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什么同什么同舟辑,济人济事济天下足球哈维专辑

帖子主题:[原创]好丑的前台——办公室阴谋故事若干
共&2184&个阅读者&
军号:1389561 工分:653047
/ 排名:44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好丑的前台——办公室阴谋故事若干
文章提交者:救火候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14-0-1.html
这是去年夏天的故事了。记得是世界杯结束之后,公司里换了个新前台。招人不稀奇,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是,这个新前台也实在太难看了点。(实话实说,前台这种岗位说白了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往往是人漂亮点,仔细点再加上不要太懒就行了。)别说我们公司里随便一个20多岁的小女生都比她强,就算是马路上随便找个小女生也不大可能比她还丑了。一般说来,招一个条件很差的人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这家公司这个岗位没人愿意来,二是急着要人。这里实话实说,我们公司不论知名度还是薪资福利都是不错的,所以没人愿意来这种可能性被直接排除。那另一种可能就是原前台要走了但前台的工作不能没人管,所以行政经理招了个能最早到任的人来接替,为此不得不降低一点要求。但是原前台也不是提出辞职,而是“高升”,成了正儿八经的办公室行政。于是那些爱八卦的人又往“这个新前台是不是有后门”这方面去瞎猜了。既然是瞎猜而不是理性分析,那就不是我感兴趣的内容了,所以后来我也就没再关心这个话题,久而久之也就忘了心里的那点纳闷。到了国庆节之后,这个前台的故事有了新的发展:原先的前台被辞退。了解了其中细节,前后整个故事才被串联起来。我们这公司开业了四年多,原先的前台从毕业开始也就在这里呆了四年多。和许多公司的前台一样,负责文具采购和订酒店订机票等事务。就像那句老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说的一模一样,这小姑娘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做了手脚,贪了公司的钱。谁也不知道她这么干有多久了,反正在前任财务长的任期内一直没事。但去年换了个财务长,而且是从人换成了同文同种的人。去年夏天台湾财务长任期内的首次财务审核中,这点猫腻就被查出来了,光是去年四月几个工程师去美国培训一个月那一次支出,这个前台就拿了近2000美元。既然是小小的前台而不是什么位高权重人脉广泛的大人物,被查出这种事情肯定就是个滚蛋的下场。这里就显示出高层的“深谋远虑”了。辞退一个人很容易,但是没有人接替的话岂不是要一团糟?所以,公司不动声色地把她调离了前台的岗位(也就是不再和钱沾边),同时招到一个新前台进行交接。过了差不多2个月,看看这个新前台已经进入角色而且表现不错,于是悬在原前台头顶上2个多月的刀就砍了下来。新前台丑是的确很丑,但是她能很快来报到,很快完成交接,公司也就能很快地赶走前任,所以当初还是招了这个似乎很不合适的人选。这桩是08年的事情了。当时是新劳动法刚生效,我和车间里一个领班聊天“你在我们公司也呆了很久了,已经可以签终生合同,公司不能解雇你了吧”。当时他回答我“我呆了9年,无论是按照老劳动法(任职10年成为终生员工)还是新劳动法(连续3次签约成为终生员工),都差1年。”谁想,这段对话之后不到2个星期,他就离职了。这个领班做事是有一套的,但是他有个缺点,看到点不顺眼不对劲的就要说出来往上报,无法改善就立刻牢骚满腹,有那么几天的工作就多少待定情绪,简而言之是个“刺头”。一开始,那个07年来的生产部经理没当回事,久而久之也开始烦他了,对他有点“另眼相看”了。正好这个时候刺头出了桩不大不小的事。厂长下来巡视,在库房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几件废品,要求下面的人调查。其实这几件废品也就是几百上千块钱的事情,对我们这个年销售额好几亿的公司来说连毛毛雨都算不上。但不巧这些废品是刺头的人做出来的,不但没有记录,更是在刺头的带领下把它们藏到了库房的角落里。这下问题就闹大了。生产部经理认为这不是能力,不涉及工作失误或者不了解流程,而是隐瞒不报和弄虚作假这种态度问题甚至是思想道德问题。于是很干脆地告诉刺头:“你已经不适合继续当领班了。给你两个选择,调去质量部,还有一种选择我就不必说了。”话说到这份上,其实就是要你自己走了。刺头自己也心里清楚,他也很干脆:“既然你们这么想,那我还是走吧。但是,我已经37岁了,重新找工作也不太容易了,所以还是你们解雇我吧。我以后去做别的事情也要点本钱的。”一个很能干很有经验的员工就这么走了,其实我们都知道,生产部经理之所以这么做事因为他怕再拖一年刺头成了终生员工之后就再也管不住他了,于是抓住机会小题大做把他赶走算了。前几年还有一桩事情,同样充斥着办公室的阴谋。我手底下一个四川小姑娘和我们华东区的一个销售主管拍拖了近2年,已经水到渠成准备结婚了。我和那个销售接触过几次,感觉人还不错。再者这个销售是上海人,家里有房子的。那这个四川小姑娘也算是在上海落户了,大家都为他们高兴。同事结婚,一开始我们都没当回事(这里顺便提一句,很多的欧美制造型企业的总公司总部,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乡镇企业,有了半个世纪甚至上百年之后就和我们的大型国企差不多。不要说夫妻两个,就是爷孙三代一家十几口人都在这一个公司里工作的情况都比比皆是。所以压根就没有什么同事不能结婚的规定,最多只是规定了夫妻不能同部门)。可闲话还是出来了。我这里是供应链部,说白了就是管原料进货,安排生产,产品发货这些事情的顺序和效率,后来就听到销售部有人反映了:“现在销售的压力很大,现在这个计划员又和一个销售结婚了,那她凡事先安排自己老公拉来的订单,其余人的订单都被放在次要位置怎么办啊?”站在公司运转的专业角度上,我觉得这压根就是无稽之谈。车间生产是四班三运转,想把相对简单的东西安排到具体一个班次上都做不到。更何况“定位”到一大堆销售的具体某个?既然知道这是胡说八道,既然事情发生在我的人头上,那我当然要保护她,当然要反驳这种想法。但我越反驳这种说法还愈演愈烈,久而久之这话就传到了当事人耳朵里了,怒了,双双辞职。一直到大概2年之后,在这里呆了十来年的公司创始人离职引发了中层的洗牌,那时候才有人告诉我:那段风言风语其实是有人想挤走那个销售。公司考虑在这个男销售和一个女销售之间选一个升任大客户销售服务经理。总体上说男的领先一点,但是结婚这件事一传出,女销售立刻背地里大做文章,意图挤走男销售,自己升。她的目的达到了,我的人成了牺牲品。本来我还半信半疑,又是大概半年以后的故事,使得我不由得不信了。某个男销售通过匿名邮件的方式群发到公司信箱里,告诉大家这女销售曾经在一起出差途中向他表白“很寂寞,很想有人安慰照顾”而开始了一夜风流。事后女方就此认定“你亏钱了我”而不断要求男方给予帮助和支持,男方心里有愧于是也把不少的订单让给了这个女销售,成就了她的扶摇直上(此时的她已经是资深销售经理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方胃口越来越大已经影响到了男方销售目标的完成影响了他在公司的生存,为此,不得不以这种极端方式希望女方收手或至少收敛一点……我仔细地想了想,觉得这事情应该是真实的。一方面不大可能有人用群发到公司每个信箱这种极端方式来诋毁一个人;二来公司后来压根就没进行过任何的“灭火”行动,而是装没看到地让这个事情自然淡化下去。这就很有学问了。不过事发后到我离职的1年多里,那女销售一直没走,这就让人说不清是佩服她的心理素质还是说“人至贱则无敌”了。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同心同德同舟楫,
济人济事济天下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好丑的前台——办公室阴谋故事若干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70980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职场生涯的路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04556 工分:4340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差不多都一样,有人的地方就有风波.我在的公司,宁可招新员工,也不愿意给老员工提高待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70745 工分:68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公司就是这个样子的,成为终身员工后公司对他的付出往往要比新晋员工多得多,而且一但成为终身员工,公司将会觉得不好管理,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就会有争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89561 工分:653047
/ 排名:44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以下是引用风之行
在第4楼的发言:差不多都一样,有人的地方就有风波.
我在的公司,宁可招新员工,也不愿意给老员工提高待遇.这其实就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无论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刚跳到一家公司去的新人,一上来都是很多不了解不知道不熟悉,所以那个时候的他其实最有冲劲有干劲。在一家公司呆得时间越长,经验越足,就越是充满惰性而逐渐丧失冲劲干劲。在一家公司里,真正水平很高无法被取代的人永远都是极少数,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可有可无的。从这点上说,其实老员工没有竞争力上的优势。但是,如果企业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做到让每个员工或至少大部分员工安心工作,愿意为企业奉献,那就必须善待老员工。这种矛盾永远都是很难妥善处理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89561 工分:653047
/ 排名:44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风之行
在第4楼的发言:差不多都一样,有人的地方就有风波.
我在的公司,宁可招新员工,也不愿意给老员工提高待遇.这其实就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无论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刚跳到一家公司去的新人,一上来都是很多不了解不知道不熟悉,所以那个时候的他其实最有冲劲有干劲。在一家公司呆得时间越长,经验越足,就越是充满惰性而逐渐丧失冲劲干劲。在一家公司里,真正水平很高无法被取代的人永远都是极少数,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可有可无的。从这点上说,其实老员工没有竞争力上的优势。但是,如果企业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做到让每个员工或至少大部分员工安心工作,愿意为企业奉献,那就必须善待老员工。这种矛盾永远都是很难妥善处理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04556 工分:4340
左箭头-小图标
差不多都一样,有人的地方就有风波.我在的公司,宁可招新员工,也不愿意给老员工提高待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70980
左箭头-小图标
职场生涯的路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70745 工分:68
左箭头-小图标
。公司就是这个样子的,成为终身员工后公司对他的付出往往要比新晋员工多得多,而且一但成为终身员工,公司将会觉得不好管理,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就会有争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5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好丑的前台——办公室阴谋故事若干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校内链接----  
同济就业网
同济招生网
----高校媒体----  
北京大学新闻网
清华大学新闻网
南京大学新闻网
浙大求是新闻网
上海交大新闻网
中国科大新闻网
西安交大新闻网
复旦大学新闻网
华东师大新闻网
华东理工新闻网
上海财大新闻网
南开大学新闻网
天津大学新闻网
山东大学新闻网
中山大学新闻网
华南理工新闻网
兰州大学新闻网
吉林大学新闻网
中南大学新闻网
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网
----媒体链接----  
上海教育新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同心同德同舟楫 济人济事济天下
记上海杨浦区十四届人大代表李永盛
  李永盛,1951年1月出生于上海,现任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历任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地下建筑教研室副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土木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等。1968年至1977年于上海隧道工程公司工作九年,之后入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专业就读深造,至1985年取得博士学位,为同济大学首届博士研究生之一。毕业留校后作为学术研究骨干参加了数项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的科技进步奖。1987年和1992年曾应邀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工作学习计两年,从事博士后研究和合作交流,主攻寒区地下构筑物抗冻措施研究。曾主讲“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地下结构有限元解析”、“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1991年获得香港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同年由国家教委授予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进步奖土木工程评审委员、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委员等职。
  李永盛曾当选杨浦区十三届人大代表,2006年换届选举时他再次当选为杨浦区十四届人大代表,并成为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之一。
  今年是同济大学的百年华诞,走入校园,百年校庆倒计时显示器首先映入眼帘,随着5月20日校庆日的临近,同济师生的自豪、激动之情与日俱增,全校上下都以极大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前期准备工作中,力求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同济大学的魅力和形象。作为校庆负责人之一,李永盛代表深感自己肩头的责任更重了。他说,作为东道主,学校虽然压力比较大,但对校庆活动的举办充满了自信。他相信坚持“周到、细心、贴心”的工作原则,校庆盛典举办的一系列富有同济特色的活动一定会使宾主尽欢,共同缅怀先辈、弘扬学术、广大传统、规划未来,家人都说他“累,并幸福快乐着”。
  身为同济人,李永盛代表感到,这么多年来,同济的发展始终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尤其与上海的建设休戚相关,宝钢、东方明珠、桥梁隧道、世博建设等上海较大的工程无一没有同济的参与。在谈到同济对上海的贡献时,他谦虚地说:“或许我们做的并不怎么好,但这是我们的责任,这就是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就是同济精神的概括,也是每个同济人的骄傲。几代同济人就这样经历百年风雨,在逆境中永不放弃,在顺境中善抓机遇,在同舟共济中形成合力,在自强不息中实现目标。
  李永盛代表对自己身为杨浦人也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20多年来,他一直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杨浦,对杨浦有着深厚的感情。近年来,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给杨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打造知识杨浦,离不开区域内高校的配合。只有以整合大学资源为主线,实现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推进科教资源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实现产学研与社会发展互动,才能真正形成“城市的大学、大学的城市”的氛围和环境。同济大学与杨浦区五角场合作,共同打造了同济科技园区,同时借助杨浦区政府所给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已经吸引了200多家优秀的企业落户。依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机电与汽车科学等学科优势,同济大学周边已初步形成了现代设计产业群,不仅为同济大学毕业学子提供了一个自主创业的平台,而且每年为杨浦带来了巨大效益。
  作为两届区人大代表,现在又是区十四届常委会委员,他对代表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几年履职下来也积累了不少心得和体会。作为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他认真依法履行职责,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审议“一府两院”工作,参加视察活动了解全区的发展建设情况,并多次以议案和书面意见的形式向区委、区政府反映情况。他认为高校应该“取之社会,服务社会”,要畅通沟通交流的渠道,让高校更多地参与到打造知识杨浦中来。同济要立足当下,和区政府紧密合作,与街道社区搞共建,多为杨浦做实事。分管产业的李永盛代表看到了科技园区的发展成果,对科技园区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思考着如何把科技园区进一步做大做实,切实贯彻落实“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与杨浦更好地进行合作,获得互惠双赢的良好局面。
  在同济大学积极参与杨浦建设、为杨浦做出许多贡献的同时,杨浦区委、区政府也十分重视对同济大学工作的支持,这次同济百年校庆就成为了全区重要的一件大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不仅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宣传,营造浓烈的校庆氛围,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同济大学周围的环境和交通情况进行整治,为同济迎接百年华诞奠定好基础。李永盛代表日前反映的同济大学门前交通问题也得到了顺利解决,四平路彰武路地下通道正在建设中。地下通道的建成将给同济广大师生出行时带来安全和便利,对此,李永盛代表和广大同济师生对政府办事的高效和认真表示肯定。
  “曾经辉煌的工业杨浦,随着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前些年在艰难中摸索前进,如今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初具规模,在‘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核心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上海中央智力区一定会在杨浦崛起,和谐杨浦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李永盛代表衷心地说,“‘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是同济的理念,同济一定会和杨浦共发展,为全力打造知识杨浦贡献心力。”
      来源:上海人大网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 新闻中心 Copyright tongji university news center, 2012 E-mail:dxb@mail.&&----校内链接----  
同济就业网
同济招生网
----高校媒体----  
北京大学新闻网
清华大学新闻网
南京大学新闻网
浙大求是新闻网
上海交大新闻网
中国科大新闻网
西安交大新闻网
复旦大学新闻网
华东师大新闻网
华东理工新闻网
上海财大新闻网
南开大学新闻网
天津大学新闻网
山东大学新闻网
中山大学新闻网
华南理工新闻网
兰州大学新闻网
吉林大学新闻网
中南大学新闻网
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网
----媒体链接----  
上海教育新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内公告
嘉定校区12处道路楼宇景观正式定名
&&&&& 10月10日下午在嘉定校区国际会议中心(现“济人楼”)底楼大厅举行的“同济大学嘉定校区道路楼宇景观命名仪式”上,发布了第一期12个定名方案,包括2条道路、4幢楼宇、6处景观,分别定名为“中央大道”、“同嘉大道”,“同心楼”、“同德楼”、“济人楼”、“济事楼”,以及“仰望星空”、“承前”、“启后”、“同舟河”、“济海”和“嘉园广场”。12个定名方案的释义如下:
日,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同济视察并即席演讲。9月4日,温总理诗作《仰望星空》在《人民日报》发表。以此赋名校区中心景观,寄寓同济人的精神追求。
近南北向贯通的校园中央主干道,校区定位的重要坐标轴。
经正门进入校园后的首条近东西向主干道,定名取自“同济大学嘉定校区”。
同心楼、同德楼、济人楼、济事楼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既是对“同济”内涵的深度诠释,也是同济百余年办学历程的真实写照和未来发展的不懈追求。各取前后两句头四字为校前区四幢楼定名,寄托了同济博大的人文情怀。
同舟河、济海
“水”之于同济,有着特殊的文化意蕴。以“同舟”和“济”命名校区内河道及湖面,与校前区四幢楼的楼名组合,即为“同心同德同舟(楫)”和“济人济事济(天下)”,其中的“楫”和“天下”,分别在每一位同济人的手里和心中。
承前、启后
以中华成语“承前启后”作为校前区两个门洞的组合命名,既寓意大学之道在于世代承传和持续创新,也与四平路校区“继往”、“开来”纪念柱互为呼应。
经正门进入校区的首片广场,以“嘉园”定名,既是嘉定校园的简称,也是同济“家园”的谐音,体现了统领性和归属感。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 新闻中心 Copyright tongji university news center, 2012 E-mail:dxb@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济大学济事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