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从军行卫国,黄海捐躯,他是?

当前位置:
>>>“黄海抗倭寇,英名留千古”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A.林则徐B.谭嗣同..
“黄海抗倭寇,英名留千古”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A.林则徐&&&&&&&&&&&&&&&&&&&&&&&&&&&&&&&&B.谭嗣同&&&&C.邓世昌&&&&&&&&&&&&&&&&&&&&&&&&&&&&&&&&D.杨靖宇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吉林省中考真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黄海抗倭寇,英名留千古”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A.林则徐B.谭嗣同..”主要考查你对&&黄海大战&&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黄海大战: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日上午,中国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陆军去朝鲜的任务后,在返航途中到达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海面,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双方展开激烈的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经远号”管带林永生等率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为国殉难。战事持续了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战舰5艘,但是主力尚存,日本海军损失惨重,企图一举歼灭北洋舰队的阴谋未成。战后,李鸿章实行了“避战保船”的方针,故意夸大舰队的损失程度,令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内,造成坐守待毙的局面,把海上的主动权让给日本。黄海之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
黄海大战:邓世昌:邓世昌(),清末海军名将,民族英雄。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自小立志海军,以御强敌。1867年,考入船政学堂海军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从船政学堂毕业,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奖以五品军功,派任“琛航”运输船大副。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1880年,北洋大臣李鸿章“闻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遂将其调入北洋水师,任“飞霆”、“镇南”炮舰管带。是年冬,随记名提督丁汝昌赴英接收订造的“超勇”、“扬威”两巡洋舰,1881年11月,回天津大沽。次年升游击,任“扬威”巡洋舰管带,获“勃勇巴鲁图”勇号。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任中军中营副将,仍兼“致远”舰管带。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号。 邓世昌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海军将领。他“执事惟谨”,“治事精勤”,刻苦专研海军战略战术理论,注意学习西方海军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他精心训练下,“致远”舰“使船如驶马,鸣炮如鸣镝,无不洞合机宜。”成为北洋舰队中整训有素,最有战力的主力战舰之一。 日,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在“阵云缭乱中,气象猛鸷,独冠全军”。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船身倾斜。邓世昌对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条泡沫飞溅的鱼雷后,不幸为另一条鱼雷所中而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邓世昌壮烈牺牲后,清廷谥以“壮节”,按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衔,入祀京师昭忠祠。山东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号,以示中国海军风骨。
发现相似题
与““黄海抗倭寇,英名留千古”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A.林则徐B.谭嗣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050618604819024218002016544262414发现相似题(1)邓世昌(2)左宗棠(3)黄继光(4)邓稼先(5)王进喜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历史人物的史实。“从军卫国,黄海捐躯”指的是黄海海战的民族英雄邓世昌;“收复新疆,民族英雄”是指左宗棠;“抗美援朝,身堵枪眼”是指志愿军英雄黄继光;“两弹元勋,英年早逝”是指邓稼先;“艰苦创业,铁人美誉”是指楷模王进喜。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历史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材料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一半篇幅涉及农业科技。文件明确指出,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1)&农业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灌溉工具的进步,农作物的种植推广等方面。请列举中国古代、现代在农业科技上取得的成就各一例&。(4分)材料二 农村土地政策演变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以适应不同时期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过程。(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中外历史上与土地政策变化相关的具体内容。(4分)俄国、1861年:&&&&&&&&&&&&&&&&&&&&&&&&&&&&&&&&&&&&&&&&&&&&&&&&&&&&&&&&&&日本、1868年:&&&&&&&&&&&&&&&&&&&&&&&&&&&&&&&&&&&&&&&&&&&&&&&&&&&&&&&&中国、1950年:&&&&&&&&&&&&&&&&&&&&&&&&&&&&&&&&&&&&&&&&&&&&&&&&&&&&&&&&安徽、1978年:&&&&&&&&&&&&&&&&&&&&&&&&&&&&&&&&&&&&&&&&&&&&&&&&&&&&&&&&材料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3)结合相关时事政治,请你谈谈我国政府为使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2分)&
科目:初中历史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材料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一半篇幅涉及农业科技。文件明确指出,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1)&农业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灌溉工具的进步,农作物的种植推广等方面。请列举中国古代、现代在农业科技上取得的成就各一例&。(4分)材料二 农村土地政策演变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以适应不同时期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过程。(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中外历史上与土地政策变化相关的具体内容。(4分)俄国、1861年:&&&&&&&&&&&&&&&&&&&&&&&&&&&&&&&&&&&&&&&&&&&&&&&&&&&&&&&&&&日本、1868年:&&&&&&&&&&&&&&&&&&&&&&&&&&&&&&&&&&&&&&&&&&&&&&&&&&&&&&&&中国、1950年:&&&&&&&&&&&&&&&&&&&&&&&&&&&&&&&&&&&&&&&&&&&&&&&&&&&&&&&&安徽、1978年:&&&&&&&&&&&&&&&&&&&&&&&&&&&&&&&&&&&&&&&&&&&&&&&&&&&&&&&&材料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3)结合相关时事政治,请你谈谈我国政府为使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2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安徽宣城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作品、地点。(6分)
①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学科体系的科学家——
②但丁创作,由地域、炼狱和天堂三篇组成的名著——
③提出“太阳中心说”的波兰科学家——
④发现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的科学家——
⑤哥特式教堂建筑的代表(法国)——
⑥为“太平洋”命名的航海家——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从军卫国,黄海捐躯——
(2)收复新疆,民族英雄——&&
(3)抗美援朝,身堵枪眼——
(4)两弹元勋,英年早逝——
(5)艰苦创业,“铁人”美誉——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材料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一半篇幅涉及农业
科技。文件明确指出,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
(1)&农业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灌溉工具的进步,农作物的种植推广等方面。请列举中国古代、现代在农业科技上取得的成就各一例&。(4分)
材料二 农村土地政策演变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以适应不同时期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过程。
(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中外历史上与土地政策变化相关的具体内容。(4分)
俄国、1861年:&&&&&&&&&&&&&&&&&&&&&&&&&&&&&&&&&&&&&&&&&&&&&&&&&&&&&&&&&&
日本、1868年:&&&&&&&&&&&&&&&&&&&&&&&&&&&&&&&&&&&&&&&&&&&&&&&&&&&&&&&&
中国、1950年:&&&&&&&&&&&&&&&&&&&&&&&&&&&&&&&&&&&&&&&&&&&&&&&&&&&&&&&&
安徽、1978年:&&&&&&&&&&&&&&&&&&&&&&&&&&&&&&&&&&&&&&&&&&&&&&&&&&&
&&&&&
材料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3)结合相关时事政治,请你谈谈我国政府为使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2分)当前位置: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A.佟麟阁B.邓世昌C.戚继光D.赵登禹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湖北省期中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主要考查你对&&黄海大战&&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黄海大战: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日上午,中国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陆军去朝鲜的任务后,在返航途中到达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海面,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双方展开激烈的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经远号”管带林永生等率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为国殉难。战事持续了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战舰5艘,但是主力尚存,日本海军损失惨重,企图一举歼灭北洋舰队的阴谋未成。战后,李鸿章实行了“避战保船”的方针,故意夸大舰队的损失程度,令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内,造成坐守待毙的局面,把海上的主动权让给日本。黄海之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
黄海大战:邓世昌:邓世昌(),清末海军名将,民族英雄。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自小立志海军,以御强敌。1867年,考入船政学堂海军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从船政学堂毕业,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奖以五品军功,派任“琛航”运输船大副。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1880年,北洋大臣李鸿章“闻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遂将其调入北洋水师,任“飞霆”、“镇南”炮舰管带。是年冬,随记名提督丁汝昌赴英接收订造的“超勇”、“扬威”两巡洋舰,1881年11月,回天津大沽。次年升游击,任“扬威”巡洋舰管带,获“勃勇巴鲁图”勇号。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任中军中营副将,仍兼“致远”舰管带。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号。 邓世昌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海军将领。他“执事惟谨”,“治事精勤”,刻苦专研海军战略战术理论,注意学习西方海军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他精心训练下,“致远”舰“使船如驶马,鸣炮如鸣镝,无不洞合机宜。”成为北洋舰队中整训有素,最有战力的主力战舰之一。 日,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在“阵云缭乱中,气象猛鸷,独冠全军”。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船身倾斜。邓世昌对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条泡沫飞溅的鱼雷后,不幸为另一条鱼雷所中而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邓世昌壮烈牺牲后,清廷谥以“壮节”,按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衔,入祀京师昭忠祠。山东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号,以示中国海军风骨。
发现相似题
与““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520177546174248168395186677161808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限制普通会员25份/天,赞助会员50份/天。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您。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2、请考生认真阅读试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考试完毕只须交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题,计45分)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民族利益为重,挺身而出领导了著名的禁烟运动的清朝官员是:A.关天培 B.葛云飞 C.陈化成 D.林则徐2.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种说法的历史片段是:A.洪秀全在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政权B.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C.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德国B.俄国C.英国D.法国4.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65岁生日,中国海军不断强大,那么你知道我国开始近代化并建立近代海军是在哪一时期?A.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战争时期C.洋务运动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5.“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诗中的“酷炎的夏日”指的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C.日本 D.英国6.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怀着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认为只有进行社会改革,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他们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探索是:A.太平天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7.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A.新文化运动B.洋务运动C.五四运动D.公车上书8.小明同学是惠州人,他自豪地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请指出他是谁?A.叶挺B.贺龙C.朱德D.彭德怀9.2006年中央电视台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组织了一场“重走长征路”活动,他们一定会到的地方是:A.卢沟桥B.重庆C.遵义D.深圳10.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A.《民报》B.《海国图志》C.《天演论》D.《三国志》11.在央视“非常6+1”知识竞答中,一选手对屏幕提示(如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难以决断。若给你打求助电话,你应该选择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12.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一批进步文学艺术家投身于抗日洪流中,以反映时代主题为使命,创作了大量激励民族精神和斗志的文艺作品。下列作品中,属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是:A.《我爱你中国》B.《义勇军进行曲》C.《风云儿女》D.《黄河大合唱》13.电影《拉贝日记》取材自拉贝撰写的战时日记《拉贝日记》,通过这个“中国版辛德勒”的传奇故事,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惨烈记忆,深刻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凶残本性,该片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南京大屠杀D.旅顺大屠杀14.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张老师向同学们推荐观看有关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如:A.《七七事变》B.《挺进大别山》C.《大决战》D.《辽沈战役》15.1972年,中美领导人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穿越20多年时空的历史性握手,推动了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这位美国总统是:A.基辛格B.尼克松C.克林顿D.布什16.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A.解放战争打响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C.战略决战的开始D.人民解放军彻底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17.学完解放战争这一单元,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准备看一部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你认为下面哪部作品可以推荐给他们?A.《秋收起义》B.《西安事变》C.《小兵张嘎》D.《大决战》18.毛泽东诗词“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是哪次战役?A.辽沈战役B.渡江战役C.淮海战役D.挺进大别山19.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的是:A.三大战役胜利结束B.蒋介石被迫下野C.解放军占领南京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选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为1949年的流行语,是因为:A.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B.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D.中国大陆统一得以完成21.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ABCD22.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第一届中央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施政方针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共同纲领》B.《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4.胡锦涛主席在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七大作报告时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25.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三大改造B.文化大革命C.“大跃进”D.土地改革26.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ChineseAre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日邦交正常化C.APEC会议的召开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7.60年前在印度尼西亚举行了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的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开罗会议D.第26届联大28.“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29.中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A.神舟五号B.东方红一号C.嫦娥一号D.神舟六号30.现在,中国的铁路技术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动车组驰骋于祖国的铁路线上,但近代中国的铁路修筑却屡被帝国主义控制,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A.淞沪铁路B.京九铁路C.京张铁路D.青藏铁路二、判断题(正确写A,错误写B,每小题1分,共5分)31.在屈辱的《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把香港割给了英国。32.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侵略军火烧圆明园。3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全获得统一。35.邓小平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36.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___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37.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38.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39.李宗仁领导的_____战役是国民党抗战以来所取得的重大胜利。40.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______作曲,田汉作词。41.揭开辛亥革命序幕的起义是________。4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43.2001年在上海举行的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44.2008年我国________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四、选择搭配题:(每选1分,共6分,请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45.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你知道与下列图片有关的纪念日吗?(只填写序号)(3分)ABCA.B.C.(1)国庆节_______(2)青年节_______(3)建军节_______46.请将下列条约与相关国家和意义正确搭配:(1)《马关条约》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辛丑条约》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南京条约》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2)__(3)___五、列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47.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英雄值得我们世代敬仰,他们或者是血战杀场,抛头颅,洒热血。或者是为了国家的富强呕心沥血。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1)杂交水稻之父----(2)从军卫国,黄海捐躯----(3)抗美援朝,身堵枪眼----(4)艰苦创业,“铁人”美誉----(5)两弹元勋,人民楷模----(6)实业救国,状元实业家----六、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48题9分,49题9分,共计18分)48.读下图和相关材料,结合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来源:Z&]日本签署投降书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近代史上,我国从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与哪一次侵略战争直接相关?(1分)(2)哪一次战争的胜利是中国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分)(3)近代史上,哪两个资本主义国家分别割占过我国的香港岛和台湾?(2分)材料一: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一一邓小平(4)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1分)根据这一伟大构想,1997年几月几日我国对香港回复行使主权?(1分)材料二: 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澳门》中有这样的诗句:“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最终澳门于1999年回归祖国。(5)请问澳门是中国从哪个国家手中收回主权?(1分)材料三: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李克强谈及两岸关系时说:“大陆和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把它一起维护好、建设好,使其花团锦簇,我想花好总有月圆时。”(6)19世纪末在哪个不平等条约中台湾被割让?(1分)(7)台湾问题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密切关注的热点,请问现在我国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1分)49.日,新华社发表时评,《风疾雨骤旗更红---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当中写到:87年征途漫漫,87年功昭日月。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国共产党,87年来始终以强国富民为己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每遇艰险都表现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愈战愈勇的生命力,让世人刮目相看。震惊世界的25000里长征,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气势磅礴的解放战争,日新月异的新中国建设,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催人奋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现代史在中国共产党人钢铁般的意志中不断书写着辉煌篇章。根据所学回答以下问题:(共9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什么时候?(1分)有什么意义?(2分)(2)“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全面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3)列举气势磅礴的解放战争中著名的三大战役。(3分)(4)“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开始于哪一年?(1分)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了这样的决定?(1分)七、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50题7分,51题4分,共计11分)5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依据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最大的功绩是什么?(2分)结合上述图文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1分)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5月3日晚,学生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集会。进步记者邵飘萍在会上报告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失败的经过和原因,学生们听了悲愤交加,痛哭失声。一个学生当场撕下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5月4日,北京3000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林、陆宗舆、章宗祥,举行示威活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分别是什么(2分)作为当代青年,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1分)东林中学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历史期末答案2015.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题,计4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DBBCCBCACBCDCA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DBCCBADBCDBBAC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小题1分,共5分)31.B32.B33.A34.B35.B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36.京师大学堂37.公车上书3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9.台儿庄战役40.聂耳41.武昌起义4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3.APEC44.北京四、选择搭配题:(每选1分,共6分,请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45.(1)A(2)C(3)B46.(1)C(2)B(3)A五、列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47.(1)袁隆平(2)邓世昌(3)黄继光(4)王进喜(5)邓稼先(6)张謇六、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48题9分,49题9分,共计18分)48.(1)鸦片战争(2)抗日战争(3)英国、日本(4)一国两制、7月1日(5)葡萄牙(6)《马关条约》(7)一个中国原则49.(1)1921年(1分)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2分)(2)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3)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七、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50题7分,51题4分,共计11分)50.(1)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2)功绩: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3)启示: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敢于斗争,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探索精神和牺牲精神。(言之有理,写出任意一点都算对,1分)51.(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分)(2)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分)(3)爱国、进步、以天下为己任等。(1分)东林中学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历史期末答卷2015.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题,计4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小题1分,共5分)31._________32._______33.__________34.________35._________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选择搭配题:(每选1分,共6分,请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45.(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46.(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五、列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47.(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六、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48题9分,49题9分,共计18分)4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1)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50题7分,51题4分,共计11分)5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功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5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亲!请或新用户?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五从军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