、颤音等。音色柔美,富于歌唱性。 c教师演奏(或课件播发)爵士鼓的solo。 爵士鼓的作用:指挥、烘托气氛、打节奏。 & d电贝司&&贝司(bass)是低音的意思。电贝司亦称低音吉他。共四根弦。电贝司形同电吉他,演奏基本方法也与吉他相近。音色低沉、厚实有力,有很好的穿透力,在乐队中发挥低音提琴的作用。 教学意图:对比欣赏可以反馈出学生经过视、听、触对电声音乐和电声乐器的理解。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 欣赏《夜莺》 & 1、聆听引子 思考:乐曲中有一件中国乐器演奏,你能听出来吗?它模拟了什么声音? 归纳:乐器是中国的竹笛,它模拟了夜莺的叫声。 2、作者介绍 雅尼:希腊血统的美国音乐家,被称为&世界一流键盘奇才&,是一个用音乐讲述生活的人。 3、作品简介:《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是雅尼为华人而作的,全曲洋溢着中华民族的风格。 & 4、感受音乐主题,试着演唱, &&&(1)看乐谱,先试着演唱,然后再演奏 &&&(2)教师指导用竖笛演奏主题 &&&(3)加入电子琴和简单的打击乐器一起演奏音乐主题(用心体会) 四&&拓展思维训练 &&&(1)欣赏雅尼的另一首音乐作品,感受音乐。并且能够运用手中的色彩来表达,对音乐的深刻体味。 &&&(2)学生展示作品 思考:你对雅尼的这种演奏形式和演奏效果有什么看法? 归纳:古典乐器与现代电声各有不同的优点和魅力,互相不能完全替代。作品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得现场演奏效果很好。 教学意图: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展示与介绍的情况,灵活、及时地加以肯定,同时应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表现他们的学习成果,尊重其学习的过程。 小结 &&&&&&&同学们!流行音乐离不开电声乐队的伴奏,&高科技手段的电声音乐与其他音乐具有同样的魅力,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音乐、midi音乐越来越普及,接触的面越来越广,希望同学们在课余能多了解电子音乐的发展。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头条|庆反法胜利70周年,中华乐团将重新演绎《黄河大合唱》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集结号再次响起!老团长蔡善皋激情执棒 中华乐团将重新演绎《黄河大合唱》 (...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集结号再次响起!老团长蔡善皋激情执棒 中华乐团将重新演绎《黄河大合唱》
(亚省报记者陈丽君报道)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受凤凰城侨联总会和庆祝二战胜利纪念活动筹备委员会的委托,中华乐团将和各界朋友合作,于9月20日在钱德勒艺术中心(Chandler Center for the Arts)再次唱响《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演出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周恩来曾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它是宣扬革命精神的音乐史诗,是中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中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歌曲慷慨激昂,在中国抗日战争时起到鼓舞作用。用音乐唤起民众,鼓舞斗志,增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国家荣誉感,弘扬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1.《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音)2.《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3.《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原稿为三弦伴奏,后改为琵琶伴奏)4.《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5.《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6.《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7.《保卫黄河》(轮唱)8.《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黄河大合唱》从它一诞生的那天起,就受到中国广大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从延安不胫而走、广为流传,深入人心。众人的合唱铿锵有力、雄壮豪放,似山呼海啸,大气磅礴。 一首能真正表达人民的心声好歌,有着无穷的生命力。两岸三地都先后进行了演唱,1945年,台湾光复,《黄河大合唱》得以公演。此后由于政治原因,几度搁浅。2010年,中华民国国防部举办抗日胜利65周年音乐会,《黄河大合唱》重新出现在台湾舞台。在海外也掀起热潮,东南亚、前苏联、北美等地演出都反响不错。本人有幸采访到此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当年指挥大合唱的中华乐团老团长蔡善皋先生, 对再次唱响《黄河大合唱》的构想和意义作了访谈。蔡指挥动情地回忆起20年前举办第一次《黄河大合唱》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对每个细节都记忆犹新。蔡善皋在指挥全场合唱
1995年秋,中华乐团刚成立不久,正逢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由江苏同乡会庞邦诚、台湾张方济、中华乐团蔡善皋、ASU学生会主席赵辉等仁人志士提议合唱《黄河大合唱》,作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献礼。倡议很快就落实到行动,在当时通讯网络设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口口相传和打电话联络人,没想到很快得到华人华侨的积极响应,近100人参与演出,最小的演员只有4岁,其中合唱队有70人组成。 Jack Lee、Anna Lee和台湾张方济慷慨解囊赞助音乐会。洛杉矶领事馆发来贺信表示祝贺,画家曹今奇特意为晚会创作画作,陈普博士挥毫泼墨为晚会题写横幅。童声小合唱
在短短2个多月时间内,大家放弃休息时间,众志成城,利用周末进行排练,很快就搬上舞台,作为亚省第一个音乐会演出获得很大成功。当时的亚省时报等媒体都做了相应报道。周忠秀演唱《黄河怨》蔡指挥讲,有一个场景令他终生难忘,当台上唱到第7章《保卫黄河》时,台下的华人都跟着一起唱了起来时,他不得不转过身指挥全场,那种感觉就是非常自豪我们都是中国人!那台上台下高歌一曲的情景,令大家激动异常,难以忘怀。这就是《黄河大合唱》神奇的魅力和巨大的凝聚力,它能把海外的华人吸引、汇聚在一起,凝成一条心!
男声小合唱2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集结,重新演绎《黄河大合唱》意义非同凡响。《黄河大合唱》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纵观历史,它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抗战时期它唤起民族大团结,激发全民族的爱国热情。今天,它成为凝聚全世界华夏之孙、鼓舞民族大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动力所在。同时它彰显一种精神,使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具有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它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象征,使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永远心连着心,它是中国与各个友好国家的纽带,使世界各民族爱好和平的人们得以共鸣,有着共同的心声,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心愿。它已经超越了艺术的境界,在各个领域,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热诚邀请各界华人华侨及爱好和平的人们,邀请20年前参与演唱的人们再次回归。我们不分种族,不分国籍,不分年龄,我们就是一家人,让我们一起唱响大气磅礴、辽阔深邃、动人心魄的《黄河大合唱》。为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贡献自己的力量。20年前晚会《黄河大合唱》的组织:张方济、庞邦诚、蔡善皋等;资助:Jack Lee、Anna Lee、张方济;横幅题字:陈普;指挥:蔡善皋;钢琴独奏:沈力革;朗诵:石毓民;女声独唱:周忠秀;男声二重唱:张方济、郭渤;报幕:齐秀娟。还有其他演出节目:二胡独奏:周友良;小提琴独奏:刘洸;男声小合唱;朱虹、徐飞老师组织指导的童声小合唱;丁方方老师组织指导的幼儿舞蹈及中华乐团民乐队合奏等。参加演出的部分前辈: 中华乐团的第一任团长刘洸(已故)、蔡善皋夫妇、张方济夫妇、庞邦诚夫妇、陈普夫妇、郭渤夫妇、石毓民夫妇、李国华夫妇、唐孝先夫妇、李桂莲等。特别致谢蔡善皋团长提供当年一些演出人员及名单。感谢蔡善皋团长提供部分演出照片,本人得以翻拍呈现给大家,重温历史。
同时想参与合唱的人请尽快联系蔡老师,电话:480-382-8219
Email:“玩转亚利桑那,全心全意为华人服务”是美国亚利桑那华人网微信以及网络平台的宗旨,我们是最具当地特色的移动媒体,当地华人新闻,好吃好玩的去处,买房子,看医生,生活居家信息,我们一网打尽。如果您来到亚利桑那遇到什么问题,需要什么帮助,欢迎与我们联系。您有对华人社区有益的公众信息,也欢迎给我们提供新闻线索,我们将免费为您发布。更多精彩的亚利桑那生活,我们陪您一起度过。 官方微信:sunbirdarizona官方网络: 微信以及网络平台承接广告Email: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sunbirdarizona
资讯改变生活 &太阳鸟&亚利桑那华人网;; ;;
公众号以搜集美国亚利桑那州当地的信息为己任,其中包括新闻,商业贸易,生活娱乐信息,为华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其它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14册第1单元 - 多来米,123
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14册第1单元
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14册第1单元
1.作品分析 《保卫黄河》采用自由变奏曲式写成: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 border=0 3_1.gif?);}? images seven14 jiaoshi898xx767xmusic888.net http: hand?;? window?;}? new open to here Click> 引子用了《怒吼吧!黄河》的音调为素材: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 border=0 images seven14 jiaoshi898xx767xmusic888.net http: hand?;? window?;}? new open to here Click 3_2.gif?);}?> 随后糅进了歌曲《东方红》的音调: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 border=0 images seven14 jiaoshi898xx767xmusic888.net http: hand?;? window?;}? new open to here Click 3_3.gif?);}?> 这段引子象征着毛主席、党中央发出了战斗号召。钢琴由慢到快地奏出华彩乐句,表现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随后,乐队再奏《怒吼吧!黄河》的战斗性音调: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 border=0 images seven14 jiaoshi898xx767xmusic888.net http: hand?;? window?;}? new open to here Click 3_4.gif?);}?> 继而引出《保卫黄河》的主题,表现抗日军民斗志昂扬、奔赴战场的情景。 主题之后的七个变奏分别在A大调、D大调、bB大调、F大调、bG大调、bA大调、bB大调上发展变化,展现了一幅幅英勇抗战的壮丽画面。时而由乐队奏出硝烟弥漫、战马奔驰、游击健儿勇敢杀敌、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的伟大气势;时而又由钢琴和乐队奏出抗日军民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 在音乐逐步达到高潮的时候,《东方红》的音调由木管声部和弦乐声部强力度地奏出。它象征着有了毛主席的领导、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伟大的抗日战争逐步走向胜利的坦途。 变奏八(尾声部分)再次奏出《保卫黄河》的音调,并将音乐推向高潮结束。 2.背景材料 《黄河大合唱》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 1938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由陕西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峡激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博战的情景,聆听了水手们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船工号子……这一切激起了他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一首长诗――《黄河吟》应运而生。1939年,光未然与冼星海在延安相见。在西北旅社的一间窑洞里,演剧队举办了一个朗诵会,光未然亲自朗诵了这首长诗。冼星海听后,约请光未然将其改成歌词,并激动地表示:“我有把握把它写好。”后来,冼星海夜以继日地工作,仅用了六天的时间便谱好了《黄河大合唱》。日脱稿,4月13日在陕北公学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这次演出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便传遍全国。同年5月11日,为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由冼星海亲自指挥再次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毛泽东同志听后高度地赞扬了这次演出。当年7月,周恩来同志听了这部合唱,随即为星海同志写下了“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题词。1941年,星海在苏联又对《黄河大合唱》进行了加工整理,并使之更加完善、理想。 《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以群众歌曲的音调为基础,广泛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因素,使这部巨著的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懂。这部合唱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展现了抗战必胜的前景。这部合唱具有写实性、史诗性、交响性的特点,也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特点,为我国现代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典范。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根据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创作而成的。1969年脱稿,1970年5月首演于北京。参加创作的人有石叔诚、许斐星、刘庄、殷承宗、盛礼洪、储望华,首演钢琴独奏由殷承宗担任,由中央乐团交响乐队协奏,李德伦指挥。 3.作者简介 冼星海() 作曲家。曾用名黄训、孔宇。广东番禺人。日生于澳门,日卒于莫斯科。1920年,先入岭南大学附中,后升入大学预科,演奏过小提琴和单簧管,并担任过指挥,在学习期间,他做过打字员、教员,以半工半读的方式维持生活、保证学习。1926年到北京,在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选学小提琴。1928年夏到上海,入国立音乐学院学小提琴。1929年7月,在院刊上发表《普通的音乐》的论文,提出“中国需求的不是贵族式或私人的音乐,中国人所需求的是普遍音乐”。并认为“学音乐的人”要“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的民主思想。 1930年到法国巴黎学习音乐,曾先后随奥别多菲尔、丹第、迪斯卡等学习理论作曲。后考入巴黎音乐院学习作曲和指挥。在巴黎的六年中,历尽艰辛,经受了严寒与饥饿的威胁。1935年秋,面对民族危机的严重形势,他毅然回到祖国,投身于人民的革命事业,将全部精力贡献于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冼星海参加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战时移动演剧第二队,奔赴各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春参加了由郭沫若主持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并与张曙共同负责抗战音乐工作。 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抗战歌曲。如:《保卫芦沟桥》、《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 1938年冬赴延安,任“鲁艺”音乐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为参加电影配乐工作离开延安去苏联。因长期积劳成疾,日病逝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医院。噩耗传到延安,毛泽东同志在悼念他的挽幛上亲笔写下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的题词。 在冼星海短短的一生中,共作歌曲数百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曲、重奏曲多首。数量多、影响广的是群众歌曲,其中有进行曲体裁的《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芦沟桥》、《到敌人后方去》;抒情性与鼓动性为一体的《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和《反攻》等。他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创作道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聂耳同志的革命音乐传统,通过广泛的题材和体裁,创作了许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20世纪三 四十年代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所进行的伟大的抗日战争历史现实。他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无愧是我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是人民所热爱的音乐家。 更详细的介绍请进
4.相关资源
演奏视频下载
5.相关图片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经典欣赏】《黄河》钢琴协奏曲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这部钢琴协奏曲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融了入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不仅在当时的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因为其史诗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首中国协奏曲中文名称:黄河钢琴协奏曲谱
曲:冼星海编
曲: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许斐星音乐风格:古典 1诞生过程创作起由: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月<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声合唱)<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保卫黄河》(轮唱)<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发展历程《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六十年代后期,这部声乐作品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68年<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月的一天,殷承宗从中央乐团到中央音乐学院来看大字报。殷承宗有了钢琴伴唱《红灯记》之经验,便想在「钢琴革命」的步伐上再迈出新的一步。这时中央音乐学院二楼西墙上,正有陈莲女士的大字报贴出。(陈莲于<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64的上书毛泽东,获毛支持,批复「信是写得好的。」之后,曾由江青接见。)陈莲在此大字报中第一次披露江青曾对她说:「《黄河大合唱》很有气势,可以写成钢琴协奏曲。」从那次以后,殷承宗便向江青写信,拟把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写为钢琴协奏曲,江青阅信后批复:「很好。《黄河大合唱》可以留曲不留词。」光未然的歌词,当年启发了冼星海的创作冲动与灵感,今天也同样自然而然地启迪和萌发《黄河》钢琴协奏曲创作组成员的想象力和乐思。《黄河》创作组的成员,从<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69年<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月成立之后,始终在不断地变化。杜鸣心离去之后,殷承宗从中央音乐学院借调了作曲家盛礼洪先生来主持乐队配器工作。本文作者当时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专职从事钢琴教材创作,以往和殷在探索中国钢琴作品创作方面,志向较合,这次他费了不少力气,把他借调到中央乐团做搭档。许斐星则是刚刚分配到中央乐团工作的年轻钢琴伴奏演员,曾是殷的学生,殷留他在组内,请他协助一些事务性工作,亦部分地参加创作组的讨论。后来几个月中,青年钢琴家石叔诚也部分地加入到创作组的活动中,因为他是担任《黄河》钢琴协奏曲的B组独奏演员,了解《黄河》创作意图,可以更好理解和演奏该作品。他们二位凭年轻人的聪慧敏感,也发表了一些好的意见。不过他们并不担任任何实际创作工作。殷承宗在受命组建《黄河》创作组的过程中,又请来另一位女士刘庄。到了<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69年初夏,《黄河》协奏曲完成了第一稿。试奏时,请来了李德伦、严良堃(《黄河大合唱》的权威指挥家)、杜鸣心和中央乐团交响乐队各声部长共十余人。由殷承宗担任钢琴独奏,储望华担任第二钢琴(即乐队部分)协奏。从<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69年<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月到<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月,在完成了酝酿方案、体验生活、群众集体讨论以及对第一稿修正的认同之后,进入了整体运作的第二阶段,即创作执笔阶段。《黄河》钢琴协奏曲,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四人负责执笔,日夜奋战。《黄河》钢琴协奏曲的每一个音符,都可以追溯到它之前的初衷,落笔,定稿。创作室内抽屉、纸篓中数百上千张被废弃的旧稿谱纸……有集体智慧的凝聚,更有创作者们的汲取、筛选及提炼的功夫。这部作品的问世是艺术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70年元旦,由殷承宗担任钢琴独奏,李德伦指挥中央乐团在北京首演——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审查钢琴协奏曲“黄河”,乐曲刚完,周恩来总理激动地喊道:“冼星海复活了!”中央决定“黄河”先试演几个月,以征求工农兵群众意见。<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70年<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月<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日,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正式公演。节目安排是先演钢琴伴唱“红灯记”。由于长期劳累忙于创作和演出,殷承宗在弹“红灯记”时扭伤了腰动弹不了,但他咬着牙坚持到底,弹完后被立即送往附近医院。医生为他紧急处理,打针加绷带,再赶回文化宫演出“黄河”。剧场备了一张靠背椅,以防他万一倒下去。在这种状况下完成了钢琴协奏曲“黄河”首次公演。<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71年,殷承宗随中央芭蕾舞剧团出访欧洲六国,演出舞剧“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每场演出前都加演钢琴协奏曲“黄河”。这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一次在国外演出。<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73年<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月,指挥大师尤金·奥曼第带了美国费城管弦乐团来华指挥演出“黄河”,由殷承宗独奏;这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一次由国外乐团演出。之后,有更多的国外乐团演出钢琴协奏曲“黄河”,包括正当盛年的指挥大师阿巴多与维也纳交响乐团的来华访问演出。2曲目解析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引子一开始,小号与小提琴便以磅礴的气势奏出号子似的动机,木管乐快速的半音阶上行和下行,刻画了船工们同惊涛骇浪殊死搏斗的情景,这时乐队出现了“划哟,冲上前!”的音乐语言。由钢琴急骤的琶音掀起巨浪,引出了坚定有力的船工号子,表现了船工们万众一心同狂风巨浪顽强拼搏,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推出了钢琴的华彩乐段,描绘黄河激流汹涌澎湃,船工们冲过了激流险滩。这时,出现了一段悠扬抒情的旋律,仿佛艰难险阻的斗争中见到了胜利的曙光,音乐更加充满自信。最后,在钢琴有力的刮奏中,音乐再现了激烈的主题音调,全曲回到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紧张情景之中。第二乐章《黄河颂》深邃的大提琴奏出缓慢庄严的旋律,引出独奏钢琴的反复呈述,这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追溯:在黄河两岸住着善良勤劳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在这块富饶土地辛勤地劳动、生活、斗争。钢琴铿锵有力的和弦奏出了乐曲雄伟的结束部分,铜管奏出的义勇军进行曲动机,象征着觉醒的中华民族已屹立在世界东方。第三乐章《黄河愤》清脆的竹笛声吹出了陕北高原质朴宽阔的引子旋律,独奏钢琴模仿古筝,轻快的奏出民族风格的主题。在乐队明亮宽广的发展后,钢琴深沉压抑的和弦与铜管乐的阻塞音表现了敌寇对祖国河山的践踏,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受深重苦难。在苦难音调的进行,音乐中同时酝酿着反抗斗争的音乐情绪,随着音乐情绪的不断高涨,独奏钢琴激动地奏出象征民族悲愤的雄伟音调。最后乐队以辉煌的气势再现民族风格的主题音调,这是黄河滚滚的怒涛,这是中华民族满腔的悲愤。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引子是铜管乐奏出的号召似的战斗性旋律主题。音调中揉进的《东方红》动机象征毛主席党中央发出的战斗号召。钢琴的华彩乐句后,出现了《保卫黄河》的旋律主题。这是一段斗志昂扬的进行曲,表现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献身精神。随着乐曲主题的不断发展,音乐展开了一幅幅抗战的壮烈画面。战马驰骋,硝烟弥漫,抗日军民英勇杀敌。音乐情绪此起彼伏,当《东方红》主题出现时整个乐曲达到最高潮。这是在讴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在乐曲结束前,乐曲巧妙的把《保卫黄河》、《东方红》和《国际歌》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联系,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才能赢得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3经典录音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格,以标题性组曲的形式写成。今天,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已冲出国门,成为一部在世界范围内音乐会舞台上经常演出的曲目,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录音版本很多,目前有五个比较公认的最优秀的版本(名单如下),首演录音也可圈可点,但是录音不佳;<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07年,我国著名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了这部钢琴协奏曲(DG唱片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录音也可作为一个经典录音。一、殷承宗和捷克广播交响乐团合作,艾德里安·利帕指挥,香港马可·波罗公司出品,唱片号是<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223412,<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91年录音。二、石叔诚与中央乐团合作,由石叔诚自己指挥,中国唱片公司与香港宝丽金公司联合出品,唱片号是CCD90/096,<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90年录音。三、孔祥东和中央乐团合作,麦家乐指挥,唱片号是SP3.1G,<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92年录音。四、石叔诚和中央乐团合作,胡炳旭指挥,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出品,唱片号是HRP783 2,<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90年录音。五、爱泼斯坦〈美〉与美国费城管弦乐团合作,指挥大师尤金·奥曼迪指挥,美国RCA唱片公司出品,唱片号是<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240158,<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74年录音。这五个版本的诠释、演奏均有独到之处,各有所长,但也不乏差强人意的地方;限于篇幅,现在仅就协奏曲第三乐章做一比较分析。第三乐章《黄河愤》,音乐素材源于原作的“黄水谣”和“黄河愤”两段。从曲式上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引子;呈示部分;展开部分;再现部分。“引子”是一段由笛子吹奏出的带有陕北信天游风格、明亮辽阔和充满生机的音调。接下去呈示部,钢琴模仿民族乐器奏出了一段欢快明亮的黄水谣音调。展开部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黄水谣后半部的音调与黄河怨联接,钢琴深沉的和弦及铜管乐器的阻塞音,表现出敌寇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钢琴的轮指演奏,表现人民正遭受着沉重的苦难。紧接下去,钢琴华彩乐段,控诉之声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情绪激昂怒不可遏。再现部中的黄水谣音调一改原貌,如同激荡的黄河之水,波涛翻滚、汹涌澎湃,势不可挡,表现出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斗争力量。殷承宗与捷克广播交响乐团版,利帕指挥。殷承宗是该曲的首演者,一直被公认为权威诠释者。首先殷承宗在此版中的弹奏和音乐构思受原合唱歌词的分句和内容限制太多,这突出表现在句法的处理上过于细碎。乐队协奏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呈示部黄水谣的旋律缺乏动感,音乐好象明显地被小节线划分着,给人以一种顿挫有余而流畅不足之感。“自从鬼子来”这一乐句,渲染的太过分,后来的钢琴华彩乐段速度较其它版本慢许多,冲击力也显得不够,以致在乐队弦乐组本应当充满激情的再现黄水谣音乐旋律时,没能掀起最后激荡人心的高潮,再现部前钢琴本应奋力冲向乐队,但不知怎的,却滑落了下来,从总谱上分析看,可能是钢琴与乐队配合上的失误。作为协奏的捷克广播交响乐团,也缺乏应有的动力及清晰可闻的层次变化。但作为一个外国乐团,对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还是较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要认真得多。石叔诚与中央乐团合作版,石叔诚弹奏钢琴并指挥。石叔诚是继殷承宗之后在国内诠释黄河协奏曲较为权威的一位钢琴家。在这一款录音中,他对该曲的诠释较有新意。听得出来他对这一乐章有较为严谨的构思和想法,反映出演奏家较高的艺术修养与鲜明独立的演绎风格,不雷同于首演者。竹笛吹奏的引子过后,呈示部黄水谣的音乐旋律轻盈流畅,转位的五声琶音滚奏,触键优美华丽,整段乐曲的处理要较殷承宗的弹奏更具动感,但音乐分句还是没有脱离唱词的影响。乐队协奏显得有些拘谨,缺乏贯通的气势,与钢琴相互推动、呼应不足。在描述日寇铁蹄践踏祖国大好河山时,乐队缺乏紧张度。尤其是总谱标明圆号此时应用阻塞音吹奏,但这一强化乐曲气氛的特殊音响效果在这版中却听不清楚,直接影响了乐曲的表现力。孔祥东与中央乐团合作,麦家乐指挥。孔祥东师从上海音乐学院范大雷教授,<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sans-color:#85年在全国钢琴比赛中夺魁,从而崭露头角。其后,演出足迹遍及世界许多国家,是现今世界乐坛华人中颇富才华的一位青年钢琴家。孔祥东的演奏较大器,气息宽广,走动感较强。遗憾的是孔祥东对作品的理解有失肤浅,弹奏中错音较多,乐队配合也不尽人意:管乐与弦乐音量不平衡,乐队重音经常“砸”在错位上,在结束句莫名其妙地奏了个强音弱收。这是笔者所聆听多版《黄河》协奏曲中制作较为粗糙的一版。但有一点,竹笛演奏者是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詹永明,表现颇佳,那段陕北信天游风的竹笛引子,至甜至美,不是其它版本所能企及的。最后,顺便提一下石叔诚与指挥家胡炳旭合作的一版《黄河》协奏曲中的第四乐章的诠释风格。第四乐章《保卫黄河》,是一个最富战斗性的乐章。乐章在“保卫黄河”,的音调中,钢琴与乐队起伏跌岩,相互推助至最高潮,另导出大家所熟悉的《东方红》音乐旋律,在弦乐激情的歌颂后,尾声在坚定的步伐中出现《东方红》和《国际歌》结合的音调,表现出中国人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石叔诚作为当时黄河协奏曲的创作人员之一,八十年代后期,他在总结了多年来演出这首作品的心得和体会后,对该作品进行了较大的修改,这主要是针对第四乐章高潮时的《东方红》音调和《国际歌》的旋律。这版录音中,石叔诚则选用了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中“我们看到宁河岸,我们登上了河岸”这段展望的主题旋律作为高潮乐段,以此和第一乐章首尾呼应,用以象征人民战胜日寇的侵略和争取美好生活的憧憬,表现了演奏者深刻控掘乐曲内涵、不断创新的精神。【视频欣赏】殷承宗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珍贵1970首演版中央乐团交响乐队协奏、指挥:李德伦【视频欣赏】石叔诚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中央乐团演奏、指挥:谭利华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关注排行榜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卫黄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