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可以参加维和吗

所在位置:&&&&>&&&&>&&&&>&&正文
【专访】石绍波,讲述5次走进维和战场的真实故事
【独家专访】2013年北京军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石绍波
&石绍波,维和战场上的“开路先锋”——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参谋石绍波讲述5次走进维和战场的真实故事
他先后5次执行维和任务,是全军参加维和次数最多的人之一;
他累计维和时间长达40个月,始终坚守在道路维护抢修一线;
他带领官兵在任务区维护道路总长1200余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
他,就是5次走进维和战场的北京军区某工兵团作训参谋兼道路桥梁助理工程师石绍波。
石绍波近照 (桂楷东摄影)
中国科技网—军事频道北京1月2日电 (桂楷东、赵卫华、王文倩)12月30日下午,刚刚参加完“2013年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颁奖典礼”的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参谋石绍波,接受了中国科技网—军事频道的独家专访,讲述了他在7年当中5次走进维和战场的种种酸甜苦辣。
魔鬼式训练:40天集训不少于280小时
与石绍波聊天,画面被拉回到到2006年元旦。某工兵团接到了组建军区第一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工兵大队的命令。
当时,由于是第一次组建维和部队,一没有经验可参照,二没有技术顾问指导,维和大队的筹组和准备工作几乎全部是“摸着石头过河”,加之对任务区战乱、疾病的恐惧,不少官兵思想上开始出现一些畏难情绪。
据石绍波介绍,维和任务主要分为3个阶段:国内准备阶段,涉及人员选拔、能力训练、物资筹措、体检签证等;执行任务阶段,在利比里亚进行交接,展开全面工作。就工兵分队来说,任务主要包括修路、架桥、修复机场、搭设板房、水的生产和供给、小型工程建设等。最后是准备轮换回撤阶段。
为了给官兵做好表率,身为连长的石绍波第一个向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作为军人,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坚决完成维和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至今,他还记得这句话。
维和先进典型石绍波正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桂楷东摄影)
石绍波还告诉我们,维和部队行前训练,是对官兵维和急需能力的集中强化训练,是确保维和任务圆满完成的重要支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白天晒太阳,晚上晒月亮”,“白加黑、五加二”是我们当初集训人员选拔过程的真实写照,他略带幽默的回答我们的提问。由于,当时利比里亚内战结束不久,局势仍然比较紧张,为了做足充分准备。按照我国加入联合国一级待命机制安排,行前准备时间为90天,集中训练40天不少于280小时。
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前往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英语也是维和官兵的必修之课。
创中国速度:2个月完成252公里道路升级改造
在非洲维和战场,别人修不了的路,石绍波能修。
采访过程中,石绍波向我们讲了一件他在维和战场修路的真实故事。2009年10月,联利团向维和中国工兵分队下达绥德鲁至塔佩塔116公里的道路修复任务,时限两个月。当时,石绍波正在绥德鲁至渔镇方向进行道路升级改造,绥塔线上的施工任务由另一支分队完成。一个月过去了,联合国军事观察员调查发现:中国工兵分队绥塔线施工进度缓慢,修路标准明显没有绥渔线高。这可急坏了中国工兵大队领导,要是达不到标准、完不成任务,中国工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响当当招牌,岂不是要毁于一旦?情急之下,大队将这两条施工线路,都交给石绍波完成。
要想在这么短时间内,同时修复绥渔、绥塔两条全线长达252公里道路,绝非易事。如果赶上暴雨,完成任务的几率几乎为零。
石绍波没有打退堂鼓。他甚至决定对绥塔线道路进行重新修复。担负中国施工分队警卫任务的埃塞俄比亚哨兵,认为中国工兵愚钝:眼看施工期限就要到了,还要重新开始修,岂不是自找麻烦?大队领导也表示担忧:如果完不成这项任务,后果将不堪设想。但石绍波说,如果不重新修,即便完成了任务,中国工兵的形象也会受影响。“有损中国军人形象的事,我坚决不干”。
石绍波正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桂楷东摄影)
据石绍波本人回忆。当时,由于要同时兼顾两条线施工,他总是早出晚归,奔波于两个战场之间,那段路用什么土石材料、什么时候完成、需要几台装备车辆他都了然于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石绍波带领的施工分队奇迹般地完成绥渔全线136公里和绥塔116公里的道路施工和升级改造,在利比里亚国土创造了奇迹般的“中国质量”、“中国速度”、“中国品牌”。
最亏欠家人:结婚8年与妻子相聚不到1年
“说实话,在部队工作的19里,我最亏欠的就是家人……”也许是我们的提问触及到了这个曾经叱咤维和战场的蓝盔硬汉,石绍波的眼角显得有些湿润。
稍微平静后,石绍波告诉我们他的另一件维和故事。
2009年5月,当时石绍波正准备向单位申请休假,因为这几年不断担负执行国际维和、奥运安保、国庆安检、军区基础训练比武竞赛等大项任务,他已经4年多没有休假了,六岁大的女儿石丹阳自今还没见过几次面。
石绍波早早的就答应妻子王淑萍,利用这次休假帮女儿挑一所好点的小学,一家三口在回一趟东北老家看看父母。
就在这时,递交上去的探亲报告表却迟迟得不到批复。
一天中午,石绍波被叫到团长江汉刚的办公室,一进门他便发现自己递交上去的探亲报告表,除了自己填写的个人信息外,首长批复栏依旧是空白。
2012年,石绍波第五次出征维和战场妻子和女儿来到部队送行 (桂楷东摄影)
江团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把一份上级下达的传真电报递到了石绍波的手里,“经研究决定,调派工兵团副营长石绍波,加强某部执行第九批赴利比里亚维和任务。”
据石绍波当时回忆。回到宿舍后,他拨通了妻子的电话,把维和这件事告诉了妻子,妻子王淑萍的第一反应:“怎么又去维和而且这么突然?维和那么危险,你是真的不要命了吗?”妻子的一连串反问让他心里一颤,可他却对妻子说:“这是组织上交给的任务,我们不能辜负组织上的信任。”
经过耐心细致地讲解,妻子王淑萍同意并支持了丈夫的决定,因为她知道在石绍波心里服从命令是第一天职。出征之前,为了让石绍波和家里人团聚,团里专门把石绍波的妻子和女儿接到单位招待所,让一家三口短暂的团聚。
有人给石绍波算过一笔账,从2006年到2012年,7年的时间5次维和任务。每次是8个月,总共40个月,相当于3年零4个月,其实他和妻子结婚才不过8年,除去部队训练、执勤和学习培训的时间外,这8年当中,石绍波和妻子相聚的时间加到一起来还不到1年。
专访结束后,石绍波与主持人、摄影师合影留念 (桂楷东摄影)
以下是对石绍波采访文字记录:
【独家专访】2013年北京军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石绍波
石绍波,维和战场上的“开路先锋” ——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参谋石绍波讲述5次走进维和战场的真实故事
策 划:桂楷东 制作:赵卫华 主持人:王文倩 摄 影:赵卫华
访谈主题:五维蓝盔石绍波的真实维和故事
访谈嘉宾:维和尖兵,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参谋石绍波
访谈时间:12月30日 周一 15:30 - 17:00
访谈地点:北京清心水源茶楼一层
【画外音】
石绍波,1994年12月从宽甸入伍,现任北京军区某工兵团道路桥梁助理工程师。入伍19年来,他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干部、优秀基层主官。2006年至2012年,先后5次赴西非利比里亚国际维和任务,成为我军史上成建制执行维和任务中次数最多的人之一。在遥远的大西洋东岸,他以过硬的军人素质和精湛的道桥专业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传奇”。他累计维和时日达40个月,带领官兵维护道路总长1200余公里;先后被北京军区评为“维和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5次被授予“联合国一级和平勋章”。
【背景】中国科技网—军事频道的各位网友和官兵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王文倩。
今年9月份,我们中国科技网—军事频道开通了“连线国际维和部队”专栏,为广大维和官兵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今天,我们很有幸邀请到了一位曾5 次参加执行过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先进典型石绍波参谋。讲述他5次走近维和战场的真实故事。
【石绍波】中国科技网军事频道的网友大家好!我叫石绍波,我是来自北京军区某工兵团的参谋,我从军19年了。在19年中,我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09年,2011年和2012年去了5次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在这五年中,我基本上是在野外执行道路维修和维护这个任务,今天很高兴接受军事网的专访,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维和故事。
【主持人】那听说您今天来北京是参加一个颁奖晚会,您可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吗?
【石绍波】今天是来北京参加我们军区一年一度的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年度新闻人物的颁奖,也很高兴能在这接咱们这个采访,在这个颁奖晚会上,也见到了咱们2位北京军区的道德模范,第四届咱们全国道德模范孙茂芳,他也是我一直学习的楷模。
【主持人】那首先我们想知道成为一名优秀的维和官兵需要具备那些基本的素质呢?
【石绍波】首先要具备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在一个就是政治要合格,还有一个技术也要过硬。
【主持人】那咱们在这么多人中竞争出来是经过那些选拔?还是咱们自己推荐?还是领导指定呢?
【石绍波】首先是要自愿,要想参加国际维和要自愿;第二,要具备良好专业素质,因为我们是工程部队,去了主要是道路抢修,我们需要司机,在一个就是操作手,专业岗位不同技术水平要过硬。
【主持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维和战士都需要具备那些基础的条件呢?
【石绍波】首先要具备专业技术非常精通,第二,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状态,第三个还要保证政治要合格。
【主持人】那咱们都是通过那写选拔,选拔出这些优秀的维和战士呢?
【石绍波】首先,第一项要自愿,要参加国际维和自己写自愿书,第二,要进行专业技术的考核,第三,我要进行体能测试。这几项都合格还有个政治审查,思想标准要合格了我们可能就要进入到维和大队的集训。
【主持人】那在您这些准备过程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石绍波】深刻的事情就是我们第一次吧!第一次因为对任务区不了解,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任务区的所在国的这些情况,到处收集资料,了解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啊,还有当地的环境和气候这方面的知识。
【主持人】那听说您第一次出征的时候还写过“遗书”,您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您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
【石绍波】那第一次对任务区都不了解,那么各任务区的这个社会环境都不一样,我们当时也不知道,当时利比利亚内乱刚结束,还没有完全接受,几方进行合谈,联合国要进驻,那么这些我们去了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所以我们要把后续的工作做好,所以好多人大家都要写遗书。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是分别5次参加维和任务,这五次分别是什么时候,您都记得时间吗?
【石绍波】记得,我是06年、08、09、11和12年,每次去都是基本8个月。06年去了可能更多的不知道什么情况。去了可能到了新鲜感,到处都是绿色的国度,到处的风景也是比较好的,但是天气比较炎热,在工作方面可能06年去没有什么经验,走了许多弯路,也就是教训很深刻,就是不停的摸索,怎样修路方法,一点点的积累经验,后来我去的这几次,修的路也是不同的,06年主要是绥德鲁至格林威尔182公里,还有机场任务,再就是驻地周边的任务。第二次,就是主干道塔佩塔方向,通往首都蒙罗维亚方向的主干道。09年主要担负3条,除了以上两条还有到渔镇方向的路。第二次以后基本就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修路上成果比较明显,也非常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主持人】咱们在这些任务重过程中,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石绍波】有那么两件事情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次是08年9月份,那时利比里亚雨季下雨量特别大的时候,接到一项任务,在加纳的利比里亚难民从加纳要回撤,需要我们在一周多的时间要把道路打通,因为托镇到扎母口岸大概有11公里多的道路,在雨季没有维修,非常烂,那么就派我们出去,我们大概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吧,就将这条路给打通了。当时去看了许多车辆陷在那,上不来,我们首先把这个车辆一辆辆的拖出来,拖救出来后进行疏通,在一个就是淤泥,许多都是泥泞不堪的道路,用机械把淤泥都铲走,然后选择一些比较干燥含水量比较低一点的土进行修复,当时也是非常费劲的,选土当时我们最远的时候都是跑到五公里外取土,因为土都是比较湿的,没有那么多干燥的土。当时,我记得印象比较深刻,在一所小学里面的山坡上的土壤比较好,在取土的过程中我们也跟学校达成协议,帮助学校扩建操场,这也是一举两得,把这个路修好了,也帮学校把操场扩建了,学校校长对我们都非常感谢。第二次,就是在2011年的4月份和5月份吧,也是我们要快回国了,科特迪瓦局势乱了,他们国家的大量难民涌入利比里亚绥德鲁,绥德鲁有一条河,一条河的沿岸,绥德鲁大概过来7万难民,投亲靠友的听难民署说有3万5,剩下的难免都是住在难民营。在绥德我去过3个难民营,有多吉难民营、PTP难民营和简森难民营,这三个难民营我们都去过,道路主要是我们修了两条道路,PTP难民营和简森难民营急需大量的食品和水,这些东西都没有,好多道路路况也非常不好,难民署也向联利团求救,让中国工兵帮他们修一下,这两天路我们也是利用很短的时间进行抢修,当时印象很深就是这个还架了一座桥,因为路修通了桥架不好也不行,后来修了一个简易的木桥,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利用周边的树木搭建的一个就便桥,使难民署的给养车载重量比较大的卡车车通过。
【主持人】那么我们修路过程中咱们使用的机械,是自己带过去的还是联合国提供的呢?
【石绍波】是我们国家自己带过去的,这些装备器材包括直升机和一些船舶等等,联合国所有装备都是出兵国出。那么,联合国需要给租金的分干租和私租,干租就是这个装备是出兵国出,保养维护联合国出人出经费;如果是私组,就是装备维修保养都是你出兵国需要保障,联合国一次性给钱可能稍微多一点。
【主持人】对您触动最大的是什么?最大的收获又是什么?
【石绍波】感受最深的就是06年去的时候,一看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到处都是战争的痕迹,战争给来百姓带来的创伤很大,到那一看战争的破坏力确实很大。那么,在这么几年我们联合国的不懈努力,国家大选完成以后,利比里亚人民的共同建造自己的国家,一步步的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在一个就是咱们中国也援助了许多项目,中国人在当地也很受欢迎。
【主持人】刚才听你说在利比里亚会遇到很多危险,那么您遇到过哪些危险呢?
【石绍波】我遇到过两次危险,主要都是机械、车辆的危险,也看到很多翻车的危险,有一次,我坐在装载机铲斗里面,因为很近嘛我们三个同志坐在里面,踏上破下坡起伏比较到,装载机刹车失灵了,越走越快,当时我给司机示意踩刹车。
【主持人】那咱们在非洲修路的这段时间,您觉得在非洲修路和在中国修路有什么区别呢?是不是向中国的路一样好修呢?
【石绍波】它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材料的问题,修路像咱们国家沙石料、水泥、还有白灰啊等等,各种材料都能很好的购买和提供,在那修路是联合国这些基础材料是不提供的,都需要自己找,这个材料水泥、沙子都没有,在当地水泥在那是13美元一袋,也是比较昂贵的,联合国也不提供这些,我们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用他的当地粘土里面含一些石子,一些土,在咱们国家可能是非常好修,但是在他们那还有个雨季,雨季修路是非常难的有的时间隔一两天就下雨,有的时间可能天天下雨,有的时间一天可能下个十场八场雨,来一片云彩就下雨,晴了以后,过一片云彩又下雨。我在那里修路一个是掌握天气情况比较好,再一个就是选择好的土壤性质对修路很管用。
【主持人】那咱们在非洲除了修路任务外还执行其他任务吗?
【石绍波】有,我们主要任务是保障几条主干线的畅通,除了修路架桥还有架设涵管、再就是机场的维护、停机坪的构筑和机场跑道的维护。还有工程支援,因为联合国是一个大家庭,还有其他一些维和部队,警察,他们需要一些工程保障,比如需要吊车、叉车这些装备他们没有,我们工兵有,他们申请我就要出任务,帮他们吊装物品,还有一个我们担负板房的搭建,像去年我们就为二级医院搭建设了新营房。
【主持人】那这些任务量大吗?
【石绍波】还是很大的,但是我们有一个《联合国备忘录》里有规定,我们同事可以出两支分队同时执行任务,像去年我们来说3支分队,一是搭建板房,还有两个方向的道路施工分队,超额完成我们这个任务。
【主持人】咱们也知道就是您之前也接受过许多媒体的采访,咱们找到了一篇《维和宝典:石绍波》的报道,中间对你的评价非常高,我们想了解一下您自己是什么感受?
【石绍波】是,大家对我的评价这个对我非常高,我也非常感谢各自的媒体,这个评价可能是官兵对我的评价,还有就是联利团各级组织,这一点我感觉我们的付出就有一定的收获,像我之所以能出去这么多批,主要还是前几批积累很多经验,在道路修复上我有自己独特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在雨季,别人可能完成不了的问题,而我带队以后可能就很好的把握天气和土壤含水量,也就是材料的性质,很好的把在雨季这个道路修好,联利团一些观察员走在这条路上,说中国的部队能在雨季修出这样的路非常感慨。
16、【主持人】当地非洲百姓对咱们中国的部队官兵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石绍波】这也是我几次的原因,因为我前几次去的时候,看他们的生活水平都非常低,基础设施非常差,我们去了以后,对他们进行了改善,人都是有感情的,在我们修路的过程中,经常有老百姓对我们送香蕉、菠萝和椰子,心中有一种自豪感,还有一些老百姓,尤其是开车的司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china good”,这就想给我们打招呼一下。
【主持人】我们知道,在非洲不仅有中国的维和战士,应该也有其他国家的维和战士,那咱们之间的关系又怎么样呢?
【石绍波】利比里亚我们第一次大概有48个国家的维和部队,现在也是43个有观察员和维和警察,这也是一个大家庭也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地方。在那里面,尤其第一次维和我们安全部队是埃塞俄比亚保障我们的安全,出去施工都是他们提供警卫,后来埃塞俄比亚一点点裁军后,现在是巴基斯坦,我们给这两个国家接触是相当多的,尤其是巴基斯坦确实是全天候的朋友,不管是他们到我们营区还是我们到他们的部队都像亲兄弟一样,经常搞一些联谊活动。
【主持人】石参谋我看你身上戴了这么多勋章,你可以给我们说说其中的故事吗?
【石绍波】这些勋章都是我5次维和联利团授予的,这些勋章规定参加国际维和事业半年授一级和平荣誉勋章,一年就要授二级和平荣誉勋章。我这五枚都是一级和平勋章。
【主持人】那我们在电视上也看到授予勋章是非常神圣的,您可以告诉我们你当时是什么感受吗?
【石绍波】当时是我非常激动的,每次维和到了授勋时都是非常激动的,06年我们在首都蒙罗维亚参加了授勋仪式,08年是在我们绥德鲁工兵营区进行的仪式,在这个仪式上各国家的领导,战区的司令、参谋长,联利团的特别代表,还有我们国家的大师和武馆,我们都要请到。仪式都是比较圣神的,像我这个勋章都是联利团那个特别代表给我佩戴的,所以我们非常自豪,授勋仪式上我们都要表演很多节目,也是展示我军的良好形象。
【主持人】那您参加过其他国家的授勋仪式吗?
【主持人】我参加过埃塞俄比亚维和部队的授勋,授勋仪式各国家有各自的特点,主要还是展示自己国家的良好的素质和文化。我参加埃塞俄比亚,他主要还是走队列仪式,还有一些舞蹈表演。咱们国家最庄严的就是分列式,就像天安门阅兵那样。像去年授勋,利比里亚参谋长参加了,当时授勋过程中突然降大雨瓢泼,我们所有的官兵纹丝不动,包括二级医院的女同志,后来利比里亚的参谋长非常感慨,他们瓢泼大雨没有一个人动的,应该叫他们的士兵过来看看,你们的纪律是多么的严明。
【主持人】咱们算过,每次按照8个月计算,那么5次就是40个月,就相当于3年零4个月,那么您和妻子在一起一定是聚少离多对吧?
【石绍波】是的,我们是2004年五一的时候结婚,结婚这几年不光是维和,在这期间我还担负部队有一些其他的任务,维和以前我们在一起可能还不到1年的时间,也是对妻子这些愧对很多。
【主持人】那你们在非洲是怎么跟家里联系?有没有一些特殊的设备给你们?
【石绍波】这是没有的,主要是打打电话,任务区现在条件稍好点,06年,08年包括09年吧有好多地方是没有信号的,你看有好多时候,我们在外面施工,一个月了我们用大卡车拉着我们去有信号的地方给家里打打电话。
【主持人】那条件肯定是非常艰苦,您之后会有什么打算了?还打算第6次出征吗?
【石绍波】自要组织需要,还需要我这个老兵还会出去的,今年咱们都在提倡“中国梦”、“强军盟”也是“我的梦”,我先接下来,我也会干好本职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发挥更好的作用,再一次,我要把我这个维和的经验向更多的同志传达,让我军在今后参加国际维和工作,在国际舞台上更好的展示中国军人的形象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主持人】其实我们也一直在说,维和部队就是中国的一张国际名片,他们一直在尽职尽责,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诠释他们维和的使命和责任,我在这里代表军事频道全体工作人员,向您和所有维和官兵表示敬意!同时也感谢您接受我们今天的专访,感谢所有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点击下载:
[责任编辑:guikaidong]
&&&&京公网安备牛骊:一个维和女军人眼中的马里_央广网
联系我们:010-
牛骊:一个维和女军人眼中的马里
&&来源:&&&&分享到:
解放军第211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牛骊在麻醉监护
  人的一生有很多回忆,但维和的经历应该是在我的记忆里难以磨灭的一段记忆。想起从13年6月到现在15个月的日日夜夜,只觉得的是感慨、感动、感激。各种场景一幕幕的在脑海里浮现,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有句歌词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也许是我对维和最初最感兴趣的事情。大约在9年前,刚果金维和四期在我们医院挑选医护人员开始,我对维和就非常神往,也积极报名了,最后有比我更适合的同志去了,我还是很遗憾的。这次维和任务麻醉科的名额突然落在了我的身上,当时真的不相信,而且很激动!所以尽管家里人不是很支持,我还是毅然选择参加维和医疗队!
  现在想来,真是不虚此行!要维和,还是要参加首批维和,尽管什么都是未知数,尽管要承受开拓者的艰辛,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看到一排排板房拔地而起,看到我们自己安装仪器,自己收拾房间,每样物品亲自摆放的医院,那种由心里产生的自豪感,那种辛苦工作后看到成果的幸福感,真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
  俗话说,经历就是财富。首批维和的经历给我的感觉就是开拓者的迷茫和艰辛,加上收获者的满足和自豪。我们集结的时间相当紧迫,告诉我们一周后出发,当时大家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是未知数,只是忙着接受要带的建设医院的全部物资,觉得心里真的很忐忑不安。到后来启程时间一再推迟,我们在炮旅集训完去亚沟训练,又从亚沟转到司训大队,从骄阳似火的夏日等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天。
  飞机的轰鸣声终于把我们的梦想变成现实,这个漫漫黄沙的西非国家终于在我们面前展露了她的姿容。从舒适的国内专机转到客货两用的德国军用飞机,从高楼林立的家乡到了贫穷落后的马里,感觉时空逆转,光阴倒退了几十年,从和平到战争,从繁华到贫瘠,从文明到落后,一切是那么新奇,那么神秘,我想这是穿越的感觉吧!
责编:危瑶我国赴苏丹维和军人劳累过度牺牲&遗体运回国内
<img ALT="机场接英雄回家。李赞摄"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jc//UDDT51.jpg" BORDER="1"
TITLE="我国赴苏丹维和军人劳累过度牺牲&遗体运回国内" />
机场接英雄回家。 李赞 摄
<img ALT="英雄回家"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jc//UDDT51.jpg" BORDER="1"
TITLE="我国赴苏丹维和军人劳累过度牺牲&遗体运回国内" />
<img ALT="谢保军在苏丹维和留影"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jc//UDDT51.jpg" BORDER="1"
TITLE="我国赴苏丹维和军人劳累过度牺牲&遗体运回国内" />
谢保军在苏丹维和留影
<img ALT="部队领导慰问谢保军父亲"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jc//UDDT51.jpg" BORDER="1"
TITLE="我国赴苏丹维和军人劳累过度牺牲&遗体运回国内" />
部队领导慰问谢保军父亲
  中国军网北京6月4日电
李光辉、戴丹华报道:日晚21时许,济南军区铁军红军师某连副班长谢保军遗体从苏丹经北京转机,抵达洛阳机场。
  日15时40分(非洲苏丹当地时间),赴苏丹瓦乌地区第六批维和工程兵大队支援保障中队水电工谢保军,因劳累过度导致脑出血,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在维和一线。6月2日,所属某集团军党委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年仅26岁的谢保军是河南兰考人,2004年12月入伍。2009年10月赴苏丹瓦乌执行维和任务,担任中国第六批维和工程兵大队支援保障中队水电工。期间,他因工作表现优异,2次被维和大队评为“维和之星”和“先进个人”,并在今年4月火线入党。生前,他的先进事迹一度成为维和大队官兵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
  出国前,谢保军认真学习《维和知识手册》、《谅解备忘录》等6本教材,成为队里的“维和通”;苦练英语口语基本功,取得大队综合英语口语对话考试第一名,进入任务区后,经常担任中队的编外翻译。所在维和战区司令部一排灯柱损坏,因为灯箱线路复杂,几个国家维和分队的电工几次修理都没修好。谢保军克服语言障碍,不厌其烦地检测、研究、试验,连续工作5个多小时终于排除了故障,受到负责此项工作的利比亚军官里德·胡安高度赞扬,树立了中国士兵的良好形象。
  维和地区地处赤道附近,常年保持着45摄氏度高温,生活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来自河南兰考的谢保军常常自我勉励:“我是盐碱地里长出来的苗,再大的苦也奈何不了我。”今年3月份,他随支援保障中队到科瓦乔克镇投入发电机的选位与安装工作。由于中午气温太高,随队军医带的几个温度表都爆了。为了赶工作进度,他一刻也不休息,拉线、接线、安装、调试,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一度中暑脱水。由于带的是两台小发电机,每隔三个小时他要加一次油、换一次电机,20多天他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累得尿里带血也硬撑着。
  谢保军经常对战友们说:“非洲同胞太苦了,我们多奉献一点,他们就会好过一点。”维和期间,他多次与战友们一起为居民修公路、挖水窖、教种菜,到学校为师生送水、送药、修电器。在为瓦乌市一所修女学校维修一台牙科综合治疗仪时,谢保军克服所需维修配件和材料缺乏的困难,自制简易器材替代缺损零件,修好了停用半年的牙科综合治疗仪。
  谢保军所在维和大队大队长齐成喜告诉笔者,在执行维和任务的281个日日夜夜里,谢保军没过一个完整的休息日,参加了中队飞机库搭设、DDR办公区修建、机场维护和UN城安全设施建设等所有野外维和任务,足迹遍及维和区的角角落落,先后完成上级交给的临时任务57项,主动替战友站哨、出勤上百次,被战友们称作一个闲不住的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义务兵退伍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