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G命的实质是阶级斗争,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如果说你要离开我文G造成当时社会很黑暗,那么为什么要发动文G

马克主义基本原理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时间: 点击:2329
[字体大小: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知识点内容
1.本章知识点概述: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特性中阐发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解剖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做出的。现实中的苦难,既是诱发人们渴望未来新世界的动因,也是人们设想未来新世界的素材。但对现实苦难的认识不能停留在现象上,而要揭示其实质和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发展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做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因此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预见未来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他们不同意人们抽象地看待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看法,反对把这些看法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马克思拒绝“构想未来并使它适合于任何时候”。恩格斯也明确指出:“我所在的党并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结合所处的时代特点和本国国情,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首先,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合理的社会制度1844……==――――
――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
――共产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全社会公有制。&&&&&&&&&&&&&&&&&&&&&&&&&&&&&&&&&&&&&&&&&&&&&&&&&&&&&&&&&&&&&&&&&&&&&&&&&&&&&&&&&&&&&&&&&&&&&&&&&&&&&&&&&&&&&&&&&&&&&
――共产主义社会1847
其次,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社会制度。
――人类将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再次,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制度人,人类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面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发展。那时,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发展为代价。
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分工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提高熟练程度和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推进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分工同时也是对人的活动范围的限制,使人只能在某种职业中工作,只能孤立而片面地发挥某种方面的才能。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使这种旧式分工发展到极致,同时创造着消除这种分工的条件。到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自然形成的、僵化的、不自觉的旧式分工得以消除,人们摆脱了“奴隶般地服从于分工”的情形。虽然共产主义社会里仍然会有分工,但这已是自觉的新式的分工,它不再是生产者全面发展的限制。
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是在多样化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又是在生产劳动之外的大量自由时间中实现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维持社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会不断缩短。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劳动时间将会大大缩短。人们只需要从事较少时间的劳动,就能为社会创造出足够的物质财富了。这样,他们就会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用来从事科学、艺术等活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极大地促进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而这种自由时间里的活动反过来又成为提高劳动者能力和创造性,促进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 “生活的第一需要”。“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那时,劳动能力和劳动时间不再是分配消费品的尺度,因而劳动摆脱了谋生的压力,成为发挥人的才能和力量的活动。由于劳动不再是固定僵化的旧式分工中的劳动,由于劳动时间变短和不再需要超时劳动,也由于劳动过程所具有的高度创造性等等,劳动不再是单调枯燥和具有强迫性的活动,而成为人们乐于从事的自我实现的活动,成为人生快乐的巨大源泉。
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共产主义新人的重要体现。人的精神境界表现在许多方面,集中体现在对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态度上。高尚的精神境界表现为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和奉献。到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不仅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而且也具有高度的觉悟,乐意为社会公共事业做出贡献。由于分配上实现了真正的平等,社会成员之间不再有物质利益上的冲突,也由于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需要的层次,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将得到极大提高。
(3)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4)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
第一,共产主义社会是由一系列历史阶梯所达至的自由王国。
发展了的产生出来的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首先将取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取决于这些国家所经历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长短。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人们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共产主义新人的培养和成长等等,都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因而,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并向共产主义过渡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时期,它在自身的发展中也会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在一切条件具备之后才能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我国现在尚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对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究竟会有多长,究竟要经历哪些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发展到何时才开始并怎样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尚需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地去认识和探索。历史经验证明,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长期性应有充分的估计,宁肯把时间设想得长一些,也决不能超越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否则会欲速不达,带来严重的后果。
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有赖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也有赖于现存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转变后向共产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走向衰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完成,也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在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后,也要经历一个社会主义阶段,最后才能向共产主义过渡。现存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来不论发达到何种程度,当其实现根本性制度变革的时候,也只能是首先进入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直接达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因为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生产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社会,“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要抹去这些旧社会的痕迹,实现新社会在自身基础上的发展,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即社会主义时期。
第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但也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表面看来似乎矛盾,但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这个必然性在何时得到完全实现是另一个问题。“两个决不会”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所以,“两个决不会”不仅没有推翻“两个必然”,而且使“两个必然”的论证更加严谨和具体化,更有利于人们对“两个必然”的正确把握。
总之,共产主义的实现既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对此应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历史规律的实现方式和实现过程。
(5)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6)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2.各节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完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变革和创新,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一理想集中体现了数千年来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这一理想建立在科学方法基础之上。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特性中阐发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有两个要点,即无产阶级为什么要确立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能够实现以及怎样实现?
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西方国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经历了一个从发展到没落的过程;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其与工人阶级的结合,使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达到了空前广泛而自觉的高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点
2.教学目的与要求概述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从而将唯物论的原则贯穿到了整个世界,特别是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及人类活动均纳入到了唯物主义哲学范围,从而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回答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依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成为现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类将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真正解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解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问题的基础理论。因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正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无法克服的经济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决定了与先进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人阶级必将为从物的隶属关系中解放出来而奋斗。“剩余价值”理论则揭示了工人阶级剥夺“剥夺者”斗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和归属:建立一个没有人剥削人的、公平正义的、富裕的、民主的、实现人的本性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实际上是对人如何从对物的隶属关系中解放出来,以及解放出来以后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的回答。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回答了实现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道路问题:工人阶级如何通过夺取国家政权,如何建设新型国家,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大部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是类似“王”字结构的叠层串联关系,联结三者的主线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大理论前提和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终结,没有这个终结,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没有完成的,其科学性也应受到质疑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核心地位,恩格斯也有阐述,1885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三版所写的序言中,针对该书第三编第二章专写的社会主义理论部分,指出:“这里所涉及的仅仅是我所主张的观点的一个核心问题的表述”。从恩格斯的表述中,也可推绎出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可以说,这一章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画龙点睛”之笔。如前所述,这一章主要是三个相互关联的根本问题:共产主义是什么?如何实现?青年学生怎么办?学习好这一章的内容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和学习目的是否实现的关键。为要实现本章(前述的)教学目的,必须把握好这样一些关系:
一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其组成部分如“水乳交融”般地融为一体。习惯上将马克思主义区分为“三大组成部分”,亦是在相对意义上讲的。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渗透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其他两个组成部分亦是如此,相互渗透,相互印证,而一以贯之的中心线索则是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工人阶级的解放进而整个人类社会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因此,在教学和学习的各个章节,都应该自觉地树立这个价值目标,自觉地贯彻这个中心思想。在《
二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与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依次更替,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规律使然。
三是社会转化规律的特殊性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通过特殊规律表现出来的。“五种社会形态” 依次更替,是通过“低层转化”的特殊规律来实现的。如:奴隶制发展典型的欧洲,其封建制则不那么典型,正因为如此,其资本主义制度就获得了充分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东方社会则与此相反――奴隶制不典型而封建社会相当完备,资本主义制度不典型――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殊途同归,人类社会最终将会以不同的方式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四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的具体多样性。百川归海,道路各异。社会主义社会具体模式、发展道路的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不能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模式和具体道路的差异而怀疑以至否定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五是未来与现实。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思想观念的不断进化,人的素质的不断提升,等等,未来社会必定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联合体”。未来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现实所达致的“自由王国”。但是,具体的现实总是充满着由“必然王国”制约所产生的缺陷。因此,对现实生活中的“缺陷”要有一个实事求是地分析并正确对待的问题。不能因为现实存在着某些缺陷而怀疑社会历史的进步性,更不能因为现实中存在着的不完美现象而否定共产主义美好社会到来的必然性。
六是理想与实践。对于个人而言,要把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做好当下的具体事情。这样,既充实地生活好了每一天,又分有了共产主义的意义和价值,个人就超越了生命的有限而获得了意义和价值的无限,成为了一个与人类的进步事业相伴随的永恒的存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文科学生的个性特征:
&&&&& 因此讲述应力求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使学生感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价值和教育功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准、明、精、深、亲、近、新、生”等特点。所谓准,是指问题抓准,“契合点”找准。要实际了解学生在共产主义理想问题上的种种疑问或困惑,客观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找准分析问题的契合点。所谓明,是指道理讲明,立场鲜明。讲授应扣紧原理,讲清原理内容,给学生明确无误的信息。特别要从社会发展规律出发,从事实入手,说明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进程,说明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教师不应回避问题,而应理直气壮地回答各种问题;要观点鲜明,态度分明,坚持原则,以正面引导为主,以理服人,应避免空洞的说教,盛气凌人,以免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学生是通情达理的。只要从事实出发,言之有理,客观公正,尊重事实,理论到位,他们是愿意接受的,“心结”亦是能够解开的。
简而言之,精,就是突出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理论精讲,重点突出,明确难点,用精美的语言,精到的分析,精确的解答,精诚的态度,将“共产主义社会必定要实现”的道理讲透。所谓深,是说理论要有一定的深度,发人深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深刻而深邃的,能够深化学生的认识,解除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影响。亲,一是指语所谓生,一是指用生动的语言来准确表达教学内容,二是用生动的事例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讲述应体现生机与活力,要讲出时代气息和幽默风味,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领悟推理、明白事由、提高认识。
再次,可以布置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或演讲。文科学生有参与课堂活动的必要,也有参与课堂活动的要求。文科学生自主、自立意识和参与意识较强,在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要求的背景下,这种参与意识会更加强烈。他们将课堂发言、表述己见视为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参与社会的具体方式,积极参与讨论、辩论或演讲。同时,文科学生有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文科学生不满足于简单的被动的“听者”角色,在一些敏感或困惑问题方面,更是有积极主动地学习的要求。通过学习理论,他们能够在掌握原理的条件下,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自己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具有解答问题的能力。因此,本章的内容可以在教师指导下,主要由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在教师的诱导和总结下,得出正确结论,以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可以就这样一些问题展开演讨:为什么说研究问题的方法创新是得出科学结论的思维前提?如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总趋势?如何认识当前“全球化”的本质及未来发展?如何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如何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确立共产主义理想对实现自我意味着什么?由于广泛的参与性和内在的契合性,讨论、辩论、特别是演讲,能够引起广大学生的强烈共鸣。来自学生中的课堂演讨主体,消除了与广大听众在心理上的屏障,其语言表达特点和实际问题、思想状态及其观点,均与听众有着广泛的一致性,正是这种内在的一致性,使听者与讲者心灵沟通,在理论上和思想上均具有相互兼容的契合点和共同点,从而使得全体学生均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教学目的。广泛的参与性和内在的契合性,建构成为了深厚的演讨基础,课堂磁场般强烈的吸引力,驱动着学生的参与欲望;强烈的共鸣更能引起真诚的共识,学生教育学生可以产生深层的共识性,有着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理工科学生的个性特征:
理工科学生比较重视实际“条件”的应用,惯于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方式获得结论。因此,要以科学家们成功与失败的“故事”来说明方法创新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对于“共产主义”这样的“大道理”,要特别注重结合实际条件,摆事实,讲道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将历史的客观事实与逻辑推理的分析相结合,把“大道理”化为“小事件”,使其“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迈向最高的理想境界。如果一味地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那将是“事倍功半”的事情。
应用电化教学是解决“用事实说话”问题的理想手段。电化教学可以综合运用电视设施、投影仪器等和影像信息资料,具有形象直观性和直接感悟性等特点,其独特的视听效果,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绝大多数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欢迎这种教学形式。
在形式上,电化教学模式具有形象直观性。生动、丰富的画面,恰到好处的场景,恰如其分的声响效果及人物对白、场外声等,构成了立体式图景,形象而直观,强烈而综合地刺激着视听者的感觉器官,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折射力和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影像信息与艺术形式高度统一,通过艺术形式来反映、表达影像信息的内涵,与学生构成了互动的平等式交流环境,学生会以主动审视者的身份评判影视内容,从而在心态上会产生出“愿意接受”的意念,在心灵沟通、直接感悟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像信息所表达的意蕴。
适合用于表达《的影像信息资料,有资料性、艺术性和教学辅助性等类型。资料性资料如讲述爱因斯坦等科研活动的记录片,讲述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走向英特纳雄耐尔》;艺术性资料如揭示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反映法国大革命、中国解放战争等的艺术作品;教学辅助性资料如相关的CAI等。
&& 其次,通过讲述科学家具体事例,说明实践理念、理想、信仰对于科学研究活动的意义及价值。可以结合人的生存发展特点来阐述实践理念、理想、信仰的目的,关乎到人今天的行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因此,树立科学合理的追求目标,是自然科学学习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
希-威廉三世在他的文官武将当中受到的待遇一样。在科学的推进下,一支又一支部队放下武器,一座又一座堡垒投降,直到最后,自然界无边无沿
牛顿与爱因斯坦实践理念的不同,导致晚年科学研究工作的成就的差异,就是明证。
3、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征:
从事体育、音乐、美术类学习的学生他们的精神需求较高,关注精神家园生活质量,
☆许多世纪以来,甚至几千年以来,人类就有过“立即消灭所有一切剥削的愿望。但是,在全世界千百万被剥削者联合起来进行彻底的、坚决的,全面的斗争,以争取按照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来改变这个社会以前,这样的愿望只是愿望而已:只是当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把改变现状的渴望同一定阶级的斗争联系起来的时候,社会主义的愿望才变成了千百万人争取&& 社会主义的斗争。
&&&&&&&&&&&& ――列宁:《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列宁全集》中文第&&&&&&&&&&&&& 2版第12卷 第42页
☆在被残酷无情的私有制统治着的民族中间,也一定发生这种现象。私有制是一切罪恶之母,这罪恶犹如陷入绝望和赤贫境地的儿童。立法者总是惩罚不幸的人,却宽恕真正犯罪的人,他们严厉法律只是用来掩饰罪恶的:他们对人的恶劣行为给予惩罚,但不知道消灭这种行为的方法。因此,只定出不准缔结不合理协议的法律……但造.这种法律本身就不合理,所以它们不是对人们加重了压迫,就是给人们增加了新的负担。为了维持自己的摇摇欲坠的威信,法律时常把无罪的行为变为罪行。
我重复一遍:能让这种现象如此经常反复出现吗?世界的永久不变的规律告诉我们:只是满足于生活需要的东西,用来维持每日的生计和享受的东西,才属于个人所有;田地不属于种地的人;树木不属于采果的人;甚至在人的个人劳动的产品中,也只有他所使用的那部分属于他自己;其余一切东西,跟人的身体一样,都是属于整个人类的。
& ――摩莱里:《自然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1页
☆在这个幸福的国度上住着一个民族,他们的风尚高洁,使他们有资格占据这块富饶的土地。这个民族不知道万恶的私有制,私有制是世界的罪恶的渊薮。他们认为大地是所有人的乳母,她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首先向她最饥饿的孩子张开胸脯。在这里,人人都认为自己有责任使土地丰收,没有一个人说:这是我的田地,这是我的黄牛,这是我的房屋。农夫看到他人收割他所耕种的庄稼时,心里不会着急;他自己也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取得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
& ――摩莱里:《自然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2―163页
☆国际歌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 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 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有关片段。
&&&&& 第二,运用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是学生直接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教学方式。具体说来,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若干调查研究的主题,如“从身边的变化说起”、“从改革开放的成就看中国的未来”、“认识全球化的本质,健步走向世界”等,由学生自己(或个人或小组)就某一主题进行调查、访问、参观,甚至亲自实践,从现实中归纳数据、获得素材,得出结论,并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社会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均是学生直接参与,而且,这种参与是一种探究未知的、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的活动。
四、重点与难点(或常见错误分析)
1.本章重点、难点与常见错误分析
(一)本章的重点
坚持发展观点,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看作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认识过程。
2共产主义社会及其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 CommunismCommunis
&&&&& 理论学说社会理想实践运动――――社会制度&&&
&&&&& 1893
&&&&& 19211922
&&&&& 1937193819401945
&&&&& 1978121989619979
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的科学性。是理解和把握党的
20202000GDP7.2%100%
4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二)本章的难点
1.经济全球化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 经济全球化历程总伴有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1917100102060
48.6%81.6%105%196019853~42~2.53030%40%19851/33012.5%4%5%2.3%11.5%4%2.5%2.3%1.6%
139%742000199347.8%2000350020022003527200270028.9%58525.6%4847.8%48217.9%23628.3%15523.8%6631.7%3529.9%2003
20035.8%5.3%2000200220037.3%19.8%10.7%7.5%20.5%10.9%20012000170185200420%200493%54.50%27.90%1002003402623%67.5%82.7%IT2003142162.5%4 5 5 20034.5%40% 35%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全球化造成的世界性问题。
19020492000GDP553151128%17%0.3%3008.3111.9727.4710208.762.5514
197920%20%3.520909211992199810%20%9%1998200170%20%20%10
2.澄清几种对共产主义的错误认识
因此,要澄清对共产主义的错误认识,共产主义“渺茫论”、错误的。
&& 第一,共产主义“渺茫论”。
&&&&& 2080
学生思想疙瘩主要是认为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的失败与马克思主义的失灵,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担忧。如何认识苏东剧变及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①苏东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内部,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持不同政见者”等“政治反对派”起作用的,而后者的作用又是通过党内机会主义分子、腐败变质分子起作用的,问题主要出在党内。不应将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作用过分夸大成为决定因素。试想,若资本主义可以决定社会主义的命运的话,那么世界上又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和发展?它们用武力都不可能达到的目的,用“和平”的手段能实现吗?②苏东的变化不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的证明,而恰恰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结果,是修正主义、霸权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失败。③中国与苏东内部情况及具体做法不同。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下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路线,不称霸,更未陷入战争的泥潭而不可自拔;我党加强了党的建设及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又无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影响和市场;加之我国的解放道路、军队建设、党的成长、周边环境、国际地位均不同于东欧,因而不能用苏东的变化来推测中国的未来,更没有理由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她作为一种开放型体系,具有吸收和同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理性功能,并随着实践、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其基本原则不会过时,她始终是代表未来的时代旗帜;④矛盾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上有其不同的特性。在现阶段所存在着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得到纠正和克服。我们的事业是蓬勃向上的进步事业,将由一个阶段向着更高的阶段迈进,更加充分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变,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激化成为剧烈的冲突,它们操纵的战争此起彼伏,仍然是战争的根源,其本质未变;④时代的主题虽然是和平与发展,帝国主义内部矛盾激化后也能为我所利用,但两大制度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五、导入方法与示例
1、导入方法(一):问题导入法
从问题导入:设难置疑,引起思辨,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第七章主要讲授“什么是共产主义和如何实现共产主义两大问题。什么是共产主义的问题,讲“如何实现共产主义的问题,讲
问题导入法示例(一):
问题:“假如没有方法论的创新……”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主体的实践活动为中心,建构起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即人与世界关系的相通相融性,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社会观、思维观的完整统一,确立了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揭示了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的统一性和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所构成的复杂的有机体,是自然历史过程、自觉能动过程和自我认识过程的统一。同时,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负责的发展进化过程。唯物史观把人类历史视为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与现象都基于这个基础;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内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使人类社会形态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一般进程,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序列。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必将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这是社会矛盾运动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结果。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方法论特征不仅在于把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还将历史与现实、人和自然有机地统一起来。其中“人”概念对于理解马克思的方法论尤为重要。马克思对“人”的理解、规定和意义阐释,既不同于唯心主义的“想象的主体”,也有别于费尔巴哈抽象的“类”。马克思视野中的人是社会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特别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因此,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是理性地形成科学理论的源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人与自然之关系,均历史地、具体地统一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之中。因此,世界历史的根本意义,在于人民群众实践地调节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而达到的目的。因此,相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而言,“全部历史都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的准备(发展的历史)。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全部历史都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都是人类行为的自然后果,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结果。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资本、乃至科学的应用,都将在工人阶级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中找到存在的理由和依据,工人阶级的实践活动形成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因此,人民群众特别是工人阶级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 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找到将自然史与人类史统一起来的基础,特别是将人类历史发展与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价值。此前,人类历史被看成为是少数英雄人物意志活动的产物。这样的理论前提及思维方式,在逻辑上必然得出英雄人物的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最高形态的结论。在他们看来,“历史终结”于英雄人物希望的理想境界,从而建立起永恒的精神“天堂”。
马克思的方法,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人类彻底解放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工人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是社会新生产力的代表。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随着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它必将顺应时代潮流,建立一个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社会制度,将人类社会推向新的历史高度。现代工人阶级与社会化大生产、与现代大工业紧密相联,亦与世界大市场息息相关,由此便决定了工人阶级不具有任何狭隘的民族意识,而与人类的本质特性相一致,因而世界各国的工人阶级能够联合起来。由此亦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实践性,它能与人类的整体事业和世界发展大趋势同步前进,而不会被历史的车轮所抛弃,因而世界各国的工人阶级能够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讲到这里,老师可以适时地给出结论:
&& 假如没有方法论的创新,就不会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诞生,就发现不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根本作用,也就发现不了推进社会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工人阶级的伟大社会功能,社会主义制度就建立不起来,人类社会整体就不能前进,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会在与社会主义的竞争中得以发展……。总之,就没有今天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改变了人类,造福于世界,也恩泽于我们,共产主义正在实现的过程当中!
问题导入法示例(二):
本章还可以以“社会主义意味着什么……” 的问题导入。
问题:“社会主义意味着什么……”
社会主义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给世界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或者说,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让我们从事实出发!资本主义来到世界,相对于封建社会而言,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它不到100年的统治中,创造了比此前人类历史创造财富的总和还要多,但与生俱来的经济危机却无法克服。直到年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如何解决这不断防范却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调控经济的办法,渡过了危机,拯救了资本主义经济及社会制度的命运。要知道,将市场与计划同特定的经济制度剥离开来,而将它们定性为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经济调节手段,是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信条是市场万能,资本家只服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权威,自己决定自己的经济行为,而不受他人、国家的干预。在当时,运用国家调控经济行为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也就是说,传统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因此,在当时理论背景下,罗斯福运用国家手段来调控经济,克服经济危机,起码是“被迫”地“自觉”运用“社会主义”的手段。这一开明之举,拯救了美国经济,也为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部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一历史事件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意味着社会主义拯救了、发展了资本主义?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不仅如此,社会主义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人民的命运。前苏联,在沙皇俄国时期,是欧洲三流四流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不长的时间内,一跃而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中国也是这样。1840年以后,任人宰割。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基本上都侵略给中国,除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以外,都是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为结局的。为什么抗日战争能够以中国人民的全面胜利而高结束?为什么经过近50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有影响、负责任的大国家?现在的中国,综合国力世界第六,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发展。这一切意味着了什么?意味着社会主义就是发展。
社会主义还意味着和平。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能够打 起来?除了帝国主义的本性之外,主要是因为帝国主义的势力没有约束,不受制约,恶性膨胀。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不长的时间内又打起来了?同样主要是因为制约世界大战的力量还不足以制约战争。但是,在战争的后期,社会主义苏联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德国。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没有打起来?为什么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像其“前辈”那样肆无忌惮地发动全面对外战争?是帝国主义的本性改变了吗?不是的。它们发动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直至今天。那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强大了,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存在,成为了制止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力量。世界得以和平,人类得以和平。
社会主义意味着幸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给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带来了安定、安稳、安详的幸福生活。不仅如此,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政策,也改变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政策,福利制度、社会保险等政策的实施,造福于西方国家的普遍民众,给他们带去了幸福的生活。
社会主义意味着和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人对自然、物质生产条件占有关系的平等性,从而为实现人们之间和谐的社会关系奠定了基础。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更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还意味着进步。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不会否定这样的事实: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成为了现实。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尽管在“一球两制”现实的竞争中,还存在着许多需要用策略智慧应对的事情,但是,历史大势,浩浩荡荡,社会主义必定会朝着更加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迈进。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2、导入方法(二):案例导入法
因为第七章是在“归属”的意义上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以选取的案例、范例或名人名言,最好都要围绕着有关共产主义的内容。这里,我们选取若干名人名言,阐述共产主义必定能够成为现实的道理。
&& 案例导入法示例:
示例内容一:
我读过一位旅行家的游记,他到过一个天空晴朗和流着有益于健康的清溪的荒岛。在读这本书时,我一直怀着一个愿望,想到那里去建立一个共和国,在这里,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穷人,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是兄弟,这个共和国的第一条法律就是禁止财产私有。我们把他们的劳动果实都送到公共仓库去;这些果实都是国家的珍宝和每个公民的财产。家长们每年选家政管理员,这些人员的职责是按照每个人的要分配必需品,按照公有制对每个人的要求分工作,并维护国内的道德。
& ――马布利:《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马布选集》,商务印书馆1960&&&&&& && 年版第170页。
在目前的制度下,劳动阶级各个人的脑力与体力劳动划分得十分细致;私人利益永远和公共利益相冲突;在每一个国家中,人们从小就被人有目的地加以培育,使他们认为自己的利益同其他国家的进步与繁荣不能并存。这就是旧社会追求人生所想望的种种目标的方法。报告人现在提出的细节所根据的原理,却导致完全相反的做法――也就是使劳动阶级各个人的脑力与体力广泛地结合起来;使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完全等同起来;使各个国家理解到,它们的权力与幸福唯有在其他国家的权力与幸福同样增进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充分和自然的发展。这些也就是现有的和应有的情形之间的真正差别。
&&& 欧文:《致拉纳克郡报告》,《欧文选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 &&&& 338页。
&& 示例内容二:
最初的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谴责它,咒骂它,幻想消灭它,臆想较好的制度,劝富人相信剥削是不道德的。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 23卷第47页。
……假如没有资本主义和阶级斗争,也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但同样正确的是:少数几个人,比方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假如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知识,也就不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 ――斯大林:《略论党内意见分歧》,《斯大林选集》上卷第35页。
&& 示例内容三:
马克思是领导无产阶级群众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公认的理论家。他的学说,按照资产阶级的头面人物的说法,是“深奥难懂的、没有用处的和模糊不清的”,但却很奇怪地得到了工人的理解和承认。两半球的社会主义者从他的这部著作中汲取了自己的有益思想,并在自己的期刊上大量地加以转载。领导纽约裁缝总罢工的委员会从《资本论》中选出一部分翻印并散发了几千份。《资本论》被译成俄文、法文和意大利文。起先是莫斯特,后来是考茨基,编出了《资本论》的德文简述本,卡菲埃罗编出了意大利文的简述本,杰维尔编写了法文的简述本,而且杰维尔编写的法文简述本在西班牙和意大利被翻译出版了。《资本论》把马克思的声誉传遍了所有的国家,马克思的名字在工人中间有口皆碑,哪里有无产阶级的先进战士在集会,那里就有他的肖像。西西里的工人小组把他的肖像放在国际的上帝耶稣和国际英雄加里波第之间:马克思是国际思想家。
&& ――拉法格:《驳对卡尔?马克思的批评》,《拉法格文选》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 &&&&&&& 年版,第152页。
&& 示例内容四: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摧毁了旧的、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而代之以新型的国家,即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的苏维埃。
十月革命剥夺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生产资料,把工厂、土地、铁路和银行都变为全民的财产,结束了对人民群众的剥削。
苏维埃政权的胜利,是历史上第一次不仅把自由给予人民,而且使人民能够保证他们的物质福利和幸福、富裕、文明的生活。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使被压迫民族的人民得到解放,并使他们成为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它给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指明了争取解放的道路。
在十月革命前,我们的祖国有变为帝国主义强盗的牺牲品的危险,有沦为殖民地附属国的危险。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拯救了俄国,使之免除丧失国家独立的危险。
解放了的工人和农民和解放了的俄国各民族,从此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苏维埃保证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积极参加国家生活。能够保证大多数人民切身利益的无产阶级民主确立起来了。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最伟大的胜利。它表明,革命理论一旦掌握了群众,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 ――安?米?潘克拉托娃:《苏联通史》第3卷,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368―369&&&&&&& 页。
&& 示例内容五:
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上全体成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切都将是废除私有制的最主要的结果。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第222页--224页。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通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页。
社会主义不是要大家贫困,而是要消灭贫困,为社会全体成员建立富裕的和文明的生活。
――斯大林:《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斯大林选集》下卷第337页。
根据以上材料教师还可以具体提出下列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1假如没有资本主义和阶级斗争,也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
3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最伟大的胜利”
4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上述五个范例,可以从中选取一个或者两个,不一定全选。
教师可以进一步归纳为一个问题,进行提示:
在人类历史上,为什么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诞生出崭新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何在?
在引起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导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及其社会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3、导入方法(三):媒体导入法
媒体导入法是一种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主要是采取抽象思维的方法,但是结合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媒体导入法示例(一):
&&& 电视片:《走向英特纳雄耐尔》
内容简介:该片主要描写和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和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解说词片段选录:
媒体导入法示例(二):
&&&&& &&&&& 电视片:大型史诗《东方红》
&& 内容简介:该片用高超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艰难困苦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了在共产主义理想指引下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精神和力量。
&& 解说词片段选录:
六、教学资源(媒体或案例)的选择与作用,并提供媒体资源(或案例)列表(列出有关此堂课需用的视频、flash、图片、图表等媒体或案例资源的名称,并指明这些媒体或案例资源对知识点讲解的作用,即说明选择该资源的理由)
A.B.C.D.E.F.G..H.I.J.K.
A.B.C.D.E.F.G.H. I.J.
1、教学资源之一
注:表中资料来源所列各种资料库,系指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中的各个子库。
2、教学资源之二
(1)和谐社会的制度设计原理和社会构造方法――从理想宪政的视角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
(2)超越乌托邦――论马克思所理解的共产主义
(3)天堂与人本――重解共产主义
(4)空想社会主义简介
(5)共产主义原理
(6)马克思的方法
(7)从历史的中国到现实的中国 ――20年海外中国研究的新特点
(8)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科学阐释共产主义原理
(9)关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思考
(10)试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践规范功能
(11)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分析
(13)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主义理论述介
&(14)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摘编
3、教学资源之三
七、教学活动建议
1.科学分配本章教学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和实践教学活动学时
本章规定教学学时为6学时。这6学时可以按课堂讲授学时4学时,实践教学学时2学时分配。实践活动主要是搞一次课堂演讲(1学时),演讲主题是:“共产主义与人类未来”;主要参考素材,可以以前面“案例导入法”的五个示例为主要参考材料,引导学生认真做好准备。观看一次录像:《走向英特纳雄耐尔》(选段)(1学时)。
2.课堂演讲
将“共产主义与人类未来”分解成为若干相互关联的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集中准备一个小问题。每个人先写讨论详细提纲(讨论完后交老师,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在此基础之上,小组讨论,推荐发言代表。小组代表发言的成绩作为小组全体成员的成绩,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在演讲式教学活动中,老师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引而不发”。讨论式教学要求高,难度大,必须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进行。首先,确定内容。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确定演讲教学方式。一般而言,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来说明问题,解答疑惑,揭示真理问题,即疑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可采用此种教学形式。其次,理论准备。教师要挑选若干学生并启发引导学生,作好充分准备。再次,系统安排。例如,在演讲中,谁先讲,谁后讲,均需事先安排好。“引而不发”是做好讨论教学的前提。第二,“有的放矢”。就讨论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即以某一个原理的基本观点来进行,围绕这一个中心来展开论述、论证。实际之“矢”射理论之“的”,理论通过实际来体现、来揭示。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偏离主题、漫无边际的议论,背离主题、借题发挥的牢骚,脱离实际、无病呻吟的感叹等现象发生。要保持演讲式教学活动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同时注重发扬学生的演讲才华,使演讲过程活泼、生动、风趣、幽默。“有的放矢”是搞好演讲式教学的关键。第三,“无为而治”。为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使演讲过程充满自由表述的学术空气,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无为而治”。教师不应过多地干预演讲过程,不应过早地当裁判,轻易下结论,不应用自己的观点过早地影响学生。但是,“无为而治”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应充当“场外指导”和“遥控指挥”的角色,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主角作用,又密切关注演讲过程,掌握火候,必要时实施干预,从而使演讲过程活而不乱,使演讲活动不至于流于形式,失于无序,这是演讲式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第四,“画龙点睛”。学生演讲完后,教师应对其进行总结。对学生发表的观点与所学原理的主题是否一致进行评价;对演讲过程中出现的偏颇、偏激、偏见,予以引导;就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新见解给予评判;就此次演讲的收获进行评估;提出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准备。这样,整个演讲过程便有始有终,有分有合,形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完成演讲式教学活动,教师的概括、归纳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的总结起着“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关键作用。教师的总结要求高,难度大,要求教师在演讲进行之前,对学生可能涉及的观点、提出的问题有所预见,并作必要的准备,对演讨过程予以极大的关注并作必要的记录。否则,或临阵应付,功亏一篑;或束手无策,前功尽弃;或勉强凑合,孤鸿哀鸣。演讲教学的总结课,对教师提出了比“讲授”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能力、表述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教师的总结如何,演讲教学活动是否完成的标志。
3.引导学生登陆本门课程的教学网站,进行自学
教师指定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登陆课程网站,查阅有关资料,拓展学习空间,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效果。
本门课程的教学网站,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渠道:第一,高教社教学网站;第二,本校自建的教学网站;第三,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第三,与本门课程的相关的教学网站。
4.课堂播放相关电视录像
教师在熟悉录像内容的前提下,可以在播放前提出1-2个问题,要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看完后根据录像内容运用基本原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看录像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电视片内容:《走向英特纳雄耐尔》(节选)或《东方红》
一般而言,从事电化教学活动,老师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是内容的相关性。选择何种影像信息资料用于教学,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化教学模式的严肃性,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避免和克服选用资料的临时盲目性、不相关性甚至相悖于教学内容的电化教学活动发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内容的相关性要求,必须由教师自觉遵循,同时要靠完备的制度来保证;第二是实施的制度化。教学活动是神圣而严肃的,教与学均须由制度来约束、来保证,教师与学生都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就教师而言,实施电化教学活动,尤其是选用何种资料,必须集体把关,这一点非常重要。
看完影像信息资料之后,在课堂上,教师还应简要地将影像信息资料的内容与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叙述,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发掘学生未理解的内容,更进一步发掘其信息资源,发挥影像信息资料的作用。
5.课后挑选一些学生骨干组成学习小组,学一点经典著作,起示范作用
示例经典文章: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第五章,列宁的《伟大的创举》,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这些原著,教学资源库的原著导读库中,均有原文和导读,可供教师辅导学生学习时使用参考)
八、教学评价策略与方法
以下三种策略与方法可以选取其中的1种。
1.写小论文
(1)本章结束之后,布置写心得论文。
论文题目:“我的共产主义观”
具体要求:
*可以写自己学习第七章某个原理、观点的心得体会。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及社会功能”、“确立共产主义理想的人生意义”、“共产主义理想与人类社会的未来”,学习第七章前后,自己在思想上的变化。
*可以写自己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个观点解决了什么问题。如,有的学生认为“共产主义也是一种‘乌托邦’”,或者认为“共产主义是美丽的童话”,学完第七章之后,有什么提高。
*可以从自己的所学的专业出发,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崇高的信仰对于人生、对事业的意义和价值。
*也可以写自己在学习这门课时思想上还存在着对某在困惑,希望老师在教学中解决什么问题。
文章字数:3000字左右
教师将这次考核计入平时成绩。
2.看录像,写观后感
看完《走向英特纳雄耐尔》(节选)录像后,以“变化中的世界――谈谈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人类”为题,写观后感。看完《东方红》录像后,以“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光明的未来”为题,写观后感。
教师将这次考核计入平时成绩。
3.讲完本章后进行课堂演讲
演讲题目:“共产主义与人类未来”
演讲方法:学生自学,课堂演讲。
具体过程:(见“教学活动建议”2.课堂演讲)
演讲成绩记入学生平时成绩。
九、示范性教案
&&&&&&&&&&&&&&&&&&&&&&&&&&&&&&&&&&&&&&&&&&&&&&&&&&&&&&&&&&&&&&&&&&&&&&&&&&&&&&&&&&&&&&&&&&&& &&&&
讲课提纲(PPT文件)
上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没有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说天外的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