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红安 李坪山 原型是 徐向前元帅的十杀令

更多&&&&&&&&&&&&&&&《铁血红安》演绎战将传奇《铁血红安》演绎战将传奇&  以我国著名将军县湖北省红安籍将军群像为原型创作的大型近代革命题材剧《铁血红安》,将于11月9日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档。该剧由孟凡耀任制片人,路奇任总导演,朱苏进担纲编剧,会聚了赵文卓、李欣汝、李呈媛、周航、刘名洋、马晓伟等实力演员,将再现革命战争年代的战将传奇。
  主创:力争不负人民不负历史
  《铁血红安》总制片人孟凡耀享有&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制片人&荣誉称号,创作出了《乔家大院》、《激情燃烧的岁月》、《野鸭子》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经典作品。总导演路奇曾执导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东方》、《东方战场》,在艺术追求上的惺惺相惜,让二人一拍即合。两个人合作的《妈祖》在央视电视剧频道播出后,立刻在海峡两岸掀起了妈祖热。此次再度合作,在《铁血红安》的前期筹备阶段,两个人就达成共识&&坚持创作出一部严肃的、不负人民不负历史的主旋律正剧。
  为了达到创作精品的目的,该剧编剧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军旅作家朱苏进几次进出红安,深入实地考察,博览群书,从200多个将军的生平事迹中提炼出了主人公&刘铜锣&的艺术形象。朱苏进介绍,由于当年&黄麻起义&的冲锋号是敲铜锣,因此,&黄麻起义&胜利后就开始流传一首著名的《红色兵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由于当年&黄麻起义&的冲锋号是敲铜锣,如今,在红安县鄂豫皖烈士纪念馆里,就矗立着一尊红军战士敲铜锣的雕像。正是源于这个红色经典,我在塑造人物时,就提炼出了&刘铜锣&这个本剧的主人公。&
  演员:&功夫皇帝&遇上&丑女无敌&
  在《铁血红安》中,著名功夫明星赵文卓饰演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共和国将军刘铜锣,将这位传奇的开国将领刻画得有血有肉,快意恩仇。众所周知,赵文卓出身武术世家,8岁从师学习武术,1992年受中国香港导演元奎赏识进入影视圈,1993年因拍摄《功夫皇帝方世玉》迅速走红。他凭借俊朗的外形、炫目的功夫、爽朗大方的男子气概深受海内外观众喜爱。而在《铁血红安》中,赵文卓并没有过多施展拳脚功夫,而是打破常规,靠扎实的表演功底淋漓尽致地演绎了刘铜锣从18岁到暮年的丰富人生。据了解,出品方力邀赵文卓主演,就是看中其广泛的群众号召力与正面健康的硬汉形象。同时,赵文卓在阔别荧屏多年后,借央视历史大剧重回电视观众的视野,也引起了业内外的强烈关注。
  剧中的女主人公、刘铜锣的战火恋人方蕾由新生代演员李欣汝饰演,从热播剧《丑女无敌》中长着龅牙的平凡白领林无敌,到史诗大戏《孔子》中的美艳舞神霓裳,李欣汝堪称百变。此番饰演方蕾,李欣汝坦言对自己来说又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方蕾这个人物可以用辣到呛口、甜到酥牙、精到骨子这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山寨里长大的她和男人一起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有着北方女子的炽热心肠。&
  在拍摄过程中,《铁血红安》的演员们也仿佛被红安的将军精神感召,顶着高温酷暑卖力演出。赵文卓就曾感慨,为拍此剧经常在泥地里摸爬滚打,&每天洗澡要打三遍浴液&。另一位演员李呈媛也表示&这部剧让我几度病趴下&,却依然轻伤不下火线。
  故事:源自&共和国第一将军县&
  电视剧《铁血红安》讲述了刘铜锣、方杠子、戴慧平3个同年同月同日生在黄安的义兄弟,在共同的革命历程中结下可歌可泣友情的故事。据了解,剧中的故事发生地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是著名的&黄麻起义&发源地,鄂豫皖苏区的革命中心,是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以及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将军的故乡,被誉为&共和国第一将军县&。徐向前元帅曾为红安题词:&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电视剧《铁血红安》正是以红安籍将军群像为原型塑造的一部关于我军开国将军的故事。剧中主人公刘铜锣是红安籍将军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代表。透过刘铜锣这个人物形象,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铁血战将们智勇双全、不胜不休的战争传奇,看到人民军队由弱到强、百炼成钢的成长壮大历程。
  据介绍,红安走出了我国开国将军中,帆船打军舰、解放海南岛的&旋风司令&韩先楚,抗战时期&奇袭阳明堡&的陈锡联,抗美援朝威震上甘岭的秦基伟,赫赫有名的&疯子战将&王近山,江南抗日名将刘飞,著名的塔山阻击战&战术奇才&胡奇才&&这些军功卓著的红安籍将军,都有一个极其鲜明的共性&&为人正直豪爽、打仗勇猛果断、战法不拘一格、反对墨守陈规。后来随着电视剧《亮剑》的热播,红安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很多人认定剧中李云龙的原型就是红安籍开国中将王近山。
  画面:拒绝电脑合成特效
  拍摄《铁血红安》,制作组重点挖掘了红安城中古村落遗迹,力求还原当时的风貌。此外,为真实地再现战争的残酷性,片方拒绝电脑合成特效画面,采取了实景爆破的拍摄手法。在红安县专门搭建了一座影视城,城内采用的是长江流域流行的徽派建筑风格,影视城前后建有两座城楼,内设有县衙、民居、戏台、商铺、作战指挥部,完全满足了该剧的拍摄需要。据片方介绍,该城楼在建造之时就是专供拍摄时爆破所用的,因此所用材料全部为伪装材料。制片人孟凡耀认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都是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搏杀出来的,《铁血红安》作为一部为将军树立丰碑的作品,要尽可能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还原将军成长的历史时空。&我们炸毁的是&赝品&,但收获的却是艺术精品。为了该剧的品质,我们能够实景拍摄就决不电脑合成。&最新资讯大家对《铁血红安》演绎战将传奇的评论 加载中当前位置: >
> 《铁血红安》中的真实历史事件介绍
《铁血红安》中的真实历史事件介绍
更新时间:
编辑:影视人物小组
来源:网络&投稿
《铁血红安》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该剧汇聚赵文卓、李欣汝、周航、李呈媛等实力派演员,而铁血红安的剧情也非常扣人心弦,刘铜锣这个传奇人物起死回生、飞机扔手榴弹等等情节都令人印象深刻,那么这些事件在革命的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吗?下面丢豆网小编就和大家分享铁血红安中传奇人物背后的真实历史事件。   1.关于铁血红安剧情中刘铜锣起死回生  在铁血红安第9集的剧情介绍中,刘铜锣和薛共产留下来把守黄安城,却寡不敌众,刘铜锣为了掩护薛共产被炮弹炸晕,送到卫生所的时候,曹丽君检查他的心跳,表示刘铜锣已经死了。下葬之时,方蕾不相信刘铜锣死了,就下去敲打刘铜锣的胸膛,没想到棺材中的刘铜锣竟然缓缓睁开了眼。这段起死回生的剧情,让很多观众在惊叹之余有些不信,那么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吗?  对此,片方给出了答案。红安籍开国中将刘昌毅英勇善战、个性耿直,人称“军中猛张飞”。在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万源保卫战中,刘昌毅身负重伤、“气绝身亡”,在盖棺之时,众人忽见刘昌毅手指微动,“死而复生”,顿时转喜为悲,把刘昌毅抬出棺材,送回医院继续治疗。原来,当时刘昌毅并未断气,只是由于红军医院条件艰苦,医生判断伤员死活,仅凭感觉,用手摸、耳听,所以才有这“死而复生”的悲喜一幕。而在铁血红安中,刘铜锣是被炸弹炸晕的,导致一时的心脏停跳,而经过方蕾的敲打反而救活了刘铜锣。
  2.关于铁血红安剧情中刘铜锣飞机上扔手榴弹  在铁血红安第11集剧情介绍中,面对久攻不下的黄安城,刘铜锣灵机一动想到刚从国军手中缴获的飞机。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强行前往军部劫持飞机,并将身背一筐手榴弹的自己绑到了飞机的机翼上。飞机腾空,刘铜锣把手榴弹悉数抛下;城门被破,黄安城终于被红军拿下,可是飞机也被流弹击中、从高空坠落。很多观众看到这一幕不禁觉得也太神奇了,不过对于这段经历,历史上也是有真实事件的。  1931年,国民党飞行员龙文光驾驶飞机因没油迫降在七里杨山与河南交界的河边,被捉后受徐向前说服投靠共军,成为我军第一位飞行员,该多功能侦察机成为中国空军第一架飞机。之后,飞机被转移到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新集(今河南新县)。修复后,边区政府将该机命名为“列宁”号,并在机身侧面写有“列宁”二字。龙文光曾驾机飞往河南固始、潢川一带国民党统治区进行侦察,并到汉口投撒传单。日,“列宁”号加装了挂弹架,配合红军作战,轰炸国民党黄安(今湖北红安)守军阵地,政治委员陈昌浩坐上飞机督战,龙文光驾驶飞机配合攻打红安的战士,在红安县城投传单,并扔下两枚炸弹,迫使守城的赵冠英弃城。   3.关于铁血红安剧情中刘铜锣14岁杀人的情节  在铁血红安第1集剧情介绍中,年仅14岁的刘铜锣就用计杀死了军阀痞子王长官以及他的排长为父母报仇。不少观众认为这段有些太狗血,因为在现在看来,14岁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连只鸡都不敢杀,而刘铜锣都能杀人了?  其实在1920年那个混乱的年代,很多都是英雄出少年,去红安看看,那些红军的地领导人,都很年轻,十几岁的团长,师长不少,总指挥潘忠汝也才20出头。刘华清13岁就加入共青团,15岁就是红军战士并参加战斗了。   4.关于红安县的历史沿革: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麻城、黄冈、黄陂三县析置黄安县。1927年爆发了黄麻起义,1931年12月红四方面军夺取县城后,改为红安。1947年复置黄安县。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2年因纪念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此创建(红安是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又改为红安县,素有“将军县”之称,属黄冈管区。1970年属黄冈地区。1995年属黄冈市至今。  黄安县的铜锣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热门电视剧《铁血红安》“刘铜锣”到底是谁(组图)
发帖人:桃源仙人
当革命处于轰轰烈烈的高潮时期,红安人民能以“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热情投入革命战争,参军打仗,子弹没长眼睛,上了火线,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这个道理并不深奥,群众非常清楚,可他们偏要把自己家中最聪明能干的后生交给红军、新四军、解放军,出现了父送子、妻送夫、兄送弟、姐携妹去参加红军的动人情景,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当革命处于白色恐怖的低潮时期,红安人民不怕杀头,不怕灭九族,不怕连累诸亲六眷,聚集在党的旗帜下,坚持战斗,靠的是什么?靠的仍是对革命的坚定信念!红安人民正像夏明翰烈士所说的那样:“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他们面对敌人的屠刀,英勇不屈,视死如归。“头是我爹娘给的,命是我个人的,共产党却是劳苦大众的,老子要的当然是共产党!”这是敌人的屠刀架在脖子上时,共产党员程昭续代表千千万万革命英烈作出的回答。“山林岩洞是我的房,青枝绿叶是我的床,野菜葛根是我的粮,共产党是我的亲爹娘”“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这是革命处于最艰难的关头,便衣队战士代表千千万万革命群众所发出的誓言。妇联主任程训宣受尽酷刑,至死也不出卖自己的丈夫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医务主任戴醒群被敌人砍断四肢,依然拒绝与担任抗日游击队大队长的丈夫张体学脱离夫妻关系??????
红安精神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凝聚着革命前辈的心血,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火花。它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激励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实现“中国梦”,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的力量源泉!
与时俱进 红安更红
新时期的红安人民更是在传承创新中不断演绎“一要三不要、一图两不图、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创造了“红安传奇”。
困扰红安19年、近两代人的城区胜利街棚户区及旧城改造工程,仅仅只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就完成征收与补偿工作;将军城整体升级改造工程在短短7天时间内,就完成了95%共263户商铺的搬迁。“舍小家、为大家”、“我是党员我先搬”的搬迁故事广为传颂。在建设项目多、资金需求大、财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红安人民想尽千方百计,通过争资立项、土地置换、财政投入等方式,先后筹集6亿余元用于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资3.5亿元精心打造多功能、综合性文化中心;投资200万元兴建南部工业新城文化活动中心;投资400万元改扩建了11个乡镇文化站;建成38个文化广场、39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图书室)、26个农民健身场所。共投入794万元,建成397家村文化室,覆盖100%的行政村。
更让人称叹的是红安人用不到4年的时间,建成了面积达32平方公里的红安经济开发区,其中开发区内建成厂房面积350万平方米,是解放后红安前60年工业厂房面积总和的7倍。园区落户企业371家,规模以上企业49家。2013年,红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641元,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今年前3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长13.89%,增幅连续两年在黄冈排位第二。近三年来,红安县签约文化旅游项目76个,协议投资额458.7亿元,其中过百亿元项目2个(南部智慧旅游新城投资109亿元,耶鲁小镇投资101亿元),50亿元以上项目1个(东方国际影视文化创意城投资85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4个(红安?中国将军城投资35亿元;共和城旅游度假村投资30亿元;知音生态文化园投资15亿元;龙王湖创意文化景区投资11.9亿元),已建成运营项目16个,在建项目40个,近三年完成投资65亿元。其中以佰昌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新锐”,以其雄心勃勃的物联网创意,成为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生力量。
今年11月18日,佰昌集团牵手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红安产业带正式上线,百家企业首批入孵,县域特色产品“红安造”将通过全球采购网络买全球、卖全球。“红安花生、红安绣活、红安苕……”这些在电视剧《铁血红安》中频频亮相的红安特色产品,现在可以在网上下单购买了。 “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是省委、省政府唤醒老区‘造血功能’的重大战略举措,将电子商务和智能物流作为战略性产业,实现红安经济的跨越性发展,老区人民将不负所望,奋勇争先。”展望未来,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信心满满。他相信,《铁血红安》播出之后,转型发展的红安经济将成为人们关注的下一个焦点。
66万老区人民用生动的实践演绎了“红安精神”,续写了“红安传奇”。 今年元至6月,全县旅游人次超过280万、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96亿元,分别增长33%和40.7%。2012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到4.03%,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正如县委副书记、县长田胜辉在铁血红安首播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红安将军文化影视城、楼子石战场外景拍摄地、周八家古村落等一大批影视拍摄基地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铁血红安》、《血符》、《李先念》、《百姓也是兵》、《东方战场》等一批精品力作陆续在红安开机拍摄、走向荧屏。随着《铁血红安》在央视黄金强档的播出和媒体朋友的跟踪宣传,红安影视经济一定会像一坛酝酿成熟、出窖开封的‘女儿红’,芳香四溢、香飘万里,红安县委、县政府一定会把握有利时机,聚力打造中国革命题材影视剧创作新高地。”
作者:夏青锋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News Center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铁血红安_铁血红安剧情介绍_铁血红安电视剧全集_刘铜锣原型
铁血红安_铁血红安剧情介绍_铁血红安电视剧全集_刘铜锣原型
发布时间: 04:21:33来源:互联网
  在铁血红安第9集的剧情介绍中,刘铜锣和薛共产留下来把守黄安城,却寡不敌众,刘铜锣为了掩护薛共产被炮弹炸晕,送到卫生所的时候,曹丽君检查他的心跳,表示刘铜锣已经死了。下葬之时,方蕾不相信刘铜锣死了,就下去敲打刘铜锣的胸膛,没想到棺材中的刘铜锣竟然缓缓睁开了眼。这段起死回生的剧情,让很多观众在惊叹之余有些不信,那么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吗?  对此,片方给出了答案。红安籍开国中将刘昌毅英勇善战、个性耿直,人称“军中猛张飞”。在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万源保卫战中,刘昌毅身负重伤、“气绝身亡”,在盖棺之时,众人忽见刘昌毅手指微动,“死而复生”,顿时转喜为悲,把刘昌毅抬出棺材,送回医院继续治疗。原来,当时刘昌毅并未断气,只是由于红军医院条件艰苦,医生判断伤员死活,仅凭感觉,用手摸、耳听,所以才有这“死而复生”的悲喜一幕。而在铁血红安中,刘铜锣是被炸弹炸晕的,导致一时的心脏停跳,而经过方蕾的敲打反而救活了刘铜锣。《铁血红安》铭记黄麻起义历史
*万源保卫战是关系川陕革命根据地生死存亡的一次决战。1934年夏季,坚守在万源主战场的红四方面军40个团、8万多指战员,在徐向前、陈昌浩、李先念等指挥下,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浴血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140多个团、26万余人的围攻,共歼敌6万多人,俘敌2万多人,取得红四方面军战史上最辉煌的胜利,成为红四方面军反“六路围攻”中具有决定性的关键一战。铁血红安(3)图片铁血红安(3)图片铁血红安 13《铁血红安》电视剧视频高清观看
本站所有图片和内容都取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本站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向前元帅电视剧全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