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男子被骗544万有没有退还

相信“购车退税” 老汉被骗7万元
  本报4月9日讯 “购车退税”,当福建厦门的方老汉接到这个电话时,陷阱就一步步给他铺好了:“政府补贴”、“国库连接”、“打电话就领钱”。不到两个小时,方老汉银行卡里就从ATM机上莫名的转走了7万块。
  今年2月以来,厦门发生了多起类似的电信诈骗案,当地警方通过侦查发现,诈骗团伙就藏匿在长沙。收到厦门警方的求援后,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立即展开侦查,很快捣毁了这个诈骗窝点,而嫌疑人全是福建人。
  3月4日,民警在长沙市某处民房内一举捣毁了这个诈骗团伙,当场抓获6名成员,并缴获了大量笔记本电脑、手机和银行卡等作案工具。
  办案民警透露,6人均为福建安溪人,有几人还是亲戚。据团伙头目吴某交代,为了不让车主们起疑心,他们的工作时间也和机关单位一样,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早上9点到下午5点,中午也会休息,周末照常双休。
  目前,吴某等6人已经移交给厦门警方侦办。
( 18:06:55) ( 15:46:57) ( 15:44:30) ( 19:36:31)退休老人轻信收藏公司 投资后被骗15万
退休老人轻信收藏公司 投资后被骗15万
07:53:16&&&编辑:&&&来源:网络&&&
  19日,有读者向本报96709热线反映称,和谐广场与东环国际广场各有一家从事理财和收藏品的公司关门,许多老人找不到负责人而报案。其中市民徐先生花15万元购买了大量理财产品和纪念品进行收藏,而其朋友徐女士则花费近5万元购买了类似的理财产品,即使花费较少的马先生,也投资了近3万元。  据了解,这两家公司都以到期进行高价回收的承诺赢得老年顾客的信任。目前,这些投资者已分别向辖区派出所报警。  起初每月都能拿高息  家住山大路附近的徐先生回忆,他在今年3月份收到了一条短消息,“短信里说,济南晟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要邀请我参加抽奖活动,说是还送礼品。”徐先生当时虽然纳闷对方怎么知道自己的手机号,但一听有礼品可送,就打算去看看了。  隔日,徐先生来到位于东环国际广场的这家公司,对方的接待人员就向他大肆推销公司的收藏品,“对方称买了他们的收藏品及其他理财产品,每到月底或年底,公司就会以高价来回购。”见徐先生面露犹豫之色,“对方又拿出了营业执照”,徐先生一看确实是工商部门盖章的,“应该不会骗人,就买了一些外国纪念币和理财产品”。  “刚开始他们说一个客户只能购买10000元的理财产品,说是怕兑换不开”,徐先生回忆说,“我当时还觉得人家挺负责,挺有良心的,觉得挺靠谱”。  于是,徐先生在4月份投资了10000元进行理财,工作人员答应月底会返利400元。“4月底他们打电话让我去领利息”,徐先生称,当时他来到这家公司,“对方果然当面给我点清了10400元,我想既然人家按时给,就再买一个月的理财吧”,因此,他又花10000元购买了5月份的理财产品。  “5月底,对方又打电话让我去取钱”,徐先生说,“到了后我当场点了下,还是10400元,这时我就放心了,此后每个月底对方连本带息跟我结清后,我就重新投入10000元购买这种理财产品”。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8月底,徐先生一共买了5个月的理财。  加大投资后对方不见了  也就是在8月底,徐先生的噩梦开始了,“那天领完利息,对方说公司兑换资金已经很充足了,可以允许顾客多购买这种理财产品”。他很高兴,当场就用随身携带的信用卡划取了4万元,分别又购买了9月份和10月份的理财产品,“9月份我还是投了10000元,10月份投了30000元”。  可是到了9月底,徐先生却迟迟没有接到让去取钱的电话,他沉不住气了,决定去这家公司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到了东环国际广场一看,济南晟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大门已经关闭,东西也搬走了。他赶紧拨打该公司人员的电话,“却一直没联系上”。后来,还是大楼的物业人员告诉徐先生,“他们10月18日晚上就都偷偷搬走了。”  而此前每到月底,徐先生去领理财利息时,公司接待人员还不断地向他推销纪念品收藏活动,“说是有很多外国货币和艺术品可供收藏,他们承诺每半年或一年会对这些纪念品进行回收,回收价要比现在高好几万。”于是他在半年多的时间里,陆陆续续也购买了一批纪念品,坐等升值。  据徐先生说,他买的这些收藏品包括25600元的乌克兰币、39800元的斐济币、10套《清明上河图》39800元,另外还花10000元购买了部分马年纪念币,再加上9月、10月份购买的4万元理财,这样共计投入15万余元,现在不知道还能否追回。  见别人赚钱也投5万  据了解,受骗的不止徐先生一人,还有其他一些老人也购买了该公司的收藏品和理财产品。  许女士是徐先生的朋友,她是今年6月份了解到这个公司的。“当时看到有朋友
相关热词搜索:
本网站为综合性门户网站,部分内容转自网络,均标明出处,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陕ICP备号 qq客服:最新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这劲较得有点肉痛
男子明知被骗仍汇54万 就想看看能被骗多少钱
来源:焦作晚报    发表时间: 00:00
  11日,由陈某掌控的一个诈骗团伙终于破灭。被这个诈骗团伙骗了54万元的老刘很激动,警方给他报了一箭之仇。让人不理解的是,在被骗走7万元的时候,老刘已经意识到对方有问题了,可他选择继续被骗,原因是想看看骗子究竟能骗走他多少钱。  汇给骗子54万多元  11日一大早,还没等民警上班,穿戴整齐的老刘便来到浙江省宁波市潘火派出所。  41岁的老刘是江西人,在宁波市闯荡有些年头了,在工地做工程攒了一些钱。  今年的4月25日对老刘来说,将会铭记一生。这天,老刘在网上花了1760元买了一款名为“血钻野燕麦”的男性保健品。为了确保品质,老刘选择货到付款。没过两天,老刘收到货。吃了几天后,他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对方自称金主任,说老刘必须再买其他配药才会有疗效。  老刘信以为真,又汇去了5500元。接下来,他的电话常有陌生人打了。  给老刘打电话的分别有:主治医生金主任,医生的老师欧总监,医院的毛院长、刘科长,广东315消费协会的徐女士、杨财务,某某公司的陈经理等。  打电话的内容分别是:推销保健品的配药和清除抗体素的药;有人告诉他推销这两种药的人是骗子,他们卖的才是真药。上述买药过程再来一遍:消协出面说会退还药费,但要先缴税;缴了税,再缴建档费;建了档再升级会员卡;升完会员卡又缴税;缴了税再激活会员卡,然后买保险;买完保险,有人说他跟某公司一个员工内外勾结,要他缴罚款,还要汇自保金;汇完自保金,又轮到升级会员卡了;升级完会员卡,还要再缴税。  这几个月,老刘马多次到银行给对方汇钱。到8月中旬,老刘先后向对方汇了14笔款,共计544874元,每次少则4700元,多则90000元。汇完最后一笔钱,对方没动静了,他也醒悟了,8月23日向潘火派出所报警。  骗子的理由都用光了  接到老刘的报警后,民警立即展开调查。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11月6日,这伙骗子在广西南宁市被抓获,带头的“大哥”是25岁的广州人陈某。  陈某交代,他手下的16个人共分成3个组,各自为政。他负责教他们如何打电话,甚至写成范本让他们照着念。他将从网上买来的买保健品客户的信息分发给各组,让他们以“回访”为名电话联系客户。如果对方说效果好,他们就继续推销其他高价药;要是客户不满意,他们就让其他人冒充消保委人员,以帮忙退款缴税为名骗钱。  陈某说,如何骗老刘,由实力最强的第三组负责。老刘实在太好骗了,组里几个人各种角色都扮演了,实在演下去了。于是,他让另外两组接手继续骗老刘。到他们骗了老刘差不多30万元的时候,实在找不到理由了。他们舍不得放过这条“肥羊”,就找前一批人是骗子的理由,又把骗局重新演了一遍。  想看看能被骗多少钱  接下来的事,不光骗子想不到,就连民警也哭笑不得。  其实,老刘早就知道自己被骗了。  老刘说,在他被骗了7万元的时候,就知道了。  那时候,他心想才这么点钱,公安应该不会管的,干脆就赌一把,继续给骗子骗,把数额弄大一点。“当时,我是想稳住骗子找机会报警。骗子也说会退钱,我想或许真能把钱拿回来。”老刘说。  老刘选择了续拖着。“我就是想看看他们究竟能骗我多少钱!”老刘说。  结果,他被骗了54万多元。 新 华
责任编辑:金融编辑
网友关注:【】【】【】【】【】【】【】【】【】【】【】【】【】【】【】
相关新闻>>
热门图文>>
新闻排行榜退休老人轻信收藏公司 投资后被骗15万
17:13:55 &&来源:大众网
  19日,有读者向本报96709热线反映称,和谐广场与东环国际广场各有一家从事理财和收藏品的公司关门,许多老人找不到负责人而报案。其中市民徐先生花15万元购买了大量理财产品和纪念品进行收藏,而其朋友徐女士则花费近5万元购买了类似的理财产品,即使花费较少的马先生,也投资了近3万元。  据了解,这两家公司都以到期进行高价回收的承诺赢得老年顾客的信任。目前,这些投资者已分别向辖区派出所报警。  起初每月都能拿高息  家住山大路附近的徐先生回忆,他在今年3月份收到了一条短消息,“短信里说,济南晟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要邀请我参加抽奖活动,说是还送礼品。”徐先生当时虽然纳闷对方怎么知道自己的手机号,但一听有礼品可送,就打算去看看了。  隔日,徐先生来到位于东环国际广场的这家公司,对方的接待人员就向他大肆推销公司的收藏品,“对方称买了他们的收藏品及其他理财产品,每到月底或年底,公司就会以高价来回购。”见徐先生面露犹豫之色,“对方又拿出了营业执照”,徐先生一看确实是工商部门盖章的,“应该不会骗人,就买了一些外国纪念币和理财产品”。  “刚开始他们说一个客户只能购买10000元的理财产品,说是怕兑换不开”,徐先生回忆说,“我当时还觉得人家挺负责,挺有良心的,觉得挺靠谱”。  于是,徐先生在4月份投资了10000元进行理财,工作人员答应月底会返利400元。“4月底他们打电话让我去领利息”,徐先生称,当时他来到这家公司,“对方果然当面给我点清了10400元,我想既然人家按时给,就再买一个月的理财吧”,因此,他又花10000元购买了5月份的理财产品。  “5月底,对方又打电话让我去取钱”,徐先生说,“到了后我当场点了下,还是10400元,这时我就放心了,此后每个月底对方连本带息跟我结清后,我就重新投入10000元购买这种理财产品”。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8月底,徐先生一共买了5个月的理财。  加大投资后对方不见了  也就是在8月底,徐先生的噩梦开始了,“那天领完利息,对方说公司兑换资金已经很充足了,可以允许顾客多购买这种理财产品”。他很高兴,当场就用随身携带的信用卡划取了4万元,分别又购买了9月份和10月份的理财产品,“9月份我还是投了10000元,10月份投了30000元”。  可是到了9月底,徐先生却迟迟没有接到让去取钱的电话,他沉不住气了,决定去这家公司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到了东环国际广场一看,济南晟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大门已经关闭,东西也搬走了。他赶紧拨打该公司人员的电话,“却一直没联系上”。后来,还是大楼的物业人员告诉徐先生,“他们10月18日晚上就都偷偷搬走了。”
& ( 17:13:47)
& ( 17:13:46)
& ( 17:12:44)
& ( 17:10:46)
& ( 17:1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子 被骗 54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