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刘平平平为什么叫王晴

王光美访谈录披露珍贵史料
●与叶群同窗
●与杨振宁同校
●与江青初会延安
遗作《我与少奇》下周出版
新快报讯 据香港《文汇报》此间知情人士透露,中央文献出版社下周将出版王光美遗作《我与少奇》。目前,该书正在紧张制作和印刷中。此外,几个月前中央文献出版社已经出版了据称是迄今以来最还原历史、最有史料参考价值的《王光美访谈录》。
此间消息人士透露,虽然王光美生前所担任过的职务级别并不高,但由于她是前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这一特殊身份,以及“文革”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冤案”(刘少奇案)所累,含冤入狱12年等曲折经历,不能不说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女性。因此,在她逝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将有很多书写她的书籍陆续出版。
据透露,《我与少奇》收集了王光美在与刘少奇共同生活20年期间,一些从未发表过的书信、文章、讲话稿等翔实史料。这些史料除了一些在中央有关部门档案库里找到外,其它均为王光美老人及其家人亲自提供。
据看过样书的知情人员介绍,该书大约20多万字,印刷精美、图文并茂。主要以王光美和刘少奇之间的生活、感情为主线,将所收集到的书信、文章等资料串连起来,生活趣味十分浓厚。此外,该书收集的近百幅照片中,多数照片也是王光美及其家人提供的私人珍藏品,以前从未公开过。
中央文献出版社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出版社已于几个月前策划出版了极具史料价值的王光美自述文献《王光美访谈录》,第一次全面介绍了王光美如何弃学从戎参加革命,如何在延安与刘少奇相识相爱,至1948年8月在西柏坡与刘少奇结婚,后长期担任刘少奇秘书,以及在刘少奇被迫害至死后12年的囹圄生涯等诸多往事。两人风雨同舟、无怨无悔的忠贞爱情故事,令读者无不动容。
在这部书里,王光美描述了刘家与当时的同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甚至林彪等家庭往来的情形,其中还涉及到自己与江青在延安以及建国前后鲜为人知的交往经历。另外,著名“庐山会议”等历史事件背后,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细节均一一浮出水面。本版摘录后来与王光美成为死敌的叶群、江青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林彪像文弱书生
小学毕业后,我报考了师大男附中。男附中本来都是只招男生,可这一年加招了个女生班。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吴健雄也是男附中的。
叶群当时和我同班,叫叶宜敬,曾到我们家一起做作业。叶群的母亲是后妈,她就老跟我讲后妈如何如何欺负她,她又如何如何故意气后妈。后来叶群转学到汉口去了,我和她就再没见面。一直到我在军调部当翻译时,才听说她已经和林彪结婚了,在哈尔滨。解放后林彪从苏联养病回国,叶群陪他专门来中南海万字廊看望少奇同志,送了一本很精美的苏联画册。我还对林彪说:“原以为你是个很威武的军人,没想到你像个文弱书生。”
江青从苏联捎洋娃娃
我第一次见江青是在延安,但她不认识我。后来到了西柏坡,我和她才真正认识。进北京以后,江青和我来往多了一些。值得一提的是10月1日开国大典那天晚上,她约我和她一起上天安门。白天我们都没有票,上不了天安门,晚上她打电话来,要我和她一起去。我跟着她,哨兵也不敢拦,就上去了,还在天安门后面转了转。
我对江青当然是很尊重的。她是主席夫人,资历又比我老。我觉得她当时对我挺好的。我生平平时,江青在苏联休养。她托人捎给平平一个苏联玩具洋娃娃,后来又给我送过一些衣料。她从苏联回国后经常给我打电话,约我上她那儿去聊一聊,有时给我看她拍的照片、织的毛线活儿,有时让我陪她看电影。有一次她留我吃饭,特别简单,菜就是一只螃蟹。反正她要我怎么着我就怎么着,不提意见。
上图:毛泽东儿媳、毛岸青妻子邵华(右二),毛泽东孙子毛新宇(左一)及其妻子(右一)日前吊唁王光美,并与刘少奇儿子刘源(中),女儿刘爱琴(左二)合影。
“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
毛泽东宴干部夫人 江青吃醋发飙
《王光美访谈录》中,对著名“庐山会议”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史料细节,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其中还讲到了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借约王光美游泳机会,向她了解刘少奇情况的一些情节。书里这样写道:
1959年夏天,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有一天下午,毛主席卫士打来电话,说毛主席邀请我到芦林水库游泳。我感到意外:毛主席怎么突然约我游泳?又一想,主席可能有别的事,就赶紧找出游泳衣。
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经常来这里游泳,有时就邀请一些别的同志和他一起游,随便聊一聊。我到芦林水库的时候,毛主席和一些同志正在游泳。我和主席打了个招呼,就下去游了。后来休息的时候,主席又关切地问我:“少奇同志身体怎么样?”我告诉他:“少奇同志犯了肩周炎,还没有好。最近因为工作繁忙,他感到很疲劳,所以到了这里也没有参加什么活动。”
毛主席听完后,认真地说:“请你转告少奇同志,不要搞得那么紧张嘛!开完会后让他找个地方休息休息。”这期间毛主席又几次约我去游泳。有一天毛主席秘书徐业夫同志来电话通知我去游泳,正好我去含鄱口,不在住地,徐业夫同志还坐了汽车来找我。
后来江青也上了庐山。她是从广州过来的,还带了几个帮助她摄影的摄影师。她上山后,整天忙着选景拍照。有一天,毛主席通知我和孩子们去芦林水库游泳。我们到了那里,见到江青,还有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同志的夫人水静、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同志的夫人余叔也来了。大家说说笑笑,江青还为我们照了张合影。不一会儿,江青又拍照去了。于是我们就下水库游泳,毛主席也游了。
游完泳后已经是晌午,主席留我们吃饭。饭摆好了,江青还没有回来。大家说:“请毛主席先用餐,好早点休息,我们等江青同志来了再吃。”毛主席说:“咱们一起吃吧!”大家刚坐好,江青回来了。她一见这场面很不高兴,立即沉下脸来,生气地说:“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主席哈哈一笑!不好说什么。我没想到江青当着这么多人还有孩子们的面,说出这样的话,很是意外,只好装做没听见,忙给她让座,问她摄影的情形,才使她平静下来。
上图:1960年8月,刘少奇(前排左二)、王光美(后排右一,正怀着刘潇潇)与八个孩子团聚在北戴河:刘允斌(后排左一)、刘爱琴(前排右三)、刘允若(后排左二)、刘涛(前排左一)、刘允真(后排中)、刘平平(前排右一)、刘源(后排右二)、刘亭亭(前排右二)。
不分彼与此遗爱九子女
刘少奇一生共养育了9个子女。其中何葆贞烈士留下二男一女,即长子刘允斌、长女刘爱琴、次子刘允若;王前留下一男一女,即次女刘涛、三子刘允真;王光美生育有一男三女,即三女刘平平(王晴)、四子刘源、四女刘亭亭、五女刘潇潇。
心系刘允斌后人下落
刘少奇长子刘允斌出生于1925年,1945年考取莫斯科钢铁学院。刘允斌在苏联与一位苏联姑娘结婚,生有一对姐弟,其中男孩名叫阿廖沙。1957年刘允斌奉命回国,并与妻子离异。“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允斌受到迫害,于1967年12月去世。1987年,王光美一家通过多方寻找,找到了阿廖沙一家的下落。
对待刘爱琴亦女亦友
刘少奇长女刘爱琴,生于1927年,只比王光美小6岁,但母女之情依然十分炽热。对这位一直在苏联长大的大女儿,王光美对她的关怀和照顾倍加细致,两人之间既有母女之情,更是知己之交。刘爱琴对王光美,始终称呼她为“光美妈妈”。王光美晚年在北京、回老家、去开封,刘爱琴夫妇总是陪同左右,照料有加。
始终牵挂刘允若婚姻
1931年出生的刘允若,1955年以优异的成绩被派往苏联学习。在苏联学习期间,刘允若与一名苏联姑娘丽达产生了感情,后来因各种原因而分手。王光美十分留意身边的女孩,遇到有合适的,便不失时机给允若牵线搭桥。后来虽因各种原因,允若和这些女孩没有发展下去,但对母亲的良苦用心,他一直心存感激。
宽宏大量看刘涛过失
刘涛1944年出生,196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文革”开始后不久,在江青的唆使下,刘涛写下一份揭发父亲“罪行”的大字报。这深深刺痛了父亲,也伤害了母亲。当刘涛得知父亲病逝,想到此生再也不能当面向父亲忏悔时,她悲痛欲绝。而刘涛到监狱探望王光美时,王光美什么都没说,只是爱怜地把她搂在怀里。
教育刘允真平实低调
由于历史原因,刘允真成了刘家9个孩子中唯一没有上过大学和出国留学的人。对母亲当年出狱后,一个人拖着病痛的身体,到处收集证据资料,执着坚持为父亲翻案平反,最后终于使真相昭之天日等行为,刘允真看在眼里,敬在心头。刘允真调回湖南工作后,王光美叮嘱他,要低调平实,踏踏实实为家乡人民做点事。
留美双料博士刘平平
1980年中国恢复公派出国留学,刘平平便以优异成绩考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5年留学期间,刘平平以超人的毅力,获得了食品专业学士,食品营养系硕士,和营养、教育双博士四个学位。为了不想让别人知道她是刘少奇女儿而特殊照顾她,出国深造前刘平平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王晴。在美期间,谁都不知道她的身份。
解放军高级将领刘源
儿子刘源,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曾饱受折磨。1968年底,刘源报名参加了“上山下乡”。直到高考制度恢复后,刘源才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1988年,36岁的刘源当选为河南省副省长,成为当时年纪最轻的副省级干部。1992年,刘源调任武警部队。2005年12月,刘源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
商界成功人士刘亭亭
刘亭亭1978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1981年赴美留学,毕业于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系,后又考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攻读商业硕士。如今,她是香港联亚集团和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刘亭亭回国后,一直帮助母亲主持“幸福工程”慈善扶贫事业。母亲走时,刘亭亭更主动告诉母亲,愿意继承她的事业。
教育刘潇潇视仆为母
刘潇潇1979年以北京市单科第一、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1981年赴德国留学,先后在波恩大学、卡尔斯堡工学院攻读遗传工程学,获得生物工程硕士学位。“文革”时期刘家蒙难,刘潇潇一直跟着义仆赵姥姥长大。一家团聚后王光美告诉女儿,要把赵姥姥当成自己的第二个母亲,刘潇潇也一直发自内心视赵姥姥为母。
上图:《王光美访谈录》已出版。
上图:次子刘允若(何葆贞所生)(图上)。三子刘允真(王前所生)(图中)。长子刘允斌(何葆贞所生)后人阿廖沙(图下)。
(晓健/编制)
本栏目最近更新:
声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粤ICP证020010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金羊网络传讯有限公司
& 2001 GuangDong JinYang Network &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转载]刘平平:“红色公主”多磨难&&隐姓埋名谋自立
(前言)为了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武汉《今古传奇》杂志社策划了一套2009年增刊,题为《60个与共和国同龄的风云人物》。本人应约撰写了刘平平、丛军、胡德华、朱新华、马湘生、路遥、姜昆、侯耀文、牛群、刘墉、王刚、斯琴高娃和穆铁柱等13位重量级人物(后来由于版面原因,在发表时“朱新华”一文未用)。在一个多月的撰写过程中,本人除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熟悉了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人和事之外,还时时为笔下这些人物的命运、成就和他们的精神所感动着。感谢《今古传奇》杂志社的编辑们给我提供了这么一个好的学习机会,还要感谢他们在发稿时所作的认真修改。增刊现已正式发行,本人特将存在电脑里的原稿上传在此,敬请朋友们批评指正。
—————————————————————————————————————————
刘平平身份:国内贸易部科技司司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刘少奇之女、后改名“王晴”。
1949年5月生于北京,原籍湖南宁乡。刘少奇女儿。后改名王晴。幼年入北京实验小学、北师大第一附中学习。
1968“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关进北京卫戍区监狱达18个月。
1969被发配到解放军济南军区军马场,在酱油坊接受监督改造,期间自学大学课程和食品工业方面有关的知识。
1976年回北京为母亲的释放而奔走。
1977年调进北京食品研究所工作。
1980年赴美国纽约亨特大学学习,改名为“王晴”。
1984年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5年获营养科学硕士学位。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并获营养教育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此期间曾在美国《人类生态》等杂志上发表《中国城市母奶喂养下降趋势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与缺奶综合症》等论文,其论文荣获得“1985年全美妇女农业与园艺优秀论文”奖。
1986年底回国,担任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副所长,致力与研究传统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建立了中国第一条工业化豆浆生产线。
1988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所长。后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和“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
1991年调国家商业部(后来的国内贸易部、商务部)任科技质量司副司长。
1995年任该司司长。并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同时,兼任中国营养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烹饪学会理事。
日,国际星座局决定将蛇夫星座上新发现的第36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晴”星,以表彰她在食品学领域做出的贡献。
●多少年以后,当我回忆往事时才发现,这段似乎最为神气的红卫兵经历,却和少年时代挨饿的滋味一样,刻骨铭心地留在了记忆里。
●中国应该走哪条路,中国的事情应该怎么办,1985年我回国一趟后,就坚定认为,我再也没有权利说中国该怎么样了。中国的变化里许多人有份儿,却没有我的一份。
同龄人中,特别是同样家庭出身的人当中,我认为自己是幸运者,活了下来,有家庭有孩子,还在国外读了博士。我缺少的是贡献,我决心把自己一直构想的东西尽快变成现实。
●我爸爸的问题10年之内肯定能翻案……
&&&&&&&&&&&&&&&&&
一、毛主席称赞她“有阶级斗争观点,将来可以当中国的女总理”
刘平平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和其第五任夫人王光美结婚后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在刘少奇的九个子女中她排行第六。
日,正当举国上下喜气洋洋地筹备开国大典的时候,共和国缔造者之一的刘少奇和王光美的第一个孩子在北平医院出生了。因为当时北京还叫“北平”,于是取名叫“平平”。
&&&刘平平上面已经有了五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所以一出生她就随外婆董洁如生活,在由外婆捐出的家产宅院办的洁茹幼儿园长大的。等到她到了上小学时,就回到了父母身边,在中南海开始了她幸福的童年生活。
在刘平平出世后的11年中,她的弟弟刘源源、妹妹刘婷婷和刘潇潇又先后出世了。刘平平和几个弟弟妹妹,还有同父异母的哥哥刘涛和刘丁都幸福地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她们家住的房子虽然是一座旧式的房子,但却是朱德的邻居,两家共用一个院子,旁边便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宿舍楼和办公楼。当时父亲刘少奇是共和国主席的父亲,母亲王光美也是一个气质不凡、贤淑端庄的女性,一切都让家庭中充满着幸福与快乐。
在刘平平童年里,留给她唯一的特殊记忆就是和新中国第一代革命家们的接触。她两次和父母一起上庐山开会,平时也有许多机会见到共和国的领袖们。在她的眼里,他们都是亲切随和的叔叔伯伯。
当时毛主席最喜欢逗他们玩。一见到刘平平他们,毛主席子就用手指做“一字状”、“圆形”和“人字状”说,这是“平平”,这是“源源”,这个是“亭亭”。有一次刘平平和毛主席在一起看京剧《铁弓缘》。武打中,关肃霜扮演的角色把手中的枪踢给了对方。刘平平就天真地问:“怎么把武器送给敌人?”
毛主席当时就连连称赞道:“有阶级斗争观点,将来可以当中国的女总理。”
毛主席自己喜欢游泳,有时候还把刘平平带在身边一起游泳。每当这时,就是她最高兴的时刻。读小学时,刘平平写过一篇作文,题目就是《和毛主席一起游泳》。她在作文中写道:“我像小鱼一样在毛主席身边游来游去。尽管主席脚下拍起的浪花溅到了我的脸上,我仍然紧追不舍……”——那时她哪里会想得到几年以后,这条活泼快乐的“小鱼”,却经历了这位“伯伯”搅起的“惊涛骇浪”。
彭真同志是当时北京市的市长。她见到刘平平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改名,叫京京!”因为“北平”这时已经改成北京了,他这个北京市市长就拿刘平平的名字做文章。
刘平平接触得最多的还是周恩来总理,所以她和周理的关系也格外亲密。1963年的一天,周总理突然打电话让刘平平和她的弟弟妹妹去打乒乓球。结果,日理万机的周总理竟然陪着这几个孩子玩了整整一个下午,刘平平和她的弟弟妹妹都玩得很开心。然后,周总理又派人把他们送回家。刘平平当时并不知道周总理为什么要和自己玩球。事情过去了很久,刘平平才知道其中的原因——
原来,当时刘平平的爸爸刘少奇主席正在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周总理已经从情报部门得知,台湾派出的特务就准备在那天下午谋杀刘少奇。为了防止敌人对刘少奇的子女也下毒手,周总理就在采取措施保护刘少奇的同时,也把他的孩子们叫到了自己的身边。由于保护措施及时,加上柬埔寨政府的积极配合,刘少奇同志安然无恙。消息传来后,周总理才放心地让孩子们离去。在送走孩子们的时候,周总理还语重心长地对刘平平说:“要好好地爱你们的爸爸。”
也许刘平平当时并不明白周总理说这句话的意思。
刘平平的小学时代是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度过的。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在学校里刘平平各方面的表现都十分出色。品学兼优的她从幼儿园到小学,一直“文化大革命”前,一直是“官”——班长、中队长、大队长,甚至宿舍的舍长。刘平平的童年,应该是一个完美的红色童年。
但是,身为共和国主席的女儿,刘平平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位地位显赫的“红色公主”,但是她却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新中国建国以后经济最困难的几个年头。所以“红色童年”在刘平平的记忆深处,让她印象最深的还有饿肚子和没有新衣服穿!
那时候,全国人民都在饿肚子。刘平平在学校里也几乎是一天三餐都见不到一粒细粮,就连豆面、燕麦,也只是个半饱。在她家度过大半生的陈阿姨想起那时的情景,就感慨地说:“每到星期天,几个孩子都饿狼似的,把家里所有能吃的东西一扫而光,妈妈心疼地流着泪,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可到星期一,又催着孩子们快走。连老师都建议,孩子正在发育,别住校了。少奇同志一句话挡住了:‘让他们知道挨饿的滋味,长大为人民做事的时候,就不会让人民挨饿。’”
  其实,当年即使是不在困难时期,刘平平家的物质生活也是非常一般。那时,她父亲刘少奇同志每月的工资是404元,母亲王光美是120多元,要养活身边的孩子和阿姨一共7个人,经常还有亲戚朋友往来。很长时间,刘平平他们每月的零花钱只有2元,除了吃饭,几乎没有零食。有时有了一个苹果,就由母亲王光美作主,把这个唯一的苹果切开,给刘少奇同志一半,另一半给最小的妹妹“小小”(即刘潇潇的小名)。
  当时在刘少奇身边的那些工作人员,都觉得刘主席家的生活太艰苦了,就想了一个办法,给刘少奇同志加上一些“夜班费”。因为工作人员都有夜班费,而刘少奇同志天天都工作到深夜却没有夜班费,于是就给他加上了。没想到这件事后来被刘少奇同志发现了,就把给自己加的“夜班费”硬是给退回去了。
在父辈们的教育下,刘平平从小就显得平平朴实大方,热情宽容,憨厚懂事。在小学时,她的穿着打扮和班上普通的女生比较起来,还要朴素一些。只是在学校里有特殊活动的时候,她才穿一套咖啡色并带有白罩裙的苏联小学生制服,非常新奇而好看。这套衣服也许是她唯一的一套最珍贵的衣服,平时总舍不得轻易穿它。她常对同学说,“我爸妈立了新规矩,以后家里不给做新衣服了,小的捡哥哥姐姐的衣服穿。”
1960年初,阿富汗国王和王后来华访问,在和刘少奇会面时,提出想见一见他家的孩子。刘少奇爽快地答应了,但王光美却开始发愁。她觉得孩子们的衣服难登大雅之堂。特别是她的妹妹刘亭亭所有裤子都有补丁,最好的一条灯芯绒裤子膝盖上还划了个三角口子。王光美曾一度想过到北京市去借几套儿童服装,那是为那些迎接外宾时献花的儿童准备的,但最后还是让阿姨在那个“三角口子”上缀了一朵小花来掩饰,就这样将就将了一下。
据刘平平小学的同学后来回忆,刘平平在小学的那几年里,“穿的衣服都是短短的,裤腿都是吊吊的”。
  1962年刘平平小学毕业,也告别了她的“红色童年”,暑假后就到北师大第一附中上中学去了。
&&&&&&&&&&&&&&&
二、毛泽东同与刘少奇最后一次谈话的开场白是“平平的腿好了吗?”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刘平平的父亲刘少奇就受到了冲击。在当年8月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名字排到了康生之后,由以前的第二位降到了第八位。取而代之的是林彪,他的名字一跃排到了仅次于毛泽东的第二位。
当年12月18日,“中央文革”就成立了“王光美专案组”,开始调查刘平平的母亲王光美的“特务”身份。到第二年,“王光美专案组”就改成了
“刘少奇王光美专案组”。
但是“文化大革命”刚开始时,正是中学生的刘平平也和同学们一样满怀豪情,誓死捍卫毛主席,要与“帝修反”斗争到底。运动初期,刘平平还是学校的红卫兵头头,成天和同学们一起刷标语,喊口号,“破旧立新”。虽然她和外婆的关系最好,但是当她看到外婆家里那些古老的青花瓷瓶之类的东西,她认为这就是“四旧”,就把它们全都抱到门外去砸了个粉碎。只是出于善良与人道的本能,刘平平比同学们多了几分冷静,她不赞成打人、搞武斗。这些经历都给刘平平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她后来说:“多少年以后,当我回忆往事时才发现,这段似乎最为神气的红卫兵经历,却和少年时代挨饿的滋味一样,刻骨铭心地留在了记忆里。”
1966年底,刘平平从外面串联回来了。可是等她回到北京后,却发现自己最尊敬的父亲已经成了批判对象。回来之后,自己也被勒令退出了红卫兵组织。一连串的打击让刘平平感到自己的命运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
日,中南海内的造反派在刘少奇住处的院墙上第一次贴了“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刘少奇”的大标语。3日晚,在戚本禹等指使下,造反派第一次批斗了她的父母刘少奇和王光美。
1月6日这一天,北师大第一附中的红卫兵突然召开批判“黑苗子”的大会。刘平平被迫走上了讲台,用十几分钟作了一番检查。她站在那里实在无话可说,从心底里感到委屈与伤心。在接受批判的过程中,她始终不肯喊“打倒刘少奇”的口号。这次批判会,让刘平平第一次尝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残酷和荒唐。
批判会结束后,清华大学的造反派头头蒯大富一伙人又把刘平平拉去做人质,要利用刘平平把她的父母引出来。就在刘平平被拉到清华大学以后,突然一个电话打进了中南海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家中,说他的女儿刘平平因为在学校受批斗后极度伤心,在返回家的途中被汽车撞断了双腿,现在正在医院抢救,准备截肢,需要家长前去签字。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刘少奇同志的一家都惊呆了。他们那里知道这是一个阴谋。当时还是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比较心细,就接过电话立即询问刘平平抢救的经过和医院处理的措施。当她听说给女儿打了强心针,她就产生一种疑虑:抢救方法不对啊!于是,她就立刻挡住了正要出门的刘少奇,而是让刘源源和刘亭亭先去看看。因为在这以前,周总理曾多次叮嘱过刘少奇同志,叫他和夫人不要轻易离开中南海。所以就让她多长了一个心眼。
结果,刘源源和刘亭亭这两个还是读小学的孩子一到那里,也被造反派给扣留了。那些人还逼着刘亭亭给家里打电话,说姐姐不行了。当时才七八岁的刘亭亭给吓坏了,刚拿起电话叫声“妈妈”就哭了起来。这时,坐家里的刘少奇同志真的以为出了大事,也顾不得那么多,就执意和夫人王光美一同到医院去。没有想到他们刚一出现在医院里,蒯大富一伙造反派就围上来了。刘源源和刘亭亭一见也吓呆了。当时还是刘源源反应快,他立刻跳起来大声喊道:“爸爸妈妈快跑,这是一场骗局。他们就是为了抓你们!”
王光美同志一听,立刻果断地把刘少奇同志推进了汽车,让司机赶快开车离开,自己只身迎上去说:“不是王光美的都走!”她自己一人留在了造反派中间,严肃地对造反派说:“你们为什么用这种手段骗我出来?”蒯大富傲慢地望着天花板一字一句地说:“这是江青同志支持我们搞的,嗯!?……”王光美就这样被清华大学的造反派抓了起来并进行了批斗。后来经周总理出面干预,王光美才得以放回家。这就是“文革”中被江青得意地称为“智擒王光美”事件。
1月12日,戚本禹在钓鱼台16号楼召集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一些人员开会,他说:“刘(少奇)、邓(小平)、陶(铸)在中南海很舒服,你们为什么不去斗他们?”
在戚本禹的煽动下,当天晚上,中南海内的造反派就强行闯进了刘平平的家,对她的父母进行了第二次围攻、批斗,并抄了他们的家。从此,刘平平的家庭就被彻底地给颠覆了。
没过多久,她那同父异母的大哥刘斌遭到残酷的批斗后,在包头卧轨自杀;二哥刘允诺被诬陷成“苏联特务”被投进了黑牢长达8年之久,出狱两年后便含恨而逝;大姐刘爱琴下放到内蒙古被关进“牛棚”,她那“政治条件好”的丈夫却带着三个孩子弃她而去;刘平平和三个弟妹呆在父母身边,常常随着父母挨批斗,或者是在各自的学校里被同学们批斗,让她们惶惶不可终日,一直生活在恐怖之中。虽然他们的命运让许多人牵挂,但也帮不了忙。
有一次刘亭亭从学校回家,在路上碰到“蔡畅妈妈”。蔡妈妈亲了亲亭亭问:“你妈妈好吗?”
刘亭亭却高兴地回答:“妈妈挺好,她正在清华大学为大家卖饭呢。”
“傻孩子,你真什么都不懂。”蔡妈妈忍不住眼中的泪水,摸摸亭亭的小脸蛋,扭过脸去,依依不舍地走了。
日深夜,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让秘书乘一辆“华沙”牌小卧车接刘少奇同志去谈话。两位共和国的缔造者、两位共事几十年的老战友——毛泽东和刘少奇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不料他们的谈话也正是从“刘平平负伤”这件子虚乌有的事件开始的。
毛泽东与刘少奇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平平的腿好了吗?”
事实却是,刘平平的腿当时根本没有伤,而她父亲刘少奇的政治命运却走到了最后的时刻。
刘少奇看了他一眼,回答说:“根本没这回事,是个骗局。”
毛泽东没有任何反应。
刘少奇接着说自己犯了错误,郑重地向毛主席提出自己反复考虑的要求,他说:“一,这次路线错误的责任在我,广大干部是好的,特别是许多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主要责任由我来承担,尽快把广大干部解放出来,使党少受损失。二,辞去国家主席、中央常委和《毛泽东选集》编委会主任职务,和妻子儿女去延安或老家种地,以便尽早结束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少受损失。”
毛泽东还是沉吟不语,在不住地抽着烟。过了一会儿,他才建议刘少奇认真读几本书。向他介绍了德国动物学家海格尔写的《机械唯物主义》和狄德罗的《机械人》。
临别时,毛泽东起身亲自把刘少奇送到门口,并用亲切的口吻对他说了八个字——“好好学习,保重身体”。
从此以后,刘少奇同志就认定是“资产阶级路线”的代表人物而被推上了“文化大革命”的审判台。
刘平平事后才知道,正是这一次谈话,最后决定了她父亲刘少奇同志的命运。而作出这个致命判决的人,正是曾经那么喜欢自己、而自己又曾经是那样要誓死捍卫的伟大领袖“毛伯伯”!当时刘平平真的是不明白,作为共和国主席的父亲到底错在哪儿呢?
那时候,北京的大街上到处是铺天盖地的大型漫画。一只只大铁拳或是一双双大皮靴,把丑化得面目狰狞的“刘邓陶”抓在手心里,或者是踩在脚下。每当看到这样的漫画,刘平平的心里真是很不理解——父亲和那些叔叔到底为什么要受到这样的侮辱和诬蔑呢?
在同毛泽谈话的两天后,中南海的造反派在江青、戚本禹的直接指使下,又一次冲进了刘平平的家,还冲进了刘少奇的办公室对他们进行又一次的批斗。造反派勒令刘少奇和王光美站在一张独腿的桌子上,接受他们的批斗。白发苍苍的刘少奇同志伫立在凛冽的寒风中,镇定地面对着嘈杂的喊叫声,坚定有力地说:“我从来没有反对毛泽东思想,只是有时候违反了毛泽东思想;我从来没有反对过毛主席,只是在工作上有过意见分歧……”
1月16日深夜12点以后,周恩来总理给王光美打了一个电话。周总理在电话里说:“光美呀,要经得起考验。”
1月17日一大早,也就是在与毛主席谈话后的第四天,中南海电话局的造反派闯进了刘少奇同志的办公室,要撤他的电话。刘少奇同志一听霍地站了起来,迎上去阻拦斩钉截铁地说:“这是政治局的电话,没有毛主席、周总理的亲自批示,你们不能撤,也无权撤!”这一伙人只好悻悻而去。第二天,他们又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二话不说,就把电话线扯断了。从此断绝了刘少奇同志和毛泽东、周总理及中央政治局的一切联系,也断绝了刘平平一家同外界的联系。
4月6日晚,中南海的造反派又高喊着口号冲进了刘少奇同志的办公室,向他宣布勒令:一、必须自己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改变作息时间(过去他的习惯是夜里工作,上午睡觉);二、就戚本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中的所谓“八大罪状”提出质问,要刘少奇回答并写出交代。
4月7日,刘少奇同志交出了一篇关于“八大罪状”的答辩,说明一部分事实真相。工作人员把原件上送,抄了一份大字报在中南海内贴出。几个小时后,那张答辩的大字报就被撕得粉碎。林彪、江青一伙,完全剥夺了刘少奇同志讲话答辩的一切权利。后来在斗会上,只要刘少奇同志用事实进行答辩,那些造反派就用小红书(《毛主席语录》)敲打他的脸和嘴,说什么“不准放毒”,不让刘少奇同志讲一句话。从此,刘少奇同志连一个公民的发言权都被完全剥夺了。
日一大早,在通往清华大学的路上就挤满了各种载人的车辆和行进的队伍,批斗王光美的三十万人大会就是这一天在清华大学举行。批斗大会一开始,造反派头目蒯大富就下令“把王光美押上来”!几个清华大学学生把王光美押上台后,就把一件旗袍递给王光美,命令她穿上。王光美不穿,立即上来几个人对她一顿脚踢拳打,硬把旗袍套在她身上;接着又在她的脖子上套上一串用乒乓球串起来的大“项链”。因为当年王光美经常随刘少奇出国访问,出于外交礼仪,当然不能身穿干部服出访,必须稍加修饰,于是她每次出国都穿着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旗袍,脖子上戴一条小项链——谁能想到,这时她却要接受这种人格的侮辱和践踏!
批斗会开始了,蒯大富和一些造反派头头就对王光美轮流质问,要她揭发刘少奇同志派工作组镇压群众的滔天罪行,要她承认刘少奇同志是镇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罪魁祸首。
王光美同志义正词严地说:“我在少奇身边工作几十年,觉得你们提的事实有出入,反正有许多不是刘少奇的事。说他是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我没有感觉到这一点。”王光美同志的回答让那些造反派非常不满,便开始让王光美同志低头、“坐飞机”。
7月18日江青、康生、陈伯达趁毛泽东离开北京之机,组织批斗刘少奇夫妇的大会,并实行抄家和人身迫害。批斗会后,刘少奇同志就被与家人隔离,单独看管,失去了行动自由。
日是刘平平和她的弟弟妹妹们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天。这一天造反派在天安门广场召开百万人大会,批判刘少奇同志;与此同时,中南海内再次组织批斗“刘邓陶”大会。康生的太太曹轶欧以“中央文特派员”的身份现场指挥,毛泽东夫妇也派了女儿李讷亲临现场观察。在这一次批斗大会上,刘少奇同志被打得鼻青脸肿,一只鞋被踩掉。他的双臂被反扭着,强迫他向巨幅漫画上的红卫兵鞠躬请罪。一位人民共和国的主席就这样沦为时代的“罪人”。刘平平和她的弟弟妹妹被迫在台下当“看客”。她最小的妹妹“小小”几次被吓得“哇哇”大哭。
刘平平和弟弟妹妹的厄运终于来了——日上午10点,造反派突然闯进他们家,宣布王光美同志被正式逮捕,并且把刘平平和她的弟弟妹妹赶出了中南海。造反派通知他们姐弟三人立即收拾行李,回各自学校接受审查批判。刘平平要求能在假日回家,得到的回答是:“不行,你们给刘少奇,王光美通过风,报过信,必须好好检查罪行!”他们要求最后看一眼爸爸妈妈,也被无理拒绝了。
于是刘平平就和弟弟妹妹们暗中商量,无论如何也要拖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这样就能再见到爸爸一面了。他们一会儿说要找衣服,一会要找书,慢慢悠悠,来回磨蹭,尽量拖延时间。那些造反派可能发觉了他们的用意,就把他们的东西扔进了卡车,就是不准他们和自己的父母见上最后一面。就这样,刘平平和弟弟刘源源、妹妹刘亭亭被赶出了中南海,赶出了他们的家。
对于这一天的到来,刘平平他们并不是毫无思想准备,但是并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他们站在空荡荡的车斗里,看着三个小小的行李卷,他们没有落泪。这时,他们想起了爸爸曾经说过:“年轻人要勇敢地走自己的路,许许多多的革命前辈就是从无数的坎坷中锻炼出来的。”爸爸的叮咛一字一句地镌刻在他们心头。他们铭记着爸爸的嘱咐离开了家。
当时刘平平并不知道,当天下午他最小的妹妹“小小”和赵阿姨也被赶出了中南海。当天晚上他们的妈妈王光美被正式逮捕入狱,后于11月转押到秦城监狱。在此之前,王光美曾跟刘少奇商量过,如果他们去坐牢,就把六岁的女儿“小小”也带去。刘少奇同志说:“这怎么行呢?”
王光美说:“当年许多革命者不也是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国民党的监狱里生活吗?”
——这难道是一位共和国的主席和他的夫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应该商量的事情、应该说的话吗?
他们最小的女儿“小小”最后还是让那个好心的赵阿姨带到乡下去了,直到“文革”结束后才回到母亲的身边。
这时,只有刘少奇同志一个人孤独地被关押在后院他的住处。在荷枪实弹的哨兵严密的看守中,他已经就是一个共和国的“囚徒”了。
&&&&&&&&&&&&&&&&&&&&&&&&
三、把她关进了监狱的罪名是“企图将其父刘少奇劫往苏联”
日,中共八届十二中(扩大)全会在北京举行。就是在这次全会上,批准了在江青、康生、谢富治等人主持下用伪证写成的《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作出了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错误决定,造成了中共历史上最大的一桩冤案。在与会的人员中,只有中共中央委员、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的陈少敏同志不畏高压,对这个决定拒不表示同意,其他的人也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
日刘少奇同志因支气管肺炎引发高烧,病情危急。。医生会诊后的《病情报告》称:“因他年龄大,久病长期卧床,消瘦,抵抗力极差,容易发生休克、心力衰竭、糖尿病酸中毒等并发症,故预后不良,可能随时发生死亡。”
10月17日晚,身患重病的刘少奇同志被脱光了所有的衣服,一丝不挂地裹在一条粉红色的缎被里,用担架抬上飞机,送往河南开封,秘密关押于开封市革命委员会院内(原“同和裕银号”旧址)。一路上,刘少奇同志一直是双目紧闭。他鼻孔里插着鼻饲管,瘦削的面庞苍白失色。到开封后,他那孱弱的身体静静地躺在救护车上,车子开进了市人委大院后,他被抬进了这个独特的小院,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27天。27天当中他没说出过一个字。
11月12日晨6时45分,刘少奇同志的心脏停止跳动。他孤独地走了。临死的时候他口鼻变形、下颔淤血,斑白的须发一尺多长。没有哀乐,没有鲜花,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只有漫天的霏霏秋雨洒在中原大地上,寒气逼人。
刘少奇同志的遗体被一辆“六九”型吉普车运往火葬场。车身容纳不下他那高大的身躯,两只脚垂在车厢外。载着他的遗体的灵车向开封市东郊火化场驶去。他的头和面部全部用白布严严实实地裹了起来,被称作是“烈性传染病患者”。当灵车来到火化场时,没有举行任何形式的悼念仪式,刘少奇同志的遗体就被匆忙地送进了火化炉。与此同时,他生前在开封时的遗物也付之一炬,灰飞烟灭了。
刘少奇同志的的骨灰装在一个普通的木盒子里,他的骨灰寄存证上写着:姓名:刘卫黄;性别:男;年龄:71;民族:汉;籍贯:湖南;死者职业:无业;死亡原因:病死;火化日期:日0时,骨灰存处;存理处骨灰盒编号:123;申请人姓名:刘原;性别:男;与死者关系:父子;申请人住址:8127部队;登记日期:
日0时;申请人盖章或签名:刘原。
对于父亲永远的离去,刘平平和她的弟弟妹妹当时是却一无所知。直到日,刘平平和弟弟妹妹去秦城监狱看她的妈妈王光美时,才得知父亲已于日晨6时惨死于开封。
当父亲在昏迷中被送往开封时,刘平平自己也在一年前被关进了北京第一监狱。当时她所谓的罪名是“企图将其父刘少奇劫往苏联”。那一天,一个陌生的女警察和一个陌生男人走进了刘平平的家,他们把刘平平住的小房子翻了个遍,然后竟然把19岁的刘平平抓走了,关进了大牢!
她的妹妹刘亭亭后来回忆说:“我姐姐被抓走的时候,我们正准备吃饭,她在洗衣服。忽然就来了几个人,问哪个是刘平平?我姐说,我是。人家就把她带走了。我们当时觉得突然,但也没有想到是把她逮捕了。我姐转头跟我说,你帮我把衣服洗了。后来我们每天等她回来吃饭,摆着她的碗、她的筷子,她没再回来。”
就这样,这位共和国的公主居然在共产党的监狱里被关押了一年多,第一次让她尝到了坐牢的滋味。由于刘平平在牢里不能活动,全身脂肪下沉,使她的臀部发育得很不正常。后来她还经常自嘲:有人把牢底坐穿,我把屁股坐大。
在监狱里,刘平平住的是无窗单间小黑屋。没有书报杂志,而且常常是半年没有一个人和她讲话。所以她就盼着提审,能见到人并能说句话。刚进“一监”的几天,她常听到走廊里有熟悉的脚步声,好像是一个老太太每天去倒尿盆。尽管看不见,但听到老人回应看监人催促的声音后,刘平平才知道老人果然是自己年迈的外婆董洁如。
但是,刘平平却不敢喊外婆,因为怕那些人会把外婆迁到离自己更远的牢房去。后来有一天,走廊里那种亲切的脚步声突然消失了。原来,这位把自己从小带大的外婆、这位获有高等女子师范大学学位的中国女权运动倡导者、这位优秀的幼儿教育家就这样孤独凄惨地离开了人世。对于外婆的离去,当时刘平平同样是一无所知。她只是希望在某一天的早晨,这种蹒跚的脚步声还会再度响起,从而陪伴着自己度过这寂寞的时光。
在饱尝了18个月的铁窗之苦后,刘平平就被发配到山东济南军区的一个军马场接受监督改造去了。她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是在山东的那个军马场度过的。但是刘平平却说:“那段时光给我留下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印象和感觉。”
十多年后,刘平平用一种曾经沧海的口吻回忆道:“军马场分配我做咸菜,我扛过200斤重的大麻袋。咸盐蜇得手脚裂口。但我生活在人和自然中。山东的人很厚道。那里是黄河入海处,一望无际的草原,奔腾不息的大河,我能长久地置身这样的景色中一动不动,仿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也许正是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环境,让刘平平再次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她白天在军马场劳动,晚上就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因为这样查房的人不大容易发现。假期回到北京,刘平平每天也要花很多时间来看书,来自学英文和思考问题。那时候,“刘邓陶”还都是死老虎,一点儿翻案的消息都没有,而刘平平就悄悄地对她小时候的同学说:“我爸爸的问题10年之内肯定能翻案……”
没想到刘平平的政治预见性竟然如此之敏感。果然在5年之后,她的父亲就平反昭雪了,这个当代中国最大的冤假错案就翻过来了!
粉碎“四人帮”后,刘平平和她的弟妹们回到了北京,但是他们的母亲还关在监狱里,含冤而逝的父亲的骨灰也还不知去向。这时,作为王光美的长女,刘平平一边为妈妈的释放到处奔波,一边陪妈妈治疗。1977年,刘平平调入进北京食品研究所工作。她和弟弟妹妹都被允许参加刚刚恢复的高考,而且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成了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第一代大学生。学有所长的刘平平还以高分考取了公派留学,于
198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美国纽约亨特大学。
在出国时,刘平平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王晴”(在军马场时曾一度改名“王勃”)。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这一年刘平平已经31岁了。当时国家规定她在5年内拿到学位,可是到1986年她回国时,已经拿到了4个学位:家政系食品专业学士、食品营养科学硕士、食品营养硕士和营养教育博士。刘平平的博士学位指导教师、美国国会议员卡索教授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评价她:“王晴是我最优秀的学生,她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并且肯定有一个伟大的前途。”
值得说明的是,当时卡索教授并不知道刘平平就是中国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女儿,只是后来看了《纽约时报》的报道后,才知道王晴的真实身份。他在给刘平平的电话里感叹:“我现在知道你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了。”
不爱说话了,她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图书馆和实验室,这是刘平平当年在美国的生活习惯。回国以后,在国内生活了几年,刘平平才谈起这一段的心态。她说“中国应该走哪条路,中国的事情应该怎么办,1985年我回国一趟后,就坚定认为,我再也没有权利说中国该怎么样了。中国的变化里许多人有份儿,却没有我的一份。同龄人中,特别是同样家庭出身的人当中,我认为自己是幸运者,活了下来,有家庭有孩子,还在国外读了博士。我缺少的是贡献,我决心把自己一直构想的东西尽快变成现实。”
1985年刘平平获营养科学硕士学位。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并获营养教育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此期间曾在美国《人类生态》等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城市母奶喂养下降趋势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与缺奶综合症》等论文。其论文荣获得“1985年全美妇女农业与园艺优秀论文奖”。
1986年底刘平平回国,担任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副所长,致力于研究传统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建立了中国第一条工业化豆浆生产线。
1988年,刘平平晋升为副研究员、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所长。后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和“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这时她的弟弟刘源源已经是副省长了,刘平平曾开心地说了一句笑话:“源源一辈子都想得到的劳模,让我先得到了。”
刘平平曾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婚姻。38岁那年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王北亮。后来,刘平平与孩子的父亲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朋友关系,但两人因为外人所不知道的原因一直没有办理结婚手续。刘平平曾对自己的儿子说:“像我跟你爸爸是我们俩的问题,现在也许是没有时间在一起生活,也许有一天老了,我们还会走到一块去。”
1998年,刘平平因患脑溢血长期昏迷后,被弟弟刘源接到自己家中照料,而她的儿子则由妹妹刘亭亭抚养。
刘亭亭曾在“鲁豫有约”做节目时说:“我姐姐(刘平平)工作非常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忽然就脑溢血了,一个中午就不行了,她有一个11岁的儿子,我是看着他从小长大,我自己没有孩子,就收养了我姐姐的孩子。我们家经过许多人生悲剧,但基本上我的人生观还是比较正面的,因为黑的、白的、灰的,什么颜色我都见过。信不信来生不管,我只是要明白在将来的路上还应该再做些什么。”
妹妹刘亭亭的这段话,道出了对姐姐刘平平的赞赏和无奈,也道出了她们姐妹在曾经沧海之后的冷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奇艺刘平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