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姓新疆人口比例聚居中国省份的比例

开放分类:
回族中的伍姓,其主要家族为金陵(今南京)伍氏。伍氏后裔族人繁多,人才辈出:清初有伊斯兰教学者伍遵契,译有《归真要道》等;清中叶有中甲戌科探花的伍长华,曾任湖北巡抚与林则徐一起在武昌禁鸦销烟;清末民初有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的伍崇仁,有毕生从事教育的伍崇贤,有任民国教育部普教司司长、浙江、江西教育厅厅长的教育家伍崇学(又名仲文)。解放后,伍氏家族中各科类学者、专家相当多。另外,自明代后,从南京、扬州等地迁到湖南常德的“金陵十姓”中也有伍姓。伍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浙和湖南等地。
伍姓 - 姓氏源流
&伍(Wǔ)姓源出有二:&1、出自芈姓,为时大臣伍胥之后,以祖名为氏。据《玄女兵法》载,黄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大臣名伍胥,其后代以祖名为姓,形成伍氏,伍胥就是后来成为楚国望族的伍姓的始祖。时候,楚庄王有个宠臣叫伍参,是伍胥的后裔。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北上与晋国争霸。他先出兵讨伐郑国,晋国派荀林父救援,两军在邲相遇。楚令尹孙叔敖见晋军势大,主张撤军,楚庄王也同意。这时伍参对庄王说:“晋军内部不团结,号令不统一,元帅荀林父没有威望,楚军只要一进攻,晋军必败。”孙叔敖生气的说:“楚军连年作战,已经疲惫不堪。如果打了败仗,即使杀了你做肉羹,也赎不了你的罪。”伍参笑着回答:“如果打胜了,那就证明你无谋;万一打了败仗,我的肉将由晋人来吃,哪里还轮得上你啊!”接着他仔细分析了楚军的有利条件和晋军的弱点,终于说服楚庄王同意出战,结果楚军获胜。于是楚庄王就封伍参为大夫,伍参便以名为姓,成为伍氏,其后代沿袭伍姓,形成伍氏。&2、出自中有伍氏。回族中的,其主要家族为金陵(今)伍氏。伍氏后裔族人繁多,人才辈出:清初有伊斯兰教学者伍遵契,译有《归真要道》等;清中叶有中甲戌科探花的伍长华,曾任湖北巡抚与林则徐一起在武昌禁鸦销烟;清末民初有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的伍崇仁,有毕生从事教育的伍崇贤,有任民国教育部普教司司长、浙江、江西教育厅厅长的教育家伍崇学(又名仲文)。解放后,伍氏家族中各科类学者、专家相当多。另外,自明代后,从南京、扬州等地迁到湖南常德的“金陵十姓”中也有伍姓。伍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浙和湖南等地。&
伍姓 - 得姓始祖
。后世有许多学者,认为伍姓是传自春秋末期的楚国伍参,伍之为氏,不管是传自大约3000年以前的伍参,还是源自5000年以前的黄帝之臣伍胥,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却都是同样的不容置疑。关于黄帝之臣伍胥,由于年代久远,后世除了知道他跟一部《玄女兵法》有关连之外,其他事迹已不可考。伍氏后人奉伍胥为伍姓的得姓始祖。
伍姓 - 伍氏发源地
苏州职业大学教授、吴文化研究所所长吴恩培,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后伍颖,湖北荆楚伍氏宗族理事会伍红水等人组成的“伍子胥故里”考察组专程赴老河口等地考察伍氏故里。 专家们在老河口市博物馆查阅了明正德《光化县志》和清光绪《光化县志》,对清乾隆“伍子胥故里碑”进行了考证,对丹江口市陈家港村(原老河口辖地)的“伍子胥墓”进行了调查并走访了当地知情人士。随后,老河口、谷城有关专家在老河口市文体局与考察组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经实地调查采访、考证史料、学术交流,专家们认为:伍子胥祖父伍举在老河口得周天子赐伍姓,伍氏的发源地就在老河口(原光化县)。
伍姓 - 迁徙分布
伍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伍姓起源古老。民俗学家在仔细地研究了伍氏族谱后认为,尽管伍子胥出生在湖北,但是伍氏家族自古以来最早、最重要的发源地还是在湖南常德。在湘西地区苗族也有姓伍的人。伍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1%,居第一百二十一位。尤以湖北、湖南、广东多此姓,三省伍姓约占全国汉族伍姓人口的64%。
伍姓 - 家谱文献
湖南伍氏八修族谱,(清)伍永魁纂,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安徽桐城伍氏家乘二十四卷,(清)伍受糈等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恩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伍氏宗谱不分卷,(清)伍步月纂,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仅存五册)。 阳源伍氏族谱十卷,(清)伍凤韶重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四卷、第七卷、第九卷。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将乐县档案馆。 江苏常州伍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清)伍承焕撰,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 湖南新化伍氏九修宗谱首四卷,(清)伍发雁修,伍德温、伍芬苑等纂,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二册。现被收藏在湖南图书馆。 广东新会伍氏家谱不分卷,(清)伍学良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新会伍氏族谱不分卷,(清)伍廷珍、何贤成合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梅县伍氏续修族谱六卷,首一卷,(清)伍永旋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7年)东四家庙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常州伍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民国)伍世璜重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常州伍氏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兰溪伍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游埠区伍家圩村。 湖南邵阳伍氏十修宗谱,首三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三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良湖伍氏四修族谱十八卷,(民国)伍声外等纂,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泽荫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广东梅县伍氏十修族谱三十卷,首一卷,(民国)伍蕙溪、伍燮堂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广西桂林瑞长伍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忳取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西省图书馆(仅存四册)。 胥城伍氏宗谱十二卷,(民国)伍富兴等纂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树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定伍氏宗谱,(民国)伍承乔等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伍氏六修族谱二十二卷,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五册,缺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全国伍氏合族总谱十卷,首二卷,(民国)伍瑶光、伍润三等纂,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台山县档案馆(仅存三卷)、广东省恩平县档案馆。 贵州普定伍氏族谱八卷,(民国)伍典册纂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汉口大新印刷公司铅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湖南湘潭中湘伍氏五修支谱十二卷,(民国)伍蔚阳、伍体仁等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伍姓 - 历史名人
&&& 伍 员:字子胥(?-公元前664),春秋时楚国人。与父兄俱仕楚,後楚王听谗言杀其父兄,员逃亡吴国佐吴伐楚报仇,并辅吴称。吴王夫差灭越後,欲释越王句践回国,不听员谏,因信谗杀之。伍员死前预言越必灭吴,後九年越果灭吴。& & 伍&&参:楚文公十二年伐郑之役中表现优异。当时,晋国的荀林父帅师救郑,来势汹汹,楚军的行止颇为犹豫,而身为楚国大夫的伍参却有过人之明,衡量大势之后告诉楚王说:“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谷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师专行不获听而无上,此行也晋师必败……”结果,楚王采纳了他的意见,跟晋军一决死战,果然大败晋师于?,伍参也自此在楚国飞黄腾达,其子伍举,其孙伍奢,都世袭为大夫,显赫异常。& & 伍&&孚:字德瑜,汉末忠臣,官越骑校尉。见卓残暴,愤恨不平,尝于朝服内披小铠,藏短刀,欲伺便杀卓。一日,卓入朝,孚迎至阁下,拔刀直刺卓。卓气力大,两手抠住;吕布便入,揪倒伍孚。卓问曰:“谁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卓大怒,命牵出剖剐之。孚至死骂不绝口。后人有诗赞之曰:“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董卓自此出入常带甲士护卫。& & 伍&&朝:字世明,晋代武陵汉寿人。少有雅操,闲居乐道,不修世事。性好学,以博士征,不就。刺史刘弘荐朝为零陵太守,主者以非选例,不听。尚书郎胡济奏曰:“臣以为当今资丧乱之余运,承百王之遗弊,进趋者乘国故以侥幸,守道者怀蕴椟以终身,故令敦褒之化亏,退让之风薄。案朝游心物外,不屑时务,守静衡门,志道日新,年过耳顺而所尚无亏,诚江南之奇才,丘园之逸老也。不加饰进,何以劝善!且白衣为郡,前汉有旧,宜听光显,以奖风尚。”奏可,而朝不就,终于家。& & 伍&&乔:唐末宋初安徽省庐江人。五代十国南唐保大年间(943-957)某科状元。伍乔自幼勤奋好学。后入庐山国学,数年苦研六经,尤善《周易》。山中众人捐资,助伍乔赴金陵应试。初选得中进 士,殿上复考,伍乔以所作惊人而一举夺魁。时人称考官选 人公允。南唐元宗李璟命将其所作《画八卦赋》及《霁后望钟 山诗》刻于石上,以为永式。后放外任歙州司马,失意之情流于诗作,经翰林学士张洎进言,唐元宗召入为考功员外郎。仕至户部员外郎。终卒于任上。伍乔善诗文,诗多七律且多送别、寄游、题赠之作。著有《伍乔集》。& & 伍&&祐:字祐之,宋代宁化人,大中祥符年间进士,曾任太常博士。他任楚州团练推官时,重新营建了州里久已废弃的盐场,每年收入颇丰,人称“祐盐场”。& & 伍&&钝:明朝鄞人,字文琏,才识出众,长于言辞论辩,人们都劝他出仕。但他的母亲不希望他离开左右,故伍钝绝口不提仕进,一心侍奉母亲。他的母亲去世后,他结庐守墓三年,乡里称之为“伍孝子”。& & 伍&&福:字天锡,明朝时临川人,正统年间举人,历任咸宁教喻,陕西安察副使。伍福风格高迈,诗文典雅,兼工书法,编著有《咸宁县志》、《陕西通志》、《苹野纂闻》、《三吴水利论》、《南山居士集》、《云峰清赏集》。& & 伍&&儒:字德全,回族,据《伍氏家谱》载,原籍西域撒马儿罕(今乌兹别克撒马儿罕)。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北平奉诏迁居金陵城中天津街,授职钦天监刻漏科。自伍儒起连续六世皆任职于钦天监,或为“博土”,或为“司历”,有“博士官六代”之美誉。& & 伍隆起:广东省新会人,宋代名将。宋末,他率义军与元将张弘范力战不屈。后来,他手下的叛将谢文子杀了他,持首级投降了张弘范。当时的宋朝宰相陆秀夫十分惋惜,命人刻木为首以葬。后又派人抓到谢文子,杀之以祭祀伍隆起。& & 伍文定:字时泰,明代松滋人,官至兵部尚书。弘治十二年进士,有膂力,便弓马,议论慷慨,官贵州参议,继授常州推官,精敏善决狱,称强吏。魏国公徐俌与民争田,文定勘,归之民。刘瑾入俌重贿,兴大狱,巡抚艾朴以下十四人悉被逮。文定已迁成都同知,亦下诏狱,斥为民。瑾败,起补嘉兴。后知吉安府。兼资文武,尚节义,喜谈兵法,有儒将风。卒谥忠襄。&&&:中国伊斯兰教学者。字子先(),回族。江苏南京人。出身于伊斯兰教经学世家,就学于山东经师门下。清康熙七年(1668年)赴苏州设帐讲经。在苏州掌教周士骐协助下,摘引诸经要旨,译成《修真蒙引》,对穆斯林日常宗教生活涉及的教法礼仪无不浅释,康熙十一年刊印。后又在兄侄帮助下,历时6年,将波斯文苏非主义著作《米尔萨得》译成《归真要道》。该书主要阐述性命义理、修道养性和复命归真之道,长期用作经堂教育的选修读本。& & 伍庭芳:()字文爵,号秩庸,广东省新会人。创中外新报,为中国有日报之始。留英习法律,为清修律大臣,草民刑律,开中国法律新纪元。武昌起义,首倡清帝退位之议,民军推为议和代表。後历任司法总长、代国务总理、外交总长等。陈明叛变,忧愤而卒。&&&: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开国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曾用名吴寿泉(),湖北省武昌人。1923年在武昌高师附小读书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赴苏联入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转入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1930年在苏联远东国家保卫局工作时入苏联共产党。1931年回国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担任闽粤赣军区司令部参谋,瑞金红军学校军事教员、连指导员、营政委、模范团政委、红三师政委、汀连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1933年10月调中央军委担任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俄文翻译,1935年1月列席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任红三军团副参谋长。1937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担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处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第一局局长、中央军委作战部副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参谋长,1947年任东北军区第二参谋长兼军工部政委,辽沈战役后兼任沈阳卫戍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任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司长。1950年11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派代表出席联合国安理会,发表了谴责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罪行的演说。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1975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情报部部长。是中共第八、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主要著作有:《我的历程》、《往事沧桑》、《回忆与怀念》、《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等。&&& :湖南省耒阳人。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历任国务院办公室秘书,国防科工委二局参谋、三局副科长、二局副局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政治委员,曾任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十八、十九届主席,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副主席,中国核学会第二届理事长。1988年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是中共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1988年被授少将军衔。&&&& :当代书法家。广西全州人,广西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民盟中央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在书法艺术上,继承了我国历代书法家的笔法、结构法、章法和墨法等方面的优良传统,功底扎实,凝重浑厚,书路宽广,全面发展;笔端表现力强,常有新意;擅长楷书。他的楷书,宗柳、颜,但又不囿于柳、颜,能博采众家之长,化为己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曾多次应邀访问日本及韩国,并多次在日本举办个人书法展览,深受日本友人欢迎。由于业绩突出显著,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奖励。
伍姓 - 郡望堂号
1、郡望& & 安定郡:汉武帝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省镇原东南),废安定县。十六国时,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隋唐安定郡即泾州。唐后期曾改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 & 武陵郡:汉高帝置,治所义陵,在今湖南省溆浦县南。辖境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后移临沅(今常德西)。以后郡境渐次缩小。隋改临沅县为武陵县(今常德)。隋唐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后武陵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国改常德县。2、堂号& & 孝友堂:孝是指对父母孝,友是指对兄弟友爱。春秋时的伍员,字子胥,他的父亲是楚平王的太傅;哥哥伍尚是楚国大夫,父子都是忠臣。平王听信谗言,把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杀了。伍员逃到吴国,帮助吴王伐楚,一举灭了楚国。当时楚平王已死了多年,伍员就掘开他的坟墓,打了他的尸骨三百多鞭,报了父兄之仇。& & 此外,伍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敦睦堂”、“务本堂”、“恩远堂”、“安定堂”、“肇基堂”、“忳取堂”、“树德堂”等。
伍姓宗祠通用联 〖伍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系承伍胥;望出安定。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伍姓的源流和郡望,“伍胥”,即伍子胥。 才真国土;惠是棠君。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楚平王时,少傅费无忌挑拨平王与太子的关系,伍奢力谏被杀。伍子胥经郑等国入吴,助阖闾夺取王位,整军经武,攻入楚都郢,掘天平王墓,抽打尸体三百鞭。后来,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清和,吴王夫差答应了,伍子胥谏阻,吴王不听,被赐死。下联典指春秋时楚国人伍尚,伍员之兄,任棠邑大夫,贤而有惠政,人称棠君。 枝容世泽;安定家声。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惠州地区伍姓宗祠联。 忠则尽命;孝当竭力。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节录伍相国(伍子胥)庙联语。 武陵归隐;文定忠忱。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伍洪,不求仕进,隐五陵原,自号抱朴居士。下联典指明·伍文定,有文武才,累迁兵部尚书,谥忠襄。 〖伍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抱朴武陵隐;文定儒将风。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宁化人伍洪,其兄伍泳、伍潢、伍浚都以父荫(因先代官爵而受封。其父伍正己曾官御史中丞)而补官,只有伍洪不肯仕进,隐居武陵源,自号抱朴居士。下联典指明代滋人武文定,字时泰,弘治年间进士,官吉安知府,与王守仁平定朱宸濠叛乱有功,官至兵部尚书。他兼备文武,崇尚节义,喜谈兵法,有儒将风度。 文琏称孝子;楚州号佑场。&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孝子伍钝,字文联,鄞人。才识出群,富于词辨,人多劝之仕。因母不欲钝去左右,遂绝口不言仕进,笃志奉养,母殁,庐墓三年,乡里称之为“伍孝子”。下联典指宋代太常博士伍佑,字佑之,宁化人。大中祥符进士,寻差楚州团练推官。州有盐场久废,佑议兴复,役不及民,甫期而就,岁入缗钱数万,人称“伍佑场”。 〖伍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安常处顺千秋裕;定国兴邦万代昌。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典出伍姓的郡望为“安定”,此为“安定”三字的鹤顶格嵌字联。 天下翰林皆后进;蜀中佳士半门生。 ——李鸿章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李鸿章书赠清代四川名人伍嵩生联。 居官廿年称廉吏;仕宋三世尽忠良。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举人伍佐,字文峰,新化人。授河南府通判,迁赣州府同知,后擢知思南府,居官二十年,以廉介称。下联典指宋代名将伍隆起,新会人。三世仕宋。宋末,率义兵与元将张弘范力战不屈。其麾下谢文子杀隆起,以首降弘范。宋相陆秀夫惜之,刻木为首以葬。又募人执文子,戮杀以祭墓。 微斯人吴其为沼;赖此老海不扬波。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苏省吴县伍子胥祠联。 〖伍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誓报父兄,英雄气慨;才兼文武,儒将风流。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末吴国大臣伍员(?-前484),原为楚国人,字子胥。父奢为太子建傅,以直谏被杀。他避难出走,间道奔吴,依公子光门下,策划刺杀吴王僚,使公子夺得王位。后辅吴王阖庐整军经武,一举攻楚灭郢(今湖北省江陵北),受封于申(今河南南阳北)。故又称申胥。吴王夫差时,受任为大夫参赞国事。下联典指明代兵部尚书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弘治进士,知吉安府。兼资文武,尚节义,喜谈兵法,有儒将风。卒谥忠襄。 必孝友乃可传家,兄弟式好无他,即外侮何由而入; 惟诗书方能格后,子孙见闻只此,虽中才不致为非。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贵州省普定县伍氏宗祠联。上联告诫子孙以孝友处世,兄弟和睦。下联要求后代以诗书传家,即使不成栋梁,也不致于为非作歹。
注释与参考:
日月易经起名网
为您提供感兴趣的词条
稽系自黄帝于有熊,长于姬水。因以姬为姓生子少吴,少吴生子乔拯,乔拯生帝喾,帝喾次子曰尧,佐兄执,受封于陶,改国于唐,故号陶唐氏。
乌姓望族居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一带)、汝南(今河南省汝南东南一带)、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一带)。
巫姓在大陆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台湾位列百家姓第八十五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您现在的位置: >
> 中国大陆有多少人口2015中国男女人口比例 广东最多人的省份
中国大陆有多少人口2015中国男女人口比例 广东最多人的省份
[15-01-21 01:17]&&编辑:&&来源:&&点击:
中国大陆人口超13.6亿 男女人口比例:男性比女性多3376万
  中新网1月20日电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
  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比上年提高0.29个千分点。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6(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88。
  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00万人。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人口就业总体稳定。
2015年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排行榜:广东成为最多人的省份
根据各省市自治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数据, 2014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排行榜为:&
1、广东省:&
2、山东省:&
3、河南省:&
4、四川省:&
5、江苏省:&
6、河北省:&
7、湖南省:&
8、安徽省:&
9、河北省:&
10、浙江省:&
标签: && && &&
与本文的相关文章推荐作为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省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作为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省份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急求:中国各个省份律师人数(律师所占人口的比例)上哪儿找啊?_百度知道
急求:中国各个省份律师人数(律师所占人口的比例)上哪儿找啊?
一般来说我也想不出哪里会用到这种奇怪的比例律师人数可以参考各省份律师协会的统计,但是并非每个协会都公布,至于律师人数占人口比例,你可以参考本省人口数据统计部门公布的人口数字自己计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律师所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中国律师年鉴里面有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农村人口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